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质量通病措施ko.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8666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治质量通病措施ko.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防治质量通病措施ko.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防治质量通病措施ko.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防治质量通病措施ko.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防治质量通病措施ko.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治质量通病措施ko.docx

《防治质量通病措施ko.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治质量通病措施ko.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防治质量通病措施ko.docx

防治质量通病措施ko

目录

一、土方回填工程2

二、防水砼结构工程2

三、模板工程4

四、钢筋工程8

五、砼工程9

六、砌体工程11

七、饰面工程12

八、安装工程17

 

防治质量通病措施

为确保工程总体质量达到合格标准,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规程施工,消除质量通病,为此,编制以下主要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土方回填工程

(1)回填土应按规定每层取样测量夯实的干容重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后才能回填上一层。

(2)严格控制每层回填厚度,禁止汽车直接卸土入坑(槽)。

(3)严格选用回填土料质量、控制含水量,夯实遍数等是防止回填土下沉的重要环节。

(4)机械夯填的边角位置及墙与地坪、散水的交接处,应仔细夯实,并应使用细粒土料回填。

(5)雨天不应进行填方的施工。

如必须施工时,应分散尽快完成,且宜采用碎石类土和砂土、石屑等填料。

并应有防雨和排水措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坑(槽)内。

2、防水砼结构工程

(1)砼施工缝渗漏水

产生原因:

1、施工缝留的位置不当,如把施工缝留在砼底板上,或在墙上留垂直施工缝。

2、在支模和绑钢筋的过程中,锯末、铁钉等杂物掉入缝内没有及时清除,浇灌上层砼后,在新旧砼间形成夹层。

3、在浇灌上层砼时,没有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水泥砂浆,上下层砼不能牢固粘结。

4、钢筋过密,内外模板距离狭窄,砼浇捣困难,影响施工质量。

防治措施:

1施工缝是防水砼工程中的薄弱部位,应尽量不留或少留,底板砼应连续浇灌,不得留施工缝。

底板与墙体必须留施工缝时,应留在墙体上,并且要高出底板上表面不少于200mm。

墙体上不得留垂直施工缝,必须留时应于变形缝统一起来。

2认真做好施工缝的处理,使上、下两层砼之间粘结密实,以阻隔地下水的渗漏。

A、认真清理施工缝处,凿掉表面上的浮粒和杂物。

用钢丝刷或剁斧将老砼表面打毛,并用水冲刷干净。

B、在施工缝处先浇一层与砼灰砂比相同的水泥砂浆,再浇灌上层砼。

C、加强施工缝处的砼振捣,保证捣固密实。

3施工缝不宜采用平口缝,应尽量采用不同形式的企口缝,以延长渗水路线,重要工程必要时可采取两道防线,即以刚性处理和柔性处理相结合的形式,加固施工缝。

(2)预埋件部位渗漏水

预埋件(包括预埋螺栓、铁件和暗线管等)处渗漏水。

产生原因:

1埋件周围砼振捣不密实。

2预埋件过密,砼振捣困难。

3没有认真清除预埋铁件表面锈蚀层,致使预埋铁件不能与砼粘结严密。

4暗线管接头不严或有缝管,水渗入管内后,又由管内流出。

5在施工或使用中,预埋件受振松动,与砼间产生缝隙。

防治措施:

1施工中,预埋件必须固定牢靠,并加强对预埋件周围砼的振捣,加强对预埋件的保护,避免碰撞。

2设计时合理布置预埋件,以方便施工,利于保证预埋件周围砼的浇灌质量。

必要时,预埋件部位的断面应适当加厚。

3加强预埋铁件表面的除锈处理。

4在地下防水砼结构中,电源线路以明线为宜,尽量不用或少用暗线。

以减少结构的渗漏水通道。

如必须采用暗线时,必须保证接头严密。

穿线管必须采用无缝管,确保管内不进水。

3、模板工程

(1)轴线偏位

产生原因:

1轴线放线错误;

2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发生偏位后不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

3支模时,不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总垂直度控制措施。

4模板刚度差,水平拉杆不设或间距过大。

5砼浇捣时,不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捣高度过高挤偏模板。

6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偏位。

防治措施:

1模板轴线放线后,要有专人进行技术复核,无误后才能支模。

2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限位措施,如采用焊接钢件限位,以保证底部和顶部位置准确。

3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总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4根据砼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5砼浇捣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6砼浇捣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灌高度要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2)模板变形

产生原因:

1支撑及围檩间距过大,模板截面小,刚度差。

2墙模板对拉螺栓间距过大,螺栓规格过小。

3竖向承重支撑地基土未夯实,不垫板,无排水措施,造成支承部位下沉。

4门窗洞口内模间对撑不牢固,易在砼振捣过程中,模板被挤偏。

5梁、柱模板卡具间距过大或未夹紧模板,以致砼振捣时产生侧向压力导致局部爆模。

6浇捣墙、柱砼速度过快,一次浇灌高度过高、振捣过份。

防治措施:

1模板及支架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其本身自重,施工荷载及砼浇捣时侧向压力和振捣时产生的荷载,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刚度。

2梁底支撑间距应能保证在砼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支撑底部若为泥土地基,应先认真夯实,设排水措施,并铺放通长垫土或型钢,以确保支撑不沉陷。

3梁、柱模板若采用卡具时,其间距要按规定设计,并要卡紧模板,其它度比截面尺寸略小。

4浇捣砼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控制浇灌高度,特别是门窗洞口模板两侧,既要保证砼振捣密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

5梁、墙模板上部必须有临时撑头,以保证砼浇捣时,梁墙上口宽度。

6当梁、板跨度大于或等于4m时,模板中间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度的1/1000-3/1000。

(3)标高偏差

产生原因:

1每层楼无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未做平。

2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不按标高施工。

3楼梯踏步模板未考虑装修层厚度差。

防治措施:

1每层楼设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做找平。

2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严格按标记施工。

3楼梯踏步模板安装时应考虑装修层厚度。

(4)接缝不严

产生原因:

1木模板安装周期过长,因木模干缩造成裂缝。

2木模板含水过大,制作粗糙,拼缝不严。

3木模板拆卸后未及时清理,未刷涂脱模剂,造成拼缝不严。

4浇捣砼时,木模不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

5梁柱交接部位,接头尺寸不准、错位。

防治措施:

1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

2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捣砼时,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

3模板周转时要及时清理,清楚边子水泥浆,及时涂刷脱模剂。

4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严密,发生错位要校正好。

4、钢筋工程

(1)钢筋加工

1钢筋开料切断尺寸不准,根据结构钢筋的所在部位和钢筋切断后的误差情况,确定调整或返工。

2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箍筋歪斜,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

对于I级钢筋只能进行一次重新调直和弯曲,其它级别钢筋不宜重新调直和反复弯曲。

(2)钢筋绑扎与安装

1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绑扎时宜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绑扎时,某号钢筋偏离规定位置及骨架扭曲弯形。

2保护层垫块厚度应准确,垫块间距应适宜,否则导致平板悬臂板面出现裂缝,端侧板底露筋。

3钢筋骨架绑扎完成后,会出现斜向一方,绑扎时铁线应绑成八字形。

左右口绑扎发现箍筋遗漏,间距不对要及时调整好。

4同截面钢筋接头数量超过规范规定:

骨架未绑扎前要检查钢筋对焊接头数量,如超出规范要求,要作调整才可绑扎成型。

5竖向钢筋的偏位

A、产生竖向钢筋偏位的原因

a.柱子上部箍筋绑扎不牢固,浇筑振捣砼时,各竖向钢筋出现不规则的移位。

b.浇筑砼时,用铁斗车或砼卸料斗单方向下料时,将柱的竖向钢筋挤向一边,造成成排钢筋移位。

B、竖向钢筋偏移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a.图纸会审与钢筋放样时注意梁、柱筋的排列,尽量减少竖向主筋因排列问题而产生的位移。

b.加强砼的现场浇筑管理工作,认真进行技术交底,严禁将车或带料斗的砼直接灌注到柱内,不得随意冲撞构件的钢筋骨架,应先将砼车卸在盘板上,再均匀下料,分层浇筑,分层振捣,这样既能保证砼的施工质量,又可防止撞偏钢筋骨架。

c.在进行竖向钢筋的搭接,焊接和机械连接前应先搭好脚手架,在上部通过吊线,用钢管固定上部的箍筋位置,使接长的钢筋能准确地套在箍筋范围内,这样在脚手架上安装柱的钢筋、绑扎箍筋,既安全,又能保证框架柱骨架不扭曲,不倾斜,还能提高工效。

5、砼工程

(1)蜂窝:

产生原因:

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

防治措施:

A、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动器。

B、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

C、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砂浆,才能使接缝严密。

若接缝宽度超过25mm,应予填封,梁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

(2)露筋

产生原因:

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

防治措施:

A、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下垂挠度减少。

B、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下垂挠度减少。

C、使用振动器必须待砼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移动。

(3)麻面

产生原因:

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刷隔离剂。

防治措施:

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

(4)孔洞

产生原因:

在钢筋较密的部位,砼被卡住或漏振。

防治措施:

A、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

B、垫块放置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下垂挠度减少。

C、使用振动器必须待砼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移动。

(5)楼板表面平整度差

产生原因:

振捣后没有用拖板、刮尺抹平,跌级和斜水部位没有符合尺寸的模具定位,砼未达终凝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

防治措施:

A、浇捣楼面应提倡使用拖板或刮尺抹平,跌级要使用平直,厚度符合要求和模具定位;

B、砼达到1.2Mpa后才允许在混凝土面上操作。

(6)砼表面不规则裂缝

产生原因:

一般是洒水养护不及时,湿润不足,水分蒸发过快或厚大构件温差收缩,没有执行有关规定。

防治措施:

A、砼终凝后即进行洒水保养。

B、高温或干燥天气要加麻袋草袋等覆盖,保持构件有较长的湿润时间。

C、厚大构件参照大体积砼施工的有关规定。

6、砌体工程

(1)墙身轴线位移

造成原因:

在砌筑操作过程中,没有检查校核砌体的轴线与边线的关系,以及挂准线过长而未能达到平直通光一致的要求。

(2)水平灰缝厚薄不均

造成原因:

在立皮数杆(或框架柱上画水平线)标高不一致,砌砖盘角的时候每道灰缝控制不均匀,砌砖准线没拉紧。

(3)墙面游丁走缝

造成原因:

砖的长、宽尺寸误差较大。

砌前没有进行实测及挑选,排砖撂底时没有把竖缝排列均匀,或没将窗口位置引出,使砖的竖缝尽量与窗口边线相齐;在砌筑操作过程中,没有注意到丁砖的中线必须与下层条砖的中线重合而造成丁砖游动,上下竖缝发生错位;没有在沿墙面与隔2m间距左右竖缝处用托线板吊直弹线向上引伸作为控制游丁走缝的基础。

(4)墙面粗糙

造成原因:

砌筑时半截砖集中使用造成通缝,砖墙背面平直度偏差较大;溢出墙面的灰渍(舌头灰)未刮平顺。

7、饰面工程

(1)空鼓、脱落

1产生原因

A、由于贴面砖的墙饰面层质量大,使底子灰与基层之间产生较大的剪应力,粘贴层与底子灰之间也有较小的剪应力,如果再加了基层表面偏差较大,基层处理或施工操作不当,各层之间的粘结强度又差,面层即产生空鼓,甚至从建筑物上脱落。

B、砂浆配合比不准,稠度控制不好,砂子中含泥量过大,在同一施工面上,采用不同的配合比砂浆,引起不同的干缩率而开裂、空鼓。

C、饰面层各层长期受大气温度的影响,由表面到基层的温度梯度和热胀冷缩,在各层间也会产生应力,引起空鼓;如果面砖粘贴砂浆不饱满,面砖勾缝不严实,雨水渗透进去后受冻膨胀,更易引起空鼓、脱落。

2防治措施

A、在结构施工时,外墙应尽可能按清水墙标准,做到平整垂直,为饰面施工创造条件。

B、面砖在使用前,必须清洗干净,并隔夜用水浸泡,晾干后(外干内湿)才能使用。

使用未浸泡的干砖,表面有积灰,砂浆不易粘结,而且由于面砖吸水性强,把砂浆中的水分很快吸收掉,使砂浆与砖的粘结力大为降低;若面砖浸泡后没有晾干,湿面砖表面附水,使贴面砖时产生浮动。

都能导致面砖空鼓。

C、粘贴面砖砂浆要饱满,但使用砂浆过多,面砖又不易贴平;如果多敲,会造成浆水集中到面砖底部或溢出,收水后形成空鼓,特别在垛子、阳角处贴面砖时更应注意,否则容易产生阳角处不平直和空鼓,导致面砖脱落。

D、在面砖粘贴过程中,宜做到一次成活,不宜移动,尤其是砂浆收水后再纠偏挪动,最容易引起空鼓。

粘贴砂浆一般可采用1:

0.2:

2混合砂浆,并做到配合比准确,砂浆在使用过程中,更不要随便掺水和加灰。

E、作好勾缝。

勾缝用1:

1水泥砂浆,砂过窗纱筛;分两次进行,头一遍用一般水泥砂浆勾缝,第二遍按设计要求的色彩配制带色水泥砂浆,勾成凹缝,凹进面砖深度约3mm。

相邻面砖不留缝的拼缝处,应用同面砖相同颜色的水泥浆擦缝,擦缝时对面砖上的残浆必须及时清除,不留痕迹。

(2)分格缝不均,墙面不平整

1原因原析

A、施工前没有按照图纸尺寸,核对结构施工实际情况,进行排砖分格和绘制大样图。

B、各部位放线贴灰饼不够,控制点少。

C、面砖质量不好,规格尺寸偏差较大,施工中没有严格选砖,再加上操作不当,造成分格缝不均匀,墙面不平整。

2防治措施

A、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尺寸,核实结构实际偏差情况,决定面砖铺贴厚度和排砖模数,画出施工大样图。

一般要求横缝应与石旋脸、窗台相平,竖向要求阳角窗口处都是整砖,如方格者按整块分均,确定缝子大小做分格条和划出皮数杆。

根据大样图尺寸,对各窗心墙、砖垛等处要事先测好中心线、水平分格线、阴阳角垂直线,对偏差较大不符合要求的部位要事先剔凿修补,以作为安装窗框、做窗台、腰线等依据,防止贴面砖时,在这些部位产生分缝不均,排砖不整齐等问题。

B、基层打完底后用混合砂浆粘在面砖背后作灰饼,外墙面要挂线,阴阳角处要双面挂直,灰饼的粘结层不小于10mm,间距不大于1.5m。

并要根据皮数杆在底子灰上从上到下弹上若干水平线,在阴阳角、窗口处弹上垂直线,做为贴面砖时控制标志。

C、铺贴面砖操作时应保持面砖上口平直,贴完一皮砖后,需将上口灰刮平,不平处用小木片或竹签等垫平,放上分格条再贴第二皮砖。

垂直缝应以底子灰弹线为准,随时检查核对,铺贴后将立缝处灰浆随时清理干净。

D、面砖使用前应先进行剔选。

凡外形歪斜、缺角掉棱、翘曲、龟裂和颜色不匀者均应挑出,用套板把同号规格分大、中、小进行分类堆放,分别使用在不同部位;有些缺陷则不能使用,以免由于面砖本身质量问题造成排砖缝子不直、分格不匀和颜色不均等现象。

(3)墙面污染

1原因分析

对面砖保管和墙面完活后成品保护不好;施工操作中没有及时清除砂浆,造成墙面污染。

2防治措施

A、开始贴面砖时,不得从脚手架上和室内向外倒脏水、垃圾。

操作人员应严格做到活完顺手清。

面砖勾缝时应自上而下进行;拆脚手架应注意不要碰坏墙面。

B、用草绳或有色纸张包装的面砖,运输和保管期间要防止雨淋或受潮。

C、面砖墙面完工后,如受砂浆、水泥浆水等玷污,用清水不容易洗刷干净时,可用10%稀盐酸溶液洗刷,使盐酸与水泥浆中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成为极易溶于水、强度甚低的氯化钙,被玷污的墙面就比较容易清洗干净。

洗刷时,应由上而下,然后用清水洗净,否则饰面容易发黄。

(4)泛白污染

1原因分析

A、泛白污染的主要成份为碳酸钙,目前一般镶贴面砖的材料为水泥砂浆(或掺入少量胶液),水泥砂浆在水化硬化过程中,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以及其他碱性水溶液,从贴缝或面砖析出表面,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下,变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

另外,在砂浆硬化后,从贴缝和其他地方浸入雨水,雨水就会溶解砂浆里的水溶成份,并再从面砖或贴缝中析出,当析出物日积月累,逐渐扩大时,即形成非常难看的泛白现象。

B、有的面砖吸水率高,如用多孔陶质面砖时,石灰水不仅要从贴缝处析出,而且会通过面砖孔隙析出表面,变成不溶解物质,出现整个面砖泛白。

由于是通过面砖孔隙中析出的泛白,其泛白物质很难除掉(表面除掉后又会析出)。

2防治措施

A、做好勾缝,改变勾缝材料的性质,如掺加部分骨料,或适量的具有防水性质的承合物,如金属皂类等。

B、用液体防水剂处理接缝,使之减小透水性。

采用这种方法,虽然防水剂从硬化了的勾缝材料外表面只能渗入2-3mm,但对防止外部雨水浸透的效果很好。

C、对陶质面砖进行防水处理。

为减小陶质面砖的透水性,使泛白污染物不容易粘附在面砖表面,可用防水剂处理面砖。

8、安装工程

(1)给水管道渗漏

产生原因:

1给水管道投入使用前没做水压试验,或试验不合格就投入使用。

2管材和器具(配件)不合格,预制管段和管件保管不善,导致损坏,但仍用于管道安装。

3截管时,切口不平齐,有飞边和毛刺。

4管道安装接口不牢。

5管道与器具给水阀门、水龙头、水表等连接不牢。

6管道坡度不符合要求,试压或吹洗后不能排净存水,冬期管道及管件内有水没有保温措施导致冻裂。

7管道支(托)架安装不牢。

防治措施:

1管道安装完毕,必须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合格后再涂刷防腐涂料,然后才准许投入使用。

如果有隐蔽管道,要做好隐蔽前的各种试验记录。

2必须选用合格管材、器具及配件;如果有预制管段、管件,应妥善保管,防止损坏、破裂导致渗漏。

3截管时,切口必须平齐,并要清掉毛刺、飞边、熔渣,一旦产生缩径,必须进行扩径。

4管道安装接口必须牢固、严密。

管道连接应采用螺纹连接,套制螺纹质量的好坏与管道连接的牢固性和严密性有直接关系,套丝必须规整,并且无断丝、缺丝等缺陷;给水管道上安装直径大于50mm的阀门时,均采用法兰连接;安装时,对口法兰应平行,间隙要均匀,垫片要平整,并且不得突入管内,也不许用双垫调整法兰间隙;紧固螺栓时,要十字交叉对称进行,不可一次将螺栓拧死,紧固压力要分布均匀。

5管道与器具(配件)连接必须牢固、严密。

A、给水配件应与卫生器具,并采用定型合格产品,给水配件安装必须严密,严禁渗漏。

B、坐便器的连接组装必须牢固,螺纹扣接点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严禁有渗漏水现象。

C、蹲便器严禁采用普通阀门,安装冲洗阀时,要在阀下设防污器(即空气隔断),防止生活用水被污染。

6管道支、吊、托架必须安装牢固,并且要与管道贴紧。

7管道坡度必须正确,一般为2%-5%,以便于水压试验或冲洗试验后能把管内存水排净,防止冬季冻裂管道及器具(配件)。

(2)给水管道堵塞

产生原因:

1管道安装完毕后未进行冲洗或冲洗不合格就投入使用。

2管材和卫生器具在安装前没有清净管内的杂物。

3管道临时敞口处未及时进行临时封堵。

防治措施

1管道安装完毕后,必须按单元、按系统进行冲洗,直到合格。

2管材和卫生器具在使用前必须清净管内的杂质、污物;管道接口处严禁油麻等掉入管腔内,以免堵塞管道和水龙头等;

3管道安装时的临时间断处,必须及时封堵,防止灰浆、石块等杂物、污物掉入,将管道堵塞。

中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纽宾凯K1项目部

2015.1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