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第十六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55489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第十六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第十六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第十六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第十六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第十六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第十六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学案.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第十六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第十六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学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第十六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学案.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第十六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学案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第十六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学案

 

考点1现代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考纲

课标要求

科技发展的

主要成就

列举新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方针

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教育事业的发展

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1、现代科技成就及其作用

①两弹一星打破了美苏对的核垄断和核威胁以及空间技术的垄断,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加强了的国防能力,提高了的国际地位。

  ②杂交水稻的选育成功不仅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饥饿问题。

  ③载人航天工程成为高新技术以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④计算机的应用加速了国家的信息化发展。

2.“双百”方针的提出:

(1)背景:

①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②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内涵:

1956年,毛泽东正式提出和阐述“双百方针”:

文学艺术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学派的自由争论。

3.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的发展的表现?

(1)“文革”后邓小平采取措施整顿教学秩序:

恢复高考,倡导尊师重教,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为新时期教育的指导方针。

(2)制定颁布《义务教育法》,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3)20世纪90年代,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

(4)“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5)希望工程:

在教育投资上,实行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体制,社会力量办学也应运而生,启动了“希望工程”。

【课堂探究】

【探究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科技发展历史可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时间  

特点  

情况  

1950—1958年  

指数增长期  

每隔1.6年,科技成果翻一番

1959—1962年  

非常时期  

呈困难的饱和增长  

1963—1965年  

指数增长期  

每隔1.4年,科技成果翻一番

1966—1975年  

非常时期  

几乎零增长  

1975年以后  

指数增长期  

增长率基本上与世界水平相近

——《中西500年比较》  

材料二新科技人员占人口的比例  

年份  

全民所有制单位

科技人员的总数

全国每百万人中

科技人员数  

每百万职工

科技人员数

1952年 

42.5万人  

少于7.5人  

269人  

1987年 

889.4万人  

83.1人  

889.43人

1989年 

996.1万人  

88.1人  

967.6人 

——《奋进的四十年》  

材料三政府科技经费的投入,从1955年的3800万元猛增到1997年的961亿元,所取得的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在1997年即达到3.1万项。

  

——《现代史纲》  

材料四如果六十年代以来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结合新建立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新各个阶段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

  

①之初,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的完成以及党中央制定的科学发展远景规划,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努力。

②“左”倾错误和三年的经济困难。

③党的纠“左”措施使得形势好转④“文革”时科技教育受到严重的冲击。

⑤结束“文革”,批判“左”倾错误,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根据以上材料和你的认识,谈谈科技发展需要哪些条件。

科技的发展与经济建设和国家地位的关系如何?

  

①发展条件:

国家重视,科学决策,科研队伍,经费投入,教育水平等。

②关系:

科技发展决定了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速度,同时它的发展又依靠经济这一物质基础的发展;科技发展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了的国际地位。

  

【探究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1956年《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个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科技进步的体制。

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

  

——邓小平1978年《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讲话》  

材料三“‘二战’后,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

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活跃的因素。

并且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

”  

——江泽民  

请回答:

  

(1)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是什么?

为什么确定这样的战略重点?

  

重点发展“两弹一星”,加快国防科技的发展。

原因:

当时,中美处于敌对状态,中苏关系也在60年代初破裂,美苏敌视,严重威胁我国安全。

发展‘两弹一星’是为了打破美苏的核垄断,加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

 

(2)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方向作了怎样的调整?

为什么作出这样的调整?

 

方向变化:

加快科技成果的商品化,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发挥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

原因:

国内,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科技现代化成为首要任务;国际,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美、中、苏关系缓和,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激烈。

  

(3)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何新特点?

为此,党和政府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

新世纪,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骄人成绩是什么?

 

①特点:

高科技发展迅速,知识经济兴起,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全球化进程加快。

  

②战略:

科教兴国。

  

③成绩:

“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课时练习】

1.在一次科技博览会上,大家首次看到了“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模型、杂交水稻“南优2号”。

请推测一下,这次博览会最早可能举行的时间是  

A.1980年B.1970年C.1990年D.1973年  

答案:

D

2.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可用公式表述为:

经济增长(100%)=3/4(劳动增长)+1/4(资本增长)。

美国依据1948—1984年经济增长实际增长数据核算,将传统的经济增长公式调整为:

经济增长(100%)=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科学技术增长+教育增长)。

对上述变化理解正确的是①经济增长模式中,劳动增长和资本增长的比率由较大到较小,科技和教育的比重增大;②重视科技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③科技与教育逐步被摆在日益重要的战略地位;④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是比较合理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A

3.下面是××市晋元高级中学学校名称的沿革,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和教育信息是 

1904—1943年 

工部局华童中学

1943—1945年 

××市立模范中学 

1945—1956年 

××市立晋元中学 

1956—1984年 

××市陕北中学  

1984—1999年 

××市晋元中学  

1999—  

××市晋元高级中学

①1943年,已经沦陷,改名为“模范中学”,此时的教育可能成为日本进行奴化教育的工具;②1945年,谢晋元是保卫的抗日名将,可能与纪念爱国将领有关;③1956年,开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加之“左”倾思想影响,改为“陕北”;④20世纪80年代以来,恢复“晋元”可能与拨乱反正、统一战线和尊重历史有关  

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②D.①④  

答案:

A

4.下面图片反映的是在安徽大学就读的苏明娟(《希望工程宣传画》中的“大眼睛”)2005年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

苏明娟得益于

A.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B.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  

C.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  

D.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教育投资体制  

答案:

D

5.“文化大革命”中,“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了干扰和破坏,主要是由于()  

①把一些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②把一些学术争论说成是阶级斗争;③“文革”中,八个“样板戏”几乎独占了所有的艺术舞台,文艺园地百花凋零;④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伤害,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  

A.①②③B.③④C.①②D.②③④  

答案:

C

6.1977年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后,高度重视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

为此,他()  

①提出了“双百”方针;②恢复了高考;③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④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D

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射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一个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

——据新华社电

材料二“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开始计算收益。

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

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

崇尚科学、爱好和平的,一定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

——据新华社电

(1)据材料一,“垄断空间技术”的是哪两个国家?

当时两国的地位反映了怎样的国际格局?

美国和苏联;两极格局。

(2)材料一、二在阐述不同时期空间技术发展的意义时,侧重点有何不同?

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为何有这样的差异?

材料一,政治;材料二,经济。

材料一,国内:

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国际:

处于冷战时期。

材料二,国内: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国际: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考点2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考纲

课标要求

文学的

主要成就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有代表性的

美术作品

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有代表性的

音乐作品

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影视艺术的

产生与发展

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课前预习】

1、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

(1)浪漫主义文学:

深入发掘人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发展到顶峰。

(2)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

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详尽分析人类行为互相冲突的趋势,着力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第二:

以长篇小说作为主要形式,使长篇小说的创作空前繁荣。

(3)现代主义文学:

主观地表达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真实。

强调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2.新古典主义美术和浪漫主义美术产生的时代背景和表现方式。

(1)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产生了新古典主义美术;主张绘画要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在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中寻找创作题材,在表现形式上,强调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和谐。

(2)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启蒙思想家宣传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开始寻找新的寄托,反映在美术创作的领域,就是浪漫主义美术的出现;深入发掘人类的情感世界,注重感情表现,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强调色彩的作用,画而丰富多彩,辉煌瑰丽。

3、列举现代艺术的创新与多元化发展,对其艺术价值与影响作简要评价。

在美术方面,现代派对色彩和视觉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主要代表人物是毕加索。

现代音乐也出现了许多派别,作曲家根据各自的创作理念谱写各式各样、风格独特的乐曲,二战以后,以摇滚、蓝调和爵士等为代表的音乐,更加通俗化。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也迅速变化。

现代艺术反映了人们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在艺术创作上主要特征是反传统和反理性,着重于内心的“自我感受”、“自我表现”。

【课堂探究】

【探究一】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现实总是令人悲哀。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材料二19世纪30年代始,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成为欧洲文学的主流,它以真实描写现实生活和深刻揭露社会矛盾为基本特征,在欧洲各国蓬勃兴起。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

材料三现代派文学是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社会的产物。

从思想内容来说,它们几乎都是表现所谓“现代人的困惑”,即表现周围世界的荒诞、冷漠、不可理解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的那种陌生、孤独痛苦情绪。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

问题:

请结合时代发展状况探究西方三大文学流派出现的不同历史原因及其不同特点。

 

浪漫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

时代背景

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及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矛盾开始大量的暴露,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经济危机、世界大战等社会问题使人们产生了危机感、迷惘、痛苦等

创作风格

不再刻意突出理性,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构思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情节跌宕起伏

强调真实具体描写现实生活,详细分析人类行为冲突,再现典型人物,对社会现实秩序表现出不满

表现自我,在艺术手法上反传统

【探究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关。

——雨果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了解我的音乐,谁就能超越常人无法摆脱的痛苦。

——贝多芬

(1)材料一中的三人在艺术创作中有什么共同点?

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共同点:

都是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杰出代表。

时代特征: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处于革命与改革的时代;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没有出现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人们对社会普遍失望。

材料二   从19世纪开始,西方绘画艺术的变化日新月异,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等直到抽象主义,如果把这一发展过程描述的概括一点,基本上可以说是主观因素不断压倒、以至全部取代客观因素的过程。

——朱狄《当代西方美学》

(2)印象派绘画、现代派绘画各自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并各举一个代表作品。

印象派绘画的特点:

重视光和色彩的运用。

现代派绘画的特点:

夸张、变形、抽象的表现手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

代表作品:

《日出印象》(莫奈)《格尔尼卡》(毕加索)。

材料三 “爱斯特拉冈:

咱们走吧。

弗拉季米尔:

咱们不能。

爱斯特拉冈:

为什么不能?

弗拉季米尔:

咱们在等待戈多。

(3)材料三的对白出自哪一部戏剧作品?

作者是谁?

《等待戈多》。

贝克特。

【探究三】

材料:

现代派美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伴生产物,它不可避免地反映了西方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以后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重要变革,反映了这个时代人们极其复杂的思想感情和极为深刻的哲学思考。

不同于现实主义的是,现代派美术在对待社会、人、自然和自我的关系上失去了平衡,他们采用的语言是荒诞、寓言、抽象的。

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这些艺术家表现了现代人们(包括艺术家们自己)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感觉到他们对现实生活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感觉到他们思想中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

请思考:

如何看待现代派美术创作的历史背景及其特征?

有些人看不懂毕加索的作品,就否定它们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

你认为对艺术品的评价是否存在永恒不变的单一标准?

提示:

①历史背景:

20世纪初以来的欧洲资本主义社会里,两次世界大战和多次金融危机等种种尖锐的社会问题,使不少艺术家对现实产生不满和幻灭感;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也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他们开始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

主要特征:

反对传统和理性,重视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表现形式,艺术上更趋于极端化。

②评价艺术作品不存在永恒不变的单一标准。

艺术创作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毕加索的作品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社会变迁对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哲学思考带来的影响。

毕加索是现代派最杰出的代表,他善于吸收各类绘画的不同风格,在他的作品中,人们可以看见新古典派等各派艺术风格的痕迹。

他粗犷、刚强的个性和时代因素彼此结合并始终展现于画作之中,从而使其作品在缤纷错乱中又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

【课堂练习】

1.斯达尔夫人猛烈抨击矫揉造作的沙龙文学和妨碍创作自由的法则,她提出“用我们自己的感情感动我们自己”。

下列作品体现了她的文学艺术思想的是(  )

A.《巴黎圣母院》B.《安娜·卡列尼娜》C.《人间喜剧》D.《百年孤独》

答案:

A

2.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说:

“它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

……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的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

”这种文学流派是(  )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D.印象画派

答案:

B

3.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得到巩固,但社会矛盾变得日益尖锐和复杂。

反映这一时期社会现实的文学作品是(  )

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C.《约翰·克里斯朵夫》D.《老人与海》

答案:

B

4.“反对用具体形象反映现实,而主张用抽象的语言——颜色和几何图形来表现艺术家主观心灵”,体现该主张的美术流派属于(  )

A.新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答案:

D

5.贝多芬历经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剧变,给后人留下震撼人心的音乐史诗。

对其《第三(英雄)交响曲》解读有误的是(  )

A.作品充满时代气息B.作品有田园风光般的抒情

C.作品含蓄地献给一位无名英雄D.作品具有英雄史诗般的雄伟气势

答案:

B

6.音乐电视起源于美国。

刚传入拉丁美洲时,当地的节目主持人把西班牙语和英语夹杂在一起说,引起了“外国文化入侵”之类的批评。

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注意到音乐电视使拉美国家之间彼此更加关注,文化共享的程度也增加了。

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拉美和美国的现代化相互促进B.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文化交流

C.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仍然存在D.电视是影响较大的传播工具

答案:

A

7.近代以来,法兰西民族创造出独具魅力、光彩照人的文化,深刻影响了欧洲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思想文化领域而言,18世纪的欧洲堪称法国之欧洲。

当时的欧洲人……为法国启蒙思想家那些顺应时代潮流的新思想所折服。

一时间,一股前所未有的“法语热”风靡了除英国之外的几乎整个欧洲。

——吕一民《法国通史》

材料二 1850年,雨果在追悼某一位文学家时说:

“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

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

材料三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在法国文化界流行。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给世人描绘了一幅阴暗的世界画面:

人生是荒诞的,现实是令人恶心的,人们在生活中充满恐惧感、迷惘感和孤独感。

所以存在主义特别强调个体自由创造性、主观能动性,把人的意义、人的价值归结为人的自由选择与创造。

——吕一民《法国通史》

材料四 20世纪90年代以来,法国凭借其文化软实力大力推行文化外交。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说:

“应对文化全球化,就是要提倡文化多样性。

(1)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新思想”有哪些?

分析这些思想当时在欧洲广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新思想:

分权制衡、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理性主义等思想(或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科学、人权、法制、理性等思想)。

原因:

启蒙思想顺应了欧洲社会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普遍处在封建专制统治下,社会矛盾尖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2)雨果所追悼的文学家是谁?

属于哪种文学流派?

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该文学家的作品中,令人感到“惊惶与恐怖”的社会现实是什么?

巴尔扎克。

(批判)现实主义。

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贫富分化日趋严重,社会矛盾尖锐。

(3)萨特存在主义哲学出现的背景可能与20世纪哪些重大事件相关?

有人认为,20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正在走向崩溃,这一观点是否符合史实?

请说明理由。

世界大战、经济危机(或经济大萧条)。

不符合。

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弊端,但并未走向崩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通过政策调整,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继续发展,表明资本主义制度还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功能。

(4)20世纪90年代文化全球化加速,请分析其时代背景,并谈谈你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背景:

两极格局的结束为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科技发展、信息技术的兴起把世界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不同文明与民族之间的往来日益加强。

认识:

多种文化共存,文化交流频繁,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仍然存在;只有坚持文化多元并存的原则,才能更好地推进文化全球化,促进人类的和平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