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125729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目标:

1、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学习准确、生动的语言。

2、以自己感兴趣的形式亲近自己感兴趣的动物,进行研究,并能形成自己颇有深度的见解。

4、学习观察动物的特点,并能向别人介绍。

5、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积极参加保护野生动物的活动。

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争做保护动物的爱心使者。

二、单元课时安排:

共12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松鼠》1课时

《松树金龟子》1课时

《国宝——大熊猫》1课时

《黔之驴》1课时

写作3课时

语文实践活动1课时

名著阅读2课时

单元专题交流1课时

三、教学设计:

你一定很喜欢动物吧?

动物是我们在地球上共同生活的伙伴,本单元运用了通俗浅显、生动传神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漂亮、驯良、乖巧的松鼠,具有“音乐天赋”的松树金龟子,憨态可掬、温厚活泼的国宝大熊猫,以及庞大而技穷的“黔之驴”。

学习这个单元,应引导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中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习性,学习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介绍动物的特点。

通过自己的感受,充分认识到:

准确生动的介绍来自于平时细心的观察。

《松鼠》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章结构比较简单,说明对象突出。

它充分体现了说明文的平实准确的特点,又不乏生动活泼的描绘,应当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章合理安排说明顺序,体会其说明语言的准确和生动。

并且本文还是帮助学生写好小动物说明文的范文,教学中不妨在这方面做一些大胆的尝试。

《松树金龟子》是一篇介绍动物生态的科学小品,它科学、详尽地说明了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学习本文,可以通过对文章具体内容的理解、把握,激发学生对昆虫的探究兴趣,进而激发他们热爱昆虫,培养他们从小就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国宝——大熊猫》:

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他成为国宝的原因;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开展“如何来保护我们的国宝——大熊猫”专题研究,让他们在研究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动物保护意识。

《黔之驴》文字较简练,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古代寓言的一般特点,引导他们用“三看一查”(即看课文、看注释,看“探究练习”)的方法读懂课文,理解本文寓意,并能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只要言之有理就要给予肯定。

在写作单元里,我们将重点学习如何“抓住特点介绍动物”。

在保护野生动物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应当鼓励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开展调查研究,让学生从书本走进自然,亲身体会到:

目前我国野生动物的情况非常严峻,从而唤起他们对动物世界生存状态的关注,激发他们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热情,自觉地投入到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列。

第15课松鼠

教学目标:

1、领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掌握根据事物特点组织材料的方法。

3、采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

教学重点、难点

1、先总说后分说的逻辑顺序

2、准确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征。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有没有见过松鼠?

想不想了解它的故事?

那就让我们随同法国的博物馆布丰去看看松鼠吧。

(出示松鼠的有关彩图)

二、出示本课教学目标(略)

三、学生集体朗读课文,随文指点生字读音。

四、理清作者思路

1、先总说松鼠的特征——具体说明松鼠的主要特征——补充说明有关松鼠的一些知识。

2、划分课文段落层次,明确本文采用的主要说明顺序,结合完成课皇思考和练习一,1、3题。

五、分析课文内容

1、分析第一部分,

(1)从中找出说明松鼠主要特征的词语,即“漂亮”、“驯良”、“乖巧”随文解释这三个词的含义,

(2)结合读中提示,这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这一题,明确观察顺序由外到内,为什么采用这种顺序,与下文2—5小节内容排列的联系。

2、分析第二部分第一层,即第2自然段。

(1)松鼠外形的漂亮体现在哪些方面?

(2)哪些词能说明其漂亮?

(3)这段文字除运用说明发外,还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

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4)归纳总结,初步指明用拟人手法进行说明可使读者对松鼠漂亮的外形留 下深刻印象。

(5)齐声朗读这一自然段。

快速阅读了3—5节,结合思考练习五,围绕松鼠的“吃”、“住”“行”分组展开了小型讨论,可根据课文中内容加以合理想象,设制一定的情节,以小故事的形式向同学们讲述。

目的:

1、通过讨论了解松鼠内在习性的“驯良”和动作的“乖巧”

2、 精彩的故事片断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更熟悉,进一步体会生动说明的妙处。

3、训练了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明确课文中材料安排与我们的讨论的不同之处,从而掌握根据事物特征组织材料的方法。

5、第三部分,补充说明的作用。

六、总结课文,再次明确目标。

七、课后作业:

 

1、学习完《松鼠》这篇课文,我们再来看一篇介绍松鼠的文字,想一想两篇有什么区别,你更喜欢那一篇,为什么?

【松鼠】又称灰鼠、普通松鼠。

哺乳纲,啮齿目,松鼠科。

体中型,长20-30厘米,尾20多厘米,尾毛蓬松。

体毛多灰色,有的赤褐,腹面灰白色,冬季耳尖生出毛簇,耳壳灰黑色。

前后肢均发达,前肢4指,后肢5趾,指(趾)端钩爪锋利,便于攀登。

行动敏捷,善于在树枝间穿行、跳跃,嗜食松子、胡桃等果实,有时也食昆虫和鸟卵,冬季有贮集食物的习性,为森林害兽。

可用树叶等筑巢,有时也用鸦、鹊废巢安身。

每年产仔1~4窝,每窝5~10仔。

尾毛可做笔,毛皮可制衣。

我国东北分布最多,西北等地也有出产。

 仿写训练

2、“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一首儿歌,小白兔也是同学们非常喜爱和了解的一种小动物。

请同学们仿照《松鼠》一文的写法,采用生动说明的手法,抓住白兔的特征,写一篇关于“小白兔”的说明文。

第16课松树金龟子

教学目标:

1、了解金龟子,激发学生热爱、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

2、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

感悟在说明中兼用文艺的笔调,揣摩语言的准确和形象。

3、学习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金龟子,激发学生热爱、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

2、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细致的描写。

教学方法:

感悟法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

1、让学生说一说他所见到的图像中的金龟子的形象,进而导入新课。

2、作者介绍。

(1)让学生进行介绍。

(2)明确:

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作家。

达尔文赞扬他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他以毕生精力写出的《昆虫世界》十卷本被认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

本文选自《昆虫世界》。

二、自主学习

本文科学地介绍了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和繁衍等方面的情况,渗透着作者对昆虫的人文关怀。

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了解金龟子的外貌、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与繁衍。

4.法布尔对金龟子有哪些主要发现?

他为什么会有这些发现?

你有什么感受?

5.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介绍动物抓住了特征,说明准确,描写生动形象。

请你找出几处你欣赏的语句,并加以体会。

6.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三、反馈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

触角上颚殷勤炫耀魅力

献媚鞘翅咫尺螽斯无动于衷

要求:

让一名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其他同学进行纠正。

2.法布尔对金龟子有哪些主要发现?

(了解金龟子的外貌、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与繁衍。

明确:

第(l一3)段,外貌特征。

第4段,介绍金龟子的生活习性。

第5—7段,介绍金龟子的婚恋生活。

第8一18段,介绍金龟子的唱歌、发音原理、唱歌的原因。

第19、20段,介绍金龟子的死亡与繁衍。

要求:

熟悉课文内容,初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他为什么会有这些发现?

对你有什么启发?

明确:

他之所以有这些发现,是他走出实验室的结果,是他走进田野,深入昆虫的生活。

进行长期仔细地观察、并认真思考的结果。

文中“我抓住机会跟踪她们,观察他们”“要想观察清楚他们”等语句,文中还写到“用食指浸按在玻璃板上来回摩擦发声的方法研究金龟子发音原理”等,这些都是佐证。

启发:

多观察,多思考。

4.法布尔以毕生精力写出的〈〈昆虫世界〉〉被誉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而本文正是选自〈〈昆虫世界〉〉,你能否结合课文内容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例:

①松树金龟子长得仪表堂堂,它身披黑色或者棕色外套,外套闪着金属的光泽,上面还点缀着一些白色斑点,显得既朴素又高雅。

②它是暑天暮色的点缀,是夏至那天镶在天幕上的漂亮外套。

③很显然,它们是在向美人大献殷勤,每天都进行到深夜。

第二天早上,雄虫和雌虫通常停在低矮的树枝上,成双成对,一动不动,对周围的事和物视而不见。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介绍动物的特征,说明准确,描写生动形象。

本文用词的准确与生动与作者细致入微地观察是分不开的,难怪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称赞法布尔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学生交流)

四、重点研讨课文第8一13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①选文第8自然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猜想?

作者对这个猜想没有作出结论,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态度?

②作者是如何探索松树金龟子的发声原理的?

③“在通常的情况下,双双快乐地生活在松树枝头,它们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对唱的”一句中,“有可能”三个字能否删去?

为什么?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

(①作者猜想松树金龟子是有可能夫妻对唱的。

没有作出结论是因为“无法作证”,这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先找到它的发声部位,然后仔细观察,找不到特殊的发声器官,这样就断定是腹部最后一节跟鞘翅的后翼摩擦而发声。

③不能。

“有可能”表明这只是一种推测,而非肯定。

五、写作:

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比较喜欢的或者常见的一种小动物,(也可以是一种植物),用一、二百字生动准确地写出它讨人喜欢的体态或动作。

(提示:

描写动物,除了应该捕捉其形态特征和动作特征之外,还可以描写动物的静态和动态所反映出的生活习性,以及对动物生活环境的描写。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作品,进行比较,作出点评,并将评价内容及修改意见逐一附在文后。

六、课外研究:

假如现在你是技术员,一果园中出现大量金龟子,正严重危害果树,根据你收集的资料,制定防治措施以及实施细节。

第17课国宝——大熊猫

教学目的:

1.认识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它成为国宝的原因;

  2.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3.学习文中说明次序的方法和形象生动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成为国宝的原因;

2、形象生动的说明;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阅读讨论。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理清内容和结构,重点感受大熊猫的可爱和珍贵。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这个奇妙的自然界里,动物永远作为我们人类的生存伙伴,与人类共存共荣,和谐发展。

在我们的周围既有勇猛凶险的狮子,聪明机灵的猕猴;又有温文尔雅的企鹅,高贵典雅的长颈鹿……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他们的身影。

许多动物深得人们的喜爱。

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些小动物呀?

(学生可能回答:

喜欢澳大利亚的树熊。

喜欢南极的企鹅。

我喜欢中国的大熊猫。

)刚才同学讲到世界各地的许多动物,其中李明同学特别喜爱大熊猫,那么哪位同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大熊猫?

(学生可能回答:

活泼可爱的动物。

大熊猫毛色黑白相间。

它走路懒洋洋的。

它最爱吃竹子。

大熊猫会爬树。

)刚才几位同学从不同的方面给大家介绍了大熊猫,讲得都不错。

那么老师将带着大家走进叶永烈的《国宝——大熊猫》一文,近距离地观察大熊猫的神奇世界。

(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二、简介作者、释题。

1、作者:

叶永烈。

2、释题:

“大熊猫”点明说明对象。

“国宝”点明说明重点。

“---”解释说明。

三、检查预习。

四、研析新课

1、我们回到文章的题目上。

标题中的“大熊猫”是文章的说明对象,那么你们能否从题目找出大熊猫的特点。

(学生回答:

是国宝。

)国宝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

大熊猫的珍贵。

很好!

大熊猫是非常珍贵的。

那文中有哪些地方体现了大熊猫的“珍贵”?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划出相关语句,独立思考后,同桌间讨论。

(生自由朗读课文,并讨论)

许多同学都举手了,那么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的研究成果,究竟文中有哪些地方体现了大熊猫的“珍贵”?

(学生回答:

课文17小节中“大熊猫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它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更重要的是……大熊猫有着‘活化石’之称”。

对。

这位同学一下子找准了17小节,我们一起把17小节来读读,看看大熊猫珍贵的原因何在?

(生齐声朗读后,学生回答)

对,是大熊猫“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活化石”的特点使大熊猫很珍贵。

 

2、结合学生回答,理清思路,列出提纲。

(三大部分)

3、同学们再思考思考,前文哪些语句具体表现了这三个特点。

(1—7段)

(学生快速在文中找,并作圈点,然后举手)

(学生可能回答:

课文第6小节“大熊猫……给人以优美活泼的感受”,可以看出它体态可爱。

课文第4小节“大熊猫……摇摇晃晃在草地上玩耍”,也可看出它体态可爱。

师:

第4小节的确把大熊猫写得很可爱,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在这节中作者如何来写熊猫体态可爱的。

(学生可能回答:

我认为这节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使语言显得很生动。

拟人和排比。

“有时……有时……有时……”是排比手法,“悠然自得”,“漫不经心”“摇摇晃晃”是拟人的动作。

师:

对。

这些修辞手法把大熊猫喜欢嬉戏,憨态可掬的模样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了。

再读1---7段思考:

(1)引用古籍记载意在说明什么?

(2)日本“熊猫热”说明什么?

五、小结。

六、作业:

1、抄写词语。

2、《学习与评价》和《补充习题》相关题目。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感悟二、三部分,体会其珍贵和稀有,增强保护意识。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字词。

2复述内容。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指读第8节,思考:

大熊猫受宠爱表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不习惯于人工饲养?

2、自读9---12节,思考:

(1)它生长环境如何?

(2)文中介绍它哪一方面的生活习性?

有和特点?

(3)它的活动范围又有何特点?

3、小结。

三、学习第三部分。

自读课文,思考:

(1)为什么它被称为“活化石”?

说明了什么?

(2)最后一节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四、总结:

(1)中心。

(2)写作特色(顺序和语言)。

五、拓展延伸。

1、从各个方面概括了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我们再回到题目上,“宝”为什么说是“国宝”,能否换成“宝贝”?

(学生可能回答:

生:

“国宝”是指中国所特有的珍稀动物。

而“宝贝”一般在任何场合都可以用。

生:

我国把大熊猫赠送给了外国友人。

生:

大熊猫是友好使者。

2、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是世界友好使者。

但是由于环境变化的自然因素和偷猎者的人为原因,使我们的“国宝”数量更稀少。

下面我请每位同学都来做一回动物世界的保护人,为大熊猫设计一个安全、合理、舒适、快乐的家。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一位代表作笔录。

讨论后,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可能回答:

生:

我打算建立一个生态圈、,里面种许多竹子,让大熊猫自由自在的生活。

生:

我要改变大熊猫的饮食居住习惯,让它和我们人类一样生活。

生:

我要把大熊猫送到太空去,让它作为友好使者访问宇宙。

同学们的设想很有创意,相信若干年后你们的愿望都会实现,“国宝”大熊猫也一定会生活得更美好,让我们共同去努力吧!

六、作业:

1、探究与练习。

2、预习下一课

 

第18课黔之驴

教学目的

1、懂得无所畏惧、敢于而且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貌似强大的东西的深刻道理。

2、翻译文言文;学习本文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理解本文的内容和寓意。

3、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教学重点:

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教学难点:

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

教学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讨论来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大家一定会经常遇到一些成语,成语中有不少来源于我国古代寓言故事,“黔驴技穷”就是其中一例,它来源于我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驴》。

而要正确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我们就必须先来一起接触这篇寓言。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所谓“寓”就是寄托的意思。

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所以,我们阅读本文时,要看它讲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并理解这个故事含有什么深刻的道理。

本文选自《柳河东集》。

作者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予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

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因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被贬官永州、柳州。

在十几年的贬逐生活中,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也游览了一些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文。

这阶段虽在政治上失意,但文学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范读课文

听课文朗读录音后正音。

要求:

听准字音;基本了解故事大意。

给加点字注音,然后齐读三遍。

黔好事者窥骇遁噬狎不胜跳踉

三、串译全文

师生共同解答疑难文言词语的含义。

(要求:

能结合课文注释翻译全文;合上书本后能准确、生动地讲述故事。

1.请学生翻译课文。

补充课文注释。

“船载以人”:

“以”,连词,相当于“而”。

“庞然大物也”:

判断句,“也”,表判断语气。

“他日”:

有一天。

“甚恐”:

“甚”,很。

“益司其声”:

“益”:

更加。

“终不敢搏”:

“终”:

始终。

“稍近”:

渐渐靠近。

“以为”:

①把(它)当作,“以为神。

”②认为。

“以为且噬己也。

“因”:

①因而,“虎因喜。

”②于是。

“因跳踉大阚。

“之”:

①的,结构助词。

“黔之驴。

”②它,代词,代驴。

“放之山下。

”“虎见之。

”“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

“然”:

“……的样子”,形容词词尾。

“庞然大物也。

”“憖憖然。

2.提醒学生注意两个句子的翻译。

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船”,这里是“用船”的意思。

名词充当状语。

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外,名词一般不能充当状语。

②驴不胜怒,蹄之。

(“蹄”,踢,用脚踢。

这里作动词用。

四、作业

1.练习背诵课文。

2.选出跟“驴不胜怒”的“胜”同义的一项(D)。

A.不可胜数B.百战百胜C.引人入胜D.不胜其烦

3.解释下列成语并造句:

①庞然大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黔驴技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黔之驴》选自,作者,字,代文学家。

黔,地名,包括现、等省的部分地区。

5.古代散文,简称古文,是和相对的文体。

唐朝、等人提倡古文运动,后经、等人继续努力,古文终于战胜了骈文,在文学史上形成了以为代表的唐宋八大家。

 

第二课时

一、问题研讨

学生朗读基本成诵后,重点讨论下边问题。

方法:

先独立思考,再互相讨论。

教师可巡回指导。

理解每个问题,均应结合课文相关语句。

1.课文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可分为几个层次?

各层次中表现虎的心理的词语分别有哪些?

它们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虎开始为什么害怕驴?

虎后来又为什么吃掉驴?

——文中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可分为六个层次,即

(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2)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3)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4)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5)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

“技止此耳!

(6)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第一层,写虎被驴这个“庞然大物”所吓住,“以为神”三个字,把老虎的敬畏心理写活了。

下面极形象地用“蔽”、“窥”、“稍”等词,勾画出老虎既好奇、急于想摸底,又害怕的神态。

第二层,写虎渐渐出来靠近驴,“憖憖然”写出虎小心谨慎的样子,希望能摸清驴的底细而又小心谨慎的心理。

第三层,写虎被驴的叫声吓了一大跳,远远地逃走,以为将要来咬自己了。

驴子不仅外形大,而是嗓门大,怪不得虎害怕。

但驴的叫只是它的本能,并没有对虎构成威胁,所以虎来来回回又观察它,感到它似乎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

第四层,写虎日久天长,更加熟悉了驴的叫声,又试探地靠近驴子,在它周围走动,心有余悸,始终不敢向驴进攻。

第五层,写虎又渐渐靠近驴子,又进一步戏弄它,碰闯、依靠、冲撞、冒犯它,来激怒驴子,看看驴还有什么本领。

果然,驴禁不住发起怒来,使出了自己的绝招“蹄之”。

经过多日的调查研究,虎终于摸清了驴的虚实,自然非常高兴。

第六层,写虎吃掉了驴,取得了胜利。

这一层写得痛快淋漓,老虎威风大震,“跳踉大阚”,从动作、声音两个方面写出它一往直前的气势,终于把庞然大物的驴吃掉。

——各层次中表现虎的心理的语句分别是“以为神”、“觉无异能者”、“莫相知”、“终不敢搏”、“以为且噬己也”、“技止此耳”等。

初见驴时,虎“蔽”“窥”,勾画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驴一鸣,虎大骇,远遁”,“骇”“遁”,进一步刻画了虎的恐惧心理;接下来“稍出近之”、“往来视之”、“近出前后”直至“荡倚冲冒”而激怒驴,写虎再三试探,处处可见虎的生性大胆和工于心计;最后的“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等语句,句式短促,节奏鲜明,写出虎干脆利落、志得意满的情态。

这些语句生动逼真地描绘了虎对驴的认识的全过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且使其波澜起伏,引人人胜。

——虎见到驴形体大,是个“庞然大物”,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所以非常害怕驴;又因为虎通过多次观察,知道驴的本领只不过“鸣”和“蹄”,“技止此耳!

”没有什么别的能耐,才吃掉它。

2.黔驴之技有哪些?

驴的如此本领可用一个什么成语表示?

——黔驴之技不过一“鸣”一“蹄”,这两个词生动传神地写出驴在“庞然”的形体掩盖下的平庸技能;驴的这种本领可用成语“黔驴技穷”(或“黔驴之技”)来表示。

3.“庞然大物”“黔驴技穷”“黔驴之技”均可比喻本领不过如此,被人看穿,多用于贬义,讽刺人的技能低劣,遭遇无法解决的窘境等等。

请同学们试用这几个成语造句——

例①:

帝国主义看起来是庞然大物,实际上外强中干,没有什么可怕的。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不就证明了这一点吗?

例②:

囚犯想了个越狱的办法,但黔驴之技,怎能逃得出保卫人员的眼睛!

例③:

小明夸下海口,说他会修理电视,等到他家的电视真的坏了,他却黔驴技穷,束手无策了。

4.怎样概括驴、虎两个寓言形象的特点?

——黔驴:

庞然大物,善于怪叫,蹄踢,装腔作势,借以骇人,虚有其表、实际无能。

老虎:

在没有弄清对方底细之前,存有恐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