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山东省二轮复习训练题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12263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山东省二轮复习训练题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届高考历史山东省二轮复习训练题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届高考历史山东省二轮复习训练题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届高考历史山东省二轮复习训练题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届高考历史山东省二轮复习训练题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山东省二轮复习训练题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docx

《届高考历史山东省二轮复习训练题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山东省二轮复习训练题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山东省二轮复习训练题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docx

届高考历史山东省二轮复习训练题专题二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

  

限时:

60分钟 

总分:

85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西周、秦、西汉、隋唐等古代王朝都定都关中,五代中有四朝定都开封。

北宋初年,赵匡胤想从开封迁都洛阳,进而迁往长安。

“吾将西迁者,无他,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

”但因群臣反对而未果。

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开封有更为险峻的地形优势

B.关中的生态恶化导致收入锐减

C.经济形势的变化阻碍了西迁

D.周、汉已成历史,其经验不可靠

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唯物史观素养和历史解释素养。

唐朝安史之乱以后,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北宋初年,经济形势的变化阻碍了宋将都城西迁,故选C项。

材料信息显示,长安和洛阳的地形较为险峻,开封则无险可守,故A项错误;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判断关中收入是否锐减,排除B项;周、汉的历史经验不可照搬,但对后世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故D项错误。

2.安史之乱至唐末,“天下户口,流亡过半”。

宋太祖下令,“察民有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其罪死”。

“召集逃散,令着旧业”成为北宋初期地方政府的主要政务。

宋初这一政策(  )

A.旨在压制工商业发展B.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

C.意在强化理学价值观D.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答案 B 从材料信息看,北宋初年,人口大量流亡,宋太祖下令,家有父母者不允许另立户籍,分异财产,并“召集逃散,令着旧业”,这一政策有利于恢复生产和稳定小农经济,故选B项。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对工商业的限制,故A项错误;宋代初年,理学尚未产生,C项与材料及史实均不符,排除;宋代实行“不抑兼并”政策,故D项错误。

3.宋代租佃制盛行,地主多以签订契约的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以收取地租。

宋代的地租形式以产品地租为主,货币地租有所发展,劳役地租逐渐减少。

宋代租佃制(  )

A.促进了自耕农经济的发展

B.阻碍了精耕细作技术的提高

C.减轻了农民经济上的负担

D.削弱了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

答案 D 根据材料信息“宋代的地租形式以产品地租为主,货币地租有所发展,劳役地租逐渐减少”可知,宋代租佃制下,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并不严格,即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有所削弱,故选D项。

4.宋代“不抑兼并”,导致了土地所有权的竞争与垄断,出现了“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的局面。

这种局面客观上(  )

A.减少了土地的垦荒面积

B.适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

C.抑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加剧了土地的分散和贫富分化

答案 B 由材料“不抑兼并”“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可知宋代保护土地私有及土地商品化,允许土地按经济规律进行流转买卖,故B项正确;土地商品化和私有化扩大了土地的垦荒面积,排除A项;土地私有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排除C项;“不抑兼并”的政策加剧了土地的集中而非分散,排除D项。

5.据《天工开物》记载,明代普通铁炉每炉可装矿砂2000余斤,一日出铁6次,共需矿砂万余斤;燃料使用煤炭。

这反映出当时(  )

A.雇佣劳动的盛行B.生产技术停滞不前

C.手工业得到发展D.政府对冶铁的重视

答案 C 依据材料可知,明代冶铁时需要铁矿砂的量比较大,这体现了明代的冶铁规模比较大,手工业得到了发展,故选C项;材料信息并未涉及雇佣劳动是否盛行,排除A项;生产技术发展的表现是冶铁工具、技艺的提高,而材料反映的是冶铁规模较大,不能反映出技术是发展还是停滞不前,排除B项;材料是《天工开物》中对明代冶铁业的记载,未体现官府对冶铁的态度,排除D项。

6.(2019山东淄博3月模拟)“白蛇传”故事最早源于唐传奇《白蛇记》,类似“许仙”的主人公李黄是盐铁使之子;南宋话本《西湖三塔记》中的主人公奚宣赞为统制之子;到明代后期,冯梦龙所编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的主人公却变成杭州的“药铺主管”了。

这反映了明后期(  )

A.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B.民间思想借助小说广泛传播

C.商品经济冲击等级观念

D.传统伦理道德观念逐渐瓦解

答案 C 材料表明不同时代的故事中类似“许仙”的主人公的身份由官吏之子变成“药铺主管”,折射出传统的士农工商等级观念受到冲击,这是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故选C项。

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是否松动,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小说传播民间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冲击,而非传统伦理道德观念逐渐瓦解,故D项错误。

7.有学者指出: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城市人口比例最高的一个时代,北宋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20.1%,南宋则高达22.4%。

人口向城市的集聚,这一现象(  )

A.使城市的生活环境恶化

B.导致农村劳力相对缺乏

C.推动了坊市界限的打破

D.刺激了农村商品生产发展

答案 D 由材料内容可知,宋朝城市人口比例最高,人口向城市集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也会推动农产品商品化,故选D项;材料仅反映出宋朝城市人口比例最高,但不能因此说明城市人口比例高会直接导致城市生活环境的恶化,排除A项;材料仅反映出宋朝城市人口比例最高,不能直接体现农村劳动力的缺乏,排除B项;材料仅反映出宋朝城市人口比例最高,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之一,宋朝坊市界限的打破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另一种表现,两者之间不构成因果关系,排除C项。

8.据史料记载,明朝末年,景德镇民窑工匠仍必须列入班匠役、编役或雇役,为官窑劳作,其中编役与班匠役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无分毫雇值”。

这一现象表明(  )

A.市民阶层在不断壮大

B.商品经济发展步履艰难

C.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

D.重农抑商政策日益僵化

答案 B 题干材料表明民窑工匠的人身自由受到很大限制,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私营工商业的发展,从而说明商品经济发展步履艰难,故B项正确。

材料所述现象并不会导致市民阶层壮大,相反会导致市民数量的减少,故A项错误。

明朝末年,民营手工业已占据主导地位,故C项错误。

材料中体现的是手工业发展情况,未涉及“重农”政策,故D项错误。

9.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

“布衣匹夫之人(从事商业活动的普通老百姓),不害于政,不妨百姓,取与以时而息财富(据时买卖而使财富增加),智者有采焉。

”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又说:

掌权者应该“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司马迁主张推行工商皆本的经济政策

B.司马迁的经济主张与当时经济政策有异

C.司马迁的言论推动了当时商业的发展

D.司马迁强调儒家思想对百姓的教化作用

答案 B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司马迁所处的时代正在实行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而从《史记》中所反映的司马迁对商业和商人的态度,可以看出他支持商业,故选B项;材料体现了司马迁支持发展商业,没有体现司马迁主张推行工商皆本的经济政策,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司马迁支持商业,没有体现他的言论推动当时商业的发展,排除C项;材料只是反映了司马迁对商业发展的看法,没有体现儒家思想对百姓的教化作用,排除D项。

10.据历史记载,唐初令文中多次重申“士”“农”“工”“商”四民分业的规定,但中唐到宋代,职业的等级差别在缩小或消弭,四民之间的流动性日益增强。

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抑商政策的松动B.生产方式的革新

C.田庄经济的兴起D.社会经济的转型

答案 A 据材料“中唐到宋代,职业的等级差别在缩小或消弭,四民之间的流动性日益增强”,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唐以来,抑商政策有所松动,从而导致阶级的流动性增强,故选A项;明中叶以后,生产方式有所改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与材料表述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东汉时期田庄经济兴起,与材料表述的时间不符,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社会经济开始转型,与材料表述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

11.康熙八年(1669年)开始,清政府下令将曾为明王朝藩王的由于战乱而荒废的土地,免予变价,归现有种地者所有,令其耕种,照常征粮。

即实行“更名田”。

关于清初“更名田”的本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促进了清朝初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C.封建生产关系领域的局部调整

D.有利于抑制清初的土地兼并现象

答案 C “封建生产关系领域的局部调整”是对“更名田”本质的阐述,故C项正确。

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12.下表反映了16—18世纪中英两国金、银的比价变化,导致下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中国

英国

1580年

1∶5.5

1∶11.7

1635年

1∶10

1∶13

1751年

1∶14.9

1∶14.5

A.传统农耕文明全面衰退

B.英国商人对华贩卖鸦片

C.中国外贸长期保持顺差

D.“海禁”政策阻滞中外贸易

答案 C 材料不能体现传统农耕文明的发展状况,故A项错误;根据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从1580年到1751年,银价下降,与鸦片输入的情况不同,故B项错误;表格中这一段时间,从金、银比价可以看出中国白银一直处于流入状态,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海禁’政策阻滞中外贸易”,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37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建于五代十国变乱之后,加上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争战不断,难民较多,需要以社会福利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同时宋朝奉行以文立国的国策,将儒家仁政思想贯彻于一些政策诏令中,重视通过福利救济进行风俗教化。

因而,官方慈善事业比较发达。

与前代相比,宋朝的救济对象扩大到了社会各个阶层,政府按照财富的多寡来划分社会阶层,对其中的贫民和穷民进行重点救济。

从救济项目上看,宋朝在救灾备荒的常平仓和义仓的基础上创立了专门的济贫仓种——广惠仓。

宋朝还创立了多种济贫机构,其职能分工比较明确。

有专门济贫的养济院,有以收治病人和养老为主的居养院,有以救济遭到遗弃和成为孤儿的儿童为主的慈幼局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材料二 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始于俾斯麦执政时期。

德国统一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运动高涨,俾斯麦政权在镇压工人运动的同时,也积极促进工人的福利,改革社会弊端。

面对日益迫切的社会保障需求,德皇威廉一世于1881年11月发布诏书,要求“最大限度地保障需要帮助的人”,首次提出了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构想。

在俾斯麦的推动下,议会先后通过了《工人医疗保险法》《事故保险法》和《养老保险法》。

这既是德国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雏形,也是世界范围内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萌芽。

德国是世界上首创立法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不但历史悠久,而且体系完善,为后来德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保障与改善,社会的稳定与团结,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很多国家所借鉴。

  材料三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努力,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个成就……足以向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重视慈善事业的原因,并概括其主要特点。

(1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德国开创社会保险事业的背景,并分析其历史地位。

(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本质。

(3分)

答案 

(1)原因:

立国于战乱后,流民多,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吸取前代慈善事业的经验教训;受以文立国国策和儒学仁政思想的影响。

特点:

慈善与风俗教化相结合;救济覆盖面广,救济重点明确,以救济贫民和穷民为主;建立了较完整的救济项目和救济机构。

(2)背景:

国家统一后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工人运动高涨,阶级矛盾尖锐;德皇和俾斯麦的积极推动。

地位:

开创了世界现代社会保险事业的先河,为其他国家所借鉴。

(3)本质:

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执政为民,领导人民走共同富裕之路。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历史事件(部分)

时期

史实

秦汉

张骞出使西域

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至波斯湾而还

中国的铸铜和制漆工艺传到朝鲜

隋唐

唐朝高丽乐盛行

玄奘西行

胡椒、波斯枣、无花果、开心果等传入中国

日本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创制了自己的文字

宋元

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指南针、火药相继传到欧洲

刺桐港(泉州港)成为世界第一大港

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

明清

郑和七下西洋,远至非洲、红海沿岸

传教士利玛窦来华

《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著作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流传海外

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

(12分)(要求:

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答案 示例

看法: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促进中外文明的交融。

(2分)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中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交流。

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外贸易的重要通道。

活跃在丝绸之路上的中外使者、商人络绎不绝。

通过丝绸之路,丝绸、瓷器、茶叶、四大发明等传到国外,胡椒、波斯枣、高丽乐等传入中国,中外贸易互通有无,贸易品种多样,丰富了中外人民的生活,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8分)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

(2分)

解析 在提出看法前要通读材料,找出材料内容的共同之处,然后运用唯物史观提出自己的观点。

在说明时一定要充分运用史实证据,做到有理有据,论证严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