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救生员理论复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0611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救生员理论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级救生员理论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级救生员理论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级救生员理论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级救生员理论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级救生员理论复习题及答案.docx

《初级救生员理论复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救生员理论复习题及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级救生员理论复习题及答案.docx

初级救生员理论复习题及答案

初级救生员理论复习题

(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游泳救生工作的中心是。

√A、安全

B、救生器材齐备

C、救生配备充足

D、救生器材先进

2、,尽职尽责是与游泳救生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有直接联系的道德要求

A、遵纪守法√

B、热情服务

C、钻研业务

D、团结协作

3、游泳救生员可分为救生和自然水域救生。

A、静水

B、海浪√

C、游泳池

D、人工水库

4、反蛙泳蹬腿时两膝约宽于肩,脚和向后方对准蹬水方向。

√A、小腿内侧

B、大腿外侧

C、小腿外侧

D、大腿内侧

5、侧泳时头的下半部没在水中,下面的臂前伸上面的臂置于。

A、前屈,体侧√

B、前伸,体侧

C、垂直,体侧

D、前伸,胸前

6、侧泳做翻脚动作时,下面的腿将脚尖绷直,脚和对准蹬水方向。

A、大腿前面向后

B、小腿前面向侧√

C、小腿前面向后

D、大腿前面向侧

7、踩水技术的缺点是。

A、简单

B、方便

C、省力√

D、移动速度慢

8、蛙式潜泳在潜远时,头的位置应稍低于的位置,头与成一直线。

A、仰泳头、躯干

B、爬泳头、躯干√

C、蛙泳头、躯干

D、蛙泳头、胸部

9、根据法律是否对合同赋予特定的名称,将合同分为有名合同与。

A、双务合同

B、要式合同

C、有偿合同√

D、无名合同

10、蛙式长划臂潜远划臂时,手掌和前臂,稍勾手腕,两手做动作。

A、外旋、向前上方

B、内旋、向前上方

C、外旋、向前下方√

D、内旋、向前下方

11、抬头爬泳腿部动作主要起到,保持身体流线型。

√A、维持身体平衡作用

B、保持身体水平

C、推进身体

D、控制方向

12、技术特点是速度快、准确捕捉目标。

A、蛙泳√

B、抬头爬泳

C、侧泳

D、仰泳

13、遇到自我突发意外危险时,首先要紧急意识。

A、下潜√

B、呼救

C、赴救

D、休息

14、腹部肌肉痉挛时,人体浮在水面仰卧,腿和头部尽量腰腹拉长,并用双手配合按摩腹部。

A、弯屈

B、往下

C、往右√

D、伸挺

15、饱餐后即刻游泳负担过重,容易引起呕吐和昏迷。

A、身体√

B、胃和心脏

C、头部

D、肾脏

16、下列属于救生器材的是。

A、急救板

B、人工复苏器√

C、救生圈

D、警示牌

17、仰卧漂浮休息,身体水面,向上伸展双臂,两腿向外分开。

A、俯卧

B、侧卧√

C、仰卧

D、倾斜

18、间接赴救技术是指救生员对在距离游泳池边较近的地方发生溺水时,用进行施救的一种最简易的方法。

A、急救板

B、颈托√

C、救生浮标

D、单向呼吸阀

19、跟踪法是救生员在值岗时,对内游泳技术不佳者应进行重点跟踪观察的一种方法。

A、游泳场所√

B、自己负责区

C、深水区

D、浅水区

20、不会游泳者在溺水初期呼吸方式表现为。

A、正常呼吸√

B、争取呼吸

C、间歇呼吸

D、没有呼吸

21、疲劳溺水者在溺水时身体姿态方面表现为。

A、身体垂直

B、俯卧在水面(或水中、池底)

C、仰卧在水面(或水中、池底)√

D、身体接近水平姿势

22、观察区域划分的原则为:

便于救生员观察,以及互相观察和补漏。

A、轮岗

B、穿插√

C、交叉

D、间接

23、直线切割法中,救生员次责区为对岸救生岗位主责区的。

√A、1/2

B、1/3

C、2/3

D、对岸主责区

24、游泳池开放时救生杆要始终放在附近。

A、保安室

B、救生员值班室

C、急救室√

D、救生员观察台

25、直接赴救是在不能采用技术的情况下,所采用的赴救技术。

A、直接赴救√

B、间接赴救

C、拖带赴救

D、心肺复苏

26、鱼跃式入水技术是技术的组成部分之一。

A、现场急救

B、间接赴救√

C、直接赴救

D、心肺复苏

27、跨步式入水时两腿做跨步式动作,上体稍向前倾。

A、左右分开

B、并拢√

C、前后分开

D、伸直

28、接近时,应采用速度较快的,以便观察溺水者。

A、反蛙泳

B、侧泳

C、蛙泳√

D、抬头爬泳

29、救生员采用背面接近技术时,应迅速紧贴溺水者,用双手加以控制。

A、腰部

B、腿部√

C、背后

D、头部

30、侧面接近是指救生员游至溺者,处,有意识地转向溺者侧面游进,并加以控制。

A、1米

B、2米√

C、3米

D、4米

31、直接赴救包括入水、接近、、拖带、上岸、运送6个环节。

A、反关节

B、心肺复苏

C、手援√

D、解脱

32、入水技术是救生员迅速接近远距离溺水者的最好方法之一。

A、蛙腿式

B、直立式

C、跨步式√

D、鱼跃式

33、基本生命支持阶段,包括畅通气道、人工呼吸、3个步骤,以维持有效的呼吸和循环。

√A、建立循环

B、体外除颤

C、药物治疗

D、脑复苏

34、及其产生的酸中毒可能会导致心跳骤停和中枢神经系统缺血,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

√A、低氧血症

B、呼吸骤停

C、恐慌挣扎

D、喉痉挛

35、溺水后人体的生理变化秒左右会出现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

A、30

B、40

C、50√

D、60

36、心肺复苏的终止条件是溺水者自主已恢复良好

A、脑复苏

B、呼吸

C、心跳√

D、呼吸和心跳

37、救生员判断溺水者有无意识,一般采用的方法。

√A、摇动肩部

B、摇动腰部

C、轻拍面颊

D、轻拍头部

38、用仰头抬颌法打开溺水者气道时,救生员一手置于溺水者前额,用力向后压,使溺水者头部后仰。

A、虎口√

B、手掌

C、全掌

D、掌根

39、救生员用一只手置于溺水者,使其头部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在甲状软骨下摸到气管后,手指向外滑动,在气管与颈部肌肉之间的凹沟内即可以触及颈动脉。

√A、前额

B、头顶

C、前脸

D、下颌

40、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头、面、颈部和的外出血

√A、四肢

B、背部

C、足面

D、手背

41、成人脊柱由24块彼此连接构成

√A、椎骨

B、脊柱

C、脊髓

D、脊骨

42、游泳者有甚至昏迷的症状出现时,一般判断脊椎受伤。

A、运动障碍

B、无力√

C、休克

D、疼痛

43、在搬动颈椎受伤患者时,先带好固定患者颈部

A、呼吸罩

B、氧气面罩√

C、颈托

D、塑料板

44、现场急救的原则之一就是加强途中。

A、运送与救治√

B、监护与救治

C、包扎与固定

D、止血与复苏

45、珍惜生命,这是每个游泳救生员做好本职工作和履行其道德义务的前提。

A、互相尊重

B、钻研业务√

C、乐于奉献

D、科学文明

46、救生员做头锁法,两手掌放在溺水者头部两侧,拇指轻按,食、中指按面颊,无名指和小指放在耳下,但不要超过耳垂。

A、眉弓

B、眉骨

C、泪骨√

D、前额

47、救生员在做胸背固定法,应该一手肘关节与前臂放在溺水者胸骨上,虎口张开,分别按压其面颊。

A、拇指及小指√

B、拇指及食指

C、拇指及中指

D、中指及食指

48、头胸固定法时:

一手肘关节和放在溺水者的胸骨上,手掌放在溺水者面颊上。

A、手心

B、手掌

C、手腕√

D、前臂

49、损伤水中处理时,救生员应先固定溺水者的颈部。

√A、脊椎

B、脊柱

C、脊骨

D、脊髓

50、溺水者持续闭气时一般最长秒左右。

A、30√

B、60

C、90

D、120

51、溺水后人体的生理变化分钟脑细胞开始发生不可逆转的损伤。

A、1-3

B、3-5√

C、4-6

D、6-7

52、当救生员距离溺水者较远时,可采用式入水

A.蛙式

B.跨步式√

C.鱼跃浅跳

D.直立式

53、其动作简易,游起来既省力又能持久。

在水中救助溺水者时,可用托枕、托颌和托双腋等多种方法进行拖带运送。

A.踩水√

B.反蛙泳

C.侧泳

D.抬头爬泳

54、也是游泳池内最常用的救生器材之一。

救生员在使用其施救时要注意:

抛掷时一定要准确到位

√A.打腿板

B.救生浮标

C.救生竿

D.救生圈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珍惜生命,乐于奉献是游泳救生员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

2、游泳救生工作的宗旨是齐心协力,拯救生命(—)

3、中国救生协会于2005年成立(+)

4、蛙泳划臂时,两臂自然伸直经水中在肩前入水(+)

5、反蛙泳技术是各级救生员必须掌握的技术。

(+)

6、侧泳技术动作特点是自如省力。

(+)

7、蛙式长划臂潜远,腿蹬水向正后方,以免身体上浮(+)

8、侧泳技术主要用于寻找接近溺水者。

(—)

9、警示牌是游泳场所唯一设置的标志牌(-)

10、游泳场所应在明显位置设置急救信号等救生器材(+)

11、预案的内容包括确定现场指挥者和实施抢救人员的分工(+)

12、当救生员的右手被溺水者的左手抓住时应采用“推击法”(+)

13、抬头爬泳由于头要在水面之上,手臂入水点就要近些,划水路线也就长点。

(—)

14、采用交替跌蹬水技术踩水时,腿的蹬水路线及回收路线,基本是直线(-)

15、大概后面肌肉痉挛:

先伸直患腿,一手按住膝盖,踝关节屈,双手抓住大腿用力向后扳并蹬直患腿。

(-)

16、游泳池救生观察台前沿必须与游泳池边沿垂直(+)

17、对丧失意识溺水者可通过检查溺水者肢体,了解其受伤的情况。

(+)

18、救生浮标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救生器材之一。

(+)

19、对于只有50公分深的小型游泳池,不需要配备救生员。

(—)

20、手援施是救生员徒手进行施救的一种复杂方法。

(—)

21、扫视法是在值岗时,救生员对自己责任区的左右、远近进行直线,不间断的观察。

(+)

22、救生员在值岗时对所有游泳者进行严密观察,不分主次(—)

23、游泳者因受伤造成溺水时,在移动能力方面表现为原位停滞(+)

24、判断是指救生员在值岗时,对观察的情况做出的快速呼救(—)

25、接近是指救生员采用入水动作靠近溺水者一项专门技(+)

26、正面接近是救生员入水后,游至溺水者1米处左右急停,下潜至溺水者腰部以下,接下一技术进行施救。

(—)

27、救生员用单手虎口推击溺水者手腕部部时,撞击要迅速、有力(+)

28、当溺水者从背面抱紧救生员腰部时,应采用压腕上推单肘解脱法(—)

29、救生员腰部正面被抱持后,救生员应采用扳手指的方法进行解脱(—)

30、“抓发”解脱后,应及时将溺水者转体至被贴救生员前胸,夹胸控制住。

(+)

31、救生员单手前臂被溺水者抓住时用扳手指法解脱。

(—)

32、拖带是指救生员采用侧泳,反蛙泳等各种不同技术,将溺水者拖带到池边的一种技术。

(+)

33、夹胸拖带时,救生员手臂着力点应在溺水者头和额下部位上。

(—)

34、上岸是指救生员将器材从水中送上池岸的一种救助技术。

(—)

35、在确定溺水者无脊椎受伤的情况下,肩背运送是一项比较实用的运送技术方法。

(+)

36、肺内有大量的水或异物,肌肉松弛,舌肌和会厌松弛后坠,阻塞咽部称之湿溺。

(+)

37、脑组织的耗氧占全身氧量的5%。

(—)

38、现场急救的原则之一是先轻伤后重伤,先救伤后救命(—)

39、复苏有效时,可见瞳孔由大变小。

(+)

40、救生员平时对模拟人进行口对口吹气训练时如果患有某种传染性疾病,不可能通过唾液传染给其他救生员。

(—)

41、复苏的首要环节是打开呼吸道。

(—)

42、胸外心脏按压时手指压在胸壁上操作。

(—)

43、胸外心脏每按压胸部30次后,吹气2口,即30:

2的比例(+)

44、游泳者事发前曾有不恰当的入水姿势,应该怀疑脊柱有损伤(+)

45、斜方肌挤压法时,应先固定救生员的双手肘关节。

(+)

46、脊柱损伤水中处理时,救生员应将溺水者放在急救板上,运送上岸。

(—)

47、救生圈(球)也是游泳池内最常用的救生器材之一。

(+)

48、救生员用手钳固定方法时,先用肘关节固定溺水者身体,然后用手掌和手指固定其头颈部。

(+)

49、救生员在使用手臂固定法时,溺水者身体翻转后应将颈部保持呈一条直线。

(+)

50、斜方肌挤压法时,救生员应双手虎口张开,在溺水者头部两侧插入肩下至斜方肌,掌心向下,压紧斜方肌。

(—)

51、抬头爬泳手臂入水后肘部可以下沉(—)

52、环视法是指救生员对自己的责任区以某一点为起点,进行圆周、不间断的观察。

(+)

53、游泳者因受伤造成溺水时,在身体姿态方面表现为身体倾斜。

(+)

54、当在水中发现溺水者时,应首先采取看的方法,判断溺水者有无意识。

(—)

55、在进行双人解脱时,应先确认谁是溺水者,再进行解脱。

(+)

56、夹胸拖带技术较适用于身材矮小的救生员拖带溺水者。

(—)

57、托枕拖带技术适用于疑似颈部受伤者。

(—)

58、窒息导致缺氧形成低氧血症是溺死的主要原因。

(+)

59、肺内没有水或少量水,过度紧张、恐惧、主动屏气使喉和气管痉挛称之湿溺。

(—)

60、心肺复苏的终止条件之一是有其他人接替抢救,或有医师到场承担了复苏工作。

(+)

61、动脉出血的临床表现是血液颜色呈暗红,自伤口远心端涌出或缓慢流出,若破裂血管较大,也可能危及生命。

(—)

62、游泳者事发前曾在浅水区域跳水,应该怀疑脊柱有损伤。

(+)

三、问答题

1、游泳场所中,安全标识应该如何设置?

2、救生员在值岗时,应对哪些人群进行重点看护?

3、在游泳池发现了一名溺水者,在你采取赴救措施之前,应该对溺水者做出哪些判断?

4、当游泳者不小心弄伤身体,流血不止,你应该如何处理?

一、安全检查(选题2选1,10分)

试题1:

游泳场所应配备哪些急救器材?

脊柱固定板,急救氧气瓶,,包(氧气发生器),肢体固定夹板,人工复苏器,便携式人工呼吸面罩,护颈器,包扎带,急救药品。

试题2:

安全标识的设置?

警示牌:

禁止跳水、禁止嬉水打斗、道滑、浅水区、深水区、水深标志牌。

告知牌:

游泳场所示意图、救生员岗位值班图、绿色通道、救生器材标志牌,各工作室标志牌等。

须知牌:

游泳者须知、游泳安全须知、紧急抢救程序须知等。

二、救生员在值岗时,应对哪些人群进行重点看护?

(10分)

儿童,老人,残障者,体弱者,身体素质低者,妇女(尤其孕妇)。

三、假设游泳者溺水,在你采取赴救措施之前,应该对溺水者做出哪些判断。

(10分)

先采取听看的方式进行判断,若发现溺水者在水中挣扎并发出呼救的声音,说明其还有意识。

若溺水者没有挣扎没有呼救,身体渐渐沉入水中,则说明溺水者已经失去了意识。

四、池岸赴救有几种方法?

(5分)

手援,救生圈,救生杆,救生球,其他救生物,例如泡沫板。

五、当游泳者不慎划破流血损伤,应该如何处理?

(10分)

要根据伤口的大小和深浅作选择:

当表皮擦伤而渗血时,洗净伤口后,那一块消毒纱布望伤口上压,等血止住后涂上药水。

如果鲜红色的血往外涌,说明是动脉血管破裂,应先用纱布压紧伤口,然后在伤口的上段—即朝心脏的那一端用力加压,在紧急处理的同时,要立即到医院缝合,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六、救生要遵循哪些优先原则?

(4分)

岸上救生优于水中救生,器械救生优于徒手救生,团队救生优于个人救生,先救有意识后救无意识。

七、简述心肺复苏的步骤。

(20)

1、判断意识,呼救;

2、清理口腔异物;

3、打开气道;

4、判断呼吸;

5、口对口吹气2次;

6、检查脉搏;

7、胸外心脏按压30次。

分解说明:

1、判断意识在伤病人耳边大声呼唤并较有力地拍击伤病人的肩部,如果没有反应,说明无意识。

2、高声呼救确认伤病人无意识后,应立即高声呼救并请他人帮打急救电话“120”。

如现场只有自己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1—2分钟后再打电话。

3、摆放复苏体位(平卧位)⑴、将伤病人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两手贴紧身体。

(不能放在弹性大的弹簧床、棕榈床上)⑵、救护者两腿(膝)自然分开,与肩同宽,站立(跪)贴于病人的肩、腰部。

4、开放气道:

头偏向一侧,头偏到45°—60°之间,清理口腔异物后,头部复位后,解开病人衣物,压额抬颏法开放气道。

5、判断呼吸在保持气道通畅的前提下,弯腰侧头在两次平静呼吸的时间里(5-10秒内)进行呼吸判断:

“一看”——胸或上腹部有无起伏;“二听”——口或鼻孔有无气流声;“三感觉”——有无气流拂面。

6、建立人工循环:

检查有无颈动脉搏动及循环迹象(观察面部、胸部周围循环迹象),不少于5秒;如无脉搏及循环迹象,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时观察病人面部反应。

7、胸外心脏挤压⑴、触摸颈动脉—用两指并拢平放在颈部正中喉结(甲状软骨)上,然后向一侧滑行约2横指,可在甲状软骨和胸锁乳突肌之间的凹陷处稍加力度即可触到有无颈动脉的搏动。

⑵、准确定位:

挤压部位必须在胸部正中的胸骨下1/2段(胸骨中下1/3交界处)。

救护者用示指和中指并拢沿一侧肋弓上滑至两肋交汇处。

另一手掌根贴于示指,使掌根的横轴与胸骨的长轴重合。

将定位手放在另一手的手背上,两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掌心翘起,手指离开胸壁。

注意:

只要掌根离开过病人胸部,都应重新定位。

⑶、正确挤压和放松:

挤压时两肘伸直,两肩夹紧并位于胸骨上方,用腰力和上半身的重量垂直向下挤压胸骨下陷4—5厘米,然后放松,让胸部回到正常位置(但掌根不能离开胸壁);挤压时要有节奏,频率100-80次/分,即每十秒(或九秒钟)按15次;挤压时要观察伤病人的面色情况和反应。

8、挤压和吹气交替进行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挤压30次应配合2次人工吹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