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04679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7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docx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docx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压缩空气给轮胎充气

C.铜丝用作导线

D.液氮用作制冷剂

2.在密闭容器内,几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现测得反应前后容器内所有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则该反应的类型为()

物质

反应前质量

17

18

3

44

反应后质量

0

0

82

0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A.镁+氧气

氧化镁

B.甲烷+氧气

水+二氧化碳

C.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D.氢气+氯气

氯化氢

4.常用化肥碳酸氢铵不稳定,受热易发生反应:

该反应属于()

A.置换反应

B.复分解反应

C.分解反应

D.化合反应

5.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既可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又推导出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比为2:

1

④既可说明燃烧需要充足的氧气,又能说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从环保的角度看,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煤

B.沼气

C.氢气

D.酒精

7.化学物质及概念之间常具有包含、并列、交叉等关系。

X、Y符合下图所示关系的是()

 

A

B

C

D

X

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化合物

纯净物

Y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氧化物

混合物

A.A

B.B

C.C

D.D

8.对下列事实微观解释错误的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闻到浓氨水有特殊气味

分子在不停运动

B

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的体积很小

C

工业上制取氧气属于物理变化

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D

水蒸发为水蒸气

分子的体积变大

A.A

B.B

C.C

D.D

9.下列关于氧分子与氧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

B.氧分子大,氧原子小

C.氧分子与氧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也由氧原子构成

10.关于氯气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

B.氯气具有剧烈的毒性

C.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D.氯气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11.下列有关CO2的用途,既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跟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干冰用作制冷剂和人工降雨

B.灭火

C.制纯碱

D.制尿素

12.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冰雪融化——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数目变多

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原子种类发生变化

D.酒精温度计遇热读数上升——分子变大

13.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水结冰体积变大——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

14.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15.下列各物质应用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木炭进行烧烤

B.活性炭吸附臭味

C.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D.用石墨做干电池电极

16.下列化学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水通电,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

1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白烟

17.下列叙述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化学性质的是()

A.铜是紫红色固体,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B.氧化汞加热生成汞和氧气:

酒精易燃

C.镁带能在空气中燃烧,粮食酿酒

D.食盐易溶于水;天然气燃烧

18.化学概念间存在如下三种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B.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C.单质与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D.含氧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并列关系

19.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A.电解水时生成两种气体的质量

B.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与时间的关系

C.用等质量的等质量分数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足量的稀硫酸中加入等质量的铁和锌

20.如图是水电解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电解属于物理变化

B.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C.水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21.下列对一些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

它们的碳原子排列顺序不同

B

6000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能装入体积为40L的钢瓶中

加压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

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

搅拌能使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大

D

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

气体在水中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A.A

B.B

C.C

D.D

22.下列有关物质的变化为化学变化的是 ()

①酒精挥发 ②白糖溶于水 ③食物腐烂 ④铁矿石炼铁 ⑤汽车胎爆炸  ⑥电灯发光.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④⑤

23.如图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常温下,稀释氢氧化钠溶液

B.

浓硫酸露置空气中

C.

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D.

电解水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

24.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该物质一定含有()

A.碳元素和氧元素

B.氢元素和碳元素

C.氧元素和氢元素

D.碳元素、氧元素和氢元素

25.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H4、CO、CO2中的几种组成。

将该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该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

A.H2、CH4

B.H2、CO

C.H2、CH4、CO

D.CH4、CO、CO2

二、多选题

26.下列物质的应用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A.

洗涤剂洗餐具

B.

海水晒盐

C.

自制汽水

D.

探究铁生锈条件

三、填空题

27.“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

(1)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1.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

(2)如图2是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构成氢氧化钠溶液的粒子是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

28.水是生命之源

(1)沉淀、过滤、_______是工业净水的常用方法,也是在化学实验中分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

(2)天然水可以用___________鉴别为硬水和软水,加热时有水垢生成其原因是水中的可溶性的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生成沉淀变成了软水.

(3)下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B.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

1

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②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决定于气体的分子数之比,若要确定水中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需要测定___________.

(4)实验室可以通过蒸馏自来水制取蒸馏水,简易装置如下图.为加快冷凝,可以向烧杯内的自来水加入____________.

29.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达标才能成为饮用水:

(1)感官指标;水应澄清透明.为达到此要求,可以加入明矾使杂质沉降,然后通过 ________(填操作名称)而实现,要除去其异味则通常需要通过木炭的 ________作用.

(2)化学指标:

含有水硬度项.生活中区分硬水和软水最简便的方法是用 ________区分.

(3)病理学指标:

对细菌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可以通过 ________操作,既能杀菌,又能得到几乎纯净的水.

学习化学以后,我们对水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知道了水的微观结构,可用A米表示构成水的粒子.

(4)了解了水的宏观组成,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________.

(5)认识了水的化学性质,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水中通直流电  ________,由此说明水是由 ________组成的.

30.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成功着陆于月球表面,开始对月球进行勘探.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有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

(1)嫦娥三号的着陆器以液氢、液氧做推进剂.工业上制取氧气、氢气方法有:

①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         不同进行分离的;

②水电解法制氢气:

可在水电解器的两极上分别制得氢气和氧气,氢气在与电源           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

③水煤气法制氢气:

用焦炭(主要成分是碳单质)为原料与水蒸气在高温时反应制得H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这个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

④氢能是理想的能源,但从上述两种制法看,还不能广泛使用的原因是           .

31.山西汾酒是中国传统名酒,有4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用优质高粱、大麦、豌豆等原料酿制而成,绵甜清香,回味悠长。

(1)酿酒属于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化,请你根据生活经验说出汾酒的一点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

(2)中医常用燃烧白酒治疗扭伤,酒精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

32.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属于氧化反应的____,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_____。

 

A铜+氧气

氧化铜

B氨气+氧气

一氧化氮+水

C氢气+氧气

D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水

E氨气+氯化氢

氯化铵

F一氧化碳+氧气

二氧化碳

33.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__,能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在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

34.水分子的特征:

(1)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都很小,如一滴水中约含有

个水分子。

(2)分子是_________的,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度越快。

(3)分子之间_________,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大,液体分子、固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小。

35.今年来,我国长江中下游等地先后遭遇大范围持续高温干旱。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________、吸附等方法可以净化水,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将天然水变成最接近纯水的方法是________。

(2)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可用________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

(3)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水的组成,邀请你一起参加水的电解实验,发现两极上都有气泡冒出,其中正极与负极上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

2,经检验,正极上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36.在通常状况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难溶于水.据测定在标准状况下,氢气和同体积的空气相比,质量约是空气的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根据上述内容,用简明的语言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气的物理性质有______;

(2)氢气的化学性质有______;

(3)根据氢气的性质,推测氢气可能具有两种用途______、_______.

(4)用稀有气体氦气,作为大型升空气球的气体,其原因是:

①______ .②_______.

37.物质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可以是物质组成、性质、用途等。

请根据所学知识,自拟分类标准,要求每种分类至少包括三种物质。

氢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木炭

分类标准一:

________________,包括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类标准二:

_________________,包括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

38.设计实验鉴别下列物质(操作、现象、结论):

(1)水和酒精:

利用物理性质鉴别:

_____;利用化学性质鉴别:

_____

39.一定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A、B、C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填字母);

(2)若D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该反应中C和D的质量比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0.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概念,对于概念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运用。

(1)由于______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水的化学性质是由________(填写具体的微观粒子,下同)保持的,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由_______________保持的。

但是,因为金属汞是由_________直接构成的,所以,__________保持了汞的化学性质。

(2)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还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

(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二氧化硫分子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构成的。

(4)纯净物按照其组成元素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写出下列几种物质的化学符号。

①氧气________②氢气_________③铁_________④水___________⑤二氧化碳_________⑥五氧化二磷________⑦氯化钾_____________⑧高锰酸钾_______________⑨氯酸钾__________。

在以上九种物质中,可以发现,前三种物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为___________。

后六种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为___________。

而④⑤⑥三种物质,又由于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所以,它们还属于____________。

(5)下面有几种物质以及它们的化学式。

①氢氧化钠NaOH②硫酸H2SO4③氧化铝Al2O3④氯气Cl2⑤氧化铜CuO⑥臭氧O3⑦酒精C2H5OH。

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用序号填空,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

4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表示氧原子,“〇”表示氢原子)。

(1)从微观角度看,物质B是由______________构成的(选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3)参加反应的A与B的粒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符合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一条从此图中获得的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

①化学变化 ②物理变化  ③化学性质  ④物理性质

(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______

(2)冰受热易融化______

(3)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了铜绿______

(4)煤能燃烧______

43.高铁酸钾(K2FeO4)是具有紫色光泽的微细结晶粉末,它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灭藻的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

干燥的高铁酸钾在198℃以下是稳定的,受热易分解为氧化铁、金属氧化物和氧气。

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铁酸钾的物理性质是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_。

(2)保存高铁酸钾时应注意______;

(3)高铁酸钾的用途是________。

44.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

(1)自古以来就有“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但实际上月球却是一个毫无生机的世界。

人类不能在月球上生存的原因之一是缺乏供给人体呼吸的__________________。

(2)嫦娥四号探测器采用了一种新的能源供给方式:

同位素温差发电与热电综合利用技术结合,保证航天器在-180°C的环境中不被冻坏。

常见的同位素有H1、H2、H3,三者属于同一种元素,其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嫦娥四号探测器是搭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顺利升空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第三级采用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

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能源是人类最理想的燃料,但目前广泛使用还存在困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航天工程中需要大量的金属材料。

我国西汉《淮南万毕术》中,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

请你写出用铁和硫酸铜为原料进行湿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5.有六种途径可以制得氧气,如图所示:

(1)途径A、B、C、E、F的基本反应类型都属于___________反应。

(2)__________(填序号)途径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3)为了使A、F两种途径更快地制取氧气,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氧气,收集完毕,先从水槽中取出导管,然后再熄灭酒精灯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6.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指出反应类型

(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钙溶于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厨房中处处是化学

(1)食盐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写出组成氯化钠的元素符号:

氯_____,钠____。

(2)区分酱油和醋的最简单方法是_____,利用二者的____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3)描述家庭厨房中燃气燃烧时产生的现象________;

48.氢氧化钾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的漂洗洗涤剂,古人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后的固体(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相互作用,便可得到氢氧化钾。

请按要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反应。

分解反应:

_____化合反应:

_____,复分解反应:

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多选题

1、

三、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