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性及剂.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040861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9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药性及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中药药性及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中药药性及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中药药性及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中药药性及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药性及剂.docx

《中药药性及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药性及剂.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药性及剂.docx

中药药性及剂

从中药归类来讲,半边莲、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是清温解毒药。

中药现代化研究发现,白花蛇蛇草是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半边莲、半枝莲有一定的抑癌作用,但,也有小毒,以下方剂可治疗肝癌:

灵芝30克、云芝20、冬凌草15、黄芪30、女贞子15、银耳30、白花蛇舌草30、半边莲10、半枝莲10、柴胡15、龙胆草10。

每日一剂,连服两个月。

 9.治各种癌症:

在辨证的基础上取解毒散结、消瘀止痛的白花蛇舌草,配莪术、重楼、半枝莲、山慈姑,可用于治疗胃癌、食道癌、直肠癌。

直肠癌:

莪术、黄毛耳草各30克,地榆、槐花各15克,山慈姑9克水煎服,日1剂。

能使粘性血便逐渐减少,梗阻症状缓解,肿物缩小。

亦治肛管癌。

 

  白花蛇舌草:

一年生披散草本,高15-50cm。

根细长,分枝,白花。

茎略带方形或扁圆柱形,光滑无毛,从基部发出多分枝。

叶对生;无柄;叶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3.5cm,宽1-3mm,先端极尖,上面光滑,下面有时稍粗糙,侧脉不明显;托叶膜质,基部合生成鞘状,长1-2mm,尖端芒尖。

花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常具短而略粗的花梗,稀无梗;萼简球形,4裂,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5-2mm,边缘具睫毛;花冠白色,漏斗形,长3.5-4mm,先端4深裂,裂片卵状长圆形,长约2mm,秃净;雄蕊4,着生于冠简喉部,与花冠裂片互生,花丝扁,花药卵形,背着,2室,纵裂;子房下位,2室。

柱头2浅裂呈半球形。

蒴果扁球形,直径2-2.5mm,室背开裂,花萼宿存。

种子棕黄色,细小,且3个棱角。

花期6-9月,果期8-10月。

地理分布

  分布云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安徽等地。

由于用量大,野生资源减少,宜适当发展人工栽培,满足用药需要。

主产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浙江、江苏、安徽等省区。

生于潮湿的田边、沟边、路旁和草地。

编辑本段中药属性

药材性状

  全体扭缠成团状,灰绿色至灰棕色。

主根细长,粗约2mm,须根纤细,淡灰棕色。

茎细,卷曲,质脆,易折断,中心髓部白色。

叶多皱缩,破碎,易脱落;托叶长1-2mm。

花、果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花常具短而略粗的花梗。

葫果扁球形,直径2-2.5mm,室背开裂,宿萼顶端4裂,边缘具短刺毛。

气微,味淡。

白花蛇舌草(13张)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

表皮细胞1列,类方形或卵圆形,常有单个细胞向外突起,形成非腺毛,外被角质层。

皮层窄,细胞呈类圆形;内皮层细胞1列。

韧皮部较窄。

木质部导管2-7个相连成单个径向排列成行;木纤维壁较厚,木化化;射线窄,常1-2列细胞,壁薄,木化。

髓部宽广,细胞较大,内含淀粉粒,髓部通常中空。

皮层及髓部薄壁细胞中偶见草酸钙针晶。

粉末特征

  灰黄色。

  ①叶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平直;气孔千轴式,长圆形。

  ②茎表皮细胞长条形,有气孔。

  ③导管主为环纹或螺纹,直径15-30μm。

  ④草酸钙簇晶存在于叶肉组织中,直径1y-15μm。

  ⑤草酸钙针晶多见,成束或散在,长75-135μm。

  ⑥淀粉粒众多,单粒类圆形,复粒由2-3分粒组成。

编辑本段药典标准

  白花蛇舌草BaihuasheshecaoHERBAHEDYOTIDIS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diffusaWilld.的干燥全草。

夏、秋两季采挖,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性状:

  本品全草缠绕交错成团状,有分支,长10~20cm。

主根单一

  花色洁白

,直径0.2~0.4cm;须根纤细。

茎圆柱形而略扁,具纵棱,基部多分支,表面灰绿色、灰褐色或灰棕色,粗糙。

质脆,易折断,断面中央有白色髓或中空。

叶对生,多破碎。

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条状或条状披针形,长1~3.5cm,宽0.2~0.4cm;顶端渐尖。

无柄。

花白色,单生或双生于叶腋,具短柄,长约2mm。

叶腋常见蒴果留存,果柄长0.2~1.2cm;蒴果扁球形,直径0.2~0.3cm,两侧各有一条纵沟,顶端可见1~4枚齿状突起。

气微,味微苦。

鉴别:

  

(1)本品茎的横切面:

表皮细胞为一列,类方形或长方形,外被角质层,可

  白花蛇舌草

见气孔及表皮乳头状突起。

皮层为数列薄壁细胞,偶见草酸钙针晶,内皮层明显,细胞较大。

韧皮部较宽。

形成层不明显。

木质部连接成环。

髓部细胞大,偶见草酸钙针晶。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30分钟,趁热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白花蛇舌草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齐墩果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3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苯-乙酸乙酯-冰醋酸(20∶40∶1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水分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附录ⅨH第一法)测定,不得过13.0%。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中国药典》附录ⅩA)测定,用70%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5.0%。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

性味与归经:

  微苦、微甘,微寒。

归心、肝、脾经。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水消肿。

用于咽喉肿痛,肺热喘咳,热淋涩痛,湿热黄疸,毒蛇咬伤,疮肿热痈。

用法与用量:

  15~30g。

外用适量。

贮藏:

  置干燥处。

编辑本段现代研究

化学成份

  全草含车叶草甙(asperuloside),车叶草甙酸(asperulosidicacid),去乙酸基车叶草甙酸(deacetylasperulosidicacid),都桷子甙酸(genipoSidicacid),鸡屎藤次甙(scandoside),鸡屎藤次甙甲酯(scandodidemethylester),6-O-对-羟基桂皮酰鸡屎藤次甙甲酯(6-O-p-hydroxycinnamoylscandosidemethylester),6-O-对-甲氧基桂皮酰鸡屎藤次甙甲酯(6-O-P-methO-xycinnamlylscandosidemethylester),6-O-阿魏酰鸡屎藤次甙甲酯(6-O-feruloylscandosidemethylester),2-甲基-3-羟基蒽醌(2-methyL-3-hvdroxyanthraquinone),2-甲基-3-甲氧基蒽醌(2-methyl-3-methoxyanthraquinone),2-甲基-3-羟基-4-甲氧基蒽醌(2-methyl-3-hvdroxy-4-methoxyanthraquinone)等[1-3],以及熊果酸(ursolic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4],三十一烷(hentriacon-tane),豆甾醇(stigmasterol),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β-谷甾醇-β-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D-glucoside),对-香豆酸(p-coumaricacid)等。

药理作用

  1.抗肿瘤作用

  在体外(相当生药6g/ml)对急性淋巴细胞型、粒细胞型、单核细胞型以及慢性粒细胞型的肿瘤细胞有较强抑制作用。

  2.抗菌消炎作用

  体外抗菌作用并不显著,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杆菌有微弱作用。

  2.1.抗菌:

煎剂用试管稀释法,1:

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1:

2对伤寒杆菌、绿脓杆菌等具抑制作用。

  2.2.抗炎免疫:

煎剂4g/kg1日内灌服4次,对正常兔及人工狭窄阑尾所致的实验性阑尾炎兔均有刺激网状内皮糸统增生,增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并使嗜银物质倾向致密化,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而达到抗炎的作用。

【毒性】浸膏半数致死量,小鼠腹腔注射为104g生药/kg。

  3.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末1g,已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30min,趁热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齐墩果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

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m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苯-醋酸乙酯-冰醋酸(20:

41:

14: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碘缸中显色。

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临床应用

  1.治疗小儿肺炎:

用白花蛇舌草注射剂,每次肌肉注射2毫升(含4克生药的有效成分),婴儿减半,每日2次,疗程5~7日。

治疗112例,痊愈52例,近愈25例,好转17例,无效12例,死亡6例,平均住院7.98天

  2.治疗阑尾炎:

取鲜白花蛇舌草50克(干品25克),水煎服,每日2次。

小儿酌减。

症状较重者可增至2~3两。

个别腹胀严重者加用水针或新针治疗,中毒症状较重者兼用补液并禁食。

治疗19例均愈,其中急性阑尾炎12例和阑尾脓肿3例,服药8~9天,平均于1.9天和3.3天退热。

3.2天和6天症状体征消失。

1例治愈4个月后复发,仍以同样方法治愈。

有报告用鲜全草200克(干品50~100克),每日1~2剂煎服;或制成100%的针剂行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每日2次,重症6小时1次。

治疗各种类型阑尾炎(包括急性、亚急性及阑尾穿孔并发腹膜炎)50余例,一般服药2~3天临床症状消失,1周痊愈出院。

其中以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最好。

煎剂疗效优于针剂。

又有报告以煎剂内服治疗急慢性阑尾炎30例,对单纯性、症状较轻、发病1~2天入院的单用白花蛇舌草;对症状较重,有明显全身和局部症状者,配用海金砂、野菊花全草或桉叶。

除2例慢性阑尾炎重新入院行手术治疗外,均获痊愈。

平均住院4.2天。

  3.治疗输精管结扎术后副睾郁积症:

在常用的精索封闭及中西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白花蛇舌草(每日1两煎服,一般3~4周为一疗程,最长者服10周以上),可提高疗效;特别对单纯性副睾郁积症效果更为明显。

用于睾丸肿胀疼痛,属热毒壅盛者,取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之功。

处方:

白花蛇舌草20克,黄柏15克,玄参15克,生地15克,连翘15克,红花10克,三棱12克,牛膝12克,荔枝核15克,白芍15克,甘草5克。

水煎服,日一剂。

  4.治疗毒蛇咬伤:

取该品5钱,以白酒半斤煮沸3~5分钟,去渣,以2/3口服(1日分2~3次服完),1/3外敷伤口。

敷药时先吸出伤口毒血,清洗消毒后用消毒棉垫覆盖包扎,然后将药酒浇湿敷料(以保持湿润为度)。

若不能饮酒者,可用清水煎煮,沸后再加入适量白酒,但一般仍以白酒煮为佳。

对水肿顽固不退,病情严重及伤口感染者,适当加用其它中草药及抗菌素;对于轻型戒中型病例,单用本法治疗即可。

据19例观察,一般用药3~6剂即获痊愈。

  5.治疗盆腔炎、附件炎:

用白花蛇舌草75克,配以入地金牛(两面针)15克,或再加穿破石(苌芝)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77例患者治疗后,4例无效,余均痊愈。

  此外,曾试用100%白花蛇舌草针剂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每日3次,治疗子宫颈癌,胃癌、肝癌各1例,症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曾用白花蛇舌草、茵陈、金钱草各50克制成"利胆合剂",治疗胆石症等胆道疾患共10例,其中9例腹痛、黄疸、发热等症状平均2.2天获得缓解;3例胆总管造瘘术后的患者,服药后胆汁量成倍增加,胆汁沉渣排出很多,黄疸指数逐渐下降,提示"利胆合剂"具有明显的利胆与排石作用。

  6.治黄疸型肝炎:

肝经湿热是其主要病因病机,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而白花蛇舌草临床应用疗效明显。

湿热蕴久成毒,结于肝胆,白花蛇舌草配伍其他清热、利湿、解毒的药物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7.治乙型肝炎:

患者多有胁肋胀痛,口苦纳呆,呕恶腹胀,小便短赤,此乃湿热郁结于肝经,肝木郁之,用白花蛇舌草清利湿热、平肝散结。

方用白花蛇舌草20克,茵陈12克,金钱草20克,柴胡12克,郁金15克,板蓝根15克,香附15克,栀子12克,丹参15克,白芍15克,甘草5克。

水煎服,日一剂。

  8.治急性扁桃体炎:

患者热象明显,乳蛾红肿疼痛,可用白花蛇舌草20克,配伍黄芩15克,银花12克,连翘15克,玄参15克,麦冬15克,桔梗12克,射干12克,甘草9克,丹皮12克,板蓝根15克。

  9.治各种癌症:

在辨证的基础上取解毒散结、消瘀止痛的白花蛇舌草,配莪术、重楼、半枝莲、山慈姑,可用于治疗胃癌、食道癌、直肠癌。

  10.治尿路感染:

用于尿频、尿急、尿痛,对湿热征象明显者尤为适用,在辨证用药的同时使用白花蛇舌草疗效更加明显。

  11.治肾积水:

证属湿热下注,蕴积于肾,水湿不利,常用白花蛇舌草20克,配伍三金汤(金钱草60克,海金砂15克,鸡内金15克),加木通12克,生地15克,丹参20克,牛膝15克,白术12克,甘草6克。

水煎服,日一剂。

  12.治前列腺肿大:

此种类型老年病人居多,诊断明确后,可单剂使用白花蛇舌草治疗,每日每次100克水煎服。

或用白花蛇舌草5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13.治乳腺小叶增生:

以妇人为主,多因情志所伤,疏泄失常,肝气郁结,经期前后病情加重,每以白花蛇舌草20克配伍柴胡15克,郁金15克,枳壳15克,玄参15克,当归12克,川芎12克,夏枯草12克,蒲公英12克,牡蛎20克,香附15克,白芍12克,甘草6克。

日一剂,水煎服。

  14.治子宫肌瘤:

主要用于初始期,大小在5cm以内的小肿瘤。

取白花蛇舌草消肿散结、活血祛瘀之功。

常与半枝莲、山慈姑、莪术、丹参、当归、川芎、白芍、甘草配伍应用。

  15.治湿疹:

在辨证服药的同时,取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将其研末后用紫草油调匀外敷,疗效亦佳。

  16、治疗胃炎白花蛇舌草50克,元胡索10克,加水250~300毫升,煮沸后煎30分钟即可,每剂煎两次,分3次饭前服,20天为1疗程。

治疗浅表性胃炎效果较好。

  治疗肝炎 白花蛇舌草、丹参、板蓝根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显著。

白花蛇舌草、金钱草、益母草,加水浓煎去渣取汁服用,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疗效满意。

白花蛇舌草、白茅根、丹参、党参水煎服,以餐后服药为宜,每连服几剂后停药2-3天,再续服,并适当加减,对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效果也佳。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各方药剂量及服法要严格遵从医嘱。

  17、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白花蛇舌草30克,赤芍15克,桔梗6克,红糖10克,长期服用有良好效果。

  18、治疗痤疮,白花蛇舌草20—30克,麦冬、生地各15-20克,玄参10-15克,每日1剂,水煎两次,共500毫升,分两次服,药渣可加水1000~2000毫升煎液,待温后洗患处,每日3~4次。

治疗期间忌用化妆品及其他药物。

  19、治疗顽固性外阴湿疹,白花蛇舌草、苍术、土茯苓各30克,艾叶20克(后下),加水1500毫升,浸泡10~15分钟,用文火煎煮20分钟,滤液待温度适宜坐浴熏洗外阴10-15分钟,每晚1次,15次为1疗程,治疗1-2个疗程。

疗效满意

真伪辨别

  白花蛇舌草易与水线草混淆。

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干燥全草。

它纽缠成团状,灰绿色或灰棕色。

有主根1条,须根纤细、茎细而卷曲,质脆易折断,中央有白色髓部。

叶多破碎,极皱缩,易脱落,有托叶,花腋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多见梗。

气微,性凉,味甘、淡,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之功效。

水线草为茜草科植物水线草的全草,又名伞房花耳草,形态近似白花蛇舌草,但花2~5朵集成腋生伞房花序,花梗极纤细,长0.5~1cm;托叶合生或鞘状,顶端近截形,有刚毛,它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功效。

  过去有些地区将水线草作白花蛇舌草入药,但二者功效有异,现将它作为白花蛇舌草的伪品。

[1]

编辑本段各家论述

  1.《潮州志·物产志》茎叶榨汁次服,治盲肠炎,又可治一切肠病。

  2.《广西中药志》治小儿疳积,毒蛇咬伤,癌肿。

外治白泡疮,蛇癞疮。

  3.《闽南民间草药》清热解毒,消炎止痛。

  4.《泉州本草》清热散瘀,消痈解毒。

治痈疽疮疡,瘰疬。

又能清肺火,泻肺热。

治肺热喘促、嗽逆胸闷。

  5.《广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活血利尿。

治扁桃体炎,咽喉炎,阑尾炎,肝炎,痢疾,尿路感染,小儿疳积。

编辑本段传说故事

  从前,有一位名医,被邀去为一位重病人诊治。

病人胸背憋痛,

白花蛇舌草图片(5张)

低热羁缠,咯吐秽脓,众医不效。

名医诊病阅方,一时找不到恰当的治疗方法。

疲乏间名医伏案小盹,忽见一位白衣女子飘然而至,说:

“此君乃是大好人,乐善怀仁,惠及生物,见有捕蛇者,他即买下放生,先生务必精心施治,救他一命。

”名医向白衣女讨教良方,白衣女说:

“请随我来。

”他随白衣女来到户外,白衣女却飘然而去,在白衣女所站的地方却有一条白花蛇,蛇舌伸吐处化作丛丛小草。

正惊异间,名医被脚步声惊醒,原是病人家属来请先生用饭。

名医说:

“且慢,请随我来。

”名医和病人家属来到户外,果见埂坎边长着许多梦中所见的那种开着小白花的纤纤小草。

于是便采了些,嘱即煎服。

病人服后果然觉得胸宽了许多。

次日连服逾斤,病便痊愈。

名医查遍当时的历代本草,也未查出这种小草属于何药。

他感而吟诗:

“白花蛇舌草纤纤,伏地盘桓农舍边,自古好心多善报,灵虫感德药流传。

编辑本段人工栽培

  白花蛇舌草为全草类药用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等功效,近年医学又证明其具有抗癌和护肝等功效。

由于野生资源日益减少,其市场出现缺口,价格不断上升,发展人工种植前景好。

一、整地

  白花蛇舌草应选择地势偏低、光照充足、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壤土种植。

基肥每亩施各种腐熟的农家肥500千克或复合肥50千克和磷肥50千克,将基肥均匀撒入土内,浅耕细耙,开沟作畦,畦宽1米,畦沟深25厘米,畦面呈龟背形,以便排灌。

二、播种

  1.播种时间播种量。

白花蛇舌草播种时间可分为春播和秋播,春播作商品,秋播既可作商品又可留种,春播在南方水稻栽培地区,以3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佳,春播收获后可在原地连播,也可留根发芽栽培。

秋播于8月中下旬进行。

一亩地需要种子1公斤。

  2.种子的播种前处理。

由于白花蛇舌草种子细小,又包含在果实中,为了提高出苗率,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处理,具体方法为:

将白花蛇舌草的果实放在水泥地上,用橡胶或布包的木棒轻轻摩擦,脱去果皮及种子外的蜡质,然后将细小的种子拌细土数倍,便于播种均匀。

  3.播种方法。

白花蛇舌草播种分为条播和撒播两种。

条播行距为30厘米;撒播将带细土的种子均匀播在畦面上,稍压或用竹扫帚轻拍,在播种后用稻草薄薄盖一层,白天遮荫,晚上揭开,直至出苗后长出4片叶子为止,或播种后采用猪栏肥薄薄盖在畦面并留有空间,既遮荫,又使土壤疏松,有利于出苗,早晚喷浇1次水,保持畦面湿润,但不要积水。

秋播畦面要用稻草覆盖,防止暴晒,影响出苗,待苗出4片叶子时,揭去遮盖稻草,秋季如留根繁殖,不需要遮荫,畦沟里应灌满水,以畦面湿润不积水为佳。

三、田间管理

  1.间苗及除草:

幼苗出土后应结合松土除草,并进行间苗,在苗高8~10厘米时按株距10厘米左右定苗,植株尚未封行之前应勤除杂草,并追浇1次稀薄人畜粪水,待植株长大封行后就不再除草,以免锄伤植株。

  2.排灌:

播种后应保持土壤湿润,但忌畦面积水,雨后有积水要及时排除;高温期间应在沟内灌水,起到降温和防止植株烧伤作用,在植物生长期间,水的管理是关键,既要防旱又要防涝,果期可停止灌溉。

  3.追肥:

白花蛇舌草生长期较短,需要重施基肥,以农家肥为主。

实践证明,人畜粪既能疏松土壤,又能促进植物生长,因此在苗高10厘米左右时,每亩用人畜粪500千克,加入5倍水泼浇,中期按植株长势可不定期追施人畜粪水,因白花蛇舌草苗嫩,追肥时要掌握浓度,以防烧灼。

另外,如果收获2次,在第一次收割后,每亩追施二次稀薄人畜粪或尿素15千克,待苗高10厘米左右再适量施人畜粪水,如果在植株刚开花时长势不好,可增施1次粪肥。

四、采收与加工

  白花蛇舌草根据播种时间一年可收割2次,春播收获期在8月中下旬,秋播收获期在11月上中旬。

在果实成熟时,齐地面割取地上部分,除去杂质和泥土,晒干即为商品,一般一亩地可收干品300-350公斤。

人工栽培植株(5张)

莪术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莪术

英文名称:

RhizomaCurcumae(拉);zedorayrhizome

定义:

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phaeocaulisVal.、广西莪术CurcumakwangsiensisS.G.LeeetC.F.Ling或温郁金CurcumawenyujinY.H.ChenetC.Ling的干燥根茎。

应用学科:

中医药学(一级学科);中药学(二级学科);中药(二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莪术

莪术为多年生宿根草本。

根茎卵圆形块状,侧面有圆柱状的横走分枝,根系细长,末端膨大成长卵形块状。

叶片长圆状椭圆形或狭卵形,长13~24厘米,宽7~11厘米,叶脉中部具紫色晕;叶柄长约为叶片的1/3,下延成鞘,叶耳形小。

圆柱状穗状花序,长约14厘米,具总梗,花密;苞片卵圆形,顶端苞片扩展,亮红色,腋内无花;花萼白色,具3钝齿;花冠裂片3,上面1片较大,顶端略成兜状,唇瓣圆形,淡黄色,先端3浅圆裂,中间裂瓣先端微缺。

蒴果卵状三角形,光滑。

种子长圆形。

具假种皮。

花期3~5月。

 查看精彩图册

目录

名称来源

植物属性

产地及分布

综合利用价值

中药属性

药材简介

采制贮藏

用法用量

采收制法

药材鉴别

炮制加工

生药材鉴定

广西莪术

现代研究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药物毒性

体内过程

化学鉴定

中医传承

文献考证

使用注意

制剂

药论

集解

药方选录

败毒抗癌选方

文献论述

参考文献

展开

名称来源

植物属性

产地及分布

综合利用价值

中药属性

药材简介

采制贮藏

用法用量

采收制法

药材鉴别

炮制加工

生药材鉴定

广西莪术

现代研究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药物毒性

体内过程

化学鉴定

中医传承

文献考证

使用注意

制剂

药论

集解

药方选录

败毒抗癌选方

文献论述

参考文献

展开

编辑本段名称来源

  莪术原名蓬莪荗。

始载《药性论》,马志谓:

“蓬莪荗生西戎及广南诸州。

叶似襄荷,子似干椹,荗在根下并生,一好一恶,恶者有毒”。

苏颂谓:

“根如生姜,而荗在根下,似鸡鸭卵,大小不常。

九月采,削去粗皮,蒸熟暴干用”。

据考证,《证类本草》有“端州蓬莪术”、“温州蓬莪术”二图,后者为今之温莪术。

古代本草收载之莪术非为一种植物。

莪术(5张)

编辑本段植物属性

  【中药材学名】:

RhizomaCurcumae。

  莪术花

  【英文名】:

AeruginousTurmericRhizome

  【拉丁名】:

RhizomaCurcumaeAeruginosae 

  1.莪术,多年生草本,高80-150cm。

主根茎陀罗状至锥状陀罗形,侧根茎指状,内面黄绿色至墨绿色,或有时发蓝色,须根末端膨大成肉质纺锤形,内面黄绿或近白色。

叶鞘下段常为褐紫色。

叶基生,4-7片;叶柄短,为叶片长度的1/3-1/2或更短;叶片长圆状椭圆形,长20-50cm,宽8-20cm,先端渐尖至短尾尖,基部下延成柄,两面无毛,上面沿中脉两侧有1-2cm宽的紫色晕。

穗状花序圆柱状,从根茎中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