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问答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8219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基础问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经济学基础问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经济学基础问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经济学基础问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经济学基础问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学基础问答题.docx

《经济学基础问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基础问答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学基础问答题.docx

经济学基础问答题

四、计算及问答题:

(24’)

1、简要说明需求价格弹性有哪些类型。

答:

按照弹性系数大小不同分,需求价格弹性可以分为:

当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时,称为富有弹性;

当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时,称为缺乏弹性;

当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时,称为单位弹性;

当需求价格弹性等于0时,称为无弹性;

当需求价格弹性等于无穷大时,称为完全弹性。

2、总收益、平均收益及边际收益关系是什么?

答:

总收益、平均收益及边际收益定义。

总收益是企业销售一定量产品所得到全部收入。

平均收益是企业销售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得到收入。

边际收益是指企业每增加销售一单位产品所增加收入。

三者之间关系。

TR=AR·Q

AR=TR/Q

MR=△TR/△Q

5、经济周期具有什么样特征?

答:

经济周期作为经济增长过程中反复出现并具有规律性扩张及衰退相互交替经济现象,具有以下特征:

(1)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经济现象。

(2)经济周期是经济活动总体性、全局性波动。

(3)一个完整周期由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组成。

(4)周期长短由周期具体性质所决定,难以准确无误地进行预测。

(5)大多数宏观经济指标同时波动甚至互动。

一、问答题:

(24)

1、影响需求弹性因素有哪些?

答: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因素主要有:

(1)商品必需程度。

(2)商品开支占收入比重。

(3)商品定义宽窄。

(4)收入效应。

2、简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内容。

答:

所谓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或劳务消费数量不变条件下,随着消费者不断地连续增加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消费,消费者从增加一单位该商品或劳务消费中所获得效用增加量是递减,即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一种商品或劳务边际效用随着该商品消费数量增加而递减。

3、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可分为哪几种?

答: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某些重要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引起价格总水平持续上升现象。

成本上升原因有很多,可以进一步区分不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①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

工资是成本中主要部分,工资提高会使生产成本增加,从而价格水平上升。

工资增加及劳动需求无关。

②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

是由企业利用它们垄断力量,通过上抬价格赚取更大利润造成;这种价格上升及消费者需求无关。

③进口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这种通货膨胀是由进口原材料价格上升造成;而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及国内总需求水平无关。

另外,税收增加、自然资源枯竭亦有可能引起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4、简要说明支出法核算GDP时内容。

答:

以支出法核算总产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居民最终消费——消费支出(C),具体包括:

耐用品、非耐用品、购买劳务支出。

(2)国内私人投资(I)。

具体包括:

厂房、设备、居民用房(新住宅建设)、企业存货净变动额。

(3)政府购买(G),包括政府消费支出和总投资。

(4)净出口(NX=X-M)是出口(X)及进口(M)差额。

5、扩张财政对萧条经济会产生怎样影响?

答:

当经济萧条时,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使收入水平增加。

一方面,扩张性财政政策本身意味着总需求扩张,另一方面,通过乘数作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导致消费者需求增加,因此,总需求进一步扩张。

当然,在扩张财政时,由于货币供给不变,利息率会提高。

这样,投资需求会有一定程度下降。

在一般情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产出效应大于挤出效应,最终结果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国民收入增加。

一、问答题:

(24)

1、如何理解稀缺性这个概念?

答:

(1)相对于人类社会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资源总是不足。

这种资源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2)稀缺性相对性是指相对于无限欲望而言,再多资源也是稀缺。

(3)稀缺性绝对性是指它存在于人类历史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

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

四、问答题:

(24)

1、什么是供求定理?

答:

(1)需求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上升,需求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下降。

(2)需求增加引起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引起均衡数量减少。

(3)供给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下降,供给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上升。

(4)供给增加引起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引起均衡数量减少。

2、如何判断一种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还是需求缺乏弹性?

答:

要判断一种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商品,还是需求缺乏弹性商品,要看需求弹性弹性系数大小。

若其Ed>1,则是;若1>Ed>0,若是需求缺乏弹性商品。

3、在微软公司一案中,有人认为它是垄断者,所以应该解体;有人认为它是垄断者,但不应该解体。

这两种观点区别何在?

你认为应该怎样?

答:

经济学家认为垄断对经济是不利原因在于:

第一,造成生产资源浪费。

这就表现为,及完全竞争相比,平均成本及价格高,而产量低。

第二,造成社会福利损失。

垄断企业实行价格歧视,消费者所付出价格高,就是消费者剩余减少。

这种减少则是社会福利损失。

有经济学家认为,垄断也有其有利一面。

首先,在一些行业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其次,垄断企业可以以自己雄厚资金及人才实力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有利于技术进步;最后,尽管在一国内是垄断,有效率损失,但在国际上有竞争力,有利于一国世界竞争力提高。

6、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是什么?

为达到这些目标可采用政策工具有哪些?

答:

一般说来,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有四个:

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价格水平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经济政策不是只考虑这些目标中某一目标,而是要同时实现这些目标。

经济政策就是为了同时实现这些目标而制定手段和措施。

应该说,上述宏观经济政策四个目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矛盾。

这就要求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或者确定重点政策目标,或者对目标进行协调。

当我们不考虑对外贸易,且把问题考虑限定在短期和静态条件时,则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就包括两个,即充分就业和价格水平稳定。

围绕着这两个目标而提出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

一、问答题:

(24)

1、简要说明微观经济学及宏观经济学区别及联系。

答:

(1)微观经济学及宏观经济学含义。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经济行为和相应经济变量单项数值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资源配置间题。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2)微观经济学及宏观经济学区别。

第一,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

第二,解决间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解决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问题是资源利用。

第三,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中心理论是国民收人决定理论。

第四,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3)微观经济学及宏观经济学联系。

第一,微观经济学及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

第二,微观经济学及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都是实证分析;第三,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基础。

2、旅游业发展可以带动旅馆、餐饮、交通、娱乐等行业相应发展,为什么?

答:

旅游业发展以后,带来了大量游客,而游客增加必然会引起旅馆、餐饮、交通、娱乐等方面大量需求。

所以游客这些需求便带动了相关行业发展。

3、养鸡场及包子铺都是小企业,为什么养鸡场是完全竞争,包子铺是垄断竞争?

答:

因为不同养鸡场产品——鸡蛋——是同质,没有差别,同时,生产鸡蛋厂商众多,所以他们是完全竞争。

不同包子铺产品名称——包子——一致,但包子口味千差万别,是不同质,所以包子铺是垄断竞争。

4、什么是经济增长?

如何理解经济增长?

答:

经济增长是GDP或人均GDP增加。

经济增长一般包括两重涵义:

(1)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产出量增加,包括居民所需要商品和劳务总产出量增加,集中表现为经济实力增强,即实际GDP增长。

(2)指潜在生产能力扩大,包括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能力各种资源、资本形成和技术水平等诸方面因素改进。

5、经济周期有哪些特点?

答:

经济周期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每一个经济周期都包括谷底、扩张、波峰和衰退这四个阶段,扩张和衰退相互交替出现,在交替中有谷底和波峰这两个不同转折点。

波峰是经济由扩张转向衰退时转折点,谷底是经济由衰退转向扩张转折点,在经济周期中,波峰和谷底也是相互交替出现。

第二,虽然经济周期四个阶段在逻辑上是按照这个顺序排列,但是它们在每次周期中持续时间和形态有很大差异,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经济周期。

第三,从长期看,整个社会生产能力总有不断增长趋势,所以某一经济周期谷底阶段产出和就业水平,有可能出现比以前周期波峰阶段还要高情况。

6、中央银行三种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是什么?

答:

中央银行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是:

公开市场活动,准备金要求,以及贴现率。

一、问答题:

(24)

1、什么是均衡价格?

它是如何形成?

答:

.

(1)均衡价格使指一种商品需求量及供给量相等时价格。

这时该商品需求价格及供给价格相等称为均衡价格,该商品需求量及供给量相等称为均衡数量。

(2)均衡价格是在市场上供求双方竞争过程中自发形成。

当供大于求时,生产者之间竞争会导致价格下降;当供小于求时,消费者之间竞争导致价格下降;只有当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并且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双方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此时价格就是均衡价格。

如果有外力干预(如垄断力量存在或国家干预),那么,这种价格就不是均衡价格。

2、试说明收入弹性分类。

答: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计算出来收入弹性一般为正值。

一般而言,当人们收入增加时,需求量也增加;收入减少时,需求量也减少。

正常商品EI>0,大多数物品是正常物品。

有少数商品例外,收入弹性系数为负值,即EI<0。

这商品俗称低档品,即收入增加人们所放弃购买商品,也就是更新换代过时淘汰品。

6、为什么当利率上升时,货币需求量减少?

答:

有许多货币组成部分并不支付利息,例如,通货和活期存款。

利率是持有货币机会成本,持有货币没有支付利息,但放弃了用于其他金融资产时所能得到利息收入。

当利息上升时持有货币成本就增加了,因此人们就要减少自己货币持有量,并用货币去购买其它金融资产,以便获得更高利率。

一、问答题:

(24)

1、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需求定理。

答:

.

(1)替代效应是指实际收入不变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影响.这也就是说,如果某种商品价格上涨了,而其他商品价格没变,那么,其他商品相对价格下降了,消费者就会用其他商品来代替这种商品,从而对这种商品需求就减少了.替代效应使价格上升商品需求量减少.

(2)收入效应是指货币收入不变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影响.这也就是说,如果某种商品价格上涨了,而消费者货币收入并没有改变,那么消费者实际收入就减少了,从而对这种商品需求也就减少了.收入效应使价格上升商品需求量减少.(3)需求定理所表明商品价格及需求量反方向变动关系正是这两种效应共同作用结果.

2、为什么化妆品可以薄利多销而药品却不行?

答:

化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商品而药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商品,所以,化妆品可以薄利多销而药品却不行。

不是所有药品都不能薄利多销,在药品中保健类药品及普通药品相比,属于需求富有弹性商品,也可以适用于薄利多销原则平达到增加总收益目。

3、试用消费者行为理论解释需求量及价格反方向变动原因。

答:

(1)消费者购买各种商品是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或者说是为了实现消费者剩余最大化。

消费者愿意支付价格取决于他以这种价格所获得物品能带来效用大小。

(2)消费者为购买一定数量某物品所愿意付出货币价格取决于他从这一定量物品中所获得效用,效用大,愿意付出价格高,反之则低。

但根据消费者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者购买某物品数量增加,该物品给消费者所带来边际效用是递减,而货币边际效用是不变。

这样,随着物品增加,消费者剩余减少,消费者愿意付出价格也在下降。

因此,需求量及价格必然成反方向变动。

4、简要说明收入法核算GDP时内容。

答:

采用收入法核算GDP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时所付出各种成本:

包括付给劳动者工资、付给土地所有者租金、付给资本利润等。

这些经营成本也是家庭从企业那里所获得各种收入。

5、什么是通货紧缩?

为什么会出现通货紧缩现象?

答:

通货紧缩是及通货膨胀相反一种经济现象,是指在经济相对萎缩时期,物价总水平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经济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

通货紧缩出现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过剩,产品供给大于需求,促使大量产品销售不出去,造成了通货紧缩发生。

这是因为,一些国家未从根本上摆脱生产过剩制约,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面临通货紧缩风险。

(2)需求不振,如因受到股市低迷、投资减少制约等负面影响,使得其消费物价指数及以往相比有所下降,从而引发通货紧缩。

(3)对外依赖程度高。

作为全球经济火车头美国,一旦其经济复苏不力或衰退,对于依赖美国经济带动其他国家和地区来说,会促使这些国家通货呈现下降之势。

一、问答题:

(24)

1、在通货膨胀严重时采用限制价格政策有什么好处?

会带来什么不利后果?

答:

好处:

有利于社会平等实现,有利于社会安定。

不利后果:

不利于刺激生产,从而会使产品长期存在短缺现象;价格水平低不利于抑制需求,从而在社会资源缺乏同时又造成资源严重浪费;限制价格之下所实行配给制度会引起社会风尚败坏,会出现“走后门”现象。

2、简要说明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之间关系。

答:

(1)总效用就是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间内从商品全部消费中获得满足感量;边际效用是指消费最后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满足感增量。

(2)由于边际效用随着消费商品数量增加而递减,另一方面,由于总效用是在此之前所有单位商品边际效用之和,因而只要边际效用大于零,总效用就会逐渐增加。

当商品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不要增加,亦即达到最大值。

边际效用出现负数值时,总效用开始递减。

3、经济利润及会计利润不同

答:

会计利润=总收益-会计成本。

经济利润=总收益-会计成本-机会成本。

在正常情况下,机会成本大于零,所以,会计利润大于经济利润。

企业利润最大化不是会计利润最大化,而是经济利润最大化。

一、问答题:

(24)

2、消费者行为理论对企业决策有什么启示?

答:

(1)消费者行为理论告诉我们,消费者购买物品是为了效用最大化,物品效用越大,消费者愿意支付价格越高

(2)企业在决定生产什么时首先要考虑商品能给消费者带来多大效用。

效用是一种心理感觉,取决于消费者偏好。

所以,企业要了解当前消费时尚,抓住人们偏好;同时还要善于发现未来消费时尚,这样才能及时开发出满足人们偏好产品。

同时,消费时尚也受广告影响,一种成功广告会引导着新消费时尚,左右消费者偏好。

所以企业要根据特定群体爱好来开发新产品。

(3)消费者行为理论还告诉我们,一种产品边际效用是递减。

如果一种商品仅仅是数量增加,他带给消费者边际效用就在递减,消费者愿意支付价格就低了。

因此,企业产品要多样化。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其实企业要进行创新,生产不同产品。

3、.短期成本有哪些类型?

它们分别是怎样?

答:

短期总成本。

短期总成本是短期内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成本总和。

短期总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及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企业在短期内必须支付不能调整生产要素费用。

可变成本是指企业在短期内必须支付可以调整生产要素费用。

短期平均成本。

短期平均成本是短期内生产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需要成本。

短期平均成本分为平均固定成本及平均可变成本。

短期边际成本。

短期边际成本就是在短期内企业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总成本量。

4、工资上涨会导致消费增加,试问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可否也看作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答:

可以。

通货膨胀过程可能从过度需求开始,过度需求引起物价上涨,从而促使工会要求提高工资率,这样成本推动力量就会发生作用,引起更高通货膨胀。

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也可以从成本推进开始,如在工会压力下提高工资,导致物价上涨,同时,货币收入水平增加,市场需求拉动物价继续上涨,引起更高通货膨胀。

一、问答题:

(24)

1、用弹性理论解释“谷贱伤农”。

答:

如果某种商品是需求缺乏弹性商品,那么,当商品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从而销售量)增加幅度小于价格下降幅度,所以,总收益减少了。

中国有句古话是“谷贱伤农”,意思是指丰收了,由于粮价下跌,农民收入减少了。

其原因就在于粮食是生活必须品,需求缺乏弹性。

由于丰收而造成粮价下跌,并不会使需求量同比例增加,从而总收益减少了,农民受损失(增产不增收)。

2、为什么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而在垄断市场上却是平均收益大于边际收益?

答: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按既定市场价格出售产品,而且个别企业销售量变动,并不能影响市场价格,故价格=平均收益=边际收益。

在垄断市场上,每一单位产品卖价也就是它平均收益,故价格等于平均收益。

但是,当销售量增加时,产品价格会下降,从而边际收益减少,这样,平均收益就不会等于边际收益,而是平均收益大于边际收益。

由于收益变动规律及产量变动规律相同,因此根据平均产量及边际产量关系,当平均产量或平均收益下降时,边际产量或边际收益小于平均产量或平均收益。

3、有关部门公布加薪方案,此时去市场购物可能价格比以前要高。

试问这是什么样通货膨胀?

答:

需求拉上通货膨胀。

加薪方案公布,意味着人们消费信心将增强,未来人们消费支出会相应地增加,在当前供给水平不变情况下,引起物价水平普遍上涨属于需求拉上通货膨胀。

4、简述利息平价理论?

答:

两国之间利率水平不同会引起套利资金跨国流动,由于现汇市场上套利交易同时伴随着远期外汇市场上抵补交易,从而引起远期汇率作出调整,一般来说,利率水平较高国家,其货币远期汇率将贴水,而利率水平较低国家,其货币远期汇率将升水。

远期汇率不断调整最终使套利收益消失,这时套利资金停止流动,外汇市场实现均衡。

当外汇市场实现均衡时,一定量资金在两个国家所取得利息收益,如果按同一货币单位计量,其价值相等。

由此决定汇率理论,称为利息平价理论。

5、GDP核算时应遵循原则如何?

答:

GDP核算时应遵循原则包括:

(1)现行价格;

(2)最终产品原则;(3)流量原则;(4)国土原则。

6、约翰狗整天吵闹,影响了邻居休息。

为此,他被邻居起诉,并因此支付了1000美元罚款。

请用外部性理论分析,约翰狗是否对邻居形成有害外部性影响。

为什么?

答:

约翰狗吵闹不属于有害外部性。

外部性是指某个社会成员(消费者或生产者)经济活动给别社会成员造成影响,而这种影响并未通过市场机制加以补偿。

在经济活动中,当事人之间相互影响如能通过市场机制加以补偿,则这种影响不属于外部性。

3、“小王有10000元,如果存入银行一年可得利息180元,做小生意可以赚500元,炒股票可以赚300元。

小王做小生意机会成本就是480元。

”这样说法对吗?

为什么?

答:

这种说法是不对。

当我们把一种资源用于一种用途时,就放弃了其他用途。

所放弃用途就是把资金用于一种用途机会成本。

在理解机会成本时应该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机会成本不是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费用或损失,而是一种观念上成本或损失。

第二,机会成本是作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其他若干种可能选择中最好一种,而不是其他。

第三,机会成本并不全是由个人选择所引起,其他人选择会给你带来机会成本,你选择也会给其他人带来机会成本。

因此,小王机会成本是300元。

2、某商品价格P1=500元时,销售量Q1=100件,此时总收益是多少?

如果价格下跌了10%,而该商品是富有弹性商品,价格弹性系数=2,销售量将是多少,总收益是多少?

是增加还是减少?

答:

TR1=P1×Q1=500×100=50000(元)

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幅度/价格变动幅度=需求量变动幅度/-10%=2

所以,需求量增加了20%。

此时价格为450(下跌了10%),需求量为120(增加了20%),

TR2=P1×Q1=450×120=54000(元)

总收益增加了。

3、钻石用处极小而价格昂贵,生命必不可少水却非常便宜,为什么水价格不及钻石万分之一?

答:

(1)水对人类重要性确大于钻石,人们从水消费中所得到总效用是大于钻石,但是,商品价格或价值不是由其总效用而是由边际效用决定。

(2)同理,水价格也不是由水总效用而是由最后一单位水边际效用来决定。

由于水资源是相对充足,人们从最后一单位水得到边际效用很小,人们只愿意付非常低价格。

相反,钻石是相对稀缺,供给量少,从而影响了其边际效用很高,因此价格昂贵。

1、在下列情况下,VCD影碟机市场需求或需求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并解释其原因。

(1)电影院票价从10元下降到5元。

(2)政府加大了对盗版影碟打击力度,盗版碟几乎没有了。

(3)生产影碟机核心部件工厂发生大火,半年内无法恢复生产。

(4)生产影碟机技术发生突破性进步。

答:

.

(1)需求减少,因为到电影院看电影及看VCD是替代品,两种替代品之间价格及需求成反方向变动.

(2)需求减少。

因为盗版影碟及VCD是互补品,两种互补品之间价格及需求成反方向变动。

(3)需求量减少,因为供给减少引起价格上升,也会使需求量减少。

(4)需求量增加,因为供给增加引起价格下降,使需求量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