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4387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试题.docx

《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试题.docx

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试题

2010—2011哈师大附中高三月考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丰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

汉服运动:

文化焦虑与认同危机

面对悄然兴起的“汉服运动”,我心情异常复杂。

这一运动的个体性或小团体性,使得他们的行为在消费时代显得有些尴尬,甚至会引来颇多人的误解。

无论如何,它都不可能像超女那样引来广泛的参与,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文化焦虑,而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焦虑则在于对文化存在的忘却和对焦虑的失语。

我们既承续了上个世纪自觉的传统断裂形成的文化失序、异域接续的文化混乱,又面临着日益紧张的全球化造成的文化同一。

“历史形成的各种文明与文化开始同自己的根源相脱离,它们融合到技术、经济的世界中,融合到一种空洞的理智主义中。

”(卡尔•雅斯贝斯)然而,这种趋势几乎是不可抗拒的。

全球化首先是资本的全球化,然后,文化舶来品依靠资本的流动和输出广泛传播。

资本处于强势的,其文化也会自然处于一种主动的强势地位,以美国为最显著的例子。

“肯德基”、“麦当劳”、“可口可乐”……首先是一种资本和商业行为,然后成为一种具体的、渗透性的文化行为。

这种文化的殖民化不再倚重于武装侵略,但是其影响却显然更大。

中国面对这样的环境已经有一百多年了,让我们痛心的是,当我们回首这充满动荡和文化嬗变的百年时,传统文化的流失和歧变触目惊心。

事实上,和“汉服运动”的动机一样,早在“五四”就有文化保守主义反对全盘西化,有“国剧运动”,有“新格律诗”,进入当代也有新儒家和文化“寻根”,有重倡“读经”,有弘扬“京剧”,但是他们都没能阻挡资本输出带来的文化传播,也有人叫做文化侵略,或者后殖民。

满眼望去,“一个民族的全部生活方式,从出生到走进坟墓,从清早到夜晚,甚至在睡梦之中”(艾略特)都被一种区别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多重异质文化所覆盖。

令有的“汉服运动”的参与者所忿忿不平的是,我们的国人仍然在麻木地等待着文化的丧失殆尽。

然而这就是“索尼”、“本田”、“三星”、“现代”的效应,是不可遏制的“韩流”和“日流”。

当资本不处于强势地位的时候,文化就要随时面临着冲击和替代。

这就是全球化时代的文化逻辑,这就是后发现代国家摆脱不掉的文化焦虑。

所以说,“汉服运动”只能成为一种文化实践,它无力改变文化流失的总体趋势,也不可能唤醒人们的文化意识和传统的文化认同,甚至于在一个商品化的消费时代,它的炒作基础都很薄弱。

传统的文化符号和审美的文化形式,无论是“汉服”、“京剧”、“春节”、“太极拳”等等,都沦为文化消费的工具,而不再具备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全民的民族认同感。

文化焦虑和认同危机不断地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包括现在的“汉服运动”,但即便是“汉服运动”的参与者们,也不可能完整还原传统的生活方式了。

所以,类似于“汉服运动”这种形式的文化实践,最好不要打着虚妄的文化复兴的大旗,还是作为一种个体或群体的文化怀旧和文化凭吊比较合适。

而关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选择和民族认同的维系却又是另处一个复杂的问题了。

1.下列不能作为作者认为“汉服运动”只能成为一种文化实践,它无力改变文化流失的总体趋势这一结论根据的一项是()

A.我们的社会面临着日益紧张的全球化造成的文化同一,而这种文化同一的趋势几乎

是不可抗拒的。

B.我们的国人仍然在麻木地等待着文化的丧失殆尽。

C.中国的资本还不处于强势地位,文化随时面临着冲击和替代,这是摆脱不掉的文化

焦虑。

D.“汉服运动”不可能唤醒人们的文化意识和传统的文化认同。

2.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悄然掀起的“汉服运动”只是一种个体性或小团体性行为,它不会引起百姓的广泛

参与。

B.文化的殖民化从来都是既依靠武装侵略,又依靠资本的流动和输出的。

C.“五四”时期的“国剧运动”、“新格律诗”以及当代的新儒家和文化“寻根”,重倡

“读经”、弘扬“京剧”等活动,目的都是为了抵制文化侵略。

D.“汉服运动”的参与者们,试图通过这种形式的文化实践来达到文化复兴的目的。

3.下列表术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索尼”、“本田”、“三星”、“现代”等公司的产品进入中国,随之而来的是不可遏制

的“韩流”和“日流”,这就是资本输出带来的文化传播现象。

B.当中国的资本处于强势的时候,中华文化自然也会对其他民族文化产生强有力的冲

击。

C.只要加大炒作力度,“汉服运动”等文化实践就可以抵制多重异质文化的入侵。

D.正在悄然兴起的“汉服运动”,其实质是文化焦虑和认同危机。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赵高案治李斯。

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仰天而叹曰:

“悲夫!

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

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

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

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宜矣。

且二世之治岂不乱哉!

日者夷其兄弟而自立也,杀忠臣而贵贱人,作为阿房之宫,赋敛天下。

吾非不谏也,而不吾听也。

凡古圣王,饮食有节,车器有数,宫室有度,出令造事,加费而无益于民利者禁,故能长久治安。

今行逆于昆弟,不顾其咎;侵杀忠臣,不思其殃;大为宫室,厚赋天下,不爱其费:

三者已行,天下不听。

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矣,而心尚未寤也,而以赵高为佐,吾必见寇至咸阳,鹿游于朝也。

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

赵高治斯,榜掠千余,不胜痛,自诬服。

斯所以不死者,自负其有功,实无反心,幸得上书自陈,幸二世之寤而赦之。

李斯乃从狱中上书曰:

“臣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矣。

逮秦之地狭隘,先王之时秦地不过千里,兵数十万。

臣尽薄材,谨奉法令,阴行谋臣,资之金玉,使游说诸侯,阴修甲兵,饰政教,官斗士,尊功臣,盛其爵禄,故终以胁韩弱魏,破燕、赵,夷齐、楚,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

罪一矣。

地非不广,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见秦之强。

罪二矣。

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其亲。

罪三矣。

立社稷,修宗庙,以明主之贤。

罪四矣。

更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树秦之名。

罪五矣。

治驰道,兴游观,以见主之得意。

罪六矣。

缓刑罚,薄赋敛,以遂主得众之心,万民戴主,死而不忘。

罪七矣。

若斯之为臣者,罪足以死固久矣。

上幸尽其能力,乃得至今,愿陛下察之!

”书上,赵高使吏弃去不奏,曰:

“囚安得上书!

赵高使其客十余辈诈为御史、谒者、侍中,更往覆讯斯。

斯更以其实对,辄使人复榜之。

后二世使人验斯,斯以为如前,终不敢更言,辞服。

奏当上,二世喜曰:

“微赵君,几为丞相所卖。

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

斯出,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选自《史记·李斯列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厚赋天下,不爱其费爱护B.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牢狱

C.榜掠千余,不胜痛拷打D.逮秦之地狭隘及时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吾以忠死,宜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加费而无益于民利者禁;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C.今行逆于昆弟,不顾其咎;则责攸之、韦、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D.幸二世之寤而赦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斯在狱中想到关龙逢、比干、伍子胥这些才智过人的臣子都很忠诚,却被夏桀、商纣和夫差杀死,所以自己尽忠而死是应该的。

B.李斯认为二世治国无道,竟不顾后果杀死亲兄弟自封为皇,残害忠良,重用奸臣,大规模修建阿房宫,对百姓横征暴敛,其治必不长久。

C.李斯在狱中上书时采用正话反说的手法,故意给自己罗列了七大罪状,以让奏书能够顺利地上报二世,希望二世能觉悟醒察并赦免他。

D.李斯虽遭受严刑拷打,但仍不顾—切地以实情对答,他自恃口才好,有功于朝廷,即使二世派人验证他也不改口供,终于获得二世的欢心。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今行逆于昆弟,不顾其咎;侵杀忠臣,不思其殃;大为宫室,厚赋天下,不爱其费:

三者已行,天下不听。

(6分)

答:

(2)后二世使人验斯,斯以为如前,终不敢更言,辞服。

(4分)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采桑子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8.“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词中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

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5分)

答:

9.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请具体分析。

(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诸葛亮《出师表》)

(2)无丝竹之乱耳,。

,西蜀子云亭。

(刘禹锡《陋室铭》)

(3)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野性的呼唤

【英】杰克·伦敦

烦恼,无边无际的烦恼困扰着巴克。

自从带领着它的家庭逃亡到这个死寂的荒原上,它们已两天没进食了。

长长的一队走在荒原上,灰色的毛映着遍地的黄沙,寥寥的风根枯草,远远望去就像乡间黄土地上那变黑了的河流。

巴克一边走着,一边搀扶着它的妻子多莉。

五天前为了躲避人类的捕杀,在逃亡的途中,多莉踩着了人类设置的捕兽夹。

为了生存,巴克看着眼泪汪汪的妻子咬断了那只被夹的腿。

现在伤口已经开始溃烂,加上两天没进食,多莉已是奄奄一息了。

随着妻子的日益衰弱,巴克那散发着具有王者风范的蓝眸子也日渐黯淡下去。

看着妻子干裂的嘴唇在自己的视野中一张一合,毫无办法的巴克发出了痛苦的低吼声。

“扑通”,身体碰撞大地的声音久久地回荡在荒原上——多莉倒在了地上,它再也没能站起来。

宁静,死一般地充斥着整个荒原,充斥在荒原上的狼群中。

随即,一阵悲痛的呜呜声响起,却没有眼泪——它们已经流不了泪了。

像注射了兴奋剂一般,巴克望了妻子一眼,疾跑着上了山冈,仰首凄厉地嗥叫着。

透过扬起的尘土,它那疾跑时趔趄的背影被躲藏在远处的人类尽收眼底。

“慢点,比尔,小心弄出声响惊动了它们。

“你这胆小鬼,盯了这么久,瞧它们那样,是动手的机会了。

嘿,真想抚摸那毛茸茸的狼皮呀!

嘿……”

夕阳由血红变成枯黄,映着遍地的黄沙,给人除了荒凉还是荒凉的感觉。

疲倦的神色掩不住地挂在巴克的脸上,虽然,它努力使自己保持王者的风范,但它太累了,它好想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即便是空着肚子。

“嗨,弄好了没有?

可千万别出什么差错啊!

“放心吧!

戴夫,我们这次肯定会有大大的收获。

夜幕中,挟着黄沙的风一阵紧似一阵,周围传来了人的脚步声。

求生的本能使处于半睡半醒中的狼睁开眼睛,警惕地围在了一起,恢复了野性的眸子在黑暗中闪烁着蓝莹莹的利光,犹如利箭般射向持枪逼近的人类。

低吼声从巴克的喉骨间发出,它的脑海里浮现出多莉血迹斑斑的腿、母亲那被人类从身上扒下的皮毛和人类嚼食狼肉时发出的心满意足的笑声。

嗥叫一声,巴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前扑去。

突然,一张大网射了过来,紧围在一起的狼开始四处逃窜。

有几只狼被网罩着,它们使劲地跳着、咆哮着、撕咬着,用牙齿扯着网绳,却不起丝毫的作用。

敏捷的巴克跳到了一边,它没有被网罩住。

但此时已红了眼睛的它再一次向前扑去。

枪声响起,看着从乌黑的枪口里冒出的青烟,巴克完成了它一生最后的动作,顷刻间,血染红了沙。

空气中充斥着血腥气;莫测地浮游着。

目睹同伴的惨相,狼群再次躁动起来,仰首望月,它们发出凄厉的长嗥,它们记起了自己的祖先,想起了祖先生活过的森林。

(1)、下面对文章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中赋予狼以人的名字、动作与表情,使人读后亲切可感,增强了小说的抒情性和感染力。

B.“像注射了兴奋剂一般”是说巴克在妻子多莉死后,可以不再有拖累,可以逃脱人类的捕杀,所以疾跑着上了山冈。

C.“长长的一队走在荒原上,灰色的毛映着遍地的黄沙,寥寥的风根枯草,远远望去就像乡间黄土地上那变黑了的河流”这个比喻句的本体是寥寥的风根枯草。

D.“它们已经流不了泪了。

”是说人类已经伤了巴克的眼睛,使它不能再流泪了。

E.小说结尾富有深意,使狼群祖先的森林与现在生活的荒原形成强烈的对比,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2)、“夕阳由血红变成枯黄,映着遍地的黄沙,给人除了荒凉还是荒凉的感觉。

”请分析这一部分环境描写的作用。

(6分)

(3)、巴克是一只怎样的狼,文章是怎样的表现的?

(6分)

(4)、请对“野性的呼唤”的小说主题做探究。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李叔同的传奇人生

张露

如果说有一种人生华丽而不刺眼,铅华洗尽,返璞归真,历尽世间的奢华百态仍清澈如水,那么这种人生非李叔同大师莫属。

少年时,他是上海滩有名的翩翩公子,风流儒雅,气度不凡。

“二十文章惊海内”;留学日本,李叔同以敏锐的艺术灵感创造了很多中国艺术史上的第一;学成归来,先后在天津、上海、浙江教书。

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教授图画音乐课期间,他以其高尚的品格、精湛的艺术、渊博的学识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开启了中国近代艺术教育的一个新局面。

他的学生,著名画家丰子恺,曾形象地称“文艺的园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

大师在音乐上的造诣颇深。

留学日本期间创办了我国第一部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

他竭力提倡音乐“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的社会教育功能。

一首《送别》意蕴无限,最后传唱于大江南北,家喻户晓,那含义深邃、意境悠远的歌词,那恬静典雅、抒情流畅的曲调,传唱了一个世纪,润泽了几代人的心灵。

淡雅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凄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

在近现代美术史上,大师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执教杭州一师期间,为了改革中国美术课历来只授临摹画帖的状况,他开设了室内室外写生课,以训练学生绘画基本功。

1914年他在教课时采用了男性裸体模特写生,具有历史性的开创意义。

提到中国近代戏剧史的发展,人们也不会忘记这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

留学日本期间,他在东京组织成立艺术团体“春柳社”。

1907年该剧社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编剧的《茶花女》第三幕,李叔同饰演女主人公。

日本有一位老戏剧家松居,他对李叔同的演技极为欣赏。

他说看了这个戏,他想起在法国蒙马得尔小剧场那个女优杜菲列所演的茶花女……

李叔同年轻时,即以才华横溢而瞩目文坛。

出家前夕,他将清光绪二十六至三十三年(1900—1907年)间的20多首诗词自编成书卷。

其中就有《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哀国民之心死》等不少值得称道的佳作,表现了他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

出家前的五六年间,他还有30余首歌词问世。

词家寇梦碧在《读李叔同先生诗词》中说:

“叔同先生词,则兼婉约豪放之长,而题材之博大,内容之深广,实为突起异军,超越乡贤”。

李先生严谨而不拘束,夏丐尊先生曾经指出李叔同先生做人的一个特点,他说:

“做—样,像一样。

”执教一师,他脱下西装,穿上黑马褂,布鞋,配戴金丝边框眼镜,为人师表,他一丝不苟。

他的艺术成就为古老而禁锢的中国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从此中国艺术融入了世界文化的舞台,他严谨而美学化的教育精神为这个浮华的社会注入了一剂清新的空气。

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1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李叔同少年时,是上海滩有名的风流公子,因此在之后的岁月里,他努力追求铅华洗尽、返璞归真的人生,事实证明他做到了。

B、在中国音乐史上,李叔同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的《送别》意蕴无限,充分体现出他的“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的音乐主张。

C、李叔同为古老而禁锢的中国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为了改革中国美术课历来只授临摹画贴的状况,他在教课时采用了男性裸体模特写生,具有历史性的开创意义。

D、由于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加上自身无力改变这样的现实,李叔同终于选择了出家,这种思想在他后来的诗词创作中可以看出来。

E、在作者看来,李叔同是个多才多艺,在许多艺术领域都有建树的艺术家。

他严谨但并不拘泥,对此,作者的评价是“做一样,像一样”。

12、文中夏丐尊先生说李叔同“做一样,像一样”。

哪些地方能体现出这个特点?

请简要概(6分)

13、文末说“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作者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6分)

14、作者认为“李先生严谨而不拘束”,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

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2008年,南方雪灾﹑四川地震,灾难不断;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神七的成功发射,又是喜讯频传。

这一年,对中国来说真是个多事之秋。

B.国际足联颁奖大典在苏黎世歌剧院举行,效力于AC米兰队的巴西籍球员卡卡当仁不让地荣膺“世界足球先生”。

C.在高考前紧张的复习阶段,他的书包竟然被偷,里面有他大部分的高考复习资料,这无异于釜底抽薪,必然影响到他的心情和考试成绩。

D.最近,网上就某些城市以邻为壑的做法提出了严厉批评,认为将垃圾倾倒到农村不仅破坏了环境,而且影响农民的生活。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通过《复兴之路》这部见证民族精神崛起的作品,让我们确实看到中国走过了一段漫长而又艰难的道路。

现在,中国人选择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应该更自豪与自信。

b.市井百姓的生活变化实实在在。

他们的欲求原本就简单,只是盼望着生活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然而,这看似简单、实则难得的进步,离不开中国稳扎稳打的“内功修炼”。

c.哈市教育局为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宗旨,将从12月第2个星期一开始至次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止,取消市区中小学冬季早读制度。

d.中国李白诗歌节经过十几年的积累,马鞍山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的诗歌吟诵到集歌舞、吟诗、经贸、旅游于一体,形成自己的特色,成为国内外颇具影响的节庆活动。

15.把下列句子的序号填入下面横线处,使上下文衔接得当。

(4分)

“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通向西方的贸易通道,从西安出发,经新疆的南路和北路,到达中亚、西亚各国,再由这些国家转道至欧洲。

___________。

因此“海上丝绸之路”又被称为陶瓷之路、香药之路。

①“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又一重要通道

②与茫茫沙海、驼铃叮当的陆上丝绸之路一样

③其路线是由广东、福建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国南海,至波斯湾、红海

④史料记载,“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在中国秦汉时期便已出现,到唐宋时期最为鼎盛

⑤而欧洲商人则带来毛织品、玻璃器皿、象牙等异域珍品

⑥中国商人将中国丝绸、陶瓷、香料、茶叶、漆器等物产运往欧洲

16.中国的绘画艺术注重含蓄,讲究诗意美。

宋徽宗赵佶有一次以“深山藏古寺”为题考画家。

有的画师画了深山古寺的全景,有的画师画了密林掩映的深山古寺的一角。

而获得第一名的画家画了以下的画面:

崇山峻岭中,一股清泉飞流直下。

一个年迈的和尚,一瓢一瓢地舀水倒进桶里。

和尚挑水,表明附近有寺庙;和尚年迈,还得自己挑水,可以想象那是座破败的古寺。

寺在深山中,画面上看不见,就表现了“藏”字。

假设你是一位画家,要以“骤雨初歇”为题构思一幅图画,使之富有含蓄的诗意美。

请参照划线语段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你想象中的画面,并简要加以解析。

(不超过100字)(4分)

答:

17.请模仿下面这节诗的形式,表达你对“友情”或“理想”的感悟。

(4分)

时间

时间是夹卷着冰雪的风暴,

会染白我们青春的额头;

时间是一道湍急的江流,

会淹没我们生命的行舟。

答: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一个人,闲来无事,出去散步,在他观赏景物的时候,无意间发现路旁有一堆泥土,土堆中竟然散发出异常芬芳的香味。

他很喜欢这种香味,于是用了一个袋子,将这堆土装回家去,放在角落里,一时之间,他的家中竟然满室香气。

这个人非常惊讶,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禁不住问泥土:

“为什么你能散发出持久浓郁的香味,难道你是一种珍宝,或是一种稀有的香料?

泥土说:

“都不是,我只是一块普通的泥土而已。

这个人更加奇怪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你身上为什么会散发出如此浓郁的香味呢?

泥土说:

“哦,是这样的,我曾在玫瑰园,和玫瑰相处过很长的一段时间。

这则材料让你产生了怎样的感悟和联想?

请你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写一篇作文。

要求: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

1.D(这也是观点,不是依据。

2.B(原文第2小节最后说“不再倚重”。

3.C(说法绝对化)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C(A“爱”,吝惜。

B“狱”,案件。

D“逮”,及,至。

5、A因为,介词;后者选自《岳阳楼记》。

(B表转折,连词/表顺接,连词;选自《逍遥游》。

C这样,代词/他们,代词;选自《出师表》。

D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选自《赤壁赋》。

6、D李斯屈打成招,最终未获二世的欢心。

7、

(1)现在二世对自己的弟弟,施以有悖于常理的残暴手段,不顾及这样做的错误、罪孽;迫害杀戮忠臣,也不考虑这样会有什么灾殃;大规模修筑宫殿,加重天下百姓的赋税,不吝惜钱财:

这三件事做了之后,天下百姓不听从他。

(逆、咎、殃、赋、爱各1分,通顺1分)

(2)后来二世派人去验证李斯的口供,李斯认为还和以前一样,最终不敢再改口供,在供词上承认了自己的罪状。

(验、以为、服各1分,通顺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1)因时光流逝而惊梦寐2)因容颜的易老而惊梦3)因离别的痛苦而惊梦4)因无尽的思念而惊梦5)因西风的骤起而惊梦6)因月色的惨白而惊梦7)因高楼的雁叫而惊梦(每点一分,五点就可)

9、1)运用拟人的手法。

首句将时光拟人化,说“时光”“催人老”,表达了时光流逝、容颜易老的伤感。

2)运用衬托的手法。

以时光的“只解”“不信”衬托人的敏感多情;以雁归衬托人未归。

3)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

作者词中借哀景抒发悲情,骤急的西风、惨白的淡月、高楼的雁叫都渲染了一种伤离别、苦相思的悲情。

(两种就可,手法1分,分析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0、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

(1)、AE

(2)、渲染了凄清、苍凉、紧张的氛围,烘托出巴克哀伤、无奈、悲怆的心境。

(3分)“夜幕中”一句,成为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推动情节的发展。

暗示将要发生的捕杀情节。

(3分)

(3)、巴克是一只深爱着自己的妻子;敏捷;具有王者风范,为了保护家族成员敢于与人类作斗争不惜牺牲生命;无奈、痛苦,长期奔徙深感疲倦,深陷饥饿困扰;对祖先的生活有着向往和期待的的头狼形象。

(加举例分析,答3点即给6分)

(4)、野性的呼唤是主人公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生活环境改变的无奈;对人与狼和谐相处的呼唤与期盼。

(选择其一或其二,结合文本进行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

(1)B、CA项,根据文意看不出前后因果关系,且李叔同是“风流儒雅”的少年公子,A项表述与原文有别。

D项,对李叔同出家原因的阐述在文中缺少根据,并且“这种思想”在他出家前创作的诗词中也可以表现出来。

E项,“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