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湘教版新版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026274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湘教版新版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地理湘教版新版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地理湘教版新版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地理湘教版新版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地理湘教版新版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湘教版新版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1.docx

《地理湘教版新版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湘教版新版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湘教版新版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1.docx

地理湘教版新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1

第一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

1.香港特别行政区濒临的海域是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香港与世界各地的货运方式主要依靠

A.铁路

B.公路

C.海运

D.航空

3.下列铁路线中,与香港直接相连的是

A.京广线

B.京九线

C.京沪线

D.京哈线

4.长期以来,香港的主导产业是

A.加工制造业

B.现代服务业

C.金融业

D.对外贸易

5.因商业发达,被誉为“购物天堂”的是

A.香港

B.澳门

C.珠海

D.深圳

6.香港人多地狭,扩展城市建设用地往往采用“上天”、“下海”的方式。

对这两种方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建造高层建筑②居住在船上③向月球移民④填海造地

A.①和③

B.③和④

C.②和④

D.①和④

7.为庆祝香港回归15周年,某中学初二

(1)班的黑板报新增设了一个“是真是假”栏目,其中“真”的是

①香港位于珠江口西侧②香港是世界上重要的国际经济贸易中心

③香港由香港岛和九龙两部分组成④香港人多地少,寸土寸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香港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①森林资源丰富②有丰富的铁矿③地理位置优越④有优良的海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中国香港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是

A.美国

B.日本

C.中国内地

D.中国台湾

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

1.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是在

A.1999年12月30日

B.1999年12月20日

C.1999年7月1日

D.1997年7月1日

2.毗邻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经济特区是

A.喀什

B.深圳

C.珠海

D.汕头

3.澳门被誉为

A.“城市岛国”

B.“海上花园”

C.“城市花园”

D.“空中花园”

4.澳门经济发展中,主导产业是

A.博彩业

B.房地产业

C.工业

D.服务业

5.下列代表澳门的标志性建筑的是

A.大三巴牌坊

B.澳氹大桥

C.妈祖阁

D.友谊大桥

6.有关澳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珠江口东侧,北面与珠海相连

B.大多数人口分布在路环岛

C.属热带季风气候,环境幽雅

D.经济以博彩业和旅游业为主

7.与香港相比较,澳门的特点是

A.人口多,面积大

B.博彩业发达

C.主要由岛屿组成

D.回归祖国早

8.香港、澳门地狭人稠,为了陆地面积的扩展,所采取的共同措施是

A.积极向海外移民

B.积极向祖国内地移民

C.严格控制人口出生率

D.不断填海造地

9.下图中,分别代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0.香港和澳门共同的支柱产业是

A.博彩业

B.转口贸易

C.建筑业

D.旅游业

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1.珠江三角洲区域位于

A.广东省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云南省

D.福建省

2.我国的“南大门”指的是

A.香港

B.澳门

C.长江三角洲

D.珠江三角洲

3.珠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城市是

A.广州和深圳

B.东莞和珠海

C.香港和澳门

D.中山与江门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优势的是

A.毗邻港澳,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B.是著名的侨乡

C.是沿海经济开发区,有政策优势

D.重工业基础雄厚

5.关于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成为我国吸引外商投资和外企落户的重要区域

B.成为我国外向型产业密集的区域

C.不少企业的资金、原材料和产品销售与本地市场息息相关

D.地区生产总值较大一部分份额是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的

6.华侨人数居全国各城市之首的是

A.深圳

B.上海

C.广州

D.厦门

7.为了加速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产业升级,应该大力发展的产业是

A.钢铁与轻纺

B.出口加工工业

C.服装与食品

D.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8.珠江三角洲区域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采取的措施有

①重视产业升级和区域创新②注重与香港、澳门的联系

③重视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④注重与中国台湾、日本的贸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09年12月,我国动工修建港珠澳大桥,预计2015年建成通车。

大桥建成后,从香港到珠海的车程将由目前的3个多小时缩短为半小时左右。

读图,回答9~10题。

9.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①使珠江三角洲区域的海运更加便捷②加强香港、澳门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的联系

③对深圳、珠海的经济联系没有影响④有利于香港、澳门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港珠澳大桥的修建,对下列城市影响意义最大的是

A.深圳

B.珠海

C.澳门

D.香港

珠江三角洲区域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由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市组成。

广义的珠江三角洲区域还包括香港和澳门。

据此完成11~12题。

11.下列叙述中,属于珠江三角洲区域特有的地理位置条件的是

A.平原广阔,水热丰足

B.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C.有许多优惠的发展政策

D.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

12.珠江三角洲区域优先于其他区域吸引外资,其特定的国内背景是

A.优越的地理位置

B.华侨众多,是著名的侨乡

C.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深圳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驻;第二阶段是原有产业逐步升级为高端企业。

读图,回答13~14题。

13.深圳第一代产业园区吸引入驻企业的共同特点是

A.原材料依赖进口

B.产品依赖出口

C.科技依赖国外支援

D.劳动力依赖国外

14.从第一代产业园区发展到第二代产业园区,当地逐渐失去的优势是

A.管理经验

B.资金

C.科技

D.廉价劳动力

第四节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1.形成长江三角洲的主要河流是

A.长江和钱塘江

B.长江与珠江

C.长江和淮河

D.黄河与淮河

2.长江三角洲农耕条件优越,农业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水平高,是举世闻名的

A.温带水果之乡

B.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

C.亚热带动植物王国

D.旅游胜地

3.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A.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

B.经济特区多,对外开放早

C.形成了密集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D.城镇密集,工商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

4.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是

A.珠江三角洲区域

B.辽中南工业基地

C.长江三角洲区域

D.环渤海地区

5.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是

A.南京

B.上海

C.苏州

D.杭州

6.近些年来,上海不少企业向长江三角洲区域周边城市转移,企业管理者也随之迁入周边城市。

这说明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发展

A.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B.提供大量自然资源

C.带来污染,具有制约作用

D.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7.下列城市全部属于长江三角洲区域南翼的是

A.广州和深圳

B.南京和宁波

C.宁波和杭州

D.湖州与苏州

8.昆山市发展经济的最大优势条件是

A.昆曲发源地

B.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

C.中国第一水乡

D.毗邻上海市

9.近些年来,外商投资的重点从珠江三角洲区域转向长江三角洲区域,主要原因是长江三角洲区域

A.劳动力充足

B.原材料丰富

C.土地租金低

D.科技力量雄厚

10.关于杭州湾跨海大桥产生的经济或环境效益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降低了交通成本

B.加强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联系

C.实现了节能减排

D.扩展了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浦东开发开放20多年来,陆家嘴成为上海最具魅力的地方。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1~12题。

11.上海建设浦东新区,是为了

A.解决上海人口老龄化问题

B.分散大量的外来人口

C.解决上海城市用地紧张问题

D.扩大经济和人口规模的需要

12.关于上海浦东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浦东新区位于黄浦江以东,黄海以西

B.浦东新区拓宽了上海的发展空间,成为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引擎

C.目前新老城区彼此联系不便,成为阻碍新区发展的不利因素

D.农业是浦东新区的经济支柱

读甲、乙两图,完成13~14题。

13.甲、乙两地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与乙地相比,甲地发展工业的突出优势是

A.煤、铁等矿产分布集中

B.多港湾,海上运输便利

C.邻近港澳,很多地方是“侨乡”

D.高等院校众多,科技智力资源丰富

14.关于乙图A城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京沪、沪昆两条铁路在此交会

B.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最大港口

C.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城市

D.拥有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区

第五节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

1.流经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中心城区的河流

A.湘江

B.资水

C.沅江

D.澧水

2.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之间的交通方式有

A.铁路、公路和航空

B.铁路、公路和河运

C.航空、河运和公路

D.海运、河运和铁路

3.关于长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长株潭城市群中,城市规模最大

B.计算机、杂交水稻等科技居全国领先水平

C.岳麓山、马王堆等名胜古迹享誉中外

D.中国重要的电力机车、有色冶金基地

4.长沙、株洲在全国著名的工业部门分别是

A.工程机械、机车制造

B.纺织服装、有色冶金

C.飞机制造、汽车制造

D.电子工业、日用家电

5.关于长株潭城市群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B.位于湖南省东部

C.地处洞庭湖平原

D.自然地理条件差异悬殊

6.下列不属于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工业有利条件的是

A.水资源丰富

B.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

C.矿产资源丰富

D.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7.下列关于湘潭经济和谐快速发展的举措,不正确的是

A.打牢基础,发展现代农业

B.从外地引进一批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

C.培育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形成新的工业增长点

D.加快发展特色旅游业,努力把湘潭建设成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8.下列措施中,符合“两型社会”发展理念的是

A.城市群布局采用绿心式形态

B.长沙大力发展冶金工业

C.鼓励私人汽车发展

D.把湘潭发展成为特大城市

9.长株潭城市群正倾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下列措施中,不符合“两型社会”要求的是

A.湘江上游地区大力开采、冶炼有色金属

B.建设湘江生态风光带,保护沿江湿地和山水景观

C.推广节能建筑,倡导公交优先

D.在三市城区之间保留大面积的生态绿地

湘江是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是湖南的“母亲河”。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0~11题。

10.关于湘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下游河段水流湍急,水能丰富

B.径流量大,有结冰期

C.上游河段水流平缓,航运发达

D.流量丰富,通航时间长

11.湖南提出要将湘江打造成“东方的莱茵河”,以下措施不合理的

A.关闭或搬迁沿江的所有工业

B.保护山水景观,建设滨江风光带

C.加强宣传,保护“母亲河”

D.执法部门加强监管力度

被誉为“陆地上的波音飞机”的武广高铁运营以来,毫无悬念地交出了满意的经济答卷。

读图回答12~14题。

12.武广高速铁路大大缩短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之间的“距离”,该高速铁路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有

A.鄂、湘、粤

B.滇、赣、粤

C.鄂、湘、桂

D.鄂、豫、粤

13.武广高铁建成后产生的积极影响,不包括

A.减轻了现有京广铁路的运输压力

B.促进了我国沿海与内地、东部与西部的经济发展

C.加强了武汉、长株潭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联系

D.拓展了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腹地

14.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相比,长株潭城市群突出的优势是

①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②矿产资源丰富③对外联系便利④城市化水平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