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doc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小组合作的思考
——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意义和价值已经被很多老师所接受。
但怎样摒弃形式主义,充分发挥合作交流的效应,仍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本文拟结合案例,谈点体会,以期得到专家和同行的指正。
一、是主动,还是被动?
[案例]《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学生被分为6人一小组,每人手上有6根小棒。
A教学:
师:
大家手上都有6根小棒。
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呢?
生动手操作。
师:
好!
把刚才操作的过程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B教学:
师:
大家手上都有一些小棒,试着按要求进行平均分操作。
要求是:
平均分成1份,2份,3份,4份,5份,6份,并且不能损坏小棒。
看那组最迅速。
学生开始分。
有的很快地分好,有的开始小声议论。
师:
有困难吗?
生1:
平均分成4份不好分。
生2:
平均分成5份也不好分。
师:
是啊!
有的多,有的少,不是平均分。
最好怎么办呢?
(生……)
师:
好!
同组内的小棒可以相互借调。
再试试看。
(生活动。
)
师:
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的4份是怎么平均分的?
学生是由于需要而主动地合作交流,还是被老师安排去合作交流,两种心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怎样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主动性?
我感觉有两点值得我们去关注:
1、让问题更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
数学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不能等同于日常随意性的谈话,它应具有一定的学习目标的指向性,是为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而进行的合作与交流。
因此,教学中要不断地让学生产生思维的困惑,让他们在思维的压力下,主动地想到与别人的合作与交流。
案例教学中,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只有1种分法,让他们交流什么呢?
只会不断地重复。
而要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5份,却是个伤脑筋的事。
老师建议重新调剂,怎样调剂呢?
小组成员之间必然要交流和合作。
特别是平均分成4份,需要另一个人全部拿出,或者有4人拿出一根,剩下一位同学拿出2根,其间的讨论一定会热烈。
“方便别人,也就方便了自己”,在这里不是很好地得到了体现吗?
!
2、以组间竞争促组内合作。
竞争和合作并不是一对相互排斥的概念,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可以通过竞争的机制去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即用外部的压力去促进内部的团结。
案例的B教学,引进了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这样就会促使小组成员之间主动地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而无须再由老师去安排合作,组织交流。
试想,在案例的B教学中,如果老师说的是“看哪位同学最快?
”,他们之间的合作交流状况将会如何呢?
所以在小组学习后全班交流的时候,老师关注的一定要是小组的整体意见而非个人。
评判也应以小组为单位。
二、是环节,还是方式?
[案例5]《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课始。
A教学:
师:
同学们,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
生:
是角。
师:
真好!
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呢?
生:
……
B教学:
师:
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研究角的有关知识。
我知道,几天前,每个小组都进行了有关角的资料的收集,并进行了一定的整理。
现在用你们喜爱的方式来交流一下,好吗?
各个小组代表开始交流。
一节课中究竟安排几次小组学习为宜呢?
我们经常这样讨论着。
细细分析这种讨论,它其实是把合作交流局限在教学环节之上。
试想,一节课都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又有何妨呢?
下节课再整理归纳就是了!
打破知识的分割,建立一种大的课程观和教学观,我们完全可以在课堂内探索更大时空的合作与交流。
同时,合作交流不能仅仅限于课内,学习小组不能是课内象集体,课外如“散兵”。
课外的合作交流,更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更能调动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让我们从整体着眼,从形成氛围和培养习惯入手,积极地将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变成一种师生不断“对话”与“协作”的过程,让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挥出它更大的效应。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
1、[案例描述]《带分数乘法》教学片断:
⒈学生根据应用题“草坪长5米,宽2米,求草坪的面积。
”列出算式:
5×2
⒉算式一出现,教师就立即组织四人小组交流算法。
其中一个组,在小组交流时,由于三位同学还没有想出方法,整个合作过程只好由一位同学讲了三种方法:
①(5+)×(2+)②5.8×2.5③×,其他同学拍手叫好而告终。
请你根据上述教学片断进行反思(主要从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层面分析)。
答:
以上现象是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时经常出现的一种问题。
就是没有处理好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的关系。
教师要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强调合作学习不是不要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应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基础,合作学习应是独立思考的补充和发挥。
多数学习能通过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组织合作学习。
而合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应远远超过独立学习的结果。
当然,宜独宜合,应和教学情景、学生实际结合,择善而用,才能日臻完美。
我们在设计学生合作学习时,能否认真的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学生在合作交流前,你让学生经历过独立思考吗?
学生在合作交流时,他们有充分的时空吗?
学生在合作交流时,有否进行明确的角色分工呢?
2、[案例描述]记得那是一节顺利而精彩的课,上课内容是“分数的意义”。
在课的结尾,教者没有安排学生围绕知识点去小结,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班里用分数表述一下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情绪。
令人难忘的是有一位学生在小组里的表述:
“我把整节课的学习情绪看成单位‘1’,高兴的占了3份,即3/4高兴,遗憾的占了一份,即1/4遗憾。
因为面对这么多的老师听课,我们班的同学一个个都正确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展示了我们班的风采,为班级争了光,我为我们班而自豪,感到十分高兴。
我之所以遗憾,是因为整堂课我一直认真思考,积极举手,许多问题又不难,但老师没有给我一次机会,我感到很遗憾……”
下课后我找到这位同学了解情况:
问:
小朋友,你知道老师为什么没让你发言吗?
答:
老师有可能没有看到我举手,也有可能怕我回答不准确吧,因为数学这门课我学得不太好。
问:
平时课堂上,老师都叫哪些同学发言呢?
答:
差不多都是成绩较好的同学。
[案例反思](可以从面向全体的角度分析):
答:
这是我们数学课堂中存在的普遍想象,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来面向全体学生呢?
只有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体,才有可能真正面向全体,这样的道理已经很难在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得以落实。
我们想,我们可以采用开展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的个人想法在小组内得到展示,在小组内得到表现。
…
“5的加法”新授课。
教材是这样编写的:
教材编写的意图是:
渗透算法多样化的理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那么老师又是怎样理解使用教材的呢?
师:
算出一共5只,是用什么方法算?
生1:
4+1=5。
生2:
4和1组成5。
师:
为什么用加法?
生:
(无人举手)
师:
昨天学习加法,把两个数合起来,用加法。
现在,要把4只和1只合起来,所以该用——加法。
师:
算式4+1=5中的4、1、5表示什么?
生:
(略)
师:
5只鸟,可能用什么方法算出来?
生:
(脱口而出)用加法。
(教师想要的方法没出来,于是教师要求学生讨论)
师:
请四人小组讨论。
生:
(学生讨论)
师:
谁来汇报“5只鸟,可能用什么方法算出来?
”
生1:
用加法。
生2:
想组成分解。
(这时教材上列举的三种方法,学生只想到“组成”这一种。
于是,教师继续引导)
师:
有不同的想法吗?
你是怎么想的?
生3:
心里想的。
生4:
5-0=5(这时,学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师:
请你说一说怎样想出等于5?
生5:
4和1组成5。
生6:
跟他一样是心里想的。
(学生仍然想不出“数数”的方法,这时教师干脆直截了当地“导”)
师:
在心里怎样算?
先数几?
生7:
先数4。
师:
再数几?
生7:
再数5。
(至此,“用数数的方法来计算4+1=?
”终于出来了)
【评析】为了启发学生说出数数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用了十几分钟。
在这当中学生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为什么不会想到数数的方法?
实际上城市的一年级新生几乎100%接受幼儿园教育。
目前,许多幼儿园都在教学10以内加减法,而且为了更好地与小学“接轨”,他们教孩子用想组成分解的方法来计算加减法,还让学生天天练习。
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幼儿园期间对10以内的加减法已达到了提取事实的阶段(即脱口而出的程度),早已超越用数数得到计算结果的阶段。
也就是说学生经验中早就淡忘了数数的方法,所以学生想不到数数的方法也就成其自然了。
教师用这么长的时间想达到什么目的呢?
为什么千方百计地非要学生说出用数数的方法计算“4+1=?
”呢?
因为这种方法教材上出现了。
有些教师以为教材提倡算法多样化,就必须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每一种方法。
这说明教师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尚未理解,仍然是“以教材为本”、“以教案为本”。
学生在这十几分钟里知识无增,认知水平降低,只有失败的体验。
这样的教学,无论是从教学目标的哪个维度来衡量,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反而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课改的基本理念是:
教育要以人为本,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要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关注发展。
而要体现这个基本理念,非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可。
那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在“五个字”(调、改、增、组、挖)上下功夫。
调:
调整认知目标,调整教学内容,调整练习题;改:
改变情境(问题情境、游戏情境、活动情境……)、改变例题、习题;增:
增加让学生探索创造的活动;组:
重组教学内容;挖:
挖掘教材中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
像前面举的这个例子,当学生列式计算之后,教师可让学生说一说:
“4+1=5,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能想出几种就几种,勿强求。
接着教师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
笑笑也在学习5以内的加法,可2+3=?
他给忘了,你能帮他想办法算出这题的得数吗?
然后可设计游戏和一些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练习。
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哪些事可以用5的加法来表示?
……如果班级学生的基础较好,可以把5以内的加减法合在一起上,甚至也可以不教学这部分内容。
这样的设计,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他们的发展需求,较好地体现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