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旅游区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4283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2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台山旅游区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五台山旅游区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五台山旅游区总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五台山旅游区总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五台山旅游区总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台山旅游区总体规划.docx

《五台山旅游区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台山旅游区总体规划.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台山旅游区总体规划.docx

五台山旅游区总体规划

第一章五台山旅游区开发条件与现状分析

1.旅游发展区位条件分析

1.1地理区位条件优越

禄丰县位于楚雄彝族自治州东部,县城驻地金山镇(又称龙城),东距省会昆明104KM,西距州府楚雄市85KM,是通往滇西、滇西北的必经之地,素有“滇西第一站”之称。

五台山旅游区位于禄丰县城北29KM处,是禄丰县重要的旅游景区之一,地理区位及交通区位优势极为明显。

1.2经济区位条件良好

禄丰县是州内各县市中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经济基础较好。

五台山旅游区所在地属于中等发展水平,由于距离县城较近,可并入县城金山镇经济区,与县城经济协同发展。

1.3旅游区位条件优势突出

本区位于滇中旅游区腹地,属于连接滇中与滇西、滇西北旅游区的中间节点。

良好的旅游区位为五台山旅游区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市场条件。

2.自然地理环境条件评析

2.1地质地貌类型

五台山旅游区属于三台山脉南延部分,海拔约2080—2525M左右,由寨子山、石牛山、大黑山、上下五台山组成,其地质地貌特征孕育出丰富多彩、别具特色的旅游景观。

2.2气候环境条件优越

五台山旅游区属中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控制且四季分明的气候区,立体气候明显,大体分为次热坝子河谷、温暖坝子低山、温和坝子山地、冷凉高山台地等4个气候层,具有发展旅游良好的气候环境条件。

2.3水系环境

禄丰境内河流分属金沙江及元江两大水系,五台山属于元江汇水区域,其山间小溪及河流最终汇入星宿江。

五台山山涧溪流众多,著名河流为清水河(石臼河),流水强烈下切红沙石河床,形成众多陡坎跌水和石穴窝景观。

区内还有众多水库及山凹积水塘,造就了多处风景优美的旅游景点。

2.4动植物资源丰富

由于本区地处滇中高原,受中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的影响,赋予了众多的动植物资源。

现在五台山旅游区森林覆盖率高达80.5%,并有多种珍稀动物。

3.旅游区域背景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3.1全县经济发展稳步前进,经济地位逐步提高

禄丰县社会物质生产技术基础和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城乡面貌发生深刻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的提高,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国内生产总值(GDP)在楚雄州列第二位,在全省列第十五位。

3.2全县产业结构逐步走向合理布局,综合开发环境较好

全县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县的思路,以巩固、提高烤烟产量,着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业,进一步努力提高种植效益,使乡镇企业、第三产业持续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高速增长,城乡市场活跃。

文化、体育、卫生、广播电视、民族宗教、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社会安定,民族团结。

3.3基础设施条件升级快,但仍需不断完善

禄丰县自古就是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昆明通往滇西各地的交通咽喉,现在已经初步形成公路、铁路为主体的交通体系。

城区人民有足够的生产、生活用水,而且水质较好,但输水管道需加快改造;主要景区的依托地的供水系统也要加大改造力度以适应旅游地的开发。

县境内电网由于历史原因形成多家供电的格局,现有的电力供应可满足近期旅游业发展对电力的需要。

目前禄丰县已形成了包括国际、国内长途电话、移动通讯、传真、国际互联网在内的较为完善的通讯体系,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总的说来,禄丰县从地理区位、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背景和基础条件。

4.旅游区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旅游区用地现状

五台山旅游区用地由农业用地、林业用地、村镇建设用地、林业交通用地、水面用地和局部旅游用地六大类组成。

总体看,除去大面积森林植被外,各类用地相对零散分布,没有形成规律性的序列格局。

4.2旅游区发展现状

4.2.1旅游发展区域背景简况

楚雄州、禄丰县政府于1999年把特色旅游业列为楚雄州着力发展的五大重点产业之一,确定了用十年时间把旅游业建成楚雄州支柱产业的目标。

政府将以优惠政策、资源分配倾斜等各种方式大大增强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

4.2.2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迄今为止,五台山旅游区各景点的开发尚处于初始阶段,旅游资源浅层次开发导致旅游产品单一,以“粗放式”休闲度假型旅游产品为主;旅游市场定位较低。

4.2.3旅游设施现状

目前五台山旅游区旅游接待设施不够完善,景区内仅有一个住宿部和餐饮部,且层次较低。

4.2.4旅游商品开发现状

五台山旅游商品处于初始开发阶段,以菌类为主。

总体看来,旅游商品开发程度较低,品种单一,还需进一步开发拓展。

4.3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4.3.1现有交通对旅游发展的制约

五台山旅游区交通基础条件基本得到改善,但是从县城到景区为三级泥石路面,景区内是林区土路。

若遇阴天下雨,车路不通,道路泥泞,无法上山。

旅游通达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县城到景区的公路等级、路面状况等亟需改善。

4.3.2旅游宣传力度不够,没有树立区域整体旅游形象

禄丰五台山的整体形象宣传不够,目前知名度还是比较低,市场营销范围较小,营销渠道也没有系统化构建。

来往游客多为当地、邻近县、州内的自发前往参观的散客。

这就制约着招商引资和旅游开发的力度。

4.3.3旅游资源缺乏明显的区域特色

总体而言,五台山的旅游资源品位不高,无名山大川,而少数民族(彝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文化经过数年的历史和社会发展多被汉文化所同化,原有的民族特色已经不明显。

4.3.4旅游专业人才急需引进和培养

旅游业是一个人才密集性产业,同时又是一个以服务为主的行业。

从禄丰县整体情况来看,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员还有欠缺,对五台山的旅游发展造成一些阻碍和制约。

4.3.5旅游设施设备不齐全

目前五台山旅游接待设施比较简陋,缺乏较高档次、齐全的设施。

同时,电力供应、供水设施也不完备。

4.3.6管理体制不健全

禄丰县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重视下发展速度很快,但旅游业是一项关联性很强的产业,现有的管理体制有欠缺,不能适应旅游业进一步发展。

4.4旅游区发展机遇

●云南省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

●我国正式加入WTO

●产业结构调整,居民经济状况改善

●西部大开发

●安楚高速公路拓宽

●108国道的修建

●毗邻省内最大的客源市场,周末休闲度假成为消费时尚

●楚雄州、禄丰县把旅游产业确立为五大重点产业之一

4.5旅游区所面临的挑战

●周边旅游区开发方向相似性与竞争优势

●资源的比较优势与产品竞争力之间的矛盾

●马太效应导致引资难度加大

●108国道建设加剧区域竞争

第二章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1.旅游资源基本状况

1.1概述

五台山旅游区面积约38KM2,山峰层峦叠障,是因阶梯依次增高五台而得名,由寨子山、石牛山、大黑山、上下五台山、大龙山、营盘山、大黑山等山峰等组成,有11座水库和坝塘,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主要景点有:

嘎力寺湖、研臼河水库、大炉箐水库、研臼河上下游、了望台、仙人足迹、山神庙、西施坡、精怪塘、葫芦塘、华松坡、老虎箐、五台山陡崖、龙马河、泥鳅河、天生桥、石棺、石蛙鸣空、蘑菇石、石牛山和三层洞等景观,其中山神庙、大炉箐水库、仙人足迹、西施坡和石牛山等景点还有美丽的传说和动人的故事。

居住在山村的苗、彝族人民,风土人情及房屋结构别具特色,保留着浓郁的民俗风情。

五台山融瀑布溪流,古树名木,奇花异卉,湖光山色等景点类型于一体,是观光旅游、摄影、休闲度假的理想地和寻幽探秘的好去处。

1.2五台山旅游资源类型分析

五台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质地貌、多样的立体气候、浓郁的民族风情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构成了丰富多彩、类型繁多的景观资源,既有旖旎的亚热带田园、水域风光,也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奇特的民族风情。

按照《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根据旅游资源的分类原则和景观资源的特点,可对五台山旅游资源进行三级分类,并得出五台山旅游资源分类系统。

五台山旅游资源分类情况见表2—1、表2—2所示。

表2—1禄丰五台山旅游区旅游资源分类系统表

大类

亚类

基本类型

(数量)

典型景观

自然旅游资源

地文景观类

名山(8)

寨子山、石牛山、大黑山、上下五台山、三月三梁子、营盘山、二月八、七峰山等

象型山石(8)

石牛、天生桥、石蛙鸣空、五台山陡崖、石棺、蘑菇石、棋盘石、仙人足迹等

洞穴(5)

五台山仙人洞、朝阳洞、三层洞、蟒蛇洞、水帘洞等

水域风光类

风景河段(7)

研臼河、鲁支河、清水河、铁厂河、老马河、泥鳅河、大滴水河等

湖泊(8)

嘎力寺湖、研臼河水库、大炉箐水库、二道坝塘、精怪塘、葫芦塘、东河水库、西河水库等

瀑布(3)

叽啦哑口瀑布、研臼河沿河小瀑布、天生桥瀑布等

天象景观

(1)

五台山日出等

生物景观类

树林(11)

华山松、云南松和油杉等混交林、杜鹃箐天然杜鹃花林、“多花含笑”林区、高山栲林、黄毛青岗林、青冈林、松月栎交林、嘎力寺小片原始树林、马醉木(风姑娘)等

古树古木(4)

栲树王、古榕树、原始云南松、古柏等

奇花异草(4)

玉兰、杜鹃、兰花、灯盏花等

草甸草场(8)

五台山高山牧场、研臼河水库草甸、大炉箐水库草甸、嘎力寺湖草甸、斗牛场草地、仙人足迹草甸、寨子山“天然舞场”、华松坡草场等

野生动物

(1)

穿山甲、花面狸、赤狐、巨蟒、乌稍蛇、猕、水獭、小灵猫、林麝、白鹏、赤鹿、喜鹊、白腹绵鸡、画眉、猞猁、绿孔雀、雀鹰、野鸡、猫头鹰、果子狸、草豹、野兔、赤广、环颈雉等

人文旅游资源

建筑与古迹类

社会经济文化遗址

(2)

寨子山古汉代秦臧县城遗址、嘎力寺遗址等

特色村落(10)

阿勒彝族古寨、叽啦彝族村、大山地、鹰咀石、新村、二台坡、华松坡彝族村、胖子田、西石坡苗族村、高峰大花箐等

(1)

五台山了望台等

消闲健身类

公园

(1)

五台山森林公园、中村水库公园、阿勒民俗生态园等

田野(4)

五台山高山牧场、东河风光、叽啦、阿勒农乡田野风光等

休闲地(7)

东河水库休闲度假区、中村叽啦度假村、嘎力寺湖休闲度假地、研臼河水库休闲度假地、大炉箐水库休闲度假地、二道坝塘休闲度假地、阿勒民居旅馆等

民俗风情类

节庆(会)(13)

阿勒彝族火把节、彝族文化节(真月会)、二月八花会(插花节)、三月十三、六月六、八月初一、十月召、回春节;苗族猪头节、花山节、赶秋节;回族开斋节、马缨花会等

民歌舞蹈(3)

苗族芦笙舞;彝族三跺脚、火舞、鼓舞、大刀舞、鼓阵、锣鼓经、古乐器、对歌等

习俗(7)

彝族吃糖水提亲、M酒煮鸡蛋、彝族烤茶、抹花脸、十三月历法;傈僳族“问酒、小酒、订酒、讨亲”;苗族以歌提亲等婚俗、葬礼、迁建礼俗等

民族服饰(3)

阿勒彝族服饰、苗族服饰、傈僳族服饰等

民居(7)

苗族土掌房、垛木房、立木土墙瓦房、杆栏房、彝族姑娘房、三坊一照壁、一颗印等

宗教及宗教建筑(3)

彝族原始宗教(毕摩文化)、基督教、佛教等

商品购物类

天然药材

(1)

常见药材231种

地方产品(22)

禄丰香醋、黑井盐、东河稻M、罗茨山药、广通冰糖、小锅酒、茶叶、斑鸠菜、凉卷粉、罗茨萝卜丝、松茸菌、鸡棕菌、干巴菌、黑井牛干巴;罗茨烤猪、五台山烤羊肉、中村全羊汤锅、中村野坝子蜂蜜、西河流水鱼、峨山腊肉;禄丰剪刀、大理石等

水果(7)

黑井石榴、琅井蜜桃、一平浪黄皮梨、面梨、中村板栗、核桃、杨梅等

特种工艺品(10)

青花鱼藻纹玉壶春瓶、青花三系壶、清花条形耳唇口带坐瓶、十二生肖火葬罐、青釉小碗、人佣马头壶、直扒陶罐、绿釉陶罐、阿勒火草布、羊皮褂等

表2—2五台山旅游资源分类统计表

资源类型

资源数量(处)

所占比例

自然

旅游资源

地文景观类

22

69

12.94%

40.59%

水域风光类

18

10.59%

生物景观类

28

16.47%

天象景观类

1

0.59%

人文

旅游资源

古迹和建筑类

13

101

7.65%

59.41%

消闲健身类

12

7.06%

民族风情类

36

21.18%

商品购物类

40

23.53%

合计

170

100%

图2—1五台山旅游区旅游资源类型构成图

说明:

1—地文景观类;2—水域风光类;3—生物景观类;4—天象景观类;5—古迹和建筑类;6—消闲健身类;7—民族风情类;8—商品购物类

1.3旅游资源特征

(1)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类型较全

五台山旅游区内主要旅游资源景点有165种(处),数量上较丰富,基本涵盖了旅游资源的各大类型。

这为五台山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自然旅游资源的主体特征突出,级别较高

五台山旅游区自然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其中又以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较为突出。

(3)人文旅游资源以民族文化风情类和商品购物类较为突出

五台山旅游区人文旅游资源中民族风情、商品购物较为突出。

其中商品购物类最多,但多为原始的土特产品,没有经过加工,也没有形成品牌,具有较大开发潜力。

民族风情类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具有一定地方特色,可以和自然旅游资源形成互补,增强旅游区吸引力。

1.4五台山旅游资源空间分布

在全面考察了景区资源的类型和空间聚集状况之后,得出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有如下特征:

(1)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

五台山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分布相对集中在嘎力寺湖、研臼河水库、大炉箐水库为中心的三个区域,在下面进行旅游资源的评价、功能特色及市场指向分析时将要就嘎力寺湖片区、研臼溪片区、大炉箐片区三个资源区域分别进行。

(2)资源平面组合有序、重点突出

五台山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分布状况在整体上体现出来资源平面组合有序、重点突出的特点。

五台山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类型较为丰富而且变化较多,组合有序。

从嘎力寺湖—斗牛场草地—蘑菇石、棋盘石—五台山了望台一线看,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而且在平面上各资源类型景观相互叠加,各处景观类型突出,形成森林、湖泊、草地和高山完美组合在一起的天然画卷。

(3)资源立体组合特征鲜明

五台山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分布状况体现出来的另一个特点是资源立体组合特征鲜明。

整个五台山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分布上体现了立体组合特征,例如五台山植被垂直分布为干热河谷灌木、草坡类型、暖温性针、阔叶混交林类型、温凉性次生常绿阔叶林、针叶混交类型等。

五台山旅游区资源组合鲜明,形成了立体的景观效果——山上有湖,湖边有森林,森林旁边有草地。

而且各山、各湖、各林、各草地都各有特色。

2.旅游资源的评价、功能特色及市场指向

2.1旅游资源系统评价

五台山旅游区旅游资源评价将根据旅游吸引力、旅游开发潜力和旅游开发限制三大评价系统进行评价,按照这三大评价系统,选用旅游资源的景观美学特征、奇特程序、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等因子,并结合旅游业发展现状,按照一定的数学方法来对各主要旅游资源做出评价,先对景观价值、环境氛围和开发条件三个要素,然后得出综合得分和评价等级。

评价数学公式为:

ΣBi=10(4.5I+2Q+3.5K)

其中:

Bi为第i个资源区点的综合得分,I为景观价值得分,Q为环境氛围得分,K为开发条件得分

评分结果见表2—3和表2—4。

表2—3五台山旅游区主要旅游景点综合景观价值评分表

主要景区

要素

嘎力寺湖片区

研臼溪片区

大炉箐片区

种类要素

0.80

0.70

0.60

优美度

2.30

2.00

1.70

特殊度

1.20

1.00

1.00

规模度

1.20

1.10

1.20

文化与科学价值

2.00

1.50

1.60

景象组合

0.90

0.60

0.60

总分(I)

8.40

6.90

6.70

环境容量

3.80

3.10

3.20

绿化覆盖

1.90

1.60

1.50

安全性

0.90

0.90

0.70

舒适性

1.80

1.40

1.20

卫生健康

0.90

0.70

0.70

总分(Q)

8.40

7.70

7.30

市场经济

1.50

1.20

1.00

经济基础

0.70

0.60

0.50

交通条件

1.30

1.40

0.90

距集散地距离

0.60

0.60

0.50

基础设施

0.50

0.30

0.30

离散程度

1.30

1.10

1.20

总分(K)

5.90

5.20

4.40

综合得分

75.25

64.65

60.15

表2-4五台山旅游区主要旅游景点价值开发评价

评价内容

景点

景观质量

旅游环境氛围

资源开发条件

其他综合得分

区内对比评价等级

嘎力寺湖片区

8.40

8.40

5.90

75.25

研臼溪片区

6.90

7.70

5.20

64.65

大炉箐片区

6.70

7.30

4.40

60.15

通过以上系统的综合打分评价,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五台山旅游区中嘎力寺湖片区景观质量高,旅游环境氛围好;研臼溪片区资源开发条件相对较差;大炉箐片区景观质量和旅游环境氛围较好,但资源开发条件差。

综合评价得出结论如下:

五台山旅游区具有旅游开发的条件,景观类型主要是自然旅游资源。

这决定了五台山旅游区的开发方向。

2.2旅游资源的功能评价

旅游者的活动行为一般可以分三个层次:

基本层次——游览观光,提高层次——休闲度假、购物,专门层次——科考等专项旅游。

据此,将台山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功能结构如表2—5所示。

表2—5五台山旅游区旅游资源开发功能结构表

旅游行为

层次

旅游功能类型

主要开发资源与典型地段

市场指向

开发层次

基本层次—游览观光旅游

名山胜景观光旅游

寨子山、石牛山、大黑山、上下五台山;三月三梁子、营盘山、七峰山、火把山

地方

一般

溶洞观光旅游

五台山仙人洞、朝阳洞、三层洞、蟒蛇洞、水帘洞

地方

一般

原始森林观光旅游

嘎力寺附近原始树林

地方

一般

湖泊、江河、瀑布观光旅游

叽啦哑口瀑布、研臼河沿河小瀑布嘎力寺湖、研臼河水库、大炉箐水库、二道坝塘、精怪塘、葫芦塘、东河水库研臼河、鲁支河、清水河、铁厂河、龙马河、泥鳅河

地方

一般

天象景观观光旅游

五台山日出

地方

一般

田野观光旅游

五台山高山牧场、东河风光、中村农乡田野

地方

一般

民俗风情观光旅游

五台山旅游区的民俗风情:

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节庆(会)、民歌、舞蹈、习俗、民族服饰、民居等

地方

一般

提高层次—休闲、购物旅游

水域荡舟休闲游

叽啦哑口瀑布、研臼河沿河小瀑布、嘎力寺湖、研臼河水库、大炉箐水库、二道坝塘、精怪塘、葫芦塘、东河水库

地方

一般

休闲度假旅游

东河水库休闲度假区、中村叽啦度假村、嘎力寺湖休闲度假地、研臼河水库休闲度假地、大炉箐水库休闲度假地、二道坝塘休闲度假地

国内、地方

重点

游泳戏水旅游

叽啦哑口瀑布、研臼河沿河小瀑布嘎力寺湖、研臼河水库、大炉箐水库、二道坝塘、精怪塘、葫芦塘、东河水库

地方

一般

土特产品自采旅游

五台山旅游区的土特产品

地方

重点

土特产品购物旅游

五台山旅游区的土特产品

地方

一般

专门层次—科考、探险、生态、竞技等专项旅游

峡谷洞穴探险旅游

五台山仙人洞、朝阳洞、三层洞、蟒蛇洞、水帘洞

地方

一般

民俗区科考旅游

五台山旅游区的民族村寨

地方

一般

原始森林探险旅游

嘎力寺附近原始树林

地方

一般

摄影采风科考旅游

五台山高山牧场、中村农乡田野、五台山众多水库风光

国内、地方

一般

农业生态旅游

中村农乡田野

地方

一般

原始生态旅游

五台山原始生态景观

国内、地方

一般

森林浴旅游

五台山原始森林

地方

重点

驾车越野旅游

五台山

国际、国内、地方

重点

徒步登山旅游

五台山

国际、国内、地方

重点

水域竞技旅游

五台山众多水库

地方

一般

2.3游资源市场指向

五台山旅游区旅游资源的景观价值判断,是在综合分析景观价值及各类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作出定性评估。

评价分四个级别:

很高,高,较高;一般。

开发限制评估分三个级别,即:

A型,旅游景点分散和景点范围小;B型,旅游功能较单一或功能较少;C型,旅游交通不太便捷,较偏远。

通过旅游资源的景观价值和开发限制两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确定五台山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市场指向,进而确定其开发层次。

表2—6五台山旅游区主要旅游景点的定性评价

旅游景点

名称

区域景观的对比评价

开发限制条件

很高

较高

一般

A型

B型

C型

嘎力寺湖片区

研臼溪片区

大炉箐片区

由上表可看出,嘎力寺湖片区部分旅游资源级别高,有一定影响,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据此,五台山旅游区旅游资源大的市场指向是面向省内和国内。

尤其是嘎力寺湖片区已经有一定的开发基础,开发难度较小,受到的限制较少,应该是重点开发的对象。

2.4旅游资源开发层次分析

综合分析五台山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类型、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旅游环境等相关因素,五台山旅游区旅游资源开发可划分为三个层次,见图2—2。

一般开发层次

重点开发层次

主题定位层

基础支撑层次

图2—2五台山旅游区旅游资源开发层次模式图

3.旅游资源区际对比分析

为了准确把握五台山旅游区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优劣势,我们把五台山旅游区旅游资源与邻近地区进行对比,找出其优劣势所在,如表2—7所示:

表2—7五台山旅游区与邻区比较表

旅游区

主体旅游资源

资源特色

功能结构

吸引力

五台山旅游区

嘎力寺湖、五台山陡崖、彝州“香格里拉”、石牛山与仙人足迹、叽啦哑口瀑布、五台山瞭望塔、五台山杜鹃箐、朝阳洞、五台山高山牧场、五台山寨子山天然舞场、火把山、龙马河、泥鳅河、高峰大花箐村、小花箐村、东河水库二道坝塘、大炉箐水库、研臼河水库

以秀丽的湖光山色、古树名木及峭岩绝壁为主体,具有“山奇、水秀、瀑丽、湖媚”等特点

以名山胜景、湖泊、江河、瀑布、原始森林观光游、民俗风情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土特产品自采、民俗区科考游;森林浴、自驾车越野、徒步登山专项游

国内、地方

金山恐龙文化旅游区

恐龙博物馆、大洼恐龙山、阿纳恐龙山、栗树村恐龙山、禄丰县城、星宿公园、星宿桥、石门水库休闲度假村、金山公园、启明桥、金山烈士陵园、炼象关、老鸦关、响水河、土官老岩溶洞、摆衣洞、德胜钢铁公司、石灰坝温泉度假村、腊玛古猿化石产地

以恐龙为主的动植物化石,属种多、埋藏量大,被誉为世界顶级资源,从这里可以看到1.8亿年前的恐龙化石、海洋生物等伴生物化石。

工矿企业和建设工程参观旅游、三古遗迹科考旅游、温泉疗养旅游、休闲度假旅游

国际、国内、地方

黑井古镇旅游区

黑井古镇豪宅、黑井民居、节孝总坊、五马桥、黑井大井、黑并文庙、黑井武功将军墓、黑井个八梨田新石器遗址、黑井飞来寺、黑井古驿道、黑井大龙祠、黑并元明代石雕群、古镇小街、魁阁楼、元永井盐矿、一平浪盐矿、张冲故居

以明清社会活化石,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而称的黑井,见天一条缝、见地一条沟,因盐曾引得金元宝滚滚而来,照亮边地一片天。

而今,这一切都积淀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大量的人文景观。

宗教朝拜旅游和古文化旅游、工矿企业和建设工程参观旅游、历史古迹观光旅游、民俗风情观光旅游、土特产品自采

国内、地方

元谋土林风景区

元某人遗址,土林(新华、班果、物茂等),小凉山彝家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