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答案鼎尖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97782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数学答案鼎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答案鼎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答案鼎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答案鼎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答案鼎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数学答案鼎尖教案.docx

《五年级上册数学答案鼎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数学答案鼎尖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数学答案鼎尖教案.docx

五年级上册数学答案鼎尖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答案鼎尖教案

200431五年级上册数学答案鼎尖教案1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由此建立表面积的概念。

2、能根据现实情景和信息,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观察思考等方法,去探求长方体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探求意识和探求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建立表面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

掌握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复习长方体的特征。

师: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知道它们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那么它们都有哪些特征?

生:

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师:

同学们说得真好,都已经掌握了长方体的特征。

那么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长方体,一起来探究一下长方体的面。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1、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师:

现在老师手中有一个长方体纸盒,昨天同学们回家也都做了一个,刚才我们说长方体有6个面,他们分别是,(边说边指),那么如果我们沿着长方体的某些棱剪开,再展开,会是什么形状呢?

接下来学生动手剪(强调要求)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展开后,你发现了什么?

生:

我发现原来的立体图形变成了平面图形。

生:

我发现长方体展开后还是由6个长方形组成的。

师: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课件演示(实物展开后贴在黑板上)师:

同学们,你们现在还能像课件中一样找到刚才指出的前面吗?

后面又在哪里呢?

你还能找出上、下、左、右分别在什么地方吗?

生:

能。

师:

那么请你们在自己的长方体展开图中标出上、下、左、右、前、后。

师:

观察长方体展开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我们知道长方体有6个面,哪些面的面积是相等的?

生:

前后面,左右面,上下面是相等的。

师:

为什么?

生:

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2)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同桌合作)生:

上、下每个面的长和宽是长方体的长和宽,每个面的面积是长x宽;前、后每个面的长和宽是长方体的长和高,每个面的面积是长x高;左、右每个面的长和宽是长方体的高和宽,每个面的面积是宽x高。

师:

同学们,像这样我们把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

(板书:

表面积)

(2)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师:

那么怎样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呢?

小组合作:

1,先独立思考,记录下自己的方法。

2,小组内交流,探讨哪种方法更简便。

学生作业展示:

长x宽x2+长x高x2+宽x高x2或者(长x宽+长x高+宽x高)x2分别解释教学例1。

出示例1:

做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

(课件出示)问题:

要求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实际上就是求这个长方体包装箱的什么?

生:

实际上就是求这个长方体包装箱的表面积。

根据上面咱们总结出的公式来求一下表面积方法一:

0.7×0.5×2+0.7×0.4×2+0.5×0.4×2=1.66(平方米)方法二:

(0.7×0.5+0.7×0.4+0.5×0.4)×2=1.66(平方米)(3)通过刚才的操作与例题,你觉得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需要哪些条件,又该如何计算呢?

归纳总结三、深化提高,综合应用1、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六的习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2、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

(1)指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让学生发现本题中“没有底面”这条信息很重要。

(2)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四、归纳知识,总结学法师:

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在这节课学习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或深刻感受和老师、同学说说。

#200432五年级上册数学答案鼎尖教案2教学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操作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并初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会用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会用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具运用:

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投影仪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什么是长方体的长、宽、高?

什么是正方体的棱长?

2.指出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并说出长方体的特征。

指出正方体的棱长,并说出正方体的特征。

二、新课讲授1.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在上面分另标出“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

师生共同复习长方形的特征。

请同学们沿着长方体纸盒的前面和上面相交的棱剪开,得到右面这幅展开图。

(2)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纸盒,分别标出“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然后师生共同复习正方体的特征。

让学生分别沿着正方体的棱剪开。

得到右面正方体展开图。

(3)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的展开图,看看哪些面的面积相等,长方体中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观察后,小组议一议。

引导学生总结长方体的表面积概念。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需要计算哪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2)出示教材第24页例1。

理解分析,做一个包装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实际上是求什么?

(这个长方体饭包装箱的表面积)先确定每个面的长和宽,再分别计算出每个面的面积,最后把每个面的面积合起来就是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3)尝试独立解答。

(4)集体交流反馈。

老师根据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板书。

方法一:

长方体的表面积=6个面的面积和0.7×0.4+0.7×0.4+0.5×0.4+0.5×0.4+0.7×0.5+0.7×0.5=0.28+0.28+0.2+0.2+0.35+0.35=1.66(m2)方法二:

长方体的表面积=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左、右两个面的面积0.7×0.4×2+0.5×0.4×2+0.7×0.5×2=0.7+0.56+0.4=1.66(m2)方法三:

(上面的面积+前面的面积+左面的面积)×2(0.7×0.4+0.5×0.4+0.7×0.5)×2=0.83×2=1.66(m2)(5)比较三种方法,你认为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关键是找什么?

这三种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

(6)请同学们尝试自己解答教材第24页例2,集体交流算法,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解答计算正方体表面积的。

三、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23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

3.完成教材第25~26页练习六第1、2、3、4、6、7题。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又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并掌握了长方休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学习,你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板书设计:

#503900五年级上册数学答案鼎尖教案3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1、谈话:

我们每个学期都要召开家长会,如果是你爸爸来参加家长会了,你用什么方法告诉他你在教室里的位置呢?

2、指名学生汇报,预设回答:

(①我坐在第一组第二张桌子;②我坐在教室中间的位置;③我坐在第五行靠墙的位置)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一一点评指出:

要确定自己的位置,一个条件是不够的,至少需要两个条件。

3、谈话:

今天我就要学习一种简洁、新颖的方法来确定位置,想知道是什么方法吗?

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1

(1)出示例题图,提问:

这是某个班级的座位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继续追问:

谁能说说小军的位置?

预设回答:

(小军坐在第4竖排第三个;小军坐在第三横排的第4个)指导学生数的时候是从哪向哪数。

提问:

如果我们不知道小军的位置,听了刚才同学的发言,能顺利地找到小军的位置吗?

谈话:

这些方法都是正确的,但是你觉得用这样的方法描述小军的位置有什么不足之处吗?

预设回答(不够清楚,比较麻烦)

(2)用数对表示位置。

出示抽象图,谈话:

我们把刚才例题图转化为抽象图,你还能找到小军的位置吗?

第5行○○○○○○第4行○○○○○○第3行○○○○○○第2行○○○○○○第1行○○○○○○第第第第第第123456列列列列列列谈话:

实际上,在确定位置时,竖排叫列,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横排叫行,确定第几行一半从前往后数(指图板书)。

小军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

(从左向右数第4列,从前向后数第3行)像这样的位置我们可以用一个数对来表示(4,3)让学生说说对(4,3)的理解小结:

(4,3)表示第4列,第3行,这样的数对包含两个数,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外面加上小括号。

(3)用数对表示位置。

课件出示问题:

在抽象图中找出第2列第4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让其他学生点评继续出示问题:

(6,5)在上图中表示第几列第几行的位置。

指名学生回答,让其他学生点评回到例1教学用图,谈话:

小军还有几个好朋友,你能用数对表示出他们的位置吗?

指名学生回答,并让他们说出表示什么2、情境教学

(1)谈话:

我们刚才学习了用数对来表示位置,那么家长会之前你能这个方法告诉你家长的位置吗?

我们规定从讲台开始,从前向后分别为第一行、第二行……;从教室的门开始,老师的方向从左向右分别为第一列、第二列……。

请大家每个人都想想自己的位置怎么用数对表示。

(2)同桌互相交流,说说自己位置表示的数对(3)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位置和表示的数对,然后点评(4)活动:

出示数对,请相应的同学起立(1,4)(4,3)(2,2)(5,1)(7,5)(9,6)点评:

为什么2.完成“练一练”。

(1)学生在书上完成1.2题。

你能找到第2列第4行的位置吗?

有数对怎样表示?

(2)(5,5)表示什么呢?

是图上的哪个圈?

两个“5”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三第1题。

教室里的座位共有几列几行呢?

第1列第1行是哪个同学的座位?

用数对怎样表示你能说说自己的座位在第几列第几行吗?

用数对怎样表示?

在小组中互相说说,并互相指其他座位说数对。

2.完成练习三第2题。

在实际生活中,也经常用数对确定位置。

你能悦纳嘎数对表示这四块瓷砖的位置吗?

追问:

第3列的两块瓷砖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第4行的两块瓷砖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写出的两个数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同一列的两块瓷砖,数对中的第一个数相同;同一行的瓷砖,数对中的第二个数相同。

3.完成第3题。

(1)独立完成用数对表示每一块花砖的位置。

(2)在小组中交流花砖位置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3)汇报交流结果。

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认为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对你以后有什么指导作用呢?

板书设计:

用数对确定位置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两个数的外面用小括号括起来。

#200473五年级上册数学答案鼎尖教案4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质数和合数教学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全面概括.准确判断.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教学难点:

找出100以内的质数.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加深前面知识的理解,为新知作铺垫)下面各数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谁是偶数,谁是奇数.3和154和2449和791和13指名回答。

二、小组合作学习质数和合数的的概念。

全班分两组探讨并写出1~20各数的因数。

1、观察各数因数的个数的特点。

2、板前填写师出示的表格。

只有一个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3、师概括: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的数叫做质数。

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们的数叫做合数。

(板书:

质数和合数)4、举例。

你能举一些质数的例子吗?

你能举一些合数的例子吗?

练习:

最小的质数是谁?

最小的合数是谁?

质数有多少个因数?

合数至少有多少个因数?

5。

探究“1”是质数还是合数。

刚才我们说了还有一类就是只有一个因数的。

想一想:

只有一个因数的数除了1还有其它的数吗?

(没有了,)1是质数吗?

为什么?

是合数吗?

为什么?

(不是,因为它既不符合质数的特点,也不符合合数的特点。

)引导学生明确: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练习:

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吗?

三、给自然数分类。

1、想一想师:

按照是不是2的倍数把自然数分为奇数和偶数。

按照因数个数的多少,把非零自然数分为哪几类?

生:

质数,合数,1。

2、说一说。

既然知道了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那么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关键是看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

关键看因数的个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如果有两个以上因数,这个数就是合数。

四、师生学习教材24页的例1。

老师:

除了用找因数的方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还可以用查质数表的方法。

1、师引导学生找出30以内的质数。

提问:

这些数里有质数、合数和1,现在要保留30以内的质数,其他的数应该怎么办?

(先划去1,)再划去什么?

(再划去2以外的偶数)最后划去什么?

(最后划去3、5的倍数,但3、5本身不划去)剩下的都是什么数?

(剩下的就是30以内的质数。

)(特殊记忆20以内的质数,因为它常用。

)2。

小组探究100以内的质数。

3。

汇报100以内的质数。

师生共同整理100以内的质数表。

4。

应用100以内质数表:

练习:

(1)有的奇数都是质数吗?

(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吗?

五、思维训练。

有两个质数,它们的和是小于100的奇数,并且是17的倍数。

求这两个数。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质数和合数)什么叫质数?

(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什么叫合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的,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你会判断质数和合数吗?

判断的关键是什么?

(看这个数因数的个数。

)反思:

在设计质数与合数这一节课时,我用“细心观察、全面概括、准确判断”这一主线贯穿全课。

并在每个新知的后面都设计了一个小练习。

以便及时巩固和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和记忆。

最后的思维训练,是给本节课学得很好的学生一个思维的提升。

小结又针对全班学生做了新知的概括。

在学生找20以内各数的因数时,我应该注重探索,体现自主。

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以最短的时间找出各数因数,并在我的引导下按因数的个数给各数分类,最终得出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应当多多提倡自主探索性学习,注重“学习过程”,而不是急于看到结果。

让学生成为自主自动的思想家,在学习新知识时根据已积累的知识经验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200474五年级上册数学答案鼎尖教案5教学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科学之谜的精神,充分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

2、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难点:

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

教学过程:

一、探究发现,总结概念:

1、师:

(出示三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用这样的三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全班交流。

2、师:

这样的四个小正方形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学生各自独立思考,想像后举手回答。

3、师:

同学们再想一下,如果有12个这样的小正方形,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师:

我看到许多同学不用画就已经知道了。

(指名说一说)4、师:

同学们,如果给出的正方形的个数越多,那拼出的不同的长方形的个数——,你觉得会怎么样?

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

会越多。

师:

确定吗?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5、师:

同学们,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有时只能拼出一种,有时拼出的长方形不止一种。

你觉得当小正方形的个数是什么数的时候,只能拼一种?

什么情况下拼得的长方形不止一种?

并举例说明。

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

同学们,像上面这些数(板书的3、13、7、5、11等数),在数学上我们把它们叫做质数,下面的这些数(4、6、8、9、10、12、14、15等数)我们把它们叫做合数。

那究竟什么样的数叫质数,什么样的数叫合数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总结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略)6、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并说出理由。

7、师:

那你们认为“1”是什么数?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

二、动手操作,制质数表。

1、师出示:

73。

让学生思考着它是不是质数。

师:

要想马上知道73是什么数还真不容易。

如果有质数表可查就方便了。

(同学们都说“是呀”。

)师:

这表从哪来呢?

(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这上面是1到100这100个数,它不是质数表,你们能不能想办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制成质数表?

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

)2、让学生动手制作质数表。

3、集体交流方法。

三、练习巩固:

完成练习四第1、2题。

四、课题小结:

这节课你在激烈的讨论中有什么收获?

数学教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