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国培计划课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01423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国培计划课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高中语文国培计划课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高中语文国培计划课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高中语文国培计划课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高中语文国培计划课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国培计划课例.docx

《高中语文国培计划课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国培计划课例.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国培计划课例.docx

高中语文国培计划课例

课例:

房山北师大良乡附中作文指导

课题:

深入分析·展开论证

——深入论证专题一

(注释:

针对学生写议论文存在的只会罗列事实,不会深入分析的问题)

问题举例一:

磨难,能历练人生。

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后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

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

修改指导:

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

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

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

磨难,是祸,又是福。

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是另一片蓝天。

(单起单承,一个事实接一个原因分析;最后总结)

问题举例二:

论点:

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

古今中外,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被“埋没”的命运。

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

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

华罗庚曾被“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辍,刻苦自学,潜心钻研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

修改指导:

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

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

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

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

//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建树?

因为他们不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怎样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

不失千里之志的千里马,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

因此,他们在“埋没”的情况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

(双起单承,两个事实接一个原因分析)

第三,有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组织过程。

教学不仅是以“问题”作为驱动,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地成为指导学生完成任务的组织者。

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是指教学以学生独立完成带有一定目的性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知识和能力的过程。

这种“任务”可以是教师要求、布置的,也可以是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自己制定的,这种“任务”可以是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是学生之间合作完成。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应当对学生任务的确立和实施的过程提出建议,作出评价。

“任务驱动”教学,可以呈现为教学中的一个环节,也可以呈现为教学的整个过程;可以是单一的内容,也可以是综合的内容;可以是课堂的单独行为,也可以是课内外的结合。

“任务驱动”教学,可以采用合作研究、完成报告、实践活动、资料整理等多种形式。

举例:

丰台十中《雷雨》

教学目标

1.借助语言分析探究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2.通过前后剧情的关联,认识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3.认识人性的弱点,了解人性的复杂性。

教学难点

周朴园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过程

【任务一】:

了解三十年前发生的事情。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看看三十年前发生了什么?

○师生一起品味找到的这些语句。

○思考:

两处台词的不同点在哪?

“忽然”一词说明了什么?

○思考:

鲁侍萍台词中所用的人称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说明什么?

○思考:

最后一句“我并不是说人坏,我就是恨人性太软弱,太容易变了”是鲁侍萍综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得出的结论,你认为她这个结论是从哪里得出来的?

○总结:

三十年前的周朴园,不是今天有头有脸的周老爷,而是处于孝道第一的严格教义支配之下的一个青年,在他之上有父母,有家族,虽然他们默许了这对青年男女的爱情,甚至让他们生下两个孩子,但名门望族的家规不容许子弟迎娶一个奴婢作为妻子。

所以,当家族的利益需要周朴园迎娶一个门当户对的小姐来加以维护时,家长终于干涉了他们的爱情。

而作为儿子

的周朴园,实际是无力反抗的,面对一个庞大的家族沉重的威压,并没有真正反抗精神的他只得沉默地妥协。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

三十年前的周朴园,是时代、家庭压迫下的软弱的妥协者。

【任务二】:

对周朴园三十年来对“死去”的梅侍萍的态度、感情做出评价。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看看三十年来周朴园对“死去”的梅侍萍是一种怎样的态度,怎样的感情?

○思考:

应当怎样理解侍萍“死去”后周朴园的这些表现?

从中看出他是怎样一个人?

○总结:

可以说,三十年来,周朴园“坚守”着对侍萍的怀念,给我们的印象是一个对感情坚贞的、温情脉脉的形象,当然,他对“侍萍”身份的美化,让人感觉到他虚伪的一面。

【任务三】,整理周朴园突然面对活着的鲁侍萍时的一系列表现。

(一起品读P18—P19片段,看看突然面对活着的侍萍时,周朴园有怎样的表现?

○思考:

在认出侍萍之前,周热切地问“别人”打听梅的消息,并声称要为死去的梅修坟墓。

可是,一旦侍萍真的站在他面前,为何他的态度突然发生那么大的改变呢?

○请大家关注P18这段文字中的舞台说明,特别是其中“望”这一动作与“半晌”一词,他为什么要“望”相片,又“望侍萍”,又为什么停顿“半晌”未说话?

你怎样理解“半晌”这段时间内周朴园的心理活动?

○从刚才对读的片断中找出一句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台词,给大家读一读,并说说这句台词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你怎样理解周朴园的突然“变脸”?

【任务四】了解周朴园给鲁侍萍“支票”时的内心活动。

(探究周朴园给鲁侍萍“支票”的动机)

○请大家阅读P20—P21“周朴园(由衣内取出支票)……——将来你会后悔的。

”思考,既然鲁侍萍已经答应“这一生不要再见你”,为什么周朴园还要给他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

(学生的回答可能会有很多:

解决后患;换来良心的平安;……)

○思考:

请大家关注这一片段中周对鲁的称呼,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

这说明什么?

○思考:

在当时,五千块钱是一个什么概念?

周朴园给侍萍钱说明什么?

○总结:

那么,这样看起来,在我们面前的周朴园显然是非常复杂的。

在他的身上,温情与绝情、真爱与冷酷、人情味与铜臭味是错综交杂、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的。

当然要真正认清周朴园这样一个人物,难度是相当大的。

他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身上带有自己所属身份的特征——资本家的冷酷、封建家长的专制(好体面)——又还有作为一个“人”的人性的存在。

全课总结

综合咱们这一节课的分析,大家会认识到,要完全认清周朴园这个人物复杂的、多层次的内心世界,把握周朴园的复杂人性,是有着相当的难度的。

又如,《美国著名中学课文精选》(同心出版社)《富兰克林》一课,在“文学聚焦”板块有“富兰克林自传(节选)”,在选文后面的“问题指南”就有一项“任务”:

“在一个小组内,做一个美国人自身提高的计划。

你会纳入哪些美德?

比较富兰克林选择的美德和你小组作出的决定。

第四,有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除了教材、教师以外,特别关注学生资源。

尤其是在教学中能以敏锐的教学机智,将学生的学习表现利用起来,作为提高学生的有效教学资源。

例如宣武回民学校姜慧敏老师的《合欢树》,在课堂上让学生小组讨论质疑。

学生提出的问题如下:

①在第七段、第九段还有第十二段都提到了一个孩子,说这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外的树影儿”。

我们组就想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强调一个孩子,说他“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有什么意图。

②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合欢树》,但是文章前半部分很大的篇幅却没有提到合欢树,到后半部分才写到合欢树,为什么要这么安排?

用这么大篇幅写合欢树,合欢树在他心中到底有怎样的意义?

③第五段的最后一句是“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我们觉得最后一句“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应该是环境描写。

我们想说这个环境描写是单纯的环境描写,就是他睁开眼睛看见风在树林里吹过,还是这句话背后有什么更深刻的意义呢?

我们读到这里觉得写到他“睁开眼睛”已经完全可以结束了,后面的话可以不必有了。

④文章在第十一段时说“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的呆一会。

悲伤也成享受”,我们组提的问题是悲伤是因为什么?

为什么说“享受”?

⑤我们组不懂最后一句——“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这个孩子跟他是完全不相干的,文章的最后一句应该是意味深长的一句话,但是很奇怪的是他说“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我们不了解其中的深意。

(其他学生笑)

⑥我想问一下,第十段最后他说“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既然他说自己不是不能求人带他去看看,可为什么他最后还是没有……既然他这么想去看那棵合欢树,为什么最后还是没有去看?

学生的质疑有理有据,是在自己读书自己探讨的基础上提出的问题。

这样的质疑按照姜老师自己的话说:

“把教学的重难点都放在学生自己的质疑和解答环节,这是个冒险。

“诚然,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合适的问题,有时候学生的疑问恰好在教师思维的盲点上,与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形成互补,反而能够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如果能把学生的问题和教师的问题相结合,是不是视角会更开阔一些,思维上的盲点就会更少一些?

“某些语文水平较高的学生在一些细节上的疑问,恰恰可以推进教学的进程,并且在思维方式上给其他人以启发。

有些语言感受能力强的学生的疑问甚至能给我很大的启示,让我在自己教过多遍的课文中产生新的发现和感悟。

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究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也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谓一“选”多得。

“给学生选择权,可能会碰撞出别样的精彩,就是这样的一个想法催生了这堂课。

也许这个尝试并不十分成功,不过学生们在这节课上的出色表现令人惊喜。

第五,有陶冶学生心性的文化品位。

在“文化”层面上完成语文学习。

传授知识不是单一的概念教学,指导运用不是机械的能力训练。

学习知识、训练能力,都是在接受文化教育、提升文化品位的过程中完成。

北京东城27中戚锋老师执教的《兰亭集序》,发挥自己的书法特长,通过分析王羲之《兰亭集序》的书法艺术,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现实课堂

北京八一中学两堂示范课(《《采薇》《氓》)

13日—15日

“工作坊”磨课,“大讲堂”说课。

——以学定教,以教促学,以学评教,是课改理念的精髓所在,是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

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更要备学生。

教师心中必须始终装有学生,教师一切的教学设计都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发展为归宿点。

北大附中副校长程翔老师的点评。

泰安师专中文系毕业,初在泰安六中任教,28岁获得全国大赛第一名,31岁晋升为特级教师,教学课例,如《将进酒》《琵琶行》《再别康桥》《纪念刘和珍君》《雷雨》等,都脍炙人口,堪称经典;教学专著《语文教改探索集》《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播种爱心》《语文人生》《课堂阅读教学论》《一个语文教师的心路历程》《说苑译注》《路在脚下延伸》《论语译解》等

新课标颁布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高潮,有点搞运动的味道。

新名词满天飞,洋术语到处跑。

这种现象既说明了我们对母语教学的浅知,也暴露出我们缺乏自信、底气不足。

我们是教母语的,母语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是我们文化生命的根。

学习母语,首先是继承的问题。

对经典作品,我们主要是学习。

认真研究中国古代教育,我们就会发现,许多所谓新理念,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中总能找到类似或接近的说法。

所以,我们不必自卑。

一节语文课,没有读书声,学生不接触语言文字,只是在搞什么讨论、交流,名日“自主、合作、探究”。

这样上课,学生的语文基础如何奠定?

没有扎实的语文基础,“自主、合作、探究”岂不成了空中楼阁?

语文课上,课件很精美,教师没有板书,学生不写汉字,主要精力全用来观看大屏幕。

这究竟是语文课还是影视文学欣赏课?

教师不引导学生推敲语言运用之妙,而把精力用在验证伽利略自由落体运动上,这是语文课还是锢砜?

如果我们的改革改掉的不是缺点而是优点,那么我们的改革究竟还有什么意义?

新课标主要是从教育的角度来观照教学,但是教育并不等同于教学。

在教育理念上,教育工作者有三点永远都不能逾越——学生的生命健康不能逾越,学生的人格尊严不能逾越,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逾越。

语文学科,有自己独特的规律。

规律是不能违反的,也是不能创造的。

我们只能遵循规律,利用规律。

基础教育的特点、性质决定了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积累,是打基础。

语文教学,说到底是从语文的角度给学生奠定一个文化的底子。

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对课文具有第一印象,即原始理解,它是教学的起点和依据。

后续理解是教师引导学生深化理解的过程,是主体。

从原始理解过渡到后续理解,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过程。

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

钱梦龙老师的“三主四式”没有过时,规律不存在过时的问题。

我们不能因为强调主体就不敢讲课了,当讲则讲。

语文老师的基本发展方向是:

让语文教学更好的为我们创造幸福的生活。

如果语文教学不能给你的生活带来幸福,其他的行业可以给你带来幸福的话,可以考虑转行。

不管语文老师还是其他老师,对于职业的理解和他所持的态度与所取得的成绩是成正比的。

我们很难设想一个不热爱教育的人,不热爱教学工作的人,他会取得骄人的成绩。

我的学生对我有所回报的时候,我是很感动的。

以前我给一班代课,一个学生给我写了一副对联,下面有一行小字:

谁要把程老师调走,我就跟他拼命!

我当时很感动。

北大的一个学生说:

程老师,我真想在听您一节课。

就是这一种感动在支持着我的工作。

在学生的心目中,他把老师看得很高很高。

老师的每一句不经意的话,在学生的心中会很重,很重。

我们在学生心中是这样一个位置,还有什么可求呢?

诚然,在现实中,我们教师的工作压力是很大的,我们的工资又不是太理想,家境又不是很富裕,甚至在偏远的地方,工资还是不能按时发放。

我刚参加工作时,这些我也体会过。

我也教过一个班80人的那种班,且当班主任;同时带三个班我也教过;做校长同时带两个班这种事我也干过。

晚上很晚才睡觉,备课时,为了查一个资料不知道要翻多少本书。

但是不管多么辛苦,当学生说,老师我们喜欢你的语文课,就这一句话,把所有的辛劳靠吹得烟消云散。

我们感觉到做老师是幸福的。

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

教师是做人的“样板”,人格是“样板”的核心。

何谓教师的人格?

德、才、学、识四个方面缺一不可。

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是支撑教育大厦的栋梁,是教师的灵魂。

人可以不畏惧权力,可以不受金钱的诱惑。

没有权力和金钱,并不影响一个人成其为人,但没有德,那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

教育工作是清苦的。

“粉笔一枝传道授业解惑,诗书半榻修身养性育人”。

教师应该远离金钱和权力,想当大官挣大钱的人最好不要当教师。

教师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天职就是奉献。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没有牺牲精神的人也最好不要当教师。

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大智若愚,不计名利;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心胸坦荡,志比天高。

大德孕育大才。

具备了以上三点素质,教师道德品质之灯便高悬于讲台之上,浩然之气便充塞天地之间,就会产生无穷力量。

附:

程翔老师部分课堂教学实录赏析

 

名师课堂的精彩从哪里来?

——程翔老师《<再别康桥>课堂实录》赏析

贾会彬

 

2010年7月12日,我在北京听中国当代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同课异构”活动。

其中,著名特级教师程翔上的《再别康桥》给所有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程翔老师的课在上午第四节。

上三、四节课的老师用同一个班的学生上同一节课。

在第三节作课的是沈阳的刘树义老师,或许学生是初二学生而课文是高中课文,或许是放假期间被召集来心里不满——结果,学生启而不发,调而不动。

尽管刘树义老师幽默风趣,尽管他教学经验丰富,采用了很多办法,学生依然低头不语。

一节课下来,所有听课老师都认为授课教师的表现是超一流的,学生的表现是很“闷”的,如果让我们遇到这样一群学生是恐怖的。

第三节上完,已经是中午12点,听课学生和老师都有些困倦。

这时,程翔老师上课了,我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

但是,让所有人都感到惊奇的旅程开始了,在程老师的课上,学生都开始踊跃发言,精彩随处可见,《再别康桥》的美被充分发掘出来,听课教师不时发出由衷的赞叹和掌声。

同一个班的学生,同一篇课文,为什么程翔老师的课能上得如此精彩呢?

经过很多天的反复思考,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拉近距离,消除学生的紧张感。

若是在上课前几分钟才和学生初次见面,每一个上公开课的老师都会抓住一切机会和学生交流,以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从而为课堂的顺畅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程翔老师也不例外,他有三个举动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感。

第一个举动,重新摆放课桌。

上课前,程翔老师让学生把课桌重新摆放,最终放成一个正方形,中间没有课桌,程老师坐在靠讲台的一排中间。

不得不承认,这一举动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

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站在前方,学生坐在座位上,教师和学生的壁垒分明,无形中就有了一种距离感。

而程老师让学生重新摆好课桌后,课堂倒像要开始一个“方桌论坛”。

程老师坐在学生中间,给学生一种平等地探讨问题的感觉,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

第二个举动,自我介绍。

程老师坐下后,开始了自我介绍:

师:

我叫程翔,来自北大附中。

程是前程的程——哪一个‘翔’字更好?

大家猜猜。

生:

飞翔的翔。

师:

哦,你猜对了!

我们有了默契。

(学生和听课老师笑了)同学们很辛苦啊,刚才上了一节课,接着再上一节。

程老师的自我介绍很朴实,只不过,他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让学生也参与了进来。

学生正确的回答让程老师很惊喜:

“我们有了默契。

”这个评价让学生都笑了,紧张的气氛轻松了许多。

有经验的老师总是不经意地为课堂营造着和谐的气氛。

第三个举动,鼓励学生毛遂自荐。

在第三节课上,学生是拘谨的,是不自信的。

第四节甫一上课,程翔老师就寻找机会鼓励学生。

师:

下面请一位同学把全诗来读一下,(问右边第一位同学)你来推荐一下,谁来读?

生:

刘思雨。

师:

为什么?

生:

她读得好。

师:

我觉得你推荐自己比较好。

她读得好,不用读了,你不好才读。

(众笑)这是什么精神?

生:

毛遂自荐的精神。

师:

很好。

你读读。

生:

(读)

从这段问答中,我们可以看出,程翔老师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第一个同学来读,但他拐了一个弯,引导学生“毛遂自荐”。

其实,这个片段的实质在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打消学生怕犯错的顾虑,让学生明白:

课堂是学生寻求进步的地方,犯错并不可怕。

二、指导诵读,体会语文的好玩

在这节课上,程翔老师没有什么精巧的设计,只是以诵读为主线,很朴实地一节诗接着一节诗讲,但就是在这朴实的教法中,精彩纷呈,下面是程老师的一个指导诵读的片段。

师:

小伙子请站起来,读这小节(第二节),你怎么进行技术处理?

大家眼睛里盯着他。

生1: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师:

读得不清晰。

荡漾什么意思?

生1:

(低头无语)

师:

本意指水波动。

这指水波动吗?

生1:

心情波动。

师:

你荡漾过吗?

实事求是地说。

(众笑)荡漾过,我们都荡漾过,只是荡漾的原因不一样。

生1:

(低头无语)

师:

他的诗应该是低着还是抬头读?

(抬头)抬头正前方、斜着,带着一种什么?

(生:

憧憬)憧憬知道么?

什么意思?

你来憧憬一下,那个墙角。

看那儿。

生2:

那河畔的金柳……

师:

读得不好,“那……”——一下子拉到那个境界里。

生2: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师:

怎么读比较好?

水波动荡,心也荡漾。

怎么技术处理。

“漾”能不能拉得长一点。

师:

同学们抬头看老师。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程老师在范读中很陶醉,全场鼓掌。

)你得想象,伴随朗读,想象美好的景色。

一起读。

生2: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师:

荡漾没读好。

在我的心头,荡——漾。

生2:

在我的心头,荡——漾。

师:

语文课这样读是不是很好玩?

语文课就很好玩。

这个成功的教学片段给所有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对“荡漾”的诵读指导。

很多老师都有过指导学生诵读的经历,也都有过失败的体验,尤其是面对程度不好且不活跃的学生时,我们几乎无计可施。

但是,程翔老师遇到这样的学生时,却成功了,原因何在?

原因就在于他的指导诵读小步前进,适合初二学生的学情,让学生在“跳一跳摘到桃子”的过程中得到一点点的进步。

首先,程翔老师先从内容和感情上进行分析。

诵读从来不单纯是一项技术活,诵读总是和作者的感情联系在一起的,程翔老师深知这一点。

他问:

“荡漾是什么意思?

”当学生回答不出时,程翔老师用了一个暗含选择的反问来启发学生:

“本意指水波动。

这指水波动吗?

”学生自然能回答出是“心情波动”。

其次,为了让学生体会得更深,程翔老师想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

“你荡漾过吗?

”这个问题在羞涩的学生那里没有成功。

于是程老师迅速转换问题,用诵读的动作来辅助诵读:

“抬头正前方、斜着,带着一种什么?

(生:

憧憬)憧憬知道吗?

”这是在引导学生进入那个场景。

最后,程老师对学生进行技术上的指导:

“水波动荡,心也荡漾,怎么技术处理。

“漾”能不能拉得长一点。

”随即,程老师又进行了精彩的范读,学生终于读出了“荡漾”那摇曳的感觉。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叶圣陶先生的一番话:

“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程翔老师的课堂无疑为这句话做了一个完美的注脚。

这个教学片段中,程老师的最后一句话是:

“语文课这样读是不是很好玩?

语文课就很好玩。

”是啊,语文课不是枯燥的,而是好玩的。

有人问著名的逻辑学家金岳霖:

“您为什么要搞逻辑?

”金答之曰:

“我觉得它很好玩。

”金岳霖在觉得逻辑好玩,事实上是对逻辑产生了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他成一代大家;同样,学生在好玩的课堂上也定能兴致盎然地学到更多的东西。

三、动作辅助,诵读中加深理解。

程老师指导诵读,方法多样,其中,他特别注重诵读动作的指导,请看他对诗歌第5节的诵读指导。

师:

徐志摩内心保存一个梦,什么样的梦?

要不要去寻找?

谁来?

咱们请一位。

生1:

寻梦?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师:

你先不要坐,站着大家听清楚。

寻梦问谁?

(自己)寻怎样的梦?

(美好的),请一个小伙子回答。

……

师:

怎样读好?

抬头好?

手应该怎么放好?

(学生把手垂下来)就这样垂下去好?

(众笑)我觉得应该这样(双手伸开)。

生2:

那样没法读。

我要拿着念。

师:

不用看书了。

生2:

我不看不会。

寻梦。

(伸手)(众笑)

师:

感情来得太快了,同学们分析。

哪句开始伸手比较好?

生3:

下句,向青草更青处伸手。

师:

不同意见可以说。

生4:

放歌。

生5:

我不认同。

我觉得在“向青草更青草处”伸手不行,因为你正划着船,一伸手,就没法划船了。

(众笑)

师:

我觉得请这个同学朗读。

一只手拿着纸读。

生5:

寻梦?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师:

感情太快了。

(众笑)这就是朗读的技巧。

寻梦是为了自己,情不自禁地自问。

想起美好的梦,一生中,那个梦太重要。

一生中,每个人都有一两个美好的梦,时间越长,越想越甜美。

(范读)“寻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