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064381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汇总.docx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汇总.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汇总.docx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汇总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汇总)

我们把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

概括起来,古今异义主要有这样几种:

1、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

如“江”“河”二字,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现在除了指长江、黄河外,更多用于泛指,指一切江、河。

2、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

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中的“亲戚”,古代除了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外,通指自己家庭中的成员,现代汉语中则不能用于自己家庭中的成员。

3、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

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的“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牲畜,现在则表示为了正义的目的而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

4、感彩发生变化。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鄙”,古代是中性词,“卑”指地位低下,陆游诗“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卑”即此义,“鄙”指见识短浅;而现在则是个地道的贬义词,用来形容人的行为品质恶劣。

  现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汉语中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这类词不是太多,但一定要引起特别重视。

如“无论”,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起关联作用的连词,而文言文里却是两个词,如《桃花源记》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无论”就是两个词:

无,不要;论,说。

  下面择要列出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古今异义词。

  1、绝境古义:

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

无出路的境地。

  例句: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桃花源记》)

  2、交通古义:

交错相通。

  今义:

主要用于称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

  例句: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

  3、穷古义:

穷尽。

今义:

经济贫困。

  例句:

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

  4、鲜美古义:

鲜艳美丽。

今义:

指(食物)味道好。

  例句: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

  5、布衣古义:

平民。

今义:

棉布衣服。

  例句:

臣本布衣,躬耕于。

(《出师表》)

  6、感激古义:

感动振奋。

今义:

感谢。

  例句:

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出师表》)

  7、痛恨古义:

痛心、遗憾。

今义:

无比憎恨。

  例句: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出师表》)

  8、可以古义:

可以凭借。

今义:

对某事表赞同。

  例句: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

  9、开古义:

扩大。

今义:

开业(多指商业部门)。

  例句:

诚宜开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

  10、涕古义:

泪。

今义:

鼻涕。

  例句: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

  11、兵古义:

兵器。

今义:

士兵。

  例句:

兵甲已足(《出师表》)

  12、狱古义:

案件。

今义:

监犯人的地方(监狱)

  例句: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13、池古义:

护城河。

今义:

小水塘、池塘。

  例句: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二章》)

  14、居古义:

停留、过了。

今义:

居住、住所。

  例句:

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

  15、走古义:

“跑”的意思。

今义:

行走。

  例句: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16、汤古义:

热水。

今义:

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例句:

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17、去古义:

离开。

今义:

到……去

  例句: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18、但古义:

只,只不过。

今义:

转折连词。

  例句: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19、妻子古义:

妻子和儿女。

今义:

专指男子的配偶。

  例句: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20、其实古义:

它的果实,是两个词。

今义:

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承上文而含转折),是一个词。

  例句: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故事两篇》)

  21、文理古义:

文采和道理。

今义:

文章容方面和词句方面的条理。

  例句: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

  22、致词古义:

对……说话。

  今义:

指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悼念等的话。

  例句:

听妇前致词(《石壕吏》)

  23、再古义:

第二次。

今义:

又一次。

  例句: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24、何苦古义:

怕什么今义:

不值得做。

  例句: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愚公移山》)

  25、捐古义:

丢弃。

今义:

献出。

  例句:

乃捐金于野。

(《乐羊子妻》)

  26、烈士古义:

有雄心壮志的人。

今义:

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人。

  例句: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27、虽然古义:

两个词,“虽”即“虽然”,“然”即“如此”“这样”。

今义:

一个词。

  例句: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唐雎不辱使命》)

  28、然而古义:

两个词。

“然”代指上文所说的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

  今义:

是一个表示转折的连词。

  例句: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9、所以古义:

a、表示行为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b、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

  今义:

是一个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例句: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公输》)

  再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出师表》)

  30、学者古义:

两个词,求学的人。

今义:

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例句:

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

(《墨池记》)

人教版初中语文古今异义词一览

  1.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古:

跑。

今:

行下次。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古:

只有,只要。

今:

转折连词。

  3.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龟年》)古:

经常。

今:

平常,一般。

  4.少时,—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蒲松龄《狼》)古:

离开。

今:

到某—地方称“去”(古称“往”)。

  5.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出处同上)古:

大腿。

今:

屁股。

  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出处同上)古:

多少。

今:

数学中的一门学科。

  7.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陶渊明《桃花源记》)古:

鲜艳美丽。

今:

食物新鲜,味道好。

  8.复前行,欲穷其林。

(出处同上)古:

极,尽。

今:

资财缺乏(古时用“贫”)

  9.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出处同上)古:

交错相通。

今:

交通运输。

  10.问所从来。

(出处同上)古:

从哪里来。

今:

从过去到现在。

  1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出处同上)

(1)妻子,古:

妻子儿女。

今:

男子的配偶。

(2)绝境,古:

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

没有出路的境地。

  12.无论魏晋。

(出处同上)古:

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

连词,表无条件关系。

  13.便扶向路。

(出处同上)古:

沿着,顺着。

今:

扶持。

  14.诣太守,说如此。

(出处同上)古:

像这样。

今:

这样。

  15.欣然规往。

(出处同上)古:

计划。

今:

规则,成例。

  16.愿为市鞍马。

(《木兰诗》)古:

买。

今:

集市。

  17.木兰不用尚书郎。

(出处同上)古:

不愿作。

今:

没有必要。

  18.当户理红妆。

(出处同上)古:

窗户。

今:

  19.坐我西阁床。

(出处同上)古:

坐具。

今:

卧具。

  20.出入无完裙。

(杜甫《石壕吏》)古:

衣服。

今:

裙子。

  21.天明登前途。

(出处同上)古:

前面的路。

今:

将来的光景。

  22.缘愁似个长。

(白《秋浦歌》)古:

这样。

今:

量词。

  23.会宾客大宴。

(林嗣环《口技》)古:

适逢,正赶上。

今:

会见。

  24.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出处同上)古:

在这时。

今:

因此。

  25.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魏学《核舟记》)古:

特别手巧。

今:

新奇而巧妙。

  26.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彭端淑《为学》)古:

雇船。

今:

买船。

  27.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

(出处同上)古:

及,到。

今:

过了。

  28.邑人奇这,稍稍宾客其父。

(王安石《伤仲永》)古:

渐渐。

今:

稍微。

  29.孟尝君特鸡狗盗之雄耳。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古:

只不过。

今:

特殊,超出一般。

  30.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古:

山岗高地。

今:

把持和独占。

[注:

陇同垄]

  31.然而不能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孟子〉二章》)古:

这样却。

今:

转折连词。

  32.人恒过,然后能改。

(出处同上)古:

这样以后。

今:

副词,表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33.肉食者鄙。

(《曹刿论战》)古:

浅陋。

今:

粗俗,低下。

  34.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出处同上)

(1)牺牲。

古: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今:

为正义而献出生命。

(2)加。

古:

虚夸,以少报多。

今:

增加。

  3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出处同上)古:

案件。

今:

监狱。

  36.然后叹借者用心专,而少年之岁月为可惜也。

(袁枚《黄生借书说》)古:

值得珍惜。

今:

值得惋惜。

  37.先帝不以臣卑鄙。

(诸葛亮《出师表》)古:

地位低微,见识浅陋。

今:

言行恶劣,不道德。

  38.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出处同上)古:

眼泪。

今:

鼻涕(古用“泗”)

  39.未尝不叹惜痛恨于桓灵也。

(出处同上)古:

遗憾。

今:

仇恨,怨恨。

  40.若毒之乎?

(柳宗元《捕蛇者说》)

(1)若。

古:

你。

今:

像。

(2)毒。

古:

怨恨。

今:

毒害,有毒的物质或事物。

  41.则久已病矣。

(出处同上)古:

困苦不堪。

今:

疾病。

  42.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古:

可惜,可叹。

今:

值得怜悯。

  1、亲戚:

今义:

旁系亲属;古义:

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例如: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妻子:

今义:

爱人(女方);古义:

妻和子女。

例如: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3、中国:

今义:

中华人民国;古义:

中原地区。

例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赤壁之战》)

  4、非常:

今义:

很、大(副词);古义:

意外事故(名词);例如: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

  5、所以:

今义:

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古义:

①缘故(名词);例如:

余叩所以。

(《狱中杂记》)②表原因的虚词。

例如: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③用来,靠它来。

例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6、不过:

今义:

转折连词,古义:

不超过。

例如:

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赤壁之战》)

  7、用心:

今义:

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褒义);古义:

思想意识的活动(中性)。

例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劝学》)

  8、无论:

今义:

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古义:

更不必说。

例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9、稍稍:

今义:

稍微;古义:

渐渐地、慢慢地。

例如: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口技》)

  10、无日:

今义:

不知还有多少时候,很久;古义:

不久。

例如:

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赤壁之战》)

  11、其实:

今义:

实际上(副词);古义:

①它的果实。

例如: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晏子使楚》)②那实际情况。

例如: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固与黄琼书》)

  12、春秋:

今义:

①春季、秋季;②时代名称。

古义:

①年龄。

例如:

天子春秋鼎盛。

(《治安策》)②一年。

例如:

蝼蛄不知春秋。

(《庄子·逍遥游》)。

③书名。

例如:

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孟子·滕文公》)

  13、美人:

今义:

美貌女子;古义:

歌伎、宫妃。

例如: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廉颇蔺相如列传》)

  14、左右:

今义:

①大致围(方位词)。

②控制(动词)。

古义:

侍卫人员。

例如: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

  15、结束:

今义:

事情做完一个过程的完结。

古义:

整装。

例如:

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

(《冯婉贞》)

  16、大风:

今义:

大的风;古义:

麻疯病。

例如:

可以已大风。

(《捕蛇者说》)

  17、前进:

今义:

向前行进,思想进步;古义:

前,走上前去;走,奉献。

例如:

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18、弟兄:

今义:

①同辈之间。

②旧时军队称士兵。

古义:

有时单指兄。

例如: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孔雀东南飞》)

  19、感激:

今义:

深深的感谢;古义:

感,感动;激,奋激。

例如: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出师表》)

  20、初一:

今义:

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古义:

刚刚开始。

例如: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赤壁之战》)

  21、即使:

今义:

表假设性让步连词;古义:

即,就,让,叫。

例如:

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

《西门豹治邺》

  22、至于:

今义:

表示另提一事的连词;古义:

终于达到某种程度。

例如: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六国论》)

  23、行为:

今义:

举动;古义:

行,品行;为,做。

例如: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五人墓碑记》)

  24、地方:

今义:

①泛指空间的一部分。

②民间。

③地区。

古义:

①当地的事。

例如:

在外监司牧宇,亦皆含鄙成风,不以地方为意。

(《方腊起义》)②土地方圆。

例如: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项羽本纪》)③大地的形状是方的。

例如:

天圆地方。

(《子·天文训》)

  25、致意:

今义:

表示问候;古义:

抒发心情。

如: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意焉。

(《屈原列传》)

  26、有意:

今义:

故意,居心;古义:

①愿意。

例如: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文收责于薛乎?

(《冯谖客孟尝君》)②有某种打算。

例如:

将军岂有意乎?

(《隆中对》)

  27、故事:

今义:

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古义:

先例、旧事。

例如: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

  28、扶老:

今义:

扶着老人;古义:

拐杖。

例:

策扶老以流憩。

(《归去来辞》)

  29、一切:

今义:

所有的;古义:

一律、一概、任何。

例如:

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

(《梦溪笔谈》)

  30、鞠躬:

今义:

行礼。

古义:

①弯着身子。

例如:

我鞠躬不敢息。

(《狼传》)②恭敬地、谨慎地。

例如: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后出师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