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放线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08412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放线方案.docx

《测量放线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放线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量放线方案.docx

测量放线方案

丹芙春城-B地块5#楼工程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上海美特幕墙有限公司

2012年7月25日

1、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

丹芙春城-B地块5#楼

1.2工程地点:

江阴市文化中路天华文化中心南侧

1.3建设单位(业主):

江阴惠升置业有限公司

1.4建筑设计:

无锡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1.5总包单位: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1.6监理单位:

江苏誉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1.7主体结构形式: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1.8建筑高度:

141.85米

1.9工程概述:

本工程地下二层,地上42层,建筑高度为141.85米。

地上部分,由一栋42层的住宅楼组成,裙房一至三层为架空层,以出入前室形式布置而成,一层层高为5.2米,二层为3.1米,三层层高为3.1米,四层以上均为住宅用房。

幕墙总面积约15986.32平方米,其中门窗部分面积约为5464.32平方米,其它幕墙面积约为10522平方米。

2、测量前准备工作

①熟悉施工图及有关技术资料。

②检查测量仪器,检验是否有年检合格证,并建立设备台帐(型号、规格、使用年限、精度、生产厂家)。

③拟定测量方法和步骤。

④总包方提供书面水平基准标高点和首层基准点控制图。

⑤质量员对参加测量放线人员进行书面和口头技术交底,详细讲解技术要求及允许的误差,并要参加测量放线工作。

⑥对放线人员进行安全交底,不准违章作业,必须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⑦各种工具准备

✧经纬仪、水准仪(精度>2//级)。

✧激光垂准仪一台(精度>2//级)。

✧50米、30米钢卷尺各一把。

✧5米、3米钢卷尺各3把。

✧红蓝铅笔、角尺、1.5mm钢丝线、50*5角钢、扫帚、冲击钻、膨胀螺栓、红油漆等。

3.测量放线施工的内容

①基准点线、轴线的复核。

②水平标高的布置。

③放内、外控制线。

④弹分格线。

⑤垂直钢线的布置。

⑥结构预埋件的检查测量。

4.测量参照标准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建筑幕墙工程技术规范》DBJ08-56-96

《城市测量规范》CJJ8-85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139-2001

5.施工测量的依据

①平面图、立面图、节点大样图。

②工程建筑图、结构图。

③总承包单位提供的内控点布置图。

6.首层基准点、线布置

①进入工地放线之前请总包方提供基准点线布置图,以及首层原始标高点(参见下图),施工人员依据基准点、线布置图,进行复核基准点、线及原始标高点,原始标高点只需要一个(总包单位标高只有复核后符合标准才能用)。

②寻找首层基准点,站在首层朝二层天花板望,看到二层有200×200的方孔,侧下方就有基准点(如图示)。

③基准点、线的确认

幕墙测量放线,依据总承包单位提供的基准点布置图,检查总包单位基准点尺寸是否符合尺寸要求,基准点线与轴线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基准点对角线是否在误差范围内。

原始标高的位置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结合幕墙设计图、建筑结构图进行认可,经检查确认后,填写轴线、控制线记录表,请总承包单位有关负责人给予认可签字。

④首层控制线的布置

因总包单位便于施工,控制线一般设定离结构较远(2米左右),而幕墙施工需将控制线进行外移(一般0.5~1米),依据总包首层控制轴线,建立幕墙首层内控制网,再由内控制网根据安装需求进行外移形成外控制网,按照图纸设计对控制网进行复核校正,使之符合设计及安装要求。

7.标准层的设立

标准层的设立主要是控制建筑物的垂直偏差,保证各楼层的几何尺寸,满足放样要求。

同时,由于控制钢丝线拉的过长,稳定性差,因而间隔15~20米处增加固定点,防止钢丝摆动。

依据整个大楼首层总承包单位设置的原基准点,我们拟定从首层、五层、十层、顶层等每隔五层为一个标准控制层,依据总承包单位提供的底层基准控制点作为一级控制点,通过一级基准控制点,采用铅垂仪传递基准点,为提高传递精度,拟从底层通过光孔直接传递至顶层作出该几层的中心控制点,在底层、顶层任意一点架设全站仪进行控制基准线的连线检查工作,首先用全站仪检查投测点之间的距离和角度是否与底层控制点一致,若超过允许误差,应查找原因及时纠正。

若在误差范围内,则确认,进行下一步连线工作。

8.投点测量实施的方法

将铅垂仪架设在底层的基准点上仔细对中、调平(参见图1),用向下视准轴十字线投向传递层,在铅垂仪的监控下进行定位,定位点必须牢固可靠,各基准点以此为基础。

投点完毕后,进行联线步骤,在全站仪或经纬仪监控下将墨线分段弹出。

9.内控线的布置

各层投点工作结束后,进行内控线的布控。

整个大楼的主控制线,以总包单位提供的主控制线为准,将总承包方的结构控制线进行平移,平移应放在接近结构边缘,但要让开柱位,便于连线的地方,内控线离结构面为1000mm,根据总承包单位内控制线,在此基础上进行内控制的平移,平移弹线过程中,全站仪进行监控,无重叠现象,检查内控线与放样图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符合后进行外围结构的测量,使整个大楼成封闭状态。

10.结构外围分隔控制线的测量

内控线布置后,以总承包单位提供的轴线、基准点、控制线作为一级基准点,在底层投出外围控制线,用测距仪测出外控制线的距离,用全站仪监控作出各外控线延长线的交汇点,通过确定延长线上的交汇点作出二级控制点,各二级控制点之间互相连线成闭合状形成二级控制网。

二级控制网建立后,检查建筑结构外围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偏差程度,对大于或小于设计偏差要求的结构区域,由总承包单位进行修正后,交付我司验收后使用。

11.层间标高的设置

层间标高的测量,首先在轴线控制线上使用全站仪或经纬仪采取直线延伸法,在便于观察的外围做一观察点,由下而上设立垂直线,在仪器的监控下,弹出垂直墨线,依据垂直钢线在楼层外立面上悬挂10kg重物的30m钢卷尺,用大力钳把钢卷尺夹紧,在小于4级风的气候条件下,静置后用等高法分别测量计算出各楼层的实际标高和建筑结构的实际总高度,每层设立1米水平线作为作业时的检查用线,并将各层高度分别用绿色油漆记录在立柱或剪力墙的同一位置处(因总承包方标记录红色,以示区别),在幕墙施工安装直至施工完毕之前,高度标记、水平标记必须清晰完好,不被消除破坏。

标高测量误差,层与层之间<±2mm,总标高<10mm。

(参见图1)

标尺读数的计算(参见图2):

其它楼层按以下公式计算(参见图3):

式一:

H=a2-a1+b-A-1000

式二:

Hn=1=a4-a3+bn-An

式中:

H-结构标高上移1米的标高标志

式中:

Hn=1-结构标高上移1米的标高标志

层间标准高度(设计值)

An-层间标准高度(设计值)

b-标尺读出的a1,点至±0.000的高度

bn-标尺读出的a3,点至一米处标志点高度

a1、a2-水平仪在钢卷尺上的读数

a3、a4-水平仪在钢卷尺上的读数

12.钢丝线的设定

用铅垂仪每隔2层定出钢丝固定点位置,钢丝采用Ф1.5mm,钢丝固定支架采用5×50角钢制成,角钢一端钻有Ф1.6~Ф1.8孔眼,所有角钢上孔眼自下而上用铅垂仪十字线中心定位,确保所有孔眼处于垂直状态,而另一端采用M8膨胀螺栓固定在相应楼板立面边缘(见附图2-4),钢丝穿过孔眼,用花兰螺栓绷紧。

13.竖向控制线的布置

在首层转角放置垂准仪,首先进行调平,再调整下视点,使其对准转角点,打开激光开关,使激光点落在施工层角干上,角钢一端钻有¢1.6~ ¢1.8孔眼,所有角钢孔眼自上而下用铅垂仪十字线中心定位,确保所有孔眼处于垂直状态,而另一端采用M8膨胀螺栓固定在相应楼板立面。

由此可投射出所有转角控制点,用¢1.5钢丝线每隔十层拉线绷紧,就构成了竖向控制线。

14.外围结构的测量

连接首层控制线与竖向控制线,就形成了立体控制网,依据控制网测出各面、角的基础结构轮廓线,检查建筑结构外围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偏差程度,对大于或小于设计偏差要求的结构区域,可向总包、监理单位提出修理处理意见及要求,直到符合验收标准,交付使用。

15.分格线及龙骨线的确定

转角垂线确定后,就可以根据分格尺寸在两转角点之间进行分格,上下连线,形成整体控制网,同时也可根据图纸面线距离龙骨线的尺寸往里返出龙骨线,以作为安装龙骨的依据。

16.测量放样误差控制标准

1.标高

a.±0.000至1米线≤1mm;

b.层与层之间1米线≤1mm;

c.总标高±0.000至楼顶层≤±1mm。

2.控制线

a.墙完成面控制线≤±2mm(参见图);

b.到外控线≤±1mm;

c.结构封闭线≤±2mm。

3.投点

各标准层之间点与点之间垂直度≤±1mm。

17.资料及质量控制

1技术交底记录;②基线复核记录;③结构检查记录;④施工队放线报验单

⑤项目部放线报验单。

18、安全保证措施

1)进入工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等劳保防护用品。

2)在2m高以上部位进行施工作业,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带。

3)在楼层边缘等地方作业时,必须在防护范围内,严禁穿皮鞋、拖鞋等。

4)在施工时,必须做好防护处理,戴好防护设备,确保身体不受伤害。

5)在施工时,要合理安排作业区域,注意交叉作业。

6)做好成品保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周围的产成品做好保护,不得污染其它产成品,如损坏,则照价赔偿。

7)禁止在施工现场追逐、打闹、闲谈,工作时保持注意力集中。

8)严禁工人身体爬出作业平台作业。

9)严禁拆除高空作业平台的安全设施,如护栏、踏板、踢脚板等。

10)严禁使用未经验收挂红牌的作业平台。

11)严禁向下仍任何物品,所有工具必须有防坠落措施。

12)严禁工人超负荷工作。

13)保持人与人的安全距离。

14)在测量放线的过程中两人要互相配合好,注意脚下是否有物体,以免碰伤。

15)严禁酒后操作。

16)遵守现场的各项规章制度。

17)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严禁违规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