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踏灾难的临界点人群密度每平方米内超过7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28840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8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踩踏灾难的临界点人群密度每平方米内超过7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踩踏灾难的临界点人群密度每平方米内超过7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踩踏灾难的临界点人群密度每平方米内超过7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踩踏灾难的临界点人群密度每平方米内超过7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踩踏灾难的临界点人群密度每平方米内超过7人.docx

《踩踏灾难的临界点人群密度每平方米内超过7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踩踏灾难的临界点人群密度每平方米内超过7人.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踩踏灾难的临界点人群密度每平方米内超过7人.docx

踩踏灾难的临界点人群密度每平方米内超过7人

踩踏灾难的临界点人群密度每平方米内超过7人

D

焦点1只要人群守规矩就能避免惨剧?

新浪:

上海事件发生后,有观点认为这是人群缺乏素质使然,你的看法如何?

韦特墨:

我认为要先澄清一点,这个悲剧不是中国独有的,全世界都有可能发生。

有些说法暗示“中国人口太多、城镇化太快、文明素质太差,”把类似的理由加诸于民众身上是错的。

“民众”不该成为踩踏事件中的责备对象,重点是在他们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们被管理的方式是否得当。

发生在上海的事件我会把它定义为“crowdcraze”(群体狂潮),指的是人群向他们认为有价值的方向移动,这往往是踩踏事件的起因。

比如为看得更清楚、演唱会中更接近舞台等。

常有一种偏激的论点是:

“只要人群守规矩就不会发生悲剧了”,但我要强调,造成悲剧的主因是“错误的人群管理”。

政府必须担任起这个角色,制定群体管理法规、限制和处罚机制,大众需要有正确的认知,安全人员也要有足够的培训。

美国也还有许多案子处在漫长的诉讼,争辩是主办方还是政府该负责。

我建议中国有关机构,在追究事件上海事件原委的同时,最应该着手进行法规制定。

焦点2当时现场警力是不是太少了?

新浪:

你认为,什么是正确的人群管理?

韦特墨:

积极的事前规划是最能有效预防及减低群体灾难的方式。

第一步,每场活动都需要一本书面的风险评估报告,确保集会安全进行。

这份报告书需要经过当地政府批准,内容需涵盖活动的方方面面,包含群众背景、预估人数、以及管理及工作人员的职责分配。

接下来,所有潜在的危险应该依发生的机率列出,并一一拟定应变计划。

在我的经验中,曾模拟比如演唱会中歌星掉下舞台、或重要人物突然出席、火警……各种千奇百怪的情况,为的就是让工作人员在紧急时刻有最好的反应。

还有,主办者必须掌握好所有的讯息平台,包含传单、广播、新闻、公告、短信、社交媒体、以及现场指针。

而且确保这些讯息能够准确、有效地传达到目标人群。

人群管理人员的训练应该包含风险评估、紧急反应、历史事件回顾、当地法规、实时人群数量控管、最遭情况评估、通讯使用、群众心理学、理解个人角色及责任、以及建立信心等。

新浪:

上海踩踏事件后,有批评认为现场警力不足。

以你的研究,多少警力或管理人员比例是最恰当的?

韦特墨:

上海的踩踏悲剧还没有完整报告,我建议大众媒体不要急下结论。

我们应该退一步思考,如果当晚再增派上千名警力,悲剧就能避免吗?

很多事后的目击者证词提到,警察根本就进不到发生踩踏的现场,因为情况已经过了骚乱的“临界点”,即使是最顶尖的人群管理人员到现场,能做的也只是祈祷。

我必须强调,事前的评估、特别是人数掌控,正确讯息的传播——尤其是辟谣——非常重要。

当天,管理人员应该在各个地点随时监控,彼此交换讯息,当人数涌入超过预期,就应该疏散改道,或禁止进入。

面对这些潜在危机的最好方式,就是“主动”,意味着安全人员要在群众摔倒或踩踏发生前,就有所意识。

焦点3当人群即将崩溃时,有没有征兆?

 

新浪:

基于你的研究及过往经验,你认为踩踏事件发生的共通点是什么?

有没有我们能意识到的征兆?

韦特墨:

在人群管理的各种情况中,在室内、视线昏暗、讯息错误、缺乏专属疏散通道、且站立的群众是最危险、甚至可能致命的情境,比如夜店舞池、地铁、公交车中——而目前看来,上海的悲剧几乎吻合所有条件。

这是因为站立的群众有随时走动的能力,在混乱、充满竞争、谣言、困惑下,身处其中将产生强烈恐慌。

一旦人群密度达到“临界点”,也就是人均只拥有3平方英寸面积(大约是手肘会相碰),或一平方米内超过7人,一些行为如推挤、散布谣言、插队就可能发生,踩踏等灾难就可能到来。

新浪:

发现这些征兆时,我们该怎么做?

韦特墨:

首先,到一个集会场合,你应该先花一点时间记清楚各个出口的位置。

根据动物的本能,我们往往会倾向于使用同一个进出口,但你必须记得,可能还有离你更近、更方便的替代出口。

当你开始感到不舒服时,就是开始判断是否应该撤离的时刻,我知道这不容易,因为人往往会想“我已经等了这么久”,但事后证实,这种心态往往延误了撤离的最佳时机。

焦点4地铁公交早晚高峰时,如何做才安全?

新浪:

但对中国民众而言,特别是北京、上海的通勤族,他们每天必须面对地铁、公交车的密集人流,对于他们,你有什么建议?

韦特墨:

首先,到这种特别拥挤的场合请穿着适当的鞋子——舒适、且不易脱落,因为在踩踏可能发生时,你要确保自己是能站稳的。

第二,保留你的体力,不要推挤群众、再吵杂的状态下,也不要大声吼叫,而改用手势或眼神与你周围的人沟通。

第三、双手握拳交叉放在胸前作为一个缓冲,像是拳击手防卫那样,这可以确保你的胸腔不受压迫(多数踩踏事件的死者是因窒息而死)。

第四,切记,不要散布谣言。

还有种情况是你深陷人群当中,感到严重不舒服,又动弹不得,这时你应该请周围的人将你抬起、接力,用“crowdsurf”的方式将你运到安全地点。

如果你有体力自己移动,可以横向方式进行。

人群在推挤的时候会向海浪一样产生一阵一阵的“推挤波”。

当一个“波浪”来袭,将你向前推,到下一个“波浪”来袭前,会有一个短暂的空档。

在这个空档,是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时刻,建议往横向移动。

然后在原地等下一个波浪过去,再往横向移动一些。

慢慢地,移动到安全地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