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和儿童吞咽困难所造成的误吸.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4644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婴幼儿和儿童吞咽困难所造成的误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婴幼儿和儿童吞咽困难所造成的误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婴幼儿和儿童吞咽困难所造成的误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婴幼儿和儿童吞咽困难所造成的误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婴幼儿和儿童吞咽困难所造成的误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婴幼儿和儿童吞咽困难所造成的误吸.docx

《婴幼儿和儿童吞咽困难所造成的误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婴幼儿和儿童吞咽困难所造成的误吸.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婴幼儿和儿童吞咽困难所造成的误吸.docx

婴幼儿和儿童吞咽困难所造成的误吸

Authors:

PaulCStillwell,MD

EmilyMDeBoer,MD

SectionEditor:

GeorgeBMallory,MD

DeputyEditor:

AlisonGHoppin,MD

翻译:

王荃,副主任医师

ContributorDisclosures

我们的所有专题都会依据新发表的证据和同行评议过程而更新。

文献评审有效期至:

 2019-12. | 专题最后更新日期:

 2018-10-19.

Thereisanewerversionofthistopicavailablein English.

该主题有一个新的 英文版本。

引言误吸是指异物进入真声带平面以下的气道。

正常人有时也会发生误吸,尤其是气道保护机制受影响时,如说话、大笑、进食或睡觉时[1]。

大多数情况下,误吸量微不足道。

但是,存在吞咽功能障碍的儿童有病理性误吸风险。

尚不确定多大的误吸量可导致气道炎症,相关风险尚不明确。

病理性误吸可导致急性或慢性肺病,而营养摄入障碍可能导致生长迟滞。

可导致误吸的吞咽功能障碍诊治难度较高,往往需多学科团队合作,包括患儿的主要照料者、专攻吞咽领域的医护人员(言语治疗师和作业治疗师),以及特定儿科亚专科医生(肺病专科医生、肠胃病专科医生、耳鼻喉专科医生、神经专科医生和发育儿科学医生)。

在大型儿科中心,专门针对吞咽问题患儿的呼吸消化道研究项目已越来越普遍[2,3]。

 

喂养和吞咽的发育吞咽功能在婴儿期逐渐发育成熟,从宫内的吸吮动作逐渐发展为儿童期早期的咀嚼[4,5]。

辨认上述发育情况对评估吞咽功能障碍十分重要。

●吸吮是吸食的最早形式,起初表现为在宫内吸吮和吞咽羊水,以舌部从前向后的原始运动为特点。

早产儿在胎龄32-34周时可能仍延续时而活跃、时而停顿的异常吸吮模式[6]。

该阶段之后,吸吮会变得更有节奏和更有序。

(参见“新生儿吸吮吞咽障碍”)

●3-4月龄时,舌的侧向运动可形成一些食团。

到6月龄时,儿童可以吃用勺喂来的糊状食物。

 

●从杯子里喝水,既要吸吮、还要吞咽,这种能力通常在12月龄之前形成。

●吞咽,即形成食团并将其推向食管的能力,将持续发育至24月龄。

吞咽常分为4个阶段:

口腔准备期、口腔期、咽期及食管期[4,5]。

•口腔准备期和口腔期是吞咽的最初两个阶段,是吞咽的自主阶段,包括接受食物、形成食团并向口腔后部输送。

•咽期也称为“反射性吞咽”,需利用复杂而相互协调的肌肉运动。

在该阶段,咽部肌肉收缩向下推送食团。

喉部上升并在会厌水平关闭,主要通过关闭杓状会厌襞和声带来完成。

其引起的呼吸暂停反射(即在吞咽期间停止吸气)可防止喉部渗透(laryngealpenetration,指食物或液体进入喉前庭但未通过声门)和误吸。

•食管期始于环咽括约肌松弛,使食团通过食管。

吞咽功能障碍的原因一些解剖异常和功能障碍可能促使机体容易出现吞咽问题(表1)[7,8]。

 

解剖异常 — 一些器官的解剖异常与吞咽功能障碍有关:

●鼻咽部:

•鼻后孔闭锁或狭窄(参见“先天性鼻异常”,关于‘鼻后孔闭锁’一节) 

●口咽部:

 

•唇/腭裂(参见“颅面裂和前脑无裂畸形的概述”)

•小颌畸形(如,PierreRobin序列征或颅面骨发育不全)(参见“颌、口、口腔及咽的先天性异常”,关于‘小颌畸形’一节和“颅颌面畸形综合征”和“Craniosynostosissyndromes”) 

•巨舌(如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参见“颌、口、口腔及咽的先天性异常”,关于‘巨舌’一节)

•咽部肿瘤和囊肿(参见“颌、口、口腔及咽的先天性异常”,关于‘口腔异常’一节) 

●喉部:

 

•喉裂、喉蹼(参见“喉的先天性异常”,关于‘喉裂’一节) 

●食管和纵隔:

 

•食管闭锁,伴或不伴气管食管瘘(参见“先天性胸内气道异常及气管食管瘘”) 

•血管环(参见“血管环”)

•食管炎症[如,因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reflux,GER)病或嗜酸细胞性食管炎造成,可致吞咽困难](参见“儿童和青少年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和“嗜酸细胞性食管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食管狭窄(如严重食管炎或吞入腐蚀性物质所致)

•环咽肌功能障碍或食管失弛缓症(参见“贲门失弛缓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 

功能障碍 — 多种神经和神经肌肉病变可能造成吞咽功能障碍:

●发育迟缓(如唐氏综合征[9]、早产、Prader-Willi综合征)[10]。

(参见“唐氏综合征:

临床特征与诊断”和“早产儿的生长管理”,关于‘经口喂养困难’一节)

●静止性脑病或其他引起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m,CNS)功能障碍的因素(如,脑性瘫痪、宫内感染、产伤/出生窒息、颅内出血或脑炎/脑膜炎)。

(参见“脑性瘫痪的临床特征和分类”和“新生儿脑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CNS发育畸形、肿块或肿瘤,或创伤性脑损伤。

(参见“Chiari畸形”和“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脑神经麻痹,尤其是第Ⅸ和Ⅹ对脑神经(如,脑膜炎、CNS肿块、吉兰-巴雷综合征、多发性硬化症、肠道病毒68型感染或脊髓灰质炎)。

(参见“儿童吞咽困难的评估”和“婴儿及儿童神经系统的详细评估”,关于‘脑神经’一节)

●声带麻痹(如,因喉返神经受损、CNS病变所致或为特发性的)。

(参见“儿童声音嘶哑的常见病因”,关于‘声带麻痹’一节) 

●神经肌肉疾病,包括脊髓性肌萎缩、肌营养不良[11]、家族性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和重症肌无力。

(参见“脊髓性肌萎缩”和“遗传性感觉与自主神经病”,关于‘HSAN3(家族性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一节和“强直性肌营养不良:

病因、临床特征和诊断”和“新生儿和婴儿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其他 — 其他引起间歇性或短暂性吞咽功能障碍风险的因素包括:

 

●癫痫发作或其他引起短暂性意识丧失的原因。

●改变觉醒水平的药物,包括麻醉药和抗癫痫药物。

●毛细支气管炎,尤其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RSV)引起的[12]。

呼吸功能不全和呼吸急促通常也可增加误吸风险。

●肺移植–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超过一半的患者在肺移植后会出现吞咽功能异常,从而导致患者有发生慢性移植肺功能丧失的风险[13]。

 

●医源性因素,包括咽部局麻或放置口胃管或鼻胃管。

气管造口术也会通过干扰喉抬高和缩短声带闭合时间而妨碍吞咽功能[14]。

●特发性因素–例如,神经系统正常的婴儿存在无明确病因的吞咽失调和误吸。

 

临床表现吞咽功能障碍可出现多种症状[15]。

吞咽功能障碍婴儿可在喂养时表现为吸吮无力、作呕、窒息、呼吸暂停和发绀。

部分病例可呈反复和长期喘鸣(可能系伴有喉软骨软化病所致)或哮吼样症状。

喂养困难可导致热量摄入不足,进而造成生长迟滞。

 

对于任何年龄的儿童,闻及“喉部呼噜音”("wetbreathing"或"rattling")均可能是喉部渗透的表现。

反复误吸可能导致反复哮鸣、声音嘶哑、反复发生肺炎(尤其是在肺部低垂部位)。

 

进食时咳嗽是大多数婴儿和儿童将食物误吸入气管支气管树时的突出症状。

但反复误吸可能使咳嗽反射的敏感性降低。

如患者不伴咳嗽或其他症状,而影像学或功能评估提示存在误吸时,称为沉默性误吸。

沉默性误吸在发育迟缓或存在神经系统基础疾病的儿童中尤为常见[9,16,17]。

 

人们担心误吸可导致肺功能异常及长期气道损伤(包括支气管扩张和纤维化肺病)[18]。

 

评估对疑似存在吞咽功能障碍的婴儿或儿童的评估,应从针对喂养的临床评估开始,而后通常需进行1种或多种检查来评估是否存在包括误吸在内的吞咽问题。

 

喂养的临床评估 — 临床评估通常由言语和语言病理学专家实施,包括检查面部和口咽部有无解剖异常,观察并听诊了解有无呼吸窘迫,以及评估声音(如,气息音音质或声音嘶哑提示声带麻痹)[7,19]。

 

之后,临床医生需在模拟家中喂养环境和日常生活的条件下观察患儿喂养情况。

应使用不同质地的液体和固体食物进行检测,但前提是符合该儿童的年龄和神经系统发育状况。

重点观察内容包括:

●在吸吮、食团形成和吞咽过程中的口腔、舌及喉部运动

●流涎或口腔中蓄积过多分泌物

●喂养后出现咳嗽或上呼吸道“呼噜”音,提示喉部渗透。

 

现有的诊断技术 — 对于大多数疑似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无论临床喂养评估期间是否发现误吸症状,均应通过影像学或内镜检查来进一步评估吞咽。

这是因为一些患者虽然存在有临床意义的吞咽功能障碍或误吸,但在临床评估时却并不明显(如,沉默性误吸)[20]。

对儿科患者最常用的初始检查为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ideofluoroscopicswallowstudy,VFSS),而纤维内镜下吞咽功能检查(fiberopticendoscopicevaluationofswallowing,FEES)可在某些患者用作替代方法或补充检查,具体见下。

 

其他一些方法诊断准确性较低,但可为某些患者提供支持性信息,这些方法包括闪烁成像技术(胃排空扫描或唾液显像)及一些生物标记物,参见下文。

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 — VFSS也称为改良食管吞钡造影(modifiedbariumswallow,MBS),常用作评估吞咽的咽部期和食管期的初始步骤[4,21],并且应在言语-语言病理学专家完成吞咽的临床评估后进行。

所得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应结合临床表现来解释。

该操作需要言语-语言病理学专家和放射科医生在透视检查室中协作完成。

该检查会产生辐射暴露,且可能需要重复检查,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22]。

做VFSS检查时,患儿需口服钡剂或其他造影剂,并从侧位和前后位观察吞咽情况。

检查应重点注意口咽部和食管近端,但不检查食管远端或胃。

常用钡剂与多种食材混合来评估吞咽功能,例如与患者年龄相适应的稀薄液体、浓稠液体、糊状物和固体食物等。

由于可误吸物质并不限于稀薄液体,因此在VFSS期间会使用不同质地的造影剂来提高敏感性。

因为吞咽异常可能在患者疲劳时发生—尤其常见于婴儿和身体虚弱者—故可以评估多次吞咽[23]。

可以先在暂停透视的情况下继续喂养以使婴儿疲劳,而后恢复透视检查以评估此时的吞咽功能[21]。

为了获得最佳结果,言语-语言病理学专家应使患儿及其家属处于放松状态。

对于VFSS实施难度较大的患儿,通常可预先安排模拟检查,以降低正式检查时的失败率。

如果患儿有鼻胃管(nasogastrictube,NGT),通常可保留,因为NGT除了常会减慢吞咽的一些步骤之外并不妨碍吞咽功能[21,24]。

由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言语-语言病理学专家和/或放射科医生对VFSS的结果进行实时解读。

检查者应评估食物通过口腔和咽部的时间,描述咽部运动,并观察是否有吞咽异常的征象,包括食物在会厌谷和梨状窝的积聚、咽隐窝的食物残留以及吸入到气管支气管树中(图1)。

当食物或液体进入会厌喉面以下时,就发生喉部渗透。

当食物或液体到达声襞水平时,为深喉部渗透;而食物或液体到达声襞以下进入气管支气管树时,则为误吸[25]。

 

气管支气管树中发现造影剂,即可诊断为误吸(影像1)。

但因为误吸的发生具有间歇性和不定时性的特点,故气管支气管树内无造影剂也不能排除误吸的可能。

因此,该试验诊断误吸的特异性很高,但敏感性不足。

鼻咽反流(腭咽闭合不全)、环咽肌功能障碍和喉部渗透是常见的异常(表2)。

出现任何上述情况时,对年幼婴儿都可归咎于发育原因,但对1岁以上的儿童则视为异常;这些检查结果提示吞咽功能障碍,但与误吸的相关性不高。

对年龄更大的儿童和成人,VFSS显示深喉部渗透则与气管支气管树误吸之间相关性较高[25]。

 

根据VFSS结果做治疗决策时,还必须结合临床症状的发生频率、性质和严重程度。

通常,可在完成VFSS后立即给出安全喂养的推荐。

(参见下文‘喂养决策’)

纤维内镜吞咽功能检查 — 纤维内镜吞咽功能检查(fiberopticendoscopicexaminationofswallowing,FEES)将纤维喉镜置于腭上方,内镜医师可通过其直接评估吞咽时的喉部抬高和关闭运动。

此外,对食团进行染色可评估食物残渣的积聚和误吸情况(视频1)。

 

FEES常用于成人,且与VFSS结果的相关性较好。

FEES已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儿童,但由于具有侵入性,且缺乏有操作经验的医务人员和相关标准,其应用仍然有限[4,26]。

但该检查具有无电离辐射的优点(表3)。

(参见“口咽性吞咽困难:

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关于‘吞咽的光纤内镜评估’一节) 

胃食管闪烁成像和唾液显像 — 这些检查均为核医学扫描,检查时会将少量锝99m与牛奶混合后让患者服下[胃食管闪烁成像,也称为“牛奶扫描(milkscan)”],或直接滴入患者口中(唾液显像)。

而后对胸部进行γ摄像,间隔时间最长为24小时,在肺部检测到放射性即为阳性结果。

●胃食管闪烁成像–该方法主要用于检测有无胃内容物在反流后被误吸(逆行性误吸)。

如果将肺内出现示踪剂视为阳性,则即使其他有关误吸的临床或影像学指标为阳性,接受胃食管闪烁成像的患者中也只有6%-23%会得出阳性结果[27,28]。

因此,该检查对有临床意义的误吸的敏感性较低。

一些研究报道食管内(而非肺内)出现示踪剂,这些研究得出了高达40%的“阳性”结果,但与误吸的临床或其他影像学指标的相关性很低[29]。

故胃食管闪烁显成像对检测有临床意义的误吸的价值有限,较少用于临床。

●唾液显像–该方法用于检测吞咽时的误吸(顺向误吸)。

在需评估误吸情况和吞咽功能的患者中,唾液显像阳性率较高(16%-56%[28-30])。

一项研究发现,唾液显像阳性结果和胸部影像学异常密切相关[30]。

唾液显像阳性者中,90%的胸部影像学检查存在异常,这在临床上高度提示误吸。

其余10%“假阳性”者(唾液显像阳性,但胸片结果正常)均系1岁以下婴儿。

在另一关于神经系统发育正常但反复发作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研究中,唾液显像在婴儿中的阳性率(40%)高于1-2岁幼儿(16%)和更大的儿童(0)[29]。

因此,一些证据表明,转诊就医的人群中唾液显像结果异常与临床存在呼吸系统问题相关,但由于假阳性结果在婴幼儿中较多,故该相关性在这一群体中可能较弱。

 

可能用于判断误吸的生物标记物

富脂巨噬细胞 — 目前已提出将富脂巨噬细胞(lipid-ladenmacrophage,LLM)作为误吸的标记物,但其作为诊断工具的可靠性仍存有争议,主要是因为特异性低[31]。

该方法需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ioalveolarlavage,BAL)获取巨噬细胞,以“油红O”或其他脂质对脂质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评估细胞质中的脂质含量。

在一些医学中心,该检测被转化为半定量评分或“LLM指数”。

利用LLM或脂质指标作为误吸标记物的重大局限性包括:

油红O染色质量不一,不能对每个巨噬细胞中脂质含量做出客观量化,以及存在观察者间差异。

此外,由于任何来源的脂质(无论是外源性还是内源性)都会被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并使LLM增多,故LLM判断误吸的特异性不足。

使LLM增加的内源性脂质来源包括:

长骨骨折导致的脂肪栓塞、镰状细胞病的急性胸部综合征、肺泡蛋白沉积症、移植物抗宿主病、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和针对恶性肿瘤的化疗[1]。

营养支持时经静脉给予脂肪乳,也会使LLM增多。

有人关注的是,慢性气道炎症(如,囊性纤维化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支气管扩张)或肺实质感染也可造成脂质过多,而不一定是由误吸造成。

因肿瘤(成人为主)或异物长期滞留所造成的气道近完全性或完全性梗阻,常导致在梗阻处周围的更小气道中发现LLM,这有时称为内源性类脂性肺炎。

误吸油类(如矿物油或橄榄油)也可造成LLM增多,这有时称为外源性类脂性肺炎。

 

其他生物标志物 — 目前已对误吸的其他一些生物标志物进行了研究,与LLM指数类似,这些标志物均存在敏感性、特异性和可重复性的问题。

具体指标包括评估BAL液中的特定乳蛋白、胃蛋白酶、胆汁酸、淀粉酶和乳酸脱氢酶,检测痰液中的胃蛋白酶、胆汁酸、P物质、神经激肽A和类胰蛋白酶,或检测血清中的上皮钙黏着蛋白、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32,33]。

评估BAL液中胃蛋白酶和淀粉酶的研究得出了令人振奋的结果,但还需要更多研究来确定它们作为误吸的临床生物标志物的用处[34-37]。

其他评估方法 — 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其他评估可能包括:

 

●胸片检查–对所有存在误吸或其他有临床意义的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该检查可用于评估有无肺炎,并为日后的比较提供基线。

●胸部CT–针对胸片异常或有慢性误吸临床证据的患者,通过胸部CT评估有无支气管扩张或肺结构性损害。

●可屈性喉镜–对大部分存在误吸或有临床显著吞咽障碍的患者,使用鼻咽镜有助于直接观察喉部功能和损伤。

如果已通过其他方法明确了误吸原因且/或通过FEES充分评估了喉功能,可能无需该检查。

 

●支气管镜检查–研究表明,纤维支气管镜与硬管支气管镜检查联合进行具有诊断精确性最高的优势[38]。

硬管支气管镜检查通常是评估喉裂和其他喉部异常的金标准。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提供喉部解剖结构和动力学、下呼吸道分泌物和动力学以及BAL的补充信息。

 

●食管评估–应考虑将患者转诊给胃肠病亚专科医生,以评估GER、食管炎和动力受损的影响。

●可考虑行食管镜检查(联合或不联合食管pH值和阻抗监测),以评估消化道解剖结构和食管黏膜损伤[39]。

存在喉粘膜水肿和红斑并不是GER或误吸的可靠指征[40]。

消化道动力检查对特定患者可能有用,因为消化道动力受损可能会使患者出现类似反流的症状。

这些检查的局限性和结果解读详见其他专题。

(参见“儿童和青少年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关于‘现有诊断方法’一节和“食管动力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神经系统或遗传学评估–用于存在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或畸形且既往诊断不明的患者。

对于脊髓脊膜膨出患者、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的综合征患者或喉裂儿童[41],可行脑及脑干MRI检查,以评估是否存在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或其他异常。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其他症状和体征包括眼球震颤、咳嗽诱发的头痛和睡眠呼吸障碍。

(参见“Chiari畸形”)  

●神经刺激检查和肌电图–当考虑存在声襞运动障碍时,可行神经刺激检查。

内镜评估吞咽功能时,可通过以喉镜触碰声襞或在喉部注射空气流刺激喉部,以观察有无内收肌反应。

另外,喉部肌电图检查可能有助于明确声带轻瘫或声带麻痹的病因。

神经刺激检测和肌电图常用于喉功能障碍的成人患者,但儿童较少采用,且与误吸的相关程度尚有待明确[42-44]。

管理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管理主要取决于各人的具体情况,应基于功能障碍的病因和上述多学科评估所发现的其他患者特点。

 

若患者存在易发生误吸的原发性解剖结构异常,应考虑手术修复。

Ⅰ型喉裂并不一定需要手术修复[45]。

矫正术后的恢复期间,可能需全肠外营养或鼻胃管喂养来安全地满足患者的热量需求。

当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继发于短暂性疾病(如危重症)时,应考虑使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营养支持。

喂养决策 — 治疗目标是提供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从而维持稳定的呼吸功能和适宜的生长发育。

虽然人们总是倾向于经口喂养,但对于存在严重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并不一定是最合理的目标,因为经口喂养的风险可能超过了患者及其家庭的心理社会获益[46-48]。

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存在严重静止性脑病或全面性发育迟缓的患者,尽管已知其有发生误吸和肺损伤的风险,家属仍可能出于喜好而选择维持经口喂养。

此类问题需家属和临床医生之间就目标和风险进行明确而详细的讨论[49]。

 

改善经口喂养的技术 — 对功能有异常的患儿,往往需由专攻吞咽功能的言语和作业治疗师指导实施治疗。

专科医生将根据患儿的具体特征来选择改善吞咽功能的相应技术:

●对于婴儿,改变液体食物的流速可能显著改善吞咽,可通过更换为流速较慢的奶嘴来实现。

 

●其他喂养技术包括:

改变婴儿或儿童的进食体位和姿势,调整食团的大小,以及改变食物的稠度、形状、口感和温度。

应根据VFSS或FEES的结果选择相应的干预手段(影像1和视频1)[4]。

 

●在没有解剖异常或神经系统缺陷的情况下,吞咽困难和误吸可在3-4岁左右消退[50]。

在过渡期,使用上述方法也可能提供足够的营养并避免误吸。

随着婴儿或儿童的成熟,喂养形式可逐步改进。

可根据反复吞咽评估(包括喂养的临床评估)的结果来指导改进喂养。

 

胃造瘘喂养 — 对于无法经口摄入足够热量的患者,可放置胃造瘘管来满足其部分或全部营养和补液需求。

预计进食状况已得到改善后,可考虑安置鼻胃管。

对于需要长期补充的患者,应考虑安置经皮胃造瘘管。

对于吞咽功能有望改善的患者,应持续口腔运动和吞咽治疗,当不再需要胃造瘘管时可拔除之。

 

起初,由于担心患儿会失去进食的乐趣、感觉不舒服或不美观,父母可能不愿采用胃造瘘置管,这时应强调预防肺部误吸的重要性、改善营养的远期收益及置管的可逆性。

此外,胃造瘘管必要时还可用于给药和补液。

为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师通常可帮助患者家属制定一份经口进食计划,以便患儿可与家人共同进餐。

即使存在严重的胃食管反流,大多数患者也不需要同时行胃底折叠术。

(参见下文‘胃底折叠术’)  

胃造瘘管安置和肠内喂养的一般注意事项详见其他专题。

(参见“婴儿和儿童肠内营养”)

唾液误吸的管理 — 一些患儿即使未经口喂养,也有发生分泌物误吸的风险,偶尔还可能因此出现进行性肺部疾病。

唾液误吸的危险因素包括:

显著多涎、干扰喉部保护性反射的严重神经系统障碍、声带麻痹和鼻咽部综合征性障碍[8]。

明确诊断可能难度较大。

唾液显像的特异性低,尤其在年幼儿童。

但若与患儿的整体临床评估(包括未经口喂养时肺部疾病的危险因素和进展情况)相结合,这些检查则可能起到帮助。

(参见上文‘胃食管闪烁成像和唾液显像’和‘富脂巨噬细胞’) 

对疑似唾液误吸患者的管理措施包括:

●给予少量的液体或食物(“品尝”),以帮助其有目的地吞咽,并降低误吸积聚的唾液的风险。

 

●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如格隆溴铵或东莨菪碱贴片)来抑制唾液分泌。

(参见“脑性瘫痪的治疗与预后”,关于‘流涎’一节)

●注射肉毒毒素来减少唾液分泌。

(参见“脑性瘫痪的治疗与预后”,关于‘流涎’一节) 

●手术切除唾液腺或唾液腺导管结扎对部分患者有益,但这些手术存在风险[51]。

(参见“脑性瘫痪的治疗与预后”,关于‘流涎’一节)

●对于极少数患者,可能需要永久性气管造口术实现喉气管分离。

 

因为通常难以预测手术能否改善肺部症状,故外科治疗应谨慎。

 

胃食管反流的处理 — 存在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尤其是存在神经系统障碍者,GER的发生率和反流量也可能较高。

然而,存在异常程度的GER并不一定意味着患者误吸了反流物,或GER造成了肺部疾病。

通常可以请儿科胃肠病医生会诊,以便实施检查评估GER和胃肠道动力并解读结果,以及给出治疗建议,尤其是在安置胃造瘘管之前,还可协助决定是否需要同时行胃底折叠术。

(参见“儿童和青少年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大多数轻度GER患者无需胃底折叠术即可得到有效管理,主要包括调整饮食和体位来减少GER的发生频率,采用抑酸药物治疗,偶尔使用促动力药物。

由于可能导致副作用,若抑酸药物无效,则应停止使用[52,53]。

(参见“儿童和青少年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 

胃底折叠术 — 胃底折叠术是一种可降低GER风险的外科手术,仅对高度怀疑GER导致肺部疾病的患者才应考虑该手术。

评估GER的严重程度时,pH阻抗探头可确定酸性和非酸性胃内容物出现于食管的时间。

从肺部的角度看,相对于GER发作的次数和时长,睡眠期间是否发生反流可能更为重要,因为此时患者平躺,对喉部的保护减弱。

评估胃底折叠术是否对患者有益时,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临床判断[54]。

胃底折叠术后的并发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