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论文20xx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53984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经论文20xx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道德经论文20xx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道德经论文20xx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道德经论文20xx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道德经论文20xx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德经论文20xx字.docx

《道德经论文20xx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经论文20xx字.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德经论文20xx字.docx

道德经论文20xx字

道德经论文20xx字

篇一:

老子道德经期末论文试卷编号:

QR34010-01《老子道德经》期末试卷(论文)任课教师姓名:

黄胜海副教授考试限时:

第十八周随堂进行80分钟考试时间:

20xx-20xx学年度上学期;20xx年12月考核方式:

开卷笔试论文/作文满分:

100分论文/作文题:

考核书面表达能力。

自定论文/作文写法;自拟论文/作文题目;字数不限,建议3000字(3-4页纸)左右。

要求立足理论学术前沿鼓励创新作品,遵照写作规范。

姓名:

学院班级:

学号:

上课时间:

论文/作文题目:

老子道德经/读书心得/读书体会/读后感论文浅谈道德经其实,刚开始我选课时,并没有抢到这门课。

在不选的时候,恰恰好有一个空余的位子,我就很幸运的选到了这门课。

让我能在喧嚣的社会里,寻到一扇门,通往相对宁静的世界。

通过上道德经这门课,使得我对《道德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通过此书净化了我的身心。

对于《道德经》内容的认识,最粗浅的就是对老子的主要思想的认识,而道德经主要由“道”、“德”两部分的论述组成的。

道的部分是老子关于道的论述。

德的部分是老子关于仁义、礼信的论述。

老子对道、德的理解,在首章首句就阐述得非常清晰明显,气势磅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把天地万物之生的总原理称为“道”,而且他认为道的作用,是没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

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的原因就在于道。

这是老子对“道”的一个总的理解。

在老子看来,“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恍恍惚惚的东西。

道,无形无状,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为“万物之始”,是一个终极实在,是万物的根源。

并且在本质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说的,不能以任何对象来限定它,我们也很难将其特性用语言表达出来。

而老子对“道”的称谓也有很多,包括“无”、“朴”、“一”等。

道是一种无限的、无终止的状态,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源泉。

“道”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在永远不停息的,流转与变迁的过程中。

“道”还可以视作阴阳、刚柔等两相对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转化。

在“有”、“无”这两个概念上,老子认为无是对于具体事务的有而言的,所以无并不是零或什么都没有的意思。

“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老子对于道“无”的外表的形容。

老子眼里,道为天地万物所以生的总原理,不是指具体的事物而言的,而“德”为具体事物生的原理。

在老子看来,德是道寓于具体事物的表现,也就是说德是物体从道那里得到,而可以成为事物的原理。

“道生之,德畜之”,这句是老子对于道与德之间的关系的论述。

在老子看来,物体的具体表现是“形”,而物体之所以可以成为物体本身,是道德两者作用的结果,也是自然作用的结果。

老子宇宙事物的变化的看法很有其独到性。

现在看来有些观点很幼稚,但在当时的背景下,称之为高瞻远瞩也不为过。

他的一些阐述,让人很容易看清他思想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东西。

老子认为,事物的变化规律可以用“常”。

“常”具有普遍永久的意思,所以“道”也可以称为“常道”。

而从常道内除的“德”,可以称为“常德”。

而称道为“无”,就又可以称“常无”;称道为”有”,又可以称为“常有”。

老子认为“知常为明”,知道明白“常”的人,依常来规范日常的行为,不轻易为自己谋私利,就可以称为公了。

“知常”指的是依之而行,则又可以称之为“袭明”,或“习常”。

而如果我们不知道宇宙间事物变化的规律,而违背规律,任意而为,是不利于事物的正常发展。

与之相对的,事物的变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当一个事物的发展如果达到了极点,则必然会向事物的相反方向发展。

老子称为“反”或“复”。

所以老子才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样的论述。

老子在为人处事的做法上的观点跟孔子的不大相同。

他认为,因为一个事物的发展至极点,必然会向其反面发展变化。

所以要能维持它的发展而不至于变为它的反面,就必然要先了解它的反面,在发展过程中不让其到达极点。

有人说老子的哲学是强人的哲学,他教导强者要收敛光芒,以弱居之。

这是老子正反两面会互相转换的理论的运用。

如三十六章云:

“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自居于弱势、静态而保持一种弹性,促使敌对一方向膨胀、夸张发展以至成为脆弱,即产生盛衰的对转,这确实是看得很深。

老子强调“不盈”、“不争”、“致虚极,守静笃”,“柔弱胜刚强”。

老子的这一原则叫做“无为而无不为”,即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地去做。

老子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就是说,学习知识要积累,要用加法,步步肯定;而把握或悟“道”,则要用减法,步步否定。

老子认为,真正的智慧,必须从否定入手,层层除去表面的偏见、执着、错误,穿透到玄奥的深层去。

也就是说,面对现象,要视之为表相;得到真理,要视之为相对真理;再进而层层追寻真理之内在本质。

老子对仁义、礼的见解跟孔子大相径庭,完全不同于儒家学派的观点。

《道德经》十八章说:

“大道废,有仁义。

慧智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意思是说:

大“道”被废弃之后,才有所谓“仁义”。

出现了聪明智慧,才有严重的虚伪。

家庭陷于纠纷,才有所谓孝慈。

国家陷于昏乱,才有所谓忠臣。

《道德经》三十八章说: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但不是说老子视就反礼,因为礼有形式与内容两个层次,老子所反对的是礼的形式,即反对形式复杂的礼仪条规。

在老子看来,我们所讲的仁义和伦常,都是因为“道”丧失的结果。

而且只有在大道荒废、国家混乱和家庭不和的时代,仁义礼法才会成为社会的需要。

所以老子认为应该废止文明和仁义,从小康社会回到“大道之行也”的“公天下”时代,即没有邪恶,不需要道德规范制约人们行为的,真正充满道德、仁义、孝慈、信义的小国寡民时代。

小国寡民的社会是老子的理想社会模式,在这个社会中人们“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此外我再说说在道德经中对“尊重规律”的浅显感受。

尊重规律,坚持按规律办事,一切都会顺利,而违背规律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

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这样阐述的:

“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

”这句话承接上句举了很多例证明尊重规律的好处。

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

现在的一些人,毫不尊重规律。

破坏生态平衡。

捕杀珍惜动物作为盘中餐,鱼翅燕窝,甚至各种野生珍稀动物,在餐桌上随处可见,破坏了海洋森林生态平衡,珍惜动物急剧减少。

在餐桌背后的是血淋淋的杀戮。

不用多说,鲨鱼失去鱼翅,必死无疑;普通的燕窝评不能满足人类的欲望,因此出现了血燕;活剥珍惜动物皮毛来“美丽”自己,各种皮草近几年疯狂流行。

各种动物皮毛成了时装界的“宠儿”。

从活剥浣熊皮毛、狐狸皮毛、老虎豹子皮毛、貂皮等等这些,杀害珍稀保护动物来美化温暖人类自己。

毫无知觉的残害无辜生命。

不负责任的饲养宠物后遗弃。

现在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除了满足衣食住行之外,还要满足人类的爱心和同情心。

不可否认的是,一部分人,却并非真正爱护小动物,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时之快。

毫无责任感。

在喂养宠物之前不考虑清楚,头脑发热的就将这些宠物用来填补人类内心实际万恶的那一面。

在新鲜感过后,不再照顾它们,甚至遗弃它们。

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流浪猫狗不断地大量地增加形成恶性循环。

这又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规律。

生态链面临断裂。

进一步影响了全球气候环境,人类生存环境因为自己对自然规律的不尊重、重视而面临威胁。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从以上描述中,我们还可以体会到《道德经》两个观点。

一、对立统一之辩证关系。

“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前后之相随。

”这是说,任何事物都由正反两种因素组合而成。

它们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互为其根。

有正必有反,二者对待存在,相反相成。

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天下事物,在表观上总是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

然而任何事物或善或美、或恶或丑都具有两重性和可变性。

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它们可以“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美的可以造成恶的结果,善的会造成不善的影响。

和氏璧人皆知其美,然而,正由此物引起了秦、趟相诈而兴兵,以致为残生伤性之不美。

可爱美丽的小猫小狗,大家都喜欢,所以都想把他们留在身边,但是加上部分人类的无责任感,导致流浪猫狗剧增。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任何美的和善的事物,本身都包含不美不善的一面。

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美会转化为不美,善会转化为不善,是大道运化之必然,是事物发展之规律。

篇二:

关于老子道德经的论文关于老子道德经的论文姓名郝耀栋学号20xx16050233班级经济111602班时间20xx526[摘要]:

老子的仁义思想是以“道”为基础。

凡是人类所有阴阳两仪的良性互动,皆是“仁”的表现。

凡是所有人类价值判定均收敛至“社会福利及伦理共识”的适宜性,皆是“义”的表现。

老子认为,“仁义”是在人类社会的大道不受重视之后,才被突现出来的人为道德规范,因而,从“道”来立论,才能论述道德仁义礼的等级与其间之差异。

[关键词]仁义、礼、德正文极图二段说: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

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

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

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受周氏的影响,《易经》与新儒学的伦理中心思想,也是仁与义。

而另一方面,老子是中国哲学的主根;佛学嫁接在中国哲学上,其砧木是老庄哲学;西学嫁接在中国哲学上,其砧木是老子哲学。

辩证法嫁接在中国的辩证法上,皆自老子始。

老子的最高原则是道法自然,这是以一本万殊的殊相为着眼点,但并非没有共相(即道)。

新儒学的主流则是以一本万殊的共相(即道)为本,但也并非没有殊相。

因而,由老子《道德经》来看“易经”与新儒学的伦理中心思想之仁与义,应有其一番新意义。

一、仁义的涵意《说文》指出:

“仁,亲也,从人二。

”段注:

“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字从人二。

”可见仁是指人际的伦理关系。

从孔子开始,儒家对仁作了系统阐发,把人的血缘感情作为仁的合理出发点,并运用忠恕之道将血缘感情推广到社会人际关系上去,认为仁是人的内在心理感情和自觉的道德意识形态。

仁的性质与作用有双重性,一方面仁爱有差等(属阳),以宗法等级之礼为仁的标准;另一方面,仁学中有重民倾向(属阴),要求对人民宽惠仁爱,反对暴政虐民。

而义字在《周易》中凡三十九见,全部见于《易传》,其意有四:

一为适宜。

《周易.乾.文言》说:

“利者,义之和也”,“利物足以和义”。

《周易.需彖》亦说:

“需,须也,险在前也。

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

”此意已支持笔者新儒学大系统理论中人类的价值判定须收敛至社会福利共识的适宜性观点。

二为意义、意思,与本文推论无关。

三为道理、正理,与本文推论关系较浅。

四为道德规范,常与道、仁、礼连用。

《系辞.上传》说:

“成性存存(指宇宙万物和反映宇宙万物的‘易’),道义之门。

”《系辞.下传》说:

“理才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说卦.传》说:

“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序卦.传》说:

“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此意显然也可与“社会伦理共识及社会福利共识”合流。

依据笔者新儒学大系统理论(“即无极而太极,太极的主动性生出天地两仪,天地两仪的主动性生出五行及三才。

其后天地人三才的主动性继续维持,是为宇宙社会的主动系统;天地人三才的阳位、阴位及天地人主动中和力变换为一操作系统;阴阳两仪本身则变换为开放演化互动卦变的被动系统;木火土金水的木位、火位、土位、金位、水位及天地人主动中和力亦变换为一操作系统;木火土金水五行本身则变换为封序循环生克稳定的被动系统。

在此阴阳五行的宇宙社会被动系统中,开放中有封序,演化中有循环,互动中有生克,卦变中有稳定;反之亦然。

”)广而言之,凡是人类活动所有阴阳两仪的良性互动,皆是人的“仁”之行为表现,并不只受限于伦理;而人类活动所有价值判定均应收敛至“社会福利及伦理共识”的适宜性以作为行为准则,则是人的“义”之行为表现。

二、以道为基础的仁思要理解老子的仁义思想,必须先理解老了《道德经》的总源头“道”。

老子《道德经》讲“道”的地方有七十六处之多。

“道”是宇宙的根源和宇宙的本体,是宇宙的总原理。

人虽是万物之灵,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五章说: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是指天地无所偏爱,纯任万物依其本性自然生长,即不有所作为,也不刻意创造,更不对任何某一物类表示仁慈,非凡给它一些好处,因此它对于万物的生生死死,好比祭奠时所用的草札成的刍狗一样,用完以后,自然拆除,自然抛弃,纯粹任其自然,并不会去非凡希罕它。

同样的道理,圣人效法天地之道,也把百姓看作刍狗一样无所偏爱,不对任何一类百姓表示仁慈,非凡给他们好处,让百姓均随其性情发展,使他们自相为治。

此处的“不仁”就是“不偏爱”、“不感情用事(sentimental)”。

从“道”的角度来看,凡是阴阳两仪的良性互动,皆是“仁”之行为表现。

既已良性互动,则天地何必对某一物类非凡偏爱,非凡感情用事?

圣人何必对某一类百姓非凡偏爱,非凡感情用事?

阴阳两仪既已良性互动,则“不仁”的“不偏爱”,“不感情用事”,反而是“大仁”之行为表现。

此其一。

阴阳两仪若未能良性互动,则《道德经》第九章提出:

“揣(揣度探求)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灾)。

”亦即常显露锋芒,这种锐势总不能长久保住;因为过于坚强则轻易折断,惯于逼人的人,也轻易遭受到打击;锤炼金属使其尖锐亦然,不能长久保住其尖锐;金玉满堂的人虽然富有,却不能永久保住他们的财富;不是子孙奢侈浪费,就是强盗土匪要动他的脑筋;而那恃富而贵且骄傲的人,最后也必会自取其辱或招来祸患。

《道德经》第十二章另说: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亦即过分追求色彩的享受,终于导致眼花缭乱,视觉迟钝,视而不见;过分追求声音的享受,终于导致震耳欲聋,听觉不灵,听而不闻;过分追求味道的享受,终于导致口味受损,味觉丧失,食而不知其味;过分纵情于骑马打猎,追逐鸟兽,终于导致心理发狂,心神不宁,狂荡不安;过分追求金银珍宝等难得的财货,终于导致防窃和行窃,自由的行为受到妨害,品德变坏,身败名裂。

《道德经》第十三章又说: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亦即,世人重视外来的宠爱和欺侮,没有本心的修养,所以得宠或受辱,都免不了因而吃惊惶恐;得宠必遭嫉妒,受辱必遭打击,也有可能大患临身;又因不能把生死置之度外,留恋自身,畏惧大的祸患临身也要因而吃惊惶恐,为什么得宠和受辱都要吃惊惶恐呢?

因为在世人的心目中,一般都是宠为上等,辱为下等,宠尊辱卑;得到宠荣就觉得非常尊显,受到耻辱就觉得非常丢人,因此不论得宠受辱,得之也惊,甚至于失宠失辱,失之也惊;为什么留恋自身,畏惧大的祸患临身也要吃惊呢?

因为我们留恋自身时,常只想到自己,假使我们能以大公无私的态度,置自己的身体于不顾,忘了自己,那么还有什么祸患值得去挂怀忧虑呢?

这都是阴阳两仪未能良性互动的一些状况。

是故,阴阳两仪未能良性互动,才是真正的“不仁”。

阴阳两仪未能良性互动,天地又何能施其仁?

圣人又何能施其仁?

以“道”为基础的“大仁”与以世俗好恶为基础的“不仁”虽只有一线之隔,但其差异实有天渊之别。

此其二。

阴阳两仪的良性互动就是“仁”之行为表现,《道德经》第八章说: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亦即,随遇而安,乐于与卑下的人相处,心境十分沉静,交友真诚相爱;救人助人待人出于满腹仁慈;言语信实可靠;为政国泰民安,行事尽其所长,事情当然办得最好,举动当然适合其时会。

这些“仁”之行为表现,必是阴阳两仪的良性互动方能有以致之。

此其三。

三、大道废,有仁义《道德经》第十八章说:

“大道废,有仁义。

”亦即人类社会的大道废弃以后,才有人提倡仁义德行,因为大道比仁义德行还要基本,还要高明得多,所以在大道未废弃之时,就用不着人为地提倡刻意的仁义德行。

所以“仁义”的道德规范,是在人类社会的大道不受重视之后,才被一些圣人不得不突显出来的人为道德规范。

《礼记.礼运》中孔子曰:

“大道之行也,与三代(夏、商、周)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篇三:

道德经论文浅析《道德经》中的天人观念摘要:

《道德经》凝聚着我国道教思想的精髓,其中“天人合一”的理念有许多可取之处,老子的自然观在这一理念中有着突出的体现。

老子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强调天、地、人是一个有机整体,有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害关系。

总体来看,老子的天人观念不仅为中国古典哲学贡献了优秀的思想成分,对当代社会的生态理论建设和全面可持续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探析《道德经》中天人观念的内涵,进一步理解中国古典哲学的基本理念和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道德经天人合一自然观和谐在中国思想史上,天和人的关系历来是一个重点探讨的话题,“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中的一个基本理念。

“天”是一种复杂、模糊而深刻的存在,古人对天抱持着一种敬畏的心态,古代知识分子更是不断地思索、探究天人渊源。

《道德经》作为道教的最高经典,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代表性阐发,是中国文学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它以凝练的文字,表达了含蕴深远的东方哲学观,具有中国特色的天人观念渗透其中。

探究老子哲学中的天人观念,对理解中国古典哲学和指导现世生活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可以说,不论是哪本中国古典哲学著作,都无法具体而微地讲清楚古人所崇敬的“天”是什么,这不仅符合哲学自身朦胧的美感,也符合东方哲学言简意深的蕴藉特点。

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个相对明确的范畴来概括“天”的意义以及天人合一的观念。

在《道德经》中,“天”被认为是遵照大道规律运行的一种神秘力量。

天具有操控世间万物的不可抗力,然而天并非宇宙间的最高存在,大道才是,大道是天地间的最高主宰。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