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01304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docx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docx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3、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邹忌(约前385——前319),战国时齐国大臣。

以鼓琴游说齐威王,被任相国,封于下邳(今江苏邳[pī]县西南),称成侯。

他劝说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主张革新政治,修订法律,选拔人才,奖励贤臣,处罚奸吏,并选荐得力大臣坚守四境,从此齐国渐强。

1、读准字音。

 

昳(   )丽 朝(    )服衣冠(   ) 窥(    )镜   期(  )年   朝(    )于齐

2、古今异义 

①今齐地方千里 古义:

(        )   今义:

()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义:

()  今义:

() 

3、一词多义 

(1)若

a徐公不若君子之美也()b门庭若市()

(2)朝

a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b于是入朝见威王c.朝服衣冠

(2)孰

a.我与城北徐公孰美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4、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  (               ) 

(2)吾妻之美我者()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 (4)闻寡人之耳者  (         )

(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5、翻译下列句子。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

(3)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

(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

  

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三、合作学习、探究

1、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2、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

这件家庭琐事是什么?

 

 

3、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

                                      

                                                                                    

齐威王设上、中、下三等奖赏的区别在哪里?

为进谏者颁奖意味着什么?

 

4、课堂检测:

1、词语解释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

②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美丽:

 

③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

④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以为:

2、句子翻译

(1) 臣之美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译:

(2)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

   

3、选择题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服衣冠,窥镜(察看)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弊端)           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偶尔)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徐公来,孰视之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吾妻之美我者                 D.暮寝而思之

(3)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

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本文第三、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的历史著作。

也称《国策》等,原为战国末期和秦汉间人编纂,后经(西汉末年刘向)编订成书,全书共(33)篇,反映了战国时期(策士谋臣的言论和谋略),其体例为(国别体),全书共十二策,本文是一篇(历史)散文。

二、基础知识

1、生字难字(略)

2、书下注释:

讽:

讽谏,用含蓄的话劝说或指责。

谏:

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其改正错误。

纳:

接受。

旦日:

明日,第二天。

修:

长,指身高。

昳丽:

光艳美丽。

服:

装戴。

孰:

谁。

美我:

认为我美。

私:

偏爱。

蔽:

蒙蔽。

面刺:

当面指责。

谤议:

议论。

谤,指责过失;讥,谏。

市朝:

公共场合。

时时:

有时,有时候。

闻:

使……听到。

间进:

偶然进谏。

间,间或,偶然。

期年:

满一年。

朝:

朝见。

诚:

实在,确实。

甚:

很,非常。

(君美甚)

畏:

害怕。

窥:

照。

谓:

对。

(谓其妻曰)

及:

赶得上。

(何能及君也)

方:

方圆。

(地方千里)

3、通假

孰:

孰通“熟”,仔细地。

(孰视之)。

4、成语

门庭若市:

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三、结构

全文共三段,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第二部分,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

第三部分,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四、写作手法

这篇课文在写作上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先由用作设喻的事实写起,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妻妾客的赞美之辞以及邹忌对这些言辞的分析,这是设喻说理的前提,接着写邹忌讽谏齐王,正面设喻来说明君王易于受蒙蔽的道理,最后从国内与国外两个方面写出了邹忌讽齐王纳谏取得的巨大成效。

从全文来看,第一部分的叙事是第二部分设喻说理的前提,第二部分是设喻说理本身,第三部分则是第二部分的必然发展和结果。

三部分联系紧密,结构严谨。

此外,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已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五、习题练习

1.用原文回答。

①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提前是: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②表现邹忌有自知之明的句子是: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③邹忌向妻、妾、客发出的“三问”是:

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④妻、妾、客所做出的“三答”是: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⑤邹忌为何在与徐公比美时不自信?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⑥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子:

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⑦邹忌是从什么地方看出齐威王受了蒙蔽的?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⑧威王采取纳谏措施后收到效果的句子: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虽欲言,无可进者。

2.这篇课文记述了一件什么家庭小事?

要说明什么道理?

采用了什么方法说理?

记叙了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的故事。

要说明的道理是:

劝说齐威王广开言路,积极纳谏,改良政治。

也告诉人们只有广泛地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才能了解事实的真相,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告诉人们“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

邹忌不是像一般人那样正面讲道理,而是用一段具体的家庭琐事设喻,阐明“纳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3.邹忌为什么会劝谏成功?

他的劝说有什么特点?

邹忌(进谏者)用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小事来讲道理,现身说法,明白具体,说理深刻而又委婉动听,使人易于接受。

他劝说的最大特点是委婉,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并明白事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

4.简要说说本文的比喻有什么好处。

能用具体的事例说明抽象的道理,变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变逆耳为顺耳,委婉而有较强的说服力。

5.文章开头细致描写邹忌的外貌,有什么作用?

突出邹忌很美,为下文进一步突出徐公的美做铺垫。

6.你认为邹忌是一个怎样的人?

很有智慧,并善于观察和思考。

7.从文章看,齐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是一个心胸宽广,善听忠言的明君。

8.从这篇文章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说话也要讲究艺术,并且应该有理有据、有的放矢;作为听者,也应该对别人的建议进行分析,取其精华,进行采纳。

9.邹忌不肯偏听偏信,在一片奉承中能保持清醒的头脑,重视客观实际,并进而找出别人奉承的原因加以警惕,而且能以此为鉴,去讽谏齐王。

你认为他的这一做法在今天有什借鉴意义?

两千多年前,邹忌尚能尊重客观,不偏听偏信,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又敢于提出建议,我们当然应该比古人做得更好。

齐王是从维护、巩固封建统治出发纳谏、兼听的,和我们今天的发扬民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本质的不同,不能相提并论。

我们在共产党导下,无产阶级掌权的国家里,是应该发扬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以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提高国际威望。

10.本文主旨在于阐述封建帝王“广开言论”的重要意义,可是本文开篇作者却用浓墨记叙邹忌的“家事”,二者之间有何联系?

开篇用浓墨记叙邹忌的“家事”,意在表现邹忌用“家事”领悟到:

身居高位的人听到的常常是阿谀逢迎之言,难以听到反映客观实际的话。

然后写邹忌面见齐王,以“家事”类比“国事”,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最后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突出了“广开言论”的重要意义: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这样安排材料是为了突出邹忌的“善谏”,同时也使文章说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

11.本文的标题应该如何理解?

邹忌用巧妙设喻的方式委婉劝谏齐威王。

齐威王从谏如流,积极采纳他的建议,实现了齐国大治。

12.邹忌进谏时说到“王之蔽甚矣”就夏然而止,有什么好处?

(要点:

)齐威王是个聪明有为的国君,只要认识到自己受到了蒙蔽,下一步该怎么办,他很清楚,对聪明有为的国君,不需说多余的话。

13.由于感情的不同,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问题时的口气有什么不同?

揣摩各自语气的感情色彩。

他问妻子:

“我孰与徐公美?

”感情色彩是亲昵。

他问妾:

“吾孰与徐公美?

”感情色彩是严肃。

他问客:

“吾与徐公孰美?

”感情色彩是平淡。

14.由于邹忌的妻、妾、客各自的身份与心理不同,所以回答问题时语气感情上有明显差异。

有什么不同?

请同学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感情色彩是由衷热情;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感情色彩是拘谨、勉强;客曰:

“徐公不及君之美。

”感情色彩是阿庾奉承。

15.面对妻、妾客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

邹忌并未得意忘形,很有自知之明。

从“忌不自信”“复问其妾”“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可知。

16.邹忌“入朝见威王”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入朝后,并没有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先以“闺房小事”谈自已的体会,然后以类比推理的方式委婉进谏,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17.讽谏的结果如何?

齐威王接受了邹忌的谏言,立即发布政令。

广开言路,悬赏求谏。

从“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到“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直到“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说明齐威王完全采纳了群臣吏民的意见,大家已无以可谏,无怪乎“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18.中国历史上不乏忠臣进谏的故事,但他们的命运却各不相同,请举例说明如果想劝谏成功,需要什么条件?

①比干劝谏纣王不要沉湎于酒色而被挖心;

屈原劝谏楚怀王连齐抗秦而被放逐;

吴子胥功谏吴王夫差除掉勾践而身杀戮没;

魏征等直言劝谏唐太宗而有“开元盛世”

②说明:

如果想劝谏成功,不仅需要臣子以国家为己任,还需要臣子善于进谏,有高超的语言技巧,委婉说理;更需要君王有容人之量,察纳雅言,从谏如流。

19.邹忌的“讽谏”的艺术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积极意义?

有积极意义,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要与人交流,使自己的见解被别人接受,达到交流的目的,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如能像邹忌那样生动形象地说理,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委婉表明自己看法,定能达到预期效果。

20.请就本文②段的内容或写法,写出一段评注性的文字。

本段文字记叙了邹忌“讽谏”的经过,邹忌先用“家事”: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类比“国事”: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使说理生动形象,自然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突出了邹忌的“善谏”。

21.请就本文最后一段的内容或写法,写出一段评注性文字。

本段文字是写齐王纳谏的政策,然后写纳谏的盛况,最后写纳谏的结局:

战胜于朝廷。

作用有三:

其一突出了邹忌的“善谏”;其二是突出了齐王的从谏如流;其三突出了“纳谏”的重要意义。

揭示了文章中心。

22.齐威王设上、中、下三等奖赏的区别在哪里?

为进谏者颁奖意味着什么?

(要点:

)批评者勇气的大小。

有改正缺点的勇气,振兴国家的决心。

23.文中依次叙述“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进谏者的人数、这是为什么?

(要点)说明齐国的政治日益清明。

24.邹忌为什么会成功?

因为邹忌用“类比”的方法说明,以“家事”喻“国事”,说理生动形象,又委婉动听,便于齐王接受。

25.邹忌的谏言和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进言有相似之处,邹忌的建议是什么,请用《出师表》中的四字词语来回答。

邹忌进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建议:

开张圣听

启示:

在人际交活动中要尊重对方,用对方可接受的方式提出建议,注意语言委婉。

26.文中委婉劝说的方式有何优点?

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委婉劝说的优点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

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然可以借鉴这种做法。

28.纳谏除弊有何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历史意义:

邹忌敢于进谏,善于进谏,齐威王从谏如流,齐国大治。

现实意义:

①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

②一个人,即使是普通公民,也应当积极向有关部门或上级领导提出意见及合理化建议,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③提出批评建议时,要考虑方式、方法,选择恰当的语言、语气,抓住恰当的时机,便于别人接受采纳,以提高建议效果。

④作为领导者,应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表面现象迷惑,要广泛听取批评意见,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缺点错误。

29.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创作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①邹忌设喻讽谏以小见大;威王悬赏纳言战胜于朝。

②邹忌巧言善辩进言委婉;威王悬赏纳谏从谏如流。

③思君王治乱邹忌推己及人勇讽谏;谋社稷安危威王虚怀若谷勤纳言。

④只知偏信言路窄;善于兼听眼界宽。

30.请写出出自《战国策》的成语至少三个。

狐假虎威、画蛇添足、鹬蚌相争

31、起篇交代邹忌长相美的目的是什么?

引出城北徐公更美,从而引出妻妾客对邹忌的偏私,以求达到劝谏齐王的目的。

32、文中交代邹忌与徐公比美的目的是什么?

为下文劝谏齐王纳谏作铺垫,以求告诉齐王他是君王,所受的蒙蔽会更加严重。

33、邹忌“窥镜”发现自己不如徐公美,可看出邹忌具有怎样的品质?

有自知之明,能经常自省,检查自己,能正确地看待事物,实事求是,聪明精细,善于推理,善于观察比较。

34、邹忌的妻、妾及客认为邹忌美的原因是什么?

并不是邹忌真的比徐公美,而是因为妻的偏私,妾的惧怕,客的有求于邹忌,而讨好邹忌。

35、邹忌给齐王讲比美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使齐王认识到全国都在偏私齐王,惧怕齐王,有求于齐王,进而指出齐王蒙蔽甚,达到间接劝谏齐王的目的。

36、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语言生动、幽默、精炼、委婉;富有个性。

37、邹忌的妻妾客不能实事求是而说假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他们之所以违背客观事实而说假话,是因为他们对邹忌私、畏和有求。

38、齐王接受邹忌的意见后是怎样做的?

积极纳谏,广开言路,对于关心国事、积极进谏者,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以奖赏。

39.本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并说说这两件事之间的联系.

(1)邹忌从生活小事中悟出深刻道理

(2)邹忌讽谏并获齐王认可。

齐国实现“大治”之效;第一件事是第二件事的前提。

第二件事是第一件事的结果。

40.本文采用“三叠法”(如三问:

问妻,问妾、问客),前后呼应,上下关照。

请你至少再举出四处来。

三答、三比、三赏、三对等。

41.妻妾客明知邹忌不如徐公美却还要说谎,由此想到生活中人们对我们所说的话,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呢?

可结合自知之明展开:

42.古人惜墨如金,齐威王一个善字包含了哪些内容?

写出“门庭若市”的反义词。

通过“善,乃下令”,如何评价齐威王其人?

邹忌劝谏巧妙,威王赞成,能广开言路;门可罗雀或门庭冷清;虚心纳谏,广开言路等。

43.本文写得妙趣横生,极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从“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的说理角度,说一说本文最值得称妙的特点是什么?

由生活小事上升到治国宏论,巧妙至极!

50.《战国策》长于刻画入物,本文着墨不多,却栩栩如生地写活了邹忌、妻.妾、客、齐威王,特别是邹忌鲜活的形象。

根据课文内容分析邹忌的人物形象。

有自知之明,不盲目轻信,善于讽谏,善于思考,关心国家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