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 东汉至隋佛经标记被动句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2774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word 东汉至隋佛经标记被动句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word 东汉至隋佛经标记被动句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word 东汉至隋佛经标记被动句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word 东汉至隋佛经标记被动句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word 东汉至隋佛经标记被动句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word 东汉至隋佛经标记被动句研究.docx

《word 东汉至隋佛经标记被动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ord 东汉至隋佛经标记被动句研究.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word 东汉至隋佛经标记被动句研究.docx

word东汉至隋佛经标记被动句研究

东汉至隋佛经标记被动句研究

段都学刊103

东汉至隋佛经标记被动句研究

邱峰

(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摘要:

”为”字式以高顿率为基础,充分展现其不同寻常的句法张力:

谓语结构较大程度复杂化,甚至能顽

强突破”所”,”之所”,”所见”等标记限制;同时,”为”可与多种标记组成不同格式.”被”字式于东晋末加快发

展,”被v”,”被XV”式在迅速提高频率之时,句法活力也同步提高.”见”字式渐趋消亡,但其句法结构也出人

意料复杂化,特别是施事者的引入更具有特殊研究意义.”于”字式近于消失,其原因仍具探讨价值.

关键词:

被动句;被动标记;句法特点

中图分类号:

I{】4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1—0238(2011)O1一O1O3—08

本文选择东汉至隋代表性佛经32部,以标

记被动句为考察对象,详尽揭示其在这些佛经中

的使用和演变情况.同时从历时角度比较观照,系

统揭示佛经对被动句的研究价值.

本文所检佛经均以《大正新修大藏经》(俗称

《大正藏》)为底本,所引例句均在其后标明所出

自佛经及其在《大正藏》中的册数,页数,栏数和

列数,以便于学者核对.

32部佛经中共有标记被动句2793例,包括

“被”字式,”为”字式,”见”字式,”于”字式,现分

述如下.

”被”字式

共643例.约占所有标记被动句的23%.

“被”字式自先秦产生以来发展缓慢,中古加

快步伐,从我们的数据看是在东晋末期.若仅统

计东晋末至隋前佛经,”被”字式占标记被动句比

例为35%,若仅统计隋代佛经,则为59%,这两个

数据为向唐代的87%(唐钰明2002)]’提供

了合理过渡.

据其格式可分为:

(一)被V,527例,占”被”字式的82%.

这是约在战同后期产生的较早的”被”字式,

至东晋前其用例较少,仅28例,占标}己被动句的

7%,东晋至隋共499例,占标记被动句的19%.

随着其频率提高,谓语动词逐渐复杂化,表现在可

带多种宾,状,补等成分.

1.带补语,51例,如:

(I)王乃放箭.正破龙胸.龙被射死.(六

度集经,3P27a26)

(2)狗复问言.一切狗尽被驱出耶.答言.

尽驱出.(摩诃僧祗律,22t~.88b17)

(3)元嘉之末.被徙南越……(高僧传,

50P372b9)

(4)堕畜生中.恒被挝杖五百余世.(法句

譬喻经,4P591e1)

冈V前无”所,见,之”等动词标己限制,用例

相对较多,约占”被V”式l0%,补语可为结果(20

例),趋向(23例),处所(6例),时间(2例)等多

种类型.多数用例出现于东晋末及其后,47例,

约占总数的92%.

“被”字式被动句句法核心为动补结构萌芽

于战国末期,成为常用一般认为是晚唐五代以后

的事.据袁宾(1989)J,《世说新语》,《百喻

经》,《文选》3书中”被”字句均不带补语,而到了

唐五代《祖唐集》和《敦煌变文集》中,带补语用例

分别占各文”被”字式总数的22%,17%,显然这

种突变是不可能的,弥补这种断裂的关键便是东

汉至隋的佛经.在我们所统计的643例”被”字

式被动句中,共67例带补语,约占10%.

2.带宾语,l5例,如:

(5)有一人.被截手足着祗桓堑中.(十诵

律.23P436b3)

[收稿日期]2010—10—29

[作者简介]邱峰(1979一),男,山东枣庄人,商丘师院文学院讲师,…东大学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汉语史研究.

(6)凡应被诛余残蒙其益者卜有余人

(高僧传,50P383cl4)

(7)被举罢道.无常.(摩诃僧祗律,

22P454a17)

约占”被V”式3%,宾语可为部分受事(宾语

属于受事主语或是其组成部分)(10例),普通受

事(4例),动词结构(1例)等类型,其中,第1类

被认为首见于唐代(冯春田2000)],或五代

(蒋绍愚2005)H,第2类被认为首见于宋代

(冯春田2000)J(,实际上它们分别早在东晋

末,西晋佛经中就已出现

3.带状语,21例,如:

(8)被实举者应悔.(卜诵律,23P360621)

(9)被不实举者.应以此五事解喻.(四分

律,22P907b19)

(10)我今已被如此缚.犹如诸鹿人深槛.

(佛本行集经,3P886c10)

约占”被V”式4%,均是南北朝及其后用

例.”被”字式带状语一般认为出现于唐五代之

后(向熹1993J’,袁宾2001lj’’),实际上早

在南北朝佛经中就已存在,当然部分状语不是非

常典型.V前有状语提高了”被V”式句法活力,

是其成熟的重要标志.

总体来说,527例”被V”式中,V为单音节

324例,占61%;V为非单音节203例,占39%,其

中,V带附加成分87例,占”被V”式的17%,其

句法活力可见一斑.

(二)被XV,8l例,占”被”字式的13%.

此式虽较早见于汉末,但整个六朝发展缓慢,

其占”被”字式比例一直较低,唐钰明

(2002)]’所调查的l0部六朝文献平均比例

为7%(笔者据唐数据统计).至唐五代其用例突

增,在《敦煌变文》和《祖堂集》中这个比例分别达

到49%,78%(袁宾2001)’.由我们渊查来

看,这个变化当发生在六朝末及隋唐之际,如《佛

本行集经》中这个比例为53%.

虽然此时其频率相对较低,且直到六朝末期

才明显提高,但冈施事者的加人,其句法结构相对

于”被V”式却更为活跃;非单音节V共41例,占

50%,其中,带附加成分30例,占”被XV”式的

37%,句法活力仅次于”为XV”式.

1.带补语,16例,如:

(11)有一微妙之树.被风吹倒.(佛本行集

经,3P727el9)

(12)波句汝今被他斯趁.犹如野千被师子

逐不得自在.(同上,789622)

(13)我等是彼青色夜叉.被四天王驱使而

来.(同上,861a22)

(14)波句汝今须臾被断一切身力.犹如罪

人被他割截手足异处.(同上,789c4)

因无动词标记限制,用例相对较多,约占”被

XV”式的20%,不过多数是隋代佛经用例,补语

可为结果(4例),情态(6例),趋向(5例),处所

(1例)等类型.

2.带宾语,l2例,如:

(】5)(行人)已被他食.二百五十.(佛本行

集经,3P880c22)

(16)尔时有比丘.被贼截其男根并卵.(四

分律,22P813b24)

(17)仁者我辈青色夜叉.被四天王驱遣我

等.来于此处.扫洒竹园.(佛本行集经,

3P86la14

(18)尔时难陀.虽被世尊作如是等方便教

化.犹故不乐行于梵行.(同上,3P914b1)

(19)尔时提婆达多既被目连不许出家.复

诣长老大迦叶所.(同上,3P918c12)

约占”被xV”式的15%,多数是隋《佛本行集

经》中用例.宾语可为普通受事(3例),部分受事

(6例),完全受事(宾语为指称受事主语代词)(1

例),动词词组(2例)等类型.第3类被认为源于

五代(蒋绍愚2005’,冯春田2000’舯),第

4类被认为源于唐五代(蒋绍愚2005).,或

宋代(冯春田2000)’.最后1例较为特殊,

否定副词在”被”和V之间,学者们认为产生于金

元以后(袁宾2001)[61(496),或宋代(蒋绍愚

2005)J(“

3.带状语,2例,如:

(20)时毕钵罗耶那童子……被其父母如是

恼时……(佛本行集经,3P862bl3)

“被XV”式中带状语例相对较少,唐五代之

后才渐多.

(_--)被x所V,18例,占”被”字式的3%,

如:

(21)(比丘)或被强力所执系.或命难净行

难不避道无犯.(四分律,22P671bl7)

(22)复有比丘被蛇所螫.诸比丘白佛……

(五分律,22P171a28)

(23)(谛沙弥)为众僧采菜.被野猪所伤.

】i9邱峰:

尔汉至隋佛怀记破动研究105

(高僧传,50P37】a4)

;I-I:

式的产生,学者们认为约在隋唐叫’期(冯

舂}{]2000(586),蒋绍愚2005J),但从常理

推断,当不晚于下义论及的”被x之所V”式;本

文渊查显示,其早在东晋佛经已现.冈受”所”限

制,且频率较低,V前后均不带任何附加成分;且

V多是单音节,15例,原因是作为动词标记的

“所”自然倾向于和V组成一个双音音步.

(四)被x之所V,15例,占”被”字式的2%,

如:

(24)今者为彼乌王故.致被大王之所系.

(佛本行集经,3P896bl9)

(25)远离彼庵.不被猎师之所捉搦.(同

上,3Ir79964)

(26)为爱圣子心煎迫故.被苫恼火之所烧

然.(同上,3P749b23)

此式见于南北朝及隋,之后便很难见到,用例

较少.冈”之所”制约,其V多为双音节,l3例.

有个问题未被注意,从目前学者们所举用例来看,

此式仅见于佛经,传统中土义献未见,如太田辰夫

(1991)ET],向熹(1993)∞¨,杨伯峻

(2001),’舯,唐钰明(2002)’.,我们通检

了《南齐书》,《宋书》等语料,未见用例.”之”和

“所”是常用标记,”为X之所V”较早见于中土义

献,”被x之所V”却仅见于佛经,其原冈有待研

究.

(五)被见(见被)V,2例,如:

(27)我等不犯人.横被见食.(佛说兴起行

经,4P166cl8)

(28)女亦愁恼坐.母不时送故.便见被遣.

(摩诃僧祗律,22P361a)

也许是因节奏需要,”被”和”见”两个标记连

用,未见其他学者论及此式.

二,”为”字式

共1992例,约占所有标记被动句的71%,据

其格式可分为:

(一)为x所V,15l2例,占”为”字式的

76%.

此式最早见于战罔末期,东汉迅速发展,六朝

达到鼎盛,其所占标记被动句比例分别为52%,

53%(唐钰明2002)川.然在我ff’j~)f统计的东

汉佛经中,其所占比例为72%,魏晋至隋佛经中

为53%.l天l唐所统计东汉语料是纯中土文献,且

非纯口语资料,故其东汉数据比我们低;其所统

计六制讲料为佛经和中_十『]语资料,故和我们数

据一致我们的数据反映出东汉至隋口语中”为

x所V”式频率已明显下降.我们据唐钰明

(2002)Ⅻ¨所统汁唐代5部义献数据计算,’’为

x所V”式频率不足5%,显然,巾53%到5%的突

变是难以接受的实际上,这种演变的关键在南

北朝至隋唐之际,如在宋《杂阿含经》,梁《高僧

传》,隋《佛本行集经》,初唐《白居易诗》(据唐钰

明数据统计)中,其频率分别为57%,46%,10%,

l6%,这个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为x所V”

式在南北朝及隋唐之际的衰落轨迹.”为x所

V”式在初唐迅速衰落也许与同期”被”字式迅速

繁荣有关.

此时”为x所V”式以高频用例为基础,充分

释放其句法活力,谓语动词渐趋复杂,表现在V

虽仍以光杆单音节为主(1267例),但出现了不少

非单音节及带多种宾,状,补等成分的用例.

1.带补语,4l例,如:

(29)……却后七日当为地狱火所烧杀.(法

句譬喻经,4P583b7)

(30)(比丘尼)或为强力者所将去无犯.(四

分律,22P7lJb22)

(31)(诸比丘尼)为前军人所剥脱裸形.(卜

诵律,23P323al4)

此式较早见于汉代(杨伯峻2001),冈

“所”对V的限制,频率较低,约占”为X所V”式

3%,远低于无”所”字限制的”为XV”及”被(X)

V”式.补语可为结果(16例),趋向(15例),情

态(10例)等类型.多数用例出现于东晋之后,33

例,约占8O%.

2.带宾语,6例,如:

(32)转进于上.不为魔所得其便.(增壹阿

含经,2P738c9)

(33)时诸比丘即人村乞食……为贼所劫夺

衣服.(四分律,22P658al3)

标记”所”的作用被认为是”标记动词丢失论

元的特点”(石毓智2006)』(“,其后不能再带

宾语(冯春fj]2000]趼,石毓智2006),F}1我

们的测查来看,这种观点尚需修改.不过这种用

例极少,仅占”为x所V”式0.4%.JtL~l-,下义谈

到的”为x之所V’’和”为x所见V”两式虽有双

重标记限制,却均可带宾语.这种用例为相关语

言学理论的修改有着重要参照价值.

3.带状语,l4例,如:

l06殷都学刊2011年

(34)我不与女人亦不遇劫.为沙门释子所

强乞耳.(五分律,22P27b9)

(35)尔时那罗摩纳.为摩竭国人所共宗敬.

(同上,22PlO6a29)

(36)时罗喉罗至那罗聚落.为一优婆塞深

所敬信.(同上,22P168b8)

(37)自杀者众.又为鹿杖外道前后所杀者

…一?

(摩诃僧祗律,22P254b23)

也许是因标记”所”削弱了V的动词性,”为

x所V”式用例虽多,带状语比例却远低于用例相

对少得多的”为XV”式的11%,不足1%.有一

点要注意,状语多数在V前,10例,部分在”所”

前,4例.而且,状语在V前时,均为单音节,V则

多为双音节,7例;状语在”所”前时,多为双音节,

V则必为单音节,3例.这种规律性对应,均是出

于节奏需要.

(二)为XV,292例,占”为”字式的15%.

从目前研究来看,此式首见于春秋战国之交,

随即超越”为V”式,成为先秦仅次于”于”字式的

主要被动式.虽然早在西汉便被”为x所V”式

超越,但直到隋代,”为XV”式一直保持不低的使

用频率.由下文分析可见,东汉至隋,其句法结构

表现出相对更为成熟的变化.

因无”所”限制,其V多为非光杆单音节类,

205例,占70%,光杆单音节仅87例,而带宾,

状,补等成分的则有132例,占45%,是东汉至隋

佛经中最具句法活力的被动句式.

1.带补语,44例,如:

(38)时房主檀越见嗔呵诸比丘言.云何独

使我房卧具为水渍烂.(五分律,22P168b4)

(39)最后复生第七长者.家年七岁为贼将

去.(阿育王传,50P124c14)

(4O)若比丘为怨家将至人妇女所……(四分

律,22P572a3)

(41)波旬汝今被菩萨拔.如娑罗树被猛风

吹合根倒地.(佛本行集经,3P789c19)

同”为X所V”式相比,因无”所”限制,带补

语例相对较多,占”为XV”式的15%.但多数用

例出现在东晋及其后,共41例.其类型可为结果

(16例),趋向(15例),处所(3例),情态(10例)

等.

2.带宾语,56例,如:

(42)犹人为火烧头烧衣.急求方便救头救

衣.(中阿含经,1P577c1)

(43)若有比丘成就此七法……便不为魔得

其便也.(增壹阿含经,2P738c10)

(44)今者云何.在于山谷.为诸蚊虻细小

毒虫.唼汝身.(佛本行集经,3P740a6)

(45)中有善昆尼人.能为众人同意作净者

无罪(摩诃僧祗律,22P293a23)

因无”所”限制,带宾语例相对更多,占”为

XV”式的19%,多数出现于东晋之后,5l例.其

类型可为部分受事(32例),无关受事(蒋绍愚

2005)】(‘(I9例),完全受事(4例),动词短语

(2例)等.第1类被认为源于唐代(杨伯峻

2001,L8](‘“一

3.带状语,32例,如:

(46)若汝为贼以利刀锯节节解身时.或心

变易.(中阿含经,1P465a7)

(47)若比丘尼.为他强捉.无受欲心无罪.

(十诵律,23P427alO)

(48)尔时菩萨.为于彼等一切诸仙.左右

围绕.(佛本行集经,3P746a)

(49)汝等若为他人拳权石掷.杖打刀斫时.

或心变易者.(中阿含经,1P746a6)

带状语例占”为XV”式的1】%,但绝大多数

出现于东晋之后,共3l例.因节奏要求,状语多

同V音节一致,但偶尔会出现较长的复杂状语,

显示出其较强的句法活力.

(三)为x之所V,137例,占”为”字式的

7%.

此式虽较早见于先秦,但发展缓慢,两汉偶

见,东晋渐多,南北朝成为常用格式,并沿用至近

代汉语.

(50)我兄阿恕伽王无所别知.为诸沙门之

所欺诳.(阿育王传,50P106b6)

(51)又复譬如焚尸火橡.捐弃壕间.不为

樵伐之所采拾.(杂阿含经,2P72a18)

(52)如内身所有.为死之所驱.(增壹阿含

经,2P637b14)

(53)着有离欲.非为恶法之所缠者.(中阿

含经,1P545a2)

多数用例出现在东晋及其后,西晋前仅9例.

般情况下,x和V在音节上保持一致,可为单

音节或双音节,受”之所”限制,多为双音节,1l3

例,占总数的82%.有时x为双音节,而V却为

单音节,但为保持节奏,V后一般会有”故,者,

也”等成分.

第1邱峰:

尔汉至隋佛经标记被动句研究107

冈”之所”限制,句法结构比较凝滞,V带宾

语和补语仅各1例,如:

(54)我此小儿.聪慧可怜.勿令为兄之所

夺命.(佛本行集经,3P825b29)

(55)灰河坏身犹如微尘.复为诸椎之所打

碎.(菩萨本缘经,3P65a16)

(四)为X所见V,27例,占”为”字式的l%,

如:

(56)凡愚之士为此无明所见缠结.(增壹阿

含经,2P561bl1)

(57)其后命终.堕饿鬼中.常为饥渴.所

见逼切.(撰集百缘经,4P222c18)

(58)吾历险阻经跨巨海乃获斯宝……反为

斯神所见夺乎.(六度集经,3P4c20)

此是魏晋新生格式,用例较少,六朝之后便难

再见.受”所见”限制,V多为双音节,单音节仅2

例,且单音V后带有凑足节奏的语气词.

在”所”,”见”的双重制约下,句法结构较为

凝滞,仅发现1例V后带宾语例,如:

(59)若我昔日不与善知识从事.终不为灯

光佛所见授决也.(增壹阿含经,2P768cl9)

(五)为V,l0例,如:

(60)(袁粲)尝令中书舍人巢尚介意欲试之.

斌不为屈.(高僧传,50P373b1)

(61)扑众力士.莫能当者.诸名勇力.皆

为摧辱.(修行本起经,3P465e14)

(62)(比丘)或为力势所执.或为系缚将去.

(四分律,22P693al3)

V多为双音节,7例,有2例后带补语,如最

后l例.

此是春秋战国之交主要”为”字式,使用频率

仅次于”于”字式,但战国末期便被”为XV”式迅

速超越,此后,为其它新生”为”字式排挤,频率越

来越低,但直到唐宋仍偶见.

(六)为所V,7例,如:

(63)不时人定及睡眠者.不得即去.为所

侵掠.(摩诃僧祗律,22P547c12)

(64)轲弟子以牛负轲两奔.戎军追擒,并为

所害.(高僧傅,5oP386a29)

此式较早见于两汉,沿用至明清,但总体上

看,用例较少,且多见于传统中土文献,佛经偶见.

视节奏需要,V可为单音节或双音节.

(七)以上是6种主要”为”字式,另外,还有

部分其它格式,但用例较少,如:

1.为x之V,l例,如:

(65)……是故摩诃衍为不可计阿僧祗人之

覆护.(光赞经,8P202e22)

2.为x见V,l例,如:

(66)世尊.般若波罗蜜者为五荒见蔽者作

明故.(放光般若经,8P61al2)

以上2式均首见于先秦,沿用至唐宋,但频率

直很低.

3.为x而V,l例,如:

(67)若世有人……为于五欲而缚着者.彼

等诸人.应须忧愁.(佛本行集经,3P735b2)

4.为X而见V,1例,如:

(68)或为狐狗狼虎所见食瞰.或为蜗飞蠢

动.极细蠕虫而见食瞰.(增壹阿含经,

2P605cI2

5.所为V,l例,如:

(69)(阿难)还归所止.道逢恶狗.所为.

(撰集百缘经,4P252al7)

6.为x被V,1例,如:

(70)(功德意)供养塔故.为阿阁世王被害.

(撰集百缘经,4P230bl6)

7.为X见为V,1例,如:

(71)(大目捷连)道中复为金翅鸟王.见为

搏喇.(撰集百缘经,4P252a19)

以上7式学者较少论及,用例虽少,但却向我

们展现了此时处于强势地位的”为”字式的强大

句法张力,其构建复合格式的能力是汉语史中其

它被动介词所遥不可及的.

三,”见”字式

共126例,约占所有标记被动句的5%.

“见”字式出现于春秋战国之际,战国末至两

汉获得较快发展,并于东汉超越处于衰落期的传

统”于”字式.据唐钰明(2002)…’”,在以传统

中土文献为主的东汉六朝语料中,”见”字式使用

频率分别为19%,20%,仅次于”为”字式,远高于

“于”字式的11%,1.I%.我们的调查显示,早在

东汉佛经中”见”字式使用频率就已大大降低,11

部佛经中仅J0例”见”字式,其频率为9%,远低

于此时仍较强势的”为”字式.魏晋至隋佛经中

所占比例更低,21部佛经中仅116例,频率为

4%.我们统计了唐钰明(2002)]’引所检东汉2

部,六朝5部佛经语料数据,”见”字式频率分别

为12%,3%,同我们的数据比较接近.因此,我

们认为,”见”字式在口语中的消亡当始于东汉,

108殷都学刊2011年

约完成于六朝,之后仅偶现于口语义献.其消亡

原冈主要在于下面所说的引入施事者格式未及普

遍使用,在语法功能上无法与同期能引入施事者

的”为”字式,”被”字式竞争,导致其句法活性虽

较之以前有所提高,却无法避免被淘汰命运.

(一)见V,1l1例,占”见”字式的88%.

此时虽是”见V”式的衰落期,但句法结构仍

表现出一定复杂化,表现在V中双音节比例较

高,有41例,约占37%,更重要的是,V也可带多

种附加成分,如:

1.带补语,16例,如:

(72)医子念日.见欺如此至三.如诳,’hJL.

我今治此.当令命断.(佛说兴起行经,

4PI67b5)

(73)今日菩萨懊恼波旬.如大怨家见逐旷

野七.(普曜经,3P520b17)

(74)波旬今见远弃如失娱乐六.(同上,

3P520a18)

占”见V”式的14%,其类型可为结果(7

例),处所(1例),情态补语(8例),当然,部分补

语并不典型,反映了这种格式在带补语上的稚嫩

性.

2.带状语,4例,如:

(75)斯获天下之明图.而见远逐捐处山泽.

虎狼毒虫与之为邻.(六度集经,3P10c16)

(76)我今别离此爱子故.如树无枝……于

外诸国.今见轻欺.(佛本行集经,3P743c15)

带状语例较少,仅占”见V”式的4%,表明

“见”对V的粘附性较强,这种粘附性也限制了其

引入施事者的能力,间接促进了”见”字式的消

亡.

3.带宾语,2例,如:

(77)伴明日求之已然日.还国见疑杀人取

物去.(法句譬喻经,4P582c14)

(78)(康法识)又写众经.甚见重之.(高僧

传,50P348b4)

“见V”带宾语虽较早见于战国末期(杨伯峻

2001)”,但整个汉语史中较为少见,我们也

仅发现2例.

也许正因其谓语动词活性提高,提高了”见”

字式的生命力,使得其虽早在六朝便近于淘汰,但

直到明清仍偶现于文献.

(二)见V(于)x,12例,占”见”字式的

10%,如:

(79)(慧远)所着论序铭赞诗书.集为一卷

五f1余篇.见重于世.(高僧传,50P361b12)

(80)(释僧翼)初出家止庐山寺依慧远修学.

蔬素苦节见重门人.(高僧传,50P410c6)

谓语动词均为单音节,”于”视四字节奏需要

而可留可去.

(i)见XV,3例,占”见”字式的2%,如:

(81)何以故.不见诸法里碍.当何从有狐

疑.(放光般若经,8P132a4)

(82)尊者毕陵伽婆蹉入慈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