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综合接地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125857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5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综合接地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路基综合接地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路基综合接地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路基综合接地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路基综合接地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综合接地作业指导书.docx

《路基综合接地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综合接地作业指导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基综合接地作业指导书.docx

路基综合接地作业指导书

目录

1、编制目的1

2、适用范围1

3、职责1

4、技术标准1

5、资源配置2

5.1人员2

5.2机械设备2

5.3材料3

6、工艺流程及操作步骤3

6.1路基地段贯通地线的埋设3

6.2分支引接线的埋设5

6.3路基与桥梁过渡段贯通地线的连接6

6.4贯通地线的横向连接7

6.5声屏障基础综合接地7

6.6无砟轨道综合接地9

6.7路基地段接地极、接地端子设置9

7、注意事项11

8、质量标准11

9、质量保证措施12

9.1质量管理制度12

9.2质量保证控制措施13

10、安全保证措施15

11、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15

11.1环境保护措施17

11.2文明施工措施18

路基综合接地系统施工作业指导书

1、编制目的

对路基综合接地系统施工作业进行控制,使其结果满足设计和施工验收的要求。

明确相关工作流程、职责和工作程序,做好综合接地系统施工科学有序的全过程控制,系统、完整地实现站前和站后相关专业施工无缝衔接,保障铁路客运专线建设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路基综合接地系统的施工。

3、职责

(1)路基技术负责人:

全面学习掌握综合接地系统的管理工作,并组织施工队实施,对架子队进行技术交底,及时的进行检测和内业资料填写、归档、建立台帐及影像资料的收集管理工作。

(2)测量技术负责人:

负责综合接地系统的测量工作。

(3)试验技术负责人:

配合工地试验室进行接口工程的原材料的检验等。

(4)质检工程师:

负责对整套工序监督检查及抽检。

(5)安全工程师:

负责施工安全工作。

(6)路基工班:

路基施工班负责综合接地工程施工。

4、技术标准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4]241号);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J1147-2011);

5、资源配置

5.1人员

负责路基综合接地系统施工的人员分工见下表。

管理人员及分工一览表

序号

类别

负责内容

1

技术负责人

全面学习掌握综合接地系统的管理工作,并组织架子队实施,对施工队进行技术交底,及时的进行检测和内业资料填写、归档、建立台帐及影像资料的收集管理工作

2

测量负责人

负责综合接地系统工程的测量工作

3

试验负责人

负责综合接地系统工程的试验工作

4

质检工程师

负责对整套工序监督检查及抽检

5

安全工程师

负责施工安全工作

5.2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数量见下表

施工机械一览表

序号

机械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挖掘机

3

2

数字接地电阻测量仪

3

3

压接器

8

4

小型打夯机

6

5.3材料

贯通铜线、桥隧型接地端子、路基型接地端子等。

6、工艺流程及操作步骤

综合接地、预埋管线设置位置及原材料应符合设计和相关专业技术要求,井按规定进行进场检验。

综合接地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图。

综合接地施工工艺流程图

6.1路基地段贯通地线的埋设

6.1.1一般路基地段

一般路基地段沿线路两侧各设一根贯通地线,位于通信信号电外侧内壁正下方的基床底层中,接地极充分利用接触网基础。

6.1.2路堤、土质及软质岩路堑地段

贯通地线埋设埋深距基床底层顶面-30cm~-40cm处;分支引接线设置在每个接触网支柱处,分支引接线应弧形下穿电缆槽、水沟等,无明显折角。

综合接地设计图见下图。

贯通地线的主要埋设工序和工艺:

(1)路基填筑并压实至高于贯通地线埋设深度约60mm高程的同时,预留出60mm深、宽度略大于贯通地线直径的“小槽”,以敷设贯通地线;

(2)先向“小槽”内回填40mm粒径不大于5mm的土壤,敷设贯通地线,再次回填40mm粒径不大于5mm的土壤后,进行人工夯实;

(3)人工夯实后,必须在“小槽”上方覆盖不少于100mm、粒径不大于5mm的土壤,才能进行正常的路基填筑和机械压实作业;

(4)在铺设贯通地线时,同时在接触网支柱基础处预留分支引接线,一端与贯通地线C型压接,另一端与接触网支柱基础上预制的接地端子栓接;在引接线中部适当位置再与电缆槽侧壁预制接地端子尾端C型压接。

施工边坡防护前,将引接线埋设于边坡防护层。

6.1.3框架桥、涵洞地段

将贯通地线直接敷设在通号电缆槽靠线路侧面的下部,在上部回填细粒土并人工夯实。

框架桥、涵洞地段贯通地线埋设见下图。

图6-14框架桥、涵洞地段贯通地线埋设示意图

6.1.4路基地段的电缆井地段

贯通地线纵向通过路基地段的电缆井(不含过渡段电缆井)时,应从手孔下约20cm通过。

在手孔施做时,应避免机械对贯通地线的损伤。

6.2分支引接线的埋设

(1)分支引接线埋设工序与贯通地线相同,一端与贯通地线C型压接,另一端与接触网支柱基础上预制的接地端子栓接;在引接线中部适当位置再与电缆槽侧壁预制接地端子尾端C型压接。

(2)每个接触网支柱、跨线建筑物及桥梁与路基、隧道与路基过渡段处各埋设一根分支引接线,材质同贯通地线一样。

6.3路基与桥梁过渡段贯通地线的连接

(1)在邻近过渡段的路基通信信号电缆槽侧壁处预留接地端子,并预埋分支引接线将接地端子与贯通地线连接。

(2)桥梁地段的贯通地线沿通信信号电缆槽敷设至路基段,采用L形连接器将贯通地线与路基段通信信号电缆槽预留的接地端子连接。

路基与桥梁过渡段综合接地布置图见下图。

6.4贯通地线的横向连接

(1)长度超过1000m的路基地段,每间隔500m左右将上下行贯通地线连接一次。

(2)长度为500~1000m的路基地段,在路基段中间将上下行贯通地线连接一次。

(3)长度小于500m的路基地段,不考虑贯通地线的横向连接。

(4)横向连接线的规格、埋设深度、埋设工序及工艺与贯通地线相同。

6.5声屏障基础综合接地

路基地段声屏障综合接地,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声屏障及支架应在结构内预留接地端子,就近与路基电缆槽或接触网基础预留的接地端子连接。

6.5.1路基地段整体式预制混凝土声屏障综合接地

(1)钢筋混凝土声屏障单元板项部设置纵向接地钢筋,接地钢筋外缘距混凝土表面不大于70mm。

(2)在声屏障基础伸缩缝处预留接地端子,井与基础内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基础内的接地钢筋通过结构钢筋与上部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3)声屏障基础内的接地端子与路基电缆槽或接触网墓础预留的接地端子就近单点T型连接。

(4)接地钢筋应优先利用结构物中的非预应力结构钢筋,原则上不再增加专用的接地钢筋。

兼有接地功能(含连接)的结构钢筋和专用接地钢筋截面应满足接触网最大短路电流要求。

施工时应对接地钢筋作出标识,便于检查。

(5)声屏障路基段的贯通地线敷设在电缆槽靠线路侧,在施做电缆槽时,将其一并敷设,周围回填细粒士:

电缆槽接地端子的尾端与贯通地线C形压接。

6.5.2路基地段插板式声屏障综合接地

(1)每100m声屏障段落的金属立柱通过锚栓柱实现电气连接。

(2)贯通敷没一根热镀锌扁钢,将声屏障立柱基础锚栓柱连接。

(3)在百米段落的中部的某个立柱(靠近基础网支柱)基础内预制接地端子,并与锚栓柱焊接。

声屏障接地端子通过不锈钢连接线与路基电缆槽接地端子连接。

6.6无砟轨道综合接地

(1)无昨轨道接地应充分利用轨道结构钢筋。

并在结构物内预埋接地端子。

(2)原则上按每100m与线路两侧桥梁、隧道、路基预埋的接地端子单点T形连接。

每100m段落内的轨道板单元之间进行等电位连接。

(3)轨道板T形连接及100m段落内单元板间等电位连接均采用不锈钢连接线。

(4)无砟轨道板内用于接地的纵、横向结构钢筋截面必须满足接触网最大短路电流的要求.施工时应对接地钢筋作出标示,便于检查。

平板式无砟轨道综合接地平面布置图示意图如下图。

平板式无砟轨道综合接地平面布置图示意图

6.7路基地段接地极、接地端子设置

(1)路基地段利用接触网支柱基础作接地极。

在施作接触网支柱基础时,沿线路方向起点侧的基础侧面预制1个桥隧型接地端子,接地端子的连接钢筋要求与钻孔桩基础结构钢筋或混凝土基础、钢柱基础接地钢筋可靠焊接,钻孔桩基础接地钢筋与基础螺栓主筋在基础内不连接;基础接地端子与分支引接线一端栓接,实现与综合接地系统的连接。

(2)在通信电缆槽内侧壁预制1个路基型接地端子,用于弱点设备设施接地连接;设置位置应根据有接地需求的通信、信号、信息等设备及设施的位置确定,并与就近的接触网支柱基础同里程。

(3)电力电缆槽内设1个路基型接地端子供电力设施接地,接地端子尾端与分支引接线压接;原则上约1000m设置一处,小于1000m的路基段不考虑,大于1000m的路基等分设置,间隔以不大于1000m为原则;接地端子应选在就近的接触网支柱基础处,并与接触网支柱间距应不小于20m。

(4)接触网支柱基础上的接地端子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电缆槽内的接地端子采用路基型接地端子;通信信号槽与电力槽接地端子设置应不在同一接触网支柱位置;接地端子尾端应与分支引接线压接。

(5)无砟轨道通过与混凝土支柱基础上预留的接地钢管或钢柱筋板上的接地孔连接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6)路基地段声屏障综合接地:

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声屏障及支架应在结构内预制接地端子,就近与接触网支柱混凝土基础预制的接地钢管或钢柱基础筋板接地端子孔连接。

(7)应注意电力、接触网等强电设备、设施接地连接线不得进入通信信号槽。

7、注意事项

贯通地线埋设要顺直,无折角。

分支引接线下穿电缆槽、水沟等,无明显折角。

接地端子预埋准确,便于连接。

8、质量标准

(1)在综合接地系统中,建筑物、构筑物及设备在贯通地线接入处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2)距接触网带电体5m范围以内的金属构件和需要接地的设施、设备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距线路两侧20m范围以内的铁路设备房屋的接地装置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3)对于综合接地接入物必须进行单端接入,不能构成电流回路,尤其是对于电缆外壳,构筑物钢筋均应单端接入,不能形成通路,以免烧损设备破坏绝缘及对构筑物强度产生影响。

(4)电力、接触网等强电设备、设施接地连接线不得进入通信信号沟槽内;

(5)桥梁、隧道、无砟轨道、接触网支柱基础等结构物内的接地装置

(6)不便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等电位连接的第三方设施(路外公共建筑物、公共电力系统、金属管线等设施)必须采取可靠的隔离或绝缘等措施。

(7)接地装置通过结构物内预埋的接地端子与贯通地线可靠连接。

接地端子直接浇筑在混凝土结构内,表面与结构面平齐。

(8)构筑物内兼有接地功能(含连接)的结构钢筋和专用接地钢筋应满足:

接触网短路电流不大于25KA时,钢筋截面不应小于120mm2(或直径不小于14mm);接触网短路电流大于25KA时,钢筋截面不应小于200mm2(或直径不小于16mm)。

当构筑物内兼有接地功能(含连接)的结构钢筋的截面不满足要求时,可将相邻的二根钢筋并接使用无需改变钢筋的间距(须总截面满足上述要求)或局部更换直径为14mm或16mm的钢筋。

结构物内的接地钢筋之间要求可靠焊接,保证电气连接。

9、质量保证措施

9.1质量管理制度

(1)施工图现场核查和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a、施工图现场核查制度

人员进场后,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各专业工程师对图纸进行分级会审,根据施工设计图进一步现场核查,尤其对线路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和补勘,确保不因地质资料不准而造成对质量的影响。

b、坚持技术交底制度

根据建设单位审批通过的施工方案编制各工序技术交底,同时对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进行设计意图交底、施工方案交底、施工工艺交底、质量标准交底、安全标准交底、创优措施交底。

②材料、设备、配件进场检验和质量自检制度

a、严把原材料进场质量关。

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在合格供应商(厂家)范围内进行招标,重要材料和半成品实行驻场(厂)监造。

加强地材质量检验,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工地;对各种机械、设备按照采购合同文件的要求,严格进行验证,确保其技术状态良好,运转正常。

c、加强质量的过程控制力度。

严格执行工程质量“三检”制度(自检、互检、交接检)。

真实填写检查记录,及时报检。

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上道工序必须为下道工序服务,即提供可靠的质量保证;凡属隐蔽工程项目,首先由班、队、项目经理部逐级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会同监理工程师一起复检,检查结果填入验收表格,由双方签字,最终签发隐蔽工程检查证。

b、质量事故申报制度,质量事故处理严格按铁道部及建设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

9.2质量保证控制措施

建立三全控制措施,即全过程质量控制、全面质量控制、全员参与控制。

质量保证控制措详见下表。

序号

控制

措施

具体内容

1

劳动

主体

控制

包括所有参与工程各类人员的生产技能、文化素养、生理体能、心理行为等方面个体素质以及经过合理组织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的群体素质。

通过择优录用、加强思想教育及技能方面教育培训,合理组织、严格考核,辅以必要的激励机制,使职工在施工过程中其潜在能力得到最好的组合和充分的发挥,保证劳动主体在质量控制系统中发挥主体自控作用。

2

劳动

对象

控制

劳动对象有原材料、半成品、工程用品、设备等,工程质量是工程项目实体质量的组成部分,其控制内容为:

控制材料设备性能、标准与设计文件的相符性,控制材料设备各项技术性能指标、检验测试指标与标准要求的相符性,控制材料设备进场验收程序及质量文件资料的齐全等。

贯彻单位内部质量程序文件中明确材料设备在封样、采购、进场检验、抽样检测及质保资料提交等一系列明确规定的控制标准。

3

施工

工艺

控制

制订和采用先进合理可靠的施工工艺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单位工程开工前,全面正确地分析工程特征、技术关键及环境条件等资料,明确质量目标、验收标准、控制重点和难点。

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合理有效的施工技术方案和组织方案,合理选用施工机械设备,合理布置施工平面图,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编制施工方案,科学组织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落实情况,以确保施工生产正常进行。

4

工程

材料

控制

工程材料和辅助材料(包括构件、成品、半成品),都将构成建筑工程的实体。

保证工程材料按质、按量、按时的供应是提高和保证质量的前提。

因此,对采购的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材料,一定要建立健全进场前检查验收和取样送检制度,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进入现场。

水泥、钢材等其它甲供材料必须三证(出厂证、合格证、检验证)齐全,进场后按规定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地方材料先调查料源,取样试验,试验合格经监理认可后方可进料。

现场设专人收料,不合格的材料拒收。

施工过程中若发现不合格材料及时清理出现场。

5

施工

操作

控制

施工操作者具有相应操作技能,重点部位工程及专业性很强的工种工程,操作者必须具有相应工种岗位的实践技能,做到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施工操作中,坚持“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所有工序坚持样板制;牢固树立“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和“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坚持做到不合格的工序不交工。

按已明确的质量责任制检查操作者的落实情况,各工序实行操作者挂牌制度,促进操作者提高自我控制施工质量的意识。

施工过程中做到施工操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贯穿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一条龙”管理方法,确保施工质量。

6

施工

设备

控制

对施工所用设备根据工程需要从设备选型、主要性能参数及使用操作要求等方面加以控制,对施工方案选用的模板、脚手架等进行专项设计,工程所用的现场安装起重机械设备,不仅要对其设计安装方案进行审批,在安装使用前须经专业管理部门验收。

7

施工

环境

控制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地质水文状况,气象变化及其他不可抗力因素,以及施工现场的照明、安全卫生防护设施等劳动作业环境等内容,要消除其对工程的影响主要采取预测预防的方法,对地质水文方面影响根据设计要求采取降水排水加固等技术方案,对天气气象等方面在施工方案中制订专项施工方案。

8

进度和质量关系的控制

在实施工程项目施工与管理过程中,正确处理质与量的关系。

生产指标(任务)、进度(任务)完成后,必须检验质量是否合格。

坚持好中求快,好中求省,严格按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组织、指导施工。

10、安全保证措施

(1)设立专职安全员并建立旁站制度,及时纠正和消除施工中出现的不安全苗头,尤其是倒车过程中要有专职安全员统一指挥。

 

(2)对施工人员要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的考核。

(3)施工现场严禁非施工人员逗留,要设立明显的作业和禁入标志。

  

(4)工地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牌和安全注意事项宣传栏。

 

(5)各类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无证人员或非本机人员不得上机操作。

(6)物资设备部对工地所有机械统一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消除不安全的因素。

各种机械设备均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认真检查落实情况。

工作前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离开机械设备时,按规定将机械平稳停放在安全位置,并将驾驶室锁好,或将电器设备的控制箱拉闸上锁。

(7)严禁无证驾驶及酒后驾驶。

非机动机械需持操作证操作机械。

各种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经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培训,考试合格后持有效证件上岗。

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和安全指示装置,以确保以上两种装置的齐全、灵敏、可靠。

机械操作人员必须听从施工人员的正确指挥,精心操作。

但对施工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和可能引起危险事故的指挥,操作人员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工地负责人反映。

加强工程机械和车辆的检查维修,对驾驶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严禁违章开车,杜绝交通事故的发生。

(8)安排多名公安负责现场和生活区治安工作,内部公安和当地公安取得联系,共同做好施工现场的治安保卫工作,在营区和施工区安排专人值班,加强白天和夜间巡视工作,严防材料丢失,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9)施工现场按规定修建人行和运输便道,经常养护,保证畅通,并按业主规定统一设立各种交通和安全警示标志,并保持施工警示牌等标志的照明。

11、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11.1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污染控制有效,土地资源节约利用,环保措施落实到位,工程绿化完善美观,节能、节材和水保措施落实到位,努力建成一流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高速铁路。

⑴加强施工管理,实行文明施工,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物质,经过有关部门同意后送到指定地点处理。

所有机械废油回收利用或妥善处理,严禁随意泼倒。

⑵采取一切合理措施保护现场内外的环境,避免由于施工操作引起的粉尘、有害气体、噪音等环境污染,或其他由于环境污染的原因造成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⑶确保因施工产生的气体排放、地面排水、水土流失及污染等,不超过规定数值,也不超过适用法律规定的数值。

⑷采取可靠措施保证原有交通的正常通行和维持沿线村镇的居民饮水、农田灌溉、生产生活用电及通讯管线等的正常使用。

⑸严格按批准的弃碴规划有序地堆放,防止因任意堆放弃碴而降低河道的泄洪能力和影响其他单位的施工以及危及下游居民的安全。

⑹施工现场安排要做到布局合理,填料摊铺井然有序,机具进出场有序,路沟畅通,管线齐全,生活设施清洁文明,施工安全有序。

⑺注意保护水源,工程施工期的弃物、堆放物、工人生活排水等可能会对河水造成污染,应对之进行有效管理,尽量减少对河水的污染破坏。

11.2文明施工措施

做到现场布局合理,施工组织有序,施工操作标准、规范,施工环境安全可靠、材料堆码整齐,设备停放有序,标识标志醒目,环境整洁干净,实现施工现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强化施工现场管理。

严格包保责任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奖罚分明,做到突出重点,分批落实,规范施工,注重实效。

坚持施工人员挂牌上岗,现场施工统一着装,统一行动;施工现场设置鲜明的标牌,主要有责任划分牌、工艺流程牌、形象进度牌、质量标准牌、安全警示牌、环保警示牌、成本控制牌等。

服从当地公安部门规定,加强职工管理。

积极同当地公安部门联系,签订“共建文明社区,支援铁路建设”的合作协议。

所有施工人员办理暂住证,服从当地管理,严禁三无盲流人员窜入,同时做好防盗工作。

积极主动地取得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便民、爱民活动,搞好与驻地政府、群众之间的关系,为工程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对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进行监督、指导、检查,对违反文明施工的行为,有权责令限期整改或停工整顿,甚至处罚。

施工现场场地平整,道路坚实畅通,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周边设排水设施;人行通道的路径避开作业区,设置防护,保证行人安全;基础、管道等施工完后及时回填平整,清除积上。

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包括施工机具设备、运输车辆等,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位置布置整齐。

施工操作地点和周围保持清洁整齐,做到活完脚下清,工完场地清,没用完或不合格的填料要及时清理。

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按平面布置规划固定定点存放,遵守机械全规程,经常保持机身及周围环境的清洁;机械的标记、编号明显,安全装置可靠。

经常对工人进行法纪和文明教育,严禁在施工现场打架斗殴及进行黄、赌、毒等非法活动。

经常性安排和组织以质量、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健康向上的宣传活动。

在施工现场设置宣传标语、板报专栏等,及时报道安全、质量等方面的情况及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