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电子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37977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电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科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电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科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电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科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电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科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电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电子教案.docx

《科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电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电子教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电子教案.docx

科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电子教案

教案周节:

1—1--1

课题

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过程与方法:

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重、难点

解释静电现象

教具准备

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等。

教学活动过程:

一、体验静电现象

1、引入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

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

教师演示:

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

----头发飘起来了。

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

----出示课题: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体验静电现象

小组实验:

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

发现了什么?

----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

二、认识电荷

1、不一样的电荷

小结:

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的现象类似,同一种电荷(都是正电荷或都是负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一正电荷和一负电荷)互相吸引。

2、让电荷流动起来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正静电。

带静电的物体中的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

要形成电流就必须使电荷流动起来,需要具备动力,需要形成电路。

三、总结:

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设计意图:

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板书设计: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静电现象:

正电荷、负电荷

电荷能流动起来

教学反思

教案周节:

1—2--2

课题

1.2点亮小灯泡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过程与方法:

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重、难点

正确连接电路

教具准备

小灯泡、1.5v的干电池、导线、实验记录单等。

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入

当我们闭合家里的开关,电灯就会亮起来。

电灯为什么会亮呢?

考虑过这样的问题吗?

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小灯泡吧!

二、认识小灯泡等的结构

1、小灯泡的构造

1)小灯泡大家都看到过吧?

你能画一画印象中的小灯泡吗?

要求划出小灯泡的内部构造观察小灯泡。

2)每组一个灯泡,观察小灯泡的各部分结构。

3)交流观察结果,并对自己画的小灯泡作出修正。

4)猜猜电流是怎么从小灯泡内部通过的?

用手指画一画。

2、观察导线、电池,说说导线和电池的结构

三、让小灯泡发光

1、点亮小灯泡

1)小组活动----连接这些实验器材,想办法使小灯泡亮起来,用手比划说说电流是怎么流动的?

并做好记录,用箭头画出流动的方向。

2)组织学生汇报:

连接好的小组上台展示,并说说电是怎么流动的?

它的方向是怎样的?

没有连接好的也上台展示,与全班同学一起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渗透短路、断路等知识。

2、尝试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

3、出示实物图,分析哪个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

四、安全教育

我们在课堂上使用的都是电池,电压较小,不伤及到生命,而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的、致人死亡的点,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尤其要注意。

五、总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设计意图:

1、连接简单电路。

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板书设计:

2.点亮小灯泡

小灯泡导线电池

教学反思

教案周节:

2—1--3

课题

1.3简单电路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过程与方法:

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

重、难点

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教具准备

每小组小灯座2个、电池盒1个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连接比赛:

每组一节干电池、一根导线和一个小灯泡,把小灯泡点亮。

2、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二、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学会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

1、教师逐个出示小灯座、电池盒,让学生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

2、讨论:

这两个工具是干什么用的?

怎么使用?

3、请一生演示电池盒和小灯座的安装,教师可以做如下提示:

(1)安装电池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小灯泡是怎么装到小灯座上的?

(3)导线怎么连?

(指出弹簧接线头的最佳连接方法)

4、学生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5、请一组学生展示他们的连接实物图,教师介绍用简单的符号画电路图的方法。

三、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1、再提供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3根导线,让学生尝试怎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2、学生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进行各种尝试,当尝试成功后,再去尝试其他的连接方法。

3、教师提醒学生将各种方法的电路图画出来,以便交流。

4、根据各小组电路的连接情况,再发给每个小组一节电池和一个电池盒,探究两节电池在电路中的连接方法,并画出电路图。

5、实验结束,小组汇报,互动交流。

四、活动延伸:

1、挑战:

我们能连接更多的小灯泡和电池,让它们同时亮起来吗?

2、讨论他们的想法,使学生对电路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发展。

五、总结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设计意图:

1、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2、观察、描述和记录有关的实验现象。

3、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板书设计:

3、简单电路

电池导线用电器(电池盒和小灯座)

连接方法

点亮小灯泡

教学反思

教案周节:

2—2--4

课题

1.4电路出故障了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通道)。

过程与方法:

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故障。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精神。

重、难点

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故障。

教具准备

每组2-3个小灯泡、导线若干、电池、电池盒、小灯座等。

【教学过程】

一、观察导入:

1、出示一个能使小灯泡发光的串联电路,让学生画出简单的电路图,并说一说电流是怎样流动的。

2、说明:

小灯泡发光是因为在这个电路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回路。

(板书:

回路)

3、提供一个出了故障的电路,并提出问题:

小灯泡为什么不亮了?

引出下面的探究活动

二、什么地方出故障了?

1、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检查连接的方法,结合前面的学习,排除连接方法上的问题。

2、引出新的问题:

为什么连接方法正确而小灯泡却不亮呢?

引导学生来整理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各种原因。

三、做个电路检测器:

1、讨论,用什么办法来检测有故障的电路?

2、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按教科书中的提示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3、做好电路检测器后,试试灵不灵。

4、根据教材10面的插图讲解检测电路和检测电路中各个部分(小灯泡、导线)的方法。

5、制定检测计划。

提醒学生用电路检测器查找故障产生的原因,要边检查边做记录;最后数一数电路中一共有几个地方出故障了。

6、利用排除法进行测试,找出故障的原因,要让学生再试一次,使小灯泡重新亮起来。

分组汇报。

7、强调安全事项。

电路检测器只能在实验室里检测简单电路,不能用来检测220V的电路。

8、拓展:

还有其他方法查找电路中的故障吗?

四、总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设计意图:

1、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

2、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故障。

3、培养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精神。

板书设计:

4、电路出故障了

回路

故障电流中断

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

1.小灯泡坏了;

2.灯座松了,没有连上;

3、

4、

电路检测器

教学反思

教案周节:

3—1—5

课题

1.5导体与绝缘体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导体;有的物质不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绝缘体

过程与方法:

实施有关检测的必要步骤,并整理实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井然有序的实验操作习惯和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是很重要的。

重、难点

根据任务要求制定一个小组的研究计划,并完成设想的计划。

教具准备

木片、塑料片、陶瓷、纸板、橡皮、布、丝绸等。

【教学过程】

一、观察导入:

1、观察简单的电路连接,说说电流在电路中是怎么流的。

2、讨论将电路中的导线剪断,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3、讲授:

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做导体;像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做绝缘体。

(板书:

导体、绝缘体)

二、检测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1、提问:

怎样检测一块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呢?

2、预测橡皮能否通过电流使小灯泡发光,并做好记录。

3、使“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检验小灯泡是否发光。

4、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的两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5、重复检测一次,并将检测时小灯泡“亮”或“不亮”的情况记录下来。

6、得出结论:

橡皮是绝缘体。

三、检测20种物体的导电性:

1、在材料盘中为学生提供20种供检测的材料,一张“我们的检测记录”表。

2、在检测前,要求学生对每一种物体是否可以使小灯泡发亮做出预测,然后进行尝试实验,并做好检测记录。

3、待所有的检测都完成后,各组整理分析检测的结果。

4、表达与交流:

哪些物体能使小灯泡发亮,哪些物体不能使小灯泡发亮。

5、在观察的基础上对20种物体进行分类,并从分类中发现一定的规律,由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做出自己的描述。

四、讨论教室电器设备的绝缘措施和进行安全用电教育。

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哪些设施是绝缘体做的,哪些是导体做的。

五、总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设计意图:

1、根据任务要求制定一个小组的研究计划,并完成设想的计划。

2、实施有关检测的必要步骤,并整理实验记录。

3、认识到井然有序的实验操作习惯和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是很重要的。

板书设计:

5.导体与绝缘体

导体导电性

绝缘体

安全用电

教学反思

教案周节:

3—2—6

课题

1.6做个小开关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开关可以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

过程与方法:

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重、难点

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教具准备

一只手电筒和相应的干电池、图钉两个、曲别针一个等。

【教学过程】

一、观察手电筒:

1、观察组成手电筒的各种材料。

2、观察手电筒的构造。

3、观察手电筒的开关。

二、做个小开关:

1、给每一组一个断开的电路,讨论怎样设计一个开关。

重点讨论:

用什么材料来做,怎样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

2、利用身边的材料,讨论并设计制作一个小开关,然后在全班展示交流。

3、利用每组准备好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能交叉控制红绿灯的电路。

推测一下,什么时候红灯亮,什么时候绿灯亮。

(活动目的:

用一个开关来控制红绿灯的亮与灭。

4、如果要在红灯变绿灯、绿灯变红灯的中间亮起一盏黄灯的话,应该怎么办?

(方法:

在一个开关控制两个电路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电路,用一个开关控制三个电路。

5、交流汇报:

(1)在小组活动中发现了哪些问题?

(2)解决了哪些问题?

(3)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4)一共运用了几种小开关的制作方法?

(5)自己设计的红绿灯是怎样控制的,和生活中的红绿灯有什么区别?

三、延伸与拓展:

1、介绍几种不同的开关,如遥控开关、拉线开关、闸式开关、活动开关等。

2、布置学生课后调查家里用电器的开关是什么样的,这些开关是怎样控制电路的。

四、总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设计意图:

1、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2、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板书设计:

6、做个小开关

开关连接或断开电路

导体绝缘体

做个小开关

控制红绿灯

遥控开关、拉线开关、闸式开关、活动开关等

教学反思

教案周节:

4—1—7

课题

1.7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的电路。

过程与方法:

用电路检测器检验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情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勇于挑战、缤密推断的态度。

乐于交流自己的观点。

重、难点

能运用串联和并联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电路

教具准备

一个电路检测器、两个四个接线头的盒子等。

【教学过程】

一、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活动一:

关于第一个接线盒的研究

1、发给每组一个接线盒,观察接线盒外面的四个接线头及对应的数字标号

2、打开盒盖,看到1号和3号接线头在盒子的里面是用导线连接在一起的。

3、盖上盒盖,讨论:

如何用电路检测器检验出哪两个接线头之间是通路?

哪两个接线头之间是断路?

4、用电路检测器实际检测,看看检测结果是不是和前面观察到的一样。

活动二:

检测、推测第二个接线盒内导线的连接情况

1、发给每组另外一个接线盒,说明盒子上面的四个接线头在盒子里面是有导线连接的。

不打开盒子,直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验,能知道哪两个接线头之间是通路吗?

2、打开接线盒,让学生看看里面到底是怎样连接的。

二、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

活动一:

电池的两种不同连接方法

1、发给每组两节电池、两个电池盒、一个小灯泡、一个灯座和四根导线,要求学生用这些材料组装不同的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看看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2、学生汇报后,教师作适当讲解。

活动二:

小灯泡的两种不同连接方法

1、发给学生两个小灯泡、两个小灯座、一节电池、一个电池盒和四根导线,要求学生用这些材料组装不同的电路,让小灯泡都亮起来。

看看能有几种方法。

2、学生汇报后,教师作适当讲解。

三、拓展活动:

看谁的设计最有特色

四、总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设计意图:

1、用电路检测器检验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情况。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连接电路,并在反复观察和实验中发现不同连接方式的特点。

板书设计:

7、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通路断路

里面是怎样连接的(电路检测器)

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教学反思

教案周节:

4—2—8

课题

2.1油菜花开了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植物的花在形成果实的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解剖油菜花并观察油菜花的各部分的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获得亲近自然的情感体验,产生探究各种各样的花的浓厚兴趣。

重、难点

学习使用解剖的方法观察油菜花的各部分特征。

教具准备

油菜花变化过程的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单元概述:

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非常有趣的《新的生命》单元。

本单元共有7课,我们要一起来研究植物和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

请一位同学朗读单元导语:

“春天……”

出示开花的油菜植株。

这是什么植物?

同学们平时认真地观察过花吗?

让我们一起进入花的世界吧!

板书课题:

油菜花开了

二、探究过程

1、观察一棵油菜。

(1)请同学们说说油菜长得怎么样?

区分油菜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2)油菜和凤仙花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这样的植物叫绿色开花植物﹙板书﹚,它们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构成。

(3)请同学再说出几种绿色开花植物。

2、观察一朵油菜花。

(1)观察:

从油菜上摘一朵油菜花。

用放大镜观察一朵油菜花。

在小组里描述所观察到的这朵油菜花。

注意萼、瓣、蕊的读音。

3、观察一棵油菜的花。

(1)一棵油菜上的花是同时开放的吗?

(2)数数一棵油菜上有几朵花?

几个花蕾?

画油菜花变成油菜荚的变化顺序图。

三、小结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植物的花在形成果实的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四、布置课外活动作业:

采集各种各样的花,下节课带来。

五、总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设计意图:

1、解剖油菜花并观察油菜花的各部分的特征;

2、观察一株油菜上花的变化过程并用画图的方式记录油菜花变成油菜荚的过程。

板书设计:

1、油菜花开了

根、茎、叶、

花、果实、种子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教学反思

教案周节:

5—1—9

课题

2.2各种各样的花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在花的各部分构造中,雄蕊和雌蕊与形成果实和种子有关。

过程与方法:

以报告会的形式表述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形成自觉珍爱生命、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有继续探究花的浓厚兴趣。

重、难点

分辨完全花和不完全花。

教具准备

完全花和不完全花、雌花和雄花、单性花和两性花、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回顾: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油菜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个部分组成的。

问题:

其他的花和油菜花一样吗?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各种各样的花。

二、探究过程

1、花的专题观察。

(1)小组讨论,确定研究专题,制定研究方案。

(2)交流:

准备研究的内容;怎样研究;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

(3)供参考的研究专题:

校园里花的种类;各种花的花瓣数量;各种花的萼片研究;花的大小;雄蕊和雌蕊;统计花的颜色;花的香臭等。

(4)研究的方法:

数一数、统计、测量等。

(5)成果展现:

表格、图示、文字小结等。

(6)讨论观察研究的注意事项:

不采摘,不损伤花朵。

2、“花的观察”报告会。

3、认识完全花与不完全花

(1)观察比较完全花和不完全花,说说他们在构造上由哪些不同?

不完全花有的少萼片,有的少花瓣(如马蹄莲),有的少雄蕊或雌蕊。

(2)阅读课文,了解不完全花与完全花、雌花与雄花、单性花与两性花。

(3)判断:

观察南瓜的两种花有什么不同,分别属于哪一类?

观察其他的花,判断属于哪一类?

(4)推测:

南瓜的雄花和雌花会怎样变化呢?

4、交流与小结

(1)通过学习,知道了花的哪些秘密?

(2)在生活中寻找完全花和不完全花,观察花的变化过程。

三、总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设计意图:

1、根据提示完成花的专题研究,能区分花的相同和不同,能将研究结果以表格形式呈现出来。

2、以报告会的形式表述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2各种各样的花

不完全花与完全花

单性花与两性花

教学反思

教案周节:

5—2—10

课题

2.3花、果实和种子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果实和种子是植物开花传粉受精以后形成的。

过程与方法:

按一定顺序对雄蕊和雌蕊这样更细小的结构进行专题观察。

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探究花的奥秘的欲望。

乐于尝试应用学到的科学知识。

重、难点

观察花的雄蕊和雌蕊。

教具准备

植物传粉、受精的课件或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观察了油菜花,还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花,知道许多植物会开花、结果。

开花与结果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测。

(出示:

油菜花的雄蕊和雌蕊)我们还是仔细地观察一下油菜花的雄蕊和雌蕊吧!

二、探究过程

1、观察花的雄蕊和雌蕊。

(1)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更好地观察雄蕊和雌蕊呢?

放大镜。

(2)教师在展示台上演示观察过程,学生归纳研究方法。

思考:

雄蕊和雌蕊的这些构造特点与它繁殖后代的功能有什么联系?

(3)学生分组观察、轻声讨论。

(4)全班交流汇报。

(5)教师根据学生发言,适时展示蜜蜂传播花粉图和花的受精示意图或有关课件。

(6)指导阅读课文P28:

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

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

提问:

你还看到过其他昆虫传播花粉的现象吗?

植物还依靠哪些力量传播花粉?

2、观察油菜的果实和种子

(1)发放油菜的果实。

观察油菜的果实并按生长变化的顺序排列。

(2)小心剥开一个快要成熟的油菜的果实,观察油菜种子是怎样排列的?

数数果荚里有多少粒种子?

(3)全班交流汇报。

比较各组的数据与发现。

三、总结拓展

雄蕊和雌蕊的结构。

四、总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设计意图:

1、进一步发展比较事物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能力。

2、按一定顺序对雄蕊和雌蕊这样更细小的结构进行专题观察。

 

板书设计:

3、花、果实和种子

雄蕊(花丝和花药)

雌蕊(子房、花柱和柱头)

受精结果

教学反思

教案周节:

6—1--11

课题

2.4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植物传播种子有不同的方式,都是为了能将种子散布得更广,有利于繁殖后代。

过程与方法:

利用测量、实验等方式寻找证据验证推测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发展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

重、难点

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

油菜、鬼针草、蒲公英、番茄的果实和种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回忆:

在种植凤仙花的过程中,你发现凤仙花果实成熟后,种子怎样传播出去的?

板书课题: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二、探究过程

1、观察油菜散播种子的方式(分组观察)

(1)观察成熟的油菜果荚。

外壳有什么特点?

(2)轻捏油菜果荚,你发现了什么?

与凤仙花比较,推测一下:

你觉得油菜的种子是怎样散播到远处的?

(3)油菜种子的结构特点:

质量轻。

(4)油菜果荚的结构特点:

干裂。

2、其他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

(1)鬼针草种子的传播。

回忆:

上山时裤脚经常会粘上什么?

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2)番茄种子的传播。

(3)观察随风飞行的蒲公英种子

(4)教师演示:

在水中漂浮的椰果。

3、你还知道哪些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

4、阅读教材。

三、总结。

水流传播弹射传播风力传播动物传播

四、质疑讨论。

种子成熟后,不散播到远处,都掉落在植物近旁,会产生怎样的情况?

五、布置课外活动作业

收集有关植物散播种子的资料。

六、总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设计意图:

 

1、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假设。

2、利用测量、实验等方式寻找证据验证推测的过程。

 

板书设计:

 4、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水流传播

弹射传播

风力传播

动物传播

教学反思

教案周节:

6—2--12

课题

2.5种子的萌发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植物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

过程与方法:

运用感官和工具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探究种子奥妙的兴趣,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