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课外同步训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027364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学课外同步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传染病学课外同步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传染病学课外同步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传染病学课外同步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传染病学课外同步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染病学课外同步训练.docx

《传染病学课外同步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学课外同步训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染病学课外同步训练.docx

传染病学课外同步训练

传染病学课外同步训练

总论

一、单选题

1、确定传染病隐性感染的主要依据:

E

A.有明显的流行病学史。

B.有轻微的病理损害结果。

C.有较轻的临床表现。

D.有阳性的病原体检查结果。

E.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查阳性结果。

2、传染病确定诊断最直接的证据是:

E

A.临床资料。

B.流行病学资料

C.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D.免疫功能的检测结果。

E.病原学检查结果。

3、潜伏期是指:

C

A.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至出现对病原体特异免疫反应的时段。

B.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出现典型或特征性临床体征的时间。

C.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止的时期。

D.从开始出现临床症状至症状明显或典型体征为止的时期。

E.从病原体侵入至排出体外的时期。

4、与病原体致病能力不相关的是:

E

A.侵袭力。

B.毒力。

C.病原体的数量。

D.病原体的变异性。

E.机体的免疫功能。

5、发生于城镇的甲类传染病应于发现后多长时间内上报疫情:

D

A.3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6小时。

E.9小时。

6、传染过程的五种表现形式,通常以哪种最常见:

C

A.病原体被清除。

B.病原携带状态。

C.隐性感染。

D.潜伏性感染。

E.显性感染。

7、隐性感染增加时,其临床意义主要是:

E

A.显性感染增加。

B.轻型病人增加。

C.潜伏性感染增加。

D.病原携带状态增加。

E.免疫人群扩大。

8、传染病IgG抗体效价恢复期比急性期增高多少才有诊断价值:

C

A.增高1倍以上。

B.增高2倍以上。

C.增高4倍以上。

D.增高6倍以上。

E.增高8倍以上。

9、人体能对抗再感染的主要原因是:

B

A.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B.特异性免疫的作用。

C.预防用药。

D.增强体质。

E.注意个人卫生。

二、多选题

1、病原体致病能力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B、C、D

A.病原体的数量。

B.病原体的侵袭力。

C.病原体的变异性。

D.病原体的毒力。

E.机体的免疫功能

2、特异性免疫学检查,有助于传染病的:

A、B、C

A.诊断。

B.调查流行情况。

C.了解人群免疫水平。

D.治疗。

E.判断疾病预后。

3、关于传染病的感染后免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E

A.感染后免疫的持续时间在不同传染病中差异很大。

B.感染后免疫为特异性免疫。

C.一般来说,病毒性疾病的感染后免疫持续时间长,而细菌及原虫性疾病的感染后免疫持续时间通常较短。

D.蠕虫感染后通常不产生保护性免疫,故常发生重复感染。

E、感染后免疫属于自动免疫。

4、关于隐性感染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哪些正确:

A、B、C、D、E

A.某病的隐性感染增加,发病率就可能下降。

B.隐性感染后可能成为病原携带状态。

C.隐性感染者也可能构成传染源。

C.一般来说隐性感染在感染过程中出现的比例最多。

E.隐性感染结束后,大多数人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主动免疫。

5、关于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哪些正确:

A、C、D、E

A.流行过程指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B.流行过程是指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C.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

D.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E.自然因素包括地理因素、气候和生态环境等因素。

6、传染病的诊断,应该参考流行病学资料的哪些重要内容:

A、B、C、D、E

A.患者年龄、职业、居住地。

B.预防接种史。

C.发病季节、旅居地区。

D.既往传染病史。

E.传染病病人接触史。

7、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

A、B、CD、E

A.隔离治疗病人。

B.对传染病接触者采取检疫措施。

C.切断传播途径。

D.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

E.疫苗注射。

8、下列传染病出疹时间一般规律正确的是:

A、B、C

A.猩红热于病程第2日出疹。

B.伤寒于病程第6日出疹。

B.麻疹于病程第4日出疹。

D.水痘于病程第3日出疹。

E.斑疹伤寒于病程第5日出疹。

三、填空题

1、感染过程的表现形式有:

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及潜伏性感染。

2、引起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3、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

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及有感染后免疫。

4、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通常包括四个阶段即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和恢复期。

5、传染病的预防包括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6、法定传染病分甲、乙、丙三类共35种,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

7、人体抵御感染保护性免疫应答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节病毒性疾病

第一节病毒性肝炎

(一)单选题

1、经肠道外传播的病毒性肝炎为:

D

A.甲型与乙型。

B.甲型与丁型。

C、丙型与戊型。

D.乙、丙、丁型。

E.戊型与丁型。

2、哪一种急性肝炎最易慢性化:

C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丙型肝炎。

D、丁型肝炎。

E.戊型肝炎。

3、急性重型肝炎早期最有诊断意义的是:

C

A.深度黄疸。

B.严重的消化道症状。

C.病程早期出现肝性脑病表现。

D.高度乏力。

E.腹水出现快。

4、下列何项指标对判断重型肝炎的预后最有意义:

E

A.转氨酶。

B.总胆红素。

C.白蛋白。

D.球蛋白

E.凝血酶原时间或凝血酶原活动度。

5、代表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复制水平何项最有意义:

B

A.HBsAg(+)。

B.HBeAg(+)。

C.抗—HBe(+)。

D抗-HBc(+)。

E.ALT〉500u。

6、以下哪种病毒为嗜肝DNA病毒:

C

A.HAV。

B.HCV。

C.HBV。

D.HIV。

E.HEV。

7、下列哪种急性肝炎最应考虑抗病毒治疗:

C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丙型肝炎。

D.丁型肝炎。

E.戊型肝炎。

8、变异性最强的肝炎病毒是:

B

A.甲型肝炎病毒。

B.丙型肝炎病毒。

C.乙型肝炎病毒。

D.丁型肝炎病毒。

E.戊型肝炎病毒。

9、对甲型肝炎的诊断最有意义的指标是:

D

A.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值5倍以上。

B.总胆红素明显增高〉85.5umol/l。

C.血清白蛋白降低〈25g/l。

D.血清抗-HAVIgM阳性。

E.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10、为确诊甲型肝炎最应做下列哪项检查:

C

A.肝功能。

B.凝血酶原时间。

C.血清抗—HAVIgM。

D.用PCR法检测患者血中HAVRNA。

E.肝穿刺病理检查。

11、患者男性24岁木工,平素身体健康。

一周前起病,畏寒发热,感乏力,食纳下降,自服“感冒药”仍坚持劳动。

三天前病情加重,恶心呕吐,尿黄,在当地医院输液等治疗,病情无好转,昨日家属发现患者说话及行为异常。

入院查体,浅昏迷,皮肤巩膜重度黄痘,注射部位可见瘀斑。

肝脏于右侧锁骨中线6、7肋间叩浊,脾未及,腹水征(-)。

本病例诊断可能性最大的是:

B

A.急性黄疸型肝炎。

B.急性重型肝炎。

C.亚急性重型肝炎。

D.慢性重性肝炎。

E.肝炎矸硬化。

12、患者男性30岁,五年来反复出现乏力纳差,曾多次查HBsAg阳性,肝功异常。

半月前劳累后(参加建房劳动)出现高度乏力,恶心呕吐,每日进食约1两左右,感腹胀明显,尿黄皮肤黄,间断有鼻衄。

大便颜色黑。

查体,神志清,皮肤-巩膜重度黄染,肝肋下刚及,脾肋下2cm,腹水征阳性。

肝功化验ALT600u,总胆红素228umol/l。

白蛋白28g/l。

凝血酶原时间为32秒(正常对照14秒)。

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为:

C

A.急性重型肝炎。

B.亚急性重型肝炎。

C.慢性重型肝炎。

D.肝炎肝硬化。

E.慢性肝炎。

13、目前用于制备乙型肝炎疫苗作自动免疫的是:

A

A.HBsAg。

B.HBcAg。

C.抗-HBs。

D.HBeAg。

E.抗-HBc。

14、可用以预防乙型肝炎作被动免疫的是:

B

A.HBsAg。

B.抗-HBs。

C.抗-HBe。

D.抗-HBc。

E.以上均不是。

(二)多选题

1、关于重型肝炎,下列哪些项是正常的:

A、B、C、E

A.亚急性重型肝炎病程可达数月。

B.急性重型肝炎患者黄疸急剧加深,肝脏迅速缩小

C.各型重型肝炎均可有出血倾向。

D.病程早期出现精神一神经系统症状对于亚急性重型肝炎诊断有重要意义。

E.各型重型肝炎均有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2、能引起急性重型肝炎的有:

ABCDE

A.HAV感染B.HBV感染C.HCV感染D.HEV感染E.HDV/HBV同时感染

3、关于乙型肝炎发病机理以下提法正确的是BCDE

A.乙型肝炎肝细胞损伤主要是由于HBV在肝细胞内复制所致

B.机体免疫反应是引起肝细胞损伤的重要原因

C.HBV本身无细胞病理作用

D.重型肝炎与宿主强免疫应答致大量肝细胞死亡有关

E.乙型肝炎的慢性化与病毒变异和宿主免疫失衡有关

4、急性重型肝炎临床表现有ABCDE

A.继往无肝炎发病史,于病程10日内出现肝性脑病表现

B.黄疸迅速加深C.肝脏进行性缩小

D.有出血倾向E.严重者可出现脑水肿,脑疝

5、病毒性肝炎病人出血的原因有:

ABCE

A.肝细胞坏死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B.重型肝炎合并DIC引起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消耗

C.肝病时血小板质和量的异常

D.肝炎病毒致血管壁损害E.合并再障

6、重型肝炎发生肝性脑病的因素有:

ABCDE

A.血氨及其它毒性物质的蓄积

B.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氨基酸比例失衡C.脑水肿

D.某些胺类物质(如羟苯乙醇胺)透过血脑屏障取代正常的神经递质

E.感染是肝性脑病发生的诱因之一

7、有关肝功能检查,下列项目正确的有:

ABCDE

A.ALT是非特异性肝细胞损伤的指标

B.除淤胆型肝炎外,通常血清胆红素水平与肝损伤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C.肝病时凝血酶原时间长短与肝损害程度成正比

D.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常有血清血球蛋白比值下降,甚至倒置

E.凝血酶原活动率〈40%,提示严重肝损伤

8、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ABCE

A.输血和血制品传播B.母婴传播C.性接触传播

D.粪一口途径E.密切接触传播

9、关于亚急性重型肝炎,下列哪些不正确ABC

A.常在慢性肝炎基础上发生B.肝性脑病多见于病程早期

C.必须有肝脏迅速缩小D.血清总胆红素常〉171umol/l

E.多有明显出血倾向

10、关于重型肝炎的治疗,下列何项措施是正确的ACD

A.保证热量及维生素的供给

B.预防治疗继发感染应选用庆大霉素+红霉素

C.加强支持,静脉输注白蛋白及新鲜血浆

D.保持水电解平衡E.高蛋白饮食

11、关于病毒性肝炎的预防,下列正确的是ABE

A.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B.预防以消化道传播的甲、戊型肝炎重点是防止粪一口传播

C.丙型肝炎的预防目前以接种疫苗为主

D.注射健康人血清或胎盘球蛋白可预防各类型病毒性肝炎

E.预防经肠道外途径传播的病毒性肝炎重点是防止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

(三)填空题

1、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型目前被公认有五型即甲、乙、丙、丁及戊型病毒性肝炎。

2.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可分肠道传播和肠道外传播两类。

主要经肠道传播的是甲型和戊型。

3、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是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

4.甲型肝炎的传染源为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四)病案分析

患者,男,25岁。

以“乏力纳差一周,眼黄2天伴胡言乱语半天”之主诉入院。

一周前出现发热,体温38℃,感乏力,恶心,食纳减少,自服“板兰根冲剂、香沙养胃丸”仍坚持工作,2天前发现眼黄,上述症状加重且呕吐数次,为胃内容,在当地医院给静脉输液病情无好转,今晨起出现胡言乱语,烦躁不安,不认识人,即转来我院。

尿黄,大便色黑。

既往体健,无肝炎病史。

未曾接种乙肝疫苗。

常在外就餐。

查体:

T39℃,P90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神志不清,胡言乱语,烦躁不安。

皮肤-巩膜轻度黄染,皮肤注射部位可见瘀斑,无肝掌及蜘蛛痣。

心肺无异常发现。

腹软,肝界于右锁骨中线第5、6肋间叩浊,肋下未及,脾未及,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

四肢肌张力高,双膝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

其余未发现异常。

化验:

血常规WBC10×109/L。

肝功ALT386u,TBil86.5μmol/L,A39g/L、G29g/L。

PT29秒(对照13秒),肾功及电解质正常。

根据现有资料请写出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诊断依据,检查计划及处理方案。

1、诊断:

病毒性肝炎〓未定型〓急性重型

2、诊断依据:

(1)继往体健,无肝炎病史。

常在外就餐,未接种过乙肝疫苗。

(2)病史一周,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出现无明原因的发热,乏力及明显的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及纳差),尿黄、眼黄且黄疸出现后上述症状无缓解。

(3)皮肤-巩膜黄染,肝界缩小(仅2个肋间),有出血倾向(皮肤瘀斑,黑便)。

(4)于发病10天内出现肝性脑病症状,胡言乱语、烦躁不安、四肢肌张力高、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

(5)化验检查:

肝功异常(ALT及TBil明显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6)起病后未休息可能为重型肝炎发生的诱因。

3、检查计划与治疗

(1)检查计划:

①查甲肝IgM抗体及HBV感染的血清免疫学标志(乙肝系列)。

必要时可行抗-HEV、抗-HCV、抗-HGV检测,有条件者可行各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以明确病原诊断;②查尿、粪常规:

了解尿三胆情况及查大便隐血,以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③动态监测肝功变化及凝血酶原时间,注意肾功及电解质改变。

(2)治疗:

常规隔离,低蛋白流食,维生素C200mg〓3次/天;维生素K120mg〓肌注2次/天;法莫替丁〓20mg2次/天;清开灵〓60ml加入10%葡萄糖〓250ml〓静滴;新鲜血浆〓200ml〓静滴;促肝细胞生长素〓120mg加入10%葡萄糖〓250ml静滴;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滴;东莨菪碱〓0.5mg或1.0mg肌注;谷胺酸500mg加入10%葡萄糖〓250ml静滴。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演变及并发症出现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见病案1原文P37

根据现有资料请写出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诊断依据,检查计划及处理方案。

第二节流行性乙型脑炎

(一)单选题

1、关于乙脑的流行特征何项是错误?

E

A.乙脑为人畜共患疾病,其传播媒介固定,故属虫媒传染病

B.幼猪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C.蚊虫是主要传播媒介,又是乙脑病毒的长期保存宿主

D.流行强度的预测依据流行前仔猪感染率和蚊虫带毒率

E.感染后发率高,显性感染多,多呈爆发流行

2、乙脑确诊的依据是:

D

A.流行季节出现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及惊厥

B.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均增高

C.脑脊液蛋白及细胞数轻度增加

D.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E.脑膜刺激征阳性

3、乙型脑炎最主要的传染源是:

B

A.病人B.幼猪C.蚊虫D.隐性感染者E.鼠类

4、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D

A.高热B.昏迷C.抽搐

D.中枢性呼吸衰竭E.外周性呼吸衰竭

题5~7共用题干10岁男孩,家住农村,发热、头痛4天,体温逐渐升高,呕吐数次,今日出现意识不清,反复抽搐,于8月10日急诊入院。

查体:

体温40℃,嗜睡,颈抵抗(+),四肢张力稍高,病理反射(-),血象血细胞14×109/L,中性82%,脑脊液检查压力高,外观清亮,白细胞数180×106/L,中性70%。

5、对此病例的诊断,可能性最大的是:

D

A.流脑B.毒痢C.败血症D.乙脑E.结脑

6、为进一步早期确定诊断,最宜做哪项检查:

C

A.脑脊液病毒分离B.血病毒分离C.抽血查乙脑特异性IgM抗体

D.脑脊液生化检查E.脑脊液常规检查

7、本病例反复抽搐的原因,除下列哪一项外均有其可能性:

E

A.高热B.脑水肿C.脑实质病变D.痰阻缺氧E.休克

(二)多选题

1、通常外周血白细胞增高的疾病包括:

A、B、C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B.流行性乙型脑炎C.肾综合征出血热

D.伤寒E.麻疹

2、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反复抽搐的原因主要有:

A、B、C、D、

A.高热B.痰阻、脑缺氧C.脑水肿、颅内高压

D.脑实质损害E.脑出血

3、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下列哪些项是正确的:

A、B、C、D、E

A.主要传染源为幼猪B.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

C.发病呈高度散发性D.病后可获较持久的免疫力E.儿童多见

4、流行性乙型脑炎极期主要临床表现包括:

A、B、C、D、E

A.高热B.意识障碍C.惊厥D.呼吸衰竭E.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5、流行性乙型脑炎出现抽搐时应采用:

A、C、D、E

A.脱水治疗B.扩容升血压C.吸痰、吸氧D.镇静剂E.高热者应降温

6、流行性乙型脑炎极期的临床表现,下列哪些项常见:

A、C、E

A.高热、抽搐B.瘀点、瘀斑C.病理征阳性D.休克E.意识障碍

7、下列哪些因素与乙型脑炎的预后有关:

A、B、D

A.体温高低B.意识障碍的程度C.脑脊液中白细胞数的多少

D.抽搐的频繁和严重程度E血清乙脑IgM抗体的滴度

8、乙型脑炎发生呼吸衰竭时的处理包括:

A、B、C、D、E

A.保持呼吸道通畅B.解除脑水肿,加强脱水治疗

C.中枢性呼吸衰竭时,应用呼吸兴奋剂

D.应用东茛菪碱活跃脑微循环E.人工辅助呼吸

9、乙脑病毒感染人体后是否发病及致病的严重性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B、C、E

A.病毒的数量B.病毒的毒力C.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强弱

D.感染季节E.脑实质是否原有疾病

10、乙脑的流行特征是:

A、B、C、E

A.有严格的季节性,全年80%-90%的病例集中在7、8、9三个月

B.隐性感染率高C.年龄分布以10岁以下儿童发病为主

D.世界各地均有本病发生E.发病呈散发性

(三)填空题

1.乙脑病毒属虫媒病毒B组,披盖病毒科黄病毒属,病毒核心为单股正链RNA。

2、乙脑根据病情轻重分为4个临床类型,分别为:

轻型、普通型、重型及

极重型。

3、乙脑最常见并发症是支气管肺炎。

第三节肾综合征出血热

(一)单选题

1、与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情轻重及预后关系不密切的是:

E

A.体温及中毒症状B.出血情况C.肾功能损害的程度

D.休克有无及持续时间E.特异性IgM抗体滴度的高低

2、肾综合征出血热出血的机制不包括:

E

A.血管壁的损害B.血小板数量减少及功能障碍C.肝素类物质增加

D.DIC形成E.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3、肾综合征出血热原发性休克发生的原因主要是:

A

A.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下降

B.腔道大出血C.合并细菌感染D.电解质的平衡紊乱

E.心功能衰竭

4、肾综合征出血热高血容量综合征表现一般不包括哪一项?

D

A.脉博洪大B.体表静脉充盈C.心音亢进、心率增快

D.血压下降E.脉压差增大

5、肾综合征出血热原发性休克最主要的抢救措施是:

C

A.应用缩血管药,以维持血压B.应用舒血管药,以改善微循环

C.快速输入晶体及胶体液,以扩充血容量

D.应用强心药,以增加心搏出量E.应用碱性药物以纠正酸中毒

6、肾综合征出血热原发性休克最常发生于:

E

A.发热早期B.少尿期C.多尿早期D.多尿后期E.发热末期

7、导致肾综合征出血热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B

A.肾血管内微血栓形成B.大量血浆外渗致循环血容量下降

C.肾素增加D.肾间质水肿E.肾小管堵塞

8、目前,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死亡最常发生在哪一期?

C

A.发热期B.低血压休克期C.少尿期

D.多尿期E.恢复期

9、肾综合征出血热下列哪项检查结果对确定诊断最有意义:

D

A.血白细胞升高及出现异型淋巴细胞B.尿蛋白阳性

C.血尿素氮及肌酐升高D.出血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E.血常规血小板减少

10、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发生少尿、尿闭的最主原因是:

B

A.高热及液入量少

B.血浆外渗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下降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C.醛固酮增加D.肾间质水肿E.抗利尿激素水平增高

11、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

C

A.发热期的患者B.隐性感染者C.鼠类

D.恢复期病人E.处于潜伏期的病人

(二)多选题

1、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

A、B、C、D、E

A.血浆外渗致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B.肾间质水肿和出血C.肾小球及肾小管基底膜的免疫损伤

D.肾小球微血栓形成E.肾小管变性、坏死

2、肾综合征出血热低血压休克期的治疗包括:

A、B、C、D、E

A.补充血容量B.纠正酸中毒C.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D.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E.应用强心药

3、肾综合征出血热期血常规检查可见哪些变化?

A、B、C、D、E

A.白细胞计数升高B.可见异型淋巴细胞

C.发热后期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可升高

D、血小板计数下降E.可见异型血小板

4、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诊断依据包括:

A、B、C、D、E

A.发热B.皮肤出血点C.球结膜充血水肿

D.尿蛋白阳性E.有“三痛”及消化道症状

5、肾综合征出血热继发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

A、B、C

A.并发腔道大出血B.继发严重感染C.水、电解质补充不足

D.血浆外渗E.腹水形成

6、关于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特征,下列哪些项是正确的:

A、B、C、D

A.流行地区相对恒定

B.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有明显的高峰季节

C.发病以男性为多

D.农民及野外作业人发病较多E.儿童与老年人多见

7.关于肾综合征出血热移行期下列提法正确的是:

A、B、C、D、E

A.移行期是指24小时尿量由500ml增至2000ml

B.此期尿量虽增加,但血尿素氮和肌酐可继续上升

C.此期仍易发生各种并发症

D.此期的治疗原则同少尿期

E.此期病人症状仍重,需密切观察

8、关于肾综合征出血热多尿期的治疗正确的是:

A、B、E

A.移行期和多尿早期的治疗同少尿期

B.多尿后期主要是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防止继发感染

C.水分的补充以静脉注射为主

D.抗感染治疗通常选用庆大霉素

E.补液量一般按前一日排出量的75%计为宜

(三)填空题

1、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播途径有:

接触传播、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虫媒传播及胎盘传播等。

虫媒传播主要是通过螨。

2、典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经过有五期即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3、肾综合征出血热根据病情重分为四型:

轻型、中型、重型和危重型。

第五节艾滋病

(一)单选题

1、HIV的主要靶细胞是:

B

A.CD8+T淋巴细胞B.CD4+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

D.单核巨噬细胞E.小神经胶质细胞

2、艾滋病患者的最常见的肺部机会性感染是:

D

A.巨细胞病毒感染B.结核杆菌感染C.念珠菌感染

D.卡氏肺孢子虫感染E.支原体感染

3、目前艾滋病的预防措施哪一项不正确:

B

A.主要通过以宣传教育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B.注射预防艾滋病的疫苗C.加强血制品的筛查与管理

D.安全避孕套是阻断性传播的有效手段E.对静脉吸毒者的管理

(二)多选题

1、艾滋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A、C

A.病人B.血液病患者C.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

D.静脉吸毒者E.接触AIDS的医务工作者

2、通常艾滋病人的实验室检查可见:

B、D

A.白血细胞数升高B.淋巴细胞总数显著减少

C.CD4/CD8比值升高

D.CD4+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