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45124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docx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docx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产业发展

政策的不断充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

尤其是国家针对西部地区比较优势,制定西部产业发展的指导原则,通过倾斜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和税收政策,重点推进西部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提高了西部产业竞争力,促进了西部产业结构的优化。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优化一直是各级政府关注的工作重点之一。

2000年10月,国家发布《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通知》指出,“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特色旅游业”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之一,强调了西部产业结构的优化问题。

该《通知》详细说明了如何具体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其中涉及到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包括:

中央有关部门在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安排专项资金时,要充分体现对西部地区的支持;优势资源开发与利用,有特色的高新技术及军转民技术产业化项目,优先在西部地区布局;在农业等专项补助资金的分配方面,向西部地区倾斜;增加对西部地区农业、优势产业、企业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农村电网改造贷款和优势产业贷款中金额较大的重点项目,由农业银行总行专项安排和各商业银行总行直贷解决;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定期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为保护生态环境,退耕还生态林、草产出的农业特产品收入,在10年内免征农业特产税;对西部地区内资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自用先进技术设备,除国家规定不予免税的商品外,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鼓励外商投资于西部地区的农业、矿产、旅游等产业发展和资源开发,以及建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支持符合条件的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外股票市场上市,支持西部地区属于国家鼓励和允许类产业的企业通过转让经营权、出让股权、兼并重组等方式吸引外商投资;积极探索以中外合资产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方式引入外资;鼓励在华外商合资企业到西部地区再投资,其再投资项目外资比例超过25%的,享受外商投资企业待遇;对外商投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优势产业项目,适当放宽外商投资的股比限制;对西部地区优势产业及出口创汇项目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国家在国外商业贷款指标安排上给予支持;围绕西部开发的重点任务,加强科技能力建设,组织对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加快重大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步伐等。

在此基础上,2001年9月,国务院转发了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对《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中的相关意见进行了明确和细化,尤其是对西部地区重点项目的产业类型进行了明确细分;强调特色农业发展,水电、优质煤炭、石油、天然气、铜、铝、钾、磷等优势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特色旅游业发展,特色高新技术及军转民技术产业化等是西部大开发中需要优先安排的建设项目;特别强调了要加大对西部地区农业科技发展、旱作农业、节水农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农业病虫害防治和救助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和信贷支持等。

为进一步加强西部大开发中的农业基础地位,大力推进西部地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发挥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和建设西部生态环境,2003年1月,农业部研究提出了《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

该《意见》强调了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发展西部地区特色农业的总体思路;规划了西部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重点。

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

2004年3月,在系统结合西部大开发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特别强调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强调“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是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的根本大计”;要求密切结合西部地区资源特点和产业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能源、矿业、机械、旅游、特色农业、中药材加工等优势产业。

逐步将西部地区建设成为全国能源、矿产资源主要接替区;合理调整全国产业分工格局,支持西部地区具备基本条件的地方发展资源深加工项目,由国家投资或需要国家批准的重点项目,只要西部地区有优势资源、有市场,优先安排在西部地区。

在新的文件精神的指导下,今后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将更加强调产业政策的重要性,更加注重区域政策与产业政策的统筹协调。

西部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将进入一个快车道。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的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演变

在西部大开发各项优惠政策的积极推动下,2000年以来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速度有所提高,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明显加快。

但是,与全国以及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产业结构优化仍然任重道远。

(一)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西部大开发五年以来,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有所提高。

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22.3∶41.5∶36.2调整为2004年的19.5∶44.4∶36.1。

1.第一产业比重有所降低,实力较大增强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2.8个百分点,虽然从数据上看下降幅度较小,但需要结合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是在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特色优势农业的背景下进行的,西部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获得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特别是2004年,国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对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提供了大力支持,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农业税收的大范围取消、国家对农民的直接补贴以及农产品价格的恢复性提高等有利因素,使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获得了20.5%(未扣除物价因素)高速增长,从而使2004年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与2003年相比不降反增,高出2003年0.1个百分点。

反映出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对西部地区特色优势农业发展政策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根据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实际优势与现有发展水平,结合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与“三农”发展战略部署,可以乐观地预计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西部地区第一产业仍将能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态势,第一产业占西部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的速度不可能较快。

2.第二产业发展速度较慢,比重较低

从第二产业角度看,2000~2004年,第二产业占西部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41.5%提高到44.4%,提高了2.9个百分点。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工业生产速度不断加快,经济效益明显回升。

对西部12省市区的数据分析表明,工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是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支撑之一。

五年来,西部12个省市区以重点项目和技术改造为重点,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生产和经济效益保持同步增长。

经测算,2002年西部12个省市区全部工业增加值达6390亿元,比1999年增加1300多亿元,年平均增长8.2%。

并已形成了一批具有地区资源优势、区域优势的产业群,以煤炭、电力、化工、冶金、电子及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支柱产业的形成,为西部地区工业生产增速注入新的活力。

到2002年底,西部12个省市区原煤年产量已占到全国的26.9%,年发电量占全国的23.7%,钢材年产量占全国的13%,水泥年产量占全国的21%。

与此同时,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回升。

2002年西部12个省市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合计达519亿元,比1999年净增443亿元。

2003年,西部12个省市区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成为拉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西部12个省市区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快于全国的4个省市区,其中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达到27.7%,工业增速居西部第1位。

但是,从整体上看,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发展的速度仍显迟缓,工业总量规模小,发展水平低,竞争力不足,工业化进程推进缓慢。

从具体的年份来看,西部地区第二产业比重2000~2004年各年份内分别为41.5%、40.7%、41.3%、42.8%、44.4%,2001年的比重反而比2000年有所下降,2002年尚未达到2000年水平,直到2003年才开始有所提高。

陕西省发展研究中心(2004)的研究认为,近几年来国家加强了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建成了一批公路、铁路等重大工程项目,呈现出基础设施发展适度超前的局面。

这种局面和第二产业的相对滞后形成了较大的反差。

由于更新改造资金较少,原有的生产能力得不到改造和提高,甚至相对萎缩,加之产业投入不足,特别是对加工业的投入更少,新开工的项目不多,致使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

各地均把开发投资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而对特色产业特别是加工制造业的发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西部工业化推进缓慢,工业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下降,使西部经济的长期发展缺乏必要的产业支撑。

因此,在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怎样加大产业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增强自身发展和积累的能力,也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

王洛林、魏后凯(2003)对西部11省市区工业结构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①从工业增长速度看,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虽然西部工业获得了较大发展,但相比较而言,其增长速度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

②由于工业增长缓慢,导致西部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逐年下降,说明即使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后,我国工业生产力仍在进一步向沿海地区集中。

在工业内部,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能源工业生产能力在不断向西部地区转移,而制造业则进一步向东部地区集中。

③由于竞争力较弱,增长速度较慢,西部地区制造业在全国所占份额不断下降。

这说明与1998~1999年相比,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制造业份额急剧下降的趋势已有所遏止,但并没有根本扭转。

④从产业组织结构看,改革开放以来,小企业特别是民营小企业的快速增长,有力地促进了沿海地区经济的繁荣。

相比较而言,西部地区小企业发展严重滞后,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小。

⑤从工业增长来源看,虽然东部和中西部工业增长的一半以上都来自大型企业,但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大中型企业的贡献率要相对高一些,而小型企业的贡献率则要相对低一些。

这说明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工业增长还主要依靠大型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突出,其作用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这一点恰好与沿海地区形成鲜明的对照。

他们的研究结论有丰富的数据支撑:

2002年,西部11省市区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32.1%(未包括西藏),远低于东部11省市(43.1%)和中部8省(39.6%)。

从工业增长速度看,2000~2002年,西部12省市区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1%,而东部11省市为11.5%,中部8省为9.5%,各地区平均为10.5%。

1998~2002年,西部12省市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各地区总额的比重由14.7%下降到13.4%,而同期东部11省市则由59.1%提高到61.8%。

从工业产值份额看,2001年西部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国的11.2%,比东部地区的70.5%低59.3个百分点。

2002年,西部12省市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进一步下降到9.99%,而同期东部11省市为74.16%,中部8省为15.85%(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

1985年,西部地区制造业产值占全国比重为15.23%,1997年下降到12.26%,1999年下降到10.81%,2001年进一步下降到10.08%。

从年均下降幅度看,1986~1999年,西部地区制造业产值占全国比重年均下降0.32个百分点,其中1986~1997年年均下降0.25个百分点,1998~1999年年均下降0.73个百分点,而2000~2001年年均下降0.37个百分点。

从产业组织结构看,2000年工业增加值构成中,东部地区大型企业所占比重为45.8%,而西部地区高达59.9%,比东部地区高14.1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小型企业所占比重为41.9%,而西部地区只有26.8%,比东部地区低15.1个百分点。

再从工业增长来源看,2000年,东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长来源中小型企业占37.5%,而中西部地区只有30.6%。

他们进一步分析了千万西部地区小企业发展严重滞后的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市场发育程度较低,非国有经济发展缓慢。

在西部一些地区,由于各类市场发育不完善,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技术、信息服务、咨询、培训等中间机构不发达,企业进入门槛较高,投资软环境较差,制约了私营和乡镇企业的发展。

二是缺乏较完善的产业配套条件。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小企业要求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向“小、精、专、新”的专业化方向发展。

这样就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社会化服务网络和产业配套条件。

目前,西部地区社会化服务网络不发达,产业配套条件较差,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是政府支持服务体系不健全。

特别是,由于中小企业担保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发育滞后,各种中间机构发育迟缓,政府办事效率较低,导致企业融资困难,生产经营成本较高,技术信息不灵,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

3.第三产业比重相对稳定

从西部地区第三产业比重看,五年来有所提高。

从2000年的36.2%变为2004年36.1%,下降了0.1个百分点。

但在此期间的2001年、2002年两年内,西部地区第三产业比重呈现出提高的趋势,分别为38.3%、38.7%,这是与当时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发展速度较慢、比重有所下降相对应的。

在2004年,西部地区第三产业比重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为37.8%,比上年下降了0.9个百分点。

该趋势一直延续到2005年并表现出强化的态势。

从总体上看,西部地区第三产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比重较低,尤其是为生产服务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尚处于较低的层次。

这将在下文中进一步分析。

(二)西部地区劳动就业结构变动分析

配第-克拉克定律揭示了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化而必然发生的劳动力就业结构的相应调整,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是同一问题的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动幅度相对较小。

见表1。

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很高且下降缓慢。

2000~2003年,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从61.7%下降到58.1%,三年内下降了3.6个百分点。

下降速度比较缓慢,尚有一半多的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从而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城乡统筹发展等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在相对稳定中有所提高。

2000~2003年,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从12.9%上升到13.9%,三年内仅增加了1个百分点。

其中2001年保持不变,2002年才开始有所提高,为13.3%,增加了0.4个百分点,2003年比上年进一步增加了0.6个百分点。

从2002年开始,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的提高开始呈现出逐年加快的可喜趋势。

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较高且以较快的速度提高。

从2000~2003年,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从25.4%上升到28.0%,三年内增加了2.6个百分点。

2001年、2002年、2003年分别比上年增加了0.6个、0.8个、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年增强,劳动力就业比重的提高同样呈现出逐年加快的可喜趋势。

(三)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差距分析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自身的优化升级进程比较缓慢,与全国以及东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

1.与全国的差距

与全国产业结构相比,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表现出一种特殊的状态,即区域产业结构呈两头偏大、中间偏小的哑铃形状。

2000年以来,西部地区的第三产业比重均高于全国,最高时高出5.2个百分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高于全国,而是一种在第一产业既发展又不发达、工业化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的一种低级化表现,社会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结构畸形。

这也可以从其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中得到印证。

以第三产业比重较高的青海为例,2002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中,传统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共占37.2%,而全国是13.8%,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所占比重也高于全国,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社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所占比重则低于全国。

总体上看,西部地区尚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其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明显的早产型特征,第一产业比重仍然较高,第二产业比重较低且提高缓慢,第三产业比重接近第二产业,比重较高且有不断提高趋势,但主要以传统的流通和服务业、机关事业为主,为现代农业、工业服务的金融、通讯和信息产业比重较低,现代化水平不高。

这种超前发展而现代化水平低下的第三产业对今后的经济发展将带来消极的影响。

2000年以来,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一直高于全国5个百分点左右,下降速度也较为缓慢,而且2003年受农产品价格上涨因素影响,比重不降反升,2004该趋势进一步加强。

这与其较低的城镇化水平相对应。

结合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来看,由于西部地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差距较大,因此,较低的第一产业比重并不能说明其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而是表明了第一产业人均劳动生产率的低下。

从第二产业比重来看,西部地区与全国相比存在10个百分点左右的差距,且提高的速度非常缓慢,2001年甚至下降了0.8个百分点。

有些省份如新疆自2000年以来第二产业比重呈现出不断下降的特殊趋势,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分别低于全国7.2、7.7、9.0、10.2个百分点,2003年的比重反而低于2000年0.5个百分点。

从整体上看,在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较高于全国,农业经济特征明显;而第二产业比重较低于全国,工业化水平低下;第三产业高于全国,但以传统的流通与服务业为主,新兴第三产业比重低,对经济发展的服务支撑功能较差。

2.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从整体上看,东部地区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西部地区与其差距更大。

2003年,东部地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首次降低到10%以下,第二产业比重首次高于50%,受“非典”影响,第三产业比重有较大幅度下降。

从产业结构上看,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处于两个完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

(四)西部地区劳动力就业结构差距

1.与全国就业结构的差距

受制于区域产业结构状况,西部地区的就业结构与全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西部地区第一、二产业的就业比重表现出工业化初级阶段的特点,而全国在2003年已表现出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就业特征。

2000年,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高出全国11.7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低于全国9.6个百分点;到2003年,前者仍高出全国9个百分点,后者仍低于全国7.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差距相对较小。

2.与东部地区就业结构的差距

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就业结构差距更大。

2000年,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高出东部地区18.8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低于东部地区14.3个百分点。

到2003年,差距进一步扩大,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高出2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比东部地区低15.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差距由2000年低于东部地区4.5个百分点缩小到2003年的4.1个百分点,差距相对较小且呈逐年收敛趋势。

将就业结构与三次产业增加值联系起来考察,可以发现,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与全国以及东部地区存在着很大差距,第一产业比重偏高且相对国民收入差距显着,直接导致了该地区人民收入水平的相对低下。

(五)影响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及其效应

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我们能够看到西部的经济发展很快,相应的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优化。

但是与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改善等西部大开发其他一些重点任务完成情况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与全国尤其是东部地区的差距非常悬殊。

西部地区由于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殊性,产业发展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升级缓慢,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和区域发展的要求。

区域产业发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依托力量。

进一步加快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培育区域主导产业群,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是西部大开发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的重点任务。

区域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既遵循一般的产业经济规律,又有自身鲜明的特点。

因此,需要在产业经济理论与区域开发理论的指导下,分析西部的具体情况,研究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

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很多,纷繁复杂,几乎所有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都会对产业结构的变动产生相应影响。

在此,本文结合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从资源禀赋、政策、体制、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结构、科学技术等几方面进行初步分析。

1.资源禀赋

一个地区的资源禀赋是该地区产业结构形成的客观物质基础,这正是西部地区形成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的根本原因。

众所周知,西部地区幅员广阔,资源丰富,正适合于发展资源型产业。

当然,丰富的资源促进了西部产业的发展,但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西部产业结构的调整。

西部地区的原材料工业、能源工业、采掘工业、冶炼工业、石化工业等资源型产业所占比重较大,而成品加工业、轻纺工业、食品工业、电子工业及家用电器工业所占比重相对较低,这给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增加了不少困难。

2.政策因素

国家宏观区域发展战略去向是西部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动力之一。

国家所奉行的产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所以说,政策对西部产业结构的调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策因素在西部地区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政府有意识的制度安排不仅可以直接而有效地对市场需求、投资结构、外向型经济发展程度、技术进步、人力资源质量等要素发生作用,进而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并且可以利用政策特有的协调机制适时调整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促进地区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

3.体制弊端

由于西部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加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相应的导致经济体制改革进程迟缓,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功能所发挥的作用尚显弱小,运行机制所表现的层次尚显肤浅,计划经济模式的潜在影响较之于东部地区要大得多。

一个明摆着的事实是,在东部地区95%以上的零售商品、85%以上的生产资料、90%以上的农产品都已经实现市场化,而西部则分别只有85%、70%、80%左右张萍、李富荣: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及对策》,《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西部地区的经济布局是计划成分多于市场成分,相应的,市场主体适应环境变化能力较差,向市场机制转换也就困难。

西部地区现在的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主要和计划经济体制有关。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采取的是“均衡布局战略”,强调内地与沿海均衡发展,于是国家在西部地区重点投资建设了一批与资源相关的行业,使西部逐渐形成了以能源、有色金属、石油化工、机械制造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并形成了一大批的工业基地,促进了西部的发展。

由于当时的经济布局主要出于战略战备上的考虑,因此工业项目大多远离城镇,分散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深山之中。

由此导致的后果就是,尽管工业项目众多,但彼此之间分工不清,协作不力,研发、生产、加工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优化组合,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优势。

此外,西部地区的工业企业以国有为主,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而国有企业的思想僵化,管理体制落后,市场意识薄弱,这种情况也就导致了西部市场机制的形成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

从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很大程度上是靠政府来推动的,而不是由企业自主进行。

西部体制落后体现在产业结构调整上的最终结果就是,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动力不足。

4.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生产诸要素中的能动主体,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地区产业升级的可能性。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产业结构升级的前提条件是劳动力在各产业分布结构发生改变,顺次由一次产业向二次、三次产业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