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濮阳市天圣工业园勘察报告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65154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报告濮阳市天圣工业园勘察报告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报告濮阳市天圣工业园勘察报告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报告濮阳市天圣工业园勘察报告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报告濮阳市天圣工业园勘察报告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报告濮阳市天圣工业园勘察报告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报告濮阳市天圣工业园勘察报告1.docx

《报告濮阳市天圣工业园勘察报告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报告濮阳市天圣工业园勘察报告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报告濮阳市天圣工业园勘察报告1.docx

报告濮阳市天圣工业园勘察报告1

【关键字】报告

濮阳市天圣工业园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详细勘察)

1.工程概况

拟建濮阳市天圣工业园由濮阳市天圣工业园筹建,濮阳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委托我濮阳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拟建工程位于濮阳市锦田路北、林荫路东,勘探工作于2011年4月17日开始,于2011年4月19日结束,建筑物的主要数据和特点见表1:

拟建工程概况表1

建筑物名称

地上层数

地下层数

建筑面积(m2)

总高度(m)

基础埋置

深度(m)

结构类型

荷载情况

其它特征

生产技术服务中心

6

0

框架

办公楼

3

0

框架

职工宿舍

3

0

框架

标准厂房

1

0

框架

5栋

本次勘察的任务和要求:

1、查明场地地层结构及分布规律,查明软弱地层和坚硬地层的分布,并判定下卧软层的分布及厚度,提供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承载能力及变形指标;

2、提出建议的根底方案并进行分析论证;

3、查明场地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有无腐蚀性及地下水位的季节性变化,并提出防治措施及建议;

4、查明滑坡、岩溶、土洞、塌陷、泥石流、采空等不良地质现象,其成因及分布范围,并提出处理措施及建议;

5、判定场地土类型,场地类别,地震液化;

6、提供根底类型及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提供合适的持力层;

7、对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

8、其余事项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中的详细勘察阶段进行。

2.勘察工作

2.1察依据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2)《建筑地基根底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7)《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04-88);

(8)《土的分类标准》(GBJ145-90);

(9)《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10)《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1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88)。

2.2勘探点布置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及拟建工程平面布置图,本工程共布勘探点52个,孔深12.0~18.0m,勘探点间距20.0~30.0m。

勘探点的测放是根据工程平面图地块地角界桩点的坐标,按勘探点平面布置图,用坐标法在实地将各勘探点定位;各勘探点的高程测量是以锦田路中心线高程点高程50.00m作为假定高程起始基点,采用水平仪引测了各勘探点的孔口标高,高程引测的精度为±1.0cm。

2.3勘察方法

本次勘察采用以静力触探辅以钻探取样、标贯试验及室内土工试验等手段对场地进行综合评价。

(1)钻探:

采DPP-100型钻机,全部采用回转钻进,干钻,严格控制钻进的回次进尺,钻探纪录按钻进回次逐次填写,发现变层,分行填写。

(2)土样的采集:

取土样的位置、间距,按照每层土的试验项目及数量按单孔设计要求进行采样。

土样的质量等级,按所进行的试验项目而定,原状土样的采取用压入法取土。

(3)标准贯入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孔均采用回转钻进,钻至试验标高以上处,清除孔底残土后再进行试验;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进行锤击,贯入器打入土中后,开始记录每打入的锤击数,累计打入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试验的N值;碰到密实砂层及其它坚硬地层,当锤击数已有50击,贯入深度小于时,记录50击的实测贯入深度,再换算成相当于的N值。

(4)静力触探试验:

分别采用20吨液压静力触探车。

双桥探头侧壁面积2,锥尖锥角为600,探头匀速垂直压入土中,贯入速率为/min,采用濮阳佳时静探采集仪对静力触探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

(5)室内试验:

本工程岩土性质的室内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全部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11章的规定进行;具体操作所使用试验仪器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的要求。

2.4勘察工作量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及《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本工程重要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本次完成的勘察工作量见表2:

勘察工作量一览表表2

勘察项目

技术要求

附注

钻孔

取样孔

18

直径135mm,深度12.0~15.0m,干钻,变层加取,及时描述记录,每隔1.0~2.0m取土试样一个。

取样

原状土样

122

普通取土器,密封。

扰动土样

0

密封。

原位测试

静力触探

34

双桥,锥尖直径43.7mm,摩擦筒面积300cm2,连续贯入,自动记录,自动数据采集处理。

室内

试验

颗粒级配

10

比重计。

物理性试验

122

按国家标准。

固结试验

122

按国家标准,最大压力为P0+1600kPa。

剪力试验

14

直剪。

勘察报告

4

图表

64

2.5勘察进程

(1)准备工作:

~

(2)野外作业:

~

(3)室内试验:

~

(4)资料整编:

~

(5)提交报告:

3.环境工程地质条件

3.1位置和地形地貌

场地位于濮阳市锦田路北、林荫路东,地面绝对标高为50.02~50.35m,地形平坦,4号标准厂房处原为老河沟(现已填平),深约2.0m。

地貌属于第四纪黄河中下游冲堆积平原。

3.2区域地质构造概况

本区位于华北凹陷南端、内黄隆起东南坡斜坡上,区域上属于华北地震带南亚区。

区内活动断裂发育,其中有北向东-北东向的汤西、汤东断裂、聊兰断裂,黄河断裂、长垣断裂;北西-北西西向的安阳-清丰断裂、磁县-大名断裂及新乡—封丘断裂,这些断裂分布于内黄隆起周围,且均属发震断裂。

历史上曾发生多次中性地震,其中聊兰、黄河等断裂距本市近,规模大活动性强,历史上曾发生过对本区影响的中强地震有:

1495、1937、1948年荷泽的5.25、7、5.5级地震,1502年濮城6.5级地震、1654年朝城5.5级地震、1830年磁县7级地震。

历次地震在本区造成的地震烈度均在7度(含7度)以下。

3.3气象及地下水

濮阳地处北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干湿明显,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干冷多风,雨雪稀少。

(1)年平均气温14.30℃,极端最高气温43℃,极端最低气温-17.9℃,年最高气温多出现在7月和8月。

(2)年平均降雨量640mm,24小时降雨量多年平均值90mm,百年一遇24小时降雨量245mm,每年7、8、9三个月的降雨量是全年降雨量的55%。

(3)冻土深度:

年平均地面结冰达100多天,最大冻土深度41cm,最大积雪厚度0.17m,地面以下10cm冻结平均为55天。

(4)风向:

冬季盛行西偏北,夏季盛行南偏东,春、秋季则交替出现;多年最大风速18m/s,年平均风速3.2m/s,最大风力0.5kN/m2。

勘察期间拟建场区平均地下水位埋深19.0m,属潜水,近三~五年最高水位埋深18.0m,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

3.4不良地质作用及不利埋藏物

拟建场区不存在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作用;未发现有古墓、暗沟、孤石对建筑物不利的地下埋藏物。

4.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4.1地层结构

本次勘察采用静力触探、地质钻探方法,共施工勘探孔52个,最大深度18.50m;在勘探所达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层属第四纪黄河冲堆积的粉土及粉质粘土,自上而下共分为六个工程地质单元主层。

现分述如下:

①1

杂填土

褐黄色;中密;湿;包含氧化铁,植物根;仅分布在4号标准厂房处;层厚1.200~2.400m。

粉土

褐黄色;中密;湿;包含氧化铁,植物根;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低;层厚2.500~3.400m。

粉质粘土

棕红色;可塑;包含氧化铁,植物根;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层厚0.500~2.200m。

粉土

黄色;中密;湿;包含云母;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低;层厚2.100~3.300m。

粉质粘土

棕褐色;可塑;包含贝壳,氧化铁;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层厚0.800~4.500m。

粉土

黄色;中密;湿;包含云母;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低;层厚0.600~5.400m。

粉质粘土

灰褐色;可塑;包含钙质结核,贝壳;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层厚1.000~6.200m。

4.2地下水和土的腐蚀性分析

在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场未见地下水,据调查水位埋深19.0m左右,为分析地下水和土化学特征对本场地所取土试样进行水质简分析。

根据土壤腐蚀性分析报告,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地下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进行评价,本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为微腐蚀性。

4.3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和选用

岩土性质指标的统计,是按划分土层分别进行,在统计中舍弃了个别薄夹层的指标和异常值;对于两种性质的互层,对主层或控制岩土性质起主导性质的土层进行统计。

各层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原位测试指标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统计结果见附表“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颗分统计表”。

在岩土工程评价或设计计算时,可按不同要求分别选用平均值或标准值。

根据本次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参照原位测试资料,结合地区经验,各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建议值见表3:

各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建议值表3

土层编号

地层

名称

天然含水量

w%

天然孔隙比e

天然重度

kN/m3

饱和

Sr%

液限

ωL

%

塑限

ωP

%

液性指数

IL

塑性指数

IP

剪切试验

压缩系数

a1-2Mpa-1

压缩模量

Es

Mpa

Φq

Cq

kPa

①1

杂填土

18.0

10

0

粉土

25.3

2.70

0.857

18.2

79.7

29.6

21.0

0.50

8.6

24.7

15.1

0.239

7.5

粉质粘土

29.4

2.72

0.904

18.5

88.3

34.0

22.2

0.61

11.8

16.9

22.1

0.465

4.0

粉土

28.0

2.70

0.854

18.6

88.6

30.1

21.5

0.76

8.6

0.243

7.5

粉质粘土

28.9

2.72

0.880

18.7

89.4

34.8

22.6

0.52

12.2

0.345

5.0

粉土

23.4

2.70

0.811

18.4

77.8

28.8

21.1

0.10

7.8

0.215

8.5

粉质粘土

28.2

2.73

0852

18.9

90.2

35.6

22.5

0.44

13.1

0.293

6.0

4.4地基承载力综合确定

根据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标贯及静探成果计算,结合地区经验,综合确定各土层承载力特征值见表4:

各土层承载力特征值表表4

土层编号

土层名称

综合确定承载力特征值fak(kPa)

粉土

120

粉质粘土

110

粉土

120

粉质粘土

120

粉砂

150

粉质粘土

140

4.5场地地震效应

根椐《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分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结合场地地质勘察资料及临近钻孔波速测试资料:

场地等效剪切波速平均为188.0m/s,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50.0m,场地土的类型为中软土。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特征周期为0.55s。

根椐场地土层分布和地下水埋藏条件,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在设防烈度7度时,拟建场区为非液化场地或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本场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大于80kPa,等效剪切波速(Vse)大于90m/s,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条文说明第,该区可不考虑震陷影响。

根据场地的地质情况,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

4.5.6抗震设防类别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第

5.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5.1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

拟建场区地形平坦,地貌单一,附近无斜坡地段、无活动断层和活动地裂缝通过,故拟建场地在天然状态下是稳定的;勘察期间拟建场地内未发现有埋藏的沟浜、孤石、地下采空区和地下空洞等对建筑物不利的地下埋藏物,该场地属稳定场地,适宜进行本工程的建设。

5.2各土层工程特性

本次勘察结果表明,该场地地层结构较简单,①1层杂填土,应挖出;①~④层粉土及粉质粘土具中压缩性,强度中等,工程性能一般;⑤、⑥粉土及粉质粘土具中压缩性,强度较高,工程性能较好。

5.3地基均匀性

勘察资料显示场地上部土层分布较稳定,各土层层面坡度小于10%,故判定该地基为均匀地基。

5.4地基方案

根据拟建工程特点及地层特性,本工程以生产技术服务中心为例,假设基础埋深为1.5m,以第第①层粉土为持力层,柱距为3.9×6.0m时,估算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独立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约Fk=2106kN,第①层粉土经深度修正后承载力特征值fa=147.0kPa,则A=Fk/(fa-γd)=18.0m2,考虑下卧层及安全系数,基础宽度可选择为4.5×4.5m,大于柱距,本工程生产技术服务中心采用天然地基独立基础不满足上部荷载要求,建议本工程生产技术服务中心采用筏形基础或复合地基独立基础。

经验算,本工程三层办公楼及职工宿舍可采用天然地基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基础埋深1.0~1.5m,以第①层粉土为持力层;本工程标准厂房可采用天然地基独立基础,基础埋深1.5~2.0m,以第①层粉土为持力层,其中4号标准厂房局部杂填土较深处可采用换土处理。

根据拟建工程特点、地层特性及周围设计施工经验,本工程6层生产技术服务中心如采用天然地基不经济,可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桩入土深度10.0m,以现自然地面标高50.00m为准,以第⑤层粉土为桩端持力层,桩顶埋深1.5m,有效桩长8.5m,设计桩径400mm,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对设计参数估算如下:

1.各土层桩侧阻力qsi、桩端阻力qp特征值

根据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标贯及静探成果计算,结合地区经验,综合确定各土层桩侧阻力qsi、桩端阻力qp特征值见表5。

各土层桩侧阻力qsi、桩端阻力qp特征值表5

土层

编号

土层

名称

平均层厚

(m)

桩侧阻力qsi特征值(kPa)

桩端阻力qp特征值(kPa)

粉土

3.1

20

粉质粘土

1.8

20

粉土

1.1

20

粉质粘土

2.9

25

粉土

3.3

25

350

粉质粘土

>5.0

25

350

2.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估算

单桩承载力应取由桩周土和桩端土的抗力所提供的单桩承载力,按下式确定。

Ra=Up∑qsiL+Apqp=

kN

3.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估算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下式确定:

fsp.k=mRa/Ap+β(1-m)fsk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取280.0kN,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fs.k取120kPa,β取0.75,正方形布置,根据公式计算出达到不同复合地基承载力所需的面积置换率及平均间距,见表6:

复合地基承载力表表6

入土深度(m)

有效桩长

(m)

基底

持力层

承载力

Ra

(KN)

面积置换率m

平均桩间距(cm)

fsp.k

(kPa)

10.0

8.5

①层

120kPa

280.0

0.049

160.0

10.0

8.5

①层

120kPa

280.0

0.039

180.0

要求桩体强度不小于C25。

建议设计人员根据建筑物的上部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等进一步验算。

复合地基承载力应通过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基础形式及大小应根据CFG桩复合地基试验结果进行设计。

经验算本工程6层生产技术服务中心可采用天然地基筏形基础或复合地基独立基础,天然地基以第①层粉土为持力层,复合地基以第⑤层粉土为桩端持力层,桩入土深度10.0m,设计桩径400mm。

本工程三层办公楼及职工宿舍可采用天然地基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基础埋深1.0~1.5m,以第①层粉土为持力层;本工程标准厂房可采用天然地基独立基础,基础埋深1.5~2.0m,以第①层粉土为持力层,其中4号标准厂房局部杂填土较深处可采用换土处理。

5.5地基与基础施工

1.采用天然地基方案施工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1)基坑开挖后,应通知勘察单位,会同各有关部门,做好验槽工作。

(2)在基坑底面普遍钎探,如土质条件与勘察报告有较大出入或持力层的土质与建议的持力层不符,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解决,并结合钎探成果妥善处理。

(3)基坑范围内可能埋藏井、坟、老房基、防空洞、人防通道等,施工时应妥善处理。

(4)坑底不宜夯拍,防止对土扰动,破坏土的原状结构,使地基承载力降低。

(5)场地地下水位较深,施工时可不考虑地下水的影响。

2.当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方案施工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1)施工现场应预先进行平整,遇有杂填土,应回填粘性土料压实,不得回填杂填土或生活垃圾。

(2)桩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进行工艺性试桩,数量不少于2根。

(3)CFG桩复合地基或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方案施工时应降低因噪声、振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建议采用优化方案施工以降低劳动强度和危险性。

提倡施工中优先选择商品混凝土、减小现场拌制混凝土用量,进一步减小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努力做到科学管理、文明施工。

5.6基坑开挖与支护

本工程基坑开挖侧壁允许自立高度按以下公式计算:

h=2Ctan(45o+φ/2)/γ

计算结果:

h=2.6m。

本工程生产技术服务中心基坑开挖较深,其周围目前没有其它建筑物,可分级开挖,每级直立开挖深度2.5m设一平台,也可以按1:

0.5放坡开挖,所挖出土方应及时运离边坡,并建议基础施工完毕后要及时按回填土施工要求回填夯实,或采取相应的开挖支护措施。

基槽开挖应避开雨季,雨季施工应采取一定防护措施,在基坑周围地面设置排水沟,避免地面水进入基坑。

基坑开挖时如遇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开挖,待查明原因和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继续开挖。

5.7现场检验与监测

拟建工程为二级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及完成后应对勘察成果及对周围环境影响进行检验和检测,以便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现场检验:

基坑开挖后要进行验槽工作,检查是否有古井、墓穴等不良现象,桩基施工完后除应进行静载荷试验外,尚应进行桩体及桩周土质量检验。

现场监测:

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对基坑变形和建筑物沉降进行监测。

6.结论和建议

(1)本次勘察采用静力触探、地质钻探方法,共施工勘探孔52个,最大深度18.5m;在勘探所达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层属第四纪黄河冲堆积的粉土及粉质粘土,自上而下共分为六个工程地质单元主层。

(2)本次勘察结果表明,该场地地层结构较简单,①1层杂填土,应挖出;①~④层粉土及粉质粘土具中压缩性,强度中等,工程性能一般;⑤、⑥粉土及粉质粘土具中压缩性,强度较高,工程性能较好。

(3)经验算本工程6层生产技术服务中心可采用天然地基筏形基础或复合地基独立基础;本工程三层办公楼及职工宿舍可采用天然地基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本工程标准厂房可采用天然地基独立基础。

(4)在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场未见地下水,据调查水位埋深19.0m左右,近三~五年最高水位18.0m,根据土壤腐蚀性分析报告,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地下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进行评价,本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为微腐蚀性。

(5)根椐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本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分组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该场地土类型属于中软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特征周期为0.55s。

(6)本区最大风力0.5kN/m2,最大冻深0.41m,最大积雪厚度0.17m。

(7)基坑开挖后,应通知勘察单位,会同各有关部门,做好验槽工作,发现问题应及时协商处理。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