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44877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5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

《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

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1章导论

一.重点概念

1.稀缺物品:

经济学家把相对于人们的需要来说供给有限的东西称作稀缺物品或经济物品。

2.自由物品:

像阳光和空气那样供给十分丰富,足以满足人们的全部需要的东西被称作自由物品。

3.三个基本问题: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如何分配问题

4.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着重分析组成一个经济的个体,即消费者、生产者、劳动者、地主、资本家和企业家,试图从通过分析个体行为来得出经济规律,并用这些规律解释经济现象。

5.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把整个经济作为一个总体加以研究。

它研究的是描述整个经济运行态势的总量及其关系,试图通过总量分析来理解宏观经济的运行。

6.理性的人:

经济学家假设人的经济行为是理性的。

他试图以最节约的方式达到特定目的,或者用特定的资源达到最有价值的目的。

7.边际分析:

边际分析(marginalanalysis)就是分析再采取一步行动结果如何。

8.均衡状态:

均衡状态(equilibrium)是,在一组给定的条件下,可持续存在事务状态。

均衡状态是没有调整趋势的状态。

二.思考题

1.说明为什么我们会有经济问题

经济问题是有限资源或手段的合理利用问题。

人的需要或想要导致了资源的稀缺,资源或手段的稀缺引起经济问题。

而人的好奇心和智力使人的需要不断膨胀,无穷无尽的,从而稀缺现象是永恒的,我们总会有经济问题。

面对稀缺资源,唯一的办法是精心选择资源的用途,即节约利用资源或有效利用资源。

2.说明分工如何提高生产力。

分工以如下方式提高生产力:

第一,工作技能因专业化而提高。

第二,分工有利于个人才能的充分发挥。

第三,分工可以省去转换工作所花费的时间。

第四,分工可以使工具得到充分利用。

第五,分工使地区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第六,分工促进机器的发明和利用。

第七,分工促进科学技术研究的专业化,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3.简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着重分析组成一个经济的个体,即消费者、生产者、劳动者、地主、资本家和企业家。

又称为个体经济学,属于个量分析。

微观经济学试图从通过分析个体行为来得出经济规律,并用这些规律解释经济现象。

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消费者理论、厂商或生产者理论、产品价格决定理论、要素市场理论、微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学把整个经济作为一个总体加以研究。

它研究的是描述整个经济运行态势的总量及其关系。

也称总体经济学,属于总量分析。

宏观经济总量是描述个体行为的个量加总。

宏观经济学试图通过总量分析来理解宏观经济的运行。

宏观经济学主要内容:

国民收入核算、短期收入决定理论即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

联系:

经济现象最终源于个人经济活动。

对于全知来说,世上只有一门经济学,一切经济现象都可以用个人行为解释。

然而,作为有限智力的人,经济学家还没有能力通过分析个人行为来解释所有经济现象。

有时,从不同角度能够更好地解释不同经济现象。

比如,用总量分析方法分析通货膨胀之类的经济现象可以简便地给出令人满意的结论。

在解释产业结构调整时,微观经济学则更为有力。

第2章供求与价格

一.重点概念和基本原理

1.直接交换:

也称物物交换,即参与交换的双方用自己的东西换取能直接满足自己的需要的东西。

2.间接交换:

是先用自己的东西换取不直接需要但更容易出售的东西,然后用这种东西换取需要的东西。

3.需求价格:

作为个人价值判断的结果,一个市场中的每个买者的心目中有他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称作需求价格。

4.需求:

需求量是一定时期内,每一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购买的数量。

其他条件不变,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被称作需求.

5.需求表:

描述需求关系的表称为需求表。

6.需求曲线:

需求价格从高到低排序就是需求线.

7.需求函数(方程):

需求关系可以用一个函数或方程来描述,分别称为需求函数或需求方程。

8.需求规律:

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表明,其他条件相同,随着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

这个关系被称作需求规律.

9.供给价格:

一个市场中的每个卖者心目中有他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称作供给价格。

10.供给:

供给量是一定时期内,每一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出售的数量。

其他条件不变,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被称作供给

11.供给表:

描述供给关系的表称为供给表。

12.供给曲线:

供给价格从低到高排序就是供给线。

13.供给函数(方程):

供给关系也可以用一个函数或方程来描述,分别称为供给函数或供给方程。

14.供给规律:

向上倾斜的供给线表明,其他条件相同,随着价格上升,供给量减少。

这个关系被称作供给规律.

15.均衡价格:

当市场达到供求平衡即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没有了调整的趋势,此时的价格称作均衡价格,相应的数量称作均衡数量。

16.短缺:

价格过低导致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叫做供不应求或短缺。

17.剩余:

价格过高导致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叫做供过于求或存在剩余。

18.供求决定价格:

(自己总结)

19.价格机制的功能

●在自由市场中的相对价格反映消费者的需要。

价格机制形成一个盈亏机制,从而是一个奖惩机制。

●所以,价格机制既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又具有奖惩功能,既告诉生产者人们迫切需要什么,同时又激励生产者生产出人们迫切的东西,并惩罚违背消费者意志的生产者。

●价格机制是一个自发的机制。

价格机制的最大优点是在情况发生变化时它能迅速和准确传递信息,并协调人们的行动。

二、思考题

1.简述货币的出现的意义。

货币是容易出售即可以广泛地用作支付手段或交易媒介的东西。

a.货币的出现解决了交换双方的需要不一致问题和商品的不可分割问题,大大方便了交换。

b.货币的出现还大大减少需要记录和传递的信息量。

c货币的出现方便了商人的计算,利于分工的深入和广泛发展。

d.更重要的是,由于包括生产资料在内的每一种商品都与货币交换,并各有一个货币价格,货币成了一个共同尺度。

借助这个共同尺度,生产者才可以把一项生产活动中使用的多种生产要素换算成一定数量的货币即货币成本,并和销售收入加以比较来计算盈亏。

2.简述充当良好货币的商品应具有的性质。

易于出售、便于携带、相对稀缺、易于长期贮藏、易于分割和融合、质地均匀。

由于黄金和白银具有全部上述性质,世界各地几乎都逐步以黄金和白银作为货币。

3.解释需求规律。

a.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表明,其他条件相同,随着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

这个关系被称作需求规律(thelawofdemand)。

b.需求规律有两个理由:

其一,假设每个人只购买一单位,把人们的需求价格从高到低排列,当价格上升时,愿意购买的人数即需求量肯定减少。

其二,假设一个人可以购买多个单位,他愿意购买的数量也随着价格上升而减少。

一个简单的解释是,当一种物品的数量增加时,新增的物品由于满足不那么重要的用途,因此只有价格降低,一个人才愿意购买更多,个人需求量增加。

相反,价格上升时,个人需求量减少。

4.简述需求的决定因素。

需求的决定因素就是使需求线移动的因素,这些因素有以下几点:

①.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认为一种商品对他有价值或有效用,才会购买。

价值或效用的大小,或者他需要该商品的迫切程度,决定他愿意支付的价格和愿意购买的数量。

所以,其它条件不变,如果消费者认为一种商品更有价值,那么,需求将会增加,即需求线向右上移动。

②.收入:

对于正常商品来说,收入增加,需求增加;对于低劣商品来说,收入增加时,需求反而会减少。

③.相关商品的价格:

对于替代商品a、b来说,a的价格上升,消费者对a的需求量减少,人们就会用相对便宜的b来替代a,从而对b的需求增加。

两种商品越接近,替代效应越大。

对于互补品来说,当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对其需求量减少,相应的对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也减少。

④.人口:

市场需求是个人需求的加总,因此人口也是市场需求的一个决定因素。

⑤预期:

预期是指人们对未来情况的估计,可以是对任何有可能影响消费者决定因素的预期。

⑥政策:

政府可以改变一种商品的需求,可以通过征税、补贴和利用媒体来影响人们的偏好和预期,从而影响需求‘

5.解释供给规律。

①向上倾斜的供给线表明,其他条件相同,随着价格上升,供给量减少。

这个关系被称作供给规律(thelawofsupply)。

②供给规律有两个理由:

其一,假设每个人只购买一单位,把人们的供给价格从高到低排列,当价格上升时,愿意出售商品的人数即供给量肯定减少。

其二,假设一个人可以出售多个单位,他愿意出售的数量也随着价格上升而减少。

6.简述供给的决定因素。

供给的决定因素就是使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

供给的决定因素有:

①生产要素或资源的价格:

生产者要求的最低价格取决于其生产成本,所以当资源价格上升时,生产成本上升,生产者要求的价格上升,供给减少,即供给曲线向左上移动。

②技术水平;③相关商品的价格;④预期;⑤政策

7.画图说明均衡价格的决定及其实现机制。

●需求曲线描述的是买者的意愿。

供给曲线描述的是卖者的意愿。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是供求平衡的状态,是令买卖双方都满意的状态,是均衡状态。

●假如条件不变,即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不变,市场会自发地调整到均衡状态。

●过高的价格意味着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卖者之间的竞价会带来价格下降的趋势;过低的价格意味着需求量大于供给量,买者之间的竞争会带来价格上升的趋势。

8.简述价格机制的资源配置功能。

见书上28--30

9.假设某种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如表所示,指出每一价格水平上是供过于求,还是供不应求,指出价格调整的方向,指出均衡价格,并加以图示。

价格

供给量

需求量

市场情况

价格调整方向

13

625

400

12

600

450

11

575

500

10

550

550

9

525

600

8

500

650

7

475

700

10.假设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方程是Qd=1050-50P,供给方程是Qs=300+25P。

a.计算P=12时的需求量和供给量,并指出价格调整方向;

b.计算均衡价格。

解:

根据题意,需求方程是Qd=1050-50P,供给方程是Qs=300+25P。

当P=12,Qd=450,Qs=600.。

Qd

由均衡价格公式得,P=10

第3章供求分析的应用

一.重点概念和基本原理

1.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priceelasticityofdemand)衡量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是否敏感,记作η。

它等于需求量变化率除以价格变化率。

2.需求富有弹性:

如果∣η∣>1,我们说需求富有弹性。

3.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以衡量需求量对收入变化是否敏感。

它等于需求量的变化率除以收入的变化率。

4.供给价格弹性:

衡量卖者或生产者对价格变化是否敏感。

它等于供给量的变化率除以价格的变化率。

5.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consumers’surplus)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大数额减去实际支付的数额。

就一件产品而言,消费者剩余等于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减去实际支付的价格。

6.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producers’surplus)等于生产者实际收到的数额减去愿意接受的最小数额。

就一件商品而言,生产者剩余等于生产者实际受到的价格减去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

7.最高限价:

最高限价或价格上限(priceceiling)是指政府规定某种产品的价格不得超过某个水平。

8.交易税:

交易税(transactiontax)就是对一种商品的交易征税。

交易税可以按交易数量征收和按价格征收,分别称作从量税和从价税。

9.需求价格弹性计算和应用:

计算公式为

10.最高限价导致很多后果:

最高限价导致货币的配给功能失灵。

取而代之的是其他配给机制,比如,排队、配额和关系等。

(1)排队等于让人们用耗费时间和精力来表明自己需要这种服务的迫切程度。

(2)短缺往往导致配额。

随之产生的是配额发放和管理问题。

况且,有些商品可以把分配具体到个人或家庭,有些则不能具体到个人和家庭。

票证的印制、发放和保管造成巨大浪费。

(3)限价会造成更多歧视。

(4)最高限价导致质量下降,尤其服务质量会因为供不应求而下降。

(5)限价导致黑市交易。

(6)由于限价导致供给量减少,黑市价格会很高。

限价导致变相涨价,使局部限价走向全面管制。

(7)限价导致腐败。

(8)限价导致资源浪费。

(9)限价导致收入分配不公。

11.间接税的若干后果:

第一,对一种商品征收交易税后,这种商品的价格上升,这种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品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也会受到影响。

第二,由于这种商品的生产者收到的价格降低了,其收益将减少,其对相关生产要素的需求将会减少,从而影响到要素所有者的收入。

第三,交易税造成社会福利损失。

第四,征税活动本身也是有成本的,而且会派生出其他非生产性活动。

二、练习题

1.简述需求价格弹性的决定因素。

A.在一种商品上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

比例越大,越富有弹性;

B.是否生活必需品:

对生活必须品来说,即使价格大幅上升,消费者也不会减少消费,所以对此类商品的需求较缺乏弹性;

C.寻找替代品的难易程度:

替代品越多,越富有弹性;

D.时期长短: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时期越长,消费者越能正确认识到价格的上升,越能找出和发明出替代品,即需求富有弹性。

2.说明总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之间的关系。

当需求缺乏弹性时,提高价格,总收益增加;当需求富有弹性时,降低价格,总收益增加。

也就是说,只要需求不是单位弹性,就有机会调整价格来增加总收益。

所以,需求单位弹性时,总收益最大。

3.为什么说竞争市场是有效的?

消费者剩余衡量交换给消费者带来的经济福利,生产者剩余衡量交换给生产者带来的经济福利。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之和衡量交换给社会带来的经济福利。

效率准则: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之和最大的状态是资源配置有效的状态。

按照这个市场导致的均衡状态是有效的。

4.简述最高限价的后果。

(同上述)

5.说明交易税的一般后果,并说明交易税负担如何依赖于需求和供给弹性。

a.交易税就是对一种商品的交易征税。

b.不管是对消费者征税还是对生产者征税,和征税前相比,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上升的程度相同,生产者收到的价格下降的程度相同,交易量减少的程度相同。

即交易税的一般后果是使交易量减少。

c.当需求比供给富有弹性时,交易税主要由生产者或卖者负担。

当供给完全缺乏弹性时,看似对消费者征收的交易税完全由卖者负担。

类似,当需求比供给更缺乏弹性时,交易税更多地由买者负担。

当需求完全缺乏弹性时,交易税完全由买者负担。

6.某商品的价格由240元上升到300元后,需求量相应减少10%。

a.该商品的需求弹性是多少?

b.该商品价格变化对总收益有何影响?

解:

根据需求价格弹性公式得该商品的需求弹性是-0.4

设产量为Q,则变化前总收益是240Q,价格上升后的总收益为300*0.9=270Q,因此,该商品价格变化使得总收益增加。

7.已知某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η=-0.6,原销售量为Qd=1000件,价格P=10元。

若该产品价格上调20%,销售收入变动多少?

解略

8.已知需求函数Q=100-20P,供给函数Q=-20+40P。

(价格的单位:

元)

a.计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b.计算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

c*.假设交易税为每单位0.1元,重新计算均衡数量、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和生产者收到的价格。

解略

第4章消费者的行为和需求

一.重点概念和基本原理

1.效用:

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度。

2.边际效用:

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的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4.无差异曲线:

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

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

5.边际替代率: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

6.预算线:

又称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和价格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够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7.恩格尔曲线:

需求量x与收入I的关系被称作恩格尔曲线,表示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对某商品的需求量。

8.恩格尔定律:

(1)用于食品的支出比例下降;

(2)用于住房和服装的支出比例大约保持不变;(3)用于其他商品的支出比例递增。

9.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比例被称作恩格尔系数,用于衡量一个人的富裕程度。

一般来说,贫困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较大。

11.效用最大化的条件:

效用最大化条件的口头分析是:

要使效用最大,消费者要调整到其支出在每一种商品上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即MUX/PX=MUY/PY。

12.价格变化对消费组合的影响和需求线的推导

a.给定收入I和另一种商品的价格,每给定X的一个价格,相应有一条预算线,并相应有一条无差异曲线与之相切,从而决定一个最优消费组合,同时也决定了X的最优数量即需求量。

b.当PX下降时,预算线旋转向外旋转,最优消费组合随着移动走过的路径被称作价格消费曲线或价格扩张路径,对X的需求量随X的价格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就是对X的需求曲线。

二、练习题

1.举例说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例:

假设一枚硬币可以购买下列商品中的任何一个,且每种商品只能购买一个:

一个肉包子、一个苹果、一杯可乐、一个冰激凌、一根香蕉或一个桔子。

这也正是这些东西在消费者张三心目中的重要性(效用或价值)排序。

如果张三有3枚硬币,那么,他将购买一个肉包子、一个苹果和一杯可乐,此时的边际效用是一杯可乐的效用。

如果他有4枚硬币,那么,他将购买一个肉包子、一个苹果、一杯可乐和一个冰激凌。

增加1枚硬币,张三对冰激凌的需要得到了满足,这是4枚硬币的边际效用。

这个需要的迫切程度或重要程度小于前面的任何一个需要,即硬币的个数增加时边际效用递减。

回到张三有3枚硬币的情况,即张三享受一个肉包子、一个苹果和一杯可乐。

此时的边际效用是一杯可乐。

如果他的硬币丢了1个,那么,他将放弃对可乐,剩下的2枚硬币的边际效用变成了一个苹果,而一个苹果的效用大于一杯可乐的效用,即硬币减少时边际效用递增。

2.简述无差异曲线的性质。

●A.无差异曲线有负的斜率。

●B.任何一个消费组合都在某一条无差异曲线上。

●C.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D.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3.画图说明最优消费组合。

每当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相交时,相应的消费组合就不是最优消费组合。

最优消费组合的条件是:

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相切。

4.假设对于一个消费者来说,目前1单位X的边际效用是50,1单位Y的边际效用是80。

市场上,X的价格是每单位5元,Y的价格是每单位4元。

他是否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如不,他应该如何调整支出结构?

5.画图说明需求线的推导。

5.画图说明需求线的推导。

(具体的自己看书)

第5章生产和成本

一、重点概念

1经济成本:

一项生产活动中所占用的全部稀缺资源。

2显成本:

又叫会计成本,生产者为了一项生产活动而购买或租用要素的支出。

书:

这些资源有些是生产者为了这项生产活动而购买或租来的,相应的支出会明显出现在账面

3隐成本:

一项生产活动中占用的自有资源的机会成本。

书:

另一些资源是生产者本来就有的,由于没有明显的支出,它们不明确出现在当期账面上,但这些资源的占用有机会成本,即失去了本来可以在其他用途中获得报酬。

4经济利润:

等于收益减去经济成本。

5边际收益:

增加1单位产量所带来的收益增加。

6边际成本:

增加1单位产量所带来的成本增加

7短期:

在短期(shortrun)内,有固定不变的生产要素,生产者的短期调整是在现有固定设施基础上的产量调整。

8长期:

在长期(longrun)内,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可以改变,长期调整意味着改变生产设施的规模。

9生产函数:

产量Q与要素组合(L,K)的对应关系,记作Q=f(L,K)描述的是投入-产出技术关系。

10边际产量:

其他条件不变,一种要素增加1单位带来的产量增加。

又叫边际产品,记作MP

11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给定技术水平和其他要素的数量,随着一种要素的数量增加,边际产量最终递减。

12固定成本:

在短期内,K固定不变。

于是,围绕K发生的成本是固定不变的。

记作FC,且FC=PKK。

其中k表示资本要素的数量,pk表示其价格。

13可变成本:

围绕可变要素L发生的成本被称作可变成本,记作VC,且VC=PLL。

其中L表示劳动要素的数量,PL表示其价格。

14规模报酬:

当所有的要素都以相同倍数增加时,产量增加的倍数与要素增加的倍数的比较。

新的产量大于原产量的t倍即f(tL,tK)>tf(L,K)的情况被称作规模报酬递增;新的产量等于原产量的t倍即f(tL,tK)=tf(L,K)的情况被称作规模报酬不变或常数规模报酬;

15规模经济:

指随着产量增加,长期平均总成本递减。

二.基本原理

1.利润最大化条件。

按照边际分析方法,要判断一个产量是否是利润最大的产量,只需比较增加或减少产量所带来的收益变化和成本变化。

即需要比较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

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产量或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的产量都不是最优产量,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产量才可能是最优产量,即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MR=MC

2.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和总产量之间的关系。

一种要素的投入分为三个阶段:

从0到平均产量最大是第一个阶段;从平均产量最大到总产量最大是第二个阶段;此后是第三个阶段。

边际产量线的形状决定了总产量线的形状,即在开始的时候是越来越陡峭的,某个点之后,越来越平坦。

边际产量线的形状也决定了平均产量线的形状,即在开始时候,随着边际产量递增,平均产量肯定递增,在某个点之后,平均产量递减。

当平均产量最大时,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

3.典型边际成本曲线的形状及其与平均成本之间的关系.

1).根据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在开始的时候,边际产量递增,即L每增加1单位所带来的产量越来越大,因此,Q每增加1单位产品需要增加的L越来越少,即边际成本递减;从某个点之后,边际产量递减,即L每增加1单位所带来的产量越来越小,因此,Q每增加1单位产品需要增加的L越来越多,即边际成本递增。

与倒U型的边际产量线对应的是U型的边际成本线。

2).短期内,边际成本递增的背后是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U型的边际成本线决定了U型的平均可变成本线。

平均总成本等于平均固定成本加上平均可变成本。

U型的平均可变成本线,和一只递减且最终趋于零的平均固定成本决定了平均总成本也是U型的。

SMC通过AVC和AC的最小值点。

4.长期成本曲线的形状及其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

1).对于任意给定的产量,厂商的长期成本LTC等于这一产量上各短期成本中的最小值,所以长期成本线是各短期总成本线中位于最下方的那些段连接而成。

2).可供选择的固定设施的个数增加越多,短期总成本曲线,每条短期成本线等于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