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审定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小升初寒假天天练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01423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4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部审定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小升初寒假天天练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教育部审定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小升初寒假天天练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教育部审定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小升初寒假天天练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教育部审定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小升初寒假天天练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教育部审定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小升初寒假天天练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部审定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小升初寒假天天练题含答案.docx

《教育部审定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小升初寒假天天练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部审定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小升初寒假天天练题含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部审定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小升初寒假天天练题含答案.docx

教育部审定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小升初寒假天天练题含答案

小升初语文天天练

姓名:

起止日期:

积累和运用集训1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狞笑凝望康宁叮咛B.咆哮骁勇嚣张逍遥

C.黧黑罹难黎明篱笆D,吞没覆没没落没收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猛然报怨跌跌撞撞势不可当B.顷听糟糕心惊肉跳神智不清

C.惊荒探望忐忑不安不假思索D,呻吟阴冷自作自受汹涌膨湃

3.“赪(chēng)”和“飧(sūn)”都是会意字,依照汉字的构字规律,他们的意思分别有什么关系?

()

A.红色、晚饭B.坚贞、夕阳C.赤豆、食物多D.贞洁、早餐

今日古诗文

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①〔萧萧〕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

②〔挑〕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③〔促织〕俗称蟋蟀,也叫蛐蛐。

〔篱落〕篱笆。

积累和运用集训2

1.下面这段话中,加点字的意思依次是()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嗯,是个问题!

”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

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A.认同解释安慰思考B.思考解释安慰认同

C.解释安慰思考认同D.认同思考解释安慰

2.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感情色彩没有变化的一项是()

A.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B.我喜欢雨后的彩虹,溺爱着它。

C.表弟用狡黠的目光看着我,可爱极了。

D.戈壁荒漠逐渐蜕变为天蓝水清地绿的宜居之城。

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分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②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

③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④那菜花的黄,黄得蓬勃

我的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

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④②③D.②④①③

 

今日古诗文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①〔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②〔生〕产生,生出。

③〔坐〕因为。

 

积累和运用集训3

1.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糟糕,真糟糕!

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

倒霉,倒霉!

B.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C.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D.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2.与上联“绿树四周,凌霄古塔生金碧”对应最合适的下联是()

A.奇峰挺立,绿岭千重舒望眼B.村落玲珑,势头敢垒天工巧

C.红楼三面,映日长溪焕彩霞D.云霞缥缈,草木难遮莺岭奇

3.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心理活动描写的一组是()。

A.呀!

那个夜晚不也和今天一样黑吗?

我的脑子里情不自禁地回想起那天的一幕幕。

B.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妈妈的话不时地回荡在我的耳边:

“你要向姐姐学习。

C.我没有动,心里却愤愤的:

她怎么能随便动我的东西?

D.“我的天哪!

我把上一题写到下一题去了。

”我暗暗惊呼。

 

今日古诗文

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①〔天门山〕今安徽省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称。

两山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②〔楚江〕即长江。

长江中下游地带在古代属于楚地,所以叫楚江。

 

积累和运用集训4

1.省略号常见的作用有:

①表示引文的省略;②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③表示语意的跳跃;④表示说话结巴;⑤表示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⑥表示沉默。

下列各句中省略号的作用依次是()

(1)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

……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

(2)是他来啦?

……不,还没来!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

(3)我嘛……缝缝补补……

(4)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5)“……”她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A.③⑤④②⑥B.③⑤④②①C.⑥④⑤③①D.④③⑥①②

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在原处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修改

(1)课文《桥》多用简短的句段渲染紧张的气氛,语言极为简练,这种写法加强了故事的悲壮色彩,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

(2)课文《穷人》中,五个省略号的连续运用,逼真地写出了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

()

(3)读小说,要关注节奏、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

(4)《穷人》把故事安排在一个风雨大作、又黑又冷的夜晚,有利于表现穷人生活的艰难,反衬桑娜夫妇的善良以及他们内心世界的富有。

()

 

今日古诗文

赠刘景文[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

①〔刘景文〕诗人的好朋友。

②〔擎〕举,向上托。

③〔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积累和运用集训5

一、背诵积累

1.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了诗人离乡之久,回乡之晚,抒发了自己久而愈深、老而弥笃的思乡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写了诗人的老迈衰颓,却从儿童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

我还会默写贺知章的《咏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桥》的篇末写一个老太太来这里祭奠“她丈夫和儿子。

”“丈夫”在文中指__________,“儿子”在文中指__________。

课文最后才交代这两个人的关系,这种__________的写法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二、判断下列说法与《童年》是否吻合,对的打“√”,错的打“×”

3.外祖母是阿廖沙终身的朋友,也是最知心的朋友。

()

4.阿廖沙三岁丧父后,随母亲投奔外祖父。

()

5.阿廖沙和他的那些“伙伴们”时常给人当童工挣钱。

()

6.外祖父是一个胖胖的老头儿。

他穿一身黑,胡子是金黄色的,鼻子是弯的,眼睛是绿的。

()

 

今日古诗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

①《饮湖上初晴后雨》是由两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②〔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③〔方〕正。

④〔空蒙〕迷茫的样子。

⑤〔亦〕也。

⑥〔西子〕即西施,春秋代越国的美女。

 

积累和运用集训6

一、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mǐn

)王立。

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

分别是谁?

———————、————————、————————

2.请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齐宣王使人吹竽:

_________好一一听之:

___________

3.翻译下面的句子

宣王死,湣王立。

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在,“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什么呢?

————————————————————————————————————

今日古诗文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积累和运用集训7

1.请修改下面的病句。

(1)一进幼儿园,我就看见了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和一阵阵动听的歌声。

(2)第二届少代会上,我们讨论并且听取了各个中队的提案。

(3)通过这次读书活动,使我增长了很多知识。

(4)学习是否勤奋,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2.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共有3处语病,2处标点错误。

  我们全班同学都爱读书,尤其特别爱读同一本书。

本学期,我们一起阅读了《红楼梦》《爱的教育》《故乡》……等课外书。

大量的课外阅读使我们增长了知识和写作水平。

我们班还被评为《课外阅读先进班级》的光荣称号。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联欢会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灯光调试好,主持人就会宣布开始。

B. 面试开始了,考生们面对着评委高谈阔论起来。

C. 祁黄羊外举不难仇。

内举不避亲,坚持唯才是举。

今日古诗文

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①〔洞庭〕即洞庭湖,位于今湖南省北部。

〔青螺〕青绿色的螺。

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积累和运用集训8

一、下面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凸”和“亚”两个字的笔画数相同;“鼎”字有12画。

B.按汉字结构分类,“竞”“廉”“孟”“署”都属于上下结构。

C.按部首查字法,“卓”字应查部首“十”;“在”字应查部首“土”。

D.“驶”“园”“韵”“忠”是形声字;”园”的第二画是”横”。

二、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一丝不gǒu②巧妙绝lún③别具jiàng心④不屈不náo

三、下面的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书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B.老师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哺导我们学习。

C.初中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同学们都格外珍惜这段时光。

D.梦园世界杯,中国队从西安起飞。

四、古诗背诵

蝉[唐]虞世南

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积累和运用集训9

一、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填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1)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niān()轻怕重。

(2)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dǐ()。

(3)吏二缚一人诣()王。

(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二、填空,并把词语归类。

称王称()克勤克()任劳任()

()人不倦()而不舍()谋已久

抱头鼠()日新月()丢三()四

褒义词:

贬义词:

三、下面几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组是()。

A.安然无恙三年五载省吃俭用意料不到

B.自私自利惊慌失措出其不意异口同声

C.一叶扁舟兴高采列大雾漫天幼稚可笑

D.垂头丧气赞叹不已刻舟求剑精兵简政

四、古诗背诵

乞巧[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积累和运用集训10

一、联系词语选择恰当的字义解释。

1.“故”字可以解释为①缘故,原因;②死亡;③曾经去过的熟悉的地方。

故地重游()无缘无故()病故()

2.“一”字可以表示①专一;②数字;③全部一样。

一碧千里()一心一意()千钧一发()

二、给句子排队。

1.首先我们要有坚强的意志。

2.正是这种逆境的磨炼,才有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的产生。

3.邓亚萍运动员生涯,造就了她这种优秀的品质,艰苦的训练,残酷的竞争,使她的心理更加成熟。

4.生命的过程曲折坎坷,充满了艰难险阻,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必须为此做好准备。

5.最重要的是,邓亚萍身上具有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自己的先天条件越不好,越激发她的昂扬斗志。

正确的语序是:

三、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

据说苏东坡有一次作诗时有意将申字写成甲字诗作完后他周围的朋友个个赞不绝口独有一个人看了捧腹大笑嘿你竟敢笑话东坡大人其中一个捧场的对笑者喝道不苏东坡意味深长地说道我想他笑的绝不是我

四、古诗背诵

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①〔示儿〕给儿子看。

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

②〔元〕同“原”,本来。

③〔九州〕古代中国曾分为九个州,这里代指全国。

④〔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⑤〔乃翁〕你们的父亲。

 

积累和运用集训11

一、下面几组词语中,带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暂时(zàn)魁梧(wú)潜移默化(qiǎn)

  B、惩罚(chéng)勉强(qiǎng)惟妙惟肖(xiào)

  C、计较(jiǎo)侮辱(wǔ)茅塞顿开(sè)

  D、胆怯(qiè)处理(chù)扣人心弦(xián)

二、下面各组没有错别字的是()

 A严历畸形油光可鉴

B隐蔽虐杀咳人听闻

  C菜畦弥漫再接再厉

D桑椹和谐与时俱进

三、仿照“他是一张白纸,毫无成见地去接受客观真实”的句式,再写三个句子。

  他是,流动不息的奔向远方。

  他是,无所畏惧的搏击长空。

他是,大公无私的散播光明。

四、古诗背诵

题临安dǐ邸[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注释:

①〔临安〕在今浙江杭州,曾为南宋都城。

②〔邸〕旅店。

③〔汴州〕在今河南开封,曾为北宋都城。

 

积累和运用集训12

一、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鸿鹄(hào)稀粥(zhōu)哆嗦(duō)军阀(fá)

  B、毡靴(xuē)宪兵(xiàn)涔涔(céng)潸潸(shān)

  C、伶俐(lì)萦绕(yíng)掺和(cān)窈窕(tiǎo)

  D、贮藏(zhù)梗概(gěng)烟囱(cōng)汲水(jí)

二、下边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忍俊不禁耐人寻味销声匿迹稍纵既逝寻根究底同舟共际

杳无消息海枯石烂嘎然而止锐不可当根深底固岿然不动

错别字

改正

三、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项是(  )

如果不是秋风将种子吹下茎秆,那种子不是要被酷寒所冻僵吗?

是秋风,把种子介绍给根须,使它找到了生命的母体;是秋风,把种子藏进了厚实的泥土,使它有了一个

春天的温床;是秋风,把果实领进了一个个温暖的家,使它了生命的胚胎。

A.延续 萌动 保持

B.延伸萌动保存

C.延伸 萌生 保持

D.延续萌生保存

四、古诗背诵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积累和运用集训13

一、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横线上。

明智精密聪慧深刻

读史使人___,读诗使人___,演算使人___,哲理使人___,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长于思辨。

二、校园的小河里常见各种漂浮物。

为了保持河水干净,学校准备制作一块告示牌,请你代写一句容易使人接受的话。

(请勿使用“禁止”之类词语,字数不超过20个。

三、按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文学作品。

  

(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_____。

   

(2)《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___。

 

四、古诗背诵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

①〔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②〔浣女]洗衣物的女子。

③〔歇〕尽。

④〔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积累和运用集训14

一、把句子改成反问和双中否定句。

3分

1.我听说李晓为了帮助一位盲人昨天很晚才回家。

反问:

双重否定句:

2.我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反问:

双重否定句:

二、病句修改。

1、课外活动时,操场上表现出一片生气勃勃的景色。

2、市少年宫举办了科技成绩展览会。

3、昨天,刮了一夜的大风。

4、小红在会议室里各抒己见。

5、我敢保证,这次校运动会我们可能得冠军。

6、我好久没有听到小明清脆的歌声和高兴的笑脸。

7、全校所有的师生基本上都参加了“六一”晚会。

三、语文课开展“走近名著”活动,请接着甲同学的发言,也讲述一个你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

(要求:

说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故事情节,在叙述中至少运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

)   

同学甲:

《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毅然出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

他真不愧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

你的讲述:

四、古诗背诵

少年中国说(节选)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zhǎo)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sǔn)试翼,风尘吸张。

奇花初胎,矞(yù)矞(yù)皇皇。

干将发硎(xíng),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积累和运用集训15

一、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学校的艺术节上,同学们别出心裁,自编自演了许多有趣的课本剧。

 B春天的植物园,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栩栩如生。

 C我们要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不能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D他的演讲太出色了,我只好甘拜下风。

二、古人常常借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怀,请你仔细品味下面的三首诗,说说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岳飞: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

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_____,“美玉无暇”指的是_____。

 

四、古诗背诵

乞巧[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参考答案及解析

积累和运用集训1

1.【答案】B2.【答案】D3.【答案】A

积累和运用集训2

1.【答案】D2.【答案】A3.【答案】B

积累和运用集训3

1.【答案】B2.【答案】C3.【答案】D

积累和运用集训4

1.【答案】A

2.【答案】1.√2.√3.“节奏”改为“情节”4.√

积累和运用集训5

1.【答案】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老汉;小伙子;意外式结局

2.【答案】3.√4.√5.×6.×

积累和运用集训6

一、【答案】1.齐宣王、南郭处士、湣王;

2.让;喜欢;

3.齐宣王死后,湣王登基.喜欢听独奏,南郭处士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逃跑了.

4.比喻没有真材实料,想要蒙混过关的人.

【译文】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

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

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

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愍王(愍王)继承了王位。

齐愍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南郭处士就逃跑了。

积累和运用集训7

1.【答案】

(1)一进幼儿园,我就看见了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听到了一阵阵动听的歌声。

(2)第二届少代会上,我们听取并且讨论了各个中队的提案。

   

(3)这次读书活动,使我增长了很多知识。

或:

通过这次读书活动,我增长了很多知识。

(4)学习勤奋,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2.【答案】

(1)去掉“尤其”或“特别”;

(2)在“写作水平”前加上“提高了”;

(3)将“的光荣称号”去掉;

(4)去掉省略号;

(5)将《课外阅读先进班级》的书名号改为引号。

3.【答案】B

【解答】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越是一知半解的人,往往越是喜欢~。

积累和运用集训8

一、C【解析】A项“凸”是4画,“亚”共有6画。

B项“廉”是半包围结构。

D项“园”第二笔应是横折。

二、苟伦匠挠

三、C【解析】籍辅圆

积累和运用集训9

一、拈砥yìxiǎn

二、霸俭怨诲锲蓄窜异落褒义词:

克勤克俭任劳任怨诲人不倦锲而不舍日新月异贬义词:

称王称霸蓄谋已久抱头鼠窜丢三落四

三、C【解析】C中“兴高采列“应改为”兴高采烈“

积累和运用集训10

一、1、

2、

二、41352【解析】首先阐述一个道理4,然后说明“做好准备”的第一步是“要有坚强的意志”1,接着举例说明3、5,最后总结邓亚萍逆境的磨练。

三、据说,苏东坡有一次作诗时,有意将“申”字写成“甲”字。

诗作完后,他周围的朋友个个赞不绝口!

独有一个人看了捧腹大笑。

“嘿!

你竟敢笑话东坡大人!

”其中一个捧场的对笑者喝道。

“不”苏东坡意味深长地说道:

“我想他笑的绝不是我。

【解析】逗号,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句号,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引号,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用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叹号,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积累和运用集训11

一、B【解析】A潜(qián)C计较(jiào)D处理(chǔ)

二、C【解析】A.“严历”错,应改为“严厉”;B.“咳人听闻”错,应改为“骇人听闻”;C.正确。

D.“桑椹”错,应改为“桑葚”。

故选:

C

三、略

积累和运用集训12

一、D【解析】A.有误,鹄:

[hú]天鹅。

[gǔ]射箭的目标。

故“鸿鹄"的“鹄读音为hú

B.有误,“涔涔"的“涔读音为cénC.有误,掺:

[chān]搓,涂抹。

二、

错别字

改正

三、D【解析】延续:

照原来的样子继续下去延伸:

延长;扩大宽度、大小、范围.生命只能说“延续”.萌动:

草木发芽;比喻事情刚起头.萌生:

开始起步;开始发生,产生;有了某个念头(多用于抽象事物).根据句意,与语感,第二空填“萌生”保持:

维持某种状态使不消失或减弱.例如:

保持安静.保存:

使事物、性质、意义、作风等继续存在,不受损失或不发生变化.例如:

保存实力.根据句意,第三空填“保存”.句中的空依次填:

延续、萌生、保存

积累和运用集训13

一、明智聪慧精密深刻【解析】明智:

观察敏锐而判断正确;领悟恰当中肯之点和重要之点的能力。

精密:

精致细密。

聪慧:

聪明而有智慧。

深刻:

指感受程度很深的。

二、水是生命之源,请不要污染它。

三、

(1)鲁智深

(2)曹操

积累和运用集训14

一、1、反问句:

难道我没有听说李晓为帮助一位盲人昨天很晚才回家吗?

双重否定句:

我不可能没有听说李晓为了帮助一位盲人昨天很晚才回家。

2、反问句:

我难道没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双重否定句:

我不是没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