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研究毕业论文终稿.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7598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研究毕业论文终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对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研究毕业论文终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对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研究毕业论文终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对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研究毕业论文终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对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研究毕业论文终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研究毕业论文终稿.docx

《对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研究毕业论文终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研究毕业论文终稿.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研究毕业论文终稿.docx

对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研究毕业论文终稿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对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研究

 

2013届金融系

专业金融与证券

班级金1002-17

学号310040040073100400400631004004036

姓名冯振勇孙建龙李彬

指导教师薛俭

完成日期2012年月12月20日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任务书

姓名

冯振勇、孙建龙、李彬

学号

31004004007、31004004006、31004004036

专业

金融与证券

(理财规划师方

班级

金1002-17班

毕业设计题目

对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研究

指导老师姓名

薛俭

职称或职务

讲师

工作单位

金融系

一、毕业设计内容:

1.我国融资融券交易的现状

2.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存在的问题

3.问题的对策分析

二、基本要求:

1.毕业设计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有自己的见解;

2.文章条理清晰、语言流畅、结构严谨;

3.分析问题清楚,逻辑严密,层次分明;

三、重点研究问题:

对我国融资融券交易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四、主要设计方法:

通过指导老师的耐心指导、从图书馆、互联网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搜集毕业设计原始素材,对所用资料进行选择。

并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1]邓文娟,融资融券运行现状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1.5

[2]刘凤元,中、美融资融券交易和监管规则比较分析[J],特区经济,2009.7

[3]崔媛媛,王建琼,卢涛等,融资融券运行现状分析及问题剖析[J],证券市场导报,2010.10

[4]聂庆平,融资融券试点情况与转融通业务[J],中国金融,2011.10

[5]梁柳欣,融资融券对国内券商的影响与风险控制[D],上海.上海高级金融学院,2010.6

计划进度:

1.2012年10月15日—10月31日下达任务书

2.2012年11月1日—11月10日撰写毕业设计提纲

3.2012年11月11日—11月30日撰写毕业设计初稿

4.2012年12月1日—12月20日修改毕业设计,并提交定稿

5.2012年12月21日—2012年12月28日毕业设计第一批答辩

6.2013年4月19日-2013年4月29日毕业设计第二次答辩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评定书

姓名

冯振勇

学号

31004004007

专业

金融与证券

班级

金1002-17班

毕业设计题目

对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研究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建议成绩(60%)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答辩小组建议成绩(40%)

组长签字:

年月日

答辩委员会最后审定成绩

主任签字:

年月日

备注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评定书

姓名

孙建龙

学号

31004004006

专业

金融与证券

班级

金1002-17班

毕业设计题目

对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研究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建议成绩(60%)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答辩小组建议成绩(40%)

组长签字:

年月日

答辩委员会最后审定成绩

主任签字:

年月日

备注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评定书

姓名

李彬

学号

31004004036

专业

金融与证券

班级

金1002-17班

毕业设计题目

对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研究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建议成绩(60%)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答辩小组建议成绩(40%)

组长签字:

年月日

答辩委员会最后审定成绩

主任签字:

年月日

备注

摘要

融资融券制度是一项基本的信用交易制度。

融资融券交易作为一种做空机制和杠杆交易,它的推出必将深刻影响我国证券市场。

融资融券交易作为证券市场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交易机制,首先,它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盈利方式、多样化的投资机会和风险回避手段,从而改变了“单边市”的发展模式;其次,它提高了证券公司融资渠道的有效性、推动了证券公司产品的创新,从而促进证券公司建立新的盈利模式;第三,它放大了证券供求,增加了交易量,对我国股市的流通性和交易活跃性有明显的作用。

当然,融资融券交易它也蕴含着相比以往普通交易更复杂的风险。

除具有普通交易具有的市场风险外,融资融券交易还蕴含其特有的杠杆交易风险、强制平仓风险、监管风险,以及信用、法律等其他风险。

因此,投资者在进行融资融券交易前,必须对相关风险有清醒的认知。

最后,经过与海外成熟市场的对比,发现我国融资业务和融券业务发展不平衡、标的证券数量偏低、市场规模相对较小是目前市场依然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结合我国证券市场自身特点对造成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从而给出进一步规范融资融券业务的相关建议,使融资融券业务在我国资本市场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能够更好地完善融资融券业务的市场职能。

关键词:

信用交易;保证金交易;做空机制

 

1绪论

1.1研究背景

融资融券制度是一项基本的信用交易制度。

融资融券作为一种做空机制和杠杆交易,它的推出必将深刻影响我国证券市场。

以前我国法律是明令禁止融资融券交易活动的,直到最近几年我国才正式颁布新的证券法逐步取消了相关禁止条文。

一方面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证券经纪业务从整体上变得越来越成熟,但是由于卖空机制的缺乏,在证券市场中相当一部分投资者仍然从事着地下信用交易,因为这种方式可以为投资者融得他们所需的资金或证券;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和证券市场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的法制条件已经成熟,从2006年6月30日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试点管理办法》到2008年4月23日国务院通过的《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再到2010年1月18日国务院同意开设融资融券业务,这也标志着融资融券业务进入了实质性的启动阶段。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研究目的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以及证券市场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证券公司也具备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条件。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了解融资融券交易功能及风险,我国融资融券交易现状的基础上,发现我国融资融券交易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问题进行分析,以更好的发挥融资融券交易的市场职能。

1.2.2研究意义

融资融券业务是一项基本的信用交易制度,融资融券业务对资本市场最主要的影响在于实现了杠杆交易和卖空机制。

融资融券交易具有价格发现、市场稳定、增强流动性和风险管理功能,通过对我国融资融券交易的研究,可以发现融资融券交易对投资者、券商和证券市场的重要影响,发现我国现今的融资融券交易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的对策,使融资融券可以更好地在我国资本市场得到发展。

2融资融券交易概述

2.1融资融券交易的含义

融资融券交易又称证券信用交易(或保证金交易),是投资者向具有融资融券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提供担保物,借入资金买入证券或借入证券并卖出的行为,分为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

它包括券商对投资者的融资、融券和金融机构对券商的融资、融券。

融资交易是客户以其信用账户中的资金或证券作为担保物,向证券公司借钱买入标的证券,到期偿还本金和利息,客户向证券公司融资买入证券称为“买空”;融券交易是客户以其信用账户中的资金或证券作为担保物,向证券公司借入标的证券来卖,到期返还相同种类和数量的证券并支付相应融券费用,客户向证券公司融券卖出称为“卖空”。

2.1.1融资融券与普通股票的区别

融资融券和普通股票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⑴保证金要求不同。

投资者从事普通证券交易须提交100%的保证金,即买入证券须先存入足额的资金,卖出证券须先持有足额的证券;而从事融资融券交易则不同,投资者只需交纳一定的保证金,即可进行保证金一定倍数的买卖。

⑵法律关系不同。

投资者从事普通证券交易时,与证券公司之间只存在委托买卖的关系;而从事融资融券交易时,与证券公司之间不仅存在委托买卖的关系,还存在资金或证券的借贷关系,因此还要事先以现金或证券的形式向证券公司交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

⑶风险承担和交易权利不同。

投资者从事普通证券交易时,风险完全由其自行承担,所以几乎可以买卖所有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证券品种;而从事融资融券交易时,如不能按时、足额偿还资金或证券,会给证券公司带来风险,所以投资者只能在证券公司确定的融资融券标的证券范围内买卖证券。

2.1.2融资融券与股票质押的区别

融资融券和股票质押融资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⑴融得的标的物不同。

融资融券可融得资金,也可融得证券。

股票质押融资只能融得资金,无法做空。

⑵融得资金的用途不同。

融资融券的融资融得资金通常必须用来购买上市证券。

股票质押融资则不同,融得资金可以用来不购买上市证券。

股票质押融资可能既涉及资本市场,也直接涉及实体经济。

⑶担保物不同。

融资融券中,担保物既可以是股票,也可以是现金。

股票质押融资则不同,它的主要担保物是有价证券,例如上市公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以及公司债券等。

⑷资金融出主体不同。

我国目前资金融出的直接主体是证券公司,即证券公司以自有资金、证券向客户融资融券;同时,确立了证券金融公司向证券公司提供转融通的制度。

股票质押融资一般由银行、典当行等机构办理。

⑸杠杆比例与风险控制不同。

由于融资融券所获得的资金或证券都有专门的账户记录,因此监控其市值变化、测算风险程度和要求追加保证金相对都是比较容易的,融资融券的杠杆比例可根据情况调整。

股票质押融资实质是质押贷款,其资金用途虽然可能会有限制,但监控难度显然大得多。

⑹产品属性不同。

融资融券是一种标准化产品,在交易规则和合约细节上,都有比较明确具体的安排或规定。

融资的资金借出成本不得低于同期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融资用来购买的股票或者融券可获得的股票都在一定范围之内等等。

股票质押融资则不是一种标准化产品,在本质上更体现了一种民事合同关系,在具体的融资细节上由当事人双方合意约定。

⑺对机构投资者的影响不同。

就个人投资者而言,如果融资的目的是用于购买股票,融资融券和股票质押融资都可以取得相同的效果。

但是对于证券公司而言,融资融券拓宽了业务收入渠道,是一个基于创新产品的盈利增长点,而股票质押融资对于券商来说盈利能力没有改变,融来的资金只能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不足。

2.2融资融券交易的性质

2.2.1融资融券交易的性质

在融资融券的交易过程中,投资者与证券公司双方存在着债权债务关系,委托代理关系,以及担保法律关系。

2.2.2融资融券交易的风险

融资融券交易作为证券市场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交易机制,一方面为投资者提供新的盈利方式、提升了投资者交易理念,另一方面也蕴含着比普通交易更复杂的风险。

除具有普通交易具有的市场风险外,融资融券交易还蕴含其特有的杠杆交易风险、强制平仓风险、监管风险,以及信用、法律等其他风险。

投资者在进行融资融券交易前,必须对相关风险有清醒的认知,才能最大程度避免损失、实现收益。

融资融券交易中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

(1)杠杆交易风险。

投资者在从事融资融券交易时,如同普通交易一样,要面临判断失误、遭受亏损的风险。

由于融资融券交易在投资者自有投资规模上提供了一定比例的交易杠杆,亏损将进一步放大。

例如投资者以100万元普通买入一只股票,该股票从10元/股下跌到8元/股,投资者的损失是20万元,亏损20%;如果投资者以100万元作为保证金、以50%的保证金比例融资200万元买入同一只股票,再将100万元现金普通买入该股票,该股票从10元/股下跌到8元/股,投资者的损失是60万元,亏损60%。

投资者要清醒认识到杠杆交易的高收益高风险特征。

(2)强制平仓风险。

融资融券交易中,投资者与证券公司间除了普通交易的委托买卖关系外,还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以及由于债权债务产生的担保关系。

证券公司为保护自身债权,对投资者信用账户的资产负债情况实时监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对投资者担保资产执行强制平仓。

(3)监管风险。

监管部门和证券公司在融资融券交易出现异常、或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时,都将对融资融券交易采取监管措施,以维护市场平稳运行,甚至可能暂停融资融券交易。

(4)其他风险。

投资者在从事融资融券交易期间,如果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调高,证券公司将相应调高融资利率或融券费率,投资者将面临融资融券成本增加的风险;当证券公司按照《融资融券合同》要求履行了通知义务后即视为送达,如果投资者未能关注到通知内容并采取相应措施,就可能因此承担不利后果。

2.3融资融券交易的发展历程及主要模式

融资融券制度最早起源于美国,它是欧美等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目前广泛采用的交易制度。

在亚洲市场,日本于1951年引入并推出了保证金交易制度,在1954年日本颁布了《证券交易法》,并推出了融券卖空相关制度,中国台湾证券市场在1962年引入融资融券业务,中国香港证券市场在1994年1月融资融券业务机制正式出台。

融资融券交易对各国完善证券市场和合理的配置市场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尽管引入融资融券交易给证券市场带来机遇同时也会导致一定的风险,但是对一个成熟的证券市场来说它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业务。

各个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市场都根据自身金融体系和信用环境的完善程度,采用了适合本身实际情况的融资融券业务模式,概括地归结为三大类:

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化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集中授信模式和以中国台湾为代表的双轨制模式。

表2-1融资融券业务模式比较

美国

日本

中国台湾

业务模式

分散信用模式

集中信用模式(单轨制)

集中信用模式(双轨制)

主要融资来源

①自由资金②抵押贷款③债券回购④客户保证金金额

①自由资金②抵押贷款③债券回购④证券金融公司转融资

①自由资金②抵押贷款③债券回购④证券金融公司转融资

主要融券来源

①融资业务取得的抵押券②自由证券③金融机构借入证券④客户证券余额

①融资业务取得的抵押券②自由证券③从证券金融公司借入证券

①融资业务取得的抵押券②自由证券③从证券金融公司借入证券

2.4融资融券交易的功能

融资融券作为世界上大多数证券市场普遍常见的交易方式,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融资融券交易可以将更多信息融入证券价格,可以为市场提供方向相反的交易活动,有助于市场内在价格稳定机制的形成。

(2)融资融券交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放大资金和证券供求,增加市场的交易量,从而活跃证券市场,增加证券市场的流动性。

(3)融资融券交易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新的交易方式,可以改变证券市场单边式的方面,为投资者规避市场风险的工具。

(4)融资融券可以拓宽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证券公司自有资金和自有证券的的应用渠道。

2.5融资融券交易的影响

伴随着我国对融资融券业务的引入,必然会对我国资本市场乃至整体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融资融券交易对市场各方的影响:

1.对投资者的影响:

①有利于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投资机会和风险回避手段。

②有利于提高投资者的资金利用率。

2.对证券公司的影响:

①有利于提高证券公司融资渠道的有效性。

②有利于促进证券公司建立新的盈利模式。

③有利于推动证券公司的产品创新。

3.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融资融券可以放大证券供求,增加交易量,对于增加股市流通性和交易活跃性有着明显的作用。

同时,融资融券也有助于完善股价形成机制,对市场波动起着市场缓冲器作用。

3我国融资融券交易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1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的现状

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目前的运行状况,截至最新(2012年8月15日)日期,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总量达到664.2亿元,相对于业务试点之初的0.07亿元,实现了数千倍的增长,其中,沪市为444.81亿元,占比为66.97%,深市为219.38亿元,占比为33.03%。

然而,两市融资业务和融券业务发展比例严重失调,融资业务余额高达87.87%,而融券业务余额仅为12.13%。

据统计,国外融资融券交易量占证券交易总量的比重都达到了15%以上的水平,美国为16%-20%,日本为15%,我国台湾地区为20%-40%。

相对于全部A股高达17.6万亿的流通市值,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业务市值664.2亿元占比仅为0.37%。

图3-1融资融券市值与A股市值对比

图3-2融资业务与融券业务发展比例

证金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8月15日,我国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证券公司已达到69家,开展两融业务的营业部达到3281家。

另外,截至2012年6月30日,我国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累计收入达66.6亿元。

今年第二季度,融资融券总收入占经纪业务总收入的比重为14.8%。

其中,利息费用收入约占融资融券业务总收入的70%,因融资融券业务产生的佣金收入约占20%,其他费用约占10%。

3.2我国融资融券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数据,发现我国融资融券业务处于稳步发展中,交易量不断扩大,但在业务量增长的同时,也可以看到以下几点问题:

(1)融资业务和融券业务发展不平衡,融券业务增长缓慢.虽然融资融券业务的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发展极为不平衡。

从“试点”到转为“常规”以后的交易情况来看,融资买入增长迅猛,融券业务发展则十分缓慢,占整个融资融券业务的交易量仍不足2.5%。

(2)券商可供作为融资融券标的证券品种数量依然偏低。

融资融券的标的证券即可以融资买入和融券卖出的证券,由“试点”转为“常规”后,虽然沪深两市交易所规定的融资融券标的证券由90只扩容到285只,占到上市公司数量的12%左右,但依然要远远低于发达资本市场的标的证券比例。

例如:

日本融资融券标的证券占上市证券品种数量的70%左右,而台湾地区更甚占到上市公司数量的97%以上。

(3)融资融券的市场规模相对于流通市值依然很小。

虽然其规模在不断增长,但相对于我国目前(截至2012年4月5日)A股高达17.6万亿元的流通市值而言其发展空间依然很大。

虽然,海外成熟市场如今的规模和业务结构是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和累积发展,但是以上我国融资融券业务中所存在的问题却是我们目前发展亟待突破的瓶颈。

4融资融券问题的解决对策分析

4.1针对融资融券存在问题的分析

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自身特点对造成以上情况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

对融资融券业务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分析:

(1)市场上缺乏有效的转融通机制,正是目前券源较少,市场交易规模不大的重要原因。

融资融券业务转“常规”后,标的证券虽有所扩容,但依然要求其来源是券商自有证券,因此融资融券标的证券无论是从品种还是数量上来说选择面依然较小。

有效的转融通机制将在很大程度上拓宽融券渠道,增加标的证券,改变因券商不愿出借证券而导致的市场"无券可融"的现象,为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打开更大空间。

(2)融资融券的相关费率较高。

目前国内证券公司设定融资融券费率时一般是在金融机构六个月期的贷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3个点,而融券费率一般高于融资利率。

2011年因央行不断利用加息工具对抗通货膨胀导致融资融券的交易成本出现了明显的提高,而投资者的通道成本也比普通交易成本高,“两高”的现状使得投资者的成本大大增加。

从市场当前的定价水平和波动程度来看,融券费用的过高,基本上把潜在客户都驱逐出了市场。

(3)投资者资金利用效率低。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融资融券的保证金水平较高。

目前国内融资融券业务制定的50%的初始保证金水平,130%的维持担保比例,而日本初始保证金水平为30%左右,维持保证金水平则为20%,国内明显高于海外其他成熟市场,较高的保证金比例就使投资者能够使用的自由资金大幅减少。

第二,对投资者部分资金的限制使用降低了资金的周转效率。

《上海证券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第十五条规定投资者卖出信用证券账户内融资买入尚未了结合约的证券所得价款,须先偿还该投资者的融资欠款等等。

(4)投资者的单边惯性思维问题,对做空操作的陌生。

不少投资者依然守着“做多才能赚钱”,在茫茫股市中寻找有上涨预期的股票以此获得收益。

受此惯性思维的影响,投资者的卖空积极性不高,主动对融券进行了解的意识也不强烈,从而主观上导致融券业务市场规模很小及其发展速度缓慢。

4.2提出融资融券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的现状所提出的解决对策:

⑴扩展融资融券渠道的必要性。

扩宽融资融券交易中的标的证券的品种和数量。

而且,目前国内券商融资的主要方式只是:

同业拆借、国债回购和股票质押贷款。

⑵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证券公司融资融券制度,建立有效的转融通机制。

同时应注意到我国属于“转轨经济国家”这一现实,证券市场中仍有许多地方有别于他国,如国有股问题,A、B股问题,银行、券商、上市公司以国有控股为主等等,因此在建立自己的模式时,应充分考虑到我国的特殊国情,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证券金融公司制度。

⑶降低融资融券的相关费率,从而使投资者的交易成本降低,增加更多投资者进行融资融券交易。

⑷降低融资融券交易的保证金水平,使得投资者可以利用的资金增多,从而也提高了投资者的资金利用率。

⑸券商可以对投资者进行一些融资融券交易的知识讲座,让投资者能够更好的了解融资融券业务,熟悉做多交易,从而提高融券业务的市场规模,也更好的发挥融资融券交易的内在价格稳定机制的功能。

5研究结论及展望

5.1研究结论

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支持我国引入融资融券交易机制,无论是台湾市场还是香港市场的实证研究中都可以证明融资融券交易机制的引入都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发展。

虽然与海外成熟市场的对比,发现我国融资融券业务发展不平衡、标的证券数量偏低、市场规模相对较小是目前市场依然面临的主要问题,但通过证券市场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融资融券必然会对我国资本市场乃至整体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5.2展望

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经历了一波三折的过程,但由于融资融券交易对投资者、证券公司和证券市场产生的重要影响,以及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和资金的流动性,推动证券公司产品创新,创建新的盈利模式,同时也为投资者创造新的投资方式和风险管理手段,因此,融资融券交易将会在我国证券市场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文娟,融资融券运行现状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1.5

[2]刘凤元,中、美融资融券交易和监管规则比较分析[J],特区经济,2009.7

[3]崔媛媛,王建琼,卢涛等,融资融券运行现状分析及问题剖析[J],证券市场导报,2010.10

[4]聂庆平,融资融券试点情况与转融通业务[J],中国金融,2011.10

[5]梁柳欣,融资融券对国内券商的影响与风险控制[D],上海.上海高级金融学院,2010.6

[6]蒋瑛琨,何苗,日本融资融券业务经验及中国启示[R],深圳.国泰君安证券研究,2011.6

 

附录A冯振勇心得体会

姓名:

冯振勇班级:

金1002-17班学号:

31004004007

我主要负责写该文的前两部分:

绪论和融资融券交易概述。

我主要通过查阅书籍和网络搜集寻找的资料。

首先,我们的研究背景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最近几年融资融券业务在我国证券市场推出了,研究目的是,充分了解在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具有的功能及风险,我国融资融券交易现状的基础上,并且发现我国融资融券交易中存在的问题,对其问题进行分析,以更好的发挥融资融券交易的市场职能。

通过查阅书籍我了解了融资融券业务的定义,明白投资者可以向证券公司进行融资交易(买空)和融券交易(卖空),但前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