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市场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07441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碳交易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碳交易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碳交易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碳交易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碳交易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碳交易市场分析报告.docx

《碳交易市场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交易市场分析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碳交易市场分析报告.docx

碳交易市场分析报告

 

2015年碳交易市场分析报告

 

2015年3月

目录

一、人为政策形成的市场:

碳交易3

1、低碳经济是大国能源政策重要一环3

(1)应对温室气体是低碳经济的长期动力3

(2)能源安全和国家竞争力是低碳经济的中短期动力5

案例:

欧盟对航空业强制施行减排配额,产生贸易纠纷7

2、碳交易是低碳经济政策中最全面的一种方式9

3、全球碳交易市场10

(1)全球范围的政治合作10

(2)《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四种交易机制与两种形态11

(3)基本的国际交易框架13

(4)区域市场的发展是必然趋势14

二、万亿市场创造出的机遇17

1、欧洲是千亿级的市场17

(1)欧洲市场是全球市场的一部分17

(2)欧洲沉浮的启示,经济与政策是波动的最主要因素19

2、庞大的交易体系下创造的无限机遇20

三、中美达成温室气体减排协议,16年是中国碳交易的元年22

一、人为政策形成的市场:

碳交易

1、低碳经济是大国能源政策重要一环

(1)应对温室气体是低碳经济的长期动力

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加剧,人们发现环境中间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逐步增多,尤其是近50年以来温室气体排放的速度增快。

温室气体上升导致温度不断上升进而影响冰川和湖泊,面积逐步下降。

正式这样的环境变化,导致近年来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日益频繁,各国日益重视全球气候变化。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大背景下,实行低碳经济是各国需要长期推行的政策。

(2)能源安全和国家竞争力是低碳经济的中短期动力

能源安全与国家竞争力与能源转型及能源提效有着密切联系。

低碳经济通过推动能源提效与能源转型,能够提升国家竞争力和确保能源安全。

这是中短期各国推动低碳经济的出发点。

低碳经济政策与能源独立性与安全性有密切关系。

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升级是提高能源独立性与安全性的主要途径。

第一,低碳的产业政策,通过加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降低新能源产业的成本,提高新能源的消费量。

第二,低碳的能源政策,将促进能源效率的提高,从而降低传统能源的消费量,减少一国对外油气的依存度,进而提高能源的独立性。

相反,各国推进低碳经济发展也受到能源安全的影响。

低碳经济政策可以加强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包括国家的国际产业竞争力、国际贸易竞争力和国际金融竞争力以及技术竞争力等。

具体而言,欧盟在尝试通过征收碳税的方式在主导全球的经济体系,如2009年欧盟提出在2012年向航空业强制施行碳减排配额,此事一出就引起了中国、美国的强烈反对,因为对所有经过欧洲的航空公司施行该方案,本质上就是对这些航空公司征收碳关税,这反应出来的就是全球化的低碳经济在影响和改变着国家之间关系。

案例:

欧盟对航空业强制施行减排配额,产生贸易纠纷

航空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极大,这是欧盟对航空业采取措施的根本原因。

欧盟EUETS以2004-2006年进出欧盟所有航班的年平均碳排放总量2.2亿吨为基数,将2012年的排放许可限额定为2.1亿吨,此后每年约2亿吨,2012-2013年免费发放85%的排放配额,剩余15%用于拍卖,此后的拍卖比例将逐年上升,以促进航空业的强制性减排。

按照上述原则,欧盟对进出的客货航班实行排放限量,超限则需通过EUETS购买排放许可。

免费与拍卖配额的确定以航空运营者向欧盟委员会提交的碳排放和吨公里数为依据,计算与征收均不复杂,欧盟可以借此抢占碳检测、碳报告、碳核查等业务的先机,加强对于国际气候政策和全球碳交易市场机制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欧盟委员对航空业强制实施碳减排配额,本质就是一种碳关税。

中国民航运输协会估算,从2012年起,进入名单的国内33家航空企业需为此缴纳8500万欧元的碳排放费,至2020年将达3亿欧元。

此外这种机制一旦在航空业得以实施,欧盟将完全有可能向其他行业渗透,从而影响全球的政治、经济格局。

这次争端能够暂时得以解决是中美在此事上的态度一致,并且中国通过对空客施加压力,从而促使欧盟内部分化,但是奥巴马政府在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上一直持有积极态度,未来很有可能出现分化。

所以推动低碳经济,是应对低碳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根本方法。

2、碳交易是低碳经济政策中最全面的一种方式

推进低碳经济方式有很多种,我们将其分为三大类,命令型、财税型和市场型,命令型一般指的是依靠规章或者标准来限制某些企业的排放。

财税型就主要是利用税收、补贴和融资优惠等手段达到目标。

市场型主要是指政府构建市场,推动排放企业进行排放权的交易。

在过去20多年的实践中间,各种政策工具在不同的场景发挥着其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工具相互协同着发挥减碳的作用。

相较于其他手段,碳交易制度有两点明显的优势。

其一,碳交易制度是逆经济周期的,可以起到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经济萧条时期碳排放少,市场上的二氧化碳需求减少,价格下降,需要购买碳排放量的企业减轻经济负担。

反之,在经济高涨时期,对企业碳排放产生抑制效应。

其二,减少政府干预。

碳税的制定设计中有很多政治博弈,政策的制定、通过和实施经过时间较长,使得效率下降。

而碳交易体系相对来讲受到政府的干预较小,一旦配额分配完毕,政府对于碳交易市场几乎是不干预的。

3、全球碳交易市场

(1)全球范围的政治合作

气候问题与一般的环境问题有较大差别在于,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单一国家在低碳经济上作出努力的效果是有限的,所以需要全球性质的合作。

目前关于碳减排最重要的合作框架是1992年签署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1。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下,各国派出代表来对具体细节进行磋商,总共进行了20轮谈判,但效果明确的主要是2007年巴厘路线图,2010年坎昆会议,2011年德班会议和2012年多哈气候会议。

(2)《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四种交易机制与两种形态

《京都议定书》确立了四种减排机制。

他们是清洁发展机制(CMD),联合履行(JI),排放贸易(ET)和清除碳排放机制(RMUs)清洁发展机制(CleanDevelopmentMechanism,CDM),清洁发展机制建立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是指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级的合作,通过项目所实现的“经核证的减排量”(CER),用于发达国家缔约方完成在议定书第三条下关于减少本国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

政策上出现了微调,导致CERs交易价值大幅下降,现在这种机制的成交量已经大大下降。

联合履约(JointImplementation,JI),它是指发达国家在监督委员会监督下,进行减排单位核证的转让或获得,所使用的减排单位为“排放减量单位”(EmissionReductionUnit,ERU)。

一个发达国家所实现的减排单位可以转让给另一发达国家缔约方,但是同时必须在本方的“分配数量”(AssignedAmountUnits,AAUs)配额上扣减相应的额度。

排放权贸易(EmissionsTrade,ET),即做为缔约国的发达国家将其超额完成的减排义务指标,以贸易方式直接转让给另外一个未能完成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

清除碳排放机制(RemovalUnits,RMUs):

指附件一国家为实现《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承诺,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建造公共绿地等碳汇活动抵消所产生的碳排放量。

全球的碳交易类型可以分为配额型和项目型。

配额型:

是指由管理者制定总的排放配额,并在参与者间进行分配,参与者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进行排放配额的买卖。

项目型:

项目型交易指的是以项目作为基础的碳交易形式,这类交易主要涉及到具体项目的开发,CDM和JI是其主要的类型。

其中,CDM项目产生的减排量称为核证减排量(CERs),而JI项目产生的减排量称为减排单位(ERU)。

(3)基本的国际交易框架

按照《京都议定书》缔约国有义务在规定期限以前完成相应的碳减排任务,国家将减排的义务下放至各个企业,让企业按照其自身特点寻找合适的交易机制和类型。

各个国家的减排总量是共同协商而来,并在《京都议定书》中有明确承诺。

而国家将按照历史排放水平设置各企业的减排目标,将排放配额分配给企业,排放配额的分配一般有收费和免费的两种形式。

收费又可能是通过拍卖或者固定价格的形式。

按照《京都议定书》日本需要在2012年前,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基准年度1990年减少8.2%,日本根据可排放的总量设定相关配额,然后按照一定规则分配给各企业。

如现日本的一家能耗企业在获得配额后,还有约50万吨二氧化碳的需要排放。

他可以通过清洁发展机制,对中国企业进行投资,合作开发减排项目,经过认证后获得CERs,然后转化为本国的AAUs,完成任务。

或者是通过联合履约,在美国投资建立减排项目,然后获得EURs,再转化本国的AAUs。

如果企业没有完成,进而影响国家,则需要通过ET机制,让国家间进行交易。

(4)区域市场的发展是必然趋势

从国家的角度出发,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会导致资本外流,以一国的资本推动另一国的低碳经济,长远来看,通过国内的市场推动本国的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的发展是国家最终的选择,所以形成区域市场是必然趋势。

同时,有些国家政府虽然出于利益原则不愿意加入或者履行京都议定书的框架,但民间环保意识较为强烈,这样就有可能形成国家内部的区域性质的交易组织或者自愿交易组织,如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就是一个全球性的自愿碳交易所,而RGGI就是由美国10个州,自发形成的一个区域性的强制减排组织。

现在全球约有22个交易机制在运行或者即将运行,这体现着碳交易市场正在快速发展。

区域市场中间目前最主要是欧洲配额交易市场,2014年欧洲交易量占到全球的91%,而交易量占到全球的92%。

这是因为欧盟的措施严厉,政府执行力度强和民众认可度高。

二、万亿市场创造出的机遇

1、欧洲是千亿级的市场

(1)欧洲市场是全球市场的一部分

相较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欧洲是最先开始大力推进低碳经济的地区。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就有所起步,到2005年建立起正式的低碳经济已经有了20年的铺垫和沉积。

2005年欧盟建立起了全欧盟的排放体系,前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目前已经涵盖了30个国家,5000家企业,11500家工厂,交易金额在2011年达到顶峰,将近1000亿欧元。

欧洲是全球市场的一部分,其主要交易标的是EUA,在2012年之前欧洲可以接受发展中国家的CER,但后来政策有所调整,导致了CER的萎缩。

(2)欧洲沉浮的启示,经济与政策是波动的最主要因素

欧洲市场上活跃的主要是EUA,CER被欧盟所禁止所以近年来价格已经跌至0.4欧元/吨。

针对每一次价格起落,主要原因往往是两类,一类是经济,如经济危机导致各企业配额剩余,市场上供给增多,价格下降。

另一类就是政策,如2014年初,欧盟讨论削减供给,促使价格在2014年整体回暖。

2、庞大的交易体系下创造的无限机遇

价格剧烈波动下,总量增长较为迅速,而欧洲市场的交易总规模目前已经达到411.5亿欧元,在机制逐步完善和经济回暖的预期下,汤姆森路透预计EUA在欧洲的总交易额将在2015年达到624.3亿欧元。

在这样一个庞大的交易市场中,创造出了许多机会。

由于存在众多卖方和买方,所以需要大量的中介机构。

这也就创造了大量的机会。

场外交易市场占据半壁江山,需要大量的中间机构为买卖双方提高高效、高质的服务。

这些中间机构完全类似于投行和会计事务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