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03153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1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湛江市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东省湛江市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东省湛江市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广东省湛江市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广东省湛江市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湛江市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x

《广东省湛江市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湛江市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湛江市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x

广东省湛江市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选择题

1.移栽黄瓜幼苗时,根部总是带有一个土团,目的是为了保护什么结构不受伤害(  )

A.叶片B.幼茎C.根毛D.花

2.移栽植物的时候,适当剪除一些叶片有利于被移栽植物的成活,其主要目的是可以()

A.降低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B.避免蒸腾作用过多失水

C.避免大风吹倒新栽的植物D.使移栽操作更加方便

3.在农田中一次施肥过多,农作物出现萎蔫现象,当情况比较严重时,解决的办法是(  )

A.适量浇水B.减少光照C.疏松土壤D.移栽植物

4.盐拌黄瓜时,盘中会出现一些液体,主要原因是黄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

A.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B.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C.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D.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5.在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由(  ) 输送到茎、叶等其他器官中.

A.导管B.筛管C.纤维D.输水管

二、多选题

6.选取绿色叶片和有白斑叶片的牵牛花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如图所示,在实验中,将牵牛花放在暗室一昼夜将植物叶片内原有淀粉消耗尽.将此装置放在光下数小时后,再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实验中滴碘液不变蓝的是(  )

A.Ⅰ叶覆盖铝箔的部分B.Ⅱ叶中绿色部分

C.Ⅲ叶D.Ⅰ叶未覆盖铝箔的部分

E.Ⅱ叶白斑部分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叶绿素是绿叶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B.光不一定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D.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8.下列观察生物细胞结构的实验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在载玻片上滴自来水

B.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在载玻片上滴生理盐水

C.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D.向左移载玻片可以将视野左侧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9.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空气质量的最佳措施是(  )

A.多种花草树木B.扩大绿化面积

C.适当增加水域面积D.以上都对

10.按着生位置的不同,芽可分为(  )

A.顶芽、花芽B.花芽、叶芽C.叶芽、混合芽D.顶芽、侧芽

三、填空题

11.生物的一生都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存.植物需要从外界吸收______等,通过______作用制造出有机和物;但动物只能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体内现成的______为食.

12.把植物带叶的茎插入红墨水中,在阳光下照射数小时,只有茎的木质部染成了红色,证明木质部中的______能由下往上运输水和无机盐.

13.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______,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______.

14.不同植物及同种植物的不同生长时期,需要的无机盐是不同的.____________.

15.根的生长主要依靠分生区细胞的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不断伸长____________.

四、探究题

16.如图是研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四个实验装置,将A、B、C、D四个实验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2个小时.请分析回答问题:

(1)A、B两个装置中,能证明塑料袋壁上的水珠由植物体散发出的是______装置.

(2)C、D两个装置中,塑料袋壁上的水珠较多的是______装置.

(3)通过上述两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

______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植物蒸腾作用可散失大量水分,因此大面积植树造林可以______大气的湿度.

(4)若C装置中,锥形瓶内的水滴有红墨水,一段时间后取出枝条纵切,可发现枝条纵切面上被染红的部分是______; 红墨水在该部位的运输方向是______.

五、识图作答题

17.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一个植物细胞模式图.请据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细胞中的遗传信息库是           .

(2)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

(3)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A〕           .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C2.B3.A4.C5.A6.ACE7.CD

8.AB9.AB10.BD

11.营养物质;光合;有机物  

12.导管  

13.成熟区;伸长区  

14.√  

15.√  

16.A;C;叶;提高;木质部;自下而上  

17.细胞核;细胞膜;叶绿体  

【解析】

1.解:

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上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的根毛.移栽植物时,往往会造成幼根和根毛受损,而使植物吸水的功能大大下降,造成植物萎蔫或死亡.所以移栽时,需要带大的土坨,目的是减少幼根与根毛的损伤,保护根毛和幼根,提高根的吸水能力,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故选:

C.

移栽黄瓜幼苗时,根部总是带有一个土团,目的是减少幼根与根毛的损伤,保护根毛和幼根,提高根的吸水能力,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解明确根毛的分布与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解: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片的气孔是水蒸气外出的门户,可见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移栽植物的根系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

故选:

B

3.解:

一次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当情势比较严重时,会造成烧苗.施肥后浇水可以降低土壤溶液的浓度,使土壤溶液浓度小于作物细胞的浓度,使作物细胞正常吸水.因此施肥后必须及时浇水.

故选:

A.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浇水降低土壤溶液的浓度.

4.解:

当植物细胞内外液体有浓度差时,植物细胞就会吸水或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细胞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细胞吸水.用糖拌西红柿,则细胞外的糖分多,液体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则西红柿细胞就会失水.因此一段时间后,盘中会出现一些液体.

故选C.

此题考查的是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知识,据此作答.

掌握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分析糖拌番茄片时番茄细胞内外液体的浓度大小关系,即可正确答题.

5.解:

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细胞,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因此,“在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由“导管”输送到茎、叶等其他器官中.

故选:

A.

导管位于木质部,运输水和无机盐,方向自下而上,筛管位于韧皮部,运输有机物,方向从上往下.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导管、筛管的作用.

6.解:

该同学对这株牵牛花进行了光照、叶片脱色、冲洗、滴加碘液等处理.

A、绿叶的覆盖铝膜部分没有进行了光合作用,没有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不会变蓝,说明了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淀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

B、Ⅱ叶中绿色部分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会变蓝,说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C、Ⅲ叶片由于瓶内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了,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淀粉,滴加碘液不会变蓝,说明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D、Ⅱ叶白斑部分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不会变蓝,

E、Ⅰ叶未覆盖铝箔的部分具备光合作用的条件,能进行光合作用,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会变蓝.

故选:

ACE.

对照实验:

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多以实验题的形式出现,难度较大.

7.解:

光合作用的公式如图:

二氧化碳+光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可见,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只有具有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体不见光部分的细胞无叶绿体,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A、叶绿体是绿叶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叶绿体内有叶绿素,故错误;

B、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故错误;

C、完成能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自然界的能量来源光合作用完成物质转变.故正确;

D、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主要为淀粉),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故正确.

故选:

CD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据此答题.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和意义.

8.解:

A、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由于0.9%的生理盐水的浓度与动物细胞的浓度一致,为了不至于细胞因吸水而膨胀,失水而皱缩,所以为了维持细胞保持正常状态,应往装片上滴加浓度为0.9%生理盐水,A错误;

B、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上滴清水,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B错误;

C、在显微镜的结构中,对物体起放大作用的是目镜与物镜,物像的放大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C正确;

D、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所以向左移载玻片可以将视野左侧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是正确的.D正确.

故选:

A、B.

在制作临时装片时要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步骤:

1.擦片;2.滴水;3.取材、展平;4.盖片;5.染色;6.吸水;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步骤:

1擦、2滴、3刮、4抹、5盖、6染;在显微镜的结构中,对物体起放大作用的是目镜与物镜;在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实物的倒像.据此解答.

掌握“观察植物细胞”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两个临时装片制作的实验的不同之处,以及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9.解:

空气中的污染物能严重的危害人和其它生物的健康,如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防止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改善空气质量.植物能净化空气,有吸附和吸收多种有害污染物的功能,大面积的树林效果尤为显著,因此大面积种花草树木,扩大绿化面积是防治空气污染、提高空气的质量的最佳措施效措施.

故选:

AB.

本题考查的是防治大气污染,治理空气质量的措施.大气污染会危害人和其他生物的健康.

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多种多样,但根本措施就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10.解:

由分析可知,按芽的着生位置分可以分为顶芽和侧芽.着生在枝条或主干顶端的芽是顶芽,着生在枝条侧面或侧枝侧面的芽是侧芽,D正确.

故选:

D.

芽的类型多种多样,按照着生位置的不同可以把芽分为顶芽和侧芽;

按照芽将来发育结果的不同可以把芽分为枝芽、花芽和混合芽.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根据不同情况对芽进行分类.

11.解:

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己和动物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动物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都需要营养物质.

故答案为:

营养物质;光合;有机物.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12.解:

茎中输导组织根据其构造和功能的不同,分为两类:

导管和筛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将植物的枝条插入滴有红墨水的瓶中,放在太阳下(促进蒸腾作用),过一段时间,将枝条纵切开来,可以看到染成红色的部分是导管,正是因为木质部中的导管是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

故答案为:

导管

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

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茎是主要的输导器官,其中含有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据此答题.

关键点:

导管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管道.

13.解:

成熟区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成熟区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伸长区细胞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因此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故答案为:

成熟区;伸长区

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如图:

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

 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

 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根的生长以及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14.解:

植物主要通过根尖的成熟区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因此,不同植物及同种植物的不同生长时期,需要的无机盐是不同的.

故答案为:

15.解:

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生长,使细胞体积不断增大,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因此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分生区的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的不断长长的缘故.

故答案为:

16.解:

(1)B装置中,花盆土壤中的水分在阳光下可以通过蒸发进入塑料袋内,因此不能能说明塑料袋内的水珠是蒸腾作用形成的还是土壤蒸发的;A装置由于在植物的茎处扎紧,花盆土壤蒸发的水分不能进入塑料袋内,因此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只能是植物体的蒸腾作用形成的.故可以证明塑料袋壁上的水珠由植物体散发出的是A装置.

(2)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而C、D两个装置中,C的叶多,D没有叶,因此塑料袋壁上的水珠较多的是C.

(3)由以上现象可以得出:

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蒸腾作用可以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使气温降低,让当地的雨水充沛,因此大面积植树造林可以提高大气的湿度.

(4)植物体内的水分和无机盐是由木质部中的导管由下往上运输的.因此枝条纵切面上被染红的部分是木质部(或导管),红墨水(无机盐、水)在该部位的运输方向是自下而上.

故答案为:

(1)A;

(2)C;

(3)叶;提高(或增加);

(4)木质部(或导管);自下而上

(1)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的表皮上的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因此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2)对照实验:

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17.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植物细胞基本结构和功能.

植物细胞基本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

起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细胞膜:

近似球形,紧贴细胞壁内侧,起保护作用并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核:

含有遗传物质;

细胞质:

液态的,可以流动的,从而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植物细胞的细胞质里面有叶绿体、液泡.

叶绿体:

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

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水果中带有甜味、酸味的汁液--来自于液泡中的细胞液.

故答案为:

(1)细胞核;

(2)细胞膜;(3)叶绿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