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和维修专业建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36700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应用和维修专业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计算机应用和维修专业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计算机应用和维修专业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计算机应用和维修专业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计算机应用和维修专业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应用和维修专业建设.docx

《计算机应用和维修专业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应用和维修专业建设.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应用和维修专业建设.docx

计算机应用和维修专业建设

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基础

一、专业建设基础

计算机应用专业是我校首批开办的专业,也是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

于1997年获批成立,至2012年,已连续招收15届学生,毕业生达8000多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98%,就业对口率达80.4%。

计算机应用专业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不断探索中职生的人才培养模式。

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角度出发,不断进行调整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突显“中等职业技术“的教育特点,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的实用型人才。

1、实验实训基础扎实

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现有计算机网络教学室2个,计算机应用教学室6个,计算机组装维修室2个,多媒体教室6个,其它仪器设备20余台,并建有上海达丰公司、昌硕电子、苏州达方电子等几个校外实训基地。

2、师资队伍结构合理

计算机专业教师共40名(国家骨干教师5名),其中专职专任计算机教师33名,占82.5%;外聘专业教师7名,占17.5%;本科学历教师28人,占70%;“双师型”教师18名,占45%;外聘7名教师均为高级职称;专职教师高级程序员3名、高级程序员1名、程序员4名、数据库工程师2名、高级图形设计师1名、图形设计师2名;同时有计算机实习指导教师10名,全部为专科以上学历,有中级以上专业技能证。

2008年立项选拔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4名。

3、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自从1997年开设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以来,始终坚持学以致用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动手给力。

为满足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在2001年,我校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启用模块化的教学模式和四结合的学习模式。

通过对以往教学的研究和总结,我们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组合。

将课程分为多个模块并制定出阶段达标计划,一模块一考核。

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从学生学习电脑的步骤入手,从理论讲解、操作演示、强化练习、归纳总结、实战应用等五个方面全方位指导,注重“教”、“学”、“练”、“用”四结合,尤其是在“练”与“用”上,通过大量的上机操作,进行仿真型的项目实践,再加上指导教师的强化训练,使学生们能够熟练的掌握实用的工作技能。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已经有了一套较为科学的教学模式。

计算机应用与维修已形成品牌专业,毕业生具有技能型人才的基本素质。

我们先后编写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动画设计教程》等多本教材。

本专业实行双证书制度,学生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素养,获职业资格证达98%以上。

学生从2003起每年都参加山西省计算机技能大赛,并多次获奖。

2007年张丽君同学获山西省计算机技能大赛个人第三名。

虽然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在教学上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运行机制有等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还需要进一步适应市场的要求等。

在今后的建设中,将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进一步优化教师团队结构,整合教学资源,使我校的计算机应用专业充分发挥引领、示范和辐射的作用。

二、专业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创品牌,以就业为导向,以成才为目标。

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确立鲜明的办学特色,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重视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及就业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力争将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成教育理念先进,人才培养模式先进,专业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的示范专业,面向社会大力开展各种职业培训,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把我校办成优秀的计算机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

(二)具体目标

1、实验实训中心建设

与IT行业的企业紧密联系,加强校企合作,共建集教学、培训、技术创新等我功能于一体的计算机实验实训中心,使其具有真实的职业环境、完善的功能、开放式的管理。

增建3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

最终使校内实验实训室总数达到10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总数达到8个。

2、师资队伍建设

经过3—5年的努力建成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实践动手强,理论水平高,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届时专任教师38人,其中有28名专业带头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80%以上,同时聘请7名IT行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建成“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3、教学资源建设

针对计算机应用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编写1套适合我校教学的特色教材。

结合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建设包括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等在内的共享性的专业教学资源库。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编写适合中专学生的特色校本教材。

4、人才培养方案建设

克服人才培养工作中的盲目性、随意性和片面性,根据职业岗位、能力、态度特点,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建立与企业需要相吻合,与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课程教材体系,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5、教学改革

推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教学模式,按照市场需求化原则修订教学计划,使之能体现职业教育培养规律、适合计算机类岗位人才需求。

在教学计划中,增强实践训练,从实用性、技巧性入手,初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订和完善。

以课程建设带动专业建设,争取三年内重点建设3门体现专业核心岗位技能要求,突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综合性核心课程,建设两门校级精品课程。

6、专业群建设

建设以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为龙头的专业群,扩展包括多媒体制作、动漫设计与游戏、平面广告设计等相关专业,实现专业群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师资、基地等资源的共享,以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先进的专业建设理念引领群内专业的建设,为群内专业起典型示范作用,从而带动专业群整体水平的提升。

三、专业建设内容

(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创新“2+1”行业订单人才培养模式

立足校企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促进校企文化结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形成“订单式,预就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安排上,实施“2+1”、“三段式”教学,学生入校后的前两学年主要在校内学习和实训,完成基本理论和技能学习任务,第3学年选择参与人才订单培养、创业和企业顶岗实习等。

第1学年教学内容主要侧重基础理论和基础技能;第2学年主要侧重专业核心技能;第三学年主要侧重岗位综合技能。

第2~4学期,每学期组织一个月的生产性实训。

第5学期先进行1个月的岗前职业拓展课程培训,保证学生顺利上岗进行毕业顶岗实习,促进就业。

2、实施“课岗融合,做学合一”的教学模式

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出发点,通过信息技术营造虚实一体的实践教学系统平台,营造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和行为引导法、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法等教学方法,进行启发式、互动式和网络探究性学习,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深化课程改革,课程内容体现工学结合“深度融合”。

(二)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

通过学校整体规划,充分调动全校力量,辅之必要的行政手段,转变教师观念,全面推进教学改革,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依托行业、企业专家组建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专业教师一起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并以此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建构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

坚持职业导向教学理念,构建行动导向教学体系。

围绕行业标准和职业活动设计和开发课程,加大模块教学的力度,全面推广项目教学、仿真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形成行之有效的的新的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建立科学、实用的能力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1、课程体系资源建设

(1)加大主干课程和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度,明确课程负责人,依靠专业教师与合作企业技术专家,共同开发紧张形势和校本教材,分级建设,逐级落实,责任到人。

(2)建立与职业考试、人才培养规格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以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充分考虑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现状,培养实用性人才。

(3)完善课程教学基本建设。

有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体现改革、反映教学规律的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考试大纲;有一套适应教学大纲要求、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有满足课程教学需要的实训室;有科学、规范、严格的考核制度。

考核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考核方法适合本课程性质特点,考核结果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命题有较高的可信度、实效度和层次梯度,并建有题库(或卷库)。

(4)开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方法和手段。

有一套符合课程教学规律,能反映课程教学特色,体现职业活动导向、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和理论。

基础和专业课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启迪学生思考,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有较为完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2、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开展精品课程建设与评选工作,制订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大力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形成一批能反映我校办学特色和教学水平的各级各类精品课程。

3年内完成2-3门校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3、特色教材建设

创造条件积极动员和支持教师参加国家、省部级教材编写工作,结合我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和课程建设规划,争取在3年内完成《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综合实训》、《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技术》、《图文混排实训案例》、《动漫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等教材的编写工作。

4、教学课件建设

计算机及应用教学课件建设的目标是提供多媒体教学的资源,以及专业前沿、行业发展的相关信息,以专业教学软件和电子教学资料为主,建立计算机及应用教学、研究的共享平台,开发系列课程教材及课件,建设专业共享资源库与自主学习平台。

建立专业网站,自主开发5门共享网络课程。

建设共享专业资料,包括电子课件、电子教案、试题库、电子教材,并完善网上答疑、互动等功能。

(三)师资队伍建设

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中坚,培养、聘请与引进相结合,打造一支教育理念先进、专业理论知识扎实、教学水平高、实践教学能力强、具备行业工作经历、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

对现有教师采取“走出去、引进来”方式多种形式进行专业教学水平提升。

如:

参加全国骨干教师培训、省级骨干教师培训、高校进修学习、引进IT专家讲学等。

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实习实践,积累工作经验,加强与企业合作;鼓励教师不断学习,自我提高。

1、培养专业带头人

在现有教师中选拔1-2名高级职称的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选派到山东、上海、广东等地考察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业务水平;要使专业带头人不但理论扎实,实践教学能力突出,还能熟悉本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准确地把握专业发展方向,组织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等工作。

2、培养骨干教师

在现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中重点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和5名骨干教师,培养方式包括学历提升、国内高校和行业培训进修、获得职业(技术)资格证书、下企业锻炼、与行业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等。

使这些教师熟悉IT行业最新动态,能够把握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等工作。

计算机机应用与维修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姓名

职称

现状

培养规划

主讲实训课程

讲师

教学能手

专业带头人

图形与图像处理、计算机应用

讲师

教学能手

骨干教师

网页设计与制作、计算机应用

讲师

教学能手

骨干教师

VB程序设计、数据库

讲师

教学能手

骨干教师

网页设计与制作

讲师

教学能手

骨干教师

数据库系统,计算机应用基础

3、培养“双师”型教师

重点培养25名双师素质教师,使专任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比例达到80%,并重点实施“一师双岗”的下企业锻炼模式。

通过各种奖励措施,鼓励教师考取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

从企业中引进技术人员,加快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4、教学能手的培养

主要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通过“传、帮、带”,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鼓励青年教师参加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教研和科研项目;青年教师平均每年有1个月的时间下企业锻炼;鼓励青年教师提升学历,参加国内高校和行业培训进修,必须最少获得一种职业(技术)资格证书。

通过多种措施,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骨干教师。

计算机机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能手培养计划

姓名

职称

现状

培养规划

主讲实训课程

助讲

教师

教学能手

图形与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

助讲

教师

教学能手

计算机应用基础、多媒体技术

助讲

教师

教学能手

VB程序设计、网络技术

助讲

教师

教学能手

图形与图像处理、网页设计制作

助讲

教师

教学能手

图形与图像处理、网页设计制作

助讲

教师

教学能手

VB程序设计、网络技术

助讲

教师

教学能手

VB程序设计、数据库

助讲

教师

教学能手

组装与维修技术、网络技术

助讲

教师

教学能手

组装与维修技术、网络技术

助讲

教师

教学能手

计算机应用基础、多媒体技术

5、建设兼职教师队伍

加强兼职教师团队建设,改善双师团队结构。

从行业企业聘请1-2名具有IT项目实施经验,具有广泛社会资源,熟悉中等职业教育的高水平、高素质技术专家为专业带头人,协助组建“校企合作”联盟、落实顶岗实习;新聘不少于4名来自合作企业的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的比例达到4:

1,形成一支多层次和多样化的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

充分发挥兼职教师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四)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实验实训规划建设对于计算机专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本专业实验室基本可以满足计算机软、硬件和计算机网络相关课程的实践需要。

但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来看,还缺少高性能、高配置的图像图形处理、网络应用等设施设备,需要投入资金进行建设。

我们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在实验、实践方面加大力度:

1、校内实训基地

完善和拓展现有实训室装备和功能,实训室的规划满足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要求,再组建3个多媒体技术实训室、2个组装维护实验室、6个多媒体教室。

(1)、完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

新增硬件设备:

配置组装机器用散件30套;购买硬盘、主板维修专用工具30套;微机原理实验箱10套;打印机(针式、喷墨、激光)9台;扫描仪2台;耗材若干;维修工具包10套;维护软件;教师用机一台。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的主要功能有组装、维修、组网。

组装提供PC机的硬件识别、分拆、组装等实训操作,掌握PC机的组装技巧和方法,使每个学习者都能独立地组装一台完整的PC机。

维修通过对计算机主板、硬盘、显示器等主要设备的检测与维修,掌握硬件维修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组网用于练习做网线、连接局域网等实验。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改造完成后可以为社会提供各种培训业务,为万荣经济建设服务。

(2)新建3个多媒体技术实训室

新建具有真实工作场景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实训室2个,面积70平方米,配置1台教师用机、1台专用服务器和50台PC机;视频采集卡50套;数码摄像机2台;打印机、投影仪各一台。

主要完成图形图像处理、动画影视制作,以项目带动方式完成具有实用性的多媒体作品。

时可承接企业员工进修培训、教师培训和学习等,建成本地区水平较高,在行业同类中职学校中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的多媒体作品开发实训基地。

(3)新建10个多媒体教室

为10个教室安装多媒体教学设备,每个教室需配置1套多媒体教学系统。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完善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加强对计算机及应用师资的规范化培训,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在原有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根据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方向、就业岗位的要求,优先发展具有计算机网络和广告设计等有专业特色的见习实习基地,2013年底本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总数达到10家。

学生在实习过程在要加强管理,要求学生提交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实习指导教师提供实习指导记录、实习报告鉴定,企业提供实习鉴定,完善实习管理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