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47744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体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文体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文体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文体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文体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体调研报告.docx

《文体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体调研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体调研报告.docx

文体调研报告

文体调研报告

一、六中全会召开后,文广部门有哪些大的计划和想法?

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后,我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建设文化灵台为目标,以丰富群众文化活动、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主线,以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重点,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文化服务功能,繁荣文艺创作,传承文化遗产,规范文化市场管理,拓宽文化产业开发路子,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上不断拓宽思路,创新机制,优化措施,狠抓落实,具体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依据我县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充分论证储备项目,建立灵台县文体广电事业“十二五”项目库。

(2)建设集皇甫书院,图书馆、文化馆、群艺馆、文艺戏曲排演厅于一体的体育中心。

年内完成申报立项。

(3)利用什字塬五乡镇(朝那、上良、什字、西屯、独店)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对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等公共文化设施进行提质扩容,建设什字塬“文化长廊”。

创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乡镇。

(4)以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建设集秦腔艺术、灵台灯盏头戏、灵台皮影戏、灵台木偶戏、灵台社火、婚嫁习俗、灵台香包、灵台刺绣、灵台剪纸、传统民居、名优小吃及农耕文化等为一体的民俗文化博物馆1处。

(5)重建县城体育场并配套安装体育健身器。

(6)实施“十二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2.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全力抓好宣传工作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地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精心组织,全力以赴,积极开展宣传战役,努力为全县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营造浓厚的氛围。

下大力气提高《灵台新闻》节目质量。

树立品牌意识,深入挖掘我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全力保证自办栏目按时播出的同时,不断提高节目质量,抓好《百姓天地》等品牌栏目的提升包装。

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播出工作,确保重大节日、重要节目、重点时段安全播出和安全传输不出问题。

加强县广播电视台内部管理,实行栏目组制片人负责制。

恢复广播电台,完成人员、设备、调配购臵,确保广播节目正常播出。

(三)繁荣文艺创作,全力打造文化工程以各类艺术形式和文艺活动为载体,鼓励和支持县内文艺工作者、演出团体运用多种文艺形式和艺术手段,创作一批展现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的良好风尚以及弘扬敬业奉献、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和创新进取、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

加大皇甫谧文化开发力度。

考察研究皇甫谧生平游历、事迹以及后世沿革,创作出版《皇甫谧正传》;争取《皇甫谧电视连续剧》开机拍摄。

同时,筹措资金,聘请国家级编剧、导演、作曲、舞美对《皇甫谧》秦腔历史剧进行打造、提升,争取在西北五省区巡演、参加第六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展演,努力使该剧进入国家“五个一”工程。

(四)精心开展群文群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和“千台大戏送农村”活动,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抓好健身辅导和培训工作,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抓好重大节庆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

精心筹备,举办广场“文化周”活动,丰富城区居民文化生活;做好竞技体育工作。

抓好少儿体校、传统项目学校和各中小学校业余训练工作。

(五)立足地域特色文化,加快文化产业开发步伐挖掘县内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开发1至2个文化产品。

以灵台本土历史文化典故或民间传奇故事为载体,编辑出版漫画《灵台史话》。

发行《皇甫谧银质纪念币》,提升皇甫谧文化影响力。

完成《古今灵台遗存书画集》的编纂出版。

积极发展体育产业,做好体彩销售工作。

(六)加大保护力度,建设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完善县乡村三级文物管理网络,实行文物安全责任追究制,落实管理人员和保护经费,落实管理措施和管理责任,确保文物安全无事故。

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力争使“灵台灯盏头戏”、“皇甫谧针灸术”成为国家非遗项目,力争成功申报2个省级非遗项目。

搜集、整理民间民俗产品,建立索引台账。

(七)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力度,确保文体广电事业健康发展

开展“扫黄打非”行动,切实解决网吧、娱乐场所、图

-34套形成了集教育、娱乐、培训、展览、图书阅览于一体的综合性宣传文化中心。

上良乡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中心设计新颖,文化广场和体育赛场融为一体,硬件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活动开展经常,广场环境整洁,布局合理,与站内的多功能室、民俗风情馆相得益彰,集实用性、鉴赏性为一体,无论是整体的布局还是各功能室的布展或者是文化活动的积极开展,都为其他乡镇做出了样板。

各乡镇充分利用文化站这个活动阵地,积极探索,筹措资金,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改观。

大部分文化广场都配有灯光篮球场或水泥篮球场,解决了群众健身、娱乐“难”的问题。

在建成并配套设备的12个乡镇文化站上,均以文件形式下发了免费开放通知,目前各项群众文化活动较为正常的开展,文化体育设施得到充分利用。

从主观上看,部分乡镇对文化事业重视不够,对抢抓政策机遇意识不强。

客观上讲,有些乡镇财匮乏,财政紧困,对文化事业投入相对较少,加之在2021年乡镇文化站建设时未立上项目,导致原有的文化站没有资金新建翻修,制约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有些乡镇对文体活动缺乏统筹安排,多功能活动厅活动很少开展;乡村文化活动由于缺乏引导带动机制,活动开展不经常,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全县乡镇文化站干其中近一半是招聘干部或临时人员,年龄偏大,待遇低下,知识结构相对滞后,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乡镇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怎样加强文化站建设,发挥文化站作用?

1.加强领导重视程度,落实乡镇文化站运转经费。

领导对文化工作的真正重视,是搞好乡镇文化站建设的关键。

首先,要提高对文化站的地位、作用的认识。

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蓬勃发展,村落文化、青年文化、家庭文化、健身活动,以及农村各类文化节庆等不断深入开展,可以说文化事业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助推作用。

其次,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

落实好乡镇文化站设施建设的经费,保障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

农村文化站是一项公益性事业,要使文化活动经常性开展,就必须有足够的经费作保证。

乡镇政府要积极把文化建设作为区域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面,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各级各部门都要加大对乡镇文化事业的支持力度,从根本上解决文化经费不足的问题。

再次,加强对文化站工作的考核。

根据文化主管部门的考核目标,结合各乡镇实际,年初提出计划,年终组织检查考核,奖优罚劣,充分发挥文化站的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乡镇文化站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2.充实乡镇文化站干队伍,切实做到专干专职。

乡镇文化专干是文化站工作的业务骨干。

文化站干的敬业精神,业务水平能力,都直接影响农村文化工作的开展。

针对乡镇文化专在岗不在位、在位不尽责的现状,落实文化专干专职专职,让其有充足时间,充沛的精力专抓农村文化工作。

各乡镇必须加强文化站干队伍,配齐配好文化站人员,调整不适应文化工作的人员,大胆

-78

.文体广电系统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一、文化人才队伍结构基本情况

1.文体广电系统本级共有在编在岗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工作人员131人,有行政管理16人。

按专业结构划分,有文化艺术人才44人;广播影视人才58人。

按职称划分,有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51人;未聘专业技术职务的20人;工勤人员28人。

按年龄层次划分,35周岁以下51人;35-40周岁40人;41-50周岁16人;46-50周岁17人;51—54周岁7人。

按文化程度划分,大学本科29人;大学专科33人;中专47人;高中及以下22人。

民族82人。

二、文化人才队伍现状分析^p

从总体来看我县文化人才队伍,在理想、信念、敬业精神、职业道德等思想政治素质方面还是比较好的,近年来,在文化市场、群众文化、图书资料、文物博物、体育、广播电视行业管理等领域都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特别是在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创作方面有一定的建树,获得自治区、地区广播电视节目奖50余个。

但在业务能力、专业结构、学历、知识结构等业务素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专业技术人才年龄结构出现断层,高层次人才比重较小。

本县文化人才队伍年龄结构老化的问题比较严重,高中专业技术人才年龄老化,35周岁以下的专业技术人员只.

.占

30%,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只占3%,人才的常规培养和储备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梯形层次。

(二)文化人才专业结构不合理,有些专业如文艺干部尤其是舞台艺术人才、大型文体活动策划人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群文研究性、学术性调研人才、图书资料情报信息人才、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文物科学保护技术处理、修复人才、博物馆展陈设计策划等专门人才非常紧缺,有些群体如节目创作、小品表演等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问题。

此外,随着互联网的讯速发展,网络文化执法案件越来越多,而网络技术人才和法律专业人才奇缺。

(三)文化人才学历、知识结构偏低,尤其是一批中老年专业人才学历结构偏低,知识结构老化,不少人仅停留在“技术性”层面,缺少发展潜力,从长远发展观点来看,这批人的作为还满足不了群众对文化日益增长的需求。

(四)专业人员短缺,各项培训、下基层、进社区文化指导工作不能广泛展开。

这几年文化系统就没有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人才流失不止,吸引人才乏力,人才断层形势严峻。

(五)乡镇文化专干工作性质变动情况十分普遍。

在乡镇体制改革中,乡镇文化广电站工作人员的人事调配权放在乡镇,而乡镇领导在对文化广电人员的使用调配上实用主义思想严重,绝大部分文化广电员担任驻村干部,主要精力在从事与文化广电工作不相干的农业生产管理工作。

.

.(六)农村业余文艺骨干弱化。

缺少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活动质量不高,严重的阻碍了基层农村文体广播电视工作的正常运行。

随着农村文艺骨干“进城打工”、“外出发展”,农村中留下的大都是老、弱、妇、孺,乡镇文化站开展活动缺少了生力军和热心人,大多数文化站演出活动都只是少儿或老年文艺演出,缺乏年轻人的参与。

一些城镇和社区的文艺骨干也缺乏了以往的热情和积极性,奉行市场意识,追求经济效益,讲究劳动报酬。

(七)形成目前现状的主要原因

1、现行的人事管理体制、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事业发展对文化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开发、利用,人事制度缺乏流动淘汰机制,一人一岗死守数十年,没有做出一点象样的工作也不影响其待遇,工作人员普遍缺乏危机感,这种影响人才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日益呈现,用人单位往往受体制、编制限制,急需人才引不进,无用的人员出不去,使业务工作的开展受到影响。

2、对现有人才的开发利用还不到位,人才再教育的经费投入少,岗位培训制度不健全,对人才的开发和培养缺乏有效机制。

三、我县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培训,增强素质。

一是以提高存量素质、增强能力为核心,抓了在职人员培训工作。

近两年,我们组织广播电视工作人员安排参加地区、自治区的轮训。

同时制定.

.了全县基层文化干部培训工作方案,明确了培训的指导思想、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方式。

通过培训,有效提高了基层文化干部的文化艺术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水平,为新时期基层文化工作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二是鼓励支持工作人员参加在职进修培训,不断提高文化人才的知识水平、业务素质和学历层次;三是组织文化名人采风、文艺会演、培养新生创作群体、鼓励文化工作者参加各类优秀作品评选等方式,努力繁荣文艺创作,深入实施工程,有效提高了文化从业人员队伍素质。

(二)整合资,创新干部队伍选拔培养方式。

近年来,我县在文化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机制创新上进行了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如文工团、广播电视台等单位积极尝试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任制,在用人上基本做到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录用、严格考核。

通过激活用人机制,增强了内部管理的生机和活力。

四、存在的不足

(一)职称结构不尽合理,部分专业人才缺乏。

具有中级职称的文化、体育带头人在文体队伍中多占的比例很小;部分专业人才总量不足,从事文学艺术的人才少,从事历史文化和民间文化的人才少,从事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人才更少。

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制约,我县文化、文物文博事业单位近几年没有进专业人员,如文物管理所,定编5人,现实际在岗人员5人,除财务人员与办公室人员外现仅有专.

.业从事文物文博1人,专业门类人才后继乏人,急需的专业人才得不到引进,年轻的专业人才得不到补充,特别是文物文博、文艺创作、计算机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奇缺,原来部分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后,队伍呈青黄不接的状态。

(二)事业经费的短缺限制着人才的发展。

事业的发展需要足够经费的支持,没有足够经费的投入,人才的发展也就会失去强有力的推动器。

近年来,文体事业单位普遍存在事业经费财政投入不足的状况,县文化馆、图书馆、文工团及乡镇文化站等专业人才集中的单位,每年的预算经费除人头经费外很少有相关的业务经费,由于经费困难,这些事业业务干部很少外出接受系统的培训和学习,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导致文化人才能力素质偏低,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开展文化普及、宣传、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能力不强,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文化系统事业的发展。

(三)人才激励机制尚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由于缺乏足够的经费后盾,我局在人才激励机制上海停留在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形式上,对激发人才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很大程度上阻碍着人才的发展,同时,对引进人才。

留住人才都缺乏足够的动力。

(四)乡镇文化专干整体素质不高。

全县乡镇文化服务中心虽有专设岗位,但由于乡镇文化服务中心缺乏专业人才的引进机制,工作能力强、业务技术精湛的人才进不来,而.

.由于经费不足,自聘人才总量不足,专业素质普遍偏低,也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乡镇文化事业的发展。

(五)文化系统各单位人才缺乏。

近些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国家对文化工作日益重视,新建或改建了一大批文化设施,文化设施规模不断扩大、设施更加先进,但人员编制却没有相应增加,加之基层单位人才引进困难与人才流失严重并存,使得基层文化单位人才缺乏问题日益严重。

如文工团缺乏专业的编剧、导演、作曲、舞台美术设计人员基本没有,已经严重影响到群众文化的更新换代;图书馆缺乏图书情报、网络管理类人才;博物馆缺文物鉴定、陈列设计类人才;文化馆缺乏能唱会跳、能写会弹的复合型人才;乡土文化人才后继无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特别是代表性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随着其传承人的去世而失传,年轻人不愿加入到传承活动中来,后继无人问题严重,导致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亡危险。

随着部分专业人才的日趋老化,而新生力量又接不上来,断层现象严重。

五、加强我县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及建议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是事业发展最可贵的财富。

要实现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牢牢树立人才资是第一资的观念,在全县文化系统内确立人才资开发优先的战略思想,全面实施人才强文战略,在全县文化系统中.

.形成发现人才、凝聚人才、造就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机制。

针对这次调研反映的主要问题,现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领导,转变观念,确立人才是信息时代经济发展动力的观念,各级领导要从战略角度来思谋人才问题,要真正做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大力培养和造就人才,吸引和留住人才。

要树立现代化人才管理理念,调整人才结构,均衡人才格局,更加优化组合,充分发挥人才、人力资的作用。

(二)深化人事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适应文化事业发展要求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制度,形成一套优胜劣汰、奖惩分明、监督有力的用人机制,努力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竞争、宽容失败的社会人文环境。

要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对专业技术岗位实行岗位职务聘任制度,改革单位内部收入分配制度,内部收入分配方案的设计要着眼于有效保证任务目标的实现和有利于吸呐人才和稳定人才。

(三)盘活人才资,调整人才布局,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

具体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要进行内部挖潜,稳定、留住和用好、用活现有优秀人才和关键人才,要逐步改善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生活条件,要从学习、工作、生活、家庭等方面关心、爱护专业技术人才。

(2)要进一步加强岗位培训,要有百年树人的长远之计,要深刻理解学习型社会的内涵,不断加强培训工作的力度,不但要.

.鼓励专业技术人员自费参加在职进修培训,而且要有选择地对现有专业技术人才进行二次开发,可采取派员参加对口的短期培训班和请专家上课、短训等多种形式培养完善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文化事业。

(3)要注重培养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干能力的文化群体队伍建设的领头人,领头人的创作水平、文化品格、道德修养等方面都要有较高的境界,能真正起“领头”作用。

同时要注重文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文化性”建设,不断提高人才的文化艺术品格,使文化专业技术人才有发展的潜力和生命力。

(4)要引进激励机制,激活现有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要不断融入“活动”之中,更重要的是这些“活动”要经常性,更要有“有序、提高、发展、前瞻性”,使广大文化专业人才有追求发展的方向、目标、动力和良好的竞争氛围和环境。

要创新激励机制,调动在职专业人员的积极性,鼓励岗位学习,奖励自学成才的专业人员。

(5)要在工作上、生活上、学习上、职称上关心专业人员,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积极为他们争取应得的待遇和职位,发挥人才的作用;要在制度上保障有成绩的专业技术人员获得应有待遇,奖勤罚懒,真正发挥专业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专业技术队伍素质的提高,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各级学术交流活动,使专业人员跟上科学发展的步伐。

(6)要敢于“小才大用”,大胆启用年轻人才,委派他.

.们在关键岗位承担责任,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有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形成德才并重的良好的用人风气。

总之,要通过这些具体细微的工作,激发人才的自尊感、责任感和安全感,为人才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这是队伍建设最根本的基点。

.

文体广电系统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一、文化人才队伍结构基本情况

1.文体广电系统本级共有在编在岗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工作人员131人,有行政管理16人。

按专业结构划分,有文化艺术人才44人;广播影视人才58人。

按职称划分,有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51人;未聘专业技术职务的20人;工勤人员28人。

按年龄层次划分,35周岁以下51人;35-40周岁40人;41-50周岁16人;46-50周岁17人;51—54周岁7人。

按文化程度划分,大学本科29人;大学专科33人;中专47人;高中及以下22人。

民族82人。

二、文化人才队伍现状分析^p

从总体来看我县文化人才队伍,在理想、信念、敬业精神、职业道德等思想政治素质方面还是比较好的,近年来,在文化市场、群众文化、图书资料、文物博物、体育、广播电视行业管理等领域都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特别是在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创作方面有一定的建树,获得自治区、地区广播电视节目奖50余个。

但在业务能力、专业结构、学历、知识结构等业务素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专业技术人才年龄结构出现断层,高层次人才比重较小。

本县文化人才队伍年龄结构老化的问题比较严重,高中专业技术人才年龄老化,35周岁以下的专业技术人员只1占30%,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只占3%,人才的常规培养和储备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梯形层次。

(二)文化人才专业结构不合理,有些专业如文艺干部尤其是舞台艺术人才、大型文体活动策划人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群文研究性、学术性调研人才、图书资料情报信息人才、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文物科学保护技术处理、修复人才、博物馆展陈设计策划等专门人才非常紧缺,有些群体如节目创作、小品表演等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问题。

此外,随着互联网的讯速发展,网络文化执法案件越来越多,而网络技术人才和法律专业人才奇缺。

(三)文化人才学历、知识结构偏低,尤其是一批中老年专业人才学历结构偏低,知识结构老化,不少人仅停留在“技术性”层面,缺少发展潜力,从长远发展观点来看,这批人的作为还满足不了群众对文化日益增长的需求。

(四)专业人员短缺,各项培训、下基层、进社区文化指导工作不能广泛展开。

这几年文化系统就没有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人才流失不止,吸引人才乏力,人才断层形势严峻。

(五)乡镇文化专干工作性质变动情况十分普遍。

在乡镇体制改革中,乡镇文化广电站工作人员的人事调配权放在乡镇,而乡镇领导在对文化广电人员的使用调配上实用主义思想严重,绝大部分文化广电员担任驻村干部,主要精力在从事与文化广电工作不相干的农业生产管理工作。

(六)农村业余文艺骨干弱化。

缺少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活动质量不高,严重的阻碍了基层农村文体广播电视工作的正常运行。

随着农村文艺骨干“进城打工”、“外出发展”,农村中留下的大都是老、弱、妇、孺,乡镇文化站开展活动缺少了生力军和热心人,大多数文化站演出活动都只是少儿或老年文艺演出,缺乏年轻人的参与。

一些城镇和社区的文艺骨干也缺乏了以往的热情和积极性,奉行市场意识,追求经济效益,讲究劳动报酬。

(七)形成目前现状的主要原因

1、现行的人事管理体制、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事业发展对文化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开发、利用,人事制度缺乏流动淘汰机制,一人一岗死守数十年,没有做出一点象样的工作也不影响其待遇,工作人员普遍缺乏危机感,这种影响人才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日益呈现,用人单位往往受体制、编制限制,急需人才引不进,无用的人员出不去,使业务工作的开展受到影响。

2、对现有人才的开发利用还不到位,人才再教育的经费投入少,岗位培训制度不健全,对人才的开发和培养缺乏有效机制。

三、我县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培训,增强素质。

一是以提高存量素质、增强能力为核心,抓了在职人员培训工作。

近两年,我们组织广播电视工作人员安排参加地区、自治区的轮训。

同时制定

3了全县基层文化干部培训工作方案,明确了培训的指导思想、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方式。

通过培训,有效提高了基层文化干部的文化艺术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水平,为新时期基层文化工作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二是鼓励支持工作人员参加在职进修培训,不断提高文化人才的知识水平、业务素质和学历层次;三是组织文化名人采风、文艺会演、培养新生创作群体、鼓励文化工作者参加各类优秀作品评选等方式,努力繁荣文艺创作,深入实施工程,有效提高了文化从业人员队伍素质。

(二)整合资,创新干部队伍选拔培养方式。

近年来,我县在文化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机制创新上进行了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如文工团、广播电视台等单位积极尝试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任制,在用人上基本做到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录用、严格考核。

通过激活用人机制,增强了内部管理的生机和活力。

四、存在的不足

(一)职称结构不尽合理,部分专业人才缺乏。

具有中级职称的文化、体育带头人在文体队伍中多占的比例很小;部分专业人才总量不足,从事文学艺术的人才少,从事历史文化和民间文化的人才少,从事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人才更少。

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制约,我县文化、文物文博事业单位近几年没有进专业人员,如文物管理所,定编5人,现实际在岗人员5人,除财务人员与办公室人员外现仅有专

4业从事文物文博1人,专业门类人才后继乏人,急需的专业人才得不到引进,年轻的专业人才得不到补充,特别是文物文博、文艺创作、计算机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奇缺,原来部分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后,队伍呈青黄不接的状态。

(二)事业经费的短缺限制着人才的发展。

事业的发展需要足够经费的支持,没有足够经费的投入,人才的发展也就会失去强有力的推动器。

近年来,文体事业单位普遍存在事业经费财政投入不足的状况,县文化馆、图书馆、文工团及乡镇文化站等专业人才集中的单位,每年的预算经费除人头经费外很少有相关的业务经费,由于经费困难,这些事业业务干部很少外出接受系统的培训和学习,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导致文化人才能力素质偏低,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