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练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4273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练习题.docx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练习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练习题.docx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练习题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练习题

统计基础知识补充题

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

1、某商业公司所属甲、乙、丙三个商场销售资料如下:

商场

上年销售额(万元)

本年销售额(万元)

本年实际

上年实际

(%)

实际

计划

(%)

计划数

计划比重(%)

实际数

(1)

(2)

(3)

(4)

(5)

(6)

1400

1620

110

2000

2500

104

2280

100

合计

5000

指标名称

要求:

(1)计算表中空格内数值

(2)注明各栏属于何种指标(何种总量,何种相对数)

2、某厂生产某种产品分为三个等级,资料如下:

产品等级

价格(元/件)

产值(元)

上月

本月

一级品

46

138000

253000

二级品

42

42000

54600

三级品

37

37000

44400

合计

分别计算:

该厂产品上月和本月的平均价格

3、某校甲、乙两个班级,数学同时举行考试,甲班考试成绩用百分制,乙班用五分制,根据下列资料,试分析哪个班级成绩整齐。

甲班

乙班

成绩(百分制)

学生(人数)

成绩(五分制)

学生人数比重%

60分以下

1

1

2

60-70

15

2

6

70-80

20

3

26

80-90

12

4

34

90-100

2

5

32

4、2003年,有甲、乙两车间人数及月工资资料如下:

月工资(元)

甲车间人数(人)

乙车间人数(人)

1000以下

14

10

1000-1200

25

18

1200-1400

184

173

1400-1600

226

203

1600以上

58

72

要求:

1、比较甲乙两车间的平均工资水平

2、分别计算两车间平均工资的标准差和离散系数,并作简要说明。

第五章时间数列

1、某企业某年各月职工人数资料如下:

月份

一月初

二月初

三月初

四月初

五月初

六月初

七月初

九月末

十月末

十二月末

人数

312

320

320

326

330

334

328

340

348

356

要求:

(1)计算上半年、下半年平均职工人数

(2)计算全年平均职工人数

2、某企业1997—2001年某产品产量资料如下:

年份

产量(吨)

增长量(吨)

发展速度(%)

增长速度(%)

逐期

累计

环比

定基

环比

定基

1997

4200

1998

106.00

1999

110.00

2000

+840

2001

+31.08

要求:

(1)运用有关公式推算表中所缺数值;

(2)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平均增长量,平均发展速度(水平法),平均增长速度。

3、某工厂上半年生产资料如下:

月份

总产值(万元)

42.00

44.10

54.00

61.10

55.80

52.80

劳动生产率(元/人)

4000

4200

4500

4700

4650

4800

要求:

分别计算第二季度平均劳动生产率及上半年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4、某市2001年第三产业值为240亿元,2001年较1997年增长21%,2000年较1997年增长15%,试求该市2000年第三产业产值为多少?

5、某公司1997年销售收入2400万元,2001年销售收入比1997年的销售收入上升为107.36%。

求1997年—2001年间销售收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和年平均增长量。

6、某厂某年各时点上人数如下表(单位:

人)

月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人数

52

54

56

60

58

62

64

64

68

68

68

70

又知1月初人数为50人:

试计算该厂各月平均人数、第一季度平均人数和全年平均人数(列出计算过程)

7、某地区2002年第三产业产值为1200万元,2002年较1995年增长23%,2001年较1995年增长12%。

试求2001年该市第三产业产值。

8、已知某公司1995年利润额为1600万元,2000年利润额为1995年的323%。

试求该公司1995—2000年间利润额平均增长率和年平均增长量。

第六章指数

1、某商店三种商品的实际销售额资料如下:

商品

实际销售额(万元)

本年比上年销售量上升%

上年

本年

A

80

117

10

B

20

38

5

C

160

187

15

计算:

销售量总指数,价格总指数,以及由于销售量、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分别用绝对数和相对数表示)。

2、某商店三种商品的实际销售额资料如下:

商品

实际销售额(万元)

本年比上年销售价格上升%

上年

本年

A

80

117

10

B

20

38

5

C

160

187

15

计算:

销售量总指数,价格总指数,以及由于销售量、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分别用绝对数和相对数表示)。

3、运用指数体系计算下列各题

(1)某厂本年的产量比上年增加了13.6%,生产费用增加了12.9%,问该厂本年的产品单位成本的变动程度?

(2)报告期商品价格下降5%,销售额却增加了15%,问销售量应如何变动?

(3)某地区本年与上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去购买货物,能购买到原来103%的商品,问物价指数为多少?

(4)单位成本下降5%,产量增加5%,则生产费用的指数为多少?

4、某企业三种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及产量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单位产品成本

产量

基期

报告期

基期

报告期

120

103

320

400

150

148

200

200

30

30

600

700

试计算三种产品的总成本指数、成本总指数、产量总指数,分析由于单位产品成本和产量变动对产品总成本的影响。

5、某商场第二季度出售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额资料如下:

商品等级

第二季度销售额(万元)

二季度比一季度价格

上升(+)或下降(–)%

一等品

60

+50

二等品

16

+80

三等品

136

-20

试求该商品的销售价格总指数。

(保留两位小数)

6、某商场本月出售某种商品的销售量和上月销售额资料如下:

商品等级

上月销售额(万元)

本月比上月的销售量

上升(+)或下降(–)%

一等品

60

+50

二等品

16

+80

三等品

136

-20

试求该商品的销售量总指数。

(保留两位小数)

第七章抽样调查基础知识

1、某企业生产一批产品共10000件,随机抽取500件作重量检验。

检验结果,平均重量为1200克,样本标准差为80克,500件中发现10件不合格。

试求:

在重复抽样情况下,该产品重量的抽样平均误差和不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

2、某茶叶公司在即将出口的一批小包装茶叶中,随机抽出100包进行检查,其结果如下:

每包重量(克)

包数(包)

148─149

10

149─150

20

150─151

50

151─152

20

合计

100

根据合同规定,这批茶叶每包规格重量不得低于149克。

要求:

在重复抽样条件下,以0.9973(t=3)的概率推断这批包装出口茶叶的合格率范围及平均每包重量的范围。

3、对10000只某种产品进行耐用性能测试,根据以往资料,耐用时间标准差为51.91小时,若采用重复抽样方法,概率保证68.27%(t=1),平均耐用时数的误差范围不超过9小时。

在这种条件下应抽多少只产品?

4、某冷库对贮藏一批禽蛋的变质率进行抽样调查,根据以前的资料,禽蛋贮藏期变质率约为49%。

现在允许误差不超过5%,推断的概率保证度为95%(t=1.96),问至少要抽取多少禽蛋进行检查。

统计实务补充题

1、某地区有下列资料:

(1)农业总产值为120亿元,中间投入45亿元。

(2)工业总产值为300亿元,中间投入100亿元。

(3)建筑业总产值为120亿元,中间投入60亿元。

(4)运输邮电总产值为110亿元,中间投入30亿元。

(5)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总产值为90亿元,中间投入20亿元。

(6)其他盈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145亿元,中间投入65亿元。

(7)非盈利性服务业,经常性费用总支出15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按经常性费用支出10%计算。

(8)地区劳动者报酬总额为310亿元,生产税收入115亿元,生产性补贴为75亿元,固定资产损耗为240亿元,营业盈余为140亿元。

要求:

计算该地区(分别用生产法和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GDP)为多少亿元。

2、某运输业在报告期完成四批货物运输:

第一批600吨,运距500公里;第二批700吨,运距100公里;第三批800吨,运距600公里;第四批750吨,运距700公里。

试计算该企业报告期完成的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

3、某商场四月份资料如下:

(1)按销价计算已销售商品价值:

售给城乡居民700万元;售给企事业单位340万元;直接与国(境)外交易91万元。

(2)已销售商品按购进价格计算价值为955万元。

(3)本月折旧费2万元,各项税金及附加5万元,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用19万元,商品流通费用47.5万元,其中:

运输、装卸费8.2万元。

要求:

1)计算该商场的销售收入;2)计算该商场总产出;3)计算该商场的营业盈余;4)分别用生产法和收入法计算该商场的增加值。

4、已知某保险公司某年财务数据如下:

保费收入3700万元,手续费收入305万元,利息及投资分红收入168万元,退保及赔款支出25万元,提存未到期责任准备金30万元,租赁费560万元,办公用品156万元,差旅费178万元,广告费120万元,印刷费60万元,邮电费63万元,燃料、动力支出550万元,固定资产折旧80万元。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企业的总产值、中间投入及企业的增加值。

第四章劳动统计

1、某厂于4月10日建成,在岗职工人数为1750人。

4月10日到20日在岗职工人数没有变动,4月21日新招收工人12人,工程技术人员8人,服务人员4人,管理人员6人,回聘离退休人员7人。

一直到月底在岗职工人数没有变化,试计算该厂四月底在岗职工人数和四月份平均在岗职工人数。

2、某公司2006年9月28日成立,从业人员64人。

10月16日招聘技术人员6人,11月5日招聘销售人员15人,11月30日辞退违纪职工3人。

请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公司第四季度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3、某地区本年职工平均工资为9526.6元,上年职工平均工资为8795元;本年城镇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7%,试计算该地区本年职工平均实际工资和职工平均实际工资指数。

4、某工厂某月职工平均人数为4756人,其中,生产工人3800人,服务人员237人(服务人员中有社会性服务人员59人),其他人员120人。

该月总产值为57072万元,试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全员扣除其他人员劳动生产率,及总产值计算的工人劳动生产率。

5、某地区2002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1023元,2003年平均人资12100元,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1%。

试计算该地区2003年在岗职工平均实际工资和平均实际工资指数(列出计算过程)。

第五章原材料、能源统计

1、某企业共有三个车间,他们的原材料使用情况如下:

(1)甲车间领取35万元原材料,尚有5万元未使用并已办理帐面退料手续,其余均进入第一道工序。

(2)乙车间已按图纸下料的钢材19万元。

(3)丙车间使用单机配套的机电产品12万元。

(4)乙车间使用甲车间生产的材料18万元

(5)丙车间从废液中提烧碱2万元,再次投入使用。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企业原材料的消费总值。

2、某企业四月底的原材料资料如下:

(1)各分库存放24万元原材料。

(2)甲车间领取6万元材料,但尚未进入第一道工序,月底已办退料

(3)已拨交外单位委托加工原材料9万元,已办理入库手续。

(4)向外单位借入原材料9万元,已办理入库手续。

(5)委托外单位代为保管材料11万元。

(6)代外单位代为保管材料11万元。

(7)清点盘库查出帐外原材料2万元。

(8)超储原材料10万元。

(9)可回收利用的旧料4.3万元。

(10)库存产成品商品价值7.8万元。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厂四月份库存总值。

第六章财务会计

1、某公司初创时期的注册资本金250万元,而实际投入资本金100万元。

经过一年经营后该公司有资本公积金20万元,按国家规定从利润中提取公积金32万元,并有未分配利润15万元,问一年后该公司的所有权益为多少?

如果该公司为了进一步扩展其业务向银行借入资金40万元,那么该公司所有者权益增加了多少?

2、某企业去年资料如下:

主营业务收入6056万元,其他业务收入392万元,投资收益10万元,政策补贴6万元,营业外收入68万元,已知主营业务成本4340万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80万元,其他业务成本和费用270万元,营业费用70万元,管理费用624万元,财务费用244万元,营业外支出40万元,根据以上资料,计算主营业务利润,营业经营利润,利润总额。

3、某企业2004年1月产品销售收入800万元。

营业外净收入3万元,其他业务利润1.5万元,投资收益2.5万元,产品销售成本325万元,管理费用25万元,财务费用8万元,产品销售费用26万元,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40万元,应交所得税5万元。

根据上述资料,试计算该企业的产品销售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

4、某单位财务资料如下:

(1)资产负债平衡如下:

单位:

万元

资产

年初

年末

负债所有者权益

年初

年末

资产合计

3861

4060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合计

3861

4060

(1)流动资产小计

3103

3365

一、负债小计

3031

3070

其中:

存货物

2213

1732

流动负债

2930

2948

产成品

1100

925

长期负债

101

122

(2)固定资产小计

668

618

二、所有者权益小计

830

990

固定资产原值

1399

1454

实收资本金

717

897

累计折旧

731

836

资本公积金

62

37

其中当年折旧

76

85

盈余公积金

19

25

固定资产净值

668

618

未分配利润

32

31

(3)无形资产

90

77

(2)损益及分配表:

器件单位:

万元

项目

金额

项目

金额

主营业务收入

3025

财务费用(利息)

122

主营业务成本

2170

营业利润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40

补贴收入

2

主营业务利润

投资收益

5

其他业务收入

195

营业外收入

34

其他业务成本及费用

135

营业外支出

20

其他业务利润

利润总额

营业费用

35

应交所得税

24

管理费用

312

税后利润

要求:

计算上述空格内指标值

第七章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1、某建设项目资料如下:

(1)建筑工程完成建筑面积4250平方米,当时预算价格为900元/平方米,后因价差量的产生,经双方协商征得建行同意拨款,每平方米增加30元。

(2)外购机电设备、工具、器具共150万元,均已安装完毕。

(3)该工程项目间接费率为25%,计划利税率为22%。

试计算该项目工程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2、某一建筑工程全部预算造价4850万元,分三个部位,各部位占全部工程的工作量,甲部位占20%,乙部位占45%,丙部位占35%。

经过一阶段的建设,到某月底各部位进度工作量完成如下,甲部位占100%,乙部位占80%,丙部位占20%,试计算至某月底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多少?

其他补充习题

1、某地区有下列资料:

(1)农业总产值为100亿元,中间投入40亿元;

(2)工业总产值为380亿元,中间投入260亿元;

(3)建筑业总产值为160亿元,中间投入92亿元;

(4)运输邮电业总产值为110亿元,中间投入70亿元;

(5)批发零售、餐饮业总产值为100亿元,中间投入55亿元;

(6)其他盈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90亿元,中间投入30亿元;

(7)非盈利性服务业经常性费用支出33亿元,固定资产价值100亿元,虚拟折旧费按固定资产价值的5%计算;

(8)全地区劳动者报酬总额为325亿元,生产税收入110亿元,生产补贴为70亿元,固定资产损耗为38亿元,营业盈余为28亿元;

要求:

计算该地区(分别用生产法和收入法)的生产总值(GDP)。

2、某建筑施工企业当年承揽的建筑工程500万元,装饰装修工程100万元,设备购置与安装工程350万元(其中设备购置费310万元),房屋维修工程50万元。

其中8月份当月实际完成建筑工程的30%,装饰装修工程的20%,设备安装工程的50%,房屋维修工程的20%,出售自制预制构件收入10万元,各项工程的间接费率3%、计划利润率5%、税率7%。

计算该企业8月份总产出。

3、某火电厂2007年末的煤炭库存情况如下:

(1)分库存放煤炭50万吨;

(2)第一车间领取的3万吨煤炭尚未进入第一道生产工序;

(3)已拨给外单位委托加工的煤炭6万吨;

(4)从外单位借入并已入库的煤炭5万吨;

(5)已运达本企业尚未入库的煤炭4万吨;

(6)代外单位保管的煤炭7万吨;

(7)清点盘库查出的账外煤炭1万吨;

(8)已查证丢失的煤炭1万吨;

(9)可回收利用的废旧煤炭1万吨;

(10)不属于正常周转的超储积压煤炭2万吨。

根据以上所给资料,计算该火电厂2007年煤炭的年末库存量。

4、某企业三种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及产量资料如下:

产品

名称

计量

单位

单位产品成本(元)

产量

基期

报告期

基期

报告期

340

330

50

60

170

176

60

60

80

80

160

200

试计算三种产品的总成本指数、成本总指数、产量总指数,并分析由于单位产品成本和产量变动对产品总成本的影响。

5、某企业工人日产量如下:

日产量分组(件)

工人数

日产量分组(件)

工人数

50-60

8

90-100

15

60-70

12

100-110

18

70-80

13

110-120

22

80-90

14

120-130

10

合计

112

请问:

(1)上述变量数列属于哪一种变量数列?

(2)指出上表中的变量、变量值、上限、下限、次数。

(3)计算组距、组中值和频率。

6、某厂某年各时点上人数如下表(单位:

人):

时点

1月初

1月底

2月底

3月底

4月底

5月底

6月底

7月底

8月底

9月底

10月底

11月底

12月底

人数

60

62

64

65

70

68

72

74

74

78

79

78

80

试计算该厂8月份的平均人数、第一季度平均人数和全年平均人数(列出计算过程)

7、某公司2003年8月6日成立,从业人员25人。

8月8日聘用在校大学生5人,从事技术开发活动;8月16日招聘设计人员4人,其中兼职人员2人;8月30日解聘4人,其中在校大学生2人;至年底人员再无变化。

问该公司8月份的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为多少?

8、某企业2004年末资产负债资料如下:

固定资产原价2420万元,其中,生产经营用1500万元,累计折旧860万元,其中:

本年折旧120万元,资产总计3270万元,流动负债880万元,长期负债750万元,未发生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在建工程。

问该企业年末的固定资产净值为多少?

年末所有者权益为多少?

9、某企业共有三个车间,第一季度其原材料的使用情况如下:

(1)第一车间领取了20万元原材料,到3月底还有4万元未进入生产的第一道工序;

(2)第二车间已按图纸切割下料钢材16万元;

(3)第二车间使用第一车间生产的原材料10万元;

(4)第三车间使用了15万元的机电产品进行单机组装;

根据以上所给资料,计算该企业第一季度原材料的消费总值。

10、某一总公司下设A、B两家分公司,A、B两家公司员工一季度的月工资资料如下表,试分别计算A、B分公司各月及一季度的平均工资。

工资总额(元)

员工人数(人)

A公司

B公司

A公司

B公司

1月

40000

36000

40

30

2月

68035

45000

55

30

3月

45000

30000

20

15

合计

153035

111000

115

75

11、某厂甲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降低率为4%,实际成本降低率为6%;同时,计划规定该厂本年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10%,而实际提高了15%。

计算该厂甲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及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

12、某厂一生产组5名工人,日加工零件分别为17件、20件、22件、27件、24件,则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件数为多少?

13、计算某市农贸市场西红柿平均价格

市场名称

西红柿价格(元)

销售额(元)

销售量(斤)

A

1.6

1920

1200

B

1.8

1710

950

C

1.7

1700

1000

合计

14、根据下表的资料,计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

单位:

亿元

年份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国内生产总值(GDP)

78345.2

82067.5

89468.1

97314.8

105172.3

117251.9

国内生产总值逐期增长量

国内生产总值累计增长量

15、某企业1999-2004年的工业总产值资料如下表所示

单位:

万元

年份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工业总产值

200

240

累计增长量

31

62

环比发展速度

110%

105%

要求:

1)利用指标间的关系补齐表中所缺数字;

2)计算该企业1999-2004年期间工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量及年平均增长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