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政权的崩溃》同步练习0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072801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同步练习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同步练习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同步练习0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同步练习0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同步练习0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同步练习01.docx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同步练习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党政权的崩溃》同步练习0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同步练习01.docx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同步练习01

第2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1.所谓“关门打狗”,是下列哪一战役的特点()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直接指挥辽沈战役的解放军将领是()

A.林彪、罗荣桓

B.刘伯承、邓小平

C.陈毅、彭德怀

D.周恩来、朱德

3.人民解放军解放东北的战略是“关门打狗”,这个“门”是指()

A.沈阳

B.长春

C.哈尔滨

D.锦州

4.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在数量上超过了国民党军队是在()

A.辽沈战役以后

B.淮海战役以后

C.平津战役以后

D.渡江战役以后

5.解放战争期间,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指挥的、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渡江战役

C.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

6.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计划实地考证有关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史实,你认为他们应该去()

A.连云港

B.扬州

C.苏州

D.徐州

7.淮海战役中的指挥将领不包括()

A.刘伯承

B.陈毅

C.邓小平

D.罗荣桓

8.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首先围歼国民党军一个兵团是在()

A.双堆集

B.碾庄

C.陈官庄

D.徐州

9.下列描述符合平津战役特点的是()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分割包围,瓮中捉鳖”

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10.被毛泽东称赞为“民族的功臣”的傅作义出现在()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1.“百万雄师过大江”中的“江”是指()

A.珠江

B.长江

C.黄河

D.淮河

12.国民党政府被彻底打垮的战役是()

A.淮海战役

B.平津战役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13.南京解放后,解放军继续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日本

一、选择题

1.1948年9月,首先发动对国民党主力战略大决战的部队是()

A.中原解放军

B.华北解放军

C.华东解放军

D.东北解放军

2.下列表格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时间

1948年9月

地点

锦州、沈阳

结果

歼灭国民党军47万多人

意义

解放了东北全境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3.1948年10月,一位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感叹道:

“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

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

”由此可知他感叹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4.1948年10月解放军攻克锦州,封锁了国民党进出东北的大门,这样形成()

A.瓮中捉鳖之势

B.关门打狗之势

C.放虎归山之势

D.欲擒故纵之势

5.下列信息不能从下图中获得的是()

A.战役名称

B.战役时间

C.战役指挥者

D.战役结果

6.三大战役中最先攻克的城市是()

A.锦州

B.沈阳

C.天津

D.徐州

7.“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

”这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最能够说明()

A.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

B.解放战争的进程

C.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D.解放战争的影响

8.解放战争中,由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共同发起的战役是()

A.渡江战役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9.“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陈毅的这句话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之一是()

A.共产党英明领导

B.人民群众的支援

C.解放军英勇作战

D.蒋家王朝的腐败

10.下图是某一历史阶段,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的人数变化图,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B.长征的胜利会师

C.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D.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

11.有人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一条船只开始,到一大片船只结束”。

“一大片船只”指的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2.下列关于解放战争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重庆谈判是民主力量的胜利

②挺进大别山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

③三大战役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④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到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反动统治有()

A.20年之久

B.21年之久

C.22年之久

D.23年之久

14.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下列哪支队伍先后参加过其中的两大战役()

A.东北解放军

B.华北解放军

C.中原解放军

D.华东解放军

15.历史照片是见证历史、保存历史信息的载体。

下图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是()

A.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B.解放军转战陕北

C.国民党政权覆灭

D.淮海战役胜利

16.下列城市中属于和平解放的是()

①长春②锦州③新保安④北平⑤南京⑥天津

A.②③④

B.①④

C.④⑤⑥

D.④⑥

17.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曾写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句。

与这一诗句有关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8.下列对淮海战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由中原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合力进行的战役

B.是以徐州为中心展开的战役

C.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战役

D.为人民解放军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

二、非选择题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短短的三个月内,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不少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的法令。

这些法令对资产阶级的利益表现了热忱关切的态度,对地主阶级利益没有根本的触动,对广大农民的要求缺乏任何积极的反映。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第三次修订本,中华书局

材料二日本投降后不久,内战爆发。

国民党处于劣势。

得不到控制的通货膨胀、食物短缺以及官员腐败使得国民党不得人心,并且摧毁了军队的士气。

尽管国民党从美国得到军火,但是同组织良好并赢得广大农民支持的共产党相比,它仍不能取得军事优势。

1948年,战争的天平倒向共产党。

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北京,同年10月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2月,蒋介石和他的追随者们逃往台湾岛。

——[英]亚历克斯·沃.尔夫《世界简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南京临时政府主要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

(2)根据材料二,归纳南京国民政府在内战中失败的自身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南京临时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短时间消亡的共同原因。

20.阅读下列材料: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请回答:

(1)这首诗描述了哪次战役?

(2)此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3)“百万雄师过大江”中的“大江”指什么?

(4)“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借用了什么典故?

 

第2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1.A

2.A

3.D

4.A

5.D

6.D

7.D

8.B

9.C

10.C

11.B

12.答案:

D

解析:

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灭亡。

13.C

1.D

2.答案:

A

解析:

1948年9月,东北人民解放军在林彪、罗荣桓等的指挥下,发动了辽沈战役,此次战役最终解放了东北全境。

平津战役的地点应是北平、天津等地;淮海战役的意义是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渡江战役的结果是使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垮台。

3.答案:

A

解析:

由“1948年10月”“锦州”可知选A。

4.B

5.C

6.A

7.答案:

C

解析:

该民谣点出了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8.C

9.B

10.D

11.D

12.A

13.答案:

C

解析:

南京国民政府于1927年4月18日成立,到1949年4月23日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应该是22年。

14.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我们对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要注意相似事件的对比记忆。

回忆课本知识可知参加辽沈战役是东北解放军,参加淮海战役的是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参加平津战役的是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所以东北解放军既参加了辽沈战役又参加了平津战役。

15.C

16.B

17.D

18.A

19.答案:

(1)资产阶级。

(2)经济困难;政治腐败;丧失民心;军队士气低落。

(3)未能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

解析:

此题是一道比较题,考查对南京临时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认识,考查对比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涉及的知识点有南京临时政府的统治、国民党发动的全面内战等。

(1)问考查南京临时政府的阶级本质,依据材料中的“这些法令对资产阶级的利益表现了热忱关切的态度”分析;第

(2)问考查国民党发动的全面内战失败的原因,依据材料中的“通货膨胀、食物短缺以及官员腐败使得国民党不得人心,并且摧毁了军队的士气”分析;第(3)问考查两个政府在短时间内消亡的共同原因,依据材料一中“对广大农民的要求缺乏任何积极的反应”和材料二中“国民党不得人心”分析。

20.

(1)渡江战役。

(2)解放了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3)长江。

(4)楚汉之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