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猜一猜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068748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语言猜一猜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班语言猜一猜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班语言猜一猜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班语言猜一猜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班语言猜一猜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语言猜一猜教案.docx

《中班语言猜一猜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语言猜一猜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班语言猜一猜教案.docx

中班语言猜一猜教案

3、了解风的相关知识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猜一猜,导入课题

1、感受风:

教师手拿扇子藏在背后提问:

请小朋友把眼睛闭上,老师带来一个礼物,猜猜是谁?

(教师用扇子在幼儿脸上扇风,让幼儿感受风)

2、设情景:

教师扮演风娃娃在哭泣:

“呜呜呜呜---小朋友们好,我就是风娃娃,我没有家,没有妈妈,我该怎么办啊?

3、小朋友有办法吗?

想想我来请大家说一说。

教师引导小朋友帮助风娃娃

二、根据幼儿已有经验,自由谈话

那小朋友可以帮助风娃娃到那地方找家呢?

我请大家来说一下,树上、房子、马路上?

?

三、学习诗歌,多种形式欣赏表现诗歌

1、今天老师带来一首诗歌,我们来看看风娃娃都到哪找家?

找到了没?

教师有表情的朗诵一遍诗歌。

2、出示课件,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利用视听结合的方法再次欣赏诗歌

你从诗歌中都听到了风娃娃到哪找家?

哪里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说到处都是风儿的家?

我们再来听一遍,等会请小朋友来说一说

3、结合诗歌相关语句,体验诗歌情感

1)风儿没家时心情是怎样的?

2)风儿找家时心情是怎样的?

3)风儿找到家时心情是怎样的?

4)以悲伤----焦急-----开心的情感变化来朗诵诗歌

5、请幼儿再次与教师一起朗诵诗歌,加上动作和情感。

6、游戏—分组扮演朗诵诗歌

分组扮演小草、树木、小河,教师扮演风娃娃一起朗诵诗歌,风娃娃吹到谁谁边做动作朗诵

四、发挥想象,尝试仿编诗歌

除了诗歌中说到的那些地方找,风儿还可以到什么地方找家呢?

风儿吹过的时候,它们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幼儿一起说一说

五、活动延伸

下面我们休息一会,然后排队出去,我们一起出去感受风,找风娃娃玩。

回来后把你给风娃娃找到的家画下来。

附:

诗歌风儿也想有个家

小娃娃,有妈妈,

风儿也想有个家。

到河边找,小河起浪花;

到树林找,树叶沙沙响;

到草地找,小草头低下?

?

找到啦,找到啦!

【篇二:

中班语言教案】

中班语言教案:

狮子照魔镜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学说魔语,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2、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自己由小变大,由大变小,并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

欣赏故事,学说魔语,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活动难点:

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自己由小变大,由大变小,并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1,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以小猫的口吻自我介绍)咳,大家好!

我是一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聪明的小猫,我有一件神奇的宝贝。

师问:

小朋友你们猜一猜,小猫会有什么神奇宝贝呢?

(幼儿自由猜测)那你们猜的对不对呢?

我们一起来问一问小猫。

师生一起问:

小猫,小猫,我们猜得对不?

教师装作倾听小猫说话,然后告诉小朋友说:

小猫说你们想知道答案的话,就请认真听一个故事。

2、观看课件,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师提问:

(1)小猫有什么神奇宝贝呢?

幼:

有面魔镜。

幼儿说:

小猫家有一面镜子;小猫有一面神奇的镜子。

师:

为什么叫它魔镜?

(或者。

为什么说这是一面神奇

的镜子呢?

(辅助提问:

它能把大狮子变得怎么样?

把小猫变得怎么样?

)这面镜子真是神奇啊,我们就叫它魔镜吧。

(2)小猫是怎么把狮子吓跑的?

幼儿:

是用镜子把狮子吓跑的;是用魔镜把狮子吓跑的。

为什么魔镜能吓走狮子?

引导幼儿说出魔镜能把大狮子变小,把小猫变大。

(3)学说魔语。

要让这面魔镜发挥魔力,还必须说一句魔语。

小猫说了什么魔语把大狮子变小的?

幼儿说,如幼儿说不出的话,师可以提醒他当大狮子站在魔镜前面的时候,小猫在旁边说了什么?

如果还不会说教师自己就说出那句魔语,(请个别小朋友说一说魔语,然后请全体小朋友学说魔语魔镜啊魔镜,变小,变小,变小,小小小。

)小猫还有一句魔语,是什么呢?

让幼儿来说一说,说不出的时候,可以用动作引导幼儿说出魔语魔镜啊魔镜,变大,变大,变大,大大大。

全体幼儿学说魔语。

(4)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变小变大。

(出示魔镜),小朋友都学会了魔语,现在,谁会对着魔镜,说出魔语,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来变一变呢?

(请一幼儿上来,先问其你想变成什么样?

然后,让他用肢体动作表现)谁还会变?

(提示:

变小时候,我们身体动作可以怎么做?

变大时候,我们又可以怎么做呢?

全体幼儿说一说,做一做,学一学动作。

3、魔法游戏。

1、第一遍游戏。

(1)哇噢,小朋友做得太好了,现在我这里有一首好

听的《小矮人和大巨人》的音乐,让我们一起来变一变。

(2)不过游戏时有个要求:

就是在游戏前要对着魔镜一起说魔语,先说变大,再说变小,说完魔语音乐就会想起来,魔力也就产生了,这时我们就开始变。

(3)让我们对着魔镜一起说魔语:

---------(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先魔语,再跟着音乐玩魔法游戏。

)2、第二遍游戏。

这个魔法游戏好玩吗?

我们再来一次吧。

教师马上带领幼儿对着墨镜念魔语,念完,音乐响起,幼儿继续用肢体表现变大变小。

在音乐快结束时,带着幼儿变出去了。

狮子照魔镜

有一天,一只大狮子抓住小猫,张开大嘴巴,想把他一口吞下去。

小猫喵呜喵呜地叫:

你为什么吃我呀?

狮子听了哈哈大笑:

那还用问,因为我大,你小。

小猫说:

什么,什么,你大,我小?

你一定是眼睛花了,明明是我大,你小。

狮子听小猫这么一说,糊涂起来了。

小猫说:

你呀,眼睛只看见自己的爪子,你看不见自己的身子,怎么知道自己有多大呢?

对呀!

狮子想了一想说:

我看不见自己的身子,怎么知道自己有多大呢?

小猫说:

我家有一面镜子,你照一照,就知道自己有多大了。

狮子从来没有照过镜子,他想,照镜子一定很有趣,就跟着小猫走,走呀走,一直走到小猫家门口。

小猫家的镜子可奇怪了,正面可以照,反面也可以照,正面鼓起来,反面凹进去,电钮一按就转一转。

狮子,狮子,快去瞧一瞧,瞧瞧你自己,是大还是小?

狮子走进屋子,在镜子前面一站,正好鼓起来的一面朝着他,这时,小猫在

旁边轻轻地说:

魔镜啊魔镜,变小,变小,变小,小小小。

说完,魔镜就发挥了神力,真的把大狮子变小了。

而狮子呢,他往镜子里一瞧,看见自己又矮又小,像只小老鼠。

小猫说:

你看明白了吧,你的个儿有多大?

现在你站到旁边去,让我来照镜子。

小猫偷偷地把电钮一按,镜子转了一转,凹进去的一面朝着他。

这时,只见小猫嘴里不停说:

魔镜啊魔镜,变大,变大,变大,大大大。

话一说完,嗬,不得了,这镜子里的小猫比狮子还大呢。

狮子,狮子,你快瞧一瞧,我比你大呀,还是比你小?

狮子站在旁边偷偷地瞧了一眼,看见镜子里的小猫这么大,这么高,嘴巴一张一张,真吓人。

狮子以为小猫要来吃他了,转过身子就跑,一直跑到树林里,再也不敢出来了。

【篇三:

中班语言教案】

中班语言教案:

摇篮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理解作品阶段

1、出示“摇篮”的背景图,尝试讨论:

图上有哪些景物?

它们都有什么关系?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整首诗歌。

3、让幼儿尝试一下妈妈摇着摇篮哄宝宝入睡的动作。

4、教师指图朗诵,幼儿轻声跟念。

5、倾听配乐诗朗诵《摇篮》,要求幼儿倾听时想象诗歌的画面,也可尝试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反复聆听作品阶段

幼儿在午睡前躺着聆听配乐诗歌录音,每次听两遍,4天左右,幼儿就能流畅背诵诗歌。

三、交流讨论、

表演1、集体朗诵并交流讨论a、诗歌里讲了哪些摇篮?

(幼儿回答后,教帅出示背景图)

b、诗歌里说的这些摇篮,分别是哪个宝宝睡觉用的呢?

(幼儿回答后,师生共同粘贴,把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小朋友宝宝分别送入各自的摇篮)c、提出尝试问题,引导幼儿讨论:

你最喜欢谁的家?

d、教师让幼儿充分发表看法后发表白己的看法,同时让幼儿知道,妈妈的手是我们每个小朋友的摇篮,每个小朋友要感谢妈妈对我们的关爱。

2、表演游戏教师放录音,幼儿戴上自己喜欢的头饰自由表演,通过尝试自身的动作表演,提高幼儿对诗歌的感受力。

例:

当诗歌里说“蓝天是星宝宝的摇篮”时,扮演蓝天的幼儿便可想像抱着星星,摇它入睡的动作,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四、仿编诗歌。

“大家真聪明,这么快就把诗歌记住了,那大家想不想当回小诗人,自己编诗歌呢?

”首先结合课图片,引导幼儿仿编,然后幼儿自选一种宝宝的卡片,与同伴讨论创编诗歌,并请个别幼儿将自己编的诗歌说给大家听。

最后请幼儿将宝宝卡片贴到相应的摇篮处(背景图片)让宝宝好好睡一觉。

请谁来帮忙

活动目标:

1.根据动物的特征及习性,想象并讲述他们能为人们做的事。

2.对动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兴趣,增进爱护动物的情感。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⑴小明开了一家动物服务中心,真稀奇,小朋友知道动物服务中心是什么吗?

⑵小朋友喜欢哪些小动物,它们有什么本领呢?

2.结合挂图,分段讲述故事。

⑴讲述故事第一部分提问:

老爷爷遇到了什么困难?

你们帮小明老板想想请什么动物来帮忙?

⑵讲述故事第二部分提问:

小姑娘遇到了什么困难?

你们帮小明老板想想请什么动物来帮忙?

1

⑶讲述故事第三部分提问:

叔叔遇到了什么困难?

你们帮小明老板想想请什么动物来帮忙?

⑷讲述故事第四部分提问:

年轻妈妈遇到了什么困难?

你们帮小明老板想想请什么动物来帮忙?

3.引导幼儿想象,创造性地讲述。

还有许多小动物想为我们做一些事情,你们有困难吗?

想请谁来帮忙呢?

为什么?

4.欣赏ppt,一起说说其他小动物的本领。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把你们的想法和想请的小动物朋友画出来吧!

然后和大家一起分享和动物做朋友的愉快心情!

小猪变干净了

活动目标:

1、知道爱清洁,勤洗澡有利于身体健康。

2、乐意早成人的帮助下尝试学习自己洗澡。

3、会随着音乐有表情地进行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1、小猪、小兔、小羊、小猫、小猴木偶各一个。

2、个二中毛绒小动物若干,小毛巾每人一条。

3、歌曲猪小弟变干净了磁带。

活动过程一:

出示一幅草地图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图画,看看有什么?

让孩子说老师对孩子的话提升,例如:

孩子说草地,老师可以说绿油油的草地,你说会有什么小动物来玩呢?

出示小猪,看看小猪怎么了?

很脏,他想出去找朋友,走着走着,觉得全身上下痒痒的,很难受。

他找了棵大树来蹭痒,,蹭呀蹭呀,不行还是不行他又找了块石头来蹭痒,蹭呀蹭呀,(让孩子学一学)还是不行很不舒服。

小猪到底怎么了?

它会找到朋友吗?

二:

讲故事1、小猪走呀走呀,碰到了小兔。

小猪说:

“小兔,我们俩一起做游戏吧,小兔说:

哎呀,你身上都是泥,快去洗洗吧,小兔走开了。

小猪往前走碰到了小羊,小猪说小羊我们俩一起做游戏吧,小羊说:

“哎呀,你的身上都是泥,快去洗洗吧!

小羊也走开了。

小猪继续往前走,碰到了小猫和小猴在做游戏,就走上前说:

“我和你们一起做游戏好吗?

小猫小猴一起说:

“哎呀,你的身上都是泥,快去洗洗吧!

他们都走开了。

请你们说说小猪为什么没有找到朋友?

小猪没有找到朋友很伤心,听到朋友们的话后,他会怎样做呢?

小猪来到河边,“扑通”一声跳进水里,洗呀,洗呀,搓呀,搓呀,洗掉了身上的脏东西,真舒服呀!

小猪变的干干净净了,小猪又出来了,大家都来和它做游戏了。

2、欣赏音乐表演《猪小弟变干净了》,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你们经常洗澡吗?

洗澡后有什么样的感觉?

如果不洗澡,会怎样的?

为什么要经常洗澡?

不洗澡身上会有汗臭味,洗澡会让身体更舒服、更健康。

尤其是夏天天气热,出汗多更要天天洗澡。

3、生活模仿洗澡先洗头,洗头时闭上眼睛,不让水流进眼睛里,然后用毛巾把头发,脸擦干净,接着用洗浴液再脖子、肚子、腿、脚等处搓搓,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后用干毛巾把身体擦干净。

播放音2

乐,幼儿进行模仿。

活动延伸:

为幼儿提供头饰,,放在表演区进行角色表演。

自行车上的“娃娃”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感受雨天独特的意境。

2、学习词语“水淋淋”“亮闪闪”“漂漂亮亮”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前观察过雨中骑车人穿雨衣赶路的情景。

2、挂图自行车上的娃娃3、语言磁带

活动过程:

1、教师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紫娃娃,真有趣。

教师:

请你听一听散文诗自行车上的娃娃

2、教师结合挂图朗诵散文诗,右耳倾听并理解。

3、教师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式的内容。

教师:

老爷爷为什么会变成一个“灰娃娃”呢?

(因为老爷爷穿上了灰色的雨衣.。

)教师:

那么,在这首散文诗中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呢?

教师重点帮助幼儿理解词语“水淋淋”“亮闪闪”“漂漂亮亮”

4、朗诵散文诗,感受雨中意境教师:

现在我们来念念这首有趣的散文诗。

教师引导幼儿边看挂图,边朗诵散文诗。

活动延伸:

1、在语言区投放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自由朗诵散文诗。

2、请家长在下雨天带领幼儿穿雨衣去户外感受雨天的意境。

3、开展绘画活动“穿雨衣的人”,引导幼儿画穿各种各样雨衣的人。

猜谜语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掌握谜语的特点,引起对猜谜语的兴趣。

2、在老师的启发下,学习按物体的主要特征来猜谜语。

3、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及大胆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集中幼儿注意力,引起对猜谜的兴趣。

1、出示两只盒子,提问:

每只盒子里都装着一样东西,不能看,怎么猜出里面的东西呢?

2、告诉幼儿,老师要给大家念一首儿歌,这首儿歌是讲一样东西,但儿歌中不讲出这样东西的名称,只讲出它的样子,用处或者是它的颜色,声音和其他特点,这样的儿歌叫谜语。

3、提醒幼儿仔细地听,听完后把几句话连起来想一想,猜猜是什么东西。

二.幼儿学习猜谜语。

3

1、先猜第一只盒子里的东西。

(1)教师朗读谜语:

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虫保庄稼。

(2)先请幼儿想一想,猜一猜,猜出的幼儿到老师耳边来讲。

(3)再次朗读谜语,并解释谜语。

(帮助能力较差的幼儿理解)(4)再请幼儿猜。

(有意请能力中等及稍差的幼儿)(5)教师出示小青蛙玩具,分析谜语内容,帮助幼儿掌握猜谜的方法:

第一句是讲小青蛙的爱好,第二句是讲小青蛙的叫声,第三句是讲小青蛙的住处,第四句是讲小青蛙的本领。

(6)小结(巩固掌握谜语的特点):

儿歌中的四句话都和小青蛙有关系,说出了小青蛙的爱好,声音特点和本领。

但儿歌中并没有“青蛙”两个字,而是让小朋友猜,这就是谜语。

2、猜一猜第二只盒子里的东西。

(1)教师朗读谜语:

看看像块糕,不能用嘴咬,沾水搓一搓,都是白泡泡。

(2)教师解释“沾水”的含义。

(3)请幼儿自己猜,猜出后到老师耳边说出来。

(4)教师在桌上准备一盆水,再准备一块肥皂,一块方积木,一只小纸盒,请一名幼儿到前面来取出自己所猜的物品,请大家评评他猜得对不对。

(5)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幼儿理解谜语,并请幼儿一起告诉老师谜语讲的是什么东西(6)提问:

你们怎么会猜出是肥皂的?

(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想法)(7)小结:

这四句话中虽然没有肥皂这两个字,但把肥皂的样子和特点讲出来了,所以小朋友一下就能猜出是“肥皂”了。

3、老师再请幼儿猜一则谜语,要求幼儿猜出来后不要用嘴讲出来,而是到教室里去找出来。

(1)教师念谜语:

一个宝宝,圆头圆脑;拍一拍,跳一跳;拍得轻,跳得低,拍得重,跳得高。

(2)猜到的幼儿就去找。

(教室内放若干只皮球)(3)找到的幼儿可以拍一拍,讲一讲,这个谜语说出了皮球的什么特点?

(4)提问:

你们为什么找皮球?

除了皮球还能猜别的吗?

三、分组活动:

猜谜语1、幼儿自由组合,四人一组围坐成一个小圆圈。

要求幼儿在老师讲的时候认真听,听完后动脑猜。

猜出来后,小组内幼儿相互讲讲为什这样猜。

2、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帮助理解力差的幼儿理解谜语。

3、教师每次朗读一则谜语,幼儿猜出后,就出示挂图,指导幼儿看看,讲讲。

教师共提供三则谜语:

丁零零,一头说话一头听,两人不见面,说话听得清。

红眼睛,白皮袄,长耳朵,真灵巧,爱吃萝卜爱吃草,走起路来蹦蹦跳。

身上穿着花花衣,两只翅膀真美丽,不会唱歌爱跳舞,花丛里面采花蜜。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编一则谜语,并请爸爸妈妈写在纸上交给老师,让大家一起来猜。

《看花灯》

活动目标:

1、通过画面理解儿歌内容,念唱儿歌,感受春节看花灯的热闹场景。

2、愿意主动在集体面前朗诵,声音响亮。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首先,引导幼儿回忆以往过年看花灯的经验,说说自己看过的花灯,为后面的活动做一个热身。

1、请幼儿回忆以往看花灯的热闹场景,引出主题。

教师:

过年的时候我们都会去看花灯,你们喜欢看吗?

你看过什么样的花灯?

4

(二)基本部分

然后请幼儿欣赏儿歌中说到的花灯图片,说说各种花灯的特点,并引导幼儿用儿歌中的语言进行归纳、总结,为后面学习儿歌打下了基础;接着由欣赏儿歌、学习儿歌,初步感受春节看花灯的热闹场景。

1、欣赏花灯图片,说说每种花灯的特点。

引导幼儿用儿歌中的语言将各种花灯的特点表达出来。

2、教师朗诵儿歌,帮助幼儿创设儿歌情景,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朗诵儿歌,幼儿边看图片,边感受儿歌中说到的各种花灯的特点,理解儿歌内容。

(2)通过图片,幼儿跟着教师学习朗诵儿歌,感受春节看花灯的热闹场景。

可以分小组或分男女生反复朗诵儿歌、记忆儿歌,不断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

还可以请幼儿主动在集体面前朗诵儿歌,提醒幼儿声音要自然、响亮。

太阳和小鱼

活动目标:

(1)了解太阳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2)理解故事,大胆猜测并讲述故事的情节。

3、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一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的样子吗?

一猜猜太阳小时候会是什么样的?

(出示太阳小时候的图片)

一瞧,这张照片是太阳公公很久很久以前,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拍的。

告诉你们一个秘密,他小时候是个懒惰、贪睡的孩子。

一天傍晚,太阳娃娃打起瞌睡来……

(2)阅读理解故事

①出示太阳掉下水的图片。

一“扑通”一声,突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你看到发生了什么事?

(幼儿看图讲述)一太阳就这样沉到海底呼噜呼噜地睡着了。

太阳在海底睡得可舒服了,可是岸上的人们却急坏了,这是为什么?

②观看录像,理解、讨论。

一如果没有太阳,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一看录像,你看到没有太阳,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一是呀,太阳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没有太阳也就没有了生命,所以得赶快把太阳叫醒。

③观察图片,讲述故事。

出示人们救太阳的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完整讲述。

一着急的人们聚在一起想办法,商量着怎么把太阳弄上来。

我们来看看他们想了些什么办法,这些办法成功了吗?

④小鱼救太阳。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