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xue.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5180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wenxue.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wenxue.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wenxue.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wenxue.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wenxue.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wenxue.docx

《wenxue.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enxue.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wenxue.docx

wenxue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

•1917-1949:

迅速发展期

•1917:

发展的开端(质变)

•背景和动力:

五四新文化运动

•主要阵地:

《新青年》(1915年创刊,原名《青年杂志》)

•1917、1: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八事”)

•1917.2: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三大主义”)

•钱玄同(化名王敬轩)、刘半农响应:

“双簧信”

•周作人:

《人的文学》(1918)、《平民文学》(1919)

•1918、5:

鲁迅《狂人日记》(创作实绩,第一篇白话小说)

•1920、1:

教育部承认白话为“国语”,通令全国各校采用

五四文学思潮与论争

•1919年初:

蔡元培、李大钊、鲁迅等,展开对以林纾(近代翻译文学先驱)为代表的旧知识分子的斗争

•1922年:

鲁迅等展开对梅光迪等人为代表的《学衡》派的斗争

•1925年:

鲁迅等展开对以章士钊(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为代表的《甲寅》派的斗争

•1923年:

新文学阵营内部,“问题与主义之争”(胡适)

新文学社团流派

•文学研究会:

•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宣言起草者)、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等。

•是“人生派”或“为人生”的文学,强调写实主义。

《小说月报》为实际会刊。

•它打击鸳鸯蝴蝶派,着眼批判社会现实,忽略文学的娱乐作用(轻视通俗文学)。

•创造社:

•1921年6月成立于日本东京,发起人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寿昌(田汉)等,主要倾向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1925年五卅后为后期,增加李初犁、冯乃超、阳翰笙等。

•语丝社:

1924年创《语丝》,鲁迅是“语丝派主将”,成员还有周作人、林语堂、孙伏园等。

•未名社(鲁迅扶持)、南国社(田汉领导)、弥洒社(1923)、浅草-沉钟社(1922-1932,挣扎最久)、湖畔诗社(1922)。

•新月社:

•主要代表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自由主义作家,影响大,倾向复杂:

1923年开始活动于北京,1924年建社,1927年于上海创办“新月书店”,坚持到1932年。

倡导新格律诗,闻一多主张诗的

•“三美”:

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第二章鲁迅

•毛泽东:

“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革命家和伟大的思想家”。

中国文化革命的旗手、“民族魂”。

•鲁迅精神:

政治远见、斗争精神(硬骨头精神)、牺牲精神——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

其创作最先显示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实绩,在中国20世纪文学发展中具有崇高地位。

•将中国现代杂文推向新的阶段,与周作人一道,在1930年代形成深刻、犀利与平淡、闲适的两大相互对峙的高峰。

•严家炎:

•“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

”(P62)

一、鲁迅的四次人生选择

•鲁迅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也是孤独痛苦的一生:

伟人之路是一条孤独之路,最孤独的人是最伟大的人(思想超前不被理解,创业艰难道路坎坷,生不逢时经历复杂:

家庭、爱情、婚姻、事业)。

第一次:

1898年,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后转入江南矿路学堂:

弃科举而求“西学”,弃封建幕僚而求现代科技、文明。

•原因:

祖父的科场舞弊案,父亲被庸医所误而死。

•在外婆家避难,受刺激,与农民孩子交朋友;为治父病,常出入当铺,饱受世态炎凉;家庭“由小康坠入困顿”;立志反抗、救国;在南京新式学堂,接触自然科学、《天演论》,接受达尔文的进化论。

第二次:

1906年春在日本仙台学医时,其内容是弃医从文

•“幻灯片事件”刺激,决心以文艺唤醒国民。

与周作人等创办《新生》杂志,翻译域外小说,失败,深感孤独、寂寞。

与朱安无爱的婚姻使他长期遭受感情的煎熬与痛苦。

第三次:

1918年初在教育部任职时,其内容是由沉默的学者而至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

•1909年回国,1913年写文言小说《怀旧》反映辛亥革命,未引起应有反响,深感失望。

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政治丑剧和文艺界鸳鸯蝴蝶派等浊流,使他深感孤单、寂寞和悲凉,因而以抄古碑、整理古籍“麻醉灵魂”。

“兄弟失和”加剧原本痛苦的心灵。

(小说《铸剑》中复仇者宴之敖者之名即影射周作人的日本老婆羽太信子。

)《新青年》编辑钱玄同约稿,重新燃起希望,为革命先驱呐喊,写《狂人日记》等,“一发而不可收”。

第四次:

1926年“3.18”惨案后,离京南下后复返上海定居,弃进化论而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

•五四新文化运动退潮后,新文学统一战线分化,再次陷入苦闷与彷徨,写《彷徨》《野草》等。

(题《彷徨》: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

•“3.18”惨案后被通缉,南下寻求新路、追求真爱(许广平)。

•“4.12”大屠杀轰毁进化论,接受历史唯物论。

•“革命文学”论争,促使钻研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成熟、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文学创作由以小说为主转为以杂文为主,开辟中国的杂文时代,实现生命的辉煌。

二鲁迅小说的主题之一:

揭露中国的“吃人”文化

•鲁迅的“革命家”特色,主要是指他在文化战线上的彻底反封建的“硬骨头”精神。

但他的战斗,不是在政治层面,也不是在经济领域;不是茅盾那样的政治经济小说,也不是赵树理、丁玲等那样的革命文艺,而是在思想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层面进行深入挖掘,表现出“思想家”的特色。

这是鲁迅的伟大和深刻之处。

鲁迅小说最深刻的现代性:

开掘出了“封建社会吃人”、“封建文化吃人”的主题。

•思考:

为什么说《狂人日记》“可以被认为中国五四新文学的一篇总序,它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反封建的总体倾向”(P63)?

•可从以下三个层面理解:

•1、作品提出了封建文化(包括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吃人”的总主题;

•2、这一主题贯穿于鲁迅创作的始终(不断延伸、扩展,见P69第2段等);

•3、这一主题启示和引领着其他作家的创作。

第一层面:

《狂人日记》对封建制度和礼教“吃人”的多层次揭露、批判

•首先,揭示狂人生活在“吃人”的环境里:

生活在“狼子村”,赵贵翁、古久先生、何医生、乡亲、大哥等,都是顽固、保守,企图迫害狂人的“吃人”者;

•其次,通过联想和幻觉,揭露封建历史、文化在“仁义道德”的表象下藏着“吃人”的野心;

•最后,对“吃人”现象进行大胆怀疑与强烈反叛:

“从来如此,便对吗?

”“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救救孩子”。

狂人艺术形象:

既是疯子,又是斗士

•A、现实性意义:

迫害妄想症患者,所发出的质问、警告、呼喊,以病态思维为特征,由精神刺激造成的“强迫观念”所支配,符合说真话者往往被诬为狂人或疯子的历史事实(如刘伶、李贽、孙中山、章太炎等)。

狂人是真疯子。

•B、象征性意义:

狂人的生存环境与疯话中包含的真理,有激发人们联想的暗示性——导引读者看到中国文化“吃人”的真相。

狂人也是反封斗士。

《狂人日记》的创作方法:

•二三十年代至建国后:

现实主义(个别人认为是浪漫主义)

•新时期后:

象征主义;意识流;“两结合”。

•普遍认可:

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

以现实主义实写人物,即狂人的言行、细节,均符合迫害妄想症患者的症状;以象征主义虚写寓意,即以疯话揭示真理。

两者的联系在于:

象征、隐喻,一语双关。

即:

以现实主义观之,是狂人;以象征主义观之,是斗士。

第二层面:

鲁迅的《祝福》等其他作品也贯穿了封建文化“吃人”的主题

•《孔乙己》《白光》:

通过孔乙己、陈士成的悲剧命运,揭露封建科举制度(教育文化)“吃人。

•《祝福》:

通过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揭露封建家庭、制度、习俗、观念等”吃人“:

•1、祥林嫂婆婆,代表封建家长。

强迫她违背“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教,将她推入封建文化的罗网。

2、鲁四老爷,代表封建制度。

他作为理学家和封建家长,在祥林嫂捐门槛之后,也不让她干有关祝福祭祀的活,从而顽固确立了祥林嫂“伤风败俗之人”的地位。

3、柳妈及村人,代表封建迷信和习俗。

•柳妈让她捐门槛,是好心办坏事,无意中不自觉地用封建文化的软刀子杀人。

•村人对她不幸的轻蔑与取笑,也因她是不洁之人。

•4、“我”,代表封建知识。

“我”用“也许有吧”、“实在说不清”来回答祥林嫂关于“人死后是否有灵魂”的提问,实际也是用旧文化知识的软刀子杀了她最后一刀。

《药》《阿Q正传》:

揭示封建思想意识和愚民政策“吃人”。

三《阿Q正传》

(一)阿Q形象:

落后不觉悟的、有精神病态的农民。

•经济上一无所有:

无住房、土地,衣食无着。

•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狡猾。

•深受封建观念侵蚀和毒害,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统保守,如对男人剪辫子深恶痛绝,欺侮妇女,以农村习俗衡量城里人。

•对革命的认识幼稚、糊涂:

图个人小利原始复仇。

阿Q最突出的特点:

精神胜利法

•1、精神胜利法的主要表现:

•妄自尊大,自欺欺人:

吹嘘“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儿子打老子”,把失败当胜利。

不识字、画不圆圆、被冤杀,却硬充见多识广,自我安慰,说“只有孙子才画得圆”,人有时“未免要杀头”,要唱戏以显英雄气概。

•讳疾忌医,自轻自贱:

因头上有癞疮疤,就忌讳别人说“癞”及一切近于“赖”的音,还推而广之;被人欺侮,让他说“人打畜生”时,他自我作践,说“我是虫豸”,且以能自轻自贱的“第一个”为荣;被人抢钱,为驱赶痛苦,就自打嘴巴,在心理上认为是自己打别人。

•麻木健忘,欺软怕硬:

向吴妈求爱被秀才打骂后立即健忘,不知吴妈为何而哭,也不知赵太爷为何打他;欺负王胡,捉虱子比不过他就先骂后打;被“假洋鬼子”打后转而欺负尼姑;去尼姑庵偷萝卜。

2、“精神胜利法”的典型意义:

•第一,是中华民族近代历史时期病态心理的集中反映。

中国近代蒙受了诸多割地赔款的奇耻大辱,在统治阶级中形成了从失败中寻找“胜利”的自欺欺人的病态心理,它由上而下地传给了苦难民众。

以阿Q透视民族更具普遍意义。

第二,反映了人类的某种生存困境与人生无奈。

即:

精神胜利法实际上是弱者在被压迫、被欺负时的一种无奈选择和表现,是一种面对强敌被动退缩、自我保护的权宜之计与生存方式。

如《芙蓉镇》中的秦书田在“文革”中的表现即是如此。

(二)《阿Q正传》的艺术风格:

外冷内热,形喜实悲

•外冷内热:

将火热的心深藏心底,以冷峻的笔解剖一切;对阿Q等下层民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形喜实悲:

以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

这实际是“外冷内热”的同义语。

即鲁迅痛感中国国民的愚昧、落后和麻木、苟安,因而将其劣根性加以放大,进行讽刺、鞭挞,让读者在“含泪的笑”中进行否定、批判。

而这一点,又主要是继承和发扬了《儒林外史》等古代文学的民族传统。

喜剧形式的构成,主要是通过夸张与讽刺的手法,或者说,通过夸张而构成讽刺。

就夸

•张而言,主要是数量的有意夸大与细节的夸张描写。

前者如逮捕阿Q的场面,后者如阿Q与王胡比捉虱子和阿Q与小D的“龙虎斗”。

这些描写的确滑稽可笑,但冷静一想,打斗的双方都是可怜的被损害与被侮辱者,打斗的原因是争一份卖苦力的工作以糊口,战斗不能迅速结束的原因是两人都“又困又乏”,结果是让人看了一场无聊的滑稽戏,就不但笑不起来,而且深感悲哀和痛苦了。

此即所谓“外冷内热”与“形喜实悲”。

•第三章问题小说、乡土小说与抒情小说

•一、问题小说:

•问题小说的滥觞是在1918-1920年间,而形成一种创作风尚,则与周作人在理论上的倡导,以及冰心、许地山、庐隐、王统照等文学研究会会员的创作密切相关。

问题小说是社会现实、五四启蒙精神与作家的人生思考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借鉴外国文学的结果。

它追求哲理色彩,通常是“只问病源、不开药方”,但也有作家如冰心等试图寻找答案,以“爱”和“美”来净化人生。

它尚未形成成熟的文学流派。

其代表作家有冰心、叶绍钧、许地山等。

(P39-41)

二、乡土小说

•乡土小说最早在现代小说史上显露出流派风范,其艺术成就高于问题小说。

它于1923年左右在鲁迅影响下形成。

其代表作家有许杰、王鲁彦、王任叔、许钦文、台静农、彭家煌、废名等。

他们来自乡村,寓居于京沪等都市,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如许钦文的《鼻涕阿二》)隐含着乡愁,写对故乡和童年的回忆,风格刚健、清新、质朴,显示出鲜明的地方色彩,从整体上呈现出较自觉而可贵的本土化追求,对20世纪中国文学有长远影响。

(P41-43)

三、抒情小说(自我小说):

•该流派以前期创造社和与之相近的其他社团的小说家为主,其代表有郁达夫、郭沫若、倪贻德、叶灵凤等。

这类小说侧重自我表现,主观色彩浓厚,多把小说作为作家的“自叙传”,喜用第一人称叙事,进行自我暴露、自我反省乃至自我救赎,故被称为“自我写真小说”、“身边小说”等。

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日本“私小说”(亦称“自我小说”的影响。

•此外,它们不注重事件的外部描写,侧重宣泄、表现作家的情绪、感受、心境、心态(尤其是变态性心理和肉欲苦恼),并以此作为结构小说的线索,故又被称为“情绪小说”、“情调小说”等。

这显示了浪漫抒情小说的根本特征——散文化和诗化的倾向。

郁达夫式抒情小说的主要特征:

•郁达夫开创了现代抒情小说(或称“自我小说”)的新体式,是该流派代表性最大的作家。

以他为代表的抒情小说的主要特征是:

1、自我的写真。

他信奉法郎士关于“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这一断言,其小说大多带有自叙传色彩。

如《沉沦》中的留日学生的悲剧故事,其内容就基本上是郁达夫本人的经历。

2、感伤的抒情。

•《茑萝行》最有代表性:

全篇以抒情的笔调和第一称的口吻,真挚地抒写了“我”对于妻子“不能爱而又不得不爱”的复杂感情,其中贯穿到底的是“我”对妻儿的不幸遭遇的同情及对自己不尽如意的旧式婚姻的哀怨(也包括对自己的人生经历的感叹)。

情调感伤,有忏悔,有自责,有检讨。

又如《沉沦》最后,主人公呼喊着:

“祖国啊祖国!

我的死是你害我的!

你快富起来!

强起来吧!

”然后投海自杀。

3、潜意识的袒露。

•不隐讳弱点,不回避创伤,敢于自我暴露,甚至勇于袒露自己隐秘或污秽的内心,如性压抑、性苦闷以及变态心理等潜意识方面的东西。

大多受到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说与日本“私小说”的影响。

如《零余者》、《沉沦》等。

4、结构的散文化。

•不以情节为中心,而以情绪为中轴,依人物感情的波澜起伏结撰成篇。

如《沉沦》虽无贯穿前后的情节线索,但主人公“他”的孤独感、苦闷感及感伤情调却一以贯之,形成内在力量。

5、流丽、清新的文笔。

•用笔与其主观色彩、抒情倾向相契合,富有色彩与节奏,如行云流水,流动感强。

其中尤以《迟桂花》最为圆熟。

•思考与练习:

为什么说郁达夫的创作集中代表了自我抒情小说的共同特征?

郁达夫小说中有关性压抑、性苦闷的描写,有何文学史意义?

•第四章郭沫若的《女神》

•一、《女神》的地位和影响

•郭沫若虽然不是中国第一个发表新诗的人,但却是中国第一个可以称得上伟大的新诗人;《女神》虽然不是中国第一部新诗集,但却是崭新的、最有成就的中国第一新诗集。

如果说,鲁迅以他的战斗的《呐喊》奠定了现代小说的基础,那么,郭沫若则以他的反抗的、创造的《女神》开辟了中国现代诗歌的新天地。

一与胡适等人诗作的比较:

•胡适的《尝试集》在确立白话新诗的地位方面起过重要的拓荒作用,但缺乏摧毁旧传统、旧体裁的强度和力度。

如《人力车夫》、《威权》等。

•刘半农的《相隔一层纸》、刘大白的《卖布谣》等,将初期的白话诗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但反抗精神不够猛烈。

•《女神》不但完满体现了彻底反帝反封的时代精神,而且彻底摆脱了旧诗词的。

二、《女神》的时代精神与思想特色

•五四时代精神:

彻底反帝反封建,要求民主与科学、要求个性解放。

《女神》就正体现了这一时代精神。

在诗中的具体表现,就是破旧立新,即破坏与创造,亦即:

反抗黑暗,追求光明;反抗旧社会,向往新中国。

思想特色:

1、高度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在“女神三部曲”、《凤凰涅槃》、《炉中煤》、《晨安》和《匪徒颂》等作中,一方面表现出对旧中国的黑暗、腐败、愚昧、落后的憎恨,一方面表现出对民主、自由、独立、富强、康乐的新中国的向往。

2、跳动着泛神论的脉搏:

泛神论是在神学外衣掩护下的一种无神论思潮,认为宇宙本体即神,神即自然。

郭沫若将其作为精神支柱和思想武器。

泛神论在《女神》中的表现:

一是与个性解放思想融合,极力歌唱自我,如《天狗》;二是与歌颂自然融合,歌颂大自然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如《太阳礼赞》、《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晨安》等。

3、对社会主义的向往

•一是歌颂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和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列宁,如《晨安》、《匪徒颂》和《巨炮之教训》等;二是歌颂劳动和工农群众,如《三个泛神论者》、《西湖纪游》尤其是《地球,我的母亲!

三、《女神》的独特诗风(艺术特色):

浪漫主义为主调,象征是精义

1、以理想主义为精髓:

•一是在反抗黑暗现实时表示了对光明未来的向往,如凤凰的涅槃,女神的再生与创造;二是着力于对理想人物、理想境界的描绘和歌颂。

•与此相联,在手法上:

一是通过巨人般的“自我”形象的塑造和强烈的抒情,表达对光明和理想的追求;二是以磅礴的气势向旧世界勇猛进击,向新世界热切呼唤;三是创造理想境界或改造历史传说、神话,以寄托其美学理想。

2、奇特的构思,丰富的想象,高度的夸张:

•如《天狗》中能吞下日月、星辰甚至宇宙的“天狗”,《凤凰涅槃》中的凤凰,《晨安》中的“我”,《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的号手和《女神之再生》中的女神等。

3、自由体的形式:

•变化多端,不拘一格:

其段落可有可无,音节可多可少,诗行可长可短;有狂呼怒吼,也有温柔抒情;有古风短章,也有叙事诗剧;等等。

•第五章老舍的小说与戏剧创作

•一、《骆驼祥子》:

1、祥子形象——人生三部曲:

在自食其力的劳动中充满自信与好强;在畸形结合的家庭生活中苦苦挣扎而终归失败;在绝望中扭曲灵魂而堕落成走兽。

2、祥子悲剧的原因

首先,黑暗社会的阶级压迫与剥削,是祥子悲剧的根本原因。

其次,爱情的纠缠,家庭的牵累,是祥子争取“自由”与“独立”的严重障碍。

再次,自然界的风雨摧残,也增加了祥子的痛苦。

最后,祥子所走的个人奋斗的道路,是其主观方面的原因。

3、虎妞形象与北京文化风俗描写

老舍是以描写北京中下层市民著称的文化风俗型作家。

虎妞是小说中最有生活味和艺术生气的世俗形象:

她一方面联系着古都社会中一般的风俗文化,另一方面又联系着市民社会中特殊的下九流文化。

二、《四世同堂》

1、《四世同堂》在老舍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是从《骆驼祥子》过渡到《茶馆》的桥梁,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2、众多的鲜明形象,杰出的写“人”技巧:

首先,不仅写了人物在职业、阶级、民族等方面的不同,而且写了他们在外貌、语言、行动等方面的特征。

其次,不仅写出了他们的个性,而且用对比的方式互相区别。

最后,不只写出了他们“是什么人”,而且写出了“为什么是这样的人”,即从人物的出身历史、经济地位及社会影响等方面,揭示了人物性格的内在逻辑。

3、经纬交织的立体结构艺术

•第一层次:

国际反法西斯与国内抗战背景

•第二层次:

沦陷了的北平社会

•第三层次(核心层次):

小羊圈胡同

《茶馆》

•一、《茶馆》的深远影响与不朽地位

•1958、1963年两次公演震动剧坛,1979年在西欧三国演出25场,获巨大反响,被称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1983年赴日演出,同样如此。

曹禺称“前无古人,盖世无双”,刘厚明认为是“中国话剧的代表作”。

•二、“象征意蕴”:

苦难民族对自由、解放的呼唤。

林兴宅:

“象征意蕴”是潜藏作品中的人生精义,是深刻的情感范型与哲理诗情,是优秀作品传世不朽的内在秘密。

•可通过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三个主要人物来考察。

三、炉火纯青的语言艺术

•《茶馆》语言的最突出特色是个性化,其次是幽默、凝练。

老舍认为是“从生命与生活的根源流出来的”。

•如第一幕中常四爷与二德子争斗的情景,简短的几句对话中,常四爷的勇敢刚强,王利发的世故圆滑,二德子的欺软怕硬,马五爷的盛气凌人,全都活灵活现。

•又如秦仲义与庞太监见面时的对话,旁敲侧击,冷嘲热讽,软中带硬,笑里藏刀,既显露了两人维新与守旧的政治态度,也表现了各自不同的性格心态,可谓绝妙之笔。

四、《茶馆》的艺术成就与创新

•首先,不以文学为“载道”的工具,而视创作为自我实现的艺术。

即遵循艺术规律,尊重创作个性,通过茶馆这一“小社会”从侧面“透露”“政治消息”。

•其次,不以情节为中心来表现人物,而以人物为中心来反映历史。

即通过“小人物”“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

再次,借鉴西洋戏剧报幕的手法,由特殊演员联系演员和观众,缩短时空距离,并融曲艺艺术于话剧,使话剧由封闭走向开放。

(杨大傻幕间说数来宝)这也开了新时期“探索戏剧”的先河。

五、《茶馆》的影响与“茶馆派”

•一师三徒:

以老舍为师,以苏叔阳、李龙云和何冀平为徒,代表作有《家庭大事》《小井胡同》《天下第一楼》等,共同的文学风格与美学追求是:

写北京中下层市民,现实主义方法,侧面“透示”社会,深沉的民族情感与历史意识

•美学追求:

老舍:

以“小人物”的生活变迁反映社会变迁,“侧面”“透露”政治消息;苏叔阳:

“小人物”是“衣食父母”,不写他们就“丧失掉常识和良知”;李龙云:

“小人物”“筑起了中国的脊梁”。

•风格特色:

吴祖光:

苏叔阳是“老舍的后继者”之一;苏叔阳:

像老舍一样,用属于人物“自己的语言”“展示他们的性格”;陈白尘:

《小井胡同》是《茶馆》的续篇——五个时期、五个家庭,集中于小井胡同。

•《天下第一楼》:

也呼唤人的解放与自由,从掌柜卢孟实和伙计常贵等人身上可看到王利发、常四爷等人的影子。

但饮食文化等文化色彩更浓。

•第六章茅盾的《子夜》

一、与老舍等作家的文化类型比较:

•老舍以文化、风俗型为主,辅以政治、伦理;巴金以思潮、情感型为主,辅以人性、文化;茅盾则以政治、经济型为主,辅以心理、文化。

(杨义观点)。

•老舍不擅长写政治舞台上的大是大非,也不喜欢写经济战线的你争我夺,而擅长于以平凡小人物为主人公,从家庭、伦理的角度,通过日常生活从侧面透视时代;茅盾侧以资本家和知识女性为主要对象,将他们置于政治、经济斗争的漩涡中来表现。

因而画面广阔,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史诗意识。

但也存在理论指导的痕迹。

二、题材与主题的时代性、史诗性:

•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军阀混战,天下大乱。

•欧洲经济恐慌影响民族工业,一些以外销为主要业务的轻工业深受打击。

•文化思想界,出现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

•以上这些,在《子夜》中均有真实描写与具体反映。

三、吴荪甫典型:

人物塑造的

•多面性与复杂性

•在人物塑造上,与鲁迅用“画眼睛”的白描手法、注重展示人物的精神状态不同,茅盾注重在典型环境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与复杂性。

这一点,吴荪甫是其典型代表。

首先,作品描写,吴荪甫不是一个一般的资本家,而是一个有魄力、有胆量、有知识和经验的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

他不但资本雄厚,而且富有开拓进取精神和改革精神。

正是如此,他失败的悲剧才显出其典型意义。

其次,作品真实地、多方面地刻画了吴荪甫的个性:

第一,对待工农群众的极端凶狠与残酷。

第二,在发展企业和公债买卖上的大胆与贪婪。

第三,遭遇挫折与失败时的空虚与软弱。

概括说来,吴荪甫性格的主要特点是:

色厉内荏、外强中干、刚愎自用而又软弱动摇。

四、宏伟严谨的结构艺术

1、受《安娜·卡列尼娜》的影响,把农村与城市两条线索彼此对照。

2、以吴荪甫的“事业”由盛而衰为中心,以企业发展、公债投机与家庭生活为重点,主线发展与支线起伏相结合。

3、受《战争与和平》影响,以吴老太爷丧事开篇,一箭数雕,匠心独具

•第一,突出了时代特征与特定社会环境。

•第二,突出了吴荪甫的显赫地位,介绍了全书主要人物。

•第三,初步揭示了吴荪甫的性格特征与困难处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