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第五专题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开放性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019054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第五专题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开放性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精品第五专题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开放性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精品第五专题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开放性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精品第五专题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开放性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精品第五专题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开放性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第五专题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开放性试题.docx

《精品第五专题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开放性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第五专题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开放性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第五专题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开放性试题.docx

精品第五专题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开放性试题

第五专题:

2010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开放性试题

第五专题:

2010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开放性试题梅梅

第五专题:

2010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开放性试题

2.

(2010·江苏省盐城市,19—23,19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3题。

(19分)

去远方

肖复兴

1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来一封电子邮件,告诉我利用这个假期,他要开车从他所在的北方出发到南方去,并画出了一共要穿越11个州的路线图。

刚刚出发的第三天,他在德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打来,兴奋地对我说这里有写过《最后一片叶子》的作家欧·亨利博物馆,而在昨天经过孟菲斯城时,他参谒了摇滚歌星猫王的故居。

2我羡慕他,也支持他,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

远方,会让他见识到他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得更宽更远。

3我想起有一年初春的深夜,我独自一人在西柏林火车站等候换乘的火车,寂静的站台上只有寥落的几个候车的人,其中一个像是中国人,我走过去一问,果然是,他是来接人。

我们闲谈起来,知道了他是从天津大学毕业到这里学电子的留学生。

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我依然记忆犹新:

我刚到柏林的时候,兜里只剩下了10美元。

就是怀揣着仅仅的10美元,他也敢于出来闯荡,我猜想得到他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异国他乡,举目无亲,餐风宿露,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性格。

4我也想起我自己,比儿子还要小的年纪,驱车北上,跑到了北大荒。

自然吃了不少的苦,天寒地冻,路远心迷,仿佛已经到了天外,漂泊的心如同断线的风筝,不知会飘落到哪里。

但是,它让我见识到了那么多的痛苦与残酷的同时,也让我触摸到了那么多美好的乡情与故人,而这一切不仅谱就了我当初青春的谱线,也成了我今天难忘的回忆。

5没错,年轻时心不安分,不知天高地厚,想入非非,把远方想像得那样好,才敢于外出漂泊。

而漂泊不是旅游,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品尝人生的多一些滋味,也绝不是如同冬天坐在暖烘烘的星巴克里啜饮咖啡的一种味道。

但是,也只有年轻时才有可能去漂泊。

漂泊,需要勇气,也需要年轻的身体和想像力,便收获了只有在年轻时才能够拥有的收获,和以后你年老时的回忆。

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作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6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藉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地。

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你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墙。

7我想起泰戈尔在《新月集》里写过的诗句:

只要他肯把他的船借给我……我将带我的朋友快快乐乐地航行于仙人世界。

那么,就把自己放逐一次吧,就借来别人的船张帆出发吧。

只有年轻时去远方,才会拥有充满泰戈尔童话般色彩的经历和收益,那不仅是他书写在心灵中的诗句,也是你镌刻在生命里的年轮。

23.细读全文,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你怎样正确理解反复强调的年轻时就要去远方的观点。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年轻是就应该去远方,敢闯敢拼,因为年轻就是资本,年轻可以张扬个性,不要让你的生命平凡,留下遗憾,旨在激励年轻人勇于开拓,去经历,去磨练,去培养自我的独立能力和奋斗能力。

3.(2010·山东省聊城市,15-20,24分)

我为什么打你全品中考网

毕淑敏

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

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全品中考网

你突然插嘴说:

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

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

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

面对你纯正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

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

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

这个人就是你。

全品中考网

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

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

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地碰撞,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

我为你无日无夜地操劳,无怨无悔。

面对你熟睡中像合欢一样静谧的额头,我向上苍发誓:

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全品中考网

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

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对你摔破的盆碗、拆毁的玩具、遗失的钱币、污脏的衣着……我都不曾打过你。

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原谅。

全品中考网

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经记不清了。

人们对于痛苦的记忆,总是趋向于忘记。

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它混沌天真又我行我素,它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

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放任无羁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就是殴打。

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抚摸这种橙红色抖动如绸的精灵。

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就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我知道打人犯法,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者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

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于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

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

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

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

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

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

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

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那怕它将苛烈10倍。

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让,它如同饥馑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

这道理可能有些深奥,也许要到你也为人父母时,才会理解。

打人是个重体力活儿,它使人肩酸腕痛,好像徒手将一千块蜂窝煤搬上五楼。

于是人们便发明了打人的工具:

戒尺、鞋底、鸡毛掸子……

我从不用那些工具。

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便是遭受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

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

这样我才可以精确地掌握数量,不致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

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

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

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20.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父母打孩子行为的看法(6分)

20、一般而言,打源自对孩子的爱,作为孩子,应该理解;打是父母让孩子与最肮脏的品质永远隔绝的保护措施,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深沉的爱,这样的父母应该得到尊敬。

但是,有些父母不分轻重,动辄对孩子拳脚棍棒相加,实不可取;更有甚者,假借殴打孩子宣泄情绪,则不可理喻。

4.(2010·四川省南充市,8一14,14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8一14题(共14分)

只管向前奔跑

崔修建

贝基拉出生在埃塞俄比亚的一个贫苦的家庭,很小的时候,他就渴望成为一名驰聘赛场的长跑健将。

他时常站在训练场边,羡慕地看着运动员们训练。

但极度贫寒的家境,让他自卑得有些差愧——他不仅拿不出训练费,连最便宜的普通跑鞋也买不起。

那天,贝基拉不知不觉地又走到训练场边,望着跑道上那些奔跑的身影,他既羡慕又难过,心头奔跑的热望亮起来,又暗淡下去。

一位跨栏教练员听了贝基拉的倾诉,将他带到一组很矮的栏杆前,让他一路跑过去,他轻松地跨越一个个栏杆;教练员又指了指那组已升高到足有1.5米的栏杆前让他再试一试。

他努力了好几次,也没能跨过去。

这时,教练员平静地告诉他:

孩子,你刚才所说的那些困难,就像眼前的这一道道栏杆,它们会横在每个人的面前,那些你现在跨不过去的栏杆,可以在一次次的失败后,最终跨越它们,你还可以踢翻它们,也可以绕过它们,你只需盯准你向往的前方,只管努力地向前奔跑,相信没有什么可以拦住你的梦想。

教练员的一席话重新点燃了贝基拉的希望,从此,买不起跑鞋的贝基拉开始了他坚定而执著的赤脚奔跑训练,广袤的原野、泥泞的山路、坚硬的戈壁滩上……随处可见他奔跑的身影,他已练出了一双铁脚板。

数年后,他成了埃塞俄比亚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

1960年罗马奥运会马拉松赛场上,贝基拉一出现,便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他是唯一赤脚的运动员。

在数万名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中,贝基拉为他的祖国赢得了一块沉甸甸的金牌。

距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开幕还有二十多天,贝基拉动了一次手术,很多人以为他会放弃比赛。

然而,三十二岁的他不仅出现在马拉松赛场上,而且再夺金牌,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蝉联这个项目冠军的选手,也成为埃塞俄比亚的民族英雄。

面对蜂拥而至的记者,贝基拉激动地感慨道:

一切都很简单,只要站在跑道上,就没有什么障碍可以拦住奔跑的雄心,就只管向前,再向前,一路向前地奔赴梦想的终点。

没错,大千世界中我们每个人的面前,都可能会横着一些诸如清贫、疾病、磨难之类的障碍,只要不失去向前奔跑的雄心,就能勇敢地跨越它们,踢翻它们,绕过它们,就会抵达梦想的前方。

14.品味选文,谈谈你对人生有何感悟。

(3分)

答:

14.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3分)

6.(2010·浙江省东阳市,8-12,13分)全品中考网

2010年1月24日,星期天,杭州一个名叫山水人家的小区。

宁静的小区道路两旁,停满了私家车。

谁也没有想到,平时停得好好的车,瞬间惨遭毒手,被利器划得伤痕累累。

停在路边的几十辆小车,无一幸免。

粗略估计,仅这些划伤的修理费,就需要四五万元。

有人报警,愤怒的车主们发誓要揪出恶意划车的人。

全品中考网

小区的监控被调了出来,从监控录像上可以看出,是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干的。

大一点的像个小学生,脚下还踩着滑板,小的估计才上幼儿园。

他们一路走,一路划……这是谁家的孩子?

胆子也忒大了!

太没教养了!

但监控看不太清,没人认识这两个孩子。

警方开始调查。

网络和第二天的报纸上,都报道了这件事。

全品中考网

第二天下午,一位妇女给派出所打说,划伤汽车的是她的孩子。

她也住在那个小区。

她是第二天,才从网上看到了小区车辆被划伤的帖子,帖子中描述的两个孩子,大的很像她的孩子,而小的是她同学的孩子。

当时,两个孩子下楼去玩,时间、地点、两个孩子的特征都吻合。

她赶紧跑到小区物业处,调看了监控录像,果然是她的孩子。

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冷静下来后,她是这样处理的——

给派出所打,毫不犹豫地告诉民警,车是自己的孩子划的,我们将承担全部责任。

晚上,儿子放学回家。

她问他,是不是你干的?

儿子低头不说话。

她对儿子说,你是男子汉,是你做的,就要勇于担当。

儿子承认,是他干的。

又问他,如果你的折叠车被人划伤了,你心不心疼?

儿子说,心疼。

她说,你的折叠车几百元就可以买到,而人家的车,一二十万,有的甚至上百万,你说会不会心疼?

儿子向她连鞠了几个躬,说:

妈妈,我错了!

她打印了一份致歉信,向所有被划伤的车主表达歉意,并表示愿意承担全部责任和修理费用。

致歉信复印了几十份,张贴在小区所有的出入口和楼梯口。

全品中考网

她还联系了一家信誉很好的汽车修理厂,负责修理所有被孩子划伤的汽车。

第二天、第三天,连续两个晚上,等儿子做完作业,她领着孩子,挨家挨户登门道歉。

她要求,门铃都由儿子自己来摁。

这是让儿子面对错误的第一步。

儿子在课余折叠了很多张纸船,上面都醒目地写着对不起三个大字,他要将这只船作为礼物,送给车主们。

每到一家,孩子一进门就说:

对不起,我不知道划车的后果这么严重,请你们原谅我。

所有的车

主都表示,原谅孩子。

她对儿子说,叔叔阿姨都很包容,原谅了你。

但是,你要记住,千万不要把别人的包容当成自己犯错的借口,你要敢于担当,知道什么叫责任心,学会感恩。

一场危机,被这位母亲成功地化解了。

剑拔弩张的人们,怒气消去;一张张冰冷失望的脸,露出了笑容。

而作为犯错孩子的母亲,自始至终,她没有推卸责任,没有逃避,也没有雷霆大怒。

事情圆满解决,车主都很满意,更重要的是,孩子认识了错误,学会了担当,获得了原谅。

我想,他这辈子都不会忘记这次教训,但也不会在心灵上留下难以弥补的阴影。

一位当事车主说,孩子的妈妈这么做,我很佩服。

说句实话,遇到这样的事情,不是每个家长都能处理得这么及时,这么果断,这么勇于承担的。

这位母亲,非常了不起。

作为一名旁观者,我一直通过媒体,关注着这件就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

从这位母亲身上,我深深体会到,要想我们的孩子学会担当,有责任心,我们做父母的,首先自己要敢于担当,善于担当。

这,你能够做到吗?

12.文中的母亲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具有良好教育方法的母亲在历史上很多,请写出一位,并用一句话概括事例。

(3分)

12

有责任心,教子有方(从母亲自身角度和对孩子的影响两方面说即可)如孟母,岳母等

7.(2010·甘肃省兰州市,16—20,20分)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

那一片消失了的苇塘

雷抒雁

那一片苇塘呢?

与其说我是在问这位行路的年轻人,还不如说是在问自己。

苇塘?

在哪里呀?

年轻人过头去望着那一片高高低低的房舍,像是反问,又似在寻找。

没有!

连一根苇子都没有!

从来就不曾有过呀?

就在这里!

我坚定地认为。

我听见他嘟哝了一句:

梦话!

梦话?

是的,是梦话。

50多年前,那一片茂密的苇塘还在,此后,就没有走出过我的梦境。

我相信,这位年轻人确实没有见过那片苇塘,那些茂密的青苇从来没有进入过他的梦中,没有给过他快乐和欢愉。

他的记忆里,这里从来就是房子,房子。

那一片苇塘属于我,属于我的童年,是我记忆和梦境最鲜活的一部分。

那是一片十多亩地面的水塘,拥挤地生满了芦苇。

在大人们那里,有价值的,只是苇子;而被孩子们看作乐园的,是那一片苇塘。

每天上学,我们走过苇塘,都会放慢脚步,那些花花草草,记录着时间的变化。

一过二月二,天气就暖和了。

首先是苇塘里有了动静。

A

穿破陈年的枯叶、烂泥和冰水,一些锥子般尖锐的苇芽脱颖而出。

红红的芽尖,唤醒了池塘,沉寂了一冬天的苇塘开始有了生气。

待苇芽蹿高,绽开一片两片叶子的时候,整个世界便被春天占领了。

耳边,整天都是鸟儿的叫声和虫子飞来飞去的嗡嗡声,大片大片的麦田,像大地上铺展了的绸缎,在和风里柔柔地抖动。

B

一些早熟的花儿,抢夺时间一般,开始酝酿花事,商量结籽儿。

柳丝软软地轻拂我们的脸面,牵动我们的头发,像要告诉一些什么秘密给我们。

我们采下绽开的苇叶,卷成喇叭,把那细嘴挖扁,含在嘴里,依着喇叭的粗细,吹出或粗壮或尖厉的声音;头顶软软的柳条,也被折下来,捋去柳芽,拧成柳哨。

这就有了一支青春的乐队,吹奏着春天的乐曲,吱吱呀呀,回响在上学的路上。

引得田里干活的农人,

停下手里的活计,望着我们,一任欢快与希望撩拨他们沉静的心思。

季节像是踩着苇叶走过来的。

苇叶三片四片地展开,池塘里就绿汪汪地变得浓密了。

太阳开始辣辣地照在头顶,棉衣,而后是夹衣,一件件被从身上剥掉。

苇塘周围的麦子开始日渐变黄,有人拿着青杏咔嚓咔嚓一边流着酸水一边嚼起。

夏天到了!

假日里,我们会背着草笼,拿着镰刀,说是去割牛草,或者拣柴火,一整晌一整晌沉迷在苇塘边。

有一种鸟,叫呱呱迪。

这名字完全是依了它的叫声来的。

声音悠长而响亮,可你看不见鸟的身影,那声音总是从密密的苇叶后传出来。

这鸟儿很聪明,能把三四根苇子用草缠在一起,在那交叉处用苇叶织一个窝,里边铺着一些软软的干草和细碎的羽毛。

窝里,总能看到三两只麻溜溜的鸟蛋。

你要是靠近鸟窝,便会有尖厉的呱呱叫声,威胁你,驱赶你。

塘边的野草,我们全都认识,从蒲公英、趴地龙、香胡子到粘粘蔓,全认识。

我们喜欢菅草长长白白嫩嫩的草根,一节节,像袖珍的甘蔗,嚼起来很甜。

还有一种好吃的草,叫红根根,那红红的草根上,常常结着黄豆大的根瘤,吃起来脆脆的,像生地瓜。

最让我们兴奋的是找到一株羊奶奶。

这种蔓生的阔叶草,总是攀着芦苇往上长,一个个果实圆溜溜的,山羊奶头一般,采摘时,会流出一些白色乳汁。

羊奶果鲜嫩时,放在嘴里一咬,脆生生,甜丝丝的。

我们这些野孩子,就这样一天天泡在苇塘边。

忽一日,采到的羊奶奶咬不动了,掰开一看,里边整整齐齐伏着一排排带着绒毛的种子。

老了!

我们知道,暑假也该结束了。

人们说:

你们这些马驹子,该拴缰绳了吧!

苇子说,秋天了!

顶上的穗子由绿至黄继而变白,像一塘白发的老人。

再过苇塘时,一些带绒毛的草籽,便飞扬起来,落在我们的肩膀上、头发上,要人带它们到远方去落户。

就连圆滚滚周身是刺的苍耳,瘦扁扁顶上长了三几根钩针的狗扎扎,都不甘寂寞,插进布眼,爬在裤角上,要搭便车,到远方去旅行。

父兄们送我们上学去,走过苇塘,一路上总在说:

好好念书,日后到远处去,到大城市去。

连苍耳、狗扎扎都懂得哩!

那一片苇塘永远的没有了。

消失在一些高高低低的房子下边。

找它,只有在梦中,在童年的记忆里。

(5)

结合全文,先说说对文章结尾处画线句子找它,只有在梦中,在童年的记忆里的理解,再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示。

(6分)

(5)要寻找苇塘,只能在记忆中寻找,因为随着时间的发展它已经消失在了高高低低的屋舍下了;(2分)表达了因苇塘的消失而产生的惋惜和怀念之情。

(2分)

启示:

围绕自然之乐或童心谈均可。

(2分)(观点1分,说理清楚1分)

8.(2010·重庆市,13—17,20分)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问题

好望角

连俊超

老人划着船向岸边驶来。

我踏上船板,船身晃荡了几下,荡出去一层层细密的波纹。

我回头朝岸边望去,老人问:

岸边像什么?

我盯着那个凸出的尖端,想给老人一个精当的比喻。

他乐呵呵地说:

非洲好望角!

我愣住了。

老人脸上流露出一丝诡秘的笑:

跟好望角长得一模一样!

我不解地问:

您到过好望角?

老人呵呵一笑:

非洲那个我倒是没去过,但我现在不整天都在好望角吗?

他将目光送到了远处的河岸。

河水哗哗地响。

河上无风。

芦苇丛簇挺立。

我小的时候,在一本地图册上看到了这个地名。

当时我就想,长大后一定到好望角,看看那里到底是个啥样子!

可我连小学都没读完,日本鬼子就扛着枪进村了。

人们四处逃难,我和爹娘跑散了。

后来,我就参军打鬼子、打老蒋,差不多把山南海北都跑遍了。

那本地图册一直揣在怀里,行军或休息时总把手放在胸口上摸一摸。

老人说着,掏出一本面黄肌瘦的小册子——中间破了个圆圆的洞。

有一页折起一角,翻到那页,好望角的浪潮就从灰黄粗糙的纸页上拍打了出来,我似乎闻到了咸腥的海浪气息。

这怎么破了一个洞啊?

老人笑了笑,眼角的皱纹亲密地挤到一起,说:

鬼子枪子打的,还在我肚子上打了一个洞。

老人微笑着摸了摸小肚子:

解放后我买了很多书,我想,只要把书念成了,迟早会被国家派到国外学习。

可书没读多少,又是‘革命’什么的。

干脆不念了,这辈子就没有念书的命。

那年我托人说了个媳妇成了家。

我想,这好望角啊,它就在这张书页里,世上压根儿就没有!

老人向远处望了一眼:

可后来我儿子非说,好望角就在非洲南端。

你儿子?

这时,一只白色水鸟从芦苇丛中飞来,落在了我们小船上。

老人伸手抚摸着,呵呵地笑了起来:

是啊,后来有了个儿子。

不光我儿子说有,连这家伙也呱呱叫着,一个劲地说‘有’呢。

水鸟果真朝他吆喝了起来。

老人从口袋里抓出一把米粒,丢在船板上。

水鸟啄了一阵,在老人头顶飞旋了两圈,飞回了芦苇丛。

那里传来了很多鸟嬉戏的鸣叫声。

老人激动地说:

儿子很争气,考上了大学,后来恰好到非洲工作。

那次他差点就把我接过去看好望角了。

A老人的手微微颤动了一下,然后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呼了出来。

河上起了一阵风,吹得芦苇沙沙地响。

老人轻轻地摇了摇头:

他在非洲被当地人给绑了。

老婆子一听就晕了过去。

她在床上躺了半年,我想了各种办法骗她,可她就是想走了,谁也拦不住。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

老人的讲述纯净如清澈的河水。

B老婆子一走我就觉得院子太大了,就像穿了一条肥裤子一样老是那种松松垮垮的感觉。

有时候又觉得院子太小了,压得我胸闷。

那天我走到村外,在河边一直坐到傍晚。

日头把整条河照得黄灿灿的,我跳进河里,游了很远。

回头一看,他娘的!

河岸跟地图册上画的一模一样。

这不就是好望角吗?

我盼了一辈子好望角,竟在家门口找到它了。

我哇哇地叫喊了起来,让老鼻涕眼泪也痛快了一回……老人哈哈笑了起来,笑声随着波纹微微荡漾。

现在我啥也不想了,我划划桨、喂喂鸟,整天都能看到好望角,自在得很!

老人的脸庞像天空一样明净而深远……

夕阳正红,映得老人满身古铜色。

(5).每个人在追逐好望角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不如意,你觉得应该怎样对待?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

(4分)

(5)(言之成理即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每个生命的历程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每个人应该首先意识到这一点。

在不如意中能够活出如意,方法之一就是至始至终保持并去追寻自己的梦想,用梦想来引导自己的行动,用坚守梦想来冲抵苦难的煎熬。

9.(2010·重庆市綦江县,15—19,19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问题

三袋米的故事

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

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A】母亲拿着针线,轻轻地、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B】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

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张满了笑意。

当满山的树木泛出秋意时,儿子考上了县一中。

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有时连饭都吃不饱。

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30斤米交给食堂,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没多久,母亲一瘸一拐地挪进学校食堂,气喘吁吁地从肩上卸下一袋米。

负责掌秤登记的熊师傅打开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头就锁紧了,说:

你们这些做家长的,总喜欢占点小便宜。

你看看,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还有细米、粗米,简直把我们食堂当杂米桶了。

这位母亲臊红了脸,连声说对不起。

熊师傅见状,没再说什么,收了。

又一个月初,这位母亲背着一袋米走进食堂。

熊师傅照例开袋,眉头又锁紧,还是杂色米。

他想,是不是上次没给这位母亲交待清楚,便一字一顿地对她说:

不管什么米,我们都收。

但品种要分开,千万不能混在一起,否则没法煮,煮出的饭也是夹生的。

下次还这样,我就不收了。

母亲不敢吱声,低着头一瘸一拐地离开了食堂。

第三个月初,母亲又来了,熊师傅一看米,勃然大怒,用几乎失去理智的语气,毛辣辣地呵斥:

哎,我说你这个做妈的,怎么顽固不化呀?

咋还是杂色米呢?

你呀,今天是怎么背来的,就怎样背回去!

母亲似乎早有预料,两行热泪顺着凹陷无神的眼眶涌出:

大师傅,我跟您实说了吧,这米是我讨……讨饭得来的啊!

熊师傅大吃一惊,眼睛瞪得溜圆,半晌说不出话来。

母亲坐在地上,挽起裤腿,露出一双肿大的僵硬的变形的腿。

母亲抹了一把泪,说:

我得了晚期风湿病,连走路都困难,更甭说种田了。

儿子懂事,要退学帮我,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学校……

校长知道了这件事,不动声色,以特困生的名义减免了儿子三年的学费与生活费。

三年后,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清华大学。

欢送毕业生那天,县一中锣鼓喧天,校长特意将这位母亲的儿子请上主席台,此生纳闷:

考了高分的同学有好几个,为什么单单请我上台呢?

更令人奇怪的是,台上还堆着三只鼓囊囊的麻布袋。

此时,熊师傅上台讲了母亲讨米供儿上学的故事,台下鸦雀无声。

校长指着三只麻布袋,情绪激动地说:

这就是故事中的母亲讨得的三袋米,这是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

下面有请这位伟大的母亲上台。

儿子疑惑地往下看,只见熊师傅扶着母亲正一步一步往前走。

我们不知儿子那一刻在想什么,相信给他的那份震撼绝不亚于惊涛骇浪。

于是,人间最温情的一幕上演了,母子俩对视着,母亲的目光暖暖的、柔柔的,一绺儿花白的头发散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