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土建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011161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厂房土建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厂房土建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厂房土建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厂房土建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厂房土建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厂房土建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

《厂房土建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厂房土建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厂房土建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

厂房土建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铁岭建华管桩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厂房土建项目

施工组织设计

 

投标单位:

辽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1年8月25日

 

第一章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2编制内容和原则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建筑和结构设计的概况

2.2工程环境及条件

2.3工程施工特点

第三章施工控制目标

3.1质量要求

3.2工期要求

3.3安全及文明环境保护施工目标

3.4配合协调目标

第四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4.1定位测量放线

4.2土方工程

4.3基础工程

4.4钢筋工程

4.5模板工程

4.6牛腿柱、吊车梁预制及吊装工程

4.7混凝土工程

4.8砌体工程

4.9屋面工程

4.10脚手架工程

4.11装饰装修工程

4.12外墙保温工程

4.13季节性施工方案

4.14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

第五章质量保障措施

5.1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5.2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5.3质量事故应急预案

第六章施工进度控制措施

6.1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6.2针对2011年10月5日完成梁、柱预制吊装工作控制方案

6.3针对2011年10月5日完成梁、柱预制吊装工作控制应急预案

6.4保证工期承诺

第七章环保、安全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7.1环境保护措施

7.2安全管理制度

7.3安全管理措施

7.4安全检查制度

7.5文明施工目标及保证措施

7.6现场消防措施

7.7现场保卫措施

第八章保修服务及承诺

8.1保修服务承诺

8.2安全承诺

8.3质量承诺

第九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9.1施工平面布置的原则

9.2施工平面布置的措施

9.3施工平面图布置

9.4现场临时用电方案

第十章施工设备管理配置

10.1本工程施工设备具体选择及进出场计划

10.2工程检验试验计划及检测设备准备

10.3机械设备选择配备原则

第十一章施工材料

12.1主要材料准备、投入计划及材料保证措施

12.1主要材料品牌要求

第十二章劳动力安排

12.1劳动力安排

12.2劳动力组织计划

12.3劳动力落实保障措施

12.4农民工权益保障措施

附表:

计划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劳动力计划表

施工进度横道图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第一章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1.1工程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

1.1.2有关国家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1.3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及管理规定

编号

标准代号

名称

1

GB50502—2009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2

GB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

3

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

DB21/907—2005

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

5

GB/T50123—99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6

GB/T50107—2010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7

GB50204—2002

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8

JGJ107-2010

钢筋连接技术规程

9

GB50203—2002

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0

GB50209—2010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1

GB50210—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12

GB50207—200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13

GB50345—2004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14

GB50411-2007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5

GB50242—2002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16

JGJ46-200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17

GB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18

GB/T50326—2006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19

GB/T50382-2001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20

GB/T50430-2007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以及用于本工程的国家和地方的其他现行有关工程施工规范、规程和标准。

1.1.3安全生产规范、规程和标准

《建筑施工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国务院)、《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建设部15号令)、《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B33-2001)、《建筑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13号令)

1.1.5我公司现有人、机、料、构件、加工品等的实际生产供应能力和装备情况。

1.1.6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

地形、周边建筑物的情况、交通运输道路、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场地等。

1.2编制内容和原则

1.2.1本施工组织设计包括了编制说明、工程概况、控制目标、施工组织、施工准备、施工方法、主要施工方法、重点、难点部分施工控制措施;工期、质量保证措施,安全、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劳动力、材料及机械的组织计划等内容。

1.2.2在控制目标和施工组织中,对项目管理目标、施工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等进行了具体的安排;在施工准备和施工计划中对现场布置、施工顺序划分和进度计划进行了细致的规划;在主要施工方法和保证措施中,对施工工艺、方法以及各种保证措施进行了全面的叙述。

1.2.3统筹全局,组织施工协作;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组织好平行作业、流水作业、交叉配合;优化资源配置,做好人力、物力的综合平衡调配,做到均衡施工。

1.2.4坚持质量第一,确保施工安全、工期及文明施工。

 

第二章工程概况

铁岭建华管桩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厂房土建工程,厂房建筑面积16599.85㎡,堆场建筑面积20160㎡,本工程位于铁岭市蟠龙大街以南,纵二路以东。

2.1工程建筑和结构设计的描述

建筑概况

本工程厂房建筑高度11.2m,地上一层,局部四层。

厂房:

墙体:

1.5米以下采用煤矸石多孔砖砌筑,±0.000以下孔灌实;

搅拌楼:

墙体:

采用陶粒空心砌块砌筑,外墙另加120mm厚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

结构概况:

本工程结构形式为排架结构,抗地震烈度7度,建筑等级二级,耐火等级二级,使用年限50年。

2.2.工程环境及条件

本工程进场时施工现场管桩及临时道路已施工完成:

1)、施工道路:

工程紧靠城市道路,交通十分便利。

2)、施工用电:

建设单位指定的电源接入点。

3)、施工用水:

建设单位指定的水源接入点。

4)、施工现场环境:

工程现场地势平坦,场地开阔

5)、预制构件生产情况: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预算所提供的各种构配件,提前做加工翻样工作,并编制相应的需用量计划,提前做好预制、预埋件的加工工作,

组织制定模板的需求计划和定型模板的加工工作。

2.3.工程施工特点

2.3.1、本工程施工特点为:

工程占地面积较大,砼浇筑量较大,工期较紧,施工时需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避免与其他工程相互间的不利影响。

2.3.2、关键问题:

①本工程占地面积大,预制构件较多,测量放线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②本工程对树立公司的企业形象,增加企业无形资产,均有重大意义,一旦中标,将成为我公司在铁岭的标志性工程,因此合理安排施工现场布置,做到安全、文明施工是本工程的关键。

2.3.3、关键过程:

基础部分施工工程量较大,并为雨季施工,该阶段施工尤为关键,为确保本工程按预定计划顺利施工,各项资源的投入对其非常重要,因此必须在开工前编制切实可行的各项资源投入计划。

2.3.4、特殊过程:

本工程的工期较紧,为确保建设单位正常投产使用,土建施工与钢构安装之间的配合协调工作尤为重要,土建需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及相措施保证钢构提前安装。

 

第三章施工控制目标

3.1质量要求

质量标准:

合格。

3.2工期目标

主厂房

2011年8月25日开工;

2011年9月25日完成基础工程

2011年10月5日完成梁、柱预制吊装工作

28天内完成蒸养池、离心机、高压釜基础施工

15天内完成高压釜基础施工

2011年10月25日完成搅拌楼单位工程

执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和公司《企业形象视觉识别规范手册》,杜绝死亡和重伤事故及轻伤事故,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

实施“五化”(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方略,争创铁岭市建筑施工文明工地。

3.3环境管理目标

贯彻ISO14001标准,执行有关环保规定,现场设专职管理人员,制定施工现场生产、生活卫生制度。

不污染场外道路,搞好环境卫生。

3.4配合协调目标

在施工中,保证本工程土建、钢构安装等各专业配合有序,协调一致,减少交叉。

 

第四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4.1、定位测量放线

4.1.1、施工准备

4.1.1.1.人员组织

根据本工程测量放线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本工程的测量人员安排如下:

1),测量负责人1名,负责组织安排,设备管理,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工作进度,技术方案实施,测量技术资料编制;

2).测量放线工3名,负责测量放线操作,在本工程测量放线操作的人员须从事测量工作6年以上。

4.1.1.2平面控制网的布置

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及要求

工程的平面形状基本规则,根据平面形状采用“井”字型轴线控制方法,四个方向不少于八个控制点。

2).平面控制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3).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相一致,布设呈矩形。

4).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5).控制桩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4.1.1.3.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置

1).布置原则

依据平面布置与定位原则,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

主控轴线定位时,均布置引线并投测到四周构筑物上做控制桩。

墙壁上、地面引线均用红油漆三角标出,清晰明了。

施测完成报监理、建设单位确认后,加以妥善保护。

按照《工程测量规范》要求,定位桩的精度要符合规范要求,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砌砖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2).城市坐标系统的引测及首级控制的测定

应用电子全站仪测设现场首级平面坐标控制网。

首级控制网采用测量导线方式布置,同时各控制点进行连测,外业采集各控制点角度、边长,进行内业数据分析,用误差原理进行分析各控制点的点位误差,在测量规范允许范围内对产生的误差进行平差处理。

4.1.1.4.首级平面控制网桩点的保护

首级平面控制网桩点是工程施工过程中测量放线的依据,必须进行保护。

保护方法:

首先以控制桩为中心砌长宽均为0.5米、高0.3米的砖墩,砖墩周围砌砖,中间填充沙浆,砖墩外侧也用沙浆抹平。

4.1.2、±0.000以下施工测量

4.1.2.1.区域控制网设制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在基础施工区内设置平面轴线控制点,形成整体控制网,又兼顾各独立分区的区域控制。

各控点做好保护措施,保证各点在施工过程的准确性,达到结构衔接的总体受控。

4.1.2.2.平面放样测量

4.1.2.2.1.承台基础开挖放样:

管桩工程已施工完成。

4.1.2.2.2.基础轴线投测,基础垫层混凝土浇筑并凝固后,根据轴线控制网的轴线控制桩,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轴线桩(轴线标志),将控制轴线投测到作业面上。

然后以控制轴线为基准,以设计图纸为依据,测放基础细部尺寸线。

4.1.2.2.3.当每一施工段测量放线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填写中间交接检查记录移交给下道工序,同时填写楼层放线记录表报监理验线。

4.1.2.2.4.模板垂直度检测

模板支立好后,利用吊线坠法校核模板的垂直度,并通过检查线坠与轴线间距离,来校核模板的位置。

4.1.3、±0.00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

4.1.3.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

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

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4.1.3.2.基坑标高基准点的引测。

采用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往基坑测设附合水准路线,将高程引测到基坑施工面上。

标高基准点用红油漆标注在基坑侧面上,并标明标高数据。

4.1.3.3.清槽标高控制。

同样以引测到基坑基准点为依据,用水准仪抄测清槽控制标高。

标高点以3cmx3cm小木桩作标记,木桩顶即为控制标高,标高点每隔5米测设1个。

4.1.3.4.施工标高点的测设。

施工标高点的测设是以引测到基坑的标高基准点为依据,采用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进行。

施工标高点测设在柱钢筋的侧立面上,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

4.1.3.5.标高抄测的精度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4.1.4、±0.00以上施工测量

4.1.4.1.根据各区建筑物的布局、柱网的特点、及建筑物的标高和平面特点,对建立平面控制网。

4.1.4.2.作业层轴线、细部线放样

轴线控制点投测到施工层后,将经纬仪分别置于各点上,检查相邻点间夹角是否为90°,然后用检定过的50M钢尺校测每相邻两点间水平距离,检查控制点是否投测正确。

控制点投测正确后依据控制点与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轴线。

轴线测放完毕并自检合格后,以轴线为依据,依图纸设计尺寸放样出柱边线、洞口边线等细部线。

4.1.5.沉降观测

各施工区沉降观测点设置完成并经检查符合要求后,依据测绘部门提供的基准点,在现场设水准点五个,距建筑物50~80米的稳定区域内(沉降影响区以外),用DS1水准仪,采用附合或闭合水准路线,进行沉降点的初始沉降观测,并做好初始沉降观测记录。

观测应采用固定的仪器位置,固定的仪器和水准尺,并由测量小组固定的人员进行。

视线长度不超过50米,每站前后视距差不大于0.3m,累积差不大于1mm,基辅差不超过0.25mm。

根据各观测点及水准点的相对高程组成闭合环路,并及时做好观测记录,绘制沉降观测结果示意图。

沉降观测过程中如出现不均匀沉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甲方、设计及监理单位会同处理。

并进行一日一测或数日一测的加密观测。

竣工后的沉降观测由甲方相关部门负责进行观测。

4.2土方工程

①根据土质情况采用相应的放坡系数。

②根据基础特点采用机械开槽,人工配合清理,随时用水平仪测定基底标高,

4.3.基础工程

土方工程完成后,采用电动切割锯按设计要求截桩头,插筋浇筑桩芯砼。

独立基础为杯型基础,采用吊模施工。

杯芯用木模板拼装而成,外贴20mm厚高密度保温板,以便于拔出杯芯,下图为我单位于09年施工的申元气体压缩机厂独立基础图:

 

4.4.钢筋工程

4.4.1钢筋进场验收

钢筋进场必须有材质合格证明书,并取样送检,化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从钢筋的制作到绑扎必须认真细致密切配合,做到既要满足绑扎需要,又要减少现场积压。

4.4.2.钢筋加工

本工程所有钢筋均在施工现场制作,现场设立钢筋加工棚,设立原材料及成品钢筋堆场,各种构件的钢筋在施工前均由工程技术人员按图纸要求作出下料表,经技术负责人审核后下发到工地,方可进行下料,各种成品钢筋必须严格做到按规格堆放整齐,并挂牌标识,且堆放于塔吊的回转半径之内,以便于垂直运输。

4.4.3.调直除锈

对于盘园钢筋,用调直机进行调直,同时也达到除锈的目的,对于粗钢筋,采用电动钢丝刷除锈。

4.4.4.钢筋切断

用机械式钢筋切断机,确保钢筋的断面垂直钢筋轴线,无马蹄形或翘曲现象,以便于连接或焊接。

4.4.5.弯曲成型

此步是下料的重点,先划弯曲点位置线,再用机械成型,下料中应细致耐心,达到以下质量要求。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所用的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无局部曲折、无油渍、漆污和铁锈等。

调直钢筋时,采用Ⅰ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

Ⅰ级钢筋末端作1800弯钩,其弯曲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

Ⅲ级钢筋末端作900或450弯曲时,Ⅲ级钢筋的弯曲直长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

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箍筋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同时也应满足抗震规范的要求,其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的10倍。

箍筋两端作1350弯钩。

各弯曲部位不得有裂纹。

弯曲成型的钢筋中,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净尺寸允许偏差为±10mm,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允许偏差为±20mm。

4.4.6.钢筋接头

板钢筋采用绑扎接头。

绑扎接头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从任一绑扎头中心至搭接长度1.3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面积百分率,符合下列规定:

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

4.4.7.钢筋电弧焊

地梁钢筋采用电弧焊,钢筋电弧焊分帮条焊、搭接焊和坡口焊三种接头形式。

框架柱钢筋采用电闸压力焊,焊接质量满足规范及施工工艺要求,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4.4.8.钢筋绑扎与安装

1)注意事项:

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有出入,仔细检查成品尺寸、形状是否与下料表相符。

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

采用20#铁丝绑扎直径12#以上钢筋,22#铁丝绑扎直径10以下钢筋。

施工配合:

钢筋绑扎的配合主要指与木工及架子工的配合,一方面钢筋绑扎时应为木工支模提供空间,并提供标准成型的钢筋骨架,以使木工支设模板时,能确保几何尺寸及位置达到设计要求;另一方面,模板的支设也应考虑钢筋绑扎的方便,梁板钢筋绑扎时凡梁高大于700cm者应留出一面侧模暂不支设,以供钢筋工绑扎梁底钢筋。

待绑扎以及垫块放置均已完成后梁侧方可封模,另必须重视安装预留预埋的适时穿插,及时按设计要求绑附加钢筋,确保预埋准确,固定牢靠,更应作好看护工作,以免被后续工序破坏,混凝土施工时,应派钢筋工看护钢筋,保证楼板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规范要求,墙板、柱子钢筋位置正确。

2)柱

竖向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柱心,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角,对矩形柱应为450角,截面小的柱,用插入振动器时,弯钩和模板所成的角度不小于150。

箍筋的接头应交错排列垂直放置;

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

绑扎箍筋时,铁线扣要相互成八字形绑扎。

柱筋绑扎时应吊线控制垂直度,并严格控制主筋间距。

柱筋绑扎均应满扎。

下层柱的竖向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工具或柱箍将其固定以防位移。

当上下层柱截面有变化时,其下层柱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钢筋之前,先行收分准确。

柱筋绑扎好后,为防止移位。

4.5模板工程

4.5.1模板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4.5.1.1测量定位:

①投点放线:

用经纬仪引测建筑物的边柱或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其他各条轴线,然后根据施工图墨线弹出模板的内边线及水平300mm检查线,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②标高测量:

根据模板实际的要求用水准仪把建筑物水平标高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

在无法直接引测时,可采取间接引测的方法,即用水准仪将水平标高先引测到过渡引测点,作为上层结构构件模板的基准点,用来测量和复核其标高位置。

③找平:

模板承垫底部应预先找平,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

常用的找平方法是沿模板内边线用1:

3水泥砂浆抹找平层,另外,在外墙、外柱部位,继续安装模板前,要设置模板承垫条带,并用仪器校正,使其平直。

④设置模板定位基准:

采用钢筋定位,即根据构件断面尺寸切割一定长度的钢筋,点焊在主筋上(以勿烧伤主筋断面为准),以保证钢筋与模板位置的准确。

4.5.1.2材料准备:

①木方刨直,所有进场木方均需刨直使用,且规格大小一致。

②支撑杆要整理,有破损大范围裂缝(特别是焊缝脱开)弯曲度较大的支撑杆均需替换。

③螺杆加工根据要求分类加工,普通螺杆、防水螺杆、一次性螺杆等。

4.5.1.3框架柱模板施工

①本工程框架柱支模采用覆模胶合板、木方模板体系。

当柱钢筋绑扎完毕隐蔽验收通过后,便进行竖向模板施工,首先在柱底部进行标高测量和找平,然后进行模板定位卡的设置和保护层垫块的设置,设置予留洞,经查验后支框架柱模板,框架柱墙模板采用夹板模板实行组拼,采用轻型钢管柱箍进行加固,大于800截面的柱采取穿墙对拉螺栓的方式进一步加固。

柱模底留清扫孔,以便在混凝土浇筑之前进行清理。

②支设方法为先柱子第一段四面模板就位组拼,校正调整好对角线,并用柱箍固定。

然后以第一段模板为基准,用同样方法组拼第二段模板,直到柱全高。

各段组拼时,其水平接头和竖向接头要连接牢靠,在安装到一定高度时,要设支撑或进行拉结,以防倾倒。

并用支撑或拉杆上的调节螺栓校正模板垂直度。

③安装顺序如下:

搭设架子→第一段模板安装就位→检查对角线,垂直度和位置→安装柱箍→第二、三段模板及柱箍安装→安装有梁口的柱模板→全面检查校正→整体固定柱模板全部安装后,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合格后与相邻柱群或四周支架临时拉结固定。

④柱模安装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⑤柱模与梁连接处的处理方法是:

保证柱模的长度符合模数,不符合部分放到节点部位处理。

⑥支设的柱模,其标高、位置要准确、支设应牢固。

当柱高超过5m时,不宜单根柱支撑,宜几根柱同时支撑连成构架。

⑦柱模根部要用水泥砂浆堵严,防止漏浆。

⑧柱模的浇筑口和清扫口,在配模时应一并考虑留出。

⑨梁、柱模板分两次支设时,在柱子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时,最上一段柱模先保留不拆,以便于与梁模板连接。

4.5.1.4.梁板模板

①支撑体系:

梁板模板的支撑采用钢管满堂脚手架配套可调U托支撑体系。

该体系支拆方便,从而加快了施工进度和模板周转速度。

②钢管支撑体系支拆顺序如下:

③支模:

抄平放线→安立柱、安水平拉杆→调平支撑头→顶面→安放主次横梁→铺模板→安装斜撑→预检模板。

④拆模:

拆除斜撑及上部水平拉杆→降下横梁、拆除板模→拆下部水平拉杆→清理维修→混凝土强度达到后拆除立柱。

⑤复核梁底标高校正轴线位置无误后,搭设和调平梁模支架(包括安装水平拉杆和剪刀撑),在横楞上铺放梁底板固定,然后绑扎钢筋,安装并固定两侧模板。

有对拉螺栓时插入对拉螺栓,并套上套管,见下图。

按设计要求起拱(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起拱0.2%,悬挑构件按悬臂长度的0.4%起拱)。

4.5.1.5楼板模板:

A安装顺序如下:

搭设支架及拉杆→安装纵横杆→调平柱顶标高→铺设模板块→检查模板平整度并调平。

见下图

 

楼板模板安装注意事项

单块就位组拼时,每个跨从四周先用阴角模板与墙、梁模板连接,然后向中央铺设。

模板块较大时,应增加纵横楞。

检查模板的尺寸、对角线、平整度以及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位置。

安装就位后,立即与梁、墙模板连接,连接处采用龙骨采用企口龙骨,保证拼接严密,顺直。

采用碗扣钢管脚手架作支撑时,在支柱高度方向每隔1.2~1.3m,设一道双向水平拉杆。

模板安装质量要求

模板安装完毕后,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有关规定,进行全面检查,合格验收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其质量要求如下:

①组装的模板必须符合施工设计的要求。

②各种连接件、支承件、加固配件必须安装牢固,无松动现象。

模板拼缝要严密。

各种预埋件、预留孔洞位置要准确,固定要牢固。

③模板必须方正,其对角线的偏差应控制在短边的1/300以内,四边成直线,表面要平整,用2m长靠尺检查,其凸凹度应小于4mm。

B模板的拆除

①模板的拆除,非承重侧模应以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时(大于1.2N/mm2)方可拆除,承重模板应按的有关《规范》规定和本组织设计中的相关规定安排拆除。

②根据设计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