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姓名.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024213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编辑姓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编辑姓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编辑姓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编辑姓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编辑姓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编辑姓名.docx

《编辑姓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编辑姓名.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编辑姓名.docx

编辑姓名

编辑姓名苏婉卿编号001时间2008年3月10日

影视资料进入历史教学案例表

应用章节

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第1课两次鸦片战争

影视出处

《林则徐》

标题

少年林则徐

影视简释提要

本片段介绍了林则徐的生平和少年时代

三维目标的设定和

民族精神的趋向性

知识与技能:

了解林则徐生平及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崇高情怀形成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观看视频片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明白爱国情操要从小树立的正确思想。

影视在课堂上的应用(组织教学和提问学生的设计)

问题1:

根据视频信息,谈谈为什么林则徐要“置祸福荣辱于度外”,愿赴汤蹈火,杜绝鸦片?

课堂实践效果反思

编辑姓名苏婉卿编号002时间2008年3月10日

影视资料进入历史教学案例表

应用章节

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第1课两次鸦片战争

影视出处

《虎门销烟》

标题

虎门销烟

影视简释提要

本视频介绍了林则徐在广州虎门销毁鸦片的过程,详细描述了销烟所使用的方法。

三维目标的设定和

民族精神的趋向性

知识与技能:

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过程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

观看视频,了解销烟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销烟场景说明中华民族禁止毒品的坚定决心。

影视在课堂上的应用(组织教学和提问学生的设计)

问题1:

林则徐销烟采取了怎样的科学方法?

问题2:

为什么林则徐的销烟行动得到国人和一些洋人的赞扬?

课堂实践效果反思

编辑姓名苏婉卿编号003时间2008年3月20日

影视资料进入历史教学案例表

应用章节

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第2课“中体西用”

影视出处

《李鸿章》

标题

李鸿章谈洋务运动

影视简释提要

本视频介绍了洋务派核心人物对清末政府开展的洋务运动的看法。

三维目标的设定和

民族精神的趋向性

知识与技能:

了解洋务运动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

观看视频,了解轰轰烈烈洋务运动下所掩盖的清政府腐败实质,教会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树立要努力学习国际上先进科学技术的积极态度,否定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顽固态度。

影视在课堂上的应用(组织教学和提问学生的设计)

问题1:

在洋务运动中,李鸿章的地位如何?

问题2:

根据视频内容,洋务运动是否能拯救清政府的统治?

课堂实践效果反思

编辑姓名苏婉卿编号004时间2008年3月10日

影视资料进入历史教学案例表

应用章节

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第4课西学东渐

影视出处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标题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影视简释提要

本视频讲述了中国第一条国人自建铁路——京张铁路修建的背景与詹天佑克服困难修建铁路的过程。

三维目标的设定和

民族精神的趋向性

知识与技能:

了解詹天佑及京张铁路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

观看视频,用詹天佑的事例说明清末派遣留学生的积极意义,学习用典型个案评价历史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发愤学习、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操。

影视在课堂上的应用(组织教学和提问学生的设计)

问题1:

当时中国为什么会自己修建京张铁路?

问题2:

在设计京张铁路时,詹天佑采取了哪些方法解决修建上的困难?

课堂实践效果反思

编辑姓名苏婉卿编号005时间2008年3月10日

影视资料进入历史教学案例表

应用章节

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第5课甲午战争

影视出处

《甲午风云》

标题

黄海海战

影视简释提要

本视频讲述了黄海海战中邓世昌与致远舰全体船员同仇敌忾,重创敌舰,最后英勇就义的感人事迹。

三维目标的设定和

民族精神的趋向性

知识与技能:

了解邓世昌及黄海海战有关情况。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视频,分析清政府自强新政的得失,初步学习根据间接史料推导结论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邓世昌反抗侵略者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影视在课堂上的应用(组织教学和提问学生的设计)

问题1:

致远舰关键时刻弹尽粮绝,是否属于战场上的正常现象?

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什么问题?

问题2:

从这场较量中,我们看到邓世昌及船员们怎样的一种精神?

课堂实践效果反思

编辑姓名苏婉卿编号006时间2008年3月10日

影视资料进入历史教学案例表

应用章节

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第5课甲午战争

影视出处

《列强瓜分中国》

标题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影视简释提要

本视频讲述了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或是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或是投资设厂抢占铁路修主权,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强。

三维目标的设定和

民族精神的趋向性

知识与技能:

了解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原因和方式。

过程与方法:

观看视频,发现甲午战争以后列强瓜分中国形势的历史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时局图》的讲述,激发学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危难意识。

影视在课堂上的应用(组织教学和提问学生的设计)

问题1:

结合视频中的信息和学过知识,分析的《马关条约》签订为什么会激起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

问题2:

列强瓜分中国有哪些形式?

课堂实践效果反思

编辑姓名苏婉卿编号007时间2008年3月10日

影视资料进入历史教学案例表

应用章节

七年级(下)第二单元第9课清末民初的社会与经济

影视出处

《百年中国》

标题

剪辫子

影视简释提要

本视频介绍了清末民初男子发式的变化,阐明了清时男子留辫的由来和辛亥革命的发生给当时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剪辫之风盛行。

三维目标的设定和

民族精神的趋向性

知识与技能:

了解清末民初社会风俗的变化之一——剪辫子。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视频,学习从社会性质把握社会现象的分析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清末民初的社会风俗的变迁,是辛亥革命带来的深远影响,是近代文明的标志,是社会发展的缩影,培养学生树立文明的风俗观。

影视在课堂上的应用(组织教学和提问学生的设计)

问题1:

辛亥革命时期为什么要提出男子剪发辫?

问题2:

不同时期的剪辫有什么不同意义?

课堂实践效果反思

编辑姓名苏婉卿编号008时间2008年3月10日

影视资料进入历史教学案例表

应用章节

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第12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影视出处

《五四运动》

标题

五四运动

影视简释提要

本视频讲述了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引发的五四运动的发生情况,以及运动中北平学生、上海工人的表现。

三维目标的设定和

民族精神的趋向性

知识与技能:

了解运动的发生背景及北平学生的五四示威和上海工人的六五罢工情况。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视频,培养学生学会揭示历史事件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五四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立志报效祖国,为祖国富强和中华民族复兴勤奋学习。

影视在课堂上的应用(组织教学和提问学生的设计)

问题1:

在视频中青年学生所打出的“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横幅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问题2:

为什么工人阶级行动起来后,军阀政府不得不作出让步?

课堂实践效果反思

编辑姓名苏婉卿编号009时间2008年3月10日

影视资料进入历史教学案例表

应用章节

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第14课农村包围城市

影视出处

《飞夺泸定桥》

标题

飞夺泸定桥

影视简释提要

本视频讲述了红军在长征中克服困难,夺取泸定桥的英勇事迹。

三维目标的设定和

民族精神的趋向性

知识与技能:

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视频,了解飞夺泸定桥的战略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共产党人不畏强敌,不怕艰难曲折,百折不饶的毅力。

影视在课堂上的应用(组织教学和提问学生的设计)

问题1:

通过泸定桥存在着怎样的困难?

问题2:

红军是如何通过泸定桥的?

课堂实践效果反思

编辑姓名苏婉卿编号010时间2008年3月10日

影视资料进入历史教学案例表

应用章节

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第15课空前的民族危机

影视出处

《百年中国——西安事变》

标题

西安事变

影视简释提要

本视频讲述了西安事变发生后张杨二人的主张,以及国民党中一派要打一派要谈的分歧与中共力主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决定,西安事变的解决为不久之后的第二次国共合作奠定了基础。

三维目标的设定和

民族精神的趋向性

知识与技能:

了解西安事变发生后国共两党的不同反应。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视频,揭示出西安事变发生后国共两党的不同反应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西安事变的介绍,使学生们懂得:

日本的侵略,激起了全中国人民的愤怒,抗日救国成了一切有爱国之心的中国人的爱国行动。

影视在课堂上的应用(组织教学和提问学生的设计)

问题1:

张杨二人为何要发动西安事变?

问题2: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一方为何力主和平解决该事件?

有没有和平解决的希望?

课堂实践效果反思

编辑姓名苏婉卿编号011时间2008年3月10日

影视资料进入历史教学案例表

应用章节

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第16课暴虐与抗争

影视出处

《南京大屠杀》

标题

《南京大屠杀》

影视简释提要

本视频介绍了日军在进入南京后的所作所为,从当时几位亲历者的角度揭露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三维目标的设定和

民族精神的趋向性

知识与技能:

了解南京大屠杀中日军的行为。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视频,使学生认识事件亲历者的口述资料也是史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树立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影视在课堂上的应用(组织教学和提问学生的设计)

问题1:

视频中的几位讲述者分别从哪些角度揭露了日军在南京的兽性?

问题2:

对于至今仍有些日本人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你是否可以通过本视频加以驳斥?

课堂实践效果反思

编辑姓名苏婉卿编号012时间2008年3月10日

影视资料进入历史教学案例表

应用章节

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第16课暴虐与抗争

影视出处

《地道战》

标题

《地道战》

影视简释提要

本视频介绍了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优势,利用地利在华北平原上开展了一场让敌人心惊胆颤的地道战。

三维目标的设定和

民族精神的趋向性

知识与技能:

了解抗争中人民战争的方式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

观看视频,通过分析揭示战争中人民力量的发挥与赢得战争胜利两者间的厉害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地道战百姓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战斗中感悟人民力量的强大,为当时处于敌强我弱情况下中国人民最终赢得胜利而自豪。

影视在课堂上的应用(组织教学和提问学生的设计)

问题1:

当时为什么要采取地道战(人民战争)的方式抗击日本侵略者?

问题2:

发动地道战(人民战争)的方式有哪些优点?

课堂实践效果反思

编辑姓名苏婉卿编号013时间2008年3月10日

影视资料进入历史教学案例表

应用章节

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第18课国民党统治的危机

影视出处

《重庆谈判》

标题

重庆谈判

影视简释提要

本视频讲述了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背景和动机主角、接着叙述了毛泽东等人飞抵重庆与国民党谈判的政治目的。

三维目标的设定和

民族精神的趋向性

知识与技能:

了解蒋介石电邀毛泽东谈判的动机及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根源。

过程与方法:

观看视频从蒋介石毫无和平谈判诚意可推论他必然要发动反人民内战的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革命领袖毛泽东等人为了顺应人民和平民主建国的希望,不畏艰险,亲临重庆的伟大实践,使学生感受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利益的高尚情操与人格魅力。

影视在课堂上的应用(组织教学和提问学生的设计)

问题1: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不要和平而是准备内战的具体表现在哪里?

问题2:

虽然知道蒋介石假意谈判,为什么毛泽东等人还要赴重庆谈判?

课堂实践效果反思

编辑姓名苏婉卿编号014时间2008年3月10日

影视资料进入历史教学案例表

应用章节

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第19课解放战争的胜利

影视出处

《军事纪实》

标题

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影视简释提要

本视频片段介绍了刘伯承、邓小平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原因、在途中所遭遇的重重困难以及这一举动所带来的战略意义。

三维目标的设定和

民族精神的趋向性

知识与技能:

知道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理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观看视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这段视频使学生认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感受革命先辈为争取人民解放而浴血战斗的英勇献身精神。

影视在课堂上的应用(组织教学和提问学生的设计)

问题1:

为什么在解放区还很困难的情况下,刘邓大军要千里跃进大别山?

问题2:

在跃进大别山过程中,部队遭遇了哪些困难?

问题3:

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课堂实践效果反思

编辑姓名苏婉卿编号015时间2008年3月10日

影视资料进入历史教学案例表

应用章节

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第21课科学研究与民众教育

影视出处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标题

陶行知

影视简释提要

本视频片段介绍了陶行知先生的生平及他所推行的平民教育的情况,突显了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

三维目标的设定和

民族精神的趋向性

知识与技能:

了解民国时期平民教育的兴起及主要倡导者。

过程与方法:

观看视频,从平民教育的对象、形式和内容,说明中国教育开始面向工农大众的历史过程和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陶行知大力提倡平民教育,充分认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广度和难度,感受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

影视在课堂上的应用(组织教学和提问学生的设计)

问题1:

为什么在20世纪20年代会兴起平民教育?

问题2:

陶行知提出的平民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课堂实践效果反思

编辑姓名苏婉卿编号016时间2008年3月10日

影视资料进入历史教学案例表

应用章节

七年级(下)第五单元第22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影视出处

《百年中国》

标题

抗美援朝战争

影视简释提要

本视频片段介绍了抗美援朝战争兴起的背景、战争的经过及中国付出的代价和历史意义。

三维目标的设定和

民族精神的趋向性

知识与技能:

了解抗美援朝的原因和结果。

过程与方法:

观看视频资料,从中发现中国抗美援朝目的的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抗美援朝的胜利,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极大地树立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

影视在课堂上的应用(组织教学和提问学生的设计)

问题1:

朝鲜内战为什么会引发中国的抗美援朝战争?

问题2:

中国在这场战争中为什么派的是人民志愿军而不是人民解放军?

课堂实践效果反思

编辑姓名苏婉卿编号017时间2008年3月10日

影视资料进入历史教学案例表

应用章节

七年级(下)第五单元第23课计划经济

影视出处

《探索发现》

标题

票证生活

影视简释提要

本视频从一位民间收藏家的角度介绍了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票证制度。

讲述了票证的使用范围和方式以及票证对国家、人民生活的作用影响。

三维目标的设定和

民族精神的趋向性

知识与技能:

知道票证的实施背景、种类、使用时间和范围等。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视频,懂得实物资料是史料来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开始的票证的描述,使学生了解创业的艰难,激发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崇高责任感,发扬奉献的精神。

影视在课堂上的应用(组织教学和提问学生的设计)

问题1:

票证成为一种收藏品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现象?

问题2:

当时中国为什么要发行票证?

问题3:

票证对于当时的中国及人民生活产生什么作用或影响?

课堂实践效果反思

编辑姓名苏婉卿编号018时间2008年3月10日

影视资料进入历史教学案例表

应用章节

七年级(下)第五单元第24课和平外交

影视出处

《周恩来》

标题

中美乒乓外交

影视简释提要

本视频从周恩来一生伟大的贡献为出发点介绍他在中美建交中发挥的作用,从中我们看到了中美建交过程的特殊性及对未来中国发展的重大影响。

三维目标的设定和

民族精神的趋向性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中美建交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视频资料,能够客观地认识分析中美建交对中国的积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建国后由于新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得美国调整对华策略,翻开了中国外交历史的新篇章,使学生由衷为国家强大取得新的外交成果而自豪。

影视在课堂上的应用(组织教学和提问学生的设计)

问题1:

中美建交为什么采用乒乓外交的方式?

(新中国成立后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对华策略)

问题2:

为什么美国要主动与中国建交?

问题3:

中美建交对中国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为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发政策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课堂实践效果反思

编辑姓名苏婉卿编号019时间2008年3月10日

影视资料进入历史教学案例表

应用章节

七年级(下)第五单元第25课现代化的曲折道路

影视出处

《百年中国》

标题

大跃进运动

影视简释提要

本视频片段介绍了1958年中国“大跃进”运动开展的背景、“大跃进”在工业农业上的具体表现以及这场运动给中国带来的深重灾难。

三维目标的设定和

民族精神的趋向性

知识与技能:

知道“大跃进”出现的原因、时间和内容。

过程与方法:

从视频资料中指出“大跃进”的特点、发现“大跃进”违背经济规律、虚耗资源的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良好的愿意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背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失。

影视在课堂上的应用(组织教学和提问学生的设计)

问题1:

为什么中国会在1958年出现“大跃进”运动?

它的特点是什么?

问题2:

“大跃进”在农业和工业上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问题3:

这场运动的开展有没有使当时的中国在工农业上有了飞速发展?

它的实际影响是什么?

课堂实践效果反思

编辑姓名苏婉卿编号020时间2008年3月10日

影视资料进入历史教学案例表

应用章节

七年级(下)第六单元第27课“一国两制”

影视出处

《小平与香港》

标题

邓小平与一国两制

影视简释提要

本视频片段介绍了“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背景及邓小平同志在解决香港问题的不懈努力。

三维目标的设定和

民族精神的趋向性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在香港回归问题上的成果运用。

过程与方法:

观看视频片段《一国两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看视频资料,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

影视在课堂上的应用(组织教学和提问学生的设计)

问题1:

邓小平为什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要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问题2:

邓小平在与撒切尔夫人会谈时,向对方表明了中国政府在收回香港方面的怎样的一种态度?

课堂实践效果反思

编辑姓名苏婉卿编号021时间2008年3月10日

影视资料进入历史教学案例表

应用章节

七年级(下)第六单元第28课科教兴国

影视出处

感动中国2004年年度人物

标题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影视简释提要

本视频片段从评选2004年度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角度介绍了袁隆平的突出贡献:

作为一个农业科技专家带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从事他的科学研究事业。

三维目标的设定和

民族精神的趋向性

知识与技能:

知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理解籼型水稻的发明对中国和世界做出的重要贡献。

过程与方法:

观看《感动中国2004——袁隆平》视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人群、机构对袁隆平的评价和表彰,突出籼型水稻的大面积成功试种对中国、对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影视在课堂上的应用(组织教学和提问学生的设计)

问题1:

你知道评选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中有哪些人?

问题2:

根据所看视频,为什么袁隆平会名列其中?

课堂实践效果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