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学年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035146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学年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教版学年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教版学年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教版学年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苏教版学年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学年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docx

《苏教版学年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学年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学年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docx

苏教版学年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四年级数学上册2016-2017学年度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四年级上册教材在第一学段教学的基础上,既注意了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更关注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实现这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

教材仍分为: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和综合应用四个领域,共安排了9个单元。

1.“数与代数”领域一共安排了3个单元,分别教学“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主要教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是在整数范围内最后一次学习除法计算。

对学生完整地理解除法计算的方法,形成必要的知识技能,以及将来进一步学习小数除法的计算都有重要意义。

“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同一数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

为了帮助学生把这些具体经验上升为理性的数学思考,体验策略的有效性和提高灵活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从本册开始,每册安排一个单元,相对集中地介绍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需要经常使用的、基本的解题策略。

突出解决问题方法的选择、计划和运用,通过对方法的反思、内化促进策略的形成,增强使用和选择“策略”的自觉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主要教学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条件,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主要教学混合运算的顺序和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教学的都是两步混合运算。

2.“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3个单元,分别教学“升和毫升”,“垂线和平行线”和“观察物体”。

“升和毫升”主要让学生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

这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质量、时间、面积等计量单位以及他们之间进率的基础上,认识的新的一类量。

“垂直和平行线”主要教学射线、直线,角的概念,量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画角,这是在学生直观认识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认识直线的基础上,主要教学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本单元把垂线放在平行线的前面教学,是因为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垂直现象的机会多一些,积累的关于垂直的感性认识比平行线更丰富一些。

而且,学生认识了垂直关系,学会了画垂线,有助于他们体会两条直线的“不相交”,会适当降低建立平行线概念的难度。

“观察物体”的主要是让学生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从观察单个物体到观察由多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以及两个简单物体的组合,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形状和相对位置,培养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3.“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领域安排2个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一)”和“可能性”。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一)”本单元的统计仍然围绕数据活动而进行,进一步体现了统计活动是收集、整理、呈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

从表面上看,统计图表、分段整理数据、平均数等都是传统的小学数学内容,但现在教学这些知识,要体现统计是人们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要突出统计教学是组织学生开展数据活动的过程。

“可能性”这部分内容教学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主要包括简单的随机现象,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性的大小。

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先教学简单的随机现象,再教学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4.“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结合相关内容,一共安排了3次活动,分别是“简单的周期”“怎样滚得远”和“运动与身体的变化”。

“简单的周期”主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事物的排列规律。

“运动与身体的变化”结合统计教学,让学生设计方案,收集班级同学的年龄、身高、体重、生日情况等方面的信息,并完成统计表或统计图。

这一活动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感受到身边有许多情况可以去了解和研究。

“怎样滚得远”是结合角的教学安排的,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物体从斜坡上向下滚动,在地面上滚动的距离。

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实验分析问题,并形成用数据说话的严谨态度,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

5.最后一个单元安排本册内容的“整理与复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有多少。

让学生在自制量器的过程中感受并进一步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操作中感受毫升,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

●充分利用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已积累的除法计算经验,引导他们自主探索两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试商过程,初步感受试商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除法。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和笔算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进一步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初步掌握把除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不需调商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初步掌握“四舍”的试商方法,能够用这种试商方法正确计算用两位数除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使学生初步掌握“五人”的试商方法,能够用这种试商方法正确计算用两位数除商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通过认真组织拼摆,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体会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看到的视图,以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进行转化的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辨认相应的视图,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

联系环境保护的一些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使学生通过读图、画图等活动,认识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这样的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能读懂这样的统计图,会求平均数,根据图里的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和说明,并进行交流。

●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画图和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画图和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会用画示意图或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会通过画示意图或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通过学习,进一步感受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更为清晰,确实掌握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体验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理解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

利用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和对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把握,引导学生自己列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步混合运算(包括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让学生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中括号,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使学生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使学生会用量角器画所指定的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度、45度、60度和90度的角。

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现象,能从现实情境和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找出相互垂直的线段,会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通过测量,使学生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进一步认识垂直的有关知识。

让学生通过对具体生活场景的观察,让学生认只到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学会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让学生练习用自制的量器测量一些液体的多少,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情境中提取的数学问题加以解释和说明。

掌握升和毫升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能通过一些常见容器的测量和估计,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认识能力。

●使学生通过练习,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锻炼数学思维,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步学会把除数看成整十数调商的方法。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

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让学生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简便算法,掌握这种计算方法,并加深对商不变的规律的理解。

●通过学习,使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和借助想象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生的观察,操作,想象与推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形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教学生尝试着画视图进一步巩固空间观念。

●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经历观察统计图、用条形表示统计数据,并进行简单分析的过程,体验描述数据的不同方式,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感受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提高统计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会用画示意图或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会通过画示意图或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掌握类似于求两积和(差)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通过适当的练习,使学生及时巩固新学的运算顺序,并让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进一步理解相应的运算顺序。

通过对比、估计等针对性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有关混合运算的顺序。

在学生产生疑问时使学生体会小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根据一些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式进行分析、列式。

让学生经历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进一步积累学习数学的经验,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

●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明确角的大小及直接比较大小的方法。

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能运用角的知识描述相应的生活现象,感受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方法。

使学生通过画、折、量等操作活动,形成角和各类不同的角的表象,初步学会估计角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联系生活实际,懂得数学知识(垂直)在生活中的应用。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地认识平行线,学会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学会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培养一定的操作技能,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并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精神。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

●使学生探索计算方法和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锻炼克服困难的意识,培养认真负责的精神,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的信心。

三、教学措施

1.本册教材的教学措施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用活新教材,深入开发例题资源,充分挖掘问题资源,合理利用习题资源。

●紧密结合现实环境,努力创设现实情境,认真组织数学活动,使学生体验和理解数学。

●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开展观察、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愿意并学会合作。

●优化教学策略,采取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好数学。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积极性。

●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尊重学生,留给他们充分的思考空间。

建立探索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介绍课外数学知识与方法,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

2.各单元的教学措施

(1)“升和毫升”

认识升和毫升,关键是知道1升和1毫升的实际大小。

1升的概念,可以利用比较熟悉的容量大约是1升的容器或物体来体验。

如,在一个容量是1升的量杯里盛1升水,看看有多少;把1升水倒入纸杯中,看看能倒几杯;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中(超市等)了解哪些容器的容量是1升。

1毫升的概念,可以利用熟悉的物品或一些具体活动来体验。

如,用吸管吸1毫升水,再滴一滴,看1毫升水大约有几滴;找一些小容器(如眼药瓶等),看看它们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当然,个人建议此部分可以和以前学习的质量单位进行比较和整合,学生对质量可能比容量更有感觉(虽然有时候学生认为质量就是重量),让学生初步了解“1升水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借助质量单位去感受容积单位。

(2)“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四则计算是有法则的,法则高度概括了计算的步骤、方法与要领,是后面进行同类计算的操作依据。

新课程主张让学生在探索算法的实践中形成法则,不仅知道法则所说的计算行为,而且懂得为什么这样计算的道理。

所以,计算教学应该尽量形成计算法则,在“得出法则、理解法则、应用法则”的过程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提供研究的内容和任务,提示研究的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在计算实例中感悟商不变规律。

例7教学商不变规律,其现实意义有以下几点:

第一,沟通表内除法与几十除以几十、几百几十除以几十等除法的内在联系,更好地利用表内除法口算稍难些的除法,提高试商的能力;第二,把较大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进行计算;第三,为五年级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储备基础知识。

当然,在发现和得出商不变规律的过程中,还能培养了观察、比较、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

(3)“观察物体”

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

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物体都有正面与背面之分。

习惯上,我们把物体的正面称作前面,与观察的人右手方向相同的那一面称作右面,朝上的那一面称作上面。

而有些物体,如用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通常要根据观察的人的位置来确定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

要加强观察。

一定要为学生创造观察几何形体的条件,绝不能以观察例题里的立体图形来代替观察物体。

必须让学生仔细地、充分地观察,一边看一边体会;把观察一个物体的三幅视图适当联系起来,共同反映几何体的结构与形状特点。

从前面看到的图形,主要表示几何体前面的信息,也蕴含从右面看、从上面看的部分信息。

要边看边说,分别说出从前面看到什么形状,从右面看到什么形状,从上面看到什么形状。

这是三维立体向两维平面转化的思维活动,是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活动。

教学要注意的是,学生把几何体的前面、右面、上面的形状表达出来,有一个语言转换的过程。

他们动手摆、用眼看,信息都汇集到大脑里,形成关于几何体各个面形状的内部语言。

把几何体各个面的形状说出来或者画出来,与同伴交流使用的是外部语言。

每一名学生都要进行内部语言到外部语言的转换。

有些学生说出各个面的形状有困难,往往是语言转换不充分所造成的。

(4)“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一)”

经过第一学段的教学,学生已经能够在小组内、班级内、学校内进行简单的调查,收集信息并整理数据;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数据信息,并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利用获得的数据开展分析、判断活动。

本单元继续教学统计,主要内容有:

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分段整理数据;平均数及其应用。

引导学生看看、填填、画画,逐步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学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呈现数据统计表和统计图都是数据的载体,能够简便、清晰地呈现数据,方便人们的交流。

统计图表是人们呈现数据的重要方式,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很多、很广,应该让学生掌握统计图表的基础知识,学会应用统计图表。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学分段整理数据,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整理数据的经验开展分段整理的活动“分类”是一种常用的整理方法。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能按统计对象的某些特点,如品种、颜色、形状、用途等进行分类,获得各类的有关数据。

本单元继续教学把一组数量按大小分成若干段,分段进行统计,获得各段的数据,并反映到统计表里或统计图上。

所以在教学时应选择有意义的素材开展统计活动,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才能体现统计的作用与价值。

对小学生而言,“有意义的素材”应该是他们现实生活里的、能够接受和理解的、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和算法,学会利用平均数进行比较和分析平均数是一种常用的统计量,它能集中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情况。

例3教学平均数的知识,包括平均数的意义、算法和实际应用。

教学平均数的重点不仅在于怎样求平均数,更在于用平均数描述、分析一组数据的状况和特点,或者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

练习七的后面“动手做”安排一项实验:

用滴管往一枚1元硬币上滴水。

探索的问题是:

在水不外溢的情况下,最多能滴多少滴水?

要求先估计滴数,再做四次这样的实验。

教材希望学生获得两点体会:

第一,估计是否正确,应该用其他办法来检验;估计会有些误差,但不能太大。

第二,四次滴水实验的结果(1元硬币上存水的滴数)不完全相同,但差不多。

这就是“不确定”事件里的“确定性”现象。

(5)“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有形”整理到“无形”整理,逐步养成整理数学信息的习惯。

画图或列表都是整理条件与问题的常用方法,在图画上和表格里能够比较直观地表示出数量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学会画图、列表整理数量的方法,利用教材呈现的图画和表格,指导他们如何画图、如何列表,并要求他们采用画图与列表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逐渐学会这些方法。

这就是所谓的“有形”整理。

当学生掌握画图、列表整理的方法以后,图画与表格不一定在纸上表现出来,完全可以想在头脑里。

在头脑里整理,就是所谓的“无形”整理,是较高水平的整理,是整理习惯和能力的综合表现。

教学时应尊重学生的选择,保障所有学生都有完成信息整理的时间;应组织各种整理形式的交流,逐渐提升整理信息的水平。

适当要求学生进行一些“有形”整理,使所有学生都学会基本的整理方法;还应及时鼓励学生进行“无形”整理,灵活运用整理的方法,充分体验整理的意义,形成整理信息的习惯。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问题的新颖性与策略的形成正相关。

这就是说,策略的形成应体现在解决新颖的问题上面,并在创造性地解决新颖问题的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发展。

反之,如果策略只应用于比较熟悉的、已经知道解法的问题之中,其意义和价值就很有限了。

所以,“整理”策略不能总是局限于已经教过的、已经认识的那些问题上,以免挫伤学生整理信息的积极性,影响策略的形成。

(6)“可能性”

有经验的成年人看到例1和例2,都是十分简单的事件,其结果理所当然。

四年级学生在数学课程中初步接触随机现象,体会两道例题里的数学内容和思想方法未必很容易。

所以,应该为学生创造操作活动的条件,让他们在装了1个红球和1个黄球的口袋里任意摸1个球,体会摸球结果是不确定的;在装了2个红球或2个黄球的口袋里任意摸1个球,体会摸球结果是确定的;在4张红桃里任意摸1张,体会摸牌结果的多样性;在3张红桃和1张黑桃里任意摸1张,体会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比摸到黑桃的可能性大。

教学时必须明白,学生对可能性的初步认识,一般不是听明白的,而是在实践中感悟到的。

(7)“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运算顺序是人们共同遵循的计算规则,是一套完整而合理的规定。

教学运算顺序和四则混合运算,既要让学生知道并遵守人们的共同规定,还要让他们体会这些规定的合理性。

本单元教学的四则混合运算内容比较多,教材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帮助学生在具体的计算情境里体验和理解运算顺序。

一道算式计算出结果以后,回顾一下所用的运算顺序以及计算步骤,从中获得体会就是在积累计算经验、总结计算策略。

掌握运算顺序、形成混合运算能力,需要练习。

练习题不是越多越好,应该精心设计安排,以较少的题量获取最大的效益。

值得注意的是,在练习十一和练习十二里,编排了四个计算题组,每组2道或3道混合运算题。

学生一边计算、一边比较同组的题,能够获得关于运算顺序的体验。

本单元结合计算教学,同时也编排了许多实际问题。

有两步计算的问题,也有三步计算的问题;有以前曾经解答过的问题,也有首次解答的新问题。

这些实际问题都编排在练习十一和练习十二里面,要求学生独立解决。

这些实际问题的题材宽广,涉及的类型相当多,无固定的解题模式可以套用。

尤其是一些稍复杂的三步计算问题,很具有挑战性,对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起十分积极的作用。

(8)“垂线与平行线”

从生活中的直观现象引出射线和直线,以线段为生长点揭示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线段,知道线段有两个端点,其长度是有限的,可以用尺度量。

本单元教材以线段概念为生长点,继续教学射线和直线。

射线和直线可以看成是线段“无限延长”得到的几何图形,小学生理解“无限延长”往往会有些困难。

所以,我们应从生活中的直观现象(如灯光等)引出射线,体会“无限延长”。

通过画角,初步建立角的概念,教学相应的符号标记。

学生可以画一画、看一看,理解对角的概念。

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在回忆旧知识的同时,体会画的这个角的两条边是两条射线,顶点是两条边的公共端点。

量角器是常用的度量角的大小的工具,可以让学生先观察量角器,说说量角器上有些什么,了解量角器的结构。

然后指出计量角的单位是“度”,并在量角器上表示出1度角有多大。

在量角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总结操作口诀“两重合(顶点和中心,一条边和零刻度线),边在内(另一条边在量角器的内部),从零读(从零刻度线的0开始读,以确认读内圈还是外圈)”,这样学生在量角画角过程中可能会轻松一点。

在角的运动变化中教学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充实角的知识,加强角的概念。

二年级下册教材里,学生直观认识了锐角、直角和钝角,并知道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那时的认识,处在直观、初步的层面上。

本单元继续认识锐角、直角、钝角,但概念要建立在这些角的度数(即量化)的层面上。

结合生活情境教学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关系,有利于学生凭借生活常识和经验形成数学概念,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益于学生从数学的视角观察客观世界。

四、教学安排

全册教材共安排了52课时的教学内容,整理与复习5课时,期中阶段性复习4课时。

全学期大约有25%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便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灵活机动地调整教学课时和创造性的安排教学。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备注

1

9.1-9.2

升和毫升

(2)

9.1开学

2

9.5-9.9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3)机动

(1)

3

9.12-9.14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4)

中秋放假

4

9.18-9.23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4)机动

(1)

中秋调休

5

9.26-9.30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3)机动

(1)

6

10.3~10.7

国庆放假

7

10.8-10.14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2)

简单的周期

(1)

观察物体

(2)机动

(1)

国庆调休

8

10.17-10.21

观察物体

(2)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一)

(2)

9

10.24-10.28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一)(4)

10

10.31-11.4

运动与身体变化

(1)

解决问题的策略

(2)机动

(1)

11

11.7-11.11

期中总结(4)

期中总结

12

11.14-11.18

解决问题的策略

(2)机动

(2)

13

11.21-11.25

可能性

(2)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2)

14

11.28-12.2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3)机动

(1)

15

12.5-12.9

垂线与平行线(3)机动

(1)

16

12.12-12.16

垂线与平行线(4)

17

12.19-12.23

垂线与平行线(3)机动

(1)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