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经贸大学统计学练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080834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经贸大学统计学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河北经贸大学统计学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河北经贸大学统计学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河北经贸大学统计学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河北经贸大学统计学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经贸大学统计学练习题.docx

《河北经贸大学统计学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经贸大学统计学练习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经贸大学统计学练习题.docx

河北经贸大学统计学练习题

《统计学》练习题

(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题小题1分,共15分)

l、某商店有职工50人,把他们的工资加起来除以50,这是()。

A、对50个变量求平均数B、对50个变量值求平均数

C、对50个标志求平均数D、对50个指标求平均数

2、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

A、这些单位举足轻重B、这些单位的数量占总体全部单位的很大比重

C、这些单位是工作重点D、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绝大比重

3、分配数列是()

A、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数列B、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

C、按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D、按指标分组的数列

4、某企业计划产值比上年提高10%,实际比上年提高15%,则其计划完成程度为()

A、150%B、5%C、4.56%D、104.55%

5、在分配数列中,当标志值较小而其权数较大时,计算出来的算术平均数()

A、接近于标志值大的一方B、接近于标志值小的一方

C、接近于大小合适的标志值D、不受权数的影响

6、在简单随机抽样时如果抽样单位数比原来增加3倍,则抽样平均误差将会()

A、扩大到原来的4倍B、扩大到原来的2倍c、缩小到原来的3倍D、缩小到原来的一半

7、某管理局对其所属企业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哪项是正确的()

A、80-90%B、80%以下C、90%以下D、85%以下

90-99%80.1-90%90-100%85-95%

100-109%90.1-lOO%100-110%95-105%

l10%以上lOO.1-100%110以上%105-l15%

8、已知两个同类型企业职工工资水平的标准差分别为5元/人、6元/人,则甲、乙两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是()

A、一样的B、甲企业>乙企业C、甲企业<乙企业D、无法判断

9、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A、O≤r≤1B、-l

10、两个数值对比,若分母数值比分子数值大很多时,常用的相对数形式是()

A、倍数B、百分数C、系数D、千分数

l1、如果生活费用指数上涨20%,则现在一元钱()。

A、只值原来的80%B、只值原来的83%C、与原来的一元钱等值D、无法与过去比较

12、动态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相对数动态数列B、时期数列C、时点数列D、平均数动态数列

13、已知某工厂生产三种不同产品,在掌握其基期、报告期的总产值和个体产量指数时,编制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应采用()

A、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B、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C、数量指标综合指数D、质量指标综合指数

14、某厂上年完成产值200万元,本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万元,则超额完成计划()

A、15.15%B、5.5%C、115.5%D、5%

15、先对评价指标确定一个标准值,再计算各指标与标准值之比,其方法是()

A、归一化处理B、标准化处理C、函数化处理D、相对化处理

二、多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分别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未选全或选错的该小题无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l、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这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A、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独立存在

B、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C、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D、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示

2、普查是一种()

A、专门组织的调查B、经常性调查C、一次性调查D、非全面调查E、全面调查

3、下列哪些分组是按数量标志分组()

A、工人按产量分组B、人口按地区分组C、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

D、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E、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

4、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A、各组次数相等B、各组变量值不等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

D、各组次数都为l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

5、相对指标中,分子与分母可以互换的有()

A、结构相对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

D、动态相对指标E、比较相对指标

6、计算简单线性相关系数时()

A、相关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B、相关的两个变量是对等的关系

C、相关的两个变量一个是随机的,一个是可控制的量

D、相关系数有正负号,可判断相关的方向E、可以计算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两个相关系数

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极限误差的大小和置信度的关系是()

A、抽样极限误差的数值愈大,则置信度愈大B、抽样极限误差的数值愈小,则置信度愈小

C、抽样极限误差的数值愈小,则置信度愈大D、成正比关系E、成反比关系

8、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

A、同度量作用B、比较作用C、权数作用D、稳定作用E、平衡作用

9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全国所有人口数是总体B、每一个人是总体单位C、人的年龄是变量

D、某人的性别为“女性”是一个品质标志E、全部男性人口的平均寿命是统计指标

10、统计报告常见的结构有()

A、递进式B、并列式C、交叉式D、综合式E、简单式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两种:

一是二是

2、若要调查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调查对象是该地区

3、评价指标的选择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

4、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的程度可分为________相关和________相关。

5、某地区对占该地区工业总产值三分之二的10个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属于_______调查。

6、在抽样调查中,其误差可分为代表性误差和_____________误差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对于连续型变量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组限应如何设置?

为什么?

2、什么是抽样误差?

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哪些?

3、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五、计算题(共50分)(要求写出计算公式,主要计算过程和结果,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1990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品种

价格(元/斤)

甲市场成交额

(万元)

乙市场成交量

(万斤)

1.2

1.4

1.5

1.2

2.8

1.5

2

1

1

合计

5.5

4

试分别计算甲、乙两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

2、已知两种商品的销售资料如下

商品

名称

计量

单位

销售额(元)

2001年比2000年

销售量增长%

2000年

2001年

毛衣

皮鞋

5000

4500

8880

4200

23

-7

合计

9500

13080

要求:

(1)计算销售量总指数;

(2)计算销售价格总指数;

(3)计算由于销售量和价格变动,消费者增加(减少)的金额。

3、随机了解10个城市居民家庭关于收入与食品支出情况,设家庭月收入为x(元),月食品支出为Y(元),调查资料整理如下:

∑x=3410∑x2=1211900∑xy=764400∑y=2180

要求:

(1)当月收入为380元时,试运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估计月食品支出为多少元:

(2)说明回归系数b的经济含义

4、某地区随机重复抽选100户农民,经调查有36户拥有彩色电视机,又知道抽样户是总户数的千分之一。

当把握程度为95.45%时,试估计该地区农民拥有彩色电视机的户数的范围。

5、某企业资料如下:

月份

1

2

3

4

工业总产值(万元)

180

160

200

190

月初工人数(人)

600

580

620

600

试计算:

(1)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2)一季度劳动生产率。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D3、C4、D5、B6、D7、C8、D9、C10、D

11、B12、B13、A14、D15、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ACE3、ADE4、ADE5、BCE6、ABD7、ABD8、AC9、BCE10、ABC

 

三、填空题

1、综合指数、平均指数2、工业企业的所有职工3、定性方法、定量方法

4、完全、不完全、不5重点6、登记性

四、简答题(略)

五、计算题

1、

甲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

乙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

2、

(1)销售量总指数:

(2)销售价格总指数:

(3)由于销售量增加而使消费者多支出的金额为:

(元)

由于价格上涨而使消费者多支出的金额为:

3、

(1)设食品支出倚收入的直线回归方程为:

食品支出倚收入的直线回归方程为:

当月收入为380元时,估计月食品支出为:

(2)回归系数b的经济含义是:

城市居民家庭月收入每增加1元,则月食品支出平均增加0.43元。

4、已知:

解:

即:

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估计,该地区农民拥有彩色电视机的户数在26400户~45600户之间。

5、

(1)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为:

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为:

(2)一季度劳动生产率为:

3000×3=9000(元/人)

《统计学》练习题

(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题小题1分,共15分)

1、统计的基本功能是()

A、信息功能B、咨询功能C、服务功能D、监督功能

2、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

3、有四名工人的月工资额分别为425元、440元、465元和500元。

这四个数字是()

A、数量指标B、变量C、变量值D、品质标志

4、以下统计分析报告的结构哪个属于递进式结构()

A、农业、工业、建筑业B、人口——资源——环境

C、问题——现状——对策D、现状——问题——对策

5、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粮食产量是()

A、连续变量B、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C、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6、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

A、定期调查和不定期调查B、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C、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D、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7、下列调查中属于经常性调查的是()

A、十年一次人口普查B、按旬统计钢产量

C、2007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调查D、近十年利用外资情况调查

8、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

A、调查组织工作B、调查任务和目的C、调查时间和地点D、调查经费

9、调查时间的含义是指()

A、进行调查工作的时间B、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C、调查进行的起止时间D、调查实际登记的时间

10、统计整理阶段最关键的问题是()

A、对调查资料的审核B、统计分组C、统计汇总D、编制统计表

11、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的数值时,一般是()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C、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或下限所在组均可D、另行分组

12、在物价上涨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少购买10%的商品,则物价指数为()

A、90%B、111.11%C、90.91%D、110%

13、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是()

A、设备完好台数B、在校生数C、商品库存额D、商品销售额

14、某企业计划产值比去年提高10%,实际提高15%,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A、150%B、5%C、4.56%D、104.55

15、回归分析要求的资料是()

A、两变量均是随机的B、自变量是随机的,因变量不是随机的

C、两变量均不是随机的D、自变量不是随机的,因变量是随机的

二、多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分别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未选全或选错的该小题无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面哪些现象侧重于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A、基本建设投资额B、商品销售量C、垦荒造林数量

D、居民消费支出状况E、产品产量

2、指数体系中()

A、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乘积B、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代数和

C、总量指数的绝对增减额等于各因素指数绝对增减额的代数和

D、存在相对数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E、存在绝对数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

3、根据给出的计算结果可知下列计算中肯定有错误的是()

A、r=-0.84b=1.24B、已知

,计算得r=0.62b=0.41

C、

D、r=1.24b=3.5

E、

4、合理或优良的抽样估计,要求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时,应该满足如下标准,即()

A、无偏性B、代表性C、一致性D、时间性E、有效性

5、对两个平均水平不同的数列,要比较其离散程度大小,应采用()

A、标准差B、平均差C、平均差系数D、标准差系数E、全距

6、某地区一定时期的商品零售额属于()

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C、综合指标D、时期指标E、时点指标

7、综合评价的基本方法有()构成。

A、计分法B、平均数法C、指数法D、最小平方法E、最优距离法

8、各种统计调查方式结合运用的必要性是()

A、可节约人力B、不同部门必须采用不同调查方法

C、客观现实的复杂性D、单个调查方式作用的有限性

E、各种调查方式是交叉的

9、在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

A、全部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B、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D、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10、离散变量的数值()

A、是连续不断的B、是以整数断开的C、相邻两值之间不可能有小数

D、要用测量或计量的方法取得E、只能用计数方法取得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标志是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它有和两种。

2、统计指标体系是构成的整体,它分为国民经济综合指标体系和两大类。

3、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分别是、和。

4、统计分组体系有和两种。

5、1990年7月1日我国人口总数为113051万人,其中男性人口数为58182万人,女性人口数为54869万人,则男女比例为。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简述统计的涵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2、简述平均指标(算术平均数)与强度相对指标有何区别?

3、如何理解统计指标体系比统计指标的应用更为广泛和重要?

五、计算题(共50分)(要求写出计算公式,主要计算过程和结果,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甲商店职工的工资资料如下:

工资额(元)

职工人数(人)

225

275

350

425

475

575

4

8

15

20

7

6

合计

60

要求计算该商店职工的平均工资和标准差,若已知乙商店职工的平均工资为374.02元,标准差为90.96元,试比较两商店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

2、某地区随机抽取100户农户,测得农户年平均收入为3000元,标准差为400元,其中有10户农户的年平均收入在6000元以上,若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试估计:

(1)该地区农户年平均收入的可能范围:

(2)在全部农户中,年平均收入在6000元以上的户数所占比重的可能范围。

3、为了研究产品的人均销售额与销售利润率的关系,某公司对所属10家企业进行调查,设产品人均销售额为x(千元),销售利润率为y(%)。

调查资料初步整理和计算,结果如下:

要求:

(1)配合销售利润率倚人均销售额的直线回归方程。

(2)若某企业人均销售额为8000元,试问该企业的销售利润率是多少?

4、某企业报告期与基期各种商品销售量和价格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商品销售量

商品价格

基期

报告期

基期

报告期

120

100

2.0

4.0

800

1000

0.4

0.6

1000

1200

15.0

15.0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利用指数体系对该企业的销售情况进行因素分析

5、某化肥厂2000年产量为2万吨,若“十五”期间每年平均增长8%,以后每年平均增长15%,问2010年化肥产量可达到多少吨?

如果规定2010年产量比2000年翻两番,问每年需要增长多少才能达到预订的产量?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A)2.(D)3.(C)4.(D)5.(D)

6.(D)7.(B)8.(B)9.(B)10.(B)

11.(B)12.(B)13.(D)14.(D)15.(D)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BDE)2.(ACDE)3.(ABCDE)4.(ACE)5(CD)

6.(ACD)7.(ABCE)8.(CD)9.(BCE)10(BCE)。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品质标志;数量标志。

2、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专题指标体系

3、统计活动(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4、平行分组体系;复合分组体系5、106:

100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五、计算题(50分,列出公式、算式,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甲商店职工的平均工资及其标准差分别为:

乙商店职工的平均工资为374.02元,标准差为90.96元,两个商店的职工的平均工资不等,因而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需要计算标准差系数。

,所以甲商店职工的平均工资代表性更高。

2、

(1)已知:

解:

即:

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估计该地区农户年平均收入在2920元~3080元之间。

(2)已知:

解:

即:

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估计,年平均收入在6000元以上的户数所占比重在4%~16%之间。

3、

(2)人均销售额为8000元,即x=8,则:

即销售利润率的预测值为17.93%

4、

指数体系为:

销售额指数=销售量指数×价格指数

(1)销售额指数为:

绝对额为:

(元)

(2)销售量指数为:

绝对额为:

(元)

(3)价格指数为:

绝对额为:

(元)

∴指数体系为:

计算结果表明:

上述计算结果表明:

该企业的商品销售额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22.11%,增加的绝对额为3440元。

其中,销售量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19.54%,由于销售量增长使得该企业的销售额增加了3040元;商品价格报告期比基期上涨了2.15%,由于价格上涨使得该企业的销售额增加了400元。

5、

=108%

=115%a0=2

2000年产量an=a0(

)5(

)5=2×1.085×1.155=5.91(万吨)

若2000年产量比90年翻两番,则应为an=2×4=8

则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

答:

每年需要增长14.87%才能达到预定的产量。

《统计学》练习题(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题小题1分,共15分)

1、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组数和组距大小的确定B、分组形式的选择

C、组限的确定D、分组标志的正确选择

2、几位学生的某门课程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和96分,则这五个数值是()

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C、数量标志D、标志值

3、两个数值对比,若分母数值比分子数值大很多时,常用的相对数形式是()

A、倍数B、百分数C、系数D、千分数

4、某机械工业系统欲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普查,要求在1月1日至20日全部调查完毕,这一调查时间是()

A、调查期限B、调查时间C、登记期限D、标准时间

5、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就表现为()

A、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6、对某班学生按考试成绩分为5组,这种分组属于()

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平行分组D、再分组

7、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是()

A、设备完好台数B、在校生数C、商品库存额D、商品销售额

8、某厂上年完成产值200万元,本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万元,则超额完成计划()

A、15.15%B、5.5%C、115.5%D、5%

9、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A、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B、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量比重的大小

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D、各组单位数的多少

10、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叫()

A、单相关B、复相关C、正相关D、负相关

11、总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是()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C、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D、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12、回归分析要求的资料是()

A、两变量均是随机的B、自变量是随机的,因变量不是随机的

C、两变量均不是随机的D、自变量不是随机的,因变量是随机的

13、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是以()

A、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B、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c、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来划分的D、调查组织的规模大小来划分的

14、某企业第一、第二季度和下半年的原材料平均库存额分别为10万元、15万元利20万元,则全年的平均库存额为()

A、15万元B、16.25万元C、11.58万元D、13.85万元

15、基期为某一固定时期的水平的增长量是()

A、累计增长量B、逐期增长量C、平均增长量D、年距增长量

二、多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分别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未选全或选错的该小题无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统计指标的特点有()

A、数量性B、社会性C、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