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千古商圣的经营绝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3392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范蠡千古商圣的经营绝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范蠡千古商圣的经营绝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范蠡千古商圣的经营绝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范蠡千古商圣的经营绝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范蠡千古商圣的经营绝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范蠡千古商圣的经营绝学.docx

《范蠡千古商圣的经营绝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范蠡千古商圣的经营绝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范蠡千古商圣的经营绝学.docx

范蠡千古商圣的经营绝学

范蠡,千古商圣的经营绝学

  范蠡在商界的名气最大,因为他是公认的儒商鼻祖。

做生意的人都视他作财神爷,到处都在供奉他的塑像。

然而实际上,范蠡经营的不是生意,而是政治、军事、经济和人生。

  范蠡从政,官至上大夫、上将军、相国,位极人臣,却能在功成之后全身而退。

而同样杰出的同代人伍子胥和文种却被君王赐死。

  范蠡用兵,以弱胜强,兴一国灭一国,帮助囚徒勾践成为春秋霸主。

从这一点上说,历来被兵家尊崇的孙武和诸葛亮都没有做到。

  范蠡经商,白手起家,富甲天下,三次散财又三次聚财万金,总结出独步天下的经管之术,开价值规律之先河,后人难望其项背。

  范蠡为人,集老子、孔子、孙子等思想之大成,韬光养晦,善知进退,体恤弱小,是学以致用的体现者和民间公益事业的开创者。

  这样的牛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范蠡出生在楚国宛地(今河南南阳市),没有什么显赫的家族背景,只是从小喜欢读书(看来牛人必须读书是一条铁律)。

读书多了,自然就有了学问。

有了学问,就到处发表言论,而且是反对世俗的惊人言论。

发表言论多了,乡人就认为他狂妄自大,但名气渐渐就形成了。

  所有的牛人都有推销自己的办法——要出头,先得有名。

  这个狂放的青年,最终被当时的宛令文种知道了。

文种这位厅局级地方长官极有才学,从政之余遍览典籍,对伊尹、姜太公、管仲等牛人的学说十分敬佩,自负有宰相之才。

不过当时的楚国要员基本上都是从贵族中产生,文种能做到地市级干部,全凭他出众的才能,但上升的空间已被堵死。

  文种一开始并未对范蠡留意。

这一年大旱,懂得一点天时的文种在头一年就开始储粮,结果粮价大涨,连楚国王室也来宛地征粮。

文种的储备粮有限,十分焦急。

这时有人告诉他:

在宛地三户邑有粮,且低于市场价。

文种派人去一查,原来囤粮者正是范蠡。

文种觉得此人不简单,有头脑,就派人带了礼物去请范蠡到他的办公室唠嗑。

范蠡却不买账,退了他的礼。

文种手下人劝他派人去把这个狂生抓来。

文种却说:

大凡贤才,都必须亲自上门去请,我虽然不是周文王,不过这份心是相同的。

于是驾车前往三邑拜访范蠡。

范蠡却不在家。

文种知道这是范蠡故意躲他,返回后不久又去。

如此几次,范蠡才肯出来相见,并答应给文种粮食。

  文种说:

范先生难道以为我是来求粮的吗?

我是来求贤的。

据说先生提前两年就开始囤粮,一定熟知天时的变化,肯定是有才学的人。

我请求先生与我回去,我当力荐先生为官。

  范蠡笑道:

大人的官声和贤名我早已知悉了,但以先生的才华都只谋得地方小官,楚国哪有我的位置呢?

大丈夫求官,当求将相之官,区区小官还不如我做买卖自在。

就请文种入室,摆酒相待。

  文种有心考校范蠡,不料拿出最自负的学问,都没有难倒范蠡,反而被范蠡的远见卓识所折服。

范蠡也很赞赏文种的才华,认为他完全可以成为管仲那样的贤相。

于是二人惺惺相惜,结成了知交好友。

文种劝范蠡出去谋官,楚国不行可以到中原的大国。

范蠡摇摇头说:

我虽狂放不羁,但那只是表象,实际上学问还差得远。

文种说,我见你室内充斥着大大小小的典籍,而且很多已经翻断了连结竹简的绳子,怎么可以说还需要学习呢?

范蠡笑道:

所有的书籍都只是参考,必须通过实际的运用才知道前人的道理是不是管用。

我这些年潜心观察自然的变化,基本掌握了天道之常,也对天下山川形势有了大致了解,但对于人心的体察还不够深刻,需要通过经商来揣摩人心。

  文种不解:

历来商人都是唯利是图,不过是囤积居奇,或是赚取不同地方物资流通产生的差价罢了,与人心有什么联系呢?

范蠡说:

管仲能使齐桓公称霸,就是准确地利用了人们对利益的追求。

古往今来,身居高位者只顾追求功名利禄,却忽视了最底层的老百姓的心理需求。

百姓最需要的是安居乐业,就是有衣穿有饭吃有房住有钱花。

百姓安乐,才会产生兵员、钱粮,国家的根基才会稳。

这些道理,那些故去的贤士们都懂,但极少有人身体力行,到最底层去体察人们的生活,深入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

我经商,并不是以赚钱为目的,而是通过我对天时、地利的了解,为最底层的百姓提供生活所需,使他们在饥荒之年不必花天价购买粮食,也不至于在丰收粮贱之年卖不出钱来贴补家用。

而在从事经商的过程中,因为利益的原故,人心就像祼体一样暴露。

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蝼蚁小民,只有在极端的情形下才能显示出人的本性。

譬如,考察一个人的品行,要看他富贵时是不是吝惜,贫穷时是不是大方。

了解了人的本性,才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想出相应的办法解决问题,就像一定要准确诊断病情才可以对症下药一样。

  范蠡的这番话,对文种启发很大。

于是在后来的数年里,文种深入基层,了解人民的疾苦,积累了丰富的治世经验。

范蠡继续经商和研究天、地、人之道,拜访隐居的高士,学问日增。

五年后,文种觉得楚国腐败不堪,升迁无望。

他找到范蠡商量,想到中原的大国谋职。

范蠡分析了天下的局势,认为中原大国经过多年的争斗,已经不复往日的峥嵘。

要想实现抱负,得寻找具有新的发展势头的国家。

南方的吴、越两国,近年来励精图治,特别是吴王阖闾,在楚人伍子胥和齐人孙武的辅佐下,国力日强,隐然有称霸之势。

  文种很高兴,就提出要投奔吴国效力。

范蠡摇摇头说,伍子胥此人虽有才华,但个性刚强,极其自负,咱俩去投奔吴王,伍子胥会让我们尽情地施展才华吗?

孙武是罕见的军事天才,若论行军打仗你我都还差得太远,精明的吴王不会弃他不用而重用我们的。

  文种深以为然,认为如果没有很好的机会,不如还是呆在楚国。

范蠡又摇头,说伍子胥父兄为楚平王所杀,到吴国后日夜都想着报仇,这两年吴楚必有大战,而战必胜,原因是文有伍子胥、武有孙武,加之国力强盛,定然会称霸天下,所以呆在楚国是没有前程的。

文种仰天长叹,不知该往何处去。

范蠡接着分析:

与吴国相邻的越国,虽然国力不如吴国,但越王允常礼贤下士,已经使越国从一个边缘小国逐渐成长为一个具有经济基础的中型国家,未来的发展潜力无限。

成长中的国家更迫切地渴求人才,而已经成为大国的国家难免店大欺客;辅助成长中的国家成就霸业才最能体现人生的价值,而一个国家一旦强盛就难以避免盛极而衰的命运。

  文种被范蠡说得动了心,就毅然辞去官职,同范蠡结伴去了越国都城埤中(今浙江诸暨境内)。

越王允常听说过文种和范蠡的才华,当即十分欢迎,封他俩为大夫。

  越王允常是一位开拓型的君主,是越国进入王霸事业的奠基人。

在范蠡和文种的建议下,允常励精图治,减轻百姓赋税,开垦荒地,把国土面积扩展到建国以来的最大范围,拥有宁绍平原、杭弃湖平原和金衢丘陵一带肥沃的土地,人民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当然,吴国岂能坐视越国坐大?

经常派兵骚扰越国边境,欲挑起战火,吞并越国。

但范蠡和文种力主隐忍,待国力强大后再与吴国一决雌雄。

允常是一位善纳良言的君主,十多年来一直对吴国谦卑有礼。

他的儿子勾践与父亲性格相反,常常表现出要抗击吴国的言行,但都被允常制止了。

在此期间,吴国军马在伍子胥和孙武的带领下,发动柏举之战,以三万兵力击溃楚军二十万,几乎灭掉楚国。

伍子胥找到仇人楚平王的墓,挖出尸体鞭尸三百下泄愤。

天下震恐。

一时吴国跃升为军事强国,应验了范蠡的预言。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病重。

临终,他把太子勾践和重臣灵姑浮、范蠡、文种等召到病床前说:

寡人死后,你们要尽心辅佐太子,但切记不可与吴国发生战事。

勾践很不服气,说难道咱们永远都要忍吗?

允常说,要与吴国开战,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伍子胥与孙武不在吴国了;2.越国国力真正强盛了;3.吴国国力衰弱了。

勾践口头应着,心头却不以为然。

最后,允常只让勾践留下,握着儿子的手说:

我死后,你要重用范蠡和文种,这两个人跟着为父十多年,我多方考验他们,证明他们有治理国家的才干,可堪重用。

勾践问:

那您怎么没有重用他们呢?

允常叹息道:

儿啊,我没有重用他俩,就是让你重用啊。

如果我重用他俩,你对他们有何恩惠呢?

作君主的要恩威并济,能臣才会死心塌地的辅佐你啊。

允常死后,勾践继位。

勾践并没有马上重用范、文二人,仍然倚重执掌兵权的灵姑浮。

吴王阖闾得知允常去世,认为年轻的勾践不足以支撑越国,乘越国国丧期间出兵攻打越国。

勾践年轻气盛,命灵姑浮尽起本国精锐之师,誓与吴国决一死战。

范蠡知道后,苦谏勾践,说国君新丧,遗命犹在耳畔,不宜与吴国交战,万一不行就割让一些土地给吴国让其退兵,待越国强盛后再图伐吴,较为稳妥。

勾践怒道:

阖闾老贼都欺侮到头上来了,还忍个屁!

你并不知兵,还是在后方好好处理政务吧,待寡人提兵杀了阖闾再说。

  于是,吴越两国在槜李(今浙江绍兴西南)摆开战场。

勾践见吴国军容严整,且军力远胜己方,就派敢死队冒死冲阵,但数次都没有成功。

勾践与灵姑浮商议,决定采取一个冒险的法子:

让死囚充作先锋,冲到吴军阵前,并不与吴军交战,而是一排排集体自杀,如同割韭菜一般。

军事大家孙武训习出来的军队再牛,也没见过这种近乎荒唐的打法,都看晕菜了。

勾践乘吴军被弄晕之际,突然发起猛攻,吴军大败,吴王阖闾被灵姑浮击伤,伤口感染恶化,不久不治身亡。

临死,阖闾对儿子夫差说,你一定要为我报仇!

勾践一击得手,助长了他的骄气,班师后对范蠡和文种说:

你们认为寡人打不过吴军,现在阖闾受伤死了,难道这不是天意吗?

孙武因不满吴国屠杀楚人而归隐,吴国已经不复当年之勇,而我越人个个都是敢死之士,必将纵横天下!

  范蠡是个聪明人,见新王乘胜而归,正在兴头上,不好扫他的兴,就委婉地说:

大王神勇,阖闾轻敌,因此越胜吴败,并不是天意,是大王用兵如神的结果。

不过总的来看,吴国还是比越国强大,此战让吴国丧君,越吴两国结下了深仇,微臣还是请大王做好防备,并派出使者与吴国讲和,甚至出让一些利益也可以。

  勾践接受了范蠡的赞美,但对吴强越弱不以为然:

先生不必多言,谅那新王夫差小儿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们作为战胜国,为何还要向战败国出让利益呢?

遂不听范蠡之言。

却说夫差继位后立志报仇,以伍子胥为相国,伯嚭为太宰(掌管王室内外事务的长官),搜罗国内青壮,日夜练兵。

为了时刻提醒自己为父报仇,夫差让人每天在他上班时站在办公室外大喊:

夫差,你忘记杀父之仇了吗?

夫差马上回答:

是,不敢忘记!

于是花了近三年的时间,操练了十万兵马。

  这个消息传到越国,勾践自知兵马远不及吴国,就准备采取突袭的策略,趁吴国还没有完全练成精兵之际,发倾国之兵四万余人征战吴国。

范蠡听说后乘夜请见勾践,诚恳地说:

君王的要务是治理国家,不是穷尽兵力与他国战争。

如今大王兵力不及夫差,却要起倾国之兵进伐,是极其危险的事情。

  勾践看在这些年范蠡勤勉为政的份上,忍着怒气问道:

那请先生教寡人,何为治国之道?

范蠡说,治国之道闳阔深远,不过总结起来也只有三条:

一是要掌握好持盈之道,二是要掌握好节事之道,三是要掌握好定倾之道。

勾践耐着性子问:

究竟是啥意思?

你直说好了。

范蠡说:

持盈之道,就是要像天那样满而不溢,盛而不娇,这样可以得到天助;节事之道,就是善于把握时机,就如同大地上的万物一样,因时因地把握好此消彼长的规律,这样就可以得到地助;定倾之道就是要拯救危乱,谦卑自守,施惠于民,这样可以得到人助。

现在大王未盈而溢,未盛而骄,未施恩惠就想索取,时机远未成熟就想进伐强国,违背天、地、人的自然法理。

如果大王坚持这么做,不仅会损害国家,也对自身不利,请大王三思!

  勾践终于忍不住喝道:

你一介书生,没打过仗,怎么能如此乱我军心?

先王不嫌你出身卑微收留你,给你官爵,你却在国家处于关键时刻时说这些丧气的话!

看在先王份上,寡人暂且饶你不死,你要是怕死不愿加参战,就留在后方吧。

说罢拂袖起身。

  范蠡跪在地上,哭道:

臣得先君及大王恩惠,如何会怕死?

臣是担忧国家和大王的前程啊!

如果大王一定要打仗,臣下请命出战,而大王还是应该留在国都,加固城池,就算有闪失,也不致没有回旋余地啊。

勾践见他如此,神情稍缓,扶起他道:

寡人知道你的忠心!

前番我军兵少吴军兵多而一战得胜,人言是死囚出了大力,其实是寡人亲征、将士用命的结果。

有寡人在,将士一心,加之孙武离开吴国后,伍子胥、伯嚭等人并不知兵,此战必胜!

你如果愿意跟随寡人出征,就一同去吧。

  范蠡深知勾践这种君主不到黄河心不死,劝说无益,只得与文种一起跟随大军出发。

  夫差听说越王竟敢主动出兵来战,就征调水陆大军十万之众,在夫椒(今江苏无锡太湖马山)设下埋伏。

越军虽然勇猛,但无奈吴国水、陆两军前后夹击,兵力悬殊又大,越军大败,仓皇逃往会稽(今浙江绍兴)。

吴军乘胜追击,击破会稽城。

勾践引五千残兵退守会稽山,吴军将山头围得水泄不通,要困死粮草将尽的越军。

  看着山下潮水般涌来的敌军,平时骄矜的勾践顿时面如土色。

到了这个地步,国都是回不去了,现在连保命都成了大问题,什么战败吴国、称霸天下,如今看起来简直太可笑了。

看着浑身是血、仗剑而来的范蠡和文种,勾践泪水滚滚而下,大哭道:

寡人深悔当初不听范大夫之言,才落到这个地步!

如今有国难回、命在旦夕,与其被夫差抓住受辱,不如就此自尽!

说罢就要拔剑。

范蠡手快,一把抱住他道:

就算是上古圣君,哪有不犯错的时候?

大王虽然兵败,但越国仍在,大王仍在,越国人的心没有散,仍然可以东山再起。

  勾践哭道:

你看看山下的敌人吧!

我们能活着出去吗?

范蠡说,大王啊,成大事者必须经历常人无法忍受的苦痛,当年晋文公流亡十九年,后来终成霸业,就是磨炼了心性。

大王最大的敌人不是夫差,而是您自己。

您继承王位后急于求成,才有今日之败。

但败又何妨?

只要一息尚存,就有机会反败为胜。

为今之计,恐怕得向夫差投降才能保住性命。

勾践哭了一场,头脑也清醒了。

他对范蠡、文种说:

二位先生不离不弃,寡人若能活命,此生定不负二位先生!

现在情况危急,还请先生教我,寡人无不从命!

  范蠡扶勾践坐下,向他分析了当前的情势:

吴国大胜,必有灭越国之心。

如果只是去讲和,吴国不会答应,得下狠心让夫差感到至高无上的荣耀才行……

  勾践听出了弦外之音,就说,范先生请直说吧。

  范蠡:

若想活命,恐怕只有一条路——大王要亲自到吴国给夫差当奴仆,夫人也要为夫差当侍妾……

  勾践霍地站起,怒道:

你他妈的说什么?

寡人宁可去死,也不能下贱到如此地步!

  范蠡不慌不忙地说:

即使是这个条件,夫差还不一定干。

我听说吴国太宰是个贪财好色的人,素来与伍子胥不和,还得通过他出面劝说夫差,才有可能保住大王的性命。

  勾践仔细想了想,也是。

若自己与夫差换个位子,肯定一举灭了吴国,还费这劲干嘛?

想通之后,他叹口气道:

难为范大夫想得出这办法。

可是,夫差要是不同意怎么办?

范蠡说,夫差这个人好大喜功,他是想称霸天下,赢得世俗的虚名。

大王可派使臣去见夫差,告诉他,越国将视吴国为上国,把国库里的财物全部交给他,大王亲自到吴国去侍奉他。

如果他不干,大王的使者就告诉他,您将传令烧尽越国的城池,把珍宝器物和美女尽数毁掉,现有的五千甲士将战至最后一人。

吴国即使得到越国,不过是一片白地和遍野的枯骨,有何益处呢?

而吴王接受了大王的条件,不仅得到了越国的财富和人民,还赚取了仁德的名声,这笔买卖是绝对划算的。

  于是勾践派文种去拜见夫差,将范蠡的条件说了。

夫差暗喜,就要答应,伍子胥不干,认为越国已唾手可得,还讲什么和?

夫差就犹豫了。

文种就暗地里找到伯嚭,开了一个巨额的贿赂单。

大凡奸臣赃官,表面上是清廉的,当即训斥文种,说我为吴国重臣,怎么能收你们的财宝和美女?

你把我当什么人了!

文种当即说道,越国本来已经是吴国的了,太宰大人是收自己国家的财宝和美女啊。

伯嚭这才开颜笑了,说也有一定的道理。

文种趁热打铁:

如果吴王不答应越王的条件,那么这些财宝和美女就会化为乌有,到时候吴国只能得到尸体和焦土。

再说,吴王征服越国已经完成,都是伍子胥这个公报私仇的小人教唆吴王滥杀无辜,他在楚国的恶行就让天下人恨不得食肉寝皮!

伯嚭一直想整倒伍子胥自个儿独揽朝政,心想这事儿不仅能赚到财宝美女,还能让伍子胥失宠,就私下找夫差谏言,说真要把越人逼急了,吴国不仅得不到好处,还会遭天下人耻笑,不如趁此机会把越国的财富全部拿走,而他们的国君又在大王跟前为奴,完全不费一兵一卒就控制了越国,若是勾践不老实,随时可以杀他,大王既赢得了好名声,又得到了实际的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夫差说,寡人也是这样想,可伍子胥那老头儿总是唱反调啊。

伯嚭趁进谗:

这个老头自以为了不起,到处跟人讲,他是先王的托孤大臣,负有监国之责,吴国要是没有他就玩儿不转,还说大王您年轻识浅,必须手把手教您才行。

然而实际上呢,他劝先王攻打楚国,劳师动众,耗费钱粮,真实的目的就是公报私仇!

孙武将军就是看不惯他滥杀无辜才隐退的呀!

伍子胥老头总这样蛮干,会影响大王的伟业——大王是要征服天下,若连乞降的越国都不能容忍,中原诸国如何会臣服我国呢?

请大王不要让伍子胥破坏了您的宏图大计!

一般而言,奸侫小人更容易猜透老板的心思,说的话老板们更爱听。

夫差虽非昏主,但确实让范蠡点中了死穴。

于是依了伯嚭,再次接见了文种。

文种提出,要将越国倾国财物贡献给吴国,必须得让越王回去才好办理。

夫差盘算了一下,越国只剩五千残兵,如果勾践敢反悔,就发兵攻灭越国都城,杀个鸡犬不留。

于是同意撤兵,但要求勾践回去赶紧清理完财物献给吴国,然后带着夫人到吴国为奴。

  伍子胥知道后,磕头出血,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因为他看出勾践是个狼子野心之辈,加上越国有范蠡、文种这样的贤才辅佐,难免死灰复燃。

夫差不以为然:

相国放心,要让勾践死容易得很,但他杀我父王,寡人要让他如牛马一样在父王的灵前终日劳作赎罪,哪天不高兴了,随时都可杀他。

越国人的君主在吴国为奴,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加上钱粮尽缴,活下去都难,怎么可能起死回生呢?

  于是越王勾践得以回到国都,果真命人将府库钱粮造册,装上车辆,送往吴都。

因范、文二人将他从死亡边缘拉回来,就封二人为上大夫。

其实,当时的越国上下都心灰意冷,封再大的官都是虚的,但范蠡和文种还是愉快地接受了。

为履行条约,勾践就要带着夫人去吴国为奴。

临行前,勾践安排国事,请范蠡代他管理国家。

范蠡说,境内治民,恢复生产,臣不如文种;但临机制变,万全应对,文种不如臣。

因此,请大王让文种主持国政,由臣随大王去吴国吧。

勾践不同意,说越国遭此重创,需要先生这样的人;一旦到了敌国,生死未卜,不值得再牺牲一位贤才。

范蠡坚持。

最终,勾践还是答应了。

毕竟,有足智多谋的范蠡在身边,也可随时请教,多一分活命的机会。

  勾践带着夫人和范蠡到了吴国,伍子胥力主杀掉勾践斩草除根,伯嚭因受了文种暗中送去的珍宝美女,极力为勾践说好话。

夫差便派人在阖闾的陵墓旁修建了两间石屋,将勾践夫妻贬入其中,令其驾车养马。

勾践夫妇在吴国为奴,而范蠡却常侍勾践左右,就像仆人一样照顾勾践夫妇。

夫差听说后,在宫内召见勾践君臣。

勾践跪伏在前,范蠡侍立于后。

夫差说:

寡人听说范先生是位贤才,曾经力劝勾践不要与吴国抗争,治理国家时也很有法度。

但是,寡人也听说贞洁的妇人不嫁破亡之家,仁贤的君子不仕绝灭之国。

如今越王无道,国破为奴,而先生并非越人,越国的覆亡与你无关。

只要你愿意投奔吴国,寡人一定重用你,让你及你的家人享受荣华富贵,如何?

  勾践听了,把脸贴在地上流泪。

  范蠡不慌不忙地说:

臣也听说过,亡国之臣不敢言政,败军之将不敢言勇。

臣在越国时未能劝阻君王,是臣的过失。

如今我王在贵国为奴,臣愿替我王分忧,帮大王养马扫地以赎其罪,哪里还有颜面接受大王的恩惠呢?

夫差见范蠡不愿移志,只好作罢。

回到石屋后,范蠡见四下无人,就对勾践说:

今见大王仍有悲色,这是不对的。

夫差将您囚禁在这里,最怕的就是您还有重振山河之心。

只要大王一日不消除这种念头,一日就不得安宁,随时都会招来杀身之祸。

夫差虽然没有派兵把守这里,但四周都是他的眼线,我们的一举一动都难逃夫差的眼睛。

为今之计,大王和夫人要放下身段,真正做好奴仆的本份,日子久了,夫差才会放心,并逐渐生出同情心。

到了那时,我们才有返国的机会。

  勾践万般无奈,只得听从范蠡的建议,撩裙扎裤,早起晚睡,把夫差的马养得又肥又壮,每次夫差来时,还虔诚地趴在地上,让夫差踩着自己的背上马。

而范蠡也是早晚帮助勾践夫妇干粗活,从无怨言。

日子一长,一开始还觉得新鲜的吴国人就习以为常了。

这样过了三年,勾践夫妇和范蠡完全成了地道的养马人,还将阖闾的陵墓打扫得干干净净,常常敬香祭拜,不停地说赎罪的话,让夫差找不到半点毛病。

有一次夫差来看勾践,见君臣、夫妇之礼依然,不禁对伯嚭叹息道:

勾践不过是小国之王,范蠡不过是一介寒士,但处于困厄之中却不失君臣之礼,处之泰然,的确可敬可叹!

伯嚭这些年私下收受文种送来的美女财宝无数,抓住机会进言:

大王以圣人之心,同情这些孤穷之人,臣看尧舜也不过如此!

现在越国每年都将生产所得全部上缴我国,勾践君臣又甘心为奴,大王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夫差听了很高兴,产生了想放勾践回国的想法。

伍子胥听说夫差生了同情心,连夜入宫找夫差,说道:

从前夏桀囚禁商汤而不诛杀,商纣囚禁文王也未诛杀,结果反被诛杀灭国,教训太深刻了!

现在大王如不杀勾践,将来勾践一定会报仇!

夫差听了,派人传勾践进宫。

伯嚭赶紧让人秘密通知勾践,勾践害怕得直发抖。

范蠡安慰他说,大王不必害怕,三年了夫差都没有杀我们,不会现在动手。

上次夫差来看我们,我观他的气色,五腑中了寒气,最近肯定要生病卧床,顾不上理会伍子胥了。

但既然夫差传您进宫,您还是要去,多多恭敬,说些他喜欢听的话就行了。

  果然,当勾践被传唤的人领到城中时,宫内的人出来说勾践不必晋见了。

回到石屋,伯嚭的亲信就来说,因伯嚭从中斡旋,夫差又病了,请勾践不必担心。

勾践这才松了口气,对范蠡说:

这样整天担惊受怕的日子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你总是说有机会回国,现在看来希望渺茫。

范蠡说,大王,机会就在眼前,只是臣开不了这个口啊……

勾践说:

先生啊,都到这份上了,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你说吧,上刀山下火海,只要能活着回国,叫我干啥都行。

范蠡见勾践眼里有寒光闪过,料想是下了决心,就说:

大王钢铁般的意志,臣下万分敬佩!

当下,夫差病重,正是大王与他亲近的好时机。

人在大病时心灵脆弱,容易动情,大王只须按臣说的做,就可以感动夫差,趁机讨得回国的允诺……随即,对勾践耳语了一番。

勾践听罢,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但最终还是咬牙点头。

  夫差患病月余,数名太医都治不好,每次大便都散发出恶臭。

夫差担心患了不治之症,心情很不好,对汤药厌烦透顶。

这一日,夫差痛苦的拉完便便,勾着腰出来,就碰到了伯嚭。

伯嚭要露喜色,说道:

恭喜大王,贺喜大王,您的病有救了。

夫差一愣,说太宰开什么玩笑?

你掌管内宫,太医都看遍了不见效果,莫非找到了神仙?

伯嚭说,勾践在门外求见,说能看好大王的病。

夫差皱眉道,他能看病?

玩笑开大了吧?

不过既然来了,就让他进来吧。

勾践进来后行了跪拜之礼,又仔细地看了夫差的面色,流着泪说:

至高无上的大王啊,您卑贱的仆人勾践听说您生病了,日夜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您是吴越两国的救星,天下的百姓都像膜拜太阳那样崇敬您,您不能出一点差错。

勾践以前曾拜访过山中的隐士学过医术,现在请求给大王诊病。

夫差见他诚恳的样子,就说:

好吧,那你上前诊脉吧。

勾践跪着不起身,说道:

大王万金之体,卑贱的仆人哪里敢靠近您,玷污大王的玉体呢?

再说诊病不是靠外部的感觉,而是通过内部的排泄才能看得准。

如果大王相信奴仆,请让我尝一尝大王的粪便吧。

  这个提议让夫差一惊,心想这也太荒唐了。

但转念一样,多年来大便都顺畅,如今方便困难,又有恶臭,都是那些庸医不给力。

于是命伯嚭去弄了些还没凉透的便便出来。

勾践凝神静气,用手指抠了一些放在嘴里,闭着眼睛尝了尝,突然睁开眼睛,大喜道:

恭喜大王!

您的病在半个月后不治自愈!

夫差忙问因由。

勾践强忍嘴里的恶臭,说道:

大王啊,人的粪便与时节关系密切,若与时节相通,则大吉。

大王不过是辛劳过度,在督练军马时不慎让阴气潜入五腑,故而有疾。

然而半月后正是三月,天气转暖,阳气上升。

刚才奴仆尝到了苦酸之味,说明大王强健的体魄正逼使潜入的阴寒之气从粪便里排泄出来,到三月就将排尽,所以断定三月时会好。

夫差见他说得头头是道,但还是有点怀疑。

不过,他被勾践感动了,说道:

真是难为你了!

满朝文武,没有一个像你这样忠心于寡人的!

这样吧,如果三月寡人真的能痊愈,就放你回国。

如若不好,就把你们全都杀了。

  勾践回到石屋,恶心得差点把肠子都吐了出来。

他扬起满是泪水的脸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