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万以内加法和减法说课稿及课时教案及课后反思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124277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数学万以内加法和减法说课稿及课时教案及课后反思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万以内加法和减法说课稿及课时教案及课后反思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万以内加法和减法说课稿及课时教案及课后反思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万以内加法和减法说课稿及课时教案及课后反思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万以内加法和减法说课稿及课时教案及课后反思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数学万以内加法和减法说课稿及课时教案及课后反思及.docx

《三年级上册数学万以内加法和减法说课稿及课时教案及课后反思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数学万以内加法和减法说课稿及课时教案及课后反思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数学万以内加法和减法说课稿及课时教案及课后反思及.docx

三年级上册数学万以内加法和减法说课稿及课时教案及课后反思及

 

《两位数加两位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例1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一、说教材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前几册100以内口算的延续,是在100以内口算和笔算基础上教学的。

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

学习这些内容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而且还为后面学习多位数的笔算加、减法做准备。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和教材的特点,结合本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口算,培养口算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口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练应用。

 

教学难点: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

为达到以上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结合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采用迁移法、引导法、讲解法、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索,通过教学环境的情感渲染,利用情境引出问题,使学生在精神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法:

指导学生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进行小组合作交流、问题探寻。

通过情境的创设、问题的引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汇报、教师引导订正,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叙述自己的思路,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设计的教学程序分为四步:

(一)、引入新课:

先出示口算题卡,让学生进行口算,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这里特别注意引导后进生的学习,因为一开始就认他们进入学习状态,然后出示课件由谈话引发去春游的愿望,抓住孩子的兴奋点,搭建生活平台,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新知探究:

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信息,然后师提问:

根据这些信息,想一想,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放手让学生进行初探,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及时肯定、引导拓展,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

同时,我帮助学生把一些有用的问题引导归纳板书。

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去寻找有用信息,收集信息,在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接着放手让学生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合作解决,培养学生算法的多样化,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培养估算意识,同时也重点训练了学生口算方法和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这时,我到学生当中,参加他们的讨论,指导后进的学生或小组,组织各小组进行交流、汇报、订正。

(三)教学效果测评:

每一节课合理的精心围绕教学内容设计练习,对学生进行当堂知识能力测评,有利于我们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反馈学生获取信息。

因此,课后做一做的三个问题我设计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时对后进的学生进行辅导、鼓励。

(四)板书设计与练习:

在板书中我重点示范口算的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教学重点:

口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练应用

教学难点: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

26+30    48+20    49-20    56+3    28-9

24+9    35-20    46-7    98-90  78+9

二、探究新知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

(1)观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

学生汇报。

(一至五年级参加“世博会”的各班人数)

(2)出示问题:

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3)提问: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求一共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级一班35人,二班34人,用加法计算,列式:

35+34。

(4)这个算是如何计算?

互相交流算法。

师:

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通过观察我们知道35+34中的两个加数没有一个是整十数或一位数,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习过的加法然后进行计算呢?

如果可以怎么计算?

生:

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

比如34可以看成30+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师:

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1:

还可以拆分另一个加数35,把35看成30+5,先算30+34=64,再算64+5=69.

生2:

除此之外,同时把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然后进行计算也很简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

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口算方法。

(1)出示问题:

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2)列式计算:

39+44

(3)学生尝试计算39+44,并说说算法。

经学生自由讨论,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A、39+40=79  79+4=83

B、30+44=74  74+9=83

C、30+40=70  9+4=13    70+13=83

3、比较算式,发现规律。

师:

对比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相同点:

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同点:

前者个位数相加不进位,后者个位数相加进位。

三、巩固练习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4+21=    15+55=    61+39=    35+66=    23+28=    32+46=

53+36=    37+54=    15+65=    18+26=    41+56=    13+29=

2、春节小明用压岁钱买一个玩具汽车39元,买一个天线宝宝75元,问他一共用去多少钱?

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并在小组内互检。

四、课堂小结

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我们要利用这个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

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练习题。

6、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

(1)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2)列式计算:

39+44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感触很多,关于学生的、自身的和新课程标准的,好的或者不好的。

简单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这节课上,通过创设一个完整的情境——世博会之旅,用新鲜的话题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为学生的学习研究搭建良好的平台。

但只是觉得我创设的情境不太合适,并没有找到问题的突破口,这样的情境对于天真、爱幻想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勉强奏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的增加,会渐渐对此类假设性的情境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情绪。

这一点也是有待于改进的地方。

  二、重视基础知识的形成和掌握,使教学目标落在实处。

  一节课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是永恒的主题。

这节课中,展开部分主要采用算用结合,以用促算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如:

首先电脑出示学生准备去世博会参观的排队的场景,给出每个班的人数,引出本节课内容,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三、充分把握学生,提出多种预设。

  “算法多样化”是课改倡导的新理念之一,这里应该提倡算法多样化这我知道,但是教材是否更强调把数字分开来计算,因为我在备课手册上看到的都是拆数这种方法,而我在教学中遇到学生用笔算先算个位再算十位的形式来进行口算,这样是否容易出错,是否属于口算,我有点不明白.不过我当时给予孩子的回答是可以的,找出适合自己的算法就无可厚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