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周测答案.docx
《高一历史必修一周测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必修一周测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历史必修一周测答案
1.清朝学者万斯大说:
“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
”这主要说明了( )
A.大宗、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为一家一姓所掌控
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为最佳型选择题。
由材料中“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可知,材料重在说明宗法制实施的目的是维护政权统治,故D项正确。
由材料可以看出“大宗、小宗都有血缘关系”,但这不是材料的主旨;诸侯庶子可被分封为卿大夫,B项说法错误;C项说法错误。
2.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答案:
A
解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周朝的弊病在于封建制,不在于政治方面;秦朝的过失在于政治方面(暴政),不在于郡县制本身。
3.史学家钱穆曾说:
“从前封建时代,政府和家庭,有分不开的关系,现在则不然了。
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
”这一变化( )
A.促进了“民本”思想的产生
B.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C.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答案:
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封建时代”(分封制下)政府和家庭相结合,这种“家国一体”的观念在地方上容易形成地方势力割据一方、对抗中央的局面,不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则不会形成这种家族地方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故本题选D。
4.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
这项措施的影响是( )
A.地方豪强势力膨胀
B.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C.分封制被彻底废除
D.地方取得较大自主权
答案:
B
解析:
解读材料可知,该法令是“推恩令”。
“推恩令”的推行,使得王国越分越小,削弱了王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与史实不符。
5.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
“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中央政府的首脑为宰相,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
”由此判断,在唐宋时期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君权空前强化,相权名存实亡
B.宰相成为国家的实际决策者
C.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比较突出
D.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答案:
C
解析:
由题干中“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和“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等信息分析可知,唐宋时期在君主专制的体制下,宰相拥有很大的权力,故C项正确;A、B两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不能由材料得出,排除。
6.明朝阁臣制取代了宰相制,后期阁臣的实际权力非常之大,被史家称为“有相权而无相位”。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A.阁臣往往文武兼备,能力极强
B.阁臣的地位极高
C.明朝后期皇帝昏庸,皇权旁落,阁臣越权越位
D.君主专制自身的弊端
答案:
D
解析:
A项说法没有历史依据;B项不符合史实,阁臣的品级一般较低;C项不是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D项属于根源,阁臣本身没有权力,但君主专制状态下阁臣有时可以获得一些权力,从而出现阁臣“有相权而无相位”的局面,故本题选D项。
7.利玛窦说:
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但是如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皇帝。
利玛窦认为明朝时( )
A.内阁具有最终决策权
B.政府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C.君权受到相权的牵制
D.国家统治的基础是贵族政治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中“但是如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分析可知,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皇权,故本题选B项。
A项、C项说法错误、D项与材料不符。
8.鸦片战争对中国而言是正义的战争,但结果却是英国获胜。
从历史发展趋势的角度来看,这主要是因为( )
A.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B.综合国力强弱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C.战争性质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D.战争的结果与作战方针有直接关系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
B、D两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角度”的限制,C项说法错误。
从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欧美国家因为建立起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蒸蒸日上,而中国依然在日益腐朽落后的封建社会里徘徊,日薄西山。
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
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
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
A.使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使清政府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答案:
A
解析:
清政府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故B项错误;这三次战争使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由沿海向内地扩展,故C项错误;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故D项错误。
这三次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故A项正确。
10.《微历史:
1840~1949历史现场》中叙述了这样的场景:
“有六位学士路遇义和团,因身边带有铅笔一支,洋纸一张,便被乱刀拿下。
还有一家因有一根火柴,结果一家八口全部被杀。
”这反映了义和团
A.滥杀无辜百姓B.盲目排斥洋货
C.极端排外情结D.维护传统社会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根据材料“铅笔一支,洋纸一张,便被乱刀拿下。
还有一家因有一根火柴,结果一家八口全部被杀”说明义和团盲目地排斥西方的工业文明成果。
所以答案选C。
11.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查阅了如下资料:
《中日甲午战争威海之战》、《黎景嵩与乙未反割台斗争》、《义和团》等,该同学探究的主题应该是()
A.近代中国求民主历程B.近代中国反侵略历程
C.近代中国求发展历程D.近代中国反封建历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给予历史事物准确判断的能力。
由关键信息“威海之战”、“反割台斗争”、“义和团”,题干描述的均是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
题干材料主旨体现不出“求民主”、“求发展”、“反封建”,排除A、C、D。
故正确答案选B。
12.“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只要国民党停止进攻苏区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对敌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
”中国共产党表达这一宣言促进了( B )
A.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B.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
C.联合政府的早日成立D.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13.日寇一度入侵山西,企图夺取太原,国民政府组织了太原会战,参战的八路军取得了平型关大捷。
下列关于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抗战的功绩正确的是C
A.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发动人民战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
B.国民政府始终坚持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国共团结抗日
C.始终没有停止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
D.国民政府从抗战开始,一直采取正确的战争策略
14.下列战役不属于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是D
A.
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
C.枣宜会战D.百团大战
15.1861年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在其《能静居日记》中说:
“其中所言,颇有见识……皆是效法西人所为……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
”下列内容中与此书有关的是()
A.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不分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C.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第一个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方案
D.仿照西方国家法律,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民主政体
16.“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对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这一规定的评述,错误的是()
A.是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B.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
C.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和愿望D.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17.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时代赋予了它新的特征。
下列选项不能体现这种新特征的是()
A.创立拜上帝教B.反对西方国家的侵略
C.《资政新篇》D.反对清朝的封建统治
18、佩弗在《远东》中说“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对于其中“荒唐可笑”的正确理解是( B )
A.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政体没有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B.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真正可以救中国的道路
C.暗喻资产阶级应该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D.20世纪初中国整个一代人的努力都失败了
19、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
简单说:
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 C )
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B.推翻了封建帝制
C.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D.实现了民族独立
20.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的表现有C
①建立了南京临时政府②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④推翻了封建制度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
21.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
“课毕后阅读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
武昌已为革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
”材料反映的是B
A.太平天国运动 B.武昌起义
C.北伐战争 D.解放战争
22.据《每周评论》(1919年5月11日)记载:
学生们边行进,边宣传,“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
这说明五四运动( )
A.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誓不两立的斗争精神
B.引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觉悟
C.展现了广大青年学生的主力军模范作用
D.展示了工人阶级作为主力军的光辉形象
答案:
B
解析:
解答本题时,要抓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919年”“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并联系所学知识进行理解。
从五四运动学生游行过程来看,支持者有“人民”、西洋人、巡警等多方面的力量,故本题选B项。
23.1927年7月,宋庆龄在声明中指出:
“我对于革命并没有灰心。
使我失望的,只是有些领导过革命的人已走上歧途。
”这段话针对的是( )
A.北伐战争的失误
B.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C.军阀割据混战
D.国民党内部分裂对抗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信息“1927年”“有些领导过革命的人已走上歧途”可知,这段话针对的是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故B项正确。
24.1928年,毛泽东在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写道,“土地分配的标准:
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
……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
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
”土地分配标准变化的主要目的是( )
A.体现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B.粉碎敌人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
C.满足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
D.使广大农民实现真正当家作主
答案:
B
解析:
抓住材料中“1928年”以及“主要目的”等关键信息。
土地革命已经满足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而材料体现的只是土地分配标准的变化,故C项不正确。
当时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民党军队对革命根据地进行经济封锁、军事进攻,由材料中“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可以看出,如此分配土地的主要目的是调动有能力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出更多物资,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故B项正确,A项不正确。
土地革命没有使广大农民真正当家作主,故D项不正确。
25.1949年4月,陈毅欣然写道:
“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
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
”该诗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
A.强渡长江,推翻国民政府
B.民众支前,淮海战役胜利
C.瓦解敌军,和平解放北平
D.挥师南下,基本歼灭残敌
答案:
A
解析:
由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949年4月”“大江”和“金陵”等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描写的是渡江战役,故选A项。
26.1949年9月30日的《人民日报》在头版用大标题“中国人民政协制定人民大宪章”报道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问世。
说它是“人民大宪章”的主要依据是(B)
A.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B.规定了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的政治制度,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C.当时还没有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规定了国名、首都、国旗、代国歌
27.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广泛征求意见。
当时全民讨论了近三个月,参加讨论的有1亿5千多万人,最后由宪法起草委员会整理的意见共138万条,为宪法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这说明1954年宪法(C)
A.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D.落实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28.新中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B)
A.民族平等
B.民族区域自治
C.共同发展
D.团结互助
29.口号反映时代特色。
“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砸烂公检法”,这些口号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D )
A.中国出现了严重叛乱 B.民众安全得不到保障
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D.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
【解析】 “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砸烂公检法”这些“文化大革命”的口号使我国的民主与法制遭到空前的践踏,造成动乱局面。
30.“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给党和国家带来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其发生的原因是( D )
①毛泽东对国内形势估计错误 ②党内出现一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③中共由于长期处于战争和激烈的阶级斗争环境中,习惯采用阶级斗争的方法处理党内意见分歧 ④权力过分集中,个人崇拜现象严重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 选项②表述不确切,因这现象主要是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估计,故可排除②。
31.1981年邓小平在指导宪法修订时说: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在此邓小平强调的是( B )
A.人民民主原则B.依法治国原则
C.国民平等原则D.社会主义原则
【解析】 由材料信息“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可知材料信息反映了依法治国原则。
故选B。
32.“1979年1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这是对台工作和两岸关系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标志着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也揭开了两岸关系发展新的历史篇章。
”这主要是因为它( )
A.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C.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
D.倡议国共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
答案:
A
解析:
《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及一系列政策主张,A项正确。
B项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C项发生在1992年,D项出自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的《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故排除B、C、D三项。
33.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回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达成协议时说:
“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
”这段话主要说明( )
A.中国处理国际关系时坚持不妥协立场
B.中国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崇高地位和威望
C.英国的霸权地位受到威胁
D.一个国家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动权就越大
答案:
D
解析: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话的意思是外交是以实力为基础的,D最符合题意。
34.“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
”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答案:
D
解析:
解答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关键信息“皇家警察”和“香港警察”,名称变化的背后是主权的变化,故只有D项准确。
35.据统计,从1992年到1997年,台商在祖国大陆的合计投资项目约20125个,投资额约110.34亿美元,年平均项目3354个,年平均投资额18.39亿美元。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两岸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停火
B.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开始被打破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识的达成
D.两岸实现了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答案:
C
解析:
A项出现在1979年,与题干时间不符;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被打破,B项与题干时间不符;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这对促进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符合材料中“从1992年到1997年”的时间限定,C项正确;D项错误,2008年两岸才实现直接“三通”。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台湾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2005年开始连续三年的“胡连会”到2008年4月的“胡萧会”,使国人对台湾问题的解决充满了期待。
材料二 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
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
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材料三 中国主权和领土不容许分割,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言行,都应坚决反对。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而继续奋斗》
材料四 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绝不动摇。
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绝不放弃。
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绝不动摇。
第四,对“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妥协。
——新华网北京2005年3月4日报道
(1)材料二中邓小平提出的“适当的方式”应该在怎样的方针指导下实施?
(2)从四则材料可以看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三位领导人在解决台湾问题上都坚持怎样的立场?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道路上,中国人民已经取得了什么重大成就?
具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在台湾问题上,我国政府仍然强调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主要是针对哪些阻碍祖国统一的势力?
答案: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一个中国。
(3)重大成就:
香港、澳门回归。
历史意义:
洗雪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耻辱,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4)“台独”势力(岛内分裂势力)、外国(西方)反华势力等。
解析:
本题考查国家统一问题,围绕三代领导人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和努力展开。
第
(1)问实际考查中国政府对台湾的基本方针,即“一国两制”。
第
(2)问注意从本质上寻找三位领导人的共性。
第(3)问可结合教材知识回答“一国两制”的重要实践及意义。
第(4)问注意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