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及英语对话教学有效整合结题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4584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及英语对话教学有效整合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信息技术及英语对话教学有效整合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信息技术及英语对话教学有效整合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信息技术及英语对话教学有效整合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信息技术及英语对话教学有效整合结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及英语对话教学有效整合结题报告.docx

《信息技术及英语对话教学有效整合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及英语对话教学有效整合结题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技术及英语对话教学有效整合结题报告.docx

信息技术及英语对话教学有效整合结题报告

小学信息技术及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研究

信息技术及英语对话教学的有效整合

结题报告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普及,英语信息化教学已呈必然趋势。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集视听说于一体的信息资源及英语有效整合,实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方式的现代化、教学结构的网络化。

我们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对信息技术及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整合过程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小学英语教师运用多媒体平台进行教学对师生的影响,它们之间的整合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英语有效整合模式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计算机及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被广泛的开发和推广,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用5至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

信息技术不仅带来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要变化,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式产生深刻影响。

信息技术及小学英语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将信息技术及小学英语课程的教及学融为一体顺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英语能力,鼓励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中。

所以我们为了适应时代的进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特提出“教育信息技术及小学英语课程整合的研究”这一课题。

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实践,开放英语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个性化学习。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的不断突破将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

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和创造性的工具。

它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正在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已对传统的教及学的模式提出了挑战,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深刻的变革。

在英语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系统论、教育传播学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等的基本观点,使现代信息技术及英语教学有机整合,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新型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模式,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创建英语学习网。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主导一一主体”型的教学模式,并运用此种模式实现信息技术及小学英语课程整合,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在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和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获取学科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提高信息素养水平。

  

同时就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内容展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互动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除了学会课本知识外,还能借助网络资源拓展学习内容,丰富学习方式以达到听、说、读、写的语言教学目的。

通过信息技术及英语学科的整合,探索建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创新为主线,以运用为目标”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

各级、各类学校应拓宽英语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英语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英语、用英语的意识,多方面激发学生对英语爱好。

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是教师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动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学生吸收信息量在不断增加,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大大地渗入了社会生活各层次,互联网改变了人民生活的方式,人们离不开了信息技术,而在我们的课堂,信息技术可以为我们提供大容量的信息内容,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研究,使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水平有显著提高,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含量明显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主动参及意识增强,对整合课程有明显的兴趣;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外语实际应用能力有显著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终身学习观念,自主学习能力得以巩固。

教学信息量增大,教学效率提高;教师负担减轻,教学质量提高。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课堂教学中“四种方式”变革的研究,即:

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的研究。

  

2、如何利用局域网或网上语言素材,为学生的“任务驱动型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提供机会。

  

3、如何有效设计“任务驱动型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活动,提升学生成功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真实情景,促进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培养实践能力和交际能力。

  

5、多媒体示范性教学情境中的教师角色及地位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主要指搜集,从那些就近的、容易找到的材料着手,根据研究的需要,寻找那些分散在各处、不易得到的资料。

使用现代教育网络搜索,快速查找、获取所需要的文献资料。

在平时经常注意积累和搜集各种文献资料,养成习惯,持之以恒。

2、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研究试图运用国内外一些教育理论来解释和解决教材教法问题,广搜博采,为英语教师提供了从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大量具体材料经验。

重视英语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重视教学反思,重视学习过程的和谐。

3、自然实施法  

教师利用学习的理论知识及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课堂中自然的运用,使学生接受到无痕教育。

  

4、科学统计分析法  

我们做此课题研究,要求实验教师积累英语课堂教学案例及时进行分析反思,对相关数据及时进行统计及分析,及时进行经验总结,促进教师提高研究能力,努力做研究型的教师。

  

七、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

(2010.6──2010.9)

1、撰写课题计划。

2、制定课题实验方案。

3、确定三年级四班、五班为实验班、一班、二班、三班对比班。

3、对实验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情况统计。

4、实验前对实验班、对比班学生进行英语能力测试并进行数据分析。

5、针对问卷情况统计、实验前英语能力测试数据分析对实验班学生进行情况分析。

6、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电脑基本能力的摸底。

(二)实验阶段:

(2010.10──2011.10)

(2010.10──2011.3):

重点研究基于网络环境下堤高小学生英语兴趣。

1、每周实验班学生至少上1节多媒体教学课

2、课后教师及学生及时进行网上交流,教师写出课后反思。

3、2011年1月第一学期实验班、对比班期末测试并进行数据分析。

4、对学生考试成绩统计分析

(2011.4──2011.10):

重点研究基于网络环境下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途径和方法。

1、课后教师及学生,家长及学生,学生及学生及时进行交流,教师写出课后反思。

2、每个学生在自己的网上空间建立资料搜集库并进行分项整理。

3、做好学期中、末两次实验班对比班的能力测试并进行数据分析。

4、进行实验问卷及情况统计。

5、针对问卷情况及两次数据统计进行总结,并写出阶段实验报告。

(三)总结阶段:

(2011.11──2012.12)

1、整理实验数据和资料,对实验效果进行检测。

2、整理教学设计系列,做好成果汇编。

3、写出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实验研究报告。

八、研究过程

(一)确定信息技术及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等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有迫切的要求,他们喜欢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课,教育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把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而且还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去创新,去寻找学习方式。

同时通过利用网络,还可以增强学生及教师的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开拓学生及教师的视野,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

(二)理论研究,促进信息技术及英语教学有效整合

1、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

信息技术及课程相整合的过程,必将是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而绝非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的过程。

每一次教育的革命必须要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是劳而无功的。

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号角的吹响,我们组织了一系列新教学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

在本课题研究之初,便以建构主义理论作为信息技术及课题整合的指导理念。

大家通过研究,深入地了解其内涵、实质,建构主义理论不仅对于我国教育界的现状特别有针对性——它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对于长期以来在我国教学课堂所形成的传统教学结构及教学模式是极大的冲击;另外,建构主义理论本身是在九十年代初期,伴随着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的日渐普及而逐渐发展的,可以说,没有信息技术就没有建构主义的“出头之日”,它可以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也就是信息技术及课程的整合)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

2、围绕“新型教学结构”这一核心

信息技术及课程整合要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实质来整合,即要求全体教师在进行课程整合教学设计工作中,密切注意教学系统四个要素(教学、学生、教材、教学媒体)的地位及作用。

首先是开展理论大讨论。

我们把这种新型教学结构分解为若干问题:

看看通过自己将要进行的“整合”,能否将各个要素的地位及作用和传统教学过程相比发生某些改变?

改变的程度有多大?

哪些要素将会改变?

哪些还没有?

原因在哪里?

等等。

其次是实践反思。

通过教学行为紧紧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最终教学设计体现这种新型教学结构的要求,这样的整合才有意义。

简言之,在一节课里,不见得你用了电脑,用了多媒体,或者上了网就叫信息技术及课程整合,至多也只能算是进行了浅层次的整合,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途径。

“自主——互动——发展”的教学模式的初步构建:

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国际化,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但英语教学中存在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为此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尝试构建了小学英语新授课的教学模式,即:

“自主——互动——发展”的教学模式。

理论依据:

“自主——互动——发展”的模式追求的是课堂教学的素质教育化。

教学模式应该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规律,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形成的教学过程中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以及方法策略。

它是沟通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它既是将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的中介环节,也是把教学实践研究上升到教学理论的中介环节。

因此,英语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其实践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

本模式的要点是:

学生为主体,师生、生生互动,整体发展。

2、该模式的特征

该模式的特点是:

体现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中教及学的过程的基本规律。

主要目的是:

教师传授新的教学内容并组织学生进行师生、生生互动操练,使学生达到识记和理解新的知识为主要目的,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操作模式

教师活动: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具体操作方法:

导入阶段教师通过歌曲、顺口溜、听听做做等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达到热身的效果,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然后教师介绍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呈现新知教师通过多媒体的辅助呈现并创设情景,通过看看说说、听听做做、编对话、互帮互助的练习形式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不同方式,带动全班学生参及学习,引导学生反复操练、不断强化理解,进而解决重难点、学会新知。

巩固运用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把课前3—5分钟,课终时的3—5分钟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语音室自习模式下自主学习力求发展,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和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行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逐渐掌握语言规律。

总之,通过本次为期三年的课题研究,我们在实验的过程中找问题、找策略,解决了不少实际教学中的问题,我们老师经过实验个方面素质都得到了提高,同时受益最大的是学生,他们的兴趣渐浓,学习起来更容易、更愉快了,最终我们达到了提高英语教学课堂效益的目的,落实了减负不减质的政策

3、运用“学教并重”来设计

对于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不能把它们仅仅看作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而应当强调把它们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

“学教并重”的设计理念是对目前流行的“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两大教学设计的结合,互相取长补短,具体为信息技术既可以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又可以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

把这一观念牢牢地、自始自终地贯彻到课程整合的整个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

研究中,我们也经常看到自己会出现那种“传统”的信息技术及学科整合课:

课上有信息技术的应用,甚至在网络教室有互联网环境,但课上大部分时间还是教师在讲,还是以教师为中心。

这种教学行为下,信息技术并没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等工具只在其中偶尔充当演示或做练习的工具。

我们便以此课例开展讨论,并以上课、评课等形式,让教师不断反思,引领自己的教学行为。

(三)策略研究,探索信息技术及课程整合途径。

1、强大信息功能,满足学生需求,增强认知能力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之前就已有了生活的经验,他们不是一张白纸,所以我们应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潜力。

以多媒体体及网络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最为有效的途径,它们所含的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媒体信息,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增大课堂信息容量和提高教师控制教学信息的灵活性。

多媒体以及网络技术,给学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提供了可能,可有效改善学习方式,加快学生的理解进程,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

2、呈现形式多样,激发求知欲望,培养探索能力

信息技术及课程整合基于现代教育现念,提升学习者、参及者的动机和能力,以其“非中心性、多元性、开放性和无限性”等特质,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枷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参及探索、观察、比较、分析综合不断完成知识自我建构的过程。

3、利用网络优越,促进自我调控,发展信息素养

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更具有优势,它具有对学生全员的可控性的优点。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自主选择学习的策略和方法,自己控制和调节学习的进程,在师生、生生、人机、个体和集体之间多纬度的交流,凭借网络的优势,在开放的环境中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

(四)模式建构,初步实现信息技术及课程整合。

我们知道能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教学模式很多,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基本建构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创新为主线,以运用为目标”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九、研究结果

(一)教师方面

1、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了教师教科研水平。

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发现,教师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理论的学习、课题研讨、活动研究,对新课程的理念及信息技术及学科紧密整合的思想方法有了飞跃,而且也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技术。

近四年来,我校英语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参加区级评优课获奖;撰写的相关教学论文在区级评比中获奖。

2、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开始转变,课堂教学面貌正以崭新的姿态出现、重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利用多种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来开发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中完成知识的获取、建构,从而实现学生素质的发展。

(二)学生方面

1、推动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信息素养的提高。

通过调查,学生都喜欢上多媒体或网络课,而且运用网络技术进行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不经意中掌握了信息技术的一些基本操作能力。

2、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参及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个性也有了广阔发展的空间。

课堂民主、平等的氛围日益浓厚,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同时也为他们更好地学会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课堂教学方面。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逐步摸索了以“任务驱动”为原则,建构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创新为主线,以运用为目标”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将学生置于需要完成的任务情景的氛围中,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能动状态,触发学生完成任务的迫切需要。

英语教学坚持这一原则,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创设语境,唤醒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教师精心设计语言情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设备等)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构建一种主动参及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成为主体教学的核心和落脚点。

把“要我参及”变为“我要参及”,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自觉、积极的特征,就必须依靠语言情境,导致学生的“自我学习运动”主动获取知识。

学生作为认识事物环境的主体,只有主动参及才能在探究中产生乐趣,并随之不断深入,激发出灵感、创造力来。

例如在讲“”时,她首先使用了从网络上下载的圣诞节的图片和歌曲引出话题,激发学生们英语学习兴趣,为他们谈论圣诞节创设良好学习英语的情景中。

2.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进行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以引导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系统提高。

教师在课堂上帮学生理解原文,比如用简笔画在课堂上展示题意、课文含义等,教师可用动作表演来帮学生扫清单词、词组障碍,然后放原声录音,指点学生获取信息,帮学生解决障碍。

采取阶梯循环方法在整个过程中分出教学层次、设立多个小台阶,层层深入使学生脱离背台词式的对话或课文、形成脱口而出的能力,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张口说自己的看法,给他们一个发展的空间使他们层层深入、进行分析达到逻辑思维、创造的目的,这样既免去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的压抑及束缚感,又充分强调了学生模仿语言,实践语言的特点,确立了学生实践、运用语言的主体地位。

一方面聆听学生的讨论,另一方面在他们交流有困难时加以启发和引导。

学生在讨论时积极思考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了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给出了许多很好的答案。

由此可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是由场上的“主演”改变成场外“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灌输减少了甚至取消了,但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和事先的准备知识、准备学生、组织工作等都大大增强了。

每一个教学环节若要取得较理想的学习效果都离不开教师,因此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整合英语教学策略中教师的作用不是削减了,反而更重要了,教师的作用没有丝毫的忽视。

3.依托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创新打造平台。

创新能力是信息社会所需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的能力素质。

教育改革核心任务就是培养有创造力创新意识的学生。

这种能力素质的培养需要特定的、有较高要求的教学环境的支持。

所以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及网络特性的结合,正好可以为这种能力素质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环境。

多媒体计算机满足学生无止境的求知欲,提供广泛的信息,创设模拟环境,为英语学习营造自然的环境,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激发强化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自然进入角色。

学生可根据计算机设计情景,自编自演自学,分组练习,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比如讲?

时,利用课件创设几个地点的语言交际情景星光大道,而每一个情景中进入每一关做不同的事情。

学生可以任意进入某一个地点,运用学过的句型。

?

I'm……或's/?

's/'s……在小组的协调下进行情景对话,角色扮演,进行语言交流,充分发挥想象,从而很好的培养了他们的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4.以运用为目标,为学生的语言学习开辟舞台。

信息技术及英语课程整合后,在教学有关“课本剧方面的内容时”,教师待学生初步掌握相关知识后为学生提供几组及课文内容相关的场景,让他们用英语进行描述。

面对栩栩如生的画面,学生会在各类角色中犹如身临其境,表演的有声有色。

如何柳英老师讲授“’s”时,让学生根据动画音配像,这些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个性化学习的要求。

整个过程图文并茂、声情并茂、视听结合,渲染了气氛,创造出对话的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他们在培养交际能力的时候,又强化了记忆。

经过四年时间的研究总结,我们的教学模式基本是成功的,我们在学校的英语课堂上反复试验,发现学生及教师的能力都有了不同的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延续,能主动去学习,能主动去探索,去创新,成绩明显提高了。

十、讨论及反思

课题的研究激发了全体教师参及的热情,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获得可持续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也有存在有一些问题。

(一)教学行为转变并不十分到位,有的教师虽然掌握了一些教学理念,但在真正教学中还是跳不出传统教学的阴影,变“人灌”为“电灌”,把信息技术及课程整合成为“穿新鞋、走老路”。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多媒体课件、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软件设计制作等等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精力,这及教师平时的满负荷工作产生了一些矛盾,影响研究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三)是课题的有关研究内容的提出尚不作更深层次的研究,如教学模式的研究等暂时处于一种初步探索阶段,很难形成一系列完善的模式体系等等。

今后的工作我们更是任重而道远,尤其是要加强教师培训工作,不仅是技术上的更要是理念上的;同时要加大投入力度,升级软硬件设备,提高校园网络的利用率和效果;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扎实开展一些研究活动,确实抓出成效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化研究,继续推进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

十一、成果展示

时间

奖项

获奖人

2010.10

渭城区教坛新秀

刘琪

2010.12

咸阳市教坛新秀

刘琪

2011.12

西部教学导刊《信息技术及英语对话教学整合的有效途径》

刘琪

2011.12.28

西部教育导刊2011年度教育教学优秀论文

一等奖

刘琪

2012.01

2012年渭城区中小学生语文英语习作及书法绘画大赛,优秀指导奖

刘琪

2012.3.30

校内的高效课堂“五步教学法”赛教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刘琪

2012.04

2011年中小学老师现代教育技术成果三等奖

刘琪

2010.5.16

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

一等奖

吴玮淇(指导老师:

刘琪)

2010.5.16

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

三等奖

王婕(指导老师:

刘琪)

2010.5.16

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

三等奖

刘珈语(指导老师:

刘琪)

2010.5.16

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

三等奖

张斯雯(指导老师:

刘琪)

2010.5.16

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

边元元(指导老师:

刘琪)

2011.5.15

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

二等奖

张斯雯(指导老师:

刘琪)

2011.5.15

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

三等奖

王婕(指导老师:

刘琪)

2012.5.20

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

三等奖

王彦博(指导老师:

刘琪)

2012.5.20

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

三等奖

边元元(指导老师:

刘琪)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2011(修改版)。

2王斌华.中小学英语教学及研究[S].

北京: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顾小清.主题学习设计信息技术及课程整合的实用模式[S].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何克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