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全图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2881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6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全图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初中化学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全图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初中化学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全图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初中化学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全图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初中化学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全图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全图文.docx

《初中化学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全图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全图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全图文.docx

初中化学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全图文

初中化学重难点单质

化合物

其他:

氨气3

常见物质的俗名

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化合反应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45O22P2O5

白磷自燃:

45O2=2P2O5

●木炭充分燃烧22

●木炭不充分燃烧:

222

●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22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2O23O4

●铝在氧气中燃烧:

43O222O3

铝不易生锈的原因:

43O2=22O3

●镁在空气中燃烧:

222

●铜在空气中加热:

222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2H222H2O

●将2变成22

●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2223

●用生石灰制取熟石灰2(2

●一氧化碳燃烧:

2222

●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变浑浊的石灰水又变澄清:

322(32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222

钠在氯气中燃烧:

222

镁在氮气中燃烧:

323N2(注意氮元素的化合价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22→点燃2

上面三个化学方程式给我们的启示是: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与。

分解反应

●汞在空气中加热:

222

●氧化汞加强热:

222↑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之一:

2H2O22H22↑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之一:

24K2422↑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之一:

2323O2↑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符合绿色化学的观念,是三种方案中最安全、最节约资源的一种。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2H2O2H2↑2↑

●工业制取生石灰和2的反应原理32↑

●干粉灭火器的反应原理(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232322↑

●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2(23222↑

●过氧化氢溶液不稳定,发生分解:

2H2O2=2H22↑

●碳酸不稳定,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2322↑

●碳铵(碳酸氢铵“消失”并发出刺激性气味433↑2↑2O

●石笋、钟乳石的形成过程322(32

(323↓2↑2O

置换反应

●氢气还原氧化铜22O

●木炭还原氧化铜222↑

●木炭还原氧化铁:

322O3432↑

●水煤气的形成2OH2(注意没有气体生成符号↑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2442↑

●金属与稀盐酸的反应

⏹2X+22X2↑(X是+1价的金属,包括K、

⏹X+222↑(X是+2价的金属,包括、、、

⏹2623+3H2↑

●金属与稀硫酸的反应

⏹2X24242↑(X是+1价的金属,包括K、

⏹X2442↑(X是+2价的金属,包括、、、

⏹23H242(43+3H2↑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镁

◆323=32+2

32(43=34+2

32(33=3(32+2

◆22(X是+2价的金属,包括、、

◆44(X是+2价的金属,包括、、

◆(32(32(X是+2价的金属,包括、、

◆23(32+2

⏹铝

◆23X2=23+3X(X是+2价的金属,包括、、

◆23X42(43+3X(X是+2价的金属,包括、、

◆23X(32=2(33+3X(X是+2价的金属,包括、、

◆33(33+3

⏹锌

◆22(X是+2价的金属,包括、

◆44(X是+2价的金属,包括、

◆(32(32(X是+2价的金属,包括、

◆23(32+2

⏹铁

◆22

◆44

◆(33(33

◆23(32+2

⏹铜23(32+2

⏹K、、不遵循这样的置换反应,它们与盐溶液反应时,会先和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然后再和盐溶液反应。

如:

22H222↑424(2↓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222

●水蒸气与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

34H2O3O4+4H2(注意没有气体生成符号↑

复分解反应

●溶液与稀盐酸反应2O

●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22424+2H2O

●(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2244↓+2H2O

●用胃舒平(氢氧化铝中和过多的胃酸(3+33+3H2O

●用氢氧化镁中和过多的胃酸(2+22+2H2O

●用熟石灰中和含有硫酸的污水(2244+2H2O

●稀盐酸除铁锈2O3+623+3H2O

●稀硫酸除铁锈2O3+3H242(43+3H2O

●稀盐酸与氧化铜反应222O

●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制取42442O

●提示、2O、K2O、可以直接和酸反应。

●实验室制取2的反应原理3+2222↑

●盐酸与水垢中的主要成分发生反应3+2222↑

●实验室不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2的原因324422↑

●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23+2222↑

●误食碳酸钡后发生中毒的原因3+2222↑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322↑

●硝酸银溶液与稀盐酸反应33↓

●钡盐与稀硫酸反应:

(3224=234↓224=24↓3244↓22↑●硫酸和碱式碳酸铜反应2(23+2H24=24+2H22↑

●工业制取烧碱(223=23↓

●氯化铵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43↑2O

●硫酸铵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424+224+23↑+2H2O

●将熟石灰与氯化铵两种固体一起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

24(22+23↑+2H2O●将熟石灰与硫酸铵两种固体一起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

(424(24+23↑+2H2O

●生成蓝色沉淀的反应4+2(2↓24(参加反应的碱只能是四大强碱●生成红褐色沉淀的反应3+3(3↓+3(参加反应的碱只能是四大强碱●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2+2(2↓+2(生成物只能是弱碱

●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4(2(2↓4↓(硫酸盐与氢氧化钡反应

●生成蓝白沉淀的反应4(2(2↓4↓

●生成红白沉淀的反应2(43+3(2=2(3↓+34↓

●配制波尔多液时发生的反应4(24(2↓

●误食3或2发生中毒之后,要服用泻盐(4解毒2424↓●其他常见的反应:

⏹33↓

⏹223=23↓(2可以换成(32,23可以换成K23⏹223=23↓(2可以换成(32,23可以换成K23⏹224=24↓(2可以换成(32,24可以换成K24

●证明变质的三种方法:

⏹23+2222↑

⏹23(2=23↓

⏹232=23↓

23(32=233↓

●证明部分变质(先用下面的方法除去23,然后向溶液中滴加酚酞,如果溶液变红说明部分变质:

⏹232=23↓

⏹23(32=233↓

●证明(2变质的方法3+2222↑

●证明(2部分变质的方法(取两份相同的样品,分别按以下方法做

⏹证明(2变质3+2222↑

⏹证明还有(2存在(2+242+2H223↑

●证明部分变质的方法(取三份相同的样品,分别按以下方法做:

⏹证明仍然存在2(2

⏹证明3的存在3+2222↑

⏹证明(2的存在(2+242+2H223↑

非基本类型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检验一氧化碳的反应原理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用赤铁矿炼铁、高炉炼铁的反应原理:

32O323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亚铁2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用磁铁矿炼铁:

43O4342

●黑火药点燃爆炸23+322↑+32↑

●甲烷充分燃烧4+2O22+2H2O

●甲烷不充分燃烧:

24+3O224H2O

●乙醇充分燃烧2H53O222+3H2O

●乙醇不充分燃烧2H52O223H2O

●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固体变质的原因(223↓2O●用溶液吸收2(固体变质的原因:

22232O

●用溶液吸收2:

22232O

●溶液与3反应:

23242O

●葡萄糖的缓慢氧化6H12O6+6O262+6H2O

常见反应的现象

6/22

7/22

描述实验现象时要注意不能说出生成物的名称,但可以根据生成物的化学性质来描述生成物。

8/22

常见物质的颜色、气味

固体

●红色:

红磷P、铜、氧化铁2O3、氧化汞

●红褐色:

氢氧化铁(3

●黄色:

金、硫S

●绿色:

碱式碳酸铜2(23

●紫黑色:

高锰酸钾晶体4

●淡蓝色:

固态氧O2

●蓝色:

氢氧化铜(2、硫酸铜晶体4·5H2O

●银白色:

大多数金属(铁、银、铝、锌、镁„„

●黑色:

木炭C、铁粉、氧化铜、二氧化锰2、四氧化三铁3O4、氧化亚铁等●深灰色:

石墨C

●灰白色:

大多数磷肥

●无色:

金刚石C、干冰2、冰H2O

●白色:

除了上述固体之外,我们学过的其他固体、固体粉末或晶体基本上都是白色的。

●有刺激性气味的固体:

碳酸氢铵43

液体

●淡蓝色:

液态氧O2

●蓝色:

含有2+的溶液

●浅绿色:

含有2+的溶液

●黄色:

含有3+的溶液

●银白色:

●我们学过的大多数液体都是无色的。

●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乙醇C2H5

●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醋酸3

气体

●红棕色气体:

二氧化氮2

●有毒的气体:

一氧化碳、氯化氢、氨气3、二氧化硫2、二氧化氮2等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氯化氢、氨气3、二氧化硫2、二氧化氮2等

●我们学过的大多数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

●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

二氧化硫2、一氧化碳、二氧化氮2、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O3等

●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二氧化碳O2、臭氧O3、甲烷4、氟氯代烷等

多功能瓶

9/22

下面是多功能瓶的常见用途:

一、洗气瓶(图①

多功能瓶作为洗气瓶来使用时,气体要从长导管进入,从短导管中出去。

洗气瓶一般用来检验气体(如二氧化碳、干燥气体(如混有水蒸气的气体、吸收气体(如二氧化硫或除去气体中的杂质(如气体等

●检验气体:

检验二氧化碳的试剂是澄清的石灰水。

●干燥气体:

试剂一般是浓硫酸。

需要注意的是,浓硫酸不能干燥3等碱性气体。

●吸收气体或除去气体中的杂质:

①对于2、2等气体,可以使用溶液吸收(最好不用(2溶液,因为(2微溶于水

②对于混在2中的气体,不可以使用溶液吸收,但可以使用3溶液来吸收。

③2可以用溶液吸收。

二、向上排空气取气瓶(图②

使用条件:

收集的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组成气体的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并且气体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规则:

长管进,短管出。

常见实例2、2、2、2

利用多功能瓶收集有毒或者有污染气体,可以方便地进行尾气处理,以免气体逸出污染空气。

如2可以用②装置收集,再用①装置进行尾气处理。

三、向下排空气取气瓶

使用条件:

收集的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组成气体的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并且气体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规则:

短管进,长管出。

常见实例2、3

四、排水集气瓶

使用条件:

①气体不溶或难溶于水;②气体不与水反应;(③对于部分气体来说,密度与空气密度接近,无法用排空气法收集。

规则:

短管进,长管出。

常见实例2、H2、

五、排水量气瓶

使用条件:

同“四”

规则:

短管进,长管出。

10/22

如果忽略导管内的水,量筒内水的体积就是进入集气瓶中气体的体积。

除杂

●除杂的原则:

①主要成分的质量不能减少(可以增多;②除杂时不能引进新的杂质。

●除去中的C:

在氧气流中灼烧(22。

●除去中的2:

使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223↓2O和22232O。

●除去2中的:

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2。

●除去中的3:

高温煅烧(32↑

【注意】不能加稀盐酸,因为能与稀盐酸中的水反应生成(2。

●除去大理石中的杂质:

①高温煅烧大理石或石灰石(32↑;

②将反应后的固体放入足量的水中,使其充分溶解,过滤(2(2;

③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223↓2O;

④过滤。

【注意】如果杂质很难用一般方法除去,可以将主要成分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然后通过反应再变回来。

●除去中少量的:

物理方法——用磁铁反复吸引。

化学方法——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然后过滤。

【注意】不能加硫酸铜溶液,否则容易导致除杂不彻底。

●除去4溶液中的4:

①加入铁粉(铁丝;②过滤。

●除去可溶物中的不溶物:

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结晶。

●除去不溶物中的可溶物:

①溶解;②过滤。

●将两种可溶物分离:

见“溶液”单元的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和蒸发溶剂结晶法。

●在溶液中,杂质有盐的时候,可以考虑把盐变成水、气体沉淀。

鉴定

●氧气的鉴定方法:

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氢气:

点燃,气体会发出淡蓝色火焰。

如果气体较纯,气体将会安静地燃烧,并发出“噗”声;如果气体不纯,会发出尖锐爆鸣声。

●二氧化碳:

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收集的气体是2。

●三大可燃性气体的鉴定:

点燃,通过无水硫酸铜4,再通过澄清的石灰水(顺序不能颠倒!

H2:

生成物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但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生成物不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但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

生成物既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又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注意】不可以根据气体燃烧时的火焰颜色来鉴别气体。

●水的鉴定:

如果液体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液体中含有水。

●碳酸根的鉴定:

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碳酸根离子。

●鉴定是否含3也加盐酸。

●鉴定-:

先加入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

如果有沉淀生成,说明含有-。

●鉴定42-:

先加入(32溶液,再加入稀硝酸。

如果有沉淀生成,说明含有42-。

●鉴定32-:

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有32-。

●鉴定3-:

同上。

●鉴定2+:

加入溶液,如果有蓝色沉淀,说明含有2+。

●鉴定3+:

加入溶液,如果有红褐色沉淀,说明含有3+。

●鉴定H+:

①借助石蕊或试纸。

如果石蕊变红或用试纸测出的值小于7,说明含有H+。

②加入碳酸盐(如3,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有H+。

③加入活泼金属,如果金属表面产生气泡,并且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点燃之后安静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如果气体不纯,会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含有H+。

④加入2O3(铁锈,如果铁锈逐渐溶解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说明含有H+。

⑤加入弱碱,如果弱碱逐渐溶解消失(如果加入(2、(3、(2,溶液的颜色还会发生变化,说明含有H+。

●鉴定-:

①借助石蕊、酚酞或试纸。

如果石蕊变蓝、酚酞变红或用试纸测出的值大于7,说明含有-。

②加入4,如果出现蓝色沉淀,说明含有-。

③加入2(43,如果出现红褐色沉淀,说明含有-。

④可以参考“碱的通性”中的第四条,使溶液中有气体或沉淀生成。

●鉴定水:

通过白色的硫酸铜,如果硫酸铜变蓝,说明有水(4+5H2O=4·5H2O如果要鉴定多种物质,必须把鉴定水放在第一步。

如果除水,必须放在最后一步。

●鉴定二氧化碳: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是2。

●鉴定一氧化碳: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如果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并且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是。

●鉴定4+:

以氯化铵(4为例,

方法一4+=+3↑+H2O;

方法二把4和(2混在一起研磨。

如果闻到刺激性的氨味,或者能使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是铵态氮肥。

●蛋白质的鉴定:

点燃,如果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就说明有蛋白质。

●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

点燃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烯塑料。

●鉴别羊毛线和合成纤维线:

物理方法:

用力拉,易断的为羊毛线,不易断的为合成纤维线;

化学方法:

点燃,产生焦羽毛气味,不易结球的为羊毛线;无气味,易结球的为合成纤维线。

区分与鉴定的区别在于,鉴定是要确定一种物质,而区分只需把物质分辨开。

区分的要求是无论用什么试剂,采取什么方法,现象必须明显。

常见物质化学式及俗称及重要性质和用途

化学方程式总结

1.酸+金属盐+氢气(反应必须是在溶液中进行

反应条件:

①酸不能用强氧化性酸,如硝酸、浓硫酸,(常用稀硫酸、盐酸等

②金属必须位于氢以前(常用、、、

222↑H2442↑

2623+3H2↑23H2422(43+3H2↑

22+H2↑2H244+H2↑

222↑2442↑

2.盐+金属新盐+新金属(反应必须是在溶液中进行

反应条件:

①盐(反应物必须溶于水(初中阶段认为难溶性盐在水中没有离子,不反应

②金属单质(反应物比盐中金属活泼,不用钾、钙、钠(它们是先和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碱再和某些盐(可溶性铜盐、铁盐、镁盐等反应生成难溶性碱。

442342(43+3

4423(32+2

(32(32

3.补充反应:

非溶液置换反应:

还原性单质和氧化物的反应(参照:

五之二

条件:

○1单质为氢气、单质碳

○2氧化物为氧化铜、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等

H22O2↑

H22O2↑

3H22O323H2O322O3432↑

规律:

金属氧化物2金属2O金属氧化物金属2

1.酸(含氧酸非金属氧化物+水

H23H22↑H23H22↑

要求: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2.碱(难溶性碱金属氧化物+水(可溶性碱没有这个反应

(22O2(32O3+3H2O

3.碳酸盐(难溶性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

32↑(可溶性碳酸盐没有这个反应

1.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22232O23O42O22

2.金属氧化物+水碱(可溶性(难溶性碱没有这个反应

2(2222

3.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化物

2245O22P2O522(碳充分燃烧

222(碳不充分燃烧2H222H2O

4.非金属氧化物+水酸

2223322422H23(亚硫酸

(其中的微溶于水的物质一般是指氢氧化钙((2、至少是指一定要有一种生成物符合条件,两种也行、生成物要求至少有一种是水、气体或沉淀

1.酸+碱盐+水[初中讲到的所有酸(即硅酸除外和碱都能反应]

(2+222O(3+33+3H2O

(2244+2H2O(2+23(32+2H2O

2.酸+盐新酸+新盐

反应条件:

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实际反应条件很复杂盐必须要溶于水或者要溶于和它反应的酸

生成物:

盐只能是沉淀,初中酸可以是分解成气体

3+2222↑23+2222↑

3↓3

23242422↑H24224↓

H24(32234↓

3.盐+碱新盐+新碱

16/22

反应条件:

反应物都溶于水或微溶于水,

生成物:

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前溶后沉也可以是气体(初三通常是氨气4+2(2↓243+3(3↓+323(223↓4(2(2↓4↓24(22+23↑+2H2O4.盐+盐新盐+新盐

反应条件:

反应物都溶于水或微溶于水,

生成物:

生成的新盐、新碱至少有一种不溶(前溶后沉

33↓24224↓24(32234↓5.酸+金属氧化物盐+水2O3+623+3H2O2O3+3H242(43+3H2O222OH2442O23(322O

1.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不属于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反应条件:

碱要溶于水或微溶于水。

22232O22232O23242O(223↓2O2.三种还原剂(H2、、C、O2跟氧化物反应

H22O(置换反应2

32O3232↑222↑(置换反应22(化合反应3.实验室制取三种气体(常用方法

24K242+O2↑2323O2↑

22+H2↑2H244+H2↑3+2222↑4.盐分解

2(23222↑32↑4K242+O2↑2323O2↑5.三种有机物燃烧

4+2O22H22C2H53O23H222233O24H222

所有有机物和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有机物中没有氧元素xHy+

424yx242y

H22有机物中没有氧元素xHyOx+424zyx242

y

H22

应用:

离子鉴别、离子共存

4:

加入2,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3,沉淀不消失。

:

加入3,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3,沉淀不消失。

32-:

加入稀产生无色气体,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加入紫色石蕊变蓝;加入无色酚酞变红。

:

1加入紫色石蕊变红;加入无色酚酞不变色。

2加,生成无色气体。

3加碳酸钠,生成无色气体。

2+:

加入H24,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3,沉淀不消失。

+:

加入,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3,沉淀不消失。

4+:

加入加热,产生无色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它的实质依然是离子鉴别

一般思路:

酸—指—钡—银—盐

用到物质H24石蕊2323

主要有4

两两鉴别:

找性质差异

三三鉴别:

酸、碱、盐找紫色石蕊

有酸找23

有23找酸

无酸无23找4

实质看是否反应:

能反应,不共存;不反应,能共存。

常考离子不能共存的离子。

1、H+:

H32-→H22↑

H→H2O

2、-:

→H2O

和其它阳离子反应除K+、+、2+、2+外均出沉淀,和4+产生气体。

如(2白↓(2蓝↓(3红褐↓

3、32-:

32+→H22↑

和其它阳离子反应除K+、+、4+外均出沉淀,

如3白↓3白↓3白↓

4、和+;42-和2+分别不共存。

物质的颜色

1、固体(多为白色

黑色粉23O4

紫黑色4

红色2O3

红褐色(3

蓝色(24.5H2O

绿色2(23

2、溶液(多为无色浅绿色溶液(亚铁盐溶液2

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