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客家文化传承基地学校创建农村特色品牌示范小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077219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造客家文化传承基地学校创建农村特色品牌示范小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打造客家文化传承基地学校创建农村特色品牌示范小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打造客家文化传承基地学校创建农村特色品牌示范小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打造客家文化传承基地学校创建农村特色品牌示范小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打造客家文化传承基地学校创建农村特色品牌示范小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打造客家文化传承基地学校创建农村特色品牌示范小学.docx

《打造客家文化传承基地学校创建农村特色品牌示范小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造客家文化传承基地学校创建农村特色品牌示范小学.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打造客家文化传承基地学校创建农村特色品牌示范小学.docx

打造客家文化传承基地学校创建农村特色品牌示范小学

打造“客家文化传承基地学校,创建农村特色品牌示范小学”

——客家学校特色发展三年规划

“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发展”,学校特色建设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高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上指出:

“发展基础教育,必须继续改善办学条件,逐步实现标准化。

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学校的特色”。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办出学校特色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此,学校根据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结合县教育局关于编制学校特色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及潜在优势,统一思想,明确目标。

为进一步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质量,办出好人民满意的的教育,特制订客家学校特色学校发展规划。

一、学校发展背景分析

(一)外部背景分析:

1、学校所在辖区情况:

学校地处宁化县石壁镇石壁村,与客家祖地百家公祠仅一路之隔,且门对门,遥相呼应。

2、生源情况:

本校现共有教学班17个,小学生504人,幼儿175人。

3、发展趋势:

随着宁化大打客家品牌,客家始祖文化园的建设以及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本校的生源将会逐年增加,发展趋势将会越来越好。

(二)内部背景分析:

1、学校坚持“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的发展,初步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2、校园硬件建设及配套设施较为完备,形成教学区、生活区、专用活动区等几大功能区块,功能完备,优良的环境,中学撤并后学生寄宿条件,后勤服务,得到学生及家长的欢迎和好评,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后力。

3、学校是全县唯一一所客家学校,独特的客家文化资源,是学校内涵发展,学生发展的不竭动力。

4、地理优势,离县城近,交通便捷,信息便捷,理念更新快。

5、学校创立了以“心正、业精、体健”为核心的,具有独特内涵的校训。

6、学校缘于区位优势,今后教师流动性小、稳定性强,人人都能安心工作。

学校拥有一支经验丰富、工作稳重、年富力强的教师队伍,他们是学校工作的中流砥柱,拥有一定数量的中青年教师,他们是学校工作的主力军。

(三)文化背景分析:

1、地域文化:

学校地处客家祖地,客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脉,是一笔得天独厚的宝贵资源。

客家人的民族文化内涵相当丰富。

“一个民系一首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善良的客家人以自己的勇敢和聪明才智创造了丰富的具有鲜明的特色的文化艺术,成为我国文化历史中一朵瑰丽的奇葩,绽放着璀璨的光芒。

尤其是客家人的民歌民俗是最富色彩的,她在客家人民创造的一切艺术中生命力最活跃,涉及最广泛,她陪伴客家人从古代到今天,奔向未来。

客家文化是这样的灿烂,这样的贴近我们的生活,然而我们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客家人,对于这种时刻都会接触到的文化却知之甚少,丰富的客家文化,正面临着淡化的危机。

作为一所客家学校,积极开发,合理利用,在体现时代精神的基础上,吸纳传统文化中先进的文化营养,构建校园新文化体系,用全新的特色文化培育一代新人,是创办客家特色学校的需要,也是历史赋予我们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2、学校文化:

客家学校是一个具有独特人文特色的学校,现共有17个教学班,小学生504人,幼儿175人,教职员工47人。

作为全县唯一的一所客家小学,秉承着客家民系的文化底蕴。

结合地方特色及学校发展实际,尝试课程整合的思路,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挖掘客家的人文特色,利用客家祖地、祭祖大典、民间艺术活动的有利条件和资源,营造我校特有的文化氛围,形成学校教育的“影响场”,让全体少年儿童都能受到这个“影响场”强大的、独特的文化氛围的熏陶,并留下深刻的痕迹,乃至对他们做人做事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应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010年8月,我校改办成一所独立的完全小学,为我校的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学校坚持“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创立了以“心正、业精、体健”为核心的发展理念,通过“争做苏区有为少年”的这个载体,让学校在探究学习客家文化的同时,受到熏陶,获得成长。

通过对客家历史、客家传统文化、客家风俗习惯、客家歌曲、客家传统项目的传承,结合客家祖地的独特文化蕴含,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客家”体艺文化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逐步营造具有浓郁客家风格,独具个性,特色明显的校园文化。

可以让学生在传承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开发智力,提高能力,同时也为学校的品牌建设打下基础。

有了传承的这块品牌,学校就有了知名度,这种特色品牌的知名度其实就是一种潜在的旅游资源,在不与学校正常知识文化学习相冲突的情况下,结合宁化县政府客家祖地旅游项目开发思路,利用客家文化这种非物质文化融进闽西北旅游开发项目上来,进行旅游项目开发,做成特色旅游项目,不但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情商,而且能实现学校发展与社会效益的共赢。

因而,打造“客家文化传承基地”品牌学校,构建“心正、业精、体健”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苏区有为少年”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设想,更是一个具有继承性、发展性、操作性、实践性的可长远规划、能促进学生和谐成长的双赢战略。

二、指导思想

为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创新,强化“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的理念,以现代办学理念和管理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培植和发扬学校特色为抓手,进一步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办学内涵,推进教育与管理改革,提升学校品位,形成以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的学校发展态势,结合我校实际,挖掘现有资源优势,通过“客家文化传承”的品牌打造,并以“争做苏区有为少年”为载体,提高教育质量,创建品牌学校,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全面提升我校教育的整体实力。

三、总体目标

秉承“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传承客家优秀文化争做苏区有为少年”为培养目标,以“苏区有为少年成长工程”为载体,注重校本课程开发,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客家特色鲜明,独具个性文化,打造“客家文化传承基地学校”教育品牌。

1.成立学校品牌打造管理机构,确立专项目标,确定专人负责,促进学校品牌打造过程在制度化、规范化中发展。

2.把握特点,找准特色。

重视普及工作,提高普及质量,将品牌建设打造工作落实渗透到学校学校的每项工作当中,不断形成合力,通过“苏区有为少年成长工程”为载体活动,培养苏区有为少年,使之和谐发展。

3.确立全力打造“客家文化传承基地学校”为特色发展目标的战略思想,制订学校特色发展规划开发《客家祖地》校本课程,不断实践,逐年积淀形成具有明显本校特色的艺术优势。

4、加强学校艺术师资队伍建设,重视青年教师培养,搭建多种舞台,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条件。

搞好师资人员储备,提高师资专业技术水平,并注重学科教学与现代媒体技术的整合,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

努力培养一支事业心强,业务水平高的艺术教育师资队伍。

四、具体目标

2010年:

1、形成学校特色规划。

2、探索开发《客家祖地》校本课程。

3、形成“苏区有为少年成长工程”活动方案。

完成有为少年社团建设工作,并开展社团活动。

4、创建校园宣传窗,创建特色班级文化。

5、举办首届“客家体艺文化节”,展示社团活动成果,以后每年举办一次。

2011年:

1、完成《客家祖地》校本课程开发,并有效实施。

2、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开展各类“苏区有为少年”活动,并不断丰富充实。

3、提炼打造“客家文化传承”学校品牌,得到社会关注。

4、初步勾划“心正、业精、体健“苏区有为少年”精神气质,并践行客家优秀精神。

5、不断完善具有浓厚客家文化氛围的的育人环境。

6、争取获批“客家文化传承”基地学校。

2012年:

1、创建客家学校客家文化展示厅。

2、使“苏区有为少年”社团活动成果打得响,拿得出,成为客家学校的一面旗帜。

3、在不断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形成有一定知名度的农村教育品牌学校,形成较好的社会效应。

4、建立和完善“苏区有为少年”网上办公系统和教学资源库。

5、建立“苏区有为少年”评价制度,使特色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融合,互促双赢,通过内涵发展打造学校文化。

五、组织机构

组长:

余洪庆

副组长:

龙达根张福德 张标林

组员:

廖根林  吴崇英  张雪云  陈应珍  

    张启亨  张文娟  

六、创建措施

1、切实加强学校特色发展、品牌打造的领导

成立特色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余洪庆校长担任组长,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具体工作落实到人的“双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并在人力、物力、财力及制度上给予充分保证,学校各科室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积极规划、协调、组织、实施和推进“文化特色学校发展规划”。

逐步形成一套能保障特色学校建设顺利、深入、持久开展的有效管理机制。

要切实做好特色学校发展的宣传发动工作,让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了解文化特色学校建设的具体领域和重要意义,促使他们关心、支持、参与特色学校建设,不断扩大文化特色学校建设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形成合力兴特色、全员参与办特色的良好氛围。

2、认真制订学校发展规划

认真制订文化特色学校发展规划,学校在对学校办学条件、师资和生源、教育环境、文化底蕴、原有办学特点、传统优势、周边自然人文资源等诸方面因素进行科学分析、通盘筹划的基础上选择了切合学校实际、能深层次拓展和有利于整体带动学校发展的优势项目,打造“客家文化传承基地学校”,作为学校特色建设的“突破口”。

按照由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的基本思路,认真制订切实可行的学校特色建设三年发展规划,并落实到学校年度计划、处室工作安排、年级组和学科组工作之中。

3、着力建设彰显学校特色的学校文化

学校秉承“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在创建特色品牌学校的过程中,学校以“传承客家优秀文化争做苏区有为少年”为培养目标,注重建设一种能体现学校特色目标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做到学校的校训、标牌、墙饰等体现特色,宣传窗、板报、校园网等宣传特色,多样化的活动烘托特色,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特色,着眼于人的持续发展,着力营造一种浓郁、厚实的客家文化为学校特色文化。

4、建立以特色为指向的校本师资培训体系

学校要办出特色,校长和教师是两大关键因素。

首先是校长,要以形成先进的、独特的办学思想为目标,加强学习,主动学习,全面理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牢牢把握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致力成为一名集成熟的办学思想、笃深的职业情感、渊博的文化知识、独特的思维品质、精湛的指导艺术、高强的科研素养和出众的管理才华等于一身的现代型校长。

同时,要以特色建设为指向,着手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校本师资培训体系,通过培训,强化教师对学校特色建设的认识,促使他们落实特色建设的具体行动,培养和造就一支观念新、素质高、有个性、能创新的新型教师队伍。

5、进一步加强文化特色学校的教科研

切实贯彻“科研兴校和科研先导”的特色发展思路。

强化科研意识,广泛宣传科研对于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性,促使人人为创建学校特色献计献策;健全科研网络,把加强学校特色建设作为学校科研工作的核心和动力,使每一个部门、每一个教师都为特色建设尽职尽责;加大科研力度,建立以特色建设为主题的教科研制度,深入研究学校的历史传统、现实状况、发展前景、社会需求及特色建设的具体对策;实施科研奖励,对创建特色中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精神物质双重奖励,鼓励和鞭策有利于特色建设的科研行为,促进特色建设不断发展。

6、积极开展活动,营造特色氛围

学校读书社、体育社、艺术社三大社团组织健全,做到社团活动做到时间、地点、人员、内容的四落实。

通过每学期的“社团活动成果展示”及每学年一次的“客家体艺节”的展示活动,并结合县教育局的有关活动。

鼓励每位学生参加学校的艺术展演活动,使学生获得了良好的艺术实践机会,并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客家学校

                    201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