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下学期一诊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030793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下学期一诊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下学期一诊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下学期一诊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下学期一诊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下学期一诊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下学期一诊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高三下学期一诊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下学期一诊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下学期一诊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高三下学期一诊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一诊历史试题含答案

24.《世界文明史》中说: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的剧烈变动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统治者政策的引导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25.据古碑记载:

“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

”材料表明汉代

①推行重农抑商政策②实行了分封制③实行盐铁专卖政策④对市场进行严格管理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6.《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

“一品官,二品贾。

”《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

“徽州风俗以商贾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

”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

A.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宋朝商品经济发展

C.徽商有超前的经商理念D.商人地位的提高

27.王安石:

“昔日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

”司马光:

“取利约近一倍,虽兼并之家,乘此饥谨取民利息,亦不至如此之重。

”据此可知王安石与司马光分歧的焦点是青苗法

A.是否有助于限制兼并之家B.是否有利于改善政府财政状况

C.是否真正有利于助困济贫D.是否真正有助于稳定市场秩序

28.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

“(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

”下列关于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蔡襄书法苏轼书法黄庭坚书法米芾书法

A.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B.体现当时书法艺术丰富多样

C.表现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D.标志着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

29.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

表中摘编自明清相关史志资料,显示了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

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松江府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

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苏州府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计日受值”;盛泽镇“供以蚕桑为业”。

嘉兴府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

“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①商品经济比较发达②纺织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③市镇经济繁荣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30.下表格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对该表解读最准确的是

国别

重要原因

日耳曼

宗教哲学

宗教革命

(一)民族性简单,宜于宗教。

(二)民族性喜实用,不乐罗马教的仪式。

(三)教皇在日耳曼的威信,本不甚深。

法兰西

政治哲学

法国革命

(一)专制政体的发达。

(二)政治的亟需改革。

英吉利

应用科学

工业革命

(一)工业发达。

(二)尚实用的民族性。

A.文艺复兴对西欧各国产生的影响

B.理性主义在西欧各国的传播

C.资本主义推动西欧各国的反封建斗争

D.启蒙运动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31.忠肝义胆是中国人对一个人行为忠心耿耿、仗义行事的评价。

关于忠义的集中描写无过于《三国演义》,其中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忠义英雄,其忠义思想的来源应该包括

①孔子的“仁”“礼”主张     ②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③宋明时期的程朱理学思想 ④明清之际的反传统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2.下图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变化图(%),对该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英国完全丧失了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

B.英国能略占优势的重要原因是殖民地广阔

C.美国已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经济和殖民霸主

D.两次工业革命中美法的发展速度都比较缓慢

33.1945年7月,艾德礼政府推行以“经济计划化”为主体的国有化政策,掀起战后英国第一次国有化高潮。

从1945年到1951年,约占国民经济部门的20%实现国有化。

1974年3月,威尔逊工党政府在英国掀起第二次国有化高潮,到1979年,英国国有企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5%,就业人数占总劳动力的8.1%。

然而,两次国有化导致经济停滞、通货膨胀、失业率攀升等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被世人称为“英国病”。

“英国病”的主要病因是

A.英国接受马歇尔计划援助较少

B.二战对英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C.英国实行国有化违背了历史潮流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调节作用减弱

34.2013年10月1日,美国联邦政府因为2013财年结束、2014财年预算没有被国会通过而被迫关门,有80万左右工作人员停止工作。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美国

A.总统对参议院和众议院负责B.立法权高于行政权

C.联邦主权遭到削弱D.实行分权制衡原则

35.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中指出:

“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是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述。

”作者在此想要说明的是

A.文字史料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能客观地反映历史

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够真实地反映历史

40.(25分)材料一

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

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

(人群)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

礼义生而制法度。

法者,治之端也。

隆礼至法则国有常。

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

隆一而治,二而乱。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摘编自《荀子》

材料二汉兴,江都相董仲舒亦大儒,作书美孙卿(即指荀子)。

——(西汉)刘向《叙录》

“荀卿全是申、韩”,“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荀子认为,礼在社会理想层面上的价值是建立社会等差秩序。

礼的本意和功能是对人之放任的约束,是对等差秩序的遵守。

这种价值取向将会在社会分化的态势下,发挥其社会整合的功能。

荀子的礼法价值观虽然有以道德裹胁法律的倾向,但他明确指出了道德与法律的互动关系,充分认识到了道德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另外,荀子还强调为政者的品德对于社会政治的决定性影响,要求处于政治实践中的从政者首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性。

—一高春花《荀子礼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材料四一个成功的自由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将永远是一个与传统紧密相连并受传统制约的社会。

……历经数代人的实验和尝试而达致的成就,包含着超过了任何个人所能拥有的丰富经验。

——[英]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

(1)概括材料一中荀子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观点形成的主要背景。

(10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荀子思想在西汉和南宋学术界的不同境遇。

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析出现不同境遇的主要原因。

(9分)

(3)根据材料二、四,简述荀子思想的现代价值。

(6分)

 

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材料二(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已成为极少数‘先进’国对世界上绝大多数居民实行殖民压迫和金融扼杀的世界体系。

”“人类的整个经济、政治和精神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就已经愈来愈国际化了。

——《列宁选集》

材料三二战后,全球化逐步发展到新的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覆盖到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

“全球化”观念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被人们普遍关注,……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使人们之间的联系和交往越来越便捷和密切,时间和空间对人们的阻隔越来越小。

西方国家放松对经济的管制,市场机制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各种关税壁垒明显削弱,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开放度不断扩大,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的国际流动更加通畅。

材料四18世纪下半叶,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把人类从农业社会带到工业社会。

到19世纪下半叶,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把人类社会带入了电气化时代。

战后五六十年代的新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了原子和电子时代。

到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西方国家再次掀起科技革命的新高潮,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产业飞速发展,把人类带入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

……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需要大量资金,也需要多种专业人才的分工协作,进而要求超出个别企业甚至个别国家的限制,寻求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科技研究与开发的全球化。

——以上材料引自罗文东《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依次出现“世界性”“国际化”和“全球化”。

促使“世界性”和“国际化”形成的最主要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依据材料指出推动“世界性”、“国际化”和“全球化”发展的共同因素。

(3分)

(2)材料一、二中“世界性”、“国际化”与材料三中的“全球化”之间有何联系?

依据材料三归纳“全球化”的特点。

(4分)

(3)依据材料四,分别指出科学技术为“世界性”、“国际化”、“全球化”发展所提供的条件。

并说明科学技术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

(5分)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路德等改革家)提出改革婚姻制度的主张,具体内容是:

制订新的婚姻法规,废除秘密婚姻(秘密婚姻原指男女两人在教士面前互换婚誓后所构成的正式婚姻,它不经过婚礼,也不需要取得父母的同意和公众的承认),政府的世俗法庭批准婚姻或由经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来审核批准婚姻登记等。

新的婚姻法规定,结婚不再属于宗教七大圣仪之一。

材料二新教的婚姻改革家们在付诸实践的时候比较保守,往往没有家长同意的签字就不给办理结婚登记,这使得父母们实际上控制了儿女的婚姻。

新教徒视婚礼为大事,强调必须举行公开的婚礼,并且一定要有证婚人,才算完成了结婚。

——以上材料均摘自史仲文、胡晓林《世界近代前期宗教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新教徒结婚的条件(6分)

(2)在婚姻改革前后,婚姻的主导力量发生了怎样变化?

上述婚姻改革对西欧社会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

(9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县设六十议灵,是谓县议员;府设六十议员,是谓府议员;省设六十议员,是谓省议员。

县议员于秀才中选择其人,公举者平民主之……府议员于举人中选择其人,公举者秀才主之……省议员于进士中选择其人,公举者举人……公举法:

凡男子二十岁以上,除喑哑盲聋以及残疾者外,其人能读书明理者.则于以公举之权……兴革之事,官有所欲为,则谋之于议员,议员有所欲为,亦谋之于官,甘以叙议之法为之,官与议员意合,然后定其从违也。

从违既定,乃由县详府;府议员意合,则由县详省;省议员意合,则详于君;君意合,则书名颁行;意不合,则令其再议。

若事有不能衷于一是者,则视议员中可之者否之者之人数多寡,而以人多者为是,所谓从众也。

推之,凡军国大政,其权虽出于君上,而度支转饷,其议先询诸庶民,是真为政者矣。

——何启、胡礼垣:

《新政论议》(1895年)

(1)概括指出材料中民主设计方案的主要原则。

(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方案在中国近代民主进程中的意义。

(5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公开的和平条约,必须公开缔结……

(2)领海以外……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3)……尽可能地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

(4)应采取充分保证措施,使各国军备必须裁减至符合维持国内安全的最低限度。

(5)对所有殖民地的要求做出自由的、坦率的和绝对公正的调整……(14)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

——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

材料二第一,他们两个国家不寻求任何领土的或其他方面的扩张;第二,他们不希望看见发生任何与有关人民自由表达的意志不相符合的领土变更;第三,他们尊重所有民族选择他们愿意生活于其下的政府形式之权利,他们希望看到曾经被武力剥夺其主权及自治权的

民族,重新获得主权与自治;第四,他们要在尊重他们现有的义务下,努力促使所有国家,不分大小,战胜者或战败者,都有机会在同等条件下,为了实现它们经济的繁荣,参加世界贸易和获得世界的原料……第七,这样的和平将使所有人能够在公海上不受阻碍地自由地航行;第八,他们相信,世界上所有国家,为了现实的和精神上的理由,必须放弃使用武力。

如果那些在国境外从事或可能以侵略相威胁的国家继续使用陆海空武器装备,则未来的和平将无法维持;所以他们相信,在一个更普遍和更持久的全面安全体系建立之前,解除这些国家的武装是必要的。

……

——罗斯福、丘吉尔《大西洋宪章》

(1)对比材料一、二,概括两则材料在内容上的相同之处。

(8分)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所倡导的原则的看法。

(7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陶行知是杜威的学生,但他正视中国的问题,则超越了杜威。

他在群众教育运动方面非常积极,为工人和贫民办夜校。

他展开“小先生”运动,让文盲学好后以他们的新知识教育其他文盲。

对于1927年的反共产主义分子来说,这就好像一颗政治炸弹一样。

在城市里搞群众教育被视为叛逆而遭禁止,陶行知就到农村进行教育和推行农村复兴计划。

美国的进步教育推行现成的学校制度,陶行知则发现中国普通群众只能在他们生活和工作的农村、家庭和车间的所在地受教育。

在所有美国训练出来的教育者中间,陶作为一个穷人出身的人异常地同情普通人民的需要,而这终于使他比别人更接近中国共产党。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以我愚见,匪无非是那些自以为正统的人给和他们立场不同或反对他们所作所为的人乱扣的帽子……俺觉得最好笑的事情还是有些人自己明里暗里干着土匪的勾当,却诬蔑善良可爱的人是“匪”,偏要要拿冲锋枪去剿“匪”扮正义!

——陶行知《剿匪与造匪》(1932年发表于《申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孔子和陶行知在教育领域贡献的异同。

(8分)

(2)根据上述材料,评价陶行知。

(7分)

(2)进行制度设计;为之后的政治改革提供了思想资源。

(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