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墙体材料节能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44499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9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墙体材料节能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新型墙体材料节能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新型墙体材料节能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新型墙体材料节能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新型墙体材料节能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型墙体材料节能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x

《新型墙体材料节能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墙体材料节能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型墙体材料节能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x

新型墙体材料节能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

 

年产1.35亿块新型墙体材料水泥砖节能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 论

1.1项目名称:

1.2项目承办单位

1.3建设地点

南安市石井镇

1.4项目性质

新建

1.4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以石材产业废弃的石粉、石渣等石材工业废弃物为原料,重点开发绿色合成砖项目,形成废弃石材、石渣产业链,创建中国绿色节能建材产业示范基地。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

一、原料制备工段:

新建石粉贮浆池、水泥仓库、石粉采集场及碎石加工场。

将石材厂的石粉浆料泵抽至新建的石粉浆池,调整好比重后,直接打入料浆罐供搅拌浇注,省去大功率的球磨机,进而达到省电节能目的同时避免二次污染。

同时配备破碎石子一条破碎生产线

二、水泥砖生产线

(1)在石粉计量前增设格栅及笼式粉碎机,增加石粉料的细度、比表面积,使石粉中的硅元素与生石灰的钙元素充分反应,提高原料的成型性能及坯体强度,减少砖坯的废品率,进而达到节能省电目的

(2)建立中心控制室,通过工控机对生产全系统进行集中管理、集中控制,根据原料的参数自动生成配方、自动计量、自动下料、并对全流程适时全方位的监控、提高产品的内在质量和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以使产品单位能耗大幅降低

(3)配备3条生产线,主要设备为3台QT4-20全自动砌块成型机,每条生产线生产15万块砖,每块需石粉6斤,每年可回收石粉约50万吨。

(4)将变频控制技术应用于生产线所有负荷变化、功率大的设备,以达到节能目的。

三、生产辅助设施

建设办公楼、研发楼、职工宿舍、物流周转等配套设施并配置相关的基地及公用设备。

1.5主要生产设备

根据生产工艺特点,本项目设备主要为鄂式破碎机、粉碎机、滚动筛机、陈化设备、双轴搅拌机、双轴真空出机、收尘机、水泥输送泵、、皮带计量秤、混合料仓、叉车、斗式提升机、箱式给料机、干燥车、胶带输送机、顶车机、风机、挖掘机、铲车、QT4-20全自动砌块成型机、烘(晾)干房流水线、变频器、配电柜、变压器等3台(套)。

1.6劳动定员

项目实施后定员220人。

其中工人190人,技术人员18人,管理人员12人。

1.7环境保护

总体上按工程建设“三同时原则”进行,通过选用先进设备和工艺以减少“三废”的产生,采用专用设备和工艺处理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和噪声,采用废水循环利用技术以节约水资源。

1.8职业安全卫生

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的设计原则。

1.9项目建设期

2011年8月~2012年8月,时间为一年。

1.10研究结论

(1)项目符合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社会发展政策;符合福建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建设创新创业福建、绿色生态福建、和谐平安福建的社会发展目标;符合泉州市“十一五”规划纲要的产业政策。

(2)该项目符合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鼓励类第十项(建材)第2条:

新型节能环保墙体材料、绝热隔音材料、防水材料和建筑密封材料、建筑涂料开发生产的产业政策。

(3)项目符合国家有关工业企业建筑与施工、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职业卫生安全等法律法规。

本项目利用粉煤灰、废弃碎石及石粉为原料生产轻质实心复合墙板、绿色人造大理石、绿色艺术装饰材料及广场砖等,不但能解决当地石粉出路,还能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节能环保,增加就业机会,实现低质材料回收再利用,因此,本项目符合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有关政策。

(4)项目建成后节能效果显著。

按项目生产能力计算,每年可节约粘土50万多吨,利用石粉50万t。

由于新型墙体材料的使用,使建筑节能率大幅度提高。

本项目产品对建筑技能贡献率可达30%以上。

年产0.5亿块多孔砖可建成53万m2住宅建筑,按冬季供热夏季制冷,每1m2节省能耗6.5元,每年节能效益为409.5万元。

(5)项目总投资估算3000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为2661万元,辅底流动资金为339万元。

(6)项目建成正常营运后,经济效益良好,实现年销售收入3920万元;上缴税金及附加480万元,企业所得税160.42万元;利润481.25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为3.51年,动态投资回收期为5.2年;项目投资的获利能力及清偿能力强,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该项目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经济分析上来看均是可行的。

1.11研究工作的主要依据与范围

1.11.1研究工作的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3)《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4)《南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5)《福建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专项规划》;

(6)《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7)《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

(8)《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

(9)《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98]253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1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14)《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

(1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16)《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996);

(17)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危险化学品管理有关政策、法规及条例;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20)《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1979-8-3卫生部/国家劳动总局);

(21)《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决定》(国发(1984)97号文);

(2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发改投资(2006)1325号文);

(23)《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24)建设单位提供的进行可行性研究工作的有关基础资料;

(25)《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国办发[2005]33号);

(26)《关于进一步做好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工作的意见》(发改环资[2004]249号);

(27)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建设厅、省经贸委《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意见和通知》(2006年3月6日)

(28)《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

(29)《关于发展新型建材的若干意见》(国经贸产业[2000]962号);

(30)《资源综合利用目录的通知(2003年修订)》(发改环资[2004]73号);

(31)《新型建材及制品发展导向目录》(建材规划发[1999]163号);

(32)墙体材料生产、检验、质量控制等系列国家标准,以及环保节能要求,如《烧结多孔砖》(GB13544—2000)、《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GB13545—92)等。

1.11.3研究工作的范围

(1)南安市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年产0.48亿块新型墙体材料水泥砖节能工程项目主体工程建设;

(2)生产必须的辅助设施;

(3)产品生产的主要技术方案确定;

(4)“三废”处理系统与职业安全卫生;

(5)投资估算及技术经济分析;

(6)社会效益评价。

1.12实施本项目的目的、意义

本项目所提出的系列产品符合国家建材工业发展方向,即建材工业将转向加工制品业,大力发展节能型建材及绿色,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因此本项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墙体材料行业是一个高能耗行业,燃料、电力等能源成本占生产成本的50%以上,能源利用率不高,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发达国家的能源利用率一般高达50%以上,而我国仅为29~30%。

本项目原材料为石材厂的工业废料石粉及碎石据初步估算项目达产达标后,每年可消耗石粉50万吨(按每块砖需3kg,),节约粘土50万吨。

石井镇由于石材加工厂家密集,解决生产的石粉、石材边角料废料已是当务之急,本项具有无可比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必对整个行业带来良好的示范作用,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促进培育县域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同时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本项目建设有利于南安石材产业链的扩展和延伸。

1.13建设纲领

1.13.1产品方案

新建3条水泥砖生产线,用于砖坯晾干,边角料粉碎车间、办公室及其他附属建筑,总建筑面积7850m2。

配套建设供电、给排水设施,产区道路、绿化。

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0.5亿块(标砖1.36亿块)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能力。

主要产品

(1)390×190×190水泥砖;

(2)240×115×90水泥砖。

本项目执行标准:

砖执行GB13544-2000标准;砖执行GB13545-2003标准。

1.13.2生产流程

本项目生产流程见图1-1。

图1-1项目生产流程图

1.13.3主要原料的保证度

本项目主要原材料为石粉及碎石、水泥。

石粉及碎石矿物主要成分为:

SiO2,含量为65~85%,Ca等其它元素含量为15~20%,Fe2O3,据对目前生产的水泥砖检测结果,抗压强度大余10Mpa,完全满足水泥砖要求。

原料可由公司自行解决,来源可靠方便。

1.13.4主要生产设备

根据生产工艺特点,本项目设备主要为锤式破碎机、粉碎机、滚动筛机、陈化设备、双轴搅拌机、双轴真空出机、箱式供土机、箱式给料机、全自动切条、切坯机、分坯机和干燥车、V型胶带输送机、顶车机、风机、挖掘机、铲车、烘(晾)干房流水线、变频器、配电柜、变压器等58台(套)。

1.13.5劳动定员

项目实施后定员220人。

其中工人190人,技术人员18人,管理人员12人。

1.13.6环境保护

总体上按工程建设“三同时原则”进行,通过选用先进设备和工艺以减少“三废”的产生,采用专用设备和工艺处理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和噪声,采用废水循环利用技术以节约水资源。

1.13.7职业安全卫生

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的设计原则。

1.13.8项目建设期

2011年8月~2012年8月,时间为一年。

1.14研究结论

(1)项目符合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社会发展政策;符合福建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建设创新创业福建、绿色生态福建、和谐平安泉州的社会发展目标;符合泉州市“十一五”规划纲要的产业政策。

(2)该项目符合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鼓励类第十项(建材)第2条:

新型节能环保墙体材料、绝热隔音材料、防水材料和建筑密封材料、建筑涂料开发生产的产业政策。

(3)项目符合国家有关工业企业建筑与施工、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职业卫生安全等法律法规。

(4)项目建成后节能效果显著。

本项目建成投产后,按项目生产能力计算,每年可消纳石粉及碎石50万吨,按处理20元/t计算(含运输及填埋等费用),每年节能效益为1000万元。

由于新型墙体材料的使用,使建筑节能率大幅度提高。

本项目产品对建筑技能贡献率可达30%以上。

年产1.35亿块多孔砖可建成63万m2住宅建筑,按冬季供热夏季制冷,每1m2节省能耗6.5元,每年节能效益为408万元。

(5)项目总投资估算3000万元,其中:

工程建设费用为196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496万元,基本预备费197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339万元。

(6)项目建成正常营运后,经济效益良好,实现年销售收入3780万元;上缴税金及附加302.4万元,企业所得税252.45万元;利润757.35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为3.51年,动态投资回收期为5.2年;项目投资的获利能力及清偿能力强,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该项目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经济分析上来看均是可行的。

1.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   标

单 位

数  量

备注

1

生产规模

万块/年

135000

2

总投资

万元

3000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2661

其中:

土建工程

万元

497

设备安装

万元

100

设备购置

万元

1717

厂区道路及绿化

万元

25

预备费用

万元

197

筹建期费用

万元

25

生产准备费

万元

100

流动资金

万元

339

3

定员

220

其中:

工人

190

工程技术人员

18

管理人员

12

4

全年生产天数

300

5

主要原材料动力消耗

石粉及碎石

万吨

50

万度

230

水泥

万吨

5

新水

万吨

1

6

生产区占地面积

平方米

42000

7

年总成本(正常年)

万元

2486.7

8

年销售收入

万元

3780

9

年利税总额

万元

1009.8

10

年平均利润总额

万元

757.35

11

全员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

17.18

12

动态投资回收期

5.2

13

财务内部收益率

28.99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

2.1项目建设

1.5项目背景

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是类社会共同面临的全球性战略问题。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使各国越来越重视节能减排和气候问题纷纷采取相关的法律、政策、工程、技术等措施,遏制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

发展绿色节能循环材料,开发低碳绿色节能建筑建材产品,将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开辟一条崭新的途径。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面积的不断增加和生产的发展,墙体材料的需求飞速增加,充当墙体材料主力军的粘土砖正加速吞食着我国宝贵的土地和煤炭资源。

我国耕地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10%,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房屋建筑材料中60%是墙体材料,其中粘土砖占据主导地位。

生产粘土砖每年消耗粘土资源1000多万m3,约相当于毁田50万亩,同时我国每年生产粘土砖消耗7000多万吨标煤,严重污染着周围的土壤、水体和大气环境。

选择资源节约型、污染最低型、质量效益型的发展方式,把建材工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是当前建材工业的发展目标。

为节约能源,实施发展循环经济、绿色建材的战略目标,国家高度重视新型墙体材料的革新和推广。

早在1992年国务院以国发[1992]66号文转发国家建材局等部门《关于加快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推进建筑节能工作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要大力发展节能、节地、利废、保温、隔热的新型墙体材料,加快墙体材料的革新。

2004年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农业部印发发改环资[2004]249号《关于进一步做好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工作的意见》。

2005年6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了国办发[2005]33文《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再次明确国家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的决心和限期,规定到2010年底,全国所有城市城区建筑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并对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实行鼓励和扶持政策。

泉州市政府相继发布了促进发展2004年、2005年、2006年新型墙体材料目录。

同时,财政、国税、地税等部门也专门制定了促进新型墙体材料的税收优惠办法。

墙体材料行业是一个高能耗行业,燃料、电力等能源成本占生产成本的50%以上,能源利用率不高,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发达国家的能源利用率一般高达50%以上,而我国仅为29~30%。

近两年由于能源价格不断上升,而墙体材料行业能耗成本约占总成本的50%以上,使得其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给墙体材料行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

因此改善并降低墙体材料行业窑炉的能耗水平,对墙体材料行业企业减少生产成本增加其市场竞争力具有现实的意义。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而资源利用率低,传统的高能耗低产出模式带来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迫使人们尽快改变粗放生产模式。

国家产业政策也对高能耗产业进行约束,提出必须执行节能降耗减排的产业发展政策,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并把节能放在首位的方针。

南安市是著名的建材之乡,石材产量占全国石材产量的40%,全市现在1500多家石材企业,年产值达200亿元,每年生产带来大量的石粉、碎石等废料,近年来,南安市不断加强对石粉、碎石综合利用的研究,出台了《关于促进石粉、碎石综合利用的若干意见》,建立石粉、碎石综合利用发展专项基金,积极扶持企业投资石粉、碎石综合利用,以促进整个南安石材产业的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本项目拟建轻质复合墙板生产线,广场砖生产线均采用石粉为主要原料,绿色大理石生产线及绿色艺术装饰材料生产线则主要消纳各类花岗岩碎料。

石井镇为南安石材生产厂家密集,有大量石粉及碎石废料,因此,本项目选址南安市石井镇,以当地的石粉、碎石的综合利用为重心,吃渣利废,可节约资源。

且南安是我国规模最大,种类最齐的全球石材生产出口基地,充分利用南安现有的全球石材生产、营销和配送体系,可以使生产的节能绿色墙体材料迅速走向全国,减少生产、配送、销售成本,获得较好的比较优势。

2.2投资环境

2.2.1区位

石井镇地处南安市最南端,全镇有人口72493万人,陆地面积83平方公里,海域50平方公里。

是南安经济较发达的镇。

2.2.2水

项目用水能得到充分保证。

2.2.3电

城乡电网改造进展顺利,农网改造已基本完成,实现了城乡用电同网同价。

2.2.4交通

本项目临近国道324线及泉厦高速公路,附近厦门有航空港,交通十分便利

2.2.5通讯

通讯网络四通八达,光缆、数字微波、国际互联宽带网已开通,移动通信信号覆盖城乡。

数字电视信号已覆盖城区和大部分乡村。

2.3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面积的不断增加和生产的发展,墙体材料的需求飞速增加,充当墙体材料主力军的粘土砖正加速吞食着我国宝贵的土地和煤炭资源。

我国耕地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10%,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房屋建筑材料中60%是墙体材料,其中粘土砖占据主导地位。

生产粘土砖每年消耗粘土资源1000多万m3,约相当于毁田50万亩,同时我国每年生产粘土砖消耗7000多万吨标煤,严重污染着周围的土壤、水体和大气环境。

选择资源节约型、污染最低型、质量效益型的发展方式,把建材工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是当前建材工业的发展目标。

为节约能源,实施发展循环经济、绿色建材的战略目标,国家高度重视新型墙体材料的革新和推广。

早在1992年国务院以国发[1992]66号文转发国家建材局等部门《关于加快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推进建筑节能工作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要大力发展节能、节地、利废、保温、隔热的新型墙体材料,加快墙体材料的革新。

2004年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农业部印发发改环资[2004]249号《关于进一步做好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工作的意见》。

2005年6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了国办发[2005]33文《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再次明确国家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的决心和限期,规定到2010年底,全国所有城市城区建筑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并对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实行鼓励和扶持政策。

某某省经贸委也相继发布了促进发展2004年、2005年、2006年新型墙体材料目录。

同时,财政、国税、地税等部门也专门制定了促进新型墙体材料的税收优惠办法。

在政策的推动下,新型墙体材料目前已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生产和推广使用,但某某作为全省人口最多,面积占全省四分之一的地级市,粘土烧结砖仍占墙体材料主体,推广节能新型墙体材料已成当务之急。

墙体材料行业是一个高能耗行业,燃料、电力等能源成本占生产成本的50%以上,能源利用率不高,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发达国家的能源利用率一般高达50%以上,而我国仅为29~30%。

墙体材料行业的能耗主要体现在原料的加工、成型、干燥与燃烧四部分,而其中烧成工序的能耗约占其总能耗的70%为所有工序之首,窑炉是烧成工序的最关键热工设备,也就是消耗总能耗70%左右的最大能耗设备。

但是窑炉设备的能耗水平,主要取决于窑炉的结构与烧成技术以及采用的燃料。

选用先进、成熟、稳定可靠的窑炉结构以以及适宜的烧成技术,则可使窑炉能耗利用率最优化。

可见要降低墙体材料工业的高能耗,降低窑炉的能耗最为关键。

近两年由于能源价格不断上升,而墙体材料行业能耗成本约占总成本的50%以上,使得其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给墙体材料行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

因此改善并降低墙体材料行业的能耗水平,对墙体材料行业企业减少生产成本增加其市场竞争力具有现实的意义。

目前,我国墙体材料行业生产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三高一低”的粗放生产方式,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

墙体材料行业对环境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为烧成工序,因此,采用先进的技术,在有效降低墙体材料生产能耗水平的同时,也大大减少了炉窑烟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对环境保护也具有同样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而资源利用率低,传统的高能耗低产出模式带来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迫使人们尽快改变粗放生产模式。

国家产业政策也对高能耗产业进行约束,提出必须执行节能降耗减排的产业发展政策,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并把节能放在首位的方针。

本项目使用的原材料主要为石材厂家废弃的石粉及边角料,实现节能及循环利用、降耗、减排和提高产品竞争力等多重目标。

本项目是顺应国家产业政策要求,也是保护耕地、吃渣利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必要措施。

第三章墙体材料发展概况及市场分析

水泥砖是节能型墙体材料的一种,主要替代实心粘土砖用于永久性建筑。

具有强度高、良好的承载抗震性能;具有优良的保温、隔热、隔音、耐水性好、装饰功能强、永不褪色、耐腐蚀、无污染等特点,能为人们提供较优良的居住环境;施工周期短,综合造价低,因此有着广阔的市场。

3.1市场供需量的调查和预测

3.1.1国内市场供应情况

  “十一五”期间及随后10年,我国将处在“黄金发展期”,全国各地城镇化建设比例逐年提高,城镇住房建设、市政、交通工程等每年将保持较高水平增长,砖瓦市场需求成增长态势,需求非常巨大。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的构建,传统的砖瓦生产已无法满足需求,将逐步淘汰,砖瓦生产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节能型墙体材料因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都能节约大量能源,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推崇,市场前景非常看好。

目前我国墙体材料企业10万家,其中砖瓦企业9万家以上,大多数企业规模小,年产量在1000万块以下的企业占大多数,且以生产普通砖为主,污染严重,生产设备简陋,工艺技术落后,资源、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

我国墙体材料的80%仍是粘土砖,粘土砖年产量在6600多亿块(折标准砖),其中实心粘土砖5000亿块,粘土空心砖1600亿块(折标准砖)。

墙体材料总量约为8000多亿块。

为了节约能源,保护耕地,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墙体材料改革政策,并要求到2010年在全国的所有城市,全面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新型墙体材料以每年10~20%的速度增长,利用各种工业废物(煤矸石、粉煤灰)生产节能型墙体材料已是大势所趋。

3.1.2当地市场的供需情况

由于粘土砖严重损坏农田,泉州市已在全市范围内禁止使用粘土砖,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